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偷自行车的人

犯罪片意大利1948

主演: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恩佐·斯泰奥拉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剧照

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2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3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4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5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6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3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4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5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6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7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8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9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20:05

详细剧情

二战过后,罗马同许多城市一样,充斥失业和贫困,人们常常为一个工作机会争得头破血流。已失业多时的里奇(LambertoMaggiorani)费劲千辛万苦获得一份海报张贴的工作后,却为这份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犯愁,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他用妻子的嫁妆--床单从换回已经当掉的自行车,不想,他的自行车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盗。里奇同儿子布鲁诺(EnzoStaiola)寻遍罗马大街小巷,也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车,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里奇决定以牙还牙,可是他的运气却没有别的小偷好。

 长篇影评

 1 ) 现实主义的疼痛——[偷自行车的人]

    人都是有痛处的。这就好比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一样。
    我认为的“现实主义”,应该就是拿不粉饰、不虚假的现实迎头戳人的痛处。所以看[偷自行车的人]并不可能指望有多么美好的回忆。至少它和伤感这种小资而又矫情的形容词完全沾不上边而带给你的是活生生的痛。
    上一次类似感觉的出现是德·西卡另一部杰作[Umberto D.]带给我的。记得有一次看到别人说不喜欢德·西卡就如同不喜欢黑泽明一样,因为觉得这二人说教的意味过于浓重。但仅就这两部来看,德·西卡展现的只是社会现状,是原生态的,却极少给予个人主义色彩的论调。你也可以说,他非常好地将观念融入进表现,将一切又化作了无形。
    这两个片子,都不批判,也不怜悯,只是客观地捕捉;但又正因为此,让人总是会产生某种无形下的压力——完全是非官能上的刺激,而是天人交战后无奈惨淡的状态带给人的压迫感。真正的经典,就是能经过时间的残酷淘汰而依然生存并且光芒日渐显露的那些东西。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几十年、甚至百年不变呢?这便是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及社会,以及人的内心。
    的确,社会是在发展的,但在这发展的过程中,都必然会有分流,有时甚至无法去用任何理论来解释,所以人总是很容易信教。当你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形容人的命运,既然我们常常词不达意,那倒不如干脆相信这是老天的安排,管它是佛是主。所以你看[偷自行车的人]里的Antonio,撇开种族与时代外,跟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民工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还都是挣扎在边缘、试图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些的体力劳动者。这些人,本身是无罪的,是清白的。然而一念之差,他们就不容易把握住自己。
    在这里,在这些人身上,我以为旁人用什么“法律意识淡薄”这样的论断去评说是极端可笑和不负责任的。说句题外话,Antonio让我想起曾在[南方周末]读到过的一篇民工杀包头工的新闻。但是,同样是杀人者,我对这个叫“阿星”的民工,却一点都恨不起来。不仅不恨,还觉得非常心酸,以致于直到今日还很清楚地记得他的报道和他在照片上模糊的样子。Antonio同样如此。
    你可以说,偷车的举动当然不对;但是,当你站在他的角度,当你已经无路可走、眼看着家人马上就要挨饿受累,当你已经一无所有,你又能如何?用“画饼充饥”这样低级的举动实现一次自我安慰吗?又能有什么意义?
    当看着父子俩在大雨里得瑟着却目光犀利又浑浊地找寻着他们的自行车,当真正的窃贼反而可以逍遥法外而Antonio自己却得饱受耻辱的折磨,当Bruno天真却悲伤的眼泪在人群里掉下来,这个世界上,一切与历史相关的关键其实都不重要了。这种片段,我相信在任何年代,都会有发生的地点。我们为此而饱受煎熬,我们掉不下眼泪,因为这决非虚假的、小资的所谓感伤,这是剥开表皮看里伤的鲜血淋漓的疼痛。人在痛的时候,发出的往往不是哭声,而是哀嚎。
    德·西卡并不是说教的。至少[偷自行车的人]不是。这里面的现实,这里面的无奈,这里面的惨痛,蜿蜒了几十年。如果这世界真能有所谓的共产主义,我倒宁愿希望有朝一日这样的电影会被我们付之一炬。

 2 ) 看那小布鲁诺们的哀伤

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片子了。和前两次相同,我又一次在片尾小布鲁诺不停擦拭泪水时流了泪,于是便决定从小布鲁诺的角色入手,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孩童的角色往往比成年人更能体现出社会之于个人而言的力量与作用——他们处于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周遭的一切都在孩子们的白纸上作画,留下他们一生中最深的印记。无论是在影片中与成年人行径的对照,还是与当今时代人们对孩童印象的对比,都能让观影者感受到影片潜移默化间传达的主题:在当时的社会里,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偷窃。这卑劣的现实被小布鲁诺全程目睹,影片也在讲述这全程的同时呈现了小布鲁诺身为一个孩童的感受与变化。他首先是个孩子——他挨打时委屈地哭诉着要找妈妈告状,在餐馆里吃美食会让他笑得开心。但他也会笨拙地学着父亲整理衣服,紧跟着父亲的脚步像模像样地同大人们一起为丢车发愁。可爱的外表下稍显成熟的行径让人更为痛心。

而在小布鲁诺片尾处的哭泣里则蕴藏着他在这部影片里最大的变化——那是父亲形象的倒塌与重构。他发现了父亲偷车、被人指责、饱受侮辱,高大的父亲形象一时间崩塌。他擦着眼泪,最后又牵起了父亲的手——这个牵手的动作竟带有一丝对父亲的慰藉。我们很难得知父亲的形象在他心里是否发生了改变,又或只是带来了极大震撼和触动。但潜移默化间,小布鲁诺心里对道德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微微动摇——父亲究竟为什么而偷窃?

