花街时代

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85

主演:夏文汐,黄秋生,于倩,叶德娴

导演:陈安琪

播放地址

 剧照

花街时代 剧照 NO.1花街时代 剧照 NO.2花街时代 剧照 NO.3花街时代 剧照 NO.4花街时代 剧照 NO.5花街时代 剧照 NO.6花街时代 剧照 NO.13花街时代 剧照 NO.14花街时代 剧照 NO.15花街时代 剧照 NO.16花街时代 剧照 NO.17花街时代 剧照 NO.18花街时代 剧照 NO.19花街时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0 00:33

详细剧情

越战时期,奔赴战场的美国大兵途径香港时,会在湾仔停留,这让湾仔自1950年代末的数年间,充斥靠他们过日子的纹身师傅、小要饭、拿着照片找爸爸的“杂种”、阿飞及实为妓女的Bar女郎,形成特有的风情。   Bar坊妈咪回乡找人做Bar女,家境贫寒、相貌不俗、个性倔强的赖水尾(夏文汐)和几个同乡姐妹从大澳渔村来到湾仔,开始卖肉生涯。起初,渔家女受到其他Bar女的嘲笑,但经过经验丰富的小伶玉(于倩)的一番调教,她们很快不输她人,易名水美丽的赖水尾更是出尽风头。风度翩翩却又年少轻狂的“杂种”Jimmy(黄秋生)幼年丧母,小伶玉将他养大后视作私有财产,不过Jimmy对她并无爱情,他心里只有不知身在何方的父亲。为Jimmy着迷的不止小伶玉一人,诸多Bar女只怪小伶玉将他看得太紧,他又不给她们揩油的机会。水美丽亦钟情于他。   某次Jimmy被阿飞堵截,水美丽机智将他相救,又...

 长篇影评

 1 ) 陈安琪:从《花街时代》走来的纪录片导演

说起香港的女导演,很多影迷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许鞍华。对于比较资深的影迷来说,唐书璇和张婉婷也是不可忽略的两位香港女导演。而和许鞍华、张婉婷差不多时间出道的陈安琪,恐怕只有极少数的影迷知道。

上文提到的四位女导演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曾在海外接受教育。看来,在六、七十年代,女性要进入导演这个行当,得有过硬的学历才行。

唐书璇1968年便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董夫人》,许鞍华则到1979年才拍出电影处女作《疯劫》,在我看来,作为女性导演,她们分别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锋和旗手。而陈安琪和张婉婷算是追随者,她们在70年代后期便已经进入影视行业,在摸爬滚打几年后,分别于1984年(《窥情》)和1985年(《非法移民》)拍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的出品方都是邵氏电影公司。

在我的印象中,在陈安琪和张婉婷之前,邵氏电影公司是没有投拍过女导演的影片的。八十年代中期,邵氏电影公司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时期,支持两位女导演拍出她们的处女作,也许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求变”——但,有心“求变”,无力回天。

《窥情》的编剧是著名作家李碧华。在这个关于情欲的悬疑故事中,李碧华应该是借鉴了希区柯克的《后窗》,可惜的是,整个故事还是过于流俗了。限于剧本,陈安琪的最终呈现也只是及格水准。

张婉婷的《非法移民》算得上是一部写实佳作。可以说,在处女作这一仗中,陈安琪表现明显不如张婉婷。

不过,《窥情》有钟楚红、汤镇业、金燕玲、万梓良、谷峰等当年的大咖出演,又有“窥”与“情”(欲)的噱头,票房表现应该是不错的。也许正因为如此,邵氏电影公司立马又投拍了陈安琪导演的第二部作品《花街时代》(1985)。

《花街时代》是陈安琪的剧情片代表作。它的出现,是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创作了的对的作品。

从剧情到画面再到情感,《花街时代》都是一部真正拍出了香港的殖民风情的影片。影片中的“花街”,是指五、六十年代主要为途经香港奔赴越南战场的美国大兵服务的“红灯区”。“花街”的特色是洋中杂糅、暧昧靡乱,影片的美术指导李景文很好地“复原”了“花街”所特有的风情,他也因此获得了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的提名。

