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罪与错

喜剧片美国1989

主演:比尔·伯恩斯坦,马丁·兰道,克莱尔·布鲁姆,斯蒂芬妮罗斯哈伯尔,格雷格·埃德尔曼,George J. Manos,安杰丽卡·休斯顿,伍迪·艾伦,Jenny Nichols,乔安娜·格里森,阿伦·阿尔达,萨姆·沃特森,Zina Jasper,多洛雷斯萨顿,Joel Fogel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罪与错 剧照 NO.1罪与错 剧照 NO.2罪与错 剧照 NO.3罪与错 剧照 NO.4罪与错 剧照 NO.5罪与错 剧照 NO.6罪与错 剧照 NO.13罪与错 剧照 NO.14罪与错 剧照 NO.15罪与错 剧照 NO.16罪与错 剧照 NO.17罪与错 剧照 NO.18罪与错 剧照 NO.19罪与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0:34

详细剧情

  朱达(马丁·兰道 Martin Landau 饰)是一名事业有成的眼科医生,他不仅在学术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更热心的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中去。在外人眼中,朱达和妻子米利亚姆(克莱尔·布鲁姆 Claire Bloom 饰)无疑是一对模范夫妻,两人的婚姻长久而稳定,可是实际上, 这么多年来,朱达一直和一个名叫多罗瑞斯(安杰丽卡·休斯顿 Anjelica Huston 饰)的女子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令朱达头痛的是,多罗瑞斯已经无法再忍受自己秘密情人的身份了,咄咄逼人的她甚至向朱达发出了威胁,要让他们的关系公布于世。
  除了朱达,克里夫(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也遇到了自己的难题,他那讨人厌的大舅哥莱斯特(阿伦·阿尔达 Alan Alda 饰)想要拍摄一部自传性质的纪录片,克里夫被迫成为了纪录片的导演。在忍受莱斯特恼人个性的同时,克里夫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哈莉(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

 长篇影评

 1 ) 2。艾伦电影道德完美的人物基本缺席,医生与牧师价值观反差之大直逼凤姐和江姐

罪与罚(下)——
2
医生与牧师价值观反差之大————直逼凤姐和江姐,
上帝只是自己负担不起的奢侈品,一系列质疑和由此造成无奈、无力、无所适从。
x

朱达的病人中包括犹太牧师本。作为宗教精神和伦理的阐释者,本接受朱达治疗的同时,经常向对方提供咨询,两人的对话有如以伦理道德为主题的严肃讨论。

伍迪·艾伦安排了三场这样的讨论,本和朱达的价值观反差之大直逼凤姐和江姐。

朱达眼中的世界呈空洞状态,毫无价值可言;本认为如果没有道德架构,世界则无法立足。他认可上帝的存在,坚信宽恕的力量。如果无法摆脱德洛丽丝,本牧师建议朱达应该考虑将真相告知妻子米利亚姆,成熟的爱或许能够带来宽容,但朱达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很快本牧师就意识到两人已经将关于出轨的讨论深化到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

第三场讨论发生时,德洛丽丝的存在已经失去意义。
朱达告诉本牧师,问题自行获得解决,她一度不愿意跟随理性但最终还是跟随了理性。本很高兴,他承认,有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运气。

从电影开始到结束,对神保持疑虑的朱达毫发无损,神意的阐释者本牧师的视力下降趋势却无法逆转。
伍迪·艾伦电影中道德完美的人物基本处于缺席状态,本牧师或许是最接近的一位,他对理解、忏悔、宽容的论述流畅自如,伍迪·艾伦最后却安排他失明。
在2005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艾伦这样解释,“有人会认为本比其他人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他对世界的理解其实更少,所以才让他失明。我觉得他的信仰是盲目的,如果要管用,其实需要你合上双眼,看不到现实。”(Woody Allen on Woody Allen, 2005年出版)

很少有杀人犯会心理强健到假定法网处处疏漏的程度。
处于罪责难逃的压力下,朱达经历了警探盘问的折磨,产生过半夜有人打电话的幻觉,他还回想起一场关于上帝与真相的讨论。犹太人每年的逾越节晚餐都是大家庭聚集到一起,重要性如同中国人的年夜饭。朱达将自己放到旁观者的位置,他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参与到众多亲戚展开的讨论中。

大家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朱达的姑姑梅怀疑上帝的存在,她无法理解当希特勒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时候,全知全能、怜爱仁慈的上帝为什么没有干预?她相信,悲剧发生过程中,每一个还活着的犹太人都会用最虔诚的方式祈祷,但没有听到回应。梅姑归纳说,Might Makes Right,强权即公理,上天青睐强势者,最后拯救犹太人还得靠打败纳粹的美国大兵。
亲戚A:“你在说什么,梅,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没有道德结构?你要挑战世界上所有的道德结构?”
梅姑:“什么道德结构?你就教学生这么些废话?”
亲戚:“你不相信人类的性本善?”
梅姑:“人类的本性就是虚无。”

父亲:“我妹妹怀疑一切,要不回俄国去?”
亲戚B:“我赞同梅的说法,其实胡言乱语很多。”
父亲:“你怎么能这么说?每年逾越节晚餐你都没有错过,每次你都用希伯来语祈祷。”
亲戚B:“我就是走走程序而已,就跟其他仪式一样,出于习惯。”

亲戚A:“你到底在说什么,梅?世界这么大,难道就没有道德准则存在?”
梅姑:“只有对那些渴望道德准则的人来说,道德准则才会存在,没有什么准则真的会写上石头流传开来。”

朱达一家应该是早几代从俄罗斯移民来的犹太人。按照《圣经》的叙事,《十戒》刻到了石头上成为“摩西律法石版”(Tablets of the Law)才得以流芳百世。

亲戚C显然分享梅的观点,她说,“信仰有如天赋,就跟你有音乐或者绘画才能一样。他有信仰,尽管你可以调遣逻辑手段证伪,但他仍然坚持信仰。”
父亲质疑,“难道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必须符合逻辑?”

以旁观者身份站在一边的朱达提问,脸色中透着忧心忡忡,“如果一个人犯了罪怎么办?如果杀了人呢?”
父亲:“他总会以某种方式受到惩罚。”
亲戚B表现出疑虑:“如果他被抓住…”
父亲说,“If he's not, that which originates from a black deed will blossom in a foul manner.”

台词原文的含义让我琢磨了一会,然后才意识到文雅的词句传递的还是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道理,所以我译成“即使没有被抓住,劣迹终究也会酿出恶果。”
亲戚B不以为然,“你或许过于仪仗《圣经》了。”
朱达父亲拒绝接受梅姑的观点,“不不不,不管《旧约》还是莎士比亚戏剧,凶杀终究会水落石出。”他坚持说,“如果需要在上帝和真相之间做出选择,我永远选择上帝。”

朱达父亲认为上帝关照着人世间,惩恶扬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种观点在朱达看来固然高尚但过于纯真,他认为上帝只是自己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朱达的世界观跟梅姑更接近:面对现实,搁置幻想,历史只是由胜利者负责书写、整理、阐释。父亲善良但无法经受逻辑的检测,梅姑智性但接近犬儒与虚无。

罪与罚(下)——
1
爱与性之类人生核心问题,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
2
医生与牧师价值观反差之大直逼凤姐和江姐,
上帝只是自己负担不起的奢侈品,一系列质疑——由此造成无奈、无力、无所适从


2017-03-13 05:20x

 2 ) 1他们上东区主要玩情感游戏,从未玩过电脑游戏,由此引发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罪与罚(下)——
1
爱与性之类人生核心问题,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

艾伦电影《罪与错》(Crimes and Misdemeanors,1989)中有一句台词,“我的感情生活就是糟糕,记得上一次进入女性身体还是去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My love life is terrible. The last time I was inside a woman was when I visited the Statue of Liberty.)