从孩子的近乎绝望的泪水里,一个最基本的道德问题被拿了出来——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认知,去做违法行为时,我们能一味地指责其道德败坏吗?这背后社会结构的力量与社会现实的无奈同样需要深切的考量——这样的视角是极为宝贵的。人们称赞《偷自行车的人》客观呈现底层的真实,不滥情也不冷漠,但其叙事本身就是视角的下沉,讲述本身就饱含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饱受苦难者的共情。

图书馆泛黄的纸张上,同样记录着无产阶级的学者们对意大利写实影片的赞许,尤其是其背后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在失业率极高的社会里,人们为了生存用尽了一切办法。他们向算命的女士探寻自己和家人命运,向宗教祈求更好的未来和内心的平静。导演用影片揭露,这些做法不过是在转移矛盾和怒气,让被压迫的众生被迫接纳这个悲惨世界。纵然他们有机会在短暂的一顿饭里寻求欢乐,但是走出餐馆后迷茫而惨淡的周遭才是生活的常态。

我想起了曾在我家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父亲残疾,母亲离开了,都不愿照顾她,就把她推给了奶奶。奶奶也为了生计,无力照顾,辗转几家,最后送到了我家的幼儿园寄宿。最开始本以为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一段时间后才从监控里发现她常常偷同学的、老师的东西。起初以为她只是因为贫困而希望吃些好吃的,母亲便有什么东西都多给她一些。最后才发现,她偷东西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已经达到了上瘾的地步。

我又想起了曾经读过的尘肺病人的口述记录。复杂的病因、维权的困难、高额的医疗费,可怕的大山砸落到了他们身上。我想起了在水木清华前清理荷塘的大爷,他住在校园东北角的钢板房里,“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被要求不能出校近两年。我想起了尝试拜访校内环卫工人的住所时,他们笃定的猜测:“你们是大一的吧,每年都是大一的才来。”

我脑海里闪过的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群像,他们或许才是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而我所能接触到的老师、朋友、象牙塔里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既得利益者——我希望将此对标于电影的主人公和维托里奥·德西卡。这片土地某种程度上依旧是撕裂的、断层的,我所困扰的、担忧的一切在大多数的苦难面前显得不值一提。我们需要尝试将割裂开的世界缝合,甚至仅仅需要一个可以相互探望的窗口。导演似乎提供了一个渠道,便是电影——通过影像和故事,尝试去表达、去启发。相似的,还有文字——文学或是新闻报道,在虚构或是非虚构的书籍里展现这个时代存留的问题——我相信揭示问题、讲述问题本身,就是正在解决问题。

可这些渠道变了样子。转瞬即逝的帖子、铺天盖地的404、“因技术原因”在电影节下架的纪录片,取而代之的是看似不一样、实则全然相同的主流话语。我们总是坚信着这片土地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沉浸在美好的狂欢里,但当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时那份自信便全然消失。我时常悲伤、愤怒而不解——我不敢说自己时刻惦念着苦难的人们,要做出何等功劳的努力,我只是拥有那份人身为人的发自内心的共情。

一切变了似乎又未变——小布鲁诺们仍在哀伤,只是再难有人将镜头转过去,把那一切记录下来。

 3 ) 视听读解

 故事开始于失业工人等待就业机会的场面。在正午的阳光下拍摄,高反差画面使得战后重建的白色建筑显得格外耀眼,明显具有一种疏离和异物的感受这已经不再是人们所熟悉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了,不再是可以用建筑、绘画和雕塑来表现它的文化精神的意大利了,小小的摄影机镜头就像一只惊愕的眼睛,不停捕捉着这令人惊奇和惶惑的新生时代。
  一群失业工人中,只有安东获得了一份贴海报的工作,但他却不在人群中,相反,因为失望和疲惫,他挤出人群去休息。在人们寻找他、他挤进人群的过程中,镜头跟踪拍摄了失业工人们那一张张失望、艳羡和疲惫的面孔。在类型电影中,主要人物往往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为了满足对大明星的期待感;但在本片中非职业演员安东的出场并不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期待,而是以他为线索,交代出更多的主角——庞大的失业工人群体。因为安东对“有没有自行车”这个问题的片刻犹豫,人群中立刻出现了竞争者。这种场面调度方式在《辛德勒的名单》等影片中也大量存在,但其目的已经简化为交代精心布置的环境、丰富信息量、强化视觉奇观,而不再是以纯粹的“纪实”和为现实世界留下毕肖摹本为目的了。
  安东一家当了床单赎出了自行车。当铺伙计将床单上架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震撼的如果说战后某些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的话,当铺一定首当其冲:高高的货架足有几层楼高,为了将安东家的小包裹上架,伙计不得不攀登巨大的阶梯;在规模惊人的自行车货架中,安东一家人的希望终于落地了——一辆小巧轻便的自行车。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与开场镜头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表现的是人的状态,而后者再现了战后的物质生活。
  安东第一天上班,人和自行车都成为展现环境的向导;这还不够,导演特意安排安东兴奋地妻子跳起来窥视安东新工作单位,摄影机的本质特征是通过主要人物的视点获得了强化。安东的妻子上楼去感谢算命女人,安东站在楼下等候。这个小小的插曲就像在一个小小舞台上上演的一出戏剧,人来人往,经过精心挑选的几个闲人和儿童的形象丰富了影片整体人物群像。“闲人”群像的设置有助于揭示社会时代特征,如提到我国的民国初年,“闲人”一定是些提笼架鸟,没有生气的没落贵族;提到美国30年代,“闲人”一定是些戴鸭舌帽、贩私酒的流氓阿飞。本片设置的“闲人”形象既带有一些沉重的茫然,又带有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某种生气。
  后面一场戏中,安东骑车送年幼的儿子去上班,一辆在他们身后停下的、挤得满满的、连车外都悬着人的公交车,下车的人们顺手踢开小乞丐的动作,又给观众展现出一群为生活而奔波的忙碌忧郁、丧失了同情和耐心的人们。这一细节又为自行车丢失以后,父子两人不得不挤公交车回家的无奈心情做了铺垫,使这部以纪实手法拍摄的影片得以拥有完整而富于感染力的剧情结构。
  如果说自行车丢失以前影片展现的是社会生活的“面”,那么,在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安东父子带领观众进入了意大利战后社会生活的底层。安东找朋友帮助,在一个建筑中,工会在召开以空谈为主的会议;无精打采的人们在排练一些无精打采的戏剧;开车的朋友们帮助安东在自行车市场中大海捞针;狡猾的小偷和唯利是图的商贩控制着黑市交易;突如其来的一场雨将失窃者、小偷和窝主聚集在共同的屋檐下;在追贼的过程中,安东第一次对儿子发脾气‘小布鲁诺连小便都来不及,跟随着父亲在空荡荡的广场上追寻着贼的踪迹。拥挤的战后简陋建筑使人们感到窒息和压抑;而在历史悠久、本应充满人文气息的广场上,小布鲁诺和父亲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和孤独——环境,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对于挣扎求生的人来说,都已经丧失了美感,构成沉重的压力。
  宗教本应给人信心,但恰恰是在教堂中,安东丢失了小偷的踪迹。宗教不再是人世的救赎,在失望的安东眼里,教堂与妓院一样,都是小偷的避难所,是罪恶的渊薮之一。
  一个落水人终于使专注于寻找自行车的安东记起了年幼的儿子的存在,感到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了儿子的心;下面一场戏中,安东咬紧牙关,请儿子吃了一顿丰富的午餐,使紧张而富有悬念的剧情结构增加了温馨的氛围,当然,影片编导也没忘了将饭店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加以表现,与教堂、妓院中的人物群像形成对比。“落水人”在“剧作法”中被称为“熏咸鱼”,是幌子和错误信息的意思因为熏咸鱼味道太强烈,所以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产生误解。安东就以为落水的是被自己所忽略的儿子,当他看到在他心目中几乎是“失而复得”的儿子时,整部影片的情感节奏达到一个高潮,不但使剧情情节波澜起伏,也为结尾安东从儿子那里得到安慰设下伏笔。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不信命、阻止妻子感谢算命女人的安东,终于也来向算命女人求助了。他找到小偷的家,找乐警察,然而,这是一个更为贫穷和野蛮的地区在这里,他不再是受害者,而是一个入侵者;一群更穷的人对他步步紧逼的经典画面终于出现了,这是本片的标志性画面,它从视觉和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出一个丢自行车的人如何变成了一个偷自行车的人,他是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步步紧逼,终于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安东寻找自行车的努力失败了。然而,作为一条带领观众贯穿于现实生活的线索,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的,是使影片的情感和剧作达到高潮,他试图偷车,但没有偷他的车的人幸运,他在儿子的面前被人们辱骂、殴打。在同一天中,他既被偷他的贼羞辱,也遭到被他偷的人们的羞辱,他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儿子捡起他的帽子的动作几乎是对他唯一的救赎。人们被儿子的泪水和捡帽子的动作所体现的最后一点尊严感动。丢自行车的人——找自行车的人——偷自行车的人,和他的儿子默默走在人海中,眼前是一辆又一辆的自行车,犹如无数的念头在父子二人的心中和眼前闪过。紧握的双手是人世间最后一点可以依靠的力量。

