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英国病人

爱情片美国1996

主演:Ralph,Fiennes,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朱丽叶·比诺什,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剧照

英国病人 剧照 NO.1英国病人 剧照 NO.2英国病人 剧照 NO.3英国病人 剧照 NO.4英国病人 剧照 NO.5英国病人 剧照 NO.6英国病人 剧照 NO.13英国病人 剧照 NO.14英国病人 剧照 NO.15英国病人 剧照 NO.16英国病人 剧照 NO.17英国病人 剧照 NO.18英国病人 剧照 NO.19英国病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20:04

详细剧情

一段爱情,在战火中燃烧,逾越了道德,改变了战局。艾马殊是一个历史学者,跟随探险家来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结识了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妻子凯瑟琳。凯瑟琳的才气和美丽让艾马殊深深着迷,两人在沙漠一个幽深洞穴参观壁画时,更加发现彼此志趣相投。道德最终战胜了激情。凯瑟琳和艾马殊分手后,杰弗发现了妻子的外遇。伤心的杰弗开着飞机企图与妻子和艾马殊同归于尽,艾马殊幸运躲过一劫,却造成凯瑟琳身受重伤、自己命丧黄泉。艾马殊赶到深爱的人身边,把她安置到山洞里,承诺一定会走出沙漠,找到援助。但是,事情却不像想象中容易。他为了救人,担当了卖国罪名,惹来了杀身之祸,而凯瑟琳会不会等来获救的曙光?艾马殊又将承担起怎样的罪责?

 长篇影评

 1 ) 天国无界——谈《英国病人》(4)


与爱情伦理相似,《英国病人》在对待战争、国籍的问题上,也显示出超越性的伦理立场。



嘉芙莲与艾马殊的热烈爱情冲破一切世俗戒律,迸发出美丽的光焰。然而,这份爱情却被强大而残酷的战争碾碎。本来是个人的情感故事,被放置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纠缠起来,个人不得不承受历史浩劫带来的苦难。



战争在参战国的宣传中,总是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和极其正义的目标,其“正义”外衣下隐藏的却往往是统治者的卑劣用心。历史上有许多征战其实只是为了掠夺土地、抢劫财物或人口。当然,也有一些战争,其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相当清楚,本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迄今为止的主流历史话语中,都是盟国(正义方)与纳粹德国(非正义方)的战争。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面对纳粹这种极端恶劣而凶暴的敌人,和平主义只会显得软弱无力、甚至姑息纵容恶行。然而《英国病人》恰恰让主人公在这场战争中做出一件挑战道德的事:艾马殊为了救嘉芙莲,把沙漠地图给了德军以换取飞机。


当然,影片交代了这一行为不得不发生的理由:嘉芙莲重伤躺在山洞,艾马殊千辛万苦找到英军请求救助,却因他奇特的匈牙利名字和急躁的行为引起怀疑,被当作德国间谍抓起来;逃跑出来的艾马殊此时别无选择,他只有两条路可走——1, 放弃救嘉芙莲,2, 向德军求助。而他是那么深爱嘉芙莲,让他坐视不救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只剩下第二条路。


影片隐约透露出来的倾向是:无须过多地讨论出让地图的对错,彼时彼地艾马殊别无选择。而在更深的层面上,此片所持的立场是:最根本的罪魁祸首是战争,无论是否有一方代表正义,战争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战争毁灭人的所有希冀和梦想,使爱情破碎、忠诚失效、信任消失。它攫取了人们的生命或健康,扼杀了生存的前景和可能,把生活变成一片瓦砾。或许我们应该说,这部影片并不重在讨论这场具体的战争(二战)的正义与否(就像大卫质问艾马殊“你出卖地图会让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艾马殊反驳道“早已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战争中死掉了”),而是要借助这一大背景来展现个人在无论什么战争中的痛苦境遇,表达对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的向往,颂扬爱情的辉煌与美丽。

护士汉娜的感悟即是如此:“这场战争是一出丑剧,国家的血压升高了”,她打算“再不听任别人发号施令,也不会为任何伟大的目的尽什么义务,只打算照顾英国病人”。所有的政治、宗教口号在这里都失效了,传统的英雄道德、为某种主义捐躯的口号也不再能振奋人心,她只是一个被战争击伤的普通人,只余下看护病人的人道主义温情。


这部电影既可以说是一部反战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消除界限”的电影,它要消除的是国家、种族、等级、身份等各种界限——战争使不同国籍的人遭受苦难,但人性却没有国界,当一切外在的隔阂都消除之后,人与人之间才有可能在人道主义这一基本人性基础上获得谅解、结下隽永美好的情谊。


     对“界限”的质疑其实在电影片名上就已经体现出来——艾马殊是匈牙利人,但受伤后面目全非,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只好称他为“英国病人”。此前他因为被英国军官误认为德国人而失去救助嘉芙莲的机会,又因为驾驶德国飞机而被击落地面,还因为将地图给了德国人背上间谍罪名并导致好友马铎自杀——“国籍”二字给他带来多少致命创伤。终于,只有在他烧伤至面目全非、身体也衰弱到毫无作为的时候,才摆脱了关于国别、政治立场等等致命问题。在那张五官模糊表情难辨的面孔下,他终于成为一个没有固定身份的人,摆脱了各种“界限”,获得宽容和自由。