李景文当然是《花街时代》遇到的“对的人”之一,但更为重要的“对的人”是导演、编剧、男主角、女主角,他们之间的碰撞给影片带来了最绚丽的火花。

《花街时代》是关于卑微的人们在卑微的时代的挣扎的故事,也是关于遗弃与寻找的故事。陈安琪1949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移居香港,又曾在台湾和美国求学,她可以说是“大江大海”之后的“流浪儿”,而她的父亲更在她和她弟弟尚且年幼的时候离他们而去(父母离婚),她又因此成了“弃儿”,她此后几乎用她的一生来寻找失去的父爱。《花街时代》中的遗弃与寻找,可以说是陈安琪的内心的投影。

《花街时代》的编剧是香港著名文化人陈冠中。很多人知道陈冠中是香港著名文化杂志《号外》的创办者之一,也是香港非常重要的作家。但鲜为人知的是,陈冠中八、九十年代曾参与过不少电影作品的创作,如《烈火青春》(1982)、《上海之夜》(1984)、《等待黎明》(1984)、《恋爱季节》(1986)、《杀手蝴蝶梦》(1989)、《棋王》(1991)等,他还是香港电影导演会的发起人之一。陈冠中也是时代的“流浪儿”,生于上海,长于香港,也曾负笈美国、长居台北,如今则在北京定居。翻看陈冠中的编剧履历,也是熠熠生辉的,作为非专职编剧,他曾两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而他编剧的作品,大多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流浪儿”的身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陈冠中写出了最具殖民风情的《花街时代》。

《花街时代》是黄秋生的电影处女作,也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部作品。黄秋生是混血儿,也是私生子,还是“弃儿”。黄秋生的父亲曾任港英政府官员,在他四岁的时候便离他而去。之后,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保持了数年的通信关系,但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的父亲突然失去了联络,此后杳无音讯。《花街时代》中的Jimmy正是一名“弃儿”,只是,他被“弃”的方式与现实略有不同。Jimmy这个角色对于黄秋生来说,可以说是不用演的,他“做自己”足矣。黄秋生在《花街时代》中的忧郁与帅气,与他在之后的许多影片中的形象是大相径庭的,这一方面表明他已经从“偶像派”炼成了“实力派”,另一方面也给影迷提出了一个疑问: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黄秋生?Jimmy这个角色并没有给黄秋生带来任何奖项(因为对他来说难度系数太低?),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他表演生涯中的最出色的表演之一,可与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的表演媲美。

今年3月份,寻父多年的黄秋生,终于找到了同父异母的双胞胎哥哥。作为“弃儿”,他已经无法再见到自己的父亲,但找到了“亲人”,也算一次非正式的“回家”了。

夏文汐不是那种最漂亮的女明星,却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女演员。1984年,她在《唐朝豪放女》中出演鱼玄机,她演出了千古名妓的魅惑、才情与气度。隔年,她在《花街时代》中出演中下层妓女,同样能够演出角色身上的卑微与悲情,成了“花街”的最佳“代言人”。夏文汐是那种放在恰当的氛围中就能够有出色表现的女演员,《唐朝豪放女》如此,《花街时代》如此,《烈火青春》也如此。有趣的是,三部影片的氛围是有交集的,《唐朝豪放女》和《花街时代》的美术指导都是李景文,而《烈火青春》和《花街时代》的编剧都是陈冠中。

《花街时代》所遇到的“对的人”,还有叶德娴(她因此片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于倩等重要的“绿叶”。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订。这预示着香港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将于13年后结束。《花街时代》作为一幅从侧面展现香港的殖民风情的通俗画卷,在1985年呈现出来,既是一个提前告别的仪式,也是一首悲情的挽歌。

《花街时代》公映后不到两年,1987年5月,邵氏电影公司宣布停止生产电影。此后,邵氏集团全力转战电视领域,于是又有了TVB的辉煌年代。

和邵氏电影公司合作了两部影片的陈安琪,在两年的休整之后,于1988年推出了爱情喜剧《爱情谜语》。影片由钟楚红、叶童、杜德伟主演,陈安琪、陈冠中、方志豪编剧,陈冠中还担任了影片的策划,蔡澜则是影片的监制。这个主创阵容也算是豪华的了,但影片却平庸之极,唯一可以称道的是影片对同性恋比较直接的表现——这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还是非常罕见的。

《爱情谜语》在商业上应该是失利的,这让陈安琪觉得自己的电影创作题材与香港商业社会环境是不太吻合的。于是,陈安琪离开了电影界,而这一离开,竟然长达20年!

20年间,陈安琪主要在广告界任职。若从世俗层面上来看,陈安琪的转型是非常成功的,作为广告导演,她曾拿下多项国际大奖。

但,电影对陈安琪的召唤从未停止。

2008年,阔别电影界20年的陈安琪突然拿出了一部新作——《爱与狗同行》,而且,这是一部纪录片!

