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记

科幻片法国1902

主演:弗朗索瓦·拉勒芒,朱勒-尤金·乐可利,维克多·安德烈,布鲁耶特·贝尔农,布鲁奈特,珍妮·D·阿希,亨利·德兰诺伊,德皮埃尔,法扎特,克尔姆,乔治·梅里爱

导演:乔治·梅里爱

播放地址

 剧照

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2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3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4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5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6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3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4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5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6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7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8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9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5 02:36

详细剧情

天文学院院长(乔治·梅里爱 Georges Méliès 饰)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天马行空的月球旅行计划。他和另五名大胆的天文学家监制出了炮弹舱和大炮,并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炮弹舱顺利登月。兴奋过后六名天文学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浑然不知许多星星悄然观察着他们熟睡的样貌。最后一场寒冷的降雪唤醒了他们。众人躲藏到地洞中却不慎用雨伞惊扰了月球人,于是一场慌乱的冒险开始了……

 长篇影评

 1 ) 魔术和幻觉

电影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很多意义,有人说,电影是现实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过去,现在还有未来。也有人说,电影一场华丽异常的梦,梦里有最真实的自己。而在乔治.梅里埃的眼里,电影是一场魔术。

读过电影史的人大概都知道卢米埃尔兄弟,卢米埃尔兄弟奠定了电影的基础,而梅里埃发现了电影的本质。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邀请梅里埃参加自己的发明揭幕仪式,他迷上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发明。

因为那个时候的他是一位魔术师。但是,卢米埃尔兄弟不肯将自己的发明卖给梅里埃,于是梅里埃开始自己创作电影,并且通过一些偶然找到了更好的拍摄技术。

在电影诞生的初期,电影仅仅是新奇的娱乐方式。梅里埃认为,电影应该拥有更多的技术、内容以及表达。

所以,他的电影并不单单是对事件或者人物的记录,而是通过对电影技术的探索和使用来展示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像变魔术那样。

梅里埃非常清楚,电影就是一场华丽的欺骗,所以,在他看来,电影就是魔术。

 2 ) 梅里爱《月球旅行记》

导演介绍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出生于1861年12月8日,法国巴黎人,是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代表作是《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等。去世于1938年1月21日。

背景

1902年根据儒勒·凡尔纳等人的小说改编,是电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电影,长260米,共有30幅画面,表现一群天文学家乘坐句型炮弹到月球旅行的冒险故事。

分析

整部影片通过音乐把握剧情节奏,表现人物性格,画面原为黑白,后续修复选用遗留下的彩绘构成影片画面,色彩偏黄,但每个人却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他们个人的性格特征。

影响

该片2011年为纪念梅里爱150周年修复放映,他推动了电影走向艺术的第一步,创造了梅里爱式的“乐队指挥视点”(摄影机如同剧场里边的观众不动,将画面由近及远按画面排列,画面与戏剧的“场”完全相同,银幕=舞台)。1930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第一人,而影片在1902年诞生,导致影片中很多天文知识是错误的,表现出当时梅里爱思想与行动的大胆,也反映当时的天文知识及后续的飞跃进步发展!

 3 ) 魔幻月球之旅,追梦电影人生

文:Xi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rtag

《月球旅行记》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由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1861-1938)担任编剧和导演,改编自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表现了六名天文学家的月球探险之旅,他们建造了一个子弹形的太空舱,乘坐炮弹发射至月球,击中了月球的眼睛,这个镜头是已知最早的定格动画。

2018年5月3日,Google以VR动画版的首页图纪念乔治·梅里爱,视频封面是一轮圆月,点击圆月中间的播放键后就可以看到魔术师装扮的梅里爱和他的《月球旅行记》。

Google doodle动画《月球旅行记》_腾讯视频

梅里爱是当时最早尝试彩色电影技术的导演,影片于1902年发行了黑白版和手绘彩版,全长约14分钟,然而结局与彩版一度失传。1993年,受损严重的彩版拷贝被私人收藏家捐赠给西班牙巴塞罗那电影资料馆。2002年,结局“凯旋而归”在法国被重新发现。影片修复计划持续十余年。2011年,影片的彩色完整修复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以纪念梅里爱诞辰150周年,此时距离影片问世已过去109年。这坎坷的修复之路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惋惜的故事,梅里爱的一生并不像VR动画里那般全是浪漫。