“艺术家应该给观赏者揭示出他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局限性,并给他开拓新的视野”。影片中的许多情节都在表现这种“超越界限”的理念:沙漠考察队是一支“多国部队”,马铎来自英国,艾马殊是匈牙利人,另外还有本地的阿拉伯人,他们齐心探测融洽无间。加拿大护士汉娜与印度工兵基普的爱情不仅超越了国界,超越了宗教信仰(基普是锡克教徒),而且由于印度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世俗眼光里印度人低人一等,所以他们的爱情也逾越了等级观念。汉娜在修道院找到钢琴时弹的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曲子,并和基普开玩笑说弹奏巴赫的音乐应该不会引爆德国人埋下的炸弹,暗示了“艺术无国界”——即使在跟德国人打仗,优秀的德国音乐仍然可以为世人共享。基普与汉娜观赏意大利修道院壁画那一节,极为浪漫动人,亦说明了艺术超越时空的魅力……到影片结束时,修道院中来自三个国家的四个人:匈牙利的艾马殊、加拿大的汉娜和大卫、印度的基普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治愈了战争带来的创伤,活着的人各自走向新的生活(艾马殊则到天国去与嘉芙莲相聚了),这是一个界限消融、理想和勇气重生的结局,在消除国家、政治、宗教、种族等等界限后,每个人得以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除了以上对片中情节的理解外,这部电影反战的伦理立场还可以影片外找到原因:


导演明格拉祖籍意大利,但自幼移民到英国小镇。从小以“外国人”身份与人相处,那种没有归属感的体验使他对“国籍”、“身份”问题十分敏感。因此有关“身份不明”小说《英国病人》引起他极大的兴趣,而他和小说作者一样,坚定地从超越“民族主义”、“政治立场”的角度去思考和抨击战争,试图在消解一切外力强加的“身份”之后探讨真实人性。明格拉拍完《英国病人》,又于2003年拍了相似题材的电影《冷山》,且在新片中仍持同一立场: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作评判,反而把“逃跑”当作正面行为——男主角英曼心中只秉持着对家园和爱人的眷恋,坚定地进行着对战争的逃离。在这两部电影中,人性与爱情都成为主调,它们以深厚的内蕴和坚定的语气,反对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戗害,赞同个人对幸福与安宁的追求。


所以,从“道德”与“伦理”角度看,《英国病人》无论展现爱情还是面对战争,都秉持同一立场——立足于个体生命,探讨最符合个性发展与个人幸福的伦理境界。影片之所以获得高度评价,正是因为它在挑战“道德”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另一种“善”,呼唤着人性中最美好的事物。

   

结语:

艾马殊厌恶现实中的国界划分,在他看来,在莽苍大地上划出界线并以某个国家的名义命名是虚伪的,他喜欢的占有和命名是另一种:来自爱情。他迷恋嘉芙莲锁骨之间的凹陷,声称“它属于我了,我要请皇帝命名为艾马殊海峡。”


倘若地球上只有这样浪漫的虚拟国界,世界会非常美好。


嘉芙莲最后的话语可以作为结语,它们是这部优秀电影要为我们展现的至善至美的境界:


“我已别无所求了,只想跟着你漫步天国,带同一些朋友,去一个没有地图的乐土。

我们的国家是实实在在的,并非那种画在地图上、只用强人的姓名来命名的疆界。

我们魂归天国,那里充满沐浴在爱河的人,不分种族。

……”

天国无界。(完)

 2 ) 不仅仅是爱情电影


美丽和伤害似乎总是共生,在一个故事中彼此纠缠,同样,影片中没有任何一个情节是“唯”美的。我认为,我们如果真的愿意倾听和理解这部电影,就不能只看自己希望看到的而故意无视导演明白地希望我们看到东西;也不应该对片中各主要元素所占的地位蛮不讲理地妄断。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否是歌颂“唯美超越世俗”的爱情,我倾向持否定态度,个中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仅在道德上最无法回避,也是导演用电影语言相当明确地传达给我的:Katherine和Almasy热恋是以背叛婚姻和友谊为基础的。
        
在很多中文评论中对此都有这样的看法:爱情至上,其他外在的批评和规则在真爱面前都要让路。我认为这个道德相对主义意味的观点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细节矛盾,Katherine曾经明显地表现并直接地表达:她爱自己的丈夫,并为她自己的不忠而感到不安痛苦。
不可否认,从知识和品位上,Almasy 比Katherine的丈夫跟她更接近;而且从他们见面的一刻起二人之间的吸引,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就是一览无余的;沙漠景色震慑人心的美丽、风暴历险的离奇,如此浪漫的环境也让人很难怀疑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不管我们这些观众如何看待Katherine的婚姻(甚至还祈祷它的结束)——至少Katherine珍视,她在婚外恋情中的痛苦挣扎,绝不是单纯因为外部条件不允许她和Almasy在一起,折磨她的是来自她自己心灵的悔恨和难舍相交织的复杂情绪,以及道义和乐趣的激烈矛盾——在这方面露天电影院那场戏里其实包含了不少信息,她的坐立不安惊惶的样子,还有准备扭头离去时不慎撞在铁架上,都表现出她在一如既往的平静端庄下已经失去了我们最初见到她时的坦然、潇洒和平静。话说回来,Katherine是一个很难演绎的角色,因为她是一个非常聪明、举止优雅的女人,优雅不允许她把全部的感情表现在脸上和言语上,而聪明又使得她完全有能力巧妙地掩饰自己。所以虽然她心里的感情丰厚而汹涌,甚至是了她和Almasy的故事的起承转合的主要动力,我们想要捕捉她的想法,却也只能从偶尔的情感爆发和前后心情微妙的变化中体会。不仅仅是婚姻,还有她的丈夫的感受,这从一个细节可略见一斑:在Almasy枕畔缱绻之际,在坠机受伤、以及被安置在山洞后,她总是不停地切切地询问Jeff,她的丈夫。虽然是出自歉疚,却也恰恰体现了K是重情重义,心地善良的。女人的美丽说到底在于“情痴”两个字,其他的诸如才华横溢、敏捷善感,都是锦上添花的品质,如果她仅仅是一个精灵似的存在,对自己青梅竹马的好朋友、深爱自己的丈夫都没有一点顾念之心,且眼里只有almasy和爱情,她就不能算是一个太美好的女人,反而更接近一个冷血的黑寡妇了。K之所以美得令我动容,正是因为她在一个两难的感情漩涡里没有麻木过,良心和知觉一直在轮番拍打她,她为此而痛苦,这种痛苦向人们诉说着K心中两种最可爱的秉性--女孩子的单纯热情,母性的善良恩慈。
即便只看Katherine和Almasy二人之间,最美好的似乎还是他们成为情人之前的那一段时光,谨慎又充满了小聪明,含蓄的示好,得到抗拒后婉转的嗔怒,给人一种纯真好像初恋似的感觉。但是之后,他们的关系就被嫉妒、狭隘、自私、纵欲不断侵蚀。在宴会上的相互刺伤,在圣诞节带有报复性的占有,流露出爱恨相生的错杂心情,记得有人曾经很精辟地说,爱情是一场战争,没有经历过情欲的人就很难体会。那在沙漠上空飞翔的,灵肉交织、不计后果的恋爱,天生孕育着某种命运,狠狠地刺伤了Jeff,重重地摔下Katherine,无情地烤炙煎熬了Almasy的心。在这里争论谁对谁错永远不会有结论,每个美丽柔弱的人身上都被戴了重枷,而尤以K受到的折磨最多,也许因为她是女人。