类似“马里兰州诉帕特里克·马理”案中帕特里克·马理和金娜的非洲裔、拉丁裔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基本难觅踪迹,除了偶尔出现过的几位爵士音乐家以外。艾伦电影中的主要角色清一色为白人,大都出自WASP(盎格鲁—撒克逊族裔的白人新教徒)和犹太人群体。
从职业来说,中上及更高收入的专业人士和艺术家占据着重要比例,其职业成就和财务状况跟帕特、金娜有些差异。他们不会住在低价公寓,一般都有条件选择纽约中央公园周边,尤其是上东区(Uppper East Side)。出入大都会艺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俄罗斯茶室、Argosy书店以外,工作之余他们从未玩过电脑游戏,他们主要玩情感游戏,由此引发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伍迪·艾伦的电影《罪与错》(Crimes and Misdemeanors, 1989)提供了观照犯罪与惩处的宗教及伦理视角。
杰出的眼科医生朱达一次旅行中认识了空嫂德洛丽丝,在不影响原有家庭的情况下两人比翼齐飞长达2年才出现问题。问题并不奇特,德洛丽丝要求对方放弃旧家庭、建立新家庭,但朱达无法满足愿望。很快,德洛丽丝进入逼宫状态,手段包括直接给原配写信(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一次次深夜到对方家门口要求约会等。朱达一再劝慰仍无济于事,德洛丽丝对通过财务手段解决纠纷的提议也毫无兴趣。她进而威胁朱达,要将他从事慈善事业时出现的挪用公款事宜公诸于众。朱达得出结论,“她已经无法跟随理性(She doesn’t listen to reason)。”

怎么办?艾伦给身处美国中上阶层的白领朱达安排了一个状况明显不同的兄弟杰克,杰克建议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与其说杰克象朱达的兄弟,还不如说象他的隐身,与高尚、体面相对的另一半。
朱达非常犹豫,他和德洛丽丝有过在夕阳中的沙滩上跑步之类的美好经历,也有过关于舒伯特和舒曼音乐格调如何不同的讨论,只是当她的想法超越现实可能性以后,可爱的程度才逐渐下降,一路跌落至水平线以下,变成可恨。
其实直到了断前的最后关头,德洛丽丝给朱达准备的生日礼物都还是舒伯特的黑胶唱片。相比之下,朱达妻子送了个跑步机。关心健康固然重要,只是其中包含着无休止的重复与单调。从朱达 的案例看,妻子与情人的区别仍然显现出人世间的一种常态:两者无法互相取代。

朱达问杰克,同时也是在问自己,“她不是只虫子,我们不能够就这么一脚踩上去。”但怜悯无法战胜恐惧,经由杰克安排,德洛丽丝只能彻底停止各种方式的骚扰。
她遭到谋杀的一组镜头没有台词,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5号》作为背景铺在音轨上。事后朱达去案发现场即德洛丽丝的公寓收拾自己过去两年留在那里的物件,电影给了遗体一个特写,不是朱达希望她闭上的嘴巴,而是眼睛。眼睛是《罪与错》电影中最重要的象征物。朱达专攻眼科,他与德洛丽丝感情炙热的时候曾有过关于眼睛的对话。
德洛丽丝:“妈妈说过,我应该找个医生,因为我眼睛不太好,而你是个眼科医生!”
朱达:“啊哈。”
德洛丽丝:“眼睛是灵魂的窗口,你同意不同意这个说法?”
朱达:“嗯,我认为眼睛真是窗口,但不敢说我看到了灵魂。”
德洛丽丝:“妈妈告诉过我,我有灵魂。即使我不在人世了,灵魂还会在。如果你能看进眼睛深处,灵魂就在那里。”
德洛丽丝躺在公寓的地板上,朱达看着她的眼睛。她已经无需为人世间的烦恼所困,但双眼并未合上,朱达应该看不到其中灵魂的存在。他告诉弟弟杰克,“我看到她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盯着天花板。你仔细看进去,只有漆黑一团(black void)。”


罪与罚(下)——
1
爱与性之类人生核心问题,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
2
医生与牧师价值观反差之大直逼凤姐和江姐,
一系列质疑——由此造成无奈、无力、无所适从

伍迪·艾伦电影中道德完美的人物基本处于缺席状态,本牧师或许是最接近的一位,他对理解、忏悔、宽容的论述流畅自如,伍迪·艾伦最后却安排他失明。
艾伦这样解释,“有人会认为本比其他人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他对世界的理解其实更少,所以才让他失明。我觉得他的信仰是盲目的,如果要管用,其实需要你合上双眼,看不到现实。”(Woody Allen on Woody Allen, 2005年出版)


2017-03-13 05:20阅读:111

 3 ) 或许是伍迪艾伦最为哲理一部?

最近连续看了好多伍迪艾伦,能清晰看出,他在这部电影中是想说些什么。与同一时代同样带有凶杀元素的《曼哈顿谋杀疑案》相比,说教与哲理的意味呼之欲出。

本片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机构,但并非同一时空的交叉叙事,而是采用穿插的演绎手法,两个故事相交合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将凶杀故事的发展放到伍迪艾伦断断续续的几次观影中,直到最后,两个故事的男主角才在一场酒局中相遇,互诉衷肠。

不信教的伍迪艾伦少有的像伯格曼一样,探讨起了“上帝在不在”的问题,大概又是一次致敬吧。医生并不信教,所以在犯下罪行之后,他的内心只有愧疚,并没有一定会得到报应的担忧。但在医生的幻想中,作为教徒的父亲则是恶有恶报的忠实拥趸,同样在和信教同事的谈话中,同事谈到,“若和你一样,内心没有宗教带来的道德准则,我讲无法活下去”。再结合片中列维教授的讲演,似乎可以窥探出导演的一丝想法——在物欲横流、异化、荒诞的世界中,宗教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丝准则,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一切。但最后作为无神论者的医生,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却了心中的愧疚,又过上了幸福和完美的生活。那么上帝到底在不在呢,宗教到底对人作用几何呢,导演在这里打上了大大的疑问号。 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处非常精彩的镜头,当医生去到已死去情人的公寓时,镜头从医生眼睛向下摇,摇的目的并不是庸俗得颤抖的手,而是到了死者眼睛处,接着又摇回医生眼睛。眼睛是这一故事非常重要的元素,本身是眼科医生,而死者又觉得自己眼睛有毛病。他对杰克说,我觉得他的眼睛是个黑洞。