                摘自《经典名片读解教程》

 4 ) 偷自行车的人

医科图书馆能找到的电影史不多,都是很老很老的。在介绍到意大利电影时,那些深受无产阶级电影理论熏陶的电影史家在泛黄的破书页上醒目地举出一大批意大利老片,并将意大利电影传统归结为这样一些关键字:底层,小人物,温情/真情,平凡/悲惨的生活。这其中有一个例证就是《偷自行车的人》。长久以来我接触更多的意大利导演统统是费里尼、贝托鲁奇、安东尼奥尼和帕索里尼,然而他们代表的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平实的、情感化的传统。于是趁着国庆回家前的空隙,我紧赶慢赶地把这部黑白老片看掉了。
 
  应该说我内心很难掩饰自己对这部片子的喜爱,但这回嘴巴却说不太出来。因为涉及到“情真意切”这种多层次多元素叠加起来的电影效果,分析性的词句便完全了没有用武之地。原本这类表现底层生活的片子最怕的就是滥情,最怕的是毫不收敛的哭哭啼啼,以及过度的悲惨(像《活着》那样失之于过分的惨烈),只要片子从头到尾出现这么哪怕一次表现情绪上的过火,我可能都会看不下去。很欣慰的是,完全没有如此,情绪控制得很好。角色是在电影中踏踏实实地“生活”,而不是随时随地因了舞台的放大作用,把自己的感情从毛孔里不加克制地喷射出来。影片从人群中开始,在人流中结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基本立意:从芸芸大众里随手捞出一个蚂蚁一般毫不起眼的个体,用眼睛跟随他度过了戏剧性的几天,然后再重新把他掷还进人群里。而这个戏剧性的全部起源和中心,就是一辆自行车,但在自行车以外,乃是Antonio背负着的生活的压力,对妻儿的职责。所以真正的戏剧性,是压力、职责与贫穷、挨饿这两大力量在自行车这个决定性力量身上的交汇,这种交汇是可笑的,因为自行车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但同时这种交汇是确实的,因此这种交汇是辛酸的。
 
  比较喜欢的是这样两个段落。其一是Antonio和心爱的儿子在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突然兴起,来到一家饭馆吃了顿简单的午饭。在这里,有一双投射自装扮考究、奶油气四溢的富家子弟眼中的扭曲的骄傲的光,这神情令人难忘,想必也深深刺到了小Bruno。如果古旧的电影史对意大利电影传统的描述属实,那么如果没有阶级冲突在餐馆中的碰撞,这样的左派电影在效果上将是绝对乏力的。但是我更欣赏的是至少有那么一刹那,连日来被自行车问题折磨得要死的Antonio恢复了底层人民平素的快乐状态,毫不保留地微笑着享受生活,享受味觉。当然,随后他看到钱包,重新陷入到无望的思绪中去了。其二,是结末,Antonio选择了去偷车。这是个戏剧场面,但经过渲染,已经去除了主要的唐突,显得甚为自然。偷车当然没有成功,失主也看在他儿子的面上原谅了此举,但毕竟丢失的自行车并没有找到。Antonio只能与自己的儿子举步维艰地融进人流,在前面等待他的,是失业和挨饿。这是真实的人生,无所谓喜剧结尾,也无所谓悲剧,只是从头到尾透着艰难。我熟悉这样的生活,所以我感到亲切。手法是古旧的,结尾也还是古典的“留白”手段,但整个气氛、情节,甚至音乐,我都不觉得隔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就生活在这种为了一辆车为了一袋米都要全盘修改生活计划的家庭里。

——————————————————————————————————
原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d6c0510100m0lk.html