也是在梦幻般美妙与阴间般残忍的交织下,两个故事线索在分别地推进(这两个故事的不同步处理真的很有诗意,假如真的做成两边“齐头并进”的话就意蕴尽失)从前Almasy害怕占有和被占有,喜欢自由地流浪;却在katherine死后不惜自杀和假装失忆以防别人分享和打扰他爱的回忆,他和自己的回忆互相占有了,无法释怀的心只能困守在残破的躯壳中。而Hana执意自己一人留在废弃的修道院护理Almasy,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只想“一个人”孤独地呆着,既是好友亲人丧生的悲痛一时难以恢复,也是害怕再与别人有纠葛,害怕自己是不是真的命带诅咒。两个想要独处的人,在一处离世的碉堡,但一切却在悄悄地转变:李子的滋味调动起他的退化知觉,Hana跳房子的声音让他联想起沙漠上听过的阿拉伯鼓点和那个读故事的Katherine,他大胆地向前迈步——让Hana来读相同的故事,因为虽然Hana需要他指导才念对故事里的人名,但足以帮他开始在更真实的意义上寻回爱人的和痕迹;
Hana也在和Almasy的不仅是护理的相濡以沫中开始认识博览群书的他,思维敏捷幽默的他,而不只是一名时日无多的可怜的失忆的病人。拆弹排雷小队的队长锡克族印度人Kip和他的英国白人下属的来到彻底结束了他们的“隐居生活”,而两人竟不约而同对此暗暗欢迎。Kip给Hana带来了浪漫美好的爱情,成了Almasy高级幽默的谈话的好伙伴。Hana向Almasy吐露自己对Kip倾慕之情那个场景,弥漫着脉脉亲情的味道,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里Leon和Martilta坐在餐桌边闲聊的感觉。两部电影的确有点相像:都是两个寻求休克的心灵,却一同复苏了的故事。

如果一部电影的内容只是主角在回忆,也就是一个绝望的人讲一个已经结束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除了腐烂以外还能有什么结局呢?恐怕还没有讲完我就要作呕了。但《英国病人》不是一部死气沉沉的电影,它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并且呈渐强的趋势,在影片的结尾,Hana对着小女孩微微一笑然后镜头越拉越快,直到上面散落了跳动阳光时达到了顶峰。
其实Hana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力的放射源,气质中有一点乡土,有军人的顽强自立,同时不乏女儿家心灵手巧的小趣味,她曾经半自嘲地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这和Almasy的博览群书学贯古今、语带玄机的才情四溢刚好形成了有趣的对照。hana剥李子、开垦小菜园,想尽各种办法赶走来捣乱的鸟、边咝咝地吸气边用水管里流出的山泉水洗澡、搬来散落的经典修楼梯……这里没有什么精致的才华,但却诉说着她天性里那种美好质朴的智慧,它能够安慰焦灼、惶惑和愤怒的心。用北京话来说,Hana可能算是个不太着调的女孩,她在Kip检查炸弹时仍然嘻嘻哈哈说着不好笑的笑话并被自己逗得前仰后合;她不去好奇Almasy向她讲什么深奥的历史学,只是把自己剥好的李子果肉递到他嘴里,短暂的停顿后Almasy开启疤痕覆盖的嘴唇说:很有李子味的一枚李子。Almasy是这样的病人:烧毁了全身大部分皮肤,内脏器官损坏严重,可能真的像他自己说的像一块烤焦的面包,感受能力已经极弱和极不可靠了,李子的天然清新滋味在这时可谓是一种恩惠,虽然微小,足以提醒一个人自己和世界一起活着。
结果Almasy发现,他的记忆不仅没有因为和人分享而磨灭,反而自己头脑中的Katherine愈发鲜活了。当他把Katherine的日记交给Hana时,即是毫无保留地邀请她参观他的回忆。此刻,心灵敞开的他终于不再被什么东西占有了,这时候他才是真的做好了准备,可以飞到他挚爱的所在。而在影片最后,K在她的日记里描写的天堂,是一片没有隐瞒和羞愧的自由之地,包裹k的一袭白练被风高高吹起,仿佛是一双安慰的翅膀,扶起她焦灼疲惫的灵魂,也抚慰了我们。
而Kip也已经接到调遣,两个年轻人得告别了。再次面对着遥遥无期的再会,Hana没有躲避,没有前两次失去至爱时的大恸或木然。走进过Almasy的往事,走进过Kip的现在,走过这段没有医生的治疗,她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支持她挥手看他的背影渐渐远去。在原地,Hana静默地尽情体味爱带来的心痛和失落,而当Almasy请求她为他注射过量止痛剂以求离世时她终没有忍住痛哭,但短暂的哭泣后,她在为Almasy最后的睡前朗读中平静下来。Katherine的日记读毕,看到他已经无声地离开了。这时我和Hana同时微笑了。