在影片最后的大段说教中,伍迪艾伦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 “我们一生中都要不断面对痛苦的抉择、道德抉择。有的选择还意义重大,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实际上是我们所做的选择的总和,世事难料,生活也有诸多不平之事,在上帝造物的时候,仿佛没有考虑到人类幸福这件事,只有靠我们自己每个人爱的能力不同才会赋予这个无情的宇宙以意义。但是,大部分人都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甚至可以从小事中寻找到快乐。比如从家人、工作,还有从对未来一代的希望中找到快乐,希望他们可以更加理解生活。” 有存在主义的味道,但本质上似乎又不同,存在主义强调通过选择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人定胜天,但在伍迪艾伦这里,似乎是宿命论的意味。

哦对了,在说教前,伍迪艾伦说生活是一出悲剧,医生答道,是呀,要想总看喜剧,就该去好莱坞。依然不忘嘲讽一把呢。

 4 ) 上帝没有考虑到人的幸福问题

很多人都犯了罪,但是上帝并未惩罚这些人,这些人还在好好的过现在的生活。人生无常,选择的过程中,你可能已经变成了另一个陌生的自己。虽然又罪却也能假装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5 ) We are Wroung?

<图片1>
         创2:16-17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神的命令--人的自由意志)
创3:6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起初的罪--人的悖逆;)
创3:16-17、19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罪的后果--痛苦与死亡)
罗5:12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罪的辖制--人人有罪)
伯9:27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罪的第二层后果--灵魂受审判)
诗5:4-6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恶的。说谎言的,你必灭绝。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神的神性-喜爱公义,恨恶罪恶)
约3:16-18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神的属性--神的爱:神的救法--无罪代替有罪)
约一2:2 “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 。”(救恩范围--普天下人)
罗10:10:'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得救途径--相信承认)
罗6:6“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 ” 。
罗7:24-25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身却顺服罪的律了。(得救的功效一---脱离罪的辖制,脱离世界的苦楚)
来5:9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得救的功效二:审判的得胜,得永生进天堂)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句子是多么的理性,当然,正好伍笛艾伦觉得波德曼是那么的有意思,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他们与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这部影片的开始我们知道了两者并没有联系。先是对于医生的荣誉表达,直到了读了那封信之后才有一丝(观众)“忏悔"。在之后,我们用了一个蒙太奇来解释了一个爱好哲学的导演“基本"生活。我们知道,伍笛艾伦其实是在表达的思想能传播于现实性问题 (realism Problem )当然,也存在于自我。(从Annie开始)。所以说,嗯。。,“和伎女看电影"是一件逃避的事,我们可以看代这种逃避的问题基于弗洛伊德的( Myself)“本我"来看待理性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海德格尔同意的。(人要诗意的生活)而我们同样希望这是对的,而有时感性的力量是无限的,形成了对于错。那着到底是对的吗?我们看一下基督的东西吧。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句话的现象明显在标记一个问题:阴阳·与自由意志,其实两者是为一体,只是说“上帝"既然有自由意志?就为纯粹理性(pure reason) 定下了非“理性"的前提,也就是这样....所以说,来看下面....
3:15

<图片2>[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看一下这句话!是不是非常的“感性"?对呀!所以说我们要确认上帝的理性是真的吗? 回到了克里夫看电影那一段,就知道这人喜欢用“老电影"消磨现实时光!多么的“废人"!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一种逃避的方式。所以后面谈到了很多问题,例如“逃避"的哲学可以算是“错"的一部分,那错到底属于“错"吗?我们后面讲。然后我们回到了医生那边,很明显,他已经开始纠结了。然而。。。即使到了比较高潮的阶段 [罪与错]也能用闪电和特写(Cs)来表现出来。然而我们知道了克里夫是非常哲学的,他只是想为了有钱投资他的电影,而别人闯入,却是一个商业的老板,但他依然这么做。最后被赶了出去。。。还忘不掉那终于中途中的人(暗示他较感性)而对于“外遇"的错与“心理杀人"的罪合成的电影,其实电影的剧情叫简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点分析。 1.所谓的“电影院"是一个简单而舒适的“避难所",可以从弗洛伊德的角度说是本我的一种。 2.接下来医生跟他前女友吵架是一种罪与欲的矛盾,隐喻主人公要从这面脱离却受限时的阻碍。然而,我们跳到了克里夫想要跟TV MAKE MAN谈事情,他一下答应!但着是一个哲学交易,他只想要钱,而你给他的是“看不懂的东西",所以说,生活很多东西时谈到生活本身的,他就是为了了生活本身的哲学导致了自我非理性的欲望起来---------------和那女人开始交往。 3.所以说,中间叉的视频非常重要,以及克里夫和她探讨:上帝与犹太教的亚拉潭薄生与死的问题。他说明了上帝是一个矛盾,为了理性却要“背叛理性",这个问题在[Life Pan]也提过:'Why God love us ,but he's want his son suffer"?而在于这个问题上,其实博格曼的[第七封印]以解答这个问题。其实上帝叫他儿子受罪有两个解释,我们来翻翻圣经。
              神必供应你一切所需要的。(腓4:19)
奉耶稣的名求,他必成就。(约14:13-14)
寻求主,他必使你昌盛。(创39:3;代下26:5;诗1:1-2)
将你们的一切忧虑卸给神,因他关怀你们。(彼前5:7)
二、 需要指引和智慧的人
当将你的事交托主,他必指引你。(诗37:5;箴3:6)
神必指引我们当走的路。(诗16:11;赛30:21;42:16)
缺少智慧的人,应求告神。(林前2:9-10、13,雅1:15)
神将智慧给那些讨他喜悦的人。(传2:26)
神的儿女被神的灵引导。(罗8:14)
三、忧伤和需要安慰的人
在试炼中,神与我们同在,并帮助我们。(诗34:17-18;50:15;赛43:2)
主医好伤心的人。(诗147:3;赛61:1)
我们的忧伤必变为喜乐。(诗30:5;126:5)
主是一位比父母兄弟更亲密的朋友。(诗27:10;箴18:24)
主总不撇下你或丢弃你。(书1:5;赛41:17;;来13:5)
主必不撇下你使你无依无靠。(约14:18;帖后2:16-17)
圣父、圣子、圣灵永远与我们同在。(约14:16-17、23)
从主来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尼8:10;约15:11)
万事的发生,都是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四、正在经受艰难试探的人
我们所受的试探,不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林前10:13)
神必帮助我们胜过试探。(林前10:13;彼后2:9)
耶稣已胜过试探,他必帮助正在受试探的人。(来2:18)
抗拒魔鬼,他必逃窜离开你。(雅4:7)
能忍受并胜过试探的人,必受奖赏。(雅1:12;启3:21) 我们知道了上帝是“仁慈"的,但是方式不同,大多数人认为上帝所谓的惩罚是[赎罪] :
expiation! 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人们就应该待在[天堂]。不过话说回来,上帝知道人们会有坏人出来,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去天堂!这就代表了上帝绝对是纯粹理性!而且基督教还是一部无神之作,其实只是理论而已。想一想,首先上帝是老大,而他却不能控制一切吗?难道吗?真的吗?其实它是能的!不然我告诉你!他就是人![难道上帝不能让“自然"随之而来?]当然,上帝不会让他超出他的自由意志范畴.所以,[夏娃的欲望和撒旦的诱惑]都是上帝制造的。但关键的是!上帝自己“告诉"[这告诉指的是圣经的表象]人们的道理可以是[现象理性:Phenomenon reason]这里指的是道德。但自身的纯粹理性其实就是整部圣经的本身。然而,个人上帝的纯粹都是非[概念体:Ideads thing>表述,而是通过现象。 4.所以说,上帝的[罪与错]理性展现于道德性产物,这让罪与错本身的存在就产生了怀疑:道德的定义怎么来的?所以说,克里夫到了最后思考着存在的意义,(因为他犯了错)并看了那个教授的纪录片。然而,他们的[错]展现与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道德性产物,他们开始怀疑,也就是上帝到底存在吗?超越了常人对于上帝狭义的见解。 总体来说,教授的话还是得听:我们需要从生活小事寻找智慧和上帝,而不是从理性,更是从生活的“表象"寻找一切的“道" (纯粹理性皆为道),这也是罪与错教会我们的“上帝的质疑"<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8><图片9>