 5 ) 又一个天堂里的孩子

和小熊一起看《偷自行车的人》,看到影片中的妻子为了丈夫能拥有一份给政府贴海报的工作用自己的嫁妆从当铺赎回来的自行车就快被偷的时候,之前看过剧情简介的小熊怎么也不愿意再看下去,他说这个故事太悲剧,不忍心看。
我能明白他的这种心情,我明白他为什么很多我不敢看的死伤惨重的枪战片他都敢看却不敢看这样一部小人物的悲剧:或许因为那些枪战的场景离我们太远所以显得不够真实,或许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样大的悲剧性事件,所以我们在看那些血腥的场面的时候都只是不敢看而不是不忍。不敢是因为害怕,不忍却是因为看的时候心会痛。
还记得看小鞋子的时候,整个过程,我都是这样的感觉——心痛到不愿意去注意一些最细微的地方,因为我怕我看见了那细微之处带给我的疼痛。不记得在哪里看见一篇文章,作者形容小阿里的那双眼睛:“笑起来的时候足够让花朵迅疾绽放,哭起来的时候足够让太阳立刻黯然。”在看《偷自行车的人》的时候,我又看见了那样一双眼睛。
《小鞋子》还有一个翻译叫《天堂里的孩子》,拍于1998年;《偷自行车的人》则早了它五十年。但是,我却是看《小鞋子》在先,所以,我说,《偷自行车的人》里的小男孩布鲁诺是“又一个天堂里的孩子”。
我一直在想天堂里的孩子是怎样的。
我们祝福已经离开我们的某个人,希望他是去了天堂,因为他在人间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和忧愁,所以,所有舍不得他的人都希望,他能去那个传说中充满快乐的地方。
只有得到祝福的人,只有在人间一直存着善心的人,才能到达天堂。
阿里是这样的孩子,布鲁诺也是。
他们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贫困,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虽然,一日三餐不需要他们操心,虽然,他们本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不用去了解,但是,他们是天堂里的孩子,他们过早地想要以自己稚嫩的双肩去分担父母身上的重负。
阿里把妹妹的孩子弄丢之后,他固执地以为家里的情况是不可能给妹妹再买一双新鞋的,他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因为他懂得父母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情,他只是偷偷地,默默地,一直要努力找回妹妹的鞋,当看到有个女孩比自己更需要那双鞋子的时候,他决心在运动会中取得第三名,因为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当他得了冠军的时候,他的双眼噙满了泪水,他不想得冠军,他只要第三名,只要一双运动鞋!
布鲁诺看到爸爸又重新拥有了一辆自行车之后,很是兴奋,在爸爸上班之前,他把那辆自行车仔细地擦了又擦。当听说爸爸的自行车背偷了之后,他没有哭也没有闹,但是他的眼神间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忧伤。整部影片,如果没有这个小男孩,而只是讲述小男孩的父亲重新拥有自行车——自行车被偷——寻找自行车——无奈之下偷自行车被打,那我们对电影的理解就会简单得多,我们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外国版的骆驼祥子的故事,本来勤恳老实的人在黑暗社会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堕落。我们会控诉社会的黑暗,我们会同情堕落者的不幸,但是这一切都不及小男孩的忧伤让我们如此难受。
在和父亲一起找自行车的过程中,布鲁诺就像父亲的尾巴,父亲走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在自行车批发市场,面对那么多的自行车零部件,他和所有大人一样认真,他甚至更认真,他按照分工找自行车的铃铛,他在一个铃铛摊前站了很久,他那么认真仔细入迷地看着那一个个铃铛。我在想,他真的记得自己家自行车的铃铛长什么样子吗?当看到他那副认真的模样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疑虑是多余的,对于布鲁诺来说,自行车的每一个零部件,他或许记不清它们具体的样子,但是当它们真的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一定能认出来,因为他能感觉到属于他的自行车的味道。
布鲁诺跟着父亲到处找啊找,他们到所有有自行车经过的地方。天空下起雨来,布鲁诺和父亲全身湿透。雨还在继续下着,布鲁诺没有一个人去寻找避雨的地方,他一直陪在父亲身边,注意父亲注意到的每一辆自行车。
布鲁诺和父亲追知道自行车下落的老头到了教堂,那里正有很多人在做弥撒。老头混到了做弥撒的人们中间,布鲁诺的父亲走到老头的身边,威逼利诱祈求各种手段都用尽,期间几次招来他人要他停止说话的警告,但是对于他来说,只有找到自行车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最后老头终于答应带他去找那个偷了他自行车的人,却在他疏忽的刹那逃走了。他在教堂里到处寻找喊叫,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有点克制的话,那到后来,老头的逃跑已经使他变得急躁,在教堂里乱窜。而在跟着父亲四处寻找老头的时候,布鲁诺的表现却与父亲不一样,看到父亲和老头理论,他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关注着事态的变化,根据父亲脸上的表情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当最后父亲追着从教堂出去的时候,布鲁诺也跟了出去,走到教堂中央的时候,匆忙之中还不忘学做弥撒的人一样在胸口画一个十字。
由于匆忙,他那个十字甚至没有来得及画完整。父亲打扰了做弥撒的人们有几分心安理得,或者至少没有一点愧疚之心,因为他有避他们做弥撒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这件事情关系到他一家大小的生计。而布鲁诺却在离开的时候做了那样一个动作,他或许不了解那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但是在这里,这个动作却代表了小布鲁诺满怀歉意的幼小心灵。
父亲由于着急失手打了布鲁诺,布鲁诺很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要打他,他感到很委屈,一度想跑开,躲开父亲,但是到最后他还是跟着父亲找了下去。
为了给儿子赔礼,父亲带儿子下了餐馆。父亲很大方地要了两瓶酒!两个干酪面包!这在以前大约是没有的事情,何况在自行车刚被偷,难得的工作即将失去的时刻!小男孩纯真的惊喜在屏幕绽放。
而更令人心疼的是,小小年级的布鲁诺,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了大人都没有的冷静。当看到父亲和偷车人及其邻居发生争执的时候,他适时叫来警察;当父亲偷车被人打的时候,他冲上去解了围。最后,父亲被车主放了,自行车仍然没有找到,等待他们的仍然是父亲即将事业的事实,还有和往常一样困顿的生活……
布鲁诺依然跟随着父亲,父亲要坐下的时候,他就坐下;父亲要继续寻找自行车,他也跟着;父亲要回家了,他也回家……
只是在坐着的时候,在走着的时候,布鲁诺总是,不时地抬头望望父亲……
他能感受到父亲的失落,父亲的无助……
因为,他是天堂里的孩子!