《英国病人》的立意可谓深远,对生命的悲悯之情,绝不仅是两段爱情故事那么简单。生命之美远比爱情要丰富得多,影片告诉我们,即使是受伤的心灵,在一个受伤的时代、受伤的地点,也在互相扶持着进行自我和相互的疗治。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会微笑的电影。

 3 ) 爱情是我此生唯一的名字

这世界上有一百九十三个国家,欧洲有四十五个。

没有人能靠直觉准确地分辨不同国家的欧洲人。瑞典,丹麦或者芬兰人在外表上没有任何不同,说意大利语的也有可能是瑞士人,艾马殊也许是匈牙利姓氏,而它听起来却有一点德国。

和平年代的人可以同时拥有许多名字,也可以选择没有。莎士比亚说:“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别的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然而一旦战争爆发,一个人的姓名开始变得至关重要。名字显示了他的家族,国籍,地位和信仰。政府用名字用来记录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国家的名字一再被提起,同一块土地因不同的名字而筑起了高墙。1939年9月,德国闪袭波兰。从那一天开始,“你叫什么?”变成了一个关乎存亡的问题。

他和凯瑟琳相遇在平静无垠的撒哈拉,学者和冒险家们热情地欢迎她加入“国际沙漠俱乐部”。这是一片没有边界国土,未知而自由。他叫艾马殊伯爵,是个冷淡的历史学家。而她却有另一个名字,基夫顿夫人。

他抱怨女人不应该待在沙漠里,她埋怨他不爱说话。他在开罗的集市上悄悄跟在她身后,她把自己的画小心翼翼地夹进他的书里,他们在舞会上矜持地跳舞。

爱情就像沙漠中的植物,旺盛地生长在一切绝望的土地上。夜晚他用小刀割下自己的心,到了清晨,爱情的甘露却重新满溢,将两人淹没。

他们在风暴中抚摸对方的头发,在南半球热烈的圣诞节做爱。他像野兽一样撕开她的衣服,又像个孩子般拙劣地缝补。她给他他洗头,轻柔地用手指抹去他耳朵里的沙粒。那一刻她最快乐,也最不快乐。

她背叛了她的婚姻,他背叛了他的祖国。
与此同时,战争背叛了人类,生活背叛了理想,谎言背叛了真理,冷漠背叛了信仰。

艾马殊说他平生最恨两件事:占有,和被人占有。
“当你从这儿离开,请把我忘记。”他说。
因为凯瑟琳从未属于过他。她的姓氏像一个标签,时刻提醒着两个情人,他们的爱是不道德的产物。而欲望是如此灼人。他不顾一切地想要与她见面。他的舌尖滑过她的每一寸皮肤,口中留下她醉人的芳香。他把她锁骨中间的凹陷命名为艾马殊海峡。她在结婚纪念日与他约会,而她的丈夫就在不远处注视着他们。

爱情的杀伤力远比战争还要大。
就像凯瑟琳写给艾马殊的最后一段话:我们死了。我们死在爱情里。舌尖含着彼此的味道。我曾经深深进入你的身体,像鱼在温暖的河水里游动。我们隐藏的恐惧,如同这幽暗的山洞。我想把这一切刻在我的身体上。我们才是真正的国度,没有地图上那些以权贵们命名的边界。我知道你会来带我离开这里,到风的圣堂。那是我一直向往的:在一个没有地图的地方与你和朋友们散步。灯灭了,我在黑暗中写下这段话。

艾马殊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和国籍,甚至也忘记了凯瑟琳的名字。提到她时,他只是喃喃地说:“我的妻子。”荣誉与耻辱,道德与绝望,在这一瞬间归于尘土。所有的标签不再重要,“我爱你”成为唯一值得遵守的诺言。

有些人背叛了一切,却无法背叛自己终生的爱情。

 4 ) 贪欲还是爱情?

该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九项大奖,有人说这是一部伟大的love story。我可以在豆瓣的评论里找到大量的溢美之词。但是,为何我的感受确实完全地不同?
 
我发誓,我要说的这些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大多数评论误导了大家。在战争中,Almacy爱上了朋友的妻子Key。如果像Titanic那样,女主角的未婚夫是个俗不可耐的人,我们会为后来的爱情故事鼓掌。但在本片中,导演并未把Key的丈夫表现为一个“活该”的角色。Almacy和Key看似自然而然地陷入了爱情,看上去却像是贪欲,我希望不是演员误导了我。电影毕竟有别于小说,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主角在精神上的沟通,看到的只是身体上的交流。影评也只能根据电影的表现方式来写。
 
也许电影中只有最后一段让我们感受到了Almacy对“爱情”的执著,为了救Key,他执着地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爱可以超越道德、超越国籍、超越国家的荣誉和安全。不过,这并不是圣洁的爱,不是纯然的爱,而是战争中的错爱。如果不是战争,Alamcy也许会拥有更美好的爱情。这一切悲剧源于战争,只因为战争。战争让爱情发生地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战争让爱情变得脆弱。
 
总体来看,Almacy与朋友的妻子通奸,伤害了他的朋友杰佛,杰佛因此撞机死去,他出卖了盟军的地图,一个隐藏的间谍被抓而失去手指,而另一个好友听说他是间谍而选择了吞枪自尽。虽然,看起来他是那么地执着于爱,但是这一切也并不是我们要讴歌的完美的爱情。爱情不是自私的。有一点我倒是可以理解,就是为了救自己爱的人而出卖国家,这是出自人性本能的,每个人心底的无奈、是最真实的人性。无论是错位,无论是孽缘,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选择。
 