 6 ) 伍迪艾伦 谈 罪与错 我想不到有什么比存在和灵魂更深刻的主题

我很久以前就想过一个存在主义式的谋杀故事,讲一位大学教授自杀了,但我发现按照他的哲学理念是不可能自杀的,他的哲学绝不会令他产生自杀的念头,最后我终于证明了这是一桩谋杀案。令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依据一个人的一生来排除他自杀的可能性。

史提格:《罪与错》的剧本是你在欧洲旅行时写的,是吗?

伍迪:没错,但就像我之前说过的:真正困难的部分在于写作之前的构思,一旦准备好,其余的就很简单了。我能在任何地方写作,我进一家宾馆,用宾馆里的信纸写上几页,然后去另一个城市的时候我再用信纸写一些,这就是我写剧本的方式,因为真正困难的部分在之前已经完成了。

史提格:《罪与错》在很多层面上都富有深意,某种程度上还令人联想到浪漫主义文学那种打破体裁约束的风格。剧情片、喜剧片还有风俗喜剧都一同在这部电影里呈现了。

伍迪:没错,我称自己的某些电影为“小说电影”,《罪与错》就是其中之一。人物之间是彼此独立的,故事之间也是独立的,有一些是幽默的,另一些则带有哲理意味,关键在于同时呈现所有这些故事,让你能够跟随不同的情节进展,而不会感到无聊。

史提格:你欣赏的文学作品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伍迪:是的,比如托尔斯泰的小说就是这种风格的极致,小说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

史提格:有人把浪漫主义定义为混乱和情欲的混合物,这一点在你的电影中也有体现。

伍迪:是的,“混乱和情欲”……我的确认为《汉娜姐妹》和《罪与错》中混合了这两点,但这也是剧作家的标准戏码。混乱要么是激动人心的,要么是引人发笑的,而情欲本身就是让人神魂颠倒的,因此结合起来就十分巧妙。如果只有混乱,很有可能变成一场闹剧,如果只有情欲,我也不知道那会变成一个怎样的故事,但两者结合之后却是恰如其分的。

史提格:《罪与错》也可以定义为一部存在主义电影,因为它包含了一些存在主义的常见主题,包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伍迪:对,那是我唯一感兴趣的主题。当代哲学从剧作家的角度来看很难是有趣的,但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处的那个探讨存在主义的时代为剧作家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关于存在主义的文学和戏剧作品往往非常有意思,而从语言哲学延伸出来的戏剧就没那么有趣了。

史提格:当你塑造哲学家路易斯·利维这个人物时,是以某个认识的人为原型的吗?

伍迪:很有趣的是,有人跟我提过普里莫·莱维,因为连名字都太像了,但他真的不是我的灵感来源。我很久以前就想过一个存在主义式的谋杀故事,讲一位大学教授自杀了,但我发现按照他的哲学理念是不可能自杀的,他的哲学绝不会令他产生自杀的念头,最后我终于证明了这是一桩谋杀案。令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依据一个人的一生来排除他自杀的可能性。

史提格: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路易斯·利维的部分像是一部纪录片,他仿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伍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确实是一个真实的人,饰演路易斯·利维的演员本身就是一位精神分析学家。

史提格:你曾经提到过一本对你影响很大的书,恩斯特·贝克尔的《拒斥死亡》,你似乎对死亡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

伍迪:是的。

史提格:这在《罪与错》中尤为突出,死亡几乎是串联全片的主题。

伍迪:没错,死亡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还有一些特定的道德问题。

史提格:你在其他作品中也涉及过相同的主题,你的短剧《死神摊牌》和独幕剧《死亡》探讨的也是死亡,后来的《影与雾》也是。

伍迪:没错,死亡确实是一个经典主题。伯格曼通过《第七封印》完美诠释了死亡这个主题,我也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恰切的隐喻来表达我对死亡的看法和感受,但一直没有找到比伯格曼更好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终极的、戏剧性的诠释方式。我最接近伯格曼的一部作品是《影与雾》,但他的隐喻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他太一针见血。

史提格:你需要借助隐喻吗?在《罪与错》这部电影中你非常严肃地呈现了死亡这个主题,而没有借助任何隐喻。

伍迪:你说的没错,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但某种程度上我也很想呈现一个诗意的段落。我更倾向于用诗歌式的而不是散文式的呈现方式,在银幕上这两种表现方式是泾渭分明的。《假面》和《第七封印》是诗意的,而约翰·休斯顿的电影是散文式的,属于那种美妙的散文。但你偶尔也能发现那种看上去是散文式,而事实上是诗歌式的电影,比如《偷自行车的人》看上去是那么现实主义的一个故事,却又超出了现实。但我并不认为让·雷诺阿的电影属于此类,《大幻影》和《游戏规则》在我看来并不是诗意的,我认为它们属于伟大的现实主义电影,就像休斯顿的电影一样,但伯格曼的电影通常是诗意的。我得好好想一想……他有没有哪一部电影是不诗意的。

史提格:比如《婚姻生活》。

伍迪:是的,那可以算。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就像那种很棒的好莱坞电影。伯格曼早期的喜剧片和爱情片都像是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但是最优秀的那种好莱坞电影!

史提格:没错,他的早期作品可以说是散文式的,但之后的电影就很少见那种散文式的了。

伍迪:是的,他与哈里特·安德森合作之后就不见那种散文式的电影了。

史提格:没错,《不良少女莫妮卡》是散文式的,但一年之后 的《小丑之夜》就成了诗歌式的。

伍迪:甚至从《不良少女莫妮卡》开始就有了一些诗意的特质,尤其是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那并不是现实主义的,已经发生了一丝微妙的转变,从那以后他的作品就转入了诗意的风格。

史提格:所以你希望再次通过诗意的方式来处理死亡这一主题?