此后十年间,陈安琪又陆续创作了另外两部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2013)和《水底行走的人》(2018)。

陈安琪创作的三部纪录片,在某著名评分网站上的评分都在8.0以上,她已经成为近十年来华语世界最重要的纪录片导演之一!

在《水底行走的人》中,主人公黄仁逵对导演陈安琪说:“所有人拍纪录片都是为了寻找自己,从第一天我就知道,这件事不关于我,是关于你。”

黄仁逵的这个“论断”并不适合所有的纪录片导演,陈安琪也否认了他的“论断”,但这个“论断”放在陈安琪身上,其实是恰当的。

《爱与狗同行》在讲述“人爱狗,狗爱人”的动人故事的同时,陈安琪也放入了自己的私影像(主要是父亲的影像),并藉此解开了生命中的最大困惑。

陈安琪在影片中说,狗狗教给她最重要的东西是同情与宽恕。她的父亲在她幼年时离她而去,一直是她的一大心结。在私影像中,她和她的弟弟看着年迈瘦削的父亲,回首那些唏嘘的往事。她和她的弟弟也四处寻访他们幼年时候的温馨或忧伤的记忆。在经历这些之后,摸着饱受病魔折磨的狗狗BABY的她突然释怀了。

爱与狗同在,陈安琪在狗狗身上找到了爱,又在爱之中找到了自己,并释放了自己。

聂华苓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之誉。两岸三地的诸多著名作家如丁玲、莫言、余华、苏童、毕飞宇、白先勇、林怀民、蒋勋等,都曾是她的座上宾。而陈安琪和她的关系比较特别,陈安琪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和她的女儿是好朋友,也曾住在她家。

所谓“三生三世”,源于聂华苓的自喻:“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陈安琪的“根”在香港,也曾在台湾、美国长期生活,她虽不是一棵树,但“三生三世”中仍有她自己的影子。

少年时在聂华苓家的生活经历,拍纪录片时多次到访,对陈安琪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生命记忆。在记录聂华苓灿烂的“文学人生”的同时,陈安琪也记录了她与聂华苓的缘分。套用王家卫的“三字经”,陈安琪用《三生三世聂华苓》做到了“见文脉,见人情,见自己。”(原文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水底行走的人》今年7月5日在香港小范围上映,我还没有机会看到全片。从片断看,陈安琪一如既往地“介入”了影片,黄仁逵说她是为了“寻找自己”,应该是“实锤”!

其实,在《花街时代》中,陈安琪也在“寻找自己”。

陈安琪的每一次“寻找自己”,都是发自内心的创作,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出色的作品。

掐指一算,陈安琪比许鞍华小两岁,比张婉婷大一岁,她居然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再一算,她也年近七旬了。希望她永远不要停下“寻找自己”的脚步!

 2 ) 专为夏文汐而来!

从鱼玄机爱上她,两片都在讲女人的故事,鱼玄机以先锋斗士的形象为自己争夺自治和自由,高傲狂妄潇洒决绝,不依靠、不讨好 ,不稀罕男人的拯救;而水尾喃,倔强孤高依然,不同在这次她是弱质女流,她迷惘、她无助,她坚韧,她渴望依赖、渴望男人的拯救,一步步艰难地为生存而战,每次转折都是她不屈的争斗。

这部电影里面爱情是拿来挖苦讽刺的,“男人有什么好抢的?!”水尾一次次领悟,又一次次的执迷不悟口是心非。

最精彩最让我错愕的要数这个场景:几十年之后再次重逢,当发达了的负心汉当着一桌子湾仔花街旧邻,直截了当地放话,说要讨个老婆享清福时,所有人都以为吉米意有所指、浪子回头,所有人都以为水尾终于修成正果、苦尽甘来,民意都统统指向了水尾,看得见的幸福都朝着她汹涌而来。而此时半老徐娘的水尾更欣喜得像只老孔雀一样抖开了翎子,准备开个满屏,极尽讨好之能卖弄风情,处处献媚,甚至煽情到故作不经意地翕开领口,给他看胸口的爱情见证——两人名字的纹身(居然还没有抹除!!!傻女啊傻女),期待旧情燃成熊熊烈焰,然后今生有所寄托。

或许还在她陶醉于自己虚空的幸福幻想,比如待会我要怎么娇羞,怎么高姿态的欲拒还休,怎么妥帖端庄地匹配吉米太太的身份,怎么……的时候,老情人冷不丁地给她喂了一口苍蝇!这个负心汉居然打听起另一个才刚刚跟他只有一面之缘的小丫头,原来他是要打小嫩草的主意啊!(简直太臊皮了!!)