魔术师和木偶戏演员

乔治·梅里爱的一生都在追梦,在涉足电影之前,他曾是一名出色的魔术师和木偶戏演员。

29岁的梅里爱

1861年12月8日,梅里爱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比较富裕的制鞋家庭,从小就显露出绘画和表演天赋。小梅里爱在学生时代因为在笔记本和课本上乱涂乱画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惩罚,10岁时便开始用硬纸板做的“木偶剧院”,到了青少年时,梅里爱的手艺就已经进步到可以制作更加复杂的提线木偶了。

高中毕业后,梅里爱加入了家族制鞋生意,虽然他一直钟情于绘画和舞台魔术,但由于父母的反对,他只能自己在业余时间上课学习。直到27岁时,梅里爱的父亲退休,他将父亲留给自己的生意卖给哥哥,再加上第一任妻子的资助,买下了罗培·乌坦剧院(Théâtre Robert-Houdin),从此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事业,把喜剧和华丽的情景剧融入表演。

Georges Méliès in The Living Playing Cards (1905)

La source enchantée (1890’s, Georges Méliès)

罗培·乌坦剧院由现代魔术之父让·欧仁·罗贝尔-乌丹(Jean-Eugène Robert-Houdin)资助建立。梅里爱1896年的短片《消失女子》(The Vanishing Lady)在这里拍摄。

他最著名的魔术之一是“顽强的断头人”( Recalcitrant Decapitated Man)——教授的头在演讲途中被砍断,然而他还在继续讲话,直到头回到他的脖子上。梅里爱1898年的短片《一个顶四》(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同样表现了头身分离的场景。

电影的面世

梅里爱的魔术师生涯因为一场电影而改变,那是1895年的12月28日,34岁的梅里爱参加了卢米埃尔兄弟影片的私人放映。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他们改造了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没错,就是发明电灯的爱迪生)

世界电影的开山之作《火车进站》和《工厂大门》都面世于1895年,电影的真实感让观众们惊叹,当《火车进站》中的火车向观众驶近时,人们以为自己真的会被撞到,吓得向四周逃窜。

火车进站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1895)

工厂大门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1895)

梅里爱被电影“活动的画面”深深吸引,立马提出想花1万法郎购买一台“电影机”,但出于对技术的保护,卢米埃尔兄弟拒绝了梅里爱的请求。梅里爱没有放弃,最终在伦敦买到了一台由Robert W. Paul制造的摄影机和几部短片,这台摄影机可以使用爱迪生“KINETOSCOPE”规格的胶片,接着他和两位工程师一起,在自己罗培·乌坦剧院的工场里几经改进,终于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摄影机,并于1896年申请了专利。

电影魔术师

魔术和电影其实有着很多相通性,都是视觉戏法。电影画面活动的原理是视觉暂列原理,即指影像在人眼视网膜上持续约十分之一秒之后才会完全消失。早在电影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许多基于视觉暂留原理的视觉玩具,如“手翻书”、“魔术画面”、“幻透镜”、“西洋镜”。

魔术画片:是一张两面画着不同图案的圆盘,在圆盘的两端系上细线,把细线拧紧之后放开,因为视觉暂留的原理,两种图案就会融合在一起

梅里爱先是模仿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刚开始拍摄的80多部短片都无新意可言。作为魔术师,梅里爱后来不满足于如实记录画面,创造性地把魔术手法融入电影创作,发明了停机再拍、多次曝光、淡入淡出、慢动作、快动作、倒放、叠化等早期电影拍摄特效,开创了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表现美学”风格,被称为“电影魔术师”和“技术主义电影先驱”。

停机再拍的发明源于一次偶然,当梅里爱放映拍好的影片时,发现一辆行驶的公共马车忽然变成了运棺材的马车,感到惊惑不解,原来那天拍摄时,胶卷因机器故障被挂住了,再拍时,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恰好行驶在原来马车的位置上。这次偶然的事故使梅里爱茅塞顿开,明白了“停机再拍”的奥妙,也就是剪辑的前身。他把这种技术运用于1899年的影片《灰姑娘》中,创造出了南瓜变成马车和灰姑娘身上那的破旧衣服一下子变成绚丽的晚礼服的奇妙场景。此外,他还运用慢动作摄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飞翔。

在1902年拍摄的《橡皮头》中,梅里爱首次使用了分裂银幕工艺,用分次曝光的方法,在同一个画面中拍摄了他自己扮演的两个不同角色,取得了令人捧腹的视觉效果。

梅里爱还被誉为“戏剧导演之父”,他将许多优秀的戏剧搬上银幕,并且将戏剧艺术的诸般法则系统地运用于电影。他指导演员们着重用夸张的动作、手势,而不是表情的表演来扮演无声片里的角色。