 6 ) 《偷自行车的人》偷的是生存的希望

一个人,面对生活,一旦束手无策无法驾驭时,他所拥有的快乐就会弃他而去。换一种说法,快乐背叛了他,快乐转向了他的看客。这是必然的,充满乐趣的故事总是残酷地建立在痛苦的现实中。 里奇这个男人是一个缩影,是与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类家庭、一种男人、一条黑白分界线有关的记忆。 二战后的意大利,有战败的法西斯轴心国之名的背景,这是一个大环境。里奇不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普通,平凡,甚至在影片的开头显得处处蹩脚不中用。 职业介绍所的人出来喊名时,里奇坐在远处,仿佛与己无关。刻画的恰似睡眼惺忪的社会形态,传递出的却是生存压力下疲乏的精神面貌,也是战后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呈现的现实是,衰败的经济,僧多粥少的无望境遇,让观者分明体会到了活着的不易与残酷竞争的现实意义。

看一看自行车与里奇碰撞出怎样的缘分。 里奇失业了两年,终于等到了一份工作。在墙上贴海报,这份工对里奇来说相当不错,薪水加上家庭补贴金,他可以给老婆孩子安稳的小康生活。可是,这份工作附加了一个条件,见工时一定要带着一辆自行车,没有自行车成了问题。 里奇遇到提水的妻子玛利亚,报喜,再报忧。在他们的对话中,负面的情绪主导着一切,里奇一个劲儿地抱怨自己的命运,有了工作,却没有自行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抱怨问题的方式十分生动地展现了这个人物。 一个斜坡路上,里奇虽然接过了玛利亚右手提着的水桶,但这依然抹不去上一场景,渐远的画面里玛利亚竭力提着水桶追随里奇的一幕。之后,他们回到家,进了房间,里奇开始垂头沉默,懦弱也好,被生活压榨得没了斗志也罢,里奇的性格特征已经完全显露出来。

当然,里奇身上可窥见的恰是意大利这一国家。造就个性的因素有方方面面,承担责任的方式也可以各有不同。但不能不说,单单作为丈夫、父亲,从体能上他都未能与妻子共同分担一份艰辛,可以想象,里奇在失望的境遇,他的抱怨哀叹是自身难保的信号,精神上的溃败,这是很难成为妻子孩子可以百分百依托的精神依靠的。 后来,剧情也这样发展了。里奇的妻子积极地应对着面前的麻烦,里奇的妻子扯出亚麻被子去当铺当,换钱买了自行车。看着里奇扛着自行车在体面的办公室面试,好笑又异常现实的画面折射进眼中,只叫人无奈。这或许也导演的意图,他赞美勤劳无畏的女人,用这样的方式讽刺了战争,讽刺了战后的颓靡。 对于里奇这个角色,是不是先抑后扬,暂不得知,但这些生动细微的场景随意地带入进故事剧情中,很自然地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里奇不是一个干瘪无味的人物。 不论怎样,命运还是眷顾了里奇。虽然在影片的结尾,我们知道了这并非是对他的恩赐。 失业的人即使欢笑,眼窝里还是藏着心酸的泪,但愿我这话里的水分不会超标,肉麻的煽情不令人反感,因为我们知道活着的环境出了问题,社会出了问题,为此买单的都是最勤劳最普通的人,而那些该为此负责的人们永远都会比"炮灰"过得舒坦。

回到故事里,自行车被偷了,刚刚上岗就业的里奇再次面临失业,守住梦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被盗的自行车。里奇与大儿子布鲁诺一起走上了艰难的寻车之旅,这段旅程当然不平凡,从一个被盗的失主到偷车被抓的贼,里奇带着全体观影的乘客走进了与心灵对话的灰色通道。 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常事串起来,这是本片的特色。 小孩子布鲁诺认真擦车,以致后来准确地描述出车的样子。这显然是故意安排的,如果一个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承担着生存的压力,那一定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里奇的太太去卜卦,起初里奇很清醒,他知道这是骗钱的把戏。可是后来,他也走了进去,付了钱,得到一句话,“眼前要找不着,这一辈子也难找到。”完全是句废话,可是人走在迷失的路上,能够站立不倒,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个虚幻的假象。这或许也是现实主义者所呐喊的,众神在关键的时刻都会背叛你,靠天还不如靠自己。 里奇与同事在贴海报,旁边是两个乞讨的小孩子。在同一场景下,语言与画面相错,画外音与画内影像的衔接,自然流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把当时社会面貌晒了出来。 里奇的两个孩子在影片中都被带上了象征希望与爱的光环。婴儿躺在床上,大儿子布鲁诺与父亲一起出门时,关上了窗户,这是爱的关怀。里奇被逮住,布鲁诺用孩子可怜的眼神救出父亲,这是爱的回报。最后里奇流着泪拉着布鲁诺绝望地行走在人群里时,布鲁诺握紧住父亲里奇的手,这是传递的希望。 影片贵在真实的细节刻画,每个场景中的背景都在暗示主人公的心情与他的社会地位。黑白电影胶片也可以用作情绪调色板,明即是欢快与希望,暗则是绝望与悲凉。里奇的背影,阳光下里奇的影子,里奇躲在暗处的阴影,这些都巧妙地形成了无声的语言。 偷与不偷,里奇的心理斗争与内心矛盾,这是影片在最后绽放的最绚烂的色彩。人,生来就要面对矛盾的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留下还是游走?幸运的是,无论多么点背倒霉的人,面对命运的捉弄,身后总会有一个家,为他挡风雨。 《偷自行车的人》这部影片在1950年的第22届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影片特别奖,同时获得最佳外语金球奖。不得不赞叹影片突出的新现实主义风格,而且在我看来,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是故事编排的狡黠。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如此简单的故事,却可以做到处处设分支,场场有冲突,让人时时产生歧义,难能可贵。电影就是要出其不意,还要混淆视听,对每个步骤,每个环节。