一桌的人都僵住了,没人接话,只有旧情人在自顾自地接二连三地发问。老孔雀汗毛都竖起来了,刚才还春风得意的开屏,现在一盆冷水泼到脸上,把所以的黄粱美梦都吓退了,落魄颓唐地拖着污秽的尾巴赶快逃回自己的现实世界。此时对水尾来讲已远远不止尴尬了,她一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TM该死的蠢女人,自己都在耻笑自己为何这般可怜这般卑微,从来没有这么贱过,从来没有这么绝望委屈过,拳头越攥越紧,默默撕扯着衣裙。

水尾是软弱的,但她更是倔强要强的,她极力收起爱恨,把眼泪连同旧情人喂的苍蝇一起吞进肚里,演完这出戏,笑容可掬地主动答应帮忙牵线搭桥,拍着胸脯潇洒豪迈地丢出一句:“包在我身上!”大笑三声,惊天动地。世间除了尤三姐又多了一个比男子形象更光辉的女子,令鼠辈男子望尘莫及。

不知道1994年的李安有没有受到85年花街的启发,同样在饭局上制造了类似的爆点,令人拍案叫绝。不得不叹鸡婆梁伯母的点缀相当完美。花街这部就稍稍遗憾了,不得不叹我大爱的老戏骨黄秋生,当时确实太嫩,火候完全不够啊,电影前半段本色出演无可争议,一身邪气帅气(真是帅透了呀,勾魂摄魄的)、身世经历都有极大的相似度,后半段的重逢就各种吐糟,特别是在饭桌上那场,极不自然,勉强,生硬。小小的遗憾。夏文汐确实太棒了!很有灵气,还有一股天生傲气,就是冲你来的!!

令我欣慰的是电影的结尾处,以快餐店老板充满信任、肯定和祝福的话语作结,“不要小看了她,用不了多久,她一定会另起炉灶的”希望就在不远处,至少还有明天可以赌。让我想起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终会升起,乌云终会一点点散去,即便没有太阳,黑暗之中挣扎的灵魂们,你们还有皎洁的月光,走下去,生活就有希望。 2012.9.9

 3 ) 你可千万别小看女人啊!

水姐故事的传奇性,其实一点也不输雷洛与跛豪。

同样是出身于小地方,同样有着一股狠劲与坚强;同样闯出了一片天地,却也同样在时代的介入之后倒下。如果不是水姐们的职业特殊性,以及黄英已经如此大姐大的身份却依然被轻而易举踢出局的情况发生,我甚至都不会想到“女性”这个话题。

邵氏的剧情片,似乎有一种类似于纪录片的魔力,它几乎不做任何过度的情绪渲染,而你也总是愿意几乎不带丝毫情感地相信片中故事的真实性。你往往在影片结束之后,意犹未尽却又感觉什么也没看。但当你回头深挖细节之时,又会感叹其功力之深。

夏文汐的演绎自然是点睛之笔,她不仅向观众们准确地展现出了水尾在不同年纪不同阶段时的心态与气质,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水姐那无论在何时都保有着的韧性与坚持。

在那个时代的香港,似乎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可能创造出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并且他们永远相信,只要规则允许,哪怕是日薄西山,自己也能够东山再起。

“你可千万别小看女人啊!你等着好了,用不了多久啊,她一定会另起炉灶的!”

此言所讲的,又何尝不是香港这片“弹丸之地”呢?

是的,你可也千万别小看香港啊。

 4 ) 最好的时光

掐指算算有一阵儿不写影评了。
感慨啥,那是人家的故事。与你何干?