伍迪:我在《影与雾》里已经尝试过,但……没错,我还是愿意再尝试一次。首先,所谓的存在主义主题——这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厌烦的名词了——对我来说是唯一值得探讨的主题,其他的主题都没有达到这种深度。你可以追求那些有趣的事物,但对我来说那不够深刻。我想不到有什么比存在和灵魂更深刻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俄国小说家更伟大。像福楼拜这样的巨匠,他显然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深谙技艺之道,但他的作品永远无法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那样伟大,在我看来就是如此。人们经常避免做价值判断,但我恰恰相反,因为我觉得价值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也许有人会说: “比起卡夫卡和司汤达我更喜欢福楼拜。”但我并不同意,我只是觉得如果你想发掘自己的最大潜能,你就必须追求最高层次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灵魂和存在的领域。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还是诗意的表现手法,都不是问题。但诗意的手法更吸引我,比如像《冷血》 这样的电影,就是纯粹的存在主义电影。一个小镇上突然发生了残酷的事情,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变,它处理的手法是现实主义的,小说和电影都非常引人入胜。但我更喜欢诗意的表现方式,《审判》 就是一个很棒的素材,这些存在主义的、深刻的感受,包括直觉和想法,都能够用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导演来说很有诱惑力。

史提格:之前我提到过浪漫主义文学与《罪与错》之间的关联。华兹华斯在他的戏剧《边民》里塑造的人物可以被视为第一位存在主义者,这个人的行为不仅显示了他独特的自我与他的自制,还树立了他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一点与你电影中的裘德有着相似之处。

伍迪:毫无疑问,他也有属于他的价值标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只要你不惩罚你自己,就没有人能惩罚你。裘德是那种会在关键时刻选择权宜之计,然后逃之夭夭的人,可以预料他后来的生活非常幸福。只要他不惩罚他自己,就能洗脱这一切。就好像在裘德父母家餐桌上的那场关于纳粹的对话中说的那样,我们只是碰巧赢了那场战争,如果我们输了,历史可能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形态。

史提格:怎么会想到给主角起名为“犹大” ?

伍迪:我觉得这样一来就有了《圣经》的智性意味,能够加重角色的分量,让他更像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物,我希望达到这种效果。

史提格:相较于你的其他作品,《罪与错》中的犹太教背景表现得更为明显。

伍迪:裘德的问题与宗教教义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唯一可以比较确切地加以描写的宗教就是犹太教,我对基督教缺少具体生动的了解。史提格:令我十分震惊的一场戏是裘德与那位犹太教士的一次谈话,当裘德告诉他自己谋杀了多洛蕾丝的时候,犹太教士的反应为什么一点都不强烈?

伍迪:是打雷的时候他们在书房里的那次谈话吗?

史提格:是的。

伍迪:犹太教士并没有真的出现在那个房间里,那是裘德幻想出来的场景。他只是利用教士和自己进行想象中的对话。

史提格: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是眼睛与视觉。不仅犹太教士失明了,多洛蕾丝被谋杀之后也彻底瞎了。裘德到她的公寓去看她尸体时,有一个非常突兀的脸部特写,然后他合上了她的眼睛。眼睛和视觉在整部影片中不断地被提及,这是不是你想要表现的主题之一?

伍迪:眼睛是一个隐喻。裘德是一位眼科医生,一方面他救助病人,但另一方面又策划着谋杀,而且他并没有认清他自己。虽然他的生理视力是健康的,但他的灵魂视力、道德视力并不是。 犹太教士虽然看不见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但他超越了现实,因为他拥有灵魂。《罪与错》是关于灵魂盲者的电影,他们看不到他人眼中的自己,也看不到是非。这就是一个强烈的隐喻。

史提格:的确是这样,后来电影中的纪录片导演克里夫就通过镜头看见了自己,还有他妹夫莱斯特,尽管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摄影机之外的他。

伍迪:没错,莱斯特根本不知道克里夫是怎么看他的。在他的想象中,我饰演的克里夫是透过摄像机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看他的。

史提格:眼睛的话题贯穿了整部电影。在谋杀的那场戏之后,有一段关于裘德和多洛蕾丝的闪回片段。她对他说: “我妈妈一直告诉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觉得呢?”他回答说他并不相信。

伍迪:是的。

史提格:对于如此沉重又反复出现的主题,你在创作剧本时是怎么构思的?是有意识地引入这一主题,还是写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伍迪:出于直觉。我不会刻意提醒自己,写作的时候灵感自会浮现出来,到了恰当的时机,就很自然地跃然纸上了。

史提格:刚开始写剧本的时候你就知道眼睛会是主题之一吗?

伍迪:没错,我知道我会用到这个主题。刚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我就设定了裘德是一位眼科医生。在那之前我就想过要有一个眼睛的隐喻,可以算是最初的灵感吧。之后,影片开始的时候他得了奖,我在写他的得奖演说时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值得挖掘的隐喻,于是就继续下去了。

史提格:你让马丁·兰道饰演裘德这一角色,我认为他诠释得非常出色。虽然他演技一直不错,但按照好莱坞的标准还从来没有担任过主角。他出演过不少重要的配角,比如在《罪与错》之前他出演了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创业先锋》。你是怎么想到要找他来出演主角的?

伍迪:当时我根本找不到人,很难在美国戏剧界找到这样的演员,毕竟这里不是英国。总之当时怎么也找不到适合裘德这个角色的演员,但我发现马丁·兰道在《创业先锋》中的表演非常出色,科波拉像是激发出了他的潜能,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是科波拉预见了马丁的过人之处,为他拓宽了戏路,因此我并不是伯乐,我只是因为看了弗朗西斯的电影,马丁·兰道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茱莉叶·泰勒向我推荐了他,因此我们请他来了纽约。原本是打算让他出演杰里·奥尔巴赫的角色,他读了剧本后答应出演。后来我们又想让他试试看另一个角色,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到其他人,他又恰好在纽约,因此请他朗读了剧本,没想到他对裘德这个人物更感兴趣,他说“这个人物真的很有深意”。他念台词 的时候浑然天成,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所有我合作过的演员里,他最符合我的设想。他的习语和口语,他的音调变化,全都恰如其分。在所有试念台词的人中,他(伍迪打了一记响指)每一次都能把握准确,从来不会误解台词的意思。虽然我合作过很多才华横溢的演员,但只有他与我创作时的感觉完全吻合。这种惊人的一致性就好像马丁·兰道是我的邻居,只和我 相隔几个街区,从小长大的方式与我完全一样,周围人的说话方式也一样。他一下子就理解了我的意思,仿佛每一个细微的部分都刻进了他的灵魂,因此与他合作非常轻松。

史提格:那么安杰丽卡·休斯顿呢?《曼哈顿谋杀疑案》中你们也有过合作,但《罪与错》是她第一次出演你的电影。

伍迪:我希望找一个身材高大、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演员。安杰丽卡是很出色的演员,但我以为她不会答应出演这个角色,毕竟不是主角,况且还被谋杀了,但没想到她竟然答应了。她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角色,这是其他演员做不到的。而且她看起来也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她盘着头发拎着东西走进来,她的语气,她的愤怒,还有她的体态,她的气质当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疯狂和愠怒,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史提格:影片中最精彩的一些场景是马丁·兰道和安杰丽卡·休斯顿之间的对手戏,就在多洛蕾丝的公寓里。他们的演技棒极了,因为公寓很小,所以演员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限的。那是一间真实存在的公寓吗?你还记得这些场景是如何布置和准备的吗?