人从来都是复杂的个体,我印象中的英美文学,也一向以反映复杂的人性著称。Almacy和Key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形象,也许作者并未刻意地去塑造什么伟大的爱情,而导演亦忠实了小说,为什么我们这些电影解读者非要努力地去诠释一段伟大的爱情呢,甚至有的评论人不惜隐去了杰弗与第三者同归于尽的情节,而粗描淡写为飞机降落中出了事故?我再次表示深切地佩服。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是很糟,它有它的闪光点,比如战争中人们建立起来的友情,印度拆雷工对工作的敬业,对爱情的浪漫,护士安娜对英国病人无微不至地关怀,战争中的阴差阳错和啼笑皆非,演员的出色演技。这些都是电影成功的一面。
 
最后,我要说,这部电影和我的评论一样 ---- 真他妈的长。

 5 ) 拉片:最理性的态度来解剖最浓烈的感情

  和朋友聊天中说起北非,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全是这部电影的画面,想起的是男主角在黄昏的沙漠中不停赶路的镜头。记得这么清楚除了喜爱,还因为拉片时拉过这个片段。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个个镜头拉起来也颇耗费时间精力,以后应该也不会再用这样劳神费力的方式去看电影。但现在想起来,在学校拉片的时光,也是一种乐趣。

   我所选择的片段是(2:15:00-2:19:04)匈牙利历史学家艾马殊将爱人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徒步走出沙漠求救。然而,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另一边,山洞里的嘉芙莲给养耗尽,已经等不到艾马殊的归来。
   本片的剪辑是曾剪辑过《现代启示录》、《布拉格之恋》等影片的沃尔特·默奇(Walter Murch)。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曾在《眨眼之间:透视电影剪辑》(《In The Blink Of An Eye》)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剪切就是人的一次眨眼。剪辑跟人眨眼的内在心理-情感机制是有一定联系的。另外他还提出了剪辑中的“音效设计”(sound design)这一概念,说到“Sound as an emotional guide-track through the complexities of story.”(1)我想就《英国病人》这一片段分析沃尔特·默奇是如何运用“眨眼剪辑”和“音效设计”这两个概念来剪辑影片的。
    沃尔特·默奇在书中说到人们“眨眼”是由于一定的内在情绪,“眨眼”是因为获取了足够的信息。因此好的剪辑应当和人“眨眼”的情绪线索相吻和,让画面流畅地表达出不会中断眼睛感知有价值的视觉信息。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剪辑正是依据一定的情绪进行的。按照情绪起伏该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艾马殊在沙漠中徒步行走。这段总共4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12秒。(参见拉片镜头表)可以看出节奏是比较缓慢的,和主人公焦急的心情形成对比。景别以全景和远景为主,这样的大景别表现出了艾马殊在渺无人烟的荒漠中的无能为力。虽然是固定镜头,但是主人公在日出中奔跑,在余辉中疲乏地渐行渐远的画面都让人感觉到他的夜以继日和焦急心情。
    第二个段落是艾马殊请求军官的援助,结果遭到误会。这一段总共有28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约为4秒,节奏相较上一段快了很多,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表现了出来。这一段的镜头剪辑上充分体现出了以情绪为线索的特点。刚开始用一个远景拉至中景,让士兵入画,交代了环境和人物关系。之后用中近景来表现人物间的对话,当军官对艾的身份开始有所怀疑的时候,切了很多军官脸部近景或特写的反应镜头。从拉片镜头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由第7个镜头到第35个镜头,镜头的时长是呈递减状的,由最初的平均5秒到平均3秒,再到最后的连续几个1秒镜头的快切,渲染出了一种递增的紧张感。最后一个镜头为艾马殊眼睛的特写,然后用黑场转场。黑场既是艾被打晕后的主观视角,又和下一个场景的环境吻合,转接得很自然。
    第三个段落是嘉芙莲独自一人在山洞中。这一段共有6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为9秒。舒缓的节奏和这一段哀伤的情绪相得益彰。第一个镜头用全景交代了环境之后,接下来都是近景或特写,反复地给嘉芙莲的脸部表情和她在书上写下的字的镜头。这恰恰是观众渴望得知的:嘉芙莲此刻的心情和她所写的内容。这段出现了一个摇镜头,是跟随着光源的方向,这就表现出了光源的重要性和嘉芙莲的孤立无援。而灯熄灭后的一片漆黑,又是一个很自然的黑场转场。
    在谈到“音效设计”的时候,沃尔特·默奇说到“You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about what sounds you put behind the audience. They can distract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screen.”(2)可见音效在影片中的重要性。那么沃尔特·默奇又是如何在剪辑中体现“音效设计”这一概念的呢?
    这一段落的音效有配乐,对白,现场声,画外音四种。沃尔特·默奇巧妙地应用了这四种音效营造出三个时空。一个是艾马殊在沙漠中奔跑及向军官请求的时空,第二个是嘉芙莲在山洞中的时空。前两个时空是同时间不同空间,而第三个时空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回忆的时空。沃尔特·默奇通过一句画外音的巧妙应用,让观众虽然没有看见艾马殊回忆的画面,却感知到了他向汉娜讲述这个故事的时空的存在。音效在这里起到了扩展时空的作用。
    沃尔特·默奇充分利用了加百利·雅特(Gabriel Yared)的配乐来营造气氛。在男主角和女主角吻别后到他在沙漠中行走,背景音乐一直是弦乐与单簧管,这也是男主角在片中的音乐主线,营造出忧郁低沉的气氛。而在沙漠中男主角吟唱的歌谣的歌词(”You`d better be ready about half past eight……I`ll down to get you in a taxi,honey”)也与他焦急的心情不谋而合。在第二个段落中,当军官开口说话时配乐也停止了,只剩下现场声和对白。直到第三个段落开始,配乐才再次响起,但此时已变为女声吟唱与低沉的弦乐,将嘉芙莲绝望无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沃尔特·默奇并没有完全依赖于配乐酝酿情绪而是加入了现场声,如写字的沙沙声和嘉芙莲的喘息声,这些音效都将她在生命最后关头的孤苦无依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两个镜头,没有了配乐,只听见女主人公在黑暗中的饮泣,让人为之动容。由此可见,沃尔特·默奇并不是简单地将配乐铺满每一个镜头,而是根据内在情绪的变化对各种音效进行组合。这种剪辑中的“音效设计”让音效不再是简单地单独存在,也赋予了它叙事的功能。
(1)《《In The Blink Of An Eye》》
(2)《An Interview with Walter Murch》
                                