在梅里爱之前,卢米埃尔兄弟等人的电影大多是在室外拍摄,记录真实的生活,然而梅里爱在1897年在法国搭建了一座玻璃制成的“蒙特路伊摄影棚”(Montreuil studio),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摄影棚。蒙特路伊摄影棚既方便采用自然光拍摄,又能不受天气影响使用人工造景。摄影棚一端是摄影机,另一端是梅里爱设计的设有机关布景装置的舞台空间,可以呈现复杂的调度场面,梅里爱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蒙特路伊摄影棚拍摄完成,《月球旅行记》也不例外。

Méliès (at left) in his Montreuil studio

虽然爱迪生于1893年搭建的“黑玛丽”摄影棚在年份上更早,但“黑玛丽”只有一个跟着轨道转移的小天窗,一次只能被一个人观赏,被认为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棚。

爱迪生发明的活动电影放映机,器件被放置在一个橱柜里,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小窗口观看电影。

此外,梅里爱还是电影发行业的创始人,他创立的“明星电影公司”集制片和发行于一身,由负责放映影片的罗培·乌坦剧院、剧院隔壁设立的洗印车间和售片所、蒙特路伊制片厂组成,他还为电影设计海报,可谓最早的电影宣传。公司定期举办影片首映礼,召集发行商们观看,使电影从市井的游戏杂耍变为上流社会高雅的娱乐。

电影《橡皮头》左侧墙面上挂着“明星电影公司”的logo

被世界遗忘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而梦想的代价是巨大的。《月球旅行记》只有短短14分钟,却耗资1500金路易。梅里爱本想把这部电影拿到美国放映,以得到更大的商业利益,但是托马斯·爱迪生在伦敦看过这部电影后,他的助手们秘密地对电影进行了拷贝。由于当年没有版权保护,在美国全国上映后所赚得的大量钱财全部归爱迪生所有,梅里爱分文未得。(没想到爱迪生还有这样的黑历史)

梅里爱之后的的电影事业江河日下,没有与时俱进,不再符合观众的品味,再加上一战的到来,公司最终在1914年宣告破产。在战争中,梅里爱的摄影棚被征用为军队医院,400多部原版电影胶卷被没收,融化制作成军队的鞋跟。梅里爱的第一任妻子在1913年去世,他孤身带着两个孩子,将一座摄影棚改为剧院,靠表演为生。

罗培·乌坦剧院一直是梅里爱的骄傲,然而剧院在1923年因重建奥斯曼大道被拆除。同年,百代电影公司接手了梅里爱一手建立“蒙特路伊摄影棚”和“明星电影公司”。梅里爱备受打击,他为电影付出了一切,最终却一无所有,他发誓此生再也不碰电影。就在那一年,他亲手燃起一把大火,将库房里所有的电影拷贝和道具付之一炬,《月球旅行记》的结局和彩版拷贝就这样在大火中遗失了。

《月球旅行记》剧照

1925年,梅里爱娶了相恋已久的女演员Jehanne d'Alcy为妻,两人以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的一家小小的露天糖果和玩具店铺谋生,与年幼的孙女Madeleine Malthête-Méliès住在一起,过着被世界遗忘的日子。

Jehanne d'Alcy参演了梅里爱的许多电影,包括《月球旅行记》

梅里爱在玩具铺

被重新发现

幸好梅里爱的故事没有就此结束,1920年代末期,记者和电影史学家开始认识到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对其展开研究。1929年,梅里爱的个人作品回顾盛典在Salle Pleyel举办,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68岁的老人。在之后的回忆中,梅里爱称这次活动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之一”。

电影《雨果》剧照 梅里爱被重新发现后出席个人回顾盛典,泪目

1938年1月21日,梅里爱因癌症病逝,享年76岁,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结束了传奇的电影人生。

拉雪兹神父公墓中梅里爱的墓碑

如今乔治·梅里爱被写进电影教科书中,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缅怀这位伟大的电影魔术师。布莱恩·塞尔兹尼克(Brian Selznick)于2007年创作的小说《雨果·卡布雷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聚焦梅里爱的晚年生活,在2011年由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改编为电影《雨果》(Hugo),被称为献给梅里爱的立体情书。虽然电影评分不高,很多人觉得无趣,但了解了乔治·梅里爱的一生后,看这部电影有种暖心的感动。

雨果 Hugo (2011)

作品因被看见而存在,作者因被记住而有意义。谢谢发现梅里爱的人们,让我们看到了他魔幻的电影和传奇的追梦人生。

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
我认为今天有关电影的一切
都是源自乔治·梅里爱
——马丁·斯科塞斯