 7 ) 此刻,自行车忽然轻如鸿毛

这是一个情节凄悲的电影:二战时,一个城市贫民,里奇,终于得到一份贴海报的工作。工作的必要条件:自行车,是用全部家当换来,却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偷走。里奇带着六七岁的儿子满城乱找。最后,狂乱之中,偷了另一辆就跑,却当场被捉,被打骂,儿子扯着父亲衣服哭。车主决定不追究。绝望的里奇牵着儿子的手,缓缓隐没于人海之中。

它是凄伤的,但不是哀怨的,也不是压抑的、幽闭的,或哭诉式的,更不因世道险恶人性粗劣而有意强化某种报复心理,来渲泄对人生的恨意,打击所有的观众或潜在观众。

我非常喜欢如下的情节:
里奇让朋友帮着找车,于是一帮人出发到自行车批发市场。我原以为那时自行车一定很少的,否则为什么会答应。但这市场竟似一望无际。有趣的是,无论领头的怎么分工,这五个人却始终走在一块,好像在取暖,又像在小孩玩过家家。
里奇让儿子在河岸边等,他自己下去寻找偷车贼,忽然听到数人大叫:孩子落水了!他慌忙往回冲,喊儿子名字。落水儿童被救上来时,他刚好看到那个小身影出现在梯级尽头,抱了衣服坐下,孤独地,高远地。此刻,自行车忽然轻如鸿毛。
于是里奇带儿子到餐厅吃饭,两瓶酒!两个干酪面包!这在以前大约是没有的事情,何况在自行车刚被偷,难得的工作即使失去的时刻!小男孩纯真的惊喜在屏幕绽放。父亲说,喝酒!男子汉就该这样!别让你妈妈知道。
还有一个情节是:最后,自行车主人凝视着里奇,决定放过他。里奇回家。

我愿意将这个70年前的黑白片看作人生的隐喻。
如果人生惨淡,这也许是上帝安排。我们注定找不到那辆自行车,无论它多么珍贵,寄托了多少希望。假如人生注定如此,我们也还是可以带那个疲惫的孩子上餐馆,用仅有的生活费为他要两瓶酒,两个干酪面包,让他在失望中也有光辉有自豪,知道人生艰辛,但有报偿。
无论自行车有多么珍贵,人生也始终有比它更珍贵的东西。

中国也有一部《十七岁的自行车》,也讲偷车与被偷。我已经忘了大部分情节,但是,记得在看的过程中,是如何的难受。那种无处可逃的压抑阴暗追逐着所有的人。我甚至想跳起来大喊。这样的观影经历,是可怕的。我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要批判什么暗示什么,如果他用了这么多精力,只为了告诉大家关于仇恨与绝望的存在,这真的太可怕了。

这部电影获得了许多的奖。对西方人来说,它对时代的意义也许是丰富得多的。
为了跟踪偷车贼,里奇闯入正在做弥撒的教堂,引起众人怒目,秩序混乱。是的,他不在意什么弥撒,因为知道这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他随后却去找算命婆,想从旁门左道得到上帝的指示,但却只得到了几句胡说。是看完这两段我才注意到,对二战时的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很不寻常的。无论是把持教堂的虚拟的上帝,还是那个算命婆,上帝的民间代言人,都无法拯救里奇的巨大损失,不能让他黑暗的明天变得光明。上帝已死。这一声大喊可能真是极端震撼的,但在从无信仰的我们看来,好像西方人挺装的。大概,没有信仰的人始终也无法真正了解信仰沦丧的痛苦吧。

 8 ) 失业的滋味

失业是什么滋味,没有失过业的人恐怕无法完全体会。

第一波先是耻辱。众目睽睽之下被叫入空旷的会议室,不管是好言相劝还是公事公办,巨大打击与震惊之下都会神色恍惚,头晕目眩。短短的一段走道瞬间变作“耻辱游行”,静悄悄收拾东西离去还算客气;若有同事前来送别,那些含着惋惜、遗憾口吻的安慰话哪怕再真诚,再体贴,进入已然失聪的耳朵里也瞬间变了腔调,异化为怜悯与嘲弄的背景噪音,搅得人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接下来是否认。不能想、无法听,头脑一片空白,历史与现实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情绪平复后不由自主地一遍遍回溯,究竟哪里做错导致厄运?是命运使然还是小概率事件?也许还有回旋的余地吧?也许只是暂时搁浅?也许根本就是噩梦一场,醒过来,快醒过来,一切还都尚未发生,一切终会依旧如常……

否认失效,紧跟着便是沮丧。命运怎能如此多舛,总让人磕磕绊绊,一个趔趄连着一个跟头。父母的眉头,同侪的眼光,妻小的埋怨,这人间的悲苦真是无穷无尽,永不探底。反反复复的自我否定与怀疑中,难免会得出能力平庸低下、性格木讷迟钝、眼界狭窄闭塞等等自贬结论。未必怨天尤人,弄得自暴自弃,但总归是信心尽失,颜面扫地,郁闷难挡,萎靡不前。

顶着如此沉重的物质压力与尖锐的心理打击,一个失业的人该怎么面对生活?时代与命运究竟要把人逼到什么样的死角,才肯把痛苦化作莲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就从已经失业两年的安东尼奥•里奇刚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讲起。二战后的意大利正是满目疮痍,举步维艰,高失业率让整个罗马陷入了贫困与恐慌,每份卑微的工作都有无数人争先恐后。里奇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贴海报的工作必须要骑车代步,而雇主却并不提供自行车。为了做这份工,里奇的老婆玛丽娅把家里唯一值点钱的陪嫁床单拿去当了,一家人只好睡光床垫,才赎回了先前为了吃饭而当掉的旧自行车。对里奇来说,这辆破车可是全家生计的重大命脉,也是唯一可赖以改变命运的寄托与希望。

里奇六岁的小儿子布鲁诺对爸爸这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视若珍宝,每天把车擦得光光亮,连多了个小小的坑洼都铭记于心,像个小男子汉子似的挥着手抱怨当铺伙计们对车子不够上心。他把对爸爸的崇拜全写在脸上,大清早父子两个都穿着粗布连身工装裤去上班,每人上身口袋里都插一个妈妈做的蛋饼卷当午饭,笑容灿烂,朝气蓬勃——崭新的一天,有工作、有收入的一天,就要开始。
 