 6 ) 没有地图的大地

我走在沙漠里。 我哭喊道: “啊,上帝,把我领出这个地方!” 一个声音说:“这不是沙漠。” 我哭喊:“但—— 这沙子,这酷热,这空洞的地平线。” 一个声音说:“这不是沙漠。”

她说,这是克瑞恩写的,他从未到过沙漠。 他到过沙漠,马多克斯说。

——翁达杰《英国病人》

一、洞穴

小说里的凯瑟琳与电影里的凯瑟琳不是同一个人。又是同一个人,但仅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女人都是同一个人。

凯瑟琳死去的地方,泳人洞穴,隐喻着很多东西。比如欲望:凯瑟琳对病人的渴望。比如习俗:凯瑟琳离开病人的真正原因,并不完全如她之前所说,担心伤害杰弗瑞,而是如她死前所言,她明白她无法改变病人,无法以婚姻的名义与病人生活在习俗之中,他人的眼光之中。还有国度。洞穴隐喻着被边境线画地为牢的国度。病人无法从盟军那儿借到一辆吉普赶回去救凯瑟琳,因为他“有错误的姓名”,外国的姓名。

洞穴还隐喻着仿佛非如此不可的孤独。“你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不说话,仿佛多露出一寸自己的性格便是对自己最大的背叛。”无论病人曾经怎样着迷于她,病人还是不愿向她袒露自己——尽管他总是赤身裸体地走向她,哪怕三年之后当他走进冰冷的泳人洞穴,走近她已经“变成了合欢树”的尸体。

洞穴还隐喻着身体,这个灵魂的居所或牢房。他们对彼此的渴求中,性的欢愉占着怎样的比重?这个提问方式根本就是错的。在具有原始性的激情中,生命是浑然一体的,无法区分灵与肉、自我与他者。那是一场火灾,恋人会被烧死,或在烈焰中提炼成金石。所以,凯瑟琳说,我们分开之后,要么会丧失灵魂,要么便找到了灵魂。

不止这些。很显然,洞穴隐喻着女人,隐喻着纯粹的女性性别:一个角色,一个不完整的存在。 凯瑟琳死于洞穴,死于洞穴的所有隐喻。

分开之后他们丧失了灵魂。凯瑟琳一如既往地游弋于社交场,但她内里的一切已被病人摧毁。她看上去很冷静因为她已经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生命所本有的喧嚣与骚动。 病人在痛苦中怀疑和憎恨,退回过去的习惯,退回沙漠和酒吧,用第三人称写下回忆凯瑟琳的片段贴进《历史》——“死亡就是把自己放进第三人称。”

小说中的凯瑟琳是一个女人。可以用很多短语来形容她:家世显赫,受过很好的教育,年轻且充满活力,并不完全循规蹈矩,美?也许。她便是由这些形容词和一个类概念组成的。很多普遍的性质放到一块,就有了她这么一个女人。但电影里的凯瑟琳是不能用描述和类概念来穷尽的。她就是凯瑟琳。

“亲爱的,我在等你。黑暗中的一天有多长?抑或一个星期已经过去?火已熄灭,我太冷了。我真该把自己拽到洞穴外面。但那里又有烈日。我想我把光浪费在了壁画上,浪费在了写这些文字上。我们死去。我们富裕地死去,与爱人与部落一起,与我们吞咽的味道,与我们进入并在其中游弋的河流般的身体一起。我们藏于其中的恐惧,正像这个幽暗的洞穴。我要这些全都烙在我身上。我们是真正的国家。而不是画在地图上的边境线,不是那些拥有权势的人。我知道你会来,抱着我走进风的宫殿。那是我所希望的全部,和你一起,和朋友们一起,走在那么一个地方。没有地图的大地。灯已经灭了。我在黑暗中写下这些。”

写这封遗书时,凯瑟琳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到了灵魂。是的,灵魂,不仅是她的灵魂,也不是另一个人的,而是灵魂本身,是超越了角色、国度、时代,超越了人类文明而直抵存在之心的火种——在洞穴中的篝火熄灭的时候,在她即将离开身体的时候。这,是一个巧合么?

凯瑟琳用一封遗书超越了洞穴,超越了她死于其中的所有隐喻。

我在小说里怎么也找不到这封遗书,直到我读到这段文字:“信仰的游牧民族,他们走在沙漠的单调里看见了明亮看见了信仰看见了色彩。一块石头或被找到的金属盒或骨头被人们热爱并在一次祈祷中成为永恒的方式。她成了她现在来到的这个国度的壮丽的一部分。我们富裕地死去:爱人和部落,我们吞咽的味道,我们进入身体并在其中游弋——像在智慧的河流中,我们爬进那些性格,像爬树那样,我们藏身于恐惧有如藏在洞穴里。我希望我死后,所有这些都标记在我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制图学:被自然所标记,而不是在地图上为自己贴上标签仿佛那些有钱的男女在门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是公共的历史,公共的书籍。我们不被拥有,也不在趣味和经验中一夫一妻地生活。我所渴望的全部,便是走在这样一个没有地图的大地上。 我抱着凯瑟琳走进沙漠,那里是一本公共之书、月光之书。我们在关于井源的传言之中。走在风的宫殿里。”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人,我想,一定是个深情的人。他用电影,救活了小说中绝望的凯瑟琳,至死都恨着病人的凯瑟琳——爱恨交织地恨着,并让曾经为彼此燃烧的他们真正相爱,真正能够相爱。 洞穴里太冷了。病人为她燃起篝火,用合欢树的枝叶。他们的爱是一株金色的合欢树,树下的人感到自己是如此完整。