原文:魔幻月球之旅,追梦电影人生

 4 ) 1902月球漫游

1902年,在历史上是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大日不落列颠帝国刚刚结束旷日持久的布尔战争,殖民南非,又马不停蹄地与日本结盟,瞄准俄国和东亚。

大清帝国刚刚从《辛丑条约》的习惯性阵痛中缓过劲来,开始木然接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活。

新疆地震,东北霍乱,台湾鼠疫。天灾和人祸还在对天朝进行夹击。

这一年,卡里尔发明了空调,百老汇第一个剧场开始营业,刚刚成立的皇马也许已经在十岁的弗朗哥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一年,活在自己梦中尽有不测神威的天朝上国在遍体鳞伤之后终于开始慢慢清醒,与西方世界眉来眼去时也少了些许源于无知的鄙夷。

梁启超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中国;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汽车,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还与西方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慈禧太后》。 1902年,中国人刚刚开始打量这些新鲜玩意的时候,在电影的发源地法国,魔术师梅里爱已经在尝试用人工布景拍摄电影。他毫不谦虚的自评“这一创造曾给予将要死亡的电影事业以新的生命“。

借助凡尔纳和威尔斯的文字,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使得人类几千年来对月球的想象第一次以如此生动形象具体准确的画面得以呈现,对后世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梅里爱第一个告诉世界:电影不止能拍工厂大门,火车进站,车水马龙,更可以去拍伊甸园,理想国和昨晚让你百感交集的梦。

短短这十二分钟,启发了一个时代,催化了一批灵感。这才有了弗里茨朗,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詹姆斯卡梅隆们的前赴后继。 天马行空的想象,荒诞不经的情节,轻松幽默的桥段,锦上添花的特效,全部集萃于12分钟。

这部110年前的长篇巨制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部出色的短片。2001,人类漫游太空,1902,人类漫游月球。

人类在此片上映六十余年后真的登上了月球——这个陪伴人类过夜几千年,陪伴我熬夜许多年的伙伴。阿姆斯特朗说:“我向前走了一小步,这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时至今日,男厕所里都还在纪念这件事:“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人们的认识和想象总是如此的冲突。在登月成功后,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就越来越少的想象月球,于是便越来越具体的描述月球。爱因斯坦却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即便是《卑鄙的我》里的极具想象力的偷窃月球计划中的那颗月球,都已经是写实的月球了。

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在想象月球上发生的事,也不愿意再去多想象月球。

相较之下,我更愿意从碎瓜脱胎于此片的MV《Tonight,tonight》中回味一下这些可笑又可贵的想象。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人类在荧幕上的第一次登月,是怎样一头扎进月亮的右眼的。

(微信:cxtrouble)

 5 ) 相关历史

The material for A Trip to the Moon is sourced from a restored color version that had been considered lost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is presented with an original soundtrack by the French band, AIR. In 2010, three experts in worldwide film restoration - a private collection Lobster Films, and two non-profit entities, Groupama Gan Foundation for Cinema and Technicolor Foundation for Cinema Heritage - launched the most complex and ambitious restor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inema, over 12 years, using advanced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reassemble and restore the fragments of the 13,375 frames. The restoration print premiered at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in 2011 and made a worldwide tour of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including Telluride, Pordenone, Rotterdam, and the MoMA Festival of Film Preservation. Now, one of the most technically sophisticated and expensive restorations in film history, A Trip to the Moon can thrill home video audiences in its original 1902 colors

 6 ) 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

朴实无华是时间的沉淀。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Ricciotto Canudo在1911年发表的一篇论著名称:

from wiki

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Ricciotto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我们在这说的第七艺术也就是综合艺术------电影。电影是一种现代科技文化,电影由Lumiere兄弟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第一部简单电影镜头,后被定为电影诞生日;在1926年同在法国电视诞生了。电影是大众与视觉文化;是现代大众传播的媒介。电影要求要高于电视,在制作拍摄要求非常严格。 在Ricciotto的第七艺术论里,三种时间艺术里有诗,这个诗是指文学与戏剧。中国人没有这个概念,所以第七艺术论流传到中国马上就走了样,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实际上成了诗,绘画,音乐。苏联的“诗学”POETICA的概念是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主要是诗的范畴的创作方法。 电影是三种空间艺术和三种时间艺术的综合,他是动态的造型。 那三种空间艺术是什么呢:建筑,绘画,雕刻 那三种时间艺术是什么呢:诗,音乐, 舞蹈 Ricciotto提出了动态的造型,他没有提构图。 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 前六种艺术,可以被第七种艺术描述。 尽管如此,西方的电影理论依然不承认卡努多的第七艺术论是电影理论。因为他没有涉及到电影的实质,库里肖夫效应是第一个涉及到电影实质的电影理论。( 部分摘抄)