相对于小布鲁诺的天真可爱,影片中里奇这个人物则具有多个层次。他在刚找到工作时兴奋异常,可一听必须要有自行车便马上抓狂,像个小孩似的在老婆面前唉声叹气,等玛丽娅给他想办法。车子被抢之后他惊惶失措,也是找了当清洁车司机的朋友帮忙才稍做安定。随着希望越走越远渐渐消逝,他的焦虑与绝望也越来越强,直到最后,能否找到自行车已不仅仅是生计问题的必须,更是一个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尊严与形象。而当这份尊严在无情的生活面前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之时,他的沮丧直接演化为焦躁,无辜的小布鲁诺便成为了出气筒。可一旦布鲁诺的安危成为了眼前的头等大事,父爱之情则又立刻战胜一切,这个高大的男人手忙脚乱,几乎是在百般讨好身边那依然气鼓鼓的小家伙了。

饰演里奇的业余演员朗培尔拖•马奇奥拉尼(Lamberto Maggiorani)在成名前的确是个蓝领车工,他微微凹陷的脸颊和说话时聚作一团的抬头纹都让人对他有种无言的叹息,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他的眼睛,那里面蓄积了某种看似平缓却又默默暗涌的忧伤,浸泡着很多欲言又止的隐忍与酝酿,仿佛两口苦水井,深不见底。

这样一个里奇十分令人难忘——他那种独特的忧伤绝不是风花雪月伤情感怀的产物,那是经历了生活最严厉打压磨砺后由内向外渗透出的疲惫,与之相应的还有下意识的肢体倦怠。马奇奥拉尼的里奇动作总是很慢,车子被偷后他并没立刻去追,而是站在原地错愕发呆,这几秒钟的时差刚好帮助了小偷及其同伙的逃脱;他追一个讨粥的老头,慌慌张张带着小布鲁诺闯进教堂,却总是迟一步,慢半拍;他迈腿的动作异常沉重,好像必须挣脱什么无形的阻碍之后才能终于迈出那一步似的。这样一个人物瘦、高、迟缓、忧郁,在与命运疲惫对抗的同时还必须努力维系一个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无所不能形象的幻影,这使得一系列愈来愈恶化的事件中他与小布鲁诺在餐馆里那一瞬间的快乐更加明亮而珍贵,同时又强化了后面突发事件的严重度与毁灭性。

除了里奇与小布鲁诺寻找自行车的主线,电影也非常巧妙的把现实批判融于辅助人物与场景安排中。偷车小贼的可怜母亲是位很典型的下层妇女,她护子心切,面对里奇的质问能张牙舞爪,可一面对代表了国家权力的警察便立刻软下去,虽怒目相向,但总归要放任人家搜自己破破烂烂的家。与小贼合伙销赃的老头衣衫褴褛,一方面胆小怕事,里奇随便威胁两句就把什么都招了;另一方面又是老奸巨猾,像条滑溜溜的鳗鱼似的在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里奇丢车后报警引出了政府的不作为,老头讨粥则引出了上帝之名面对巨大社会贫困的无能为力,在政府与宗教救赎两条道路都堵死了的情况下,战后意大利的底层贫民们,除了偷与抢,在罗马这个贫富分化严重的大城市里,又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偷自行车的人》原著由意大利画家、作家兼诗人的路易基•巴托里尼(Luigi Bartolini)创作于1946年,电影由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1948年搬上银幕。半个多世纪过去后,整个世界又经历了一次全新的电子技术产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与奇迹,但与此同时,就业状况并未得到质的改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戈尔德曼国家政策学院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莱克(Robert Reich)在新书《余震》(Aftershock)中指出,造成经济增长泡沫、高失业及经济恢复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及两极分化的日益加剧。莱克教授将新世纪美国最高收入人群所占社会财富的份额与历史情况作比,发现只有1928年及2007年中,1%的社会最高收入人群占据了超过23%的社会财富,而这两个极值年,刚好分别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前一年。莱克教授认为,只要社会财富继续集中,贫富分化的不公现象得不到根本性、制度性的改善,美国的复兴之望便遥遥无期。从这个角度来看,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在现实意义上绝不遥远,它为所有的失业与贫困塑造出了最生动的具体形象,它永远提醒着我们,国家与政府必须致力于社会的公正与制度的公平,必须致力于财富的合理与公平分配,而不是相反。

电影最揪心的一幕是结束前五十秒钟,里奇与小布鲁诺随着人潮被推搡着无目的地前进。德•西卡对这一幕的布光把握实在令人惊叹,小巷口的夕阳先是很快地掠过里奇的右脸,在明暗交织的那一瞬间,里奇还在竭尽全力努力维系着他的镇定。镜头切换,是满脸泪汗的小布鲁诺瞪大双眼,抬起头来看着身边高大的爸爸。下一秒钟,阳光消失了,里奇低下头看走在身边紧握他手的儿子,所有的委屈、艰辛、绝望、愧疚、无奈、悔恨全纠集到一起,瞬间冲上眉头。就在那一霎那,里奇哭了,这个高大、强壮、奔波了一整天的男人终于在自己六岁的小儿子面前哭了。镜头再次移到小布鲁诺身上,他不停地抬头看爸爸,与此同时,里奇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布鲁诺的小手,紧紧地,父子俩什么都没说,只是向前走,向前走,漫无目标。

什么是失业的滋味?这就是失业的滋味,是被生活推搡、挤压,在彻骨的黑暗中毫无目的地滚、爬;是踩着耻辱、压力与彷徨的尖刀依然必须扛起家庭与责任的决绝;是遭遇不断的创伤、打击、否定与绝望后石块一样的沉默;是里奇脸上终于没能忍住的眼泪与小布鲁诺眼里不见未来的恐惧。

在这样的时刻,面对这样的现实,你还能做什么?除了放声痛哭之外,你又能做些什么?