二、敌人

病人急切地想要救活心爱的人,却不能从盟军那儿借到吉普——因为他有外国的姓名。他们不在意有个女人重伤,有个女人快死了。他们只想弄清你是敌人还是盟友,他们只想像探雷员拔掉地雷的索引那样,拔掉藏在沙漠里的间谍。 三年之后,这个后来被称为“英国病人”的人,烧着德国人的汽油驾驶着英国人的飞机,带着身体已经变成了合欢树的爱人飞出沙漠却被德军击落,被不知来自哪个部落的沙漠原住民救活——“与救活他的人们在一起的时候,他记不起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本可以是他在空中与之作战的敌人。”

“这个被战争强暴了的沙漠,人们炮轰它仿佛它仅仅是沙子。野蛮人对抗野蛮人。双方的军队穿过沙漠却对沙漠是什么毫无概念。”

我想起库切《等待野蛮人》里的段落:你已经犯下了通敌叛国的罪行,他说。我们这里是和平的,我说,我们没有敌人。要不我们搞错了,要不我们就是敌人。

我们就是敌人。习惯于占有、掠夺、使用暴力的人类,就是敌人。武力悬殊时,发生的是殖民;武力相当时,发生的是战争。殖民者闯入别人的家园建立好望角、建立资源库,建立军机处。他们认为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人是“野蛮人”。多么野蛮的理直气壮!武力是最有效的普遍性货币。可以用它购买一切,包括自身的灭亡。

苏格拉底在言辞中构建理想国之前,构建了一个基于分工合作的“健康的城邦”——因为这个城邦只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被其他人嘲笑为“猪的城邦”。之后那个在后人中广为称颂的“理想国”里,有了沙发和点心,有了奢侈,有了狂欢节,于是需要多余的资源,需要向外掠夺。所以需要卫士,需要军队。战争是奢侈品的必然前提,是一个奢侈的城邦的地基与城墙。“发烧的城邦”,苏格拉底这么描述它。苏格拉底这么描述被后人成为“理想国”的城邦。

当拥有奢侈品成了人区别于猪的标志,人就发烧了。殖民和战争是发了烧的人分不清虚实的梦魇。

三、隐喻

小说中有密集的隐喻,像四处都埋着地雷的战场。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其它一切都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小说是庞大的,关于沙漠与失落的历史,关于文明与秩序,关于战争、宿命、生死,与人性。病人和凯瑟琳的爱情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和线索。小说的各个主题之间通过隐喻和象征交织起来,这或许并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语文和世界之间奥妙的指引与辉映。

比如殖民现象与性别问题。殖民者之于殖民地,我觉得,隐喻着男人和女人之间沉淀至今的关系:不仅是占领与服从、采汲与给予。还有审美的眼光、神秘感,等等。 女人应该透过殖民现象来思考自身的历史境遇。但一定不能沿着女权主义的思路。女权主义者所要求的平等毋宁是一种“实质平等”。她们想抹平差异,却不明白齐一本是对性别的逃避和扭曲,是对女性性别的自卑和自辱。所谓“实质平等”,正是在抹煞平等得以可能的真正根基。

秩序与文明是男人的发明物,包括所有制。病人的探险队远离那个秩序井然的文明社会,“在沙漠的绿洲里停歇有如欧洲人聚集在咖啡馆和酒吧”。沙漠是他们的家园与放逐地,广袤的地势起伏是时间最初的形象。沙漠是他们的女人。他们是女人,是最初的生命孕育者。 病人是在沙漠里遇见凯瑟琳的,在秩序之外、所有制之外,与凯瑟琳生成了他们的世界。一个最亲密的世界,一个最公共的世界。

“你最讨厌什么?”“谎言。” “你呢?”“所有制。离开我后,把我忘掉。”

探雷员尅普摆了一路蜡烛,等着汉娜沿着烛光找到他。他白天寻找敌军埋下的地雷,到了晚上,便只希望被找到。被汉娜找到。战争结束那天,盟军在那个意大利小镇的广场上庆贺胜利。哈迪军士爬上广场中心的雕塑,想把不列颠的国旗插在那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插在埋在小镇里的最后一枚地雷上。

哈迪死了。死于占领。死于象征。死于他的帝国从殖民到战争所一贯体现的傲慢的所有制。

另一个死于占领的人是杰弗瑞。他是个还没断奶的大男孩,当他发现他不能占有他想要的东西,他就可以把这个东西毁掉,哪怕,这个东西是一个人的生命,他也要去毁掉,与他自己的生命一起。人一旦以“爱情”的名义去占有,这个“爱情”,便必然徒有其名。就像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掠夺,掠夺里一定没有正义。

人和其它事物的区别,于人而言,便是其它事物可以被人占有。而人不能,更不应被另一个人占有。其实,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人也无法占有其它事物。只有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并没有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而当人与物之间有了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必定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占有与被占有。“占有”本身是场骗局。出于占有欲的行为,不是导致悲剧,就是导致囚禁。而囚禁本身便是最直观的悲剧。

“你的锁骨旁边的那一小块皮肤是我的。” “我以为我们反对所有制。”

女人的皮肤与大地彼此隐喻着。地图是占有的象征。是所有制最简洁明确的工具与符号。一个没有地图的大地,一个擦去了国籍与姓名的病人与爱人。一个公共的领域,如同“理想国”里的卫士阶级,他们没有个人财产,没有一夫一妻制,没有私人空间。但他们守卫着一个城邦,守卫着这个城邦里其他公民的私有制。他们没有财产因为他们有金的灵魂。他们生来便有最好的东西。他们不需要任何其它的东西。

在电影中,病人和凯瑟琳之间便是这样一种爱:他们已经不需要爱之外的东西。不需要所有制。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最好的。

四、语文

泳人洞穴里的壁画,红色的游泳的小人儿,那么生动,仿佛洞穴里盛满了水,他们游在水里——“你最喜欢什么?”“水。游在水里的鱼。”而洞穴早已干枯,就像绘制壁画的人早已成为传说,就像凯瑟琳,死在篝火终于熄灭的孤寂里。我想到柏拉图的洞穴,墙壁上随着火焰变幻的影子——柏拉图是个幽灵,他在你的阅读中徘徊,在你的思考中徘徊,在你日渐发现或创造出的人性里徘徊,不是么?