2017年底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群拍的《月球旅行记》的导演Georges Méliès的墓碑

 短评

这是部大片

6分钟前
  • 晨光荣耀
  • 推荐

1902年,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乔治·梅里爱作品,14分钟,彩色修复版。以现在的眼光看,就像一出小学生幼稚舞台闹剧。但放在110年前,这就是比《泰坦尼克号》还动人,比《黑客帝国》还酷炫,比《阿凡达》还震撼的视觉盛宴啊。网友评论: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意义极其深远,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着实让人惊叹与佩服,短短12分钟,已经阐释出电影的多种可能性。★★★★

11分钟前
  • Q。
  • 推荐

Time, time, time...

1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电影让梅里爱破产,电影让卢米埃尔至死都在谴责他的“剽窃”行为,电影让他的晚年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玩具糖果铺,他留给电影的却是一座座宝藏。人们逐渐忘记了乔治·梅里爱,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不顾一切的奔向电影的世界吗?还是那把大火早已燃尽了他对电影的热爱?

18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看的是2011戛纳彩色完整修复版。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确立幻想电影与现实主义/纪录片(卢米埃尔兄弟开创)的分野。梅里爱出身魔术师,也是第一个运用特效和尝试将电影彩色化的导演。尽管仍受限于舞台剧式的固定中景段落镜头,但淡入淡出与叠化转场首次引入电影语言。现在看仍然令人拍案叫绝。(9.0/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2000年在云大科学楼看过未修复前的录像带版,当时已经惊为天人,刚接受了一些艺术片教育后,就哀叹100年来,电影丝毫没有进步嘛。2015年初,在Moma百老汇的五周年生日,就着默片现场配乐再看彩色修复版,就只单纯当作影史奇观而不再做过多联想哀叹了。

27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值得敬佩。修复后的彩色版,一帧帧胶片上色,可爱的想象力,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暗喻了当时的时代变化。科幻片的开山之作,叠影、淡入淡出等手法,加上大量的特效,都为电影手法开创了先河。戛纳修复版的BGM真是魔性。

29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向形式主义电影的源头致以史的敬意。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1902年。

35分钟前
  • 力荐

我一直认为想象力是革新进步的原力,而梅里爱之于电影就是最伟大的想象力。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看的是戛纳彩色修复版,很有创意。其实胶片背后的故事可以再拍一部片!

4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登上月球的科学家其实是一群戴尖帽的霍格沃茨魔法师,而月球则跟骷髅岛没什么两样,只是你在上面找不到金刚。Georges Méliès作为电影特技之父和最早的制片厂创建人,同时也应该被尊为cult片领域的开山鼻祖。

45分钟前
  • 畸小山
  • 力荐

精彩有趣,淡入淡出,史上第一位把特效运用到电影里的人~看过《Hugo》再看《月球旅行记》的彩色修复版,才知道把如此珍贵的影像保留下来是多么不易。MoMA首映了修复的纪录片,赞!和一大堆电影界的学者坐一起看。。。还有钢琴配乐的朗诵版!极赞!

4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Méliès的这部作品引入了很多电影元素,布景、灯光、服装、演员、剧本……这部片子相当于七十年代的人看大白鲨,八十年代看回到未来,九十年代看侏罗纪公园,二十一世纪看加勒比海盗。

48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梅里爱还是挺有些真趣的,110年前的小短片就能充满奇思妙想,现在看来虽然粗糙,却很带劲,而在当时,就更能让人体会到技术革新的激动与震撼了。一群老男老女群魔乱舞,有趣,有趣啊。

5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看过air迷幻上色版后重标:两个版本各具特色 自然 无音乐及黑白或许还更好些 否则总好似染上现代平设的条条框框似的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真人科幻 大场面一点不缺 幽默点也刚刚好 月宫神奇或凶险的描绘同样不坏 最印象深刻的超长炮射向逐渐清晰(并变出脸庞)的月球 收尾的征服雕像不喜欢 倒是那时代风情

5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凡尔纳科幻小说改编。特技大师梅里爱,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导演,发明了慢镜头、快镜头、叠印、二次曝光、场面转换。完全脱离实际的幻想世界,对戏剧式表演的实录,永远中景,摄影机不动于乐队指挥的位置。假定性。表现美学的源头。

58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伟大的电影魔术师梅里爱!“乐队指挥机位”固定镜头的无穷魅力~

1小时前
  • 胤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