伍迪:没错,的确有那么一间公寓。因为这些年我拍了很多长镜头,所以在如何处理场景、怎样营造效果、需要避免什么这些问题上经验丰富。其实关键在于精确的走位,密切关注演员和镜头的移动,确保演员在恰当的时间走到恰当的位置。有些时候演员不需要出现在镜头里,那就不必担心这一点。这都是你必须要了解的。你要有感觉,知道什么时候演员不在镜头里也不要紧,当他们最重要、最具感染力的台词出现的时候,镜头不在他们身上甚至会有更好的效果。你必须设计好这一切,演员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是近景,什么时候是远景,这一点费时费心,但我就是这么做的。我会一大早就到拍摄点,那时演员还没有到,我和卡洛开始思考着如何设计走位,之后他会设好总体的打光。然后我把演员带进来,告诉他们如何走位。我合作的演员对这一点都没有异议。当然,我们会对之前设计失误的地方做一些调整。就这样耗了很长时间,拍摄工作终于开始,但一下子就拍了很多页剧本,所以说之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是浪费时间。有时候我和斯文、卡洛或是戈登·威利斯研究了一整天,直到下午五点还没有开拍,我们花一整天的功夫设计和布置,然后从五点钟开始拍,十分钟就拍完了七页对白,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这一天的工作就是非常成功的。

史提格:你喜欢像这样把场景设定在一个受限制的狭小空间吗?比如你与安杰丽卡·休斯顿在这间极其局促的公寓里合作的那场戏,事实上那里根本容不下旁观者,因为实在太小了。在这样一个受限的空间里工作对你来说是不是算得上一种挑战?

伍迪:算不上。我希望她的公寓给人一种真实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角色需要一间这样的小公寓,我就会找一间这样的,这是角色需要。卡洛会有所抱怨,但我也没办法,偶尔有几次卡洛看了我挑的场地后说: “不,我没法在这儿拍,这太过分了。”这样的话我就不用这个场地,试着找其他相似的公寓,可能找一个带平台的,可以用来放他的灯具。但总的来说,戈登、斯文和卡洛都很擅长在小空间里拍摄。

史提格:这部电影中有一场非常引人注意的戏,就是在多洛蕾丝被杀之后。这场戏有好几个镜头完全集中在裘德身上,他在洗手间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他注视着镜中那张略微有些变形的脸。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个蒙太奇段落的吗?

伍迪:我的想法是,当裘德的弟弟打电话告诉他谋杀已经完成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他逐渐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也经历了解脱和恐惧的复杂纠结的情感过程。当他和一群人同时坐在客厅的时候,他好像身处另一个世界。人们谈论着琐碎的俗事,而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回到情人那里,然后他马上就感觉到了焦虑和恐惧。他在家中维持着表面的镇定,但内心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剧变。我关注的是他的心理状态。

史提格:的确,你带着观众一起走进了裘德的内心世界。《罪与错》与你的大多数电影一样有着非常快的叙事节奏,但是在这个场景中得到了暂时的喘息。

伍迪:没错,因为这个时刻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需要暂停一下。这时人物内心的冲突太重要了,因为他刚做了一件那么可怕的事情。

史提格:我们之前谈到过吉娜·罗兰兹在《另一个女人》中的一些特写镜头,在这部电影中也有不少马丁·兰道的特写。

伍迪:是的,因为马丁的矛盾冲突和吉娜一样是产生于内心深处的,所以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从一个相对近的距离去寻找蛛丝马迹,因为你永远无法深入一个人的心灵。

史提格:你还记得裘德发现倒在地上的多洛蕾丝的那场戏是怎么设计的吗?整个场景非常具有表现力:先是他的脸部特写,然后镜头移动到他的鞋,之后是地面上她的脸部特写,他显然在这时蹲了下来,因为镜头转过来时又是他的脸部特写。

伍迪: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希望在这个场景呈现一种流动感,因为那个时刻必须是诗意的、沉思的,所以每个细节都不能破坏那种情绪。我试着让他进入某种出神的状态,所以镜头也是那样移动的,慢慢地带你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而不至于用某个唐突的画面打破那种节奏。

史提格:你在那场谋杀戏中用了舒伯特的四重奏作为背景音乐,怎么会想到用这首曲子?

伍迪:这就和《曼哈顿》的配乐一样。很多年前我就喜欢这首曲子,在写《罪与错》之前我就觉得“这首曲子气氛紧张,仿佛在预示着什么”。因此在为这场戏配乐的时候,我立刻就想到了舒伯特。

史提格:多洛蕾丝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正好是乐曲的高潮。

伍迪:是的,弦乐充满了紧张感。那首曲子真的非常美妙。

史提格:另一个在电影中频频出现的主题是金钱。比如多洛蕾丝的敲诈勒索、关于出钱雇杀手的讨论,还有穷困潦倒的克里夫与他有钱有势的妹夫莱斯特之间的对比等等。你对金钱的态度是怎样的,不拘小节还是会精打细算?

伍迪:我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我非常大方,从来不考虑那些,我只关心我的工作。如果你问我想不想变得非常有钱,我会说我想。我当然愿意变得极度富有,但我永远不会为了赚钱去拍电影或者写剧本。如果有人请我出演某部电影,答应给我很多钱,即使那是部很蠢的电影,我也会答应演,我不在乎。但对于我自己的工作,我从来都是为了钱。在这部电影中我是想讽刺那些用金钱、名誉以及物质奖赏来标榜的成功,这与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无关的。但是社会上只认可这种成功。没有人在乎莱斯特其实是一个傻瓜,因为他成功,所以他们请他去大学开讲座,给他颁奖,像哈莉这样的女人最后也爱上了他。而对于克里夫,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的初衷是不是好的,当我拍完一部电影,我可以拍拍胸脯说: “瞧,我的初衷是好的呀。”没有人在乎这个,他们只买赢家的账,而胜负是根据名利和物质上的富有来衡量的。

史提格:从电影一开始我们就透过克里夫的眼睛看穿了莱斯特的本质:一个小丑、狂妄自负的野心家。但之后你又试图纠正我们对他的看法,呈现了他的另一面,比如有一个场景是克里夫在餐桌上引用了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句诗,莱斯特马上接了后半句。

伍迪:是的,因为他并不笨。我们都遇到过莱斯特这样的人,他们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突然中了大奖的人,他们受过教育,也非常聪明,但他们的价值观很肤浅。这类人自视甚高,不幸的是电影中的每一个人也都把他看得很重要,但他的确不是一个坏人。

史提格:他们引用的那首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也是关于死亡的,我想应该不是出于巧合吧。

伍迪:是“我不能为死神停留,因此他和蔼地为我驻足”这句吧?的确,这是首美妙的诗,我在《情怀九月天》里也引用过,但后来没有用上。但萨姆没有念这首诗,而是第一版里饰演那个角色的克里斯托弗·沃肯念的。

史提格:与你的其他电影相比,《罪与错》中出现的其他电影的片段具有更强烈的暗示意味。比如引用了一段希区柯克的《史密斯夫妇》中卡洛·朗白和罗伯特·蒙哥马利的一场争吵戏,她对他说她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他。这个片段是紧接在马丁·兰道和安杰丽卡·休斯顿的争吵戏之后的。之后你又引用了《谋杀,他说》中的片段。