下午干活的时候学外头的姐姐开了个最小化的电影窗口。

算到现在也是近30年前的片子了。邵氏的片子,比我还要大上个几岁。无论黄秋生,还是夏文汐,感觉都是我在银幕上能见到的,最美丽的样子。

黄秋生吧,尽管零零散散看过他的一些片子。印象里他总是大叔乃至大爷,荒诞不经,可能还些许飙着横肉。但在这个时候的他,25岁,扮演的尽管完全是我无论什么年龄看到就想避开的男人类型,还是不得不承认,真是魅力十足,许是年轻时候最想恋爱对象。记得薛凯琪有首歌,叫甜蜜蜜。我猜,说的就是这种人。不可付真心,但是如若18岁一般,轻狂地玩耍一次爱情,这种人绝对是最佳对手。
热恋的时候啊,多甜蜜。这哥们,从小在脂粉中长大。最明了如何疼惜自己。从来宠爱来得容易,又如何会珍惜。别人的真情假意,对他都是一回事。

夏文汐罢。我是在唐朝豪放女里头见着她的。很是惊艳。她的眉眼之间就是一股英气,在一群丫头里面,并不是美的过分的那种。拍这电影的时候她二十出头吧,年轻的时候,不管是素面朝天,还是浓妆艳抹,竟然怎么都是美。而与之对比的“小小姐”,如何费力,也留不住“容貌”,当然还有男人。
这姑娘嘛,演的一看就是死心眼。我觉得说什么遇人不淑错付真心没啥意思。最近老在想,许是爱情,想要有劲或是有趣,真得棋逢对手。

多年后黄秋生扮演的男人从美国返港。桥段真是好。想想曾经觉得高不可攀也好,英俊潇洒也罢的心仪对象,过些年,也不过成为了市侩而平庸的的中年男女。所以嘛,永远别去见旧爱啦,总会失望的。

就留个ta在最好的时光里最美的样子,在心里多好。

 5 ) 放荡的背后是圣洁

       看完《伊波拉病毒》后追溯黄秋生的电影,概叹《伊》和《八仙饭店》当时宽松的创作气氛,再往后寻觅,便看见了本片。
 
       闻说是邵氏时期最后的作品之一,故事以80年代茶餐厅新丁送外卖到熟客门前,对诡秘的房客感到好奇,餐厅老板便讲述那段湾仔故事;场景拉回1958年,当时美国战舰访港频繁,大量的美国海军促进本地声色行业的发展,经济萧条的时期,妓女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职业;出生在船上人家的水尾姐妹亦希望成为幸运儿,俏皮清丽的水尾被名妓梦露姐相中招致麾下,化名水美丽二十几年的皮肉生涯同时尝尽人情冷暖...

       我喜欢电影开场抒情的昔士风,配合迷离的湾仔夜景默默地为观众展现一个五光十色的精彩世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唐楼的败落,年轻巡警对破败的旧楼和楼上的老年妓女嗤之以鼻,殊不知当年街道的辉煌,“湾仔每条电灯柱都有名堂”;这可能是黄秋生少有的偶像派作品,一群雏妓在学习化妆,玻璃屏风仍阻隔不了秋生俊俏英气的外表,那位少女不为这样的男生而动心呢?被少年轮奸的水尾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她不想再回到厌恶的船上,便在浴室中自行堕胎,可见她的坚忍,一泛幽幽的血水袭卷清流,孤注一掷的她已决定不再回头。

       到底仍是青春少艾,特殊的身份仍不能阻止她对爱情的向往,她被jim深深地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感情中;在歡场中长大的Jim对爱情的感觉理性得多,自幼被生父抛弃,使他对感情的态度产生了怀疑,后来父子相认,远赴美国后他没有再和水美丽再续前缘,讽刺的是他看中的女生水美丽一手提拔的少女,全然没有再细顾过水美一眼,成长后的他也成为了曾经自己最鄙夷的人。叶德娴饰演的女太保黄英刚强中性,为水美丽的事业一直保驾护航,在看透男人寡情薄意之时,黄英便成为了水美丽最理想的归宿。
 
       电影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水美应德哥之邀重访小玲玉的寓所,当年华丽堂皇的房间如今一片狼藉,小小姐身心俱萎寂寂地趟在床上,年老色衰的她别过脸去不敢与水美对望,神智不清的她喃喃自语,并请求水美为她剪指甲,水尾默默地倾听她晚年仍需依靠身体赚取微薄的金钱;这里是水美出道的地方,她和小玲玉曾经爱着同一个男人,悲凉的小玲玉让水美自怜;

       曾经衣香鬓影的街道犹如艳光四射的少女,如今颓门败瓦也映照着明日黄花的老妇之凄凉,此时几位相互关照终老再乏男人问津的老妓女的生活,却让我想起了那些终生不嫁的自梳女。