 短评

父子俩在下馆子吃东西那一段真是叫人心酸死

7分钟前
  • jj73浅之
  • 力荐

几个细节:一个英文片名的贼是复数,虽然一开始就觉得最后肯定是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但这个复数细节就相当点题了;第二个就是最后路人那句“你也得谢谢上帝”,心想“大兄地,你可拉倒吧”,就像《电梯里的恶魔》, “如果恶魔是真实的,那么上帝也是真实的。”,谁说反过来就不是呢?第三个就是最后小孩子擦脸的细节(对应的是老爸屋檐下的擦脸细节),小孩是种下意识的生物,成人永远都是他们的镜子,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虽然有很多人试图以“父亲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坍塌”去诠释最后的结局,但万一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比偷车未遂的父亲更厉害的偷车贼呢(甚至是个偷车贼王者呢,要是有续集,我肯定将二代目设定为专业偷机动车,业余偷偷自行车陶冶情操…那他这个业余爱好是怎么来的?就很人性复杂化了)?这可能会是标题中的复数的另一个可能性指向。

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人的命运在社会的运转过程中有时显得轻如鸿毛

10分钟前
  • 苔藓·沉淀
  • 力荐

个人影史十佳。一个身份下等的人,甚至就意味着他连重蹈别人罪恶的资格都没有。何况奢侈地希望,不正当地收获点什么。或许一毛不拔不适合用来形容人,而是这个社会。→19.2.7时隔五年重温,五星、十佳不变。当年只记住了纯粹,现在才意识到背后的化繁为简,一如暗藏复数的片名。对信仰、法制、阶级的描摹以点带面,高效与合理程度甚至不足以称为“闲笔”;新现实主义所呼唤的视听现实在今天或许已经不足为奇了,依旧极具启发意义的反而是其立场性,几乎一切细节的魅力都由此支撑:仰头注视的被单和更多被单、扛着不放下的单车、手不接钱的算命婆、掉落又被儿子捡起的帽子;父子俩第一次以背影汇入人流眼眶就热了,最后由找车到偷车的内心转变,朴素又堪称华丽的视听语言(迎面而过、指向目标单车的赛车群,涌出的人群,配乐的不和谐音)。

15分钟前
  • Ocap
  • 力荐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巅峰之作,聚焦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业余演员的表演真实生动,结尾父子的眼神里似有千言万语。德·西卡没有拘泥于将写实最大化的教条,配乐贯穿全片、不滥用长镜头和适度运用近景和特写都让影片更接近传统剧情片,没有煽情和激烈的控诉,格调哀而不伤。(8.5/10)【2020-10-29 艺海剧院 4K修复版重刷】父子俩演得实在太好了,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浑然天成,无可挑剔!另外,剧作极为精妙,主要情节其实戏剧性很强,同时,在强戏剧性情节进展的间隙,置入了不少细节非常丰富的“闲笔”,从各个维度尽可能地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的现实状况。本片经久不衰的魅力其实恰恰证明了:最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并非完全如实际日常生活那般展示现实,而是对现实的提纯、萃取与浓缩。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得人极度压抑的电影。生活既是快乐也是痛苦的源头啊。原来两位演员都是街边拉来的?赞

1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也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车,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里奇决定以牙还牙,可是他的运气却没有别的小偷好

2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影史经典,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震撼的是儿子亲眼目睹爸爸偷自行车被抓全程,瞬间崩塌,太伤感太悲哀太无奈。穷和失业的滋味,低层人生存的无奈,简单镜头的转换加之紧凑的配乐,真实街景的拍摄,还有自然而然的表演,太到位!这是伟大的左派电影!有意思的是演父子的演员都是真的群演,更有意思的是演完之后男主真的找不到工作了。9.4

2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剧情没有任何意外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发现小偷的几率极低,但是我们都抱着那一点点的希望,这是最大的悬念。导演用平实的手法来表达了事件的发展,仿佛就发生在你的周遭,深谙人的心理状态,演员表演的很到位,让了看了情不自禁的揪心与伤感。低层的人都是生活的受害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意大利影史十五佳NO.09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重看#;“只要不是死就没什么可怕的”——最惨痛的人间真实,当父亲发现儿子无恙,奔向台阶上那小小身影时,他一定意识到除了生死,其他问题都不是大事;然而穷困就像一件湿衣服,会永远勾勒出窘迫的身形,短暂的虚掷像是绝望的苦笑。1948年的片,放置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剧作精简精彩,丝毫无赘笔,叙事效率感人,体量有限前提下承载的信息堪称满格,藉由「自行车」一单例折射社会全景,从底层穷苦众生到宗教予以的麻痹安抚,从党派人士到小巷乡党,矛盾冲突的设置如此富有戏剧性又如此真实到如亲历。七十多年过去,只是我们仍在为这个时代的“自行车”而孜孜以求。演员的演绎太棒了,感染力与共情力超级感人。结尾父亲形象的坍塌似在意料之中,这个魔鬼的社会终将每个良善的人也逼成魔鬼。

2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这才是现实主义啊!也明白了国产的那些伪现实主义。神啊!你在干嘛呢?

29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资料馆,细节太丰富了。比如男主报案的时候警察是急着去突击共产党的集会,后来男主去了意共党支部,开会开得热火朝天的一大群人没空理他,几个党员朋友帮他找车没找到。政治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以前都没有注意过。且只有电影才能如此自然,小说完全不行。【Edit: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因为男主是党员所以他可以要求组织帮他买一辆新车!怎么样是不是没那么惨了!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你被虐哭的朋友吧(不是)。】

30分钟前
  • 重生之我是兔狲
  • 力荐

其实,更可怜的是父亲形象的倒塌

3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男主角演完这部电影后不久也失业了,无工可打。

36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小时候看的,后来得知原来这对父子都是街边拉来的演员...

39分钟前
  • 丁丁|刘
  • 还行

到最后,父亲成为孩子,孩子成为了父亲。无须激烈的剧情冲突,无须赤裸的阶级对比,你能分明体会到那种无力感。纯粹的电影。

41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苦逼,苦逼的电影苦逼的故事。主演两父子的表现真不像是从大街上拉来的第一次演戏的新人。

44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当孩子看到父亲做贼被抓、被侮辱责打时,当父亲茫然无望的走在街头时,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苦闷与无力。★★★★

46分钟前
  • Q。
  • 推荐

重看,朴实的手法和自然的表演相互带动,以父子寻车为中心视点连带描绘出真实的罗马中下层群像画卷,震撼隐藏在平凡芸芸众生间;对疾苦大众的同情之下依旧隐藏有父权崩塌的原始命题。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史上最优秀的群众演员!

49分钟前
  • junepi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