伍迪:是的,这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电影的主题之一是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包括现实中的人生、电影中的人生,还有幻想中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崇高的追求是无意义的,只有成功才算数。人们谋杀他人,然后逃之夭夭,躲避惩罚,而好人却双目失明。幻想的人生是人们逃避现实的去处,与现实生活是平行并存的关系。蓓蒂·赫顿在银幕上唱着“谋杀,他说”,最后谋杀真的发生了,但很遗憾,虚构和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史提格:你在影片的最后探讨了这个问题。你和马丁·兰道在婚礼上相遇的那场戏中,他给你讲了一个完美的谋杀故事,然后你问他: “这是电影情节吗?”他说这是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的真实事件。你通过这个场景总结了那些经典电影段落的影射。

伍迪:没错,尽管我饰演的角色总是在幻想世界中思考问题,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我的角色只会探讨电影中的情节,好像这些都不会在现实中发生,但其实是会发生的。

史提格:你饰演的克里夫总是和他的侄女一起去布利克街的电影院看电影,很可惜那家电影院现在已经关闭了。你很喜欢这家电影院吗?

伍迪:曾经是的,我喜欢那里出于两个原因,首先它是一座非常漂亮的电影院,其次是因为那里总是放映特别棒的电影。我经常去那儿看电影,那里经常会放安东尼奥尼、特吕弗和奥森·威尔斯这些导演的作品。

史提格:克里夫在片中说他感到对侄女有一种特殊的责任,因为他在她父亲生病时答应他,一定会尽可能给她最好的教育。那些下午场电影在你看来就是最好的教育吗?

伍迪:是的,对我来说教育并不一定是学术课程,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可以学习,文化教育和电影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钓鱼和网球。史提格:克里夫还建议她的侄女不要听学校老师讲的话,而应该看清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

伍迪:没错,因为他们整天就是说啊说啊说,而当你看着他们的时候——至少我在学校里遇到的那些人是这样——他们就是一副严肃而又苦大仇深的样子。通过观察,你就能了解他们过着怎样的人生,拥有怎样的价值观,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方法可以让你看到更多的东西。

史提格:电影中另一个经常探讨的问题是两性之间的恋爱关系。在你放给米亚·法罗饰演的哈莉观看的一段采访纪录片中,那个哲学家路易斯·利维说道: “我们坠入爱河的时候会面临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就在于,一旦我们爱上某个人,就会重新找回所有那些我们在小时候喜欢过的人的痕迹。我们试图回到过去,同时又试图重新定义过去。”这也是你的观点吗?

伍迪:是的,我认为的确是这样。我们一辈子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不断地回溯到过去修正我们的问题。

史提格:犹太教士本显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在片中说“如果感觉不到一个包含了真正的意义、宽恕以及至高无上的力量的道德体系的存在,我就没法活下去”。

伍迪:我对本的看法是,一方面他在生理上失明之前就已经瞎了,这么说是因为他看不见真实的世界,但他又拥有着最幸运的一点特质,那就是他的宗教信仰。他的信仰并不是虚伪的,他真诚地信仰着他说的那些东西,所以即使是面对最大的不幸,他也不至于崩溃。尽管他失明了,但他依然爱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爱他的女儿。裘德的父亲也是有信仰之人。他们对上帝有着真正的信念,这使他们能够渡过一切逆境,因为在信仰面前,最大的不幸也是能够克服的。但作为作者,我认为本是盲目的,因为他看不见真实的世界,虽然他很幸运能够拥有一份纯真。

史提格:萨姆·沃特森的表演也的确传达出了这一点。

伍迪:没错,因为他是一个很棒的演员。

史提格: 所以你才选择以本和他女儿在婚礼上跳舞作为电影的结尾吗?

伍迪:是的,因为我觉得他是电影里少数几个成功的人。克里夫失败了,莱斯特还是那个自大狂,裘德摆脱了谋杀的阴影,而利维博士自杀了。每个人的人生都那么艰难,几乎每个人都经历着挫折。但本熬过了这一切,是信仰让他渡过了这一切,这种信仰超越了世间男女哪怕最漫长持久的爱,因为到头来总有一个人要先死的,而信仰包含着灵魂的属性。所以除非你拥有一种强烈的精神上的寄托,否则度过这一生是非常艰难的。本是唯一捱过这一切的人,即使他并不真的明白现实生活是怎么一回事。也许有人会说他比其他人都更深刻地了解现实,但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我让这个角色失明了。我感到他的信仰是盲目的,虽然这种信仰能使你熬过这一切,但它要求你必须闭上眼睛。

史提格:你本人的宗教信仰是怎样的?和一般人一样吗?

伍迪:更糟。我认为宇宙充其量是冷漠的,这是最乐观的估计!汉娜·阿伦特讨论过平庸之恶,宇宙在这个意义上也是平庸的,正因为这种平庸,所以才有了恶。并不是魔鬼式的恶,而是平庸的恶,它的恶在于它的平庸和它的冷漠。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却对他们的苦难漠不关心,那么你就是恶的。冷漠在我看来等同于邪恶。

史提格:片中的路易斯·利维说过这样一句话: “宇宙是个冰冷的地方,而我们却为之付出真情。”

伍迪:没错,所以说是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然后活在这个虚幻世界里。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就是体育运动,比如说人类创造出一个足球的世界,你在这个世界中迷失,沉浸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诸如谁进的球最多等等,人们沉溺其中,认为谁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事实上你后退一步就能清楚地发现,谁赢谁输根本就不重要,毫无意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们为自己打造一个世界,事实上根本没任何意义,但制造出这种仿佛有意义的感觉又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就感受不到任何意义。

史提格:之前你提到无家可归的人,纽约街头充满了数量惊人的流浪者,就好像走在某个第三世界国家的街头一样。你是否认为美国以及美国人对社会政治和人文价值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冷漠?

伍迪:我不 知道美国人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冷漠,这从来都不是一个 国民性的特质。有一些美国人是冷漠的,也有很多美国人非常关心索马里地区 的人以及那些无家可归者。总的来说,这些年美国在很多方面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慷慨的国家,但也做了许多麻木不仁的、可怕的事情,不过那些事情被抵 消了。每一个国家都做过好事,也都干过坏事,所以我并不认为存在哪一个国家 比其他国家更糟。除非你指的是病态的法西斯主义,那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政治运动了。

史提格:在《罪与错》的最后,裘德究竟有没有解决他在道德上的两难处境?