       在混沌的时代里,放荡与圣洁殊归同途。

 6 ) 花街

典型的港风电影,初看是为大学时打发无聊时间。意外的是我“认识”了夏文汐。她五官给我的感觉很典雅,但是,在花街中又很泼辣,莫名的喜欢。水尾是妓女,但是,大多妓女为富贵奋斗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水尾是正儿八经为了生活。影响最深的一幕,水尾怀孕了,为了留下来,她在浴缸给自己堕胎,血从她身体里流出染红了浴缸里的水,水尾真的狠极了!坚强且倔强。怀旧的影片,人物所反映的性格也是那时港人的性格吧。

 短评

年轻的夏文汐将一个性格倔强、敢爱敢恨的妓女角色拿捏的很好,黄秋生也奉献了他最帅气外露的一次表演,有明显模仿詹姆斯·迪恩的痕迹。PS:秋生叔演完本片后自觉演技未够水准,入香港演艺学院深造,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

7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越看越觉得做老鸨也是值得尝试的职业,而且非有聪明有脾气的女人不能胜任,唉生不逢时啊,若在那花街时代me没准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11分钟前
  • 小庄
  • 推荐

黄sir骚年时代的混血美,叶德娴的中性扮相也较亮~情节和节奏都一般,夏文汐骨子里的狐媚感

16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香港女导演陈安琪的代表作。陈安琪导的片子不多,后来去大学教书了。这部电影虽然以妓女生活为题材,但不像《金鸡》是童话故事,而是走写实风格。夏文汐演戏投入放得开,黄秋生荧幕处男作。

20分钟前
  • 力荐

文汐应该是德娴的,完毕。

24分钟前
  • 囧老伯
  • 推荐

消消停停的讲了一个动人且心酸的故事 狗血和2B桥段几乎没有

28分钟前
  • 回春堂朱二
  • 推荐

打滚~~~~秋生叔这角色太TM有爱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公司捧新人为他量身定做的呢>0<真的是猫一样的男人捺......这娃当年长得真叫个华丽呀.........仰天....................时光~啊呀时光

31分钟前
  • 推荐

一个女人 到底该怎样活着 或死去

35分钟前
  • 碎碎念
  • 力荐

拍的太浮皮潦草了。黄秋生帅到爆,戏也演的好。2星半

36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2008-5-3 16:33:37 7/7.3(12) 混血气质,靓过梁朝伟啊,再忧郁点,演阿飞正传都够了,完全可以走点内涵路线嘛,何必破罐破摔呢……休养了几年,就换另一副德性了,实在有点可惜

38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推荐

那时的黄秋生,奶油得要死!

40分钟前
  • Ex
  • 还行

昨晚迷上了夏文汐,今晚又按图索骥了一部,这周我想每晚都邂逅夏小姐

41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道尽“咸水妹”的酸甜苦辣,充满现实感的作品。年轻的夏女神演技出色,把村姑的粗鄙、痴情女郎的坚持、大阿姐的风度都演了出来,生涩的秋生很靓仔。看着他们扮老,对比今日,真是唏嘘。叶德娴的易装阿姐也很闪亮,同性爱侣情谊动人。

42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好故事一放在越战的背景下,又加了几分意思,编剧陈冠中貌似对战乱背景很有爱,也很能掌控,参考等待黎明,上海之夜

46分钟前
  • 无敌剪刀手
  • 力荐

浴缸堕胎这段让我想起《自梳》。这是黄秋生最美艳的年代吧,真是性感的小混血啊,夏文汐和叶德娴也太有爱了吧!另外,片中的音乐也很好听,还有编剧是陈冠中

47分钟前
  • 随心听
  • 推荐

香港一直以妓女自喻,而此片英文名就是my name ain't suzie wong,一語道明香港對妓女意象的反抗。全片不乏暴力描寫,可以說是一部香港屈服于暴力之下而淪為妓女的殖民史。夏文汐美不勝收,但更讓人驚歎的是如妖孽般的黃秋生,那個風情萬種,勝過張國榮,勝過吳彥祖。

50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费翔一样的黄秋生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湾仔这地方你知道的。每根电灯柱都有名堂的。。 同样身为hybrid,Jimmy比《收件人不详》的尚武幸运找到了自己的爸爸,也比《人间的证明》里的焦尼幸运。。黄生那时真妖艳。。好中意叶德娴和夏文汐

54分钟前
  • 劣者不是故意的
  • 推荐

算邵氏经典了,那个时代是邵氏最懂的香港,不过也正像邵氏挽歌。

56分钟前
  • Δεερ
  • 推荐

夏文汐、叶德娴、黄秋生,今日都已物是人非。

1小时前
  • 不良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