一个走出柏拉图的洞穴的人将看见更真实的东西,将体验更高贵的幸福——《理想国》如是说。泳人洞穴在非洲,在地球上的人类起源的地方。根据进化论,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在远远早于文明发生的历史之前,慢慢遍布地球的各大板块。人类的进化史便是人类“走出非洲”的历史,走出那个已被文明遗忘的泳人洞穴。

不止人类。每个人的个体生命,也都是从洞穴中诞生。

生存与繁衍。一切物种最初的行动力。最初走出非洲的人,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够强悍而被迫去其它地方寻找生存的机会的人。所以至今非洲人都有着最强健的体格。而拥有不够强健的体格的人们便日渐懂得了合作与思索,懂得了集体与国度。最聪明的人种,在体格上是孱弱的。他们建立起最严密的文明以保护自己,满足自己;他们发明出最精致的语文,训练自己,维持自己。

休谟调侃说,人类是个多么滑稽的物种:他们的欲望与他们中单个成员的身体能力简直不成比例。我想,好在,他们有语文。他们有一个在流逝与变迁之外隐喻着永恒的世界,他们的从生到死,便成了一次迁徙,迁徙到那个关于永恒的隐喻里。眼前的自然主义的世界容不下如此阔大的悖论。但语文可以为他们透支意义,他们可以在意义中挥霍自己没有边境线的想象力。

这便是电影中的凯瑟琳找到了灵魂的秘密。她用一封遗书走出了洞穴。而病人在讲完了自己的故事之后,便让汉娜为他注射剂量致死的吗啡,为他朗读凯瑟琳的遗书。 他把故事放进语言,让故事完整地留在了它发生于其中的那个世界。他也可以走了。去另一个世界继续活下去,和凯瑟琳一起——

“我将是她看见的最后的意象。将是在洞穴中为她引路的那只豹子,保护她,永远不欺骗她。一百多个神灵系于动物,我告诉她。其中的一些系在豹子身上,这些引导你走去来世的生灵,便是我早先的鬼魂,在我们重逢之前的那些年里,陪伴你。”

2011

 短评

喜欢在教堂看画那一段,真美好

7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我第一次觉得爱情可以盖过道德,但我说不出理由。

8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时隔很久以后看第二遍,好像才有些懂。凄美的爱情总是多发于战争当中,因为战争而短暂悲恸,因为战争而耐人寻味。ps,拉尔夫被烧焦以后的样貌,倒是为后来出演伏地魔作了铺垫…… ★★★★

9分钟前
  • Q。
  • 推荐

我记得那个名为Almasy Bosphorus的锁骨,我无须记得那宏大如诗篇的叙事。

12分钟前
  • shu
  • 力荐

他和她在阁楼顶的浴池里相拥缠绵,远处是伊斯兰教堂的顶尖。“你最恨的是什么?”“谎言。你呢?”“占有。”

13分钟前
  • 达达ZEN
  • 推荐

没看明白爱情是怎么发生的。。当作一个身份电影还行。比诺什让我看到别扭。

16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喜欢这段台词:"I once traveled with a guide who was taking me to Faya.He didn't speak for nine hours.At the end of it ,he pointed at the horizon and said,"Faya".That was a good day."

19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毁容前后都有不同的绝世美女相伴,人生赢家。

23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婚外恋上了格调也是很伟大

24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My darling. I'm waiting for you. How long is a day in the dark? Or a week? The fire is gone now. And I'm cold, horribly cold. I really want

26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力荐

我看的很没劲,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心态的原因。

30分钟前
  • 2013
  • 还行

看Patient真的需要足够的patient

33分钟前
  • 半岛璞
  • 推荐

1遍,即使被谴责有违道德伦理,还是感动心痛到不行,最后生死离别间的对话和情绪表达不禁令人红了眼眶。2遍,壮阔的沙漠+绝佳的配乐+被一票大神们的精湛演技和散发的迷人魅力所折服倾倒。3遍,没有过多对战争的渲染和刻画,但依旧能体会到其中的残忍和伤痛。4遍,一部很难用单薄的言语形容的经典。

35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这就是那种本质说不上有多好,但就是会代入、共情,然后有回味的电影,因为每个剪辑点、每个人的眼神和谈吐、每个灵动起止的音符都很恰如其分。依照这种配置和套路,美国至少有十年在量产这样的片子了,但就是折腾不出那种微妙的触觉。投机的不算,有些真挚也不是有诚意就拍得出,是可遇不可求啊。

4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即使我喜欢法国电影,也无法忍受这样庸长沉闷的电影.所谓的奥斯卡.

42分钟前
  • Eclipse
  • 还行

我能三天长出 Ralph的胡子,却及其可能一辈子遇不上Catherine

45分钟前
  • M
  • 力荐

毁三观,抱歉!只能给这样的分数了

49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很差

柯叔是老公,拉叔是情人,托马斯姨很幸福啊有木有!?

5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In memory, love lives forever... 一直以来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你一直戴着它?” -“是的,我一直戴着它。傻瓜,我一直爱着你。”

5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今天你出轨了么?

5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