伍迪:解决?没有!这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一个巨大的道德难题。当他的弟弟建议他谋杀多洛蕾丝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出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确是犹豫的,但短短几分钟之后,在他弟弟离开之前,他就已经在考虑这件事了。他说“好吧,也许我是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而他所谓的考虑就是不断找借口说服自己实施这个计划。裘德从来没有真正陷入过两难的境地,任何顾虑都被他合理化了,所以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可怕的决定,并侥幸逃脱了这一切。虽然他之后有过一些不好受的时候,但也仅仅只是有点不好受罢了。最后他和美丽的妻子一起离开了派对,他的女儿也即将嫁人,一切对他来说非常顺利,他并没有选择惩罚自己,其他人也没有惩罚他,因为只有被逮到才会受到惩罚。他是一个很可怕的人,但他自己并不那么认为。

史提格: 相较于你其他作品,《罪与错》在你眼中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伍迪:我认为《罪与错》属于我比较满意的作品,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探讨了我感兴趣的哲学主题。电影中既有欢快的时刻,也有紧张压抑的时刻,总的来说我觉得还不错。

 短评

演技派、深刻的题材都凑齐了,当然是一出好戏。

8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说教片,一部讲了《赛末点》《独家新闻》《无理之人》三部都没讲全的,片中许多互文挺完美的。同样是去伦敦,十年前《曼哈顿》结局里You gotta have a little faith in people的破灭——如果【伍迪艾伦有厌女症】假设成立(i don't give a shit),不难看出米亚法罗的离异成熟女性角色和海明威的清纯少女角色的惨烈对比;结尾婚礼上瞎了的Rabbi展现时间的流逝;医生的童年犹太家庭餐桌戏很妙;Alan Alda的第一个伍迪艾伦假想敌角色,和《曼哈顿悬疑谋杀案》里角色的相似之处让人有理由怀疑他只是being himself罢了,片中重复了三遍的名言【喜剧=悲剧+时间】不无道理,但最后医生和伍迪的一番对话暗示了【恐怖故事=未忏悔的罪恶=悲剧+时间=喜剧=生活本身】,嘻嘻;哲学教授角色就是机械降神叭,还好让他自杀了,投机取巧又不忘嘲讽的伍迪老头儿真可爱。

10分钟前
  • 艾斯跳跳
  • 力荐

8/10。影片把圣经中罪与罚的意识贯穿于角色心理,杀人者最终要遭受良心上的谴责,观众所希望犯罪行为都受到应有的制裁,但现实并非如此,这种良心谴责随着时间流逝淡化成个人心中隐藏的肮脏秘密。第一段话题严肃而不有趣,拍摄下投资人献媚女友、剪辑对照墨索里尼而被炒的伍迪艾伦自演的后段较为突出。

13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观影手记# 2395《赛末点》差不多就是这部主题的再一次演绎,这两部对比,就是最好的无敌艾伦和次好的伍迪艾伦之间的差别,虽然《赛末点》的知名度要高得多。牧师代表“盲目”?我更觉得整个故事是命运弄人作恶不一定受惩罚好人未必得好报(善良拉比遭遇不幸;理想主义纪录片小导演对决春风得意电视节目制片人,事业爱情满盘皆输;婚外情,挪用公款,杀死情人的医生,倍受敬仰,事事顺遂),哲学家的不同解读,我不认可,但好像也无力反驳,这种“多义性”也还蛮有趣。和拉比间关于杀人的告解(对谈)都是幻象?逻辑上确实是,但有什么视听上的暗示吗?很喜欢安杰丽卡休斯顿,但她不适合这个小三角色,看着实在是个收放自如,玩弄男人于股掌的潇洒女人。“上一次我进去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去看自由女神像.”,哈哈哈。

14分钟前
  • 青山眉黛
  • 力荐

Woody Allen大概在这个片子里面想讲一些关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边界,引用的哲学博士讲的话太学术太擦边,印象不深。倒是一直挺喜欢这个小老头的念叨,很有一些比较精辟的搞笑的话。

17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影片有些过于严肃

21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电影的故事情节有两条主线平行交织而成

23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较明显的犹太背景,以表象相对轻松实则沉重的诗意方式处理关于死亡的哲学问题,浓重的伯格曼影子。不要低估伍迪的赤子之心(他自称“较满意的作品”)。最后一段说教真是太好了,我们就是所做选择的总和,不是所有的罪都会被惩罚,不是所有的错都会被发现,生活仍然在无望继续;上帝和真理究竟谁更重要,没有给出的答案,延续在以后作品中。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伍迪·艾伦早期电影的配乐很出彩,多线叙事也算常见,不过这部中“罪”与“错”两条线在最后汇合却是没想到的。看多了伍迪·艾伦,故事走向大同小异,不过前期电影的表达方式要好得多,后来的《卡珊德拉之梦》就太温吞了。P.S.医生回望童年那一段在致敬伯格曼的《野草莓》。

31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按电影类别分的话,这是一部喜剧。尽管里面有谋杀,但是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艾伦式的喜剧基调。

35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相当喜欢的一部,算是伍迪艾伦80年代仿伯格曼后集大成之作,在技法上把严肃的讲故事与安妮霍尔式的自嘲讽刺结合的非常纯熟,招牌场景也层出不穷,总的来说是伍迪艾伦少数绝对不可错过的片子,力荐

40分钟前
  • Suito
  • 力荐

克里夫被迫成为了纪录片的导演。在忍受莱斯特恼人个性的同时,克里夫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哈莉(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

42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最后的聚会,罪的人与错的人终于坐在一起对话,整部戏都活了,“如果你想要皆大欢喜,就去看好莱坞电影,我们说的是现实世界”。伍迪·艾伦刻薄得令人五体投地。

4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伍迪艾伦和伯格曼的对话(大约也是他“伯格曼时期”巅峰作品了),两个部分交叉进行。伯格曼部分是伯格曼化的黑色电影,拍得极为精彩,主题上也走到伯格曼常问的“上帝在不在”;伍迪艾伦部分则自反了喜剧的构成。本片后来发展出[赛末点]。

4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five-star director seven-star writer

53分钟前
  • 胖丁
  • 力荐

好像终于绕了回来,分合结构是《汉娜姐妹》的翻版,两个泾渭分明的故事,之一显然脱胎于《曼哈顿》,另一个后来演化为《赛末点》,把形式与内容的心得拿来重新整合,既像创新也像取巧,两个宗教主题的糅合说服力并不强或说不是重心所在,整体基调还是属于其个人的怀疑精神、调侃趣味和无奈气质。

57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由伍迪艾伦编剧和导演的美国存在主义喜剧电影,成功融合了情节剧、《杀人短片》式的哲学探讨和喜剧。裘德道德困境的轮廓——一个人是否能在知道犯下谋杀罪的情况下继续日常生活——唤起了对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6)的核心观点,尽管他提出了一个与小说几乎相反的解决方案。艾伦会在他的电影《赛末点》、《卡珊德拉的梦》和《非理性的人》中重温这个主题。艾伦处理如此多不同音调和声音的连锁故事的能力,凸显了他戏剧家的天赋,一个悔过老人对童年餐桌场景的追忆则暗示了向伯格曼《野草莓》的致敬,其中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平行切换的关系。关于失明、良心和自知之明的危险而巧妙的隐喻,使故事统摄到一种精美的框架中。

1小时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我最近一次在一个女人身体里,是在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

1小时前
  • 逍遥兽
  • 还行

未免太严肃了,不过,如果今晚没有看这部而是跑去看HAFF那210分钟的闭幕片,估计才是真的要睡着。

1小时前
  • zitsunari
  • 还行

Don't listen to what your teachers tell you, just see what they look like and that's how you'll know what life is really gonna be like. 噗~开头伍迪艾伦带着侄女看的片子居然是carole的mr.&.mrs. smith....可以和赛末点对着看。

1小时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