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粤语

香港剧香港1993

主演:张智霖,姜大卫,梁佩玲,顾美华,翁杏兰,关宝慧,许秋怡

导演:李仁港

 剧照

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2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3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4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5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6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3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4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5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6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7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8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19九阴真经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0:31

详细剧情

  漫天飞雪,瑟瑟寒冬。东邪黄药师(姜大卫 饰)一人独饮,挥酒淋剑,一场腥风血雨似在这刀光剑影中一触即发。天下第一武学奇书《九阴真经》引发江湖纷争,缘起缘灭,掀起连番恶斗。华山论剑后,真经之争似已平息,然而金国萨满教圣女冯蘅(梁佩玲 饰)因教中法器与真经有关,被卷入武林争夺之中。危急中,冯蘅被黄药师所救,两人互生情愫,情根深种。黄药师为救冯蘅身中剧毒,冯蘅只得从周伯通(廖启智 饰)手中骗取真经,却引来西毒欧阳锋(罗乐林 饰)前来抢夺,欲将之据为己有。铁掌帮大弟子陈玄风(张智霖 饰)本与白驼山首席女弟子梅超风(关宝慧 饰)势不两立,却在阴差阳错间结下不解情缘,更双双成为黄药师爱徒。然而欧阳锋仍对真经耿耿于怀,不惜胁持梅超风逼迫陈玄风偷取真经,徘徊在恩师与爱侣之间的陈玄风,矛盾不已。

 长篇影评

 1 ) 光阴的故事


93年时的姜大卫,我猜大概是40左右。那时他的身材依旧挺拔,至少长袍之中还看不到臃肿的曲线。脸上有沧桑,怒目时有威严,注视冯蘅时爱意盈盈却不露声色,以一敌十时气定神闲,拉着爱人从名门大派的刀光剑影中一路前行,目光坚定,旁若无人。就连告白也绵里藏针:“我不轻易为女人出手,如果你真要我出手,就要跟我一生一世。”多完美的老男人腔调!这简直就是我这个单眼皮长脸大叔控的启蒙形象。每当我想到在这其后的二十年里,黄药师对冯蘅的炽热爱情将他逼成了一个恋尸癖,我只能痛心疾首。在我心里,黄药师简直应该像神一样,不会老,不会死,受伤了偶尔吐下血,也是为了让女人们有个登场的机会。

当然,更不会移情别恋!金庸老先生曾经想把《射雕英雄传》的情节改成黄药师暗恋梅超风……天啊!想想83版里的曾江和黄文慧被凑成一对的画面吧。也许,《九阴真经》里的形象还能接受,可是至情至性的黄大叔,怎么可能走上师傅的老路呢!

而那时的陈玄风,还是颇有些郭靖感觉的俊朗少年。你怎能想到满口忠义道德的淳朴少年,二十年后居然偷了师傅的经书,和梅超风两人躲进深山杀人如麻,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虽然你明明知道这根本是无望的关联,可还是忍不住前后搭上线,然后假装看破红尘似的感慨一下。就像我刚刚看完的第四集,黄药师初入桃花岛,那时的岛主还是一对斗了十几年气的怪异夫妇,男的像黑风怪,女的像毗蓝婆,只有个女儿紫烟还算正常,身上穿着几十年后黄蓉行走江湖必不可少的软蝟甲。你看着这些熟悉的物件以新人亮相的方式一个个跳出来,很有些莫名的欣慰和惆怅。就像那时的桃花岛女岛主对女儿讲《九阴真经》的来龙去脉时说:“他(黄裳)领悟到一个人的武功再好,也敌不过无情的光阴。”

 2 ) 那人,站在花间

桃花岛的冬天来得特别晚。风霜好似情窦初开的少年一路南下,却被困在潮涨潮落的温柔缱绻中止了蛮楞无知的步伐,被海上明月碎成一弧寂寥的倒影。倒影的尽头始终是一个石桌边独酌的人,他在花间,唯有一月一酒相伴。不知有多久没有看过雪了,那年他华冠初发,抱着心上人冰冷的遗体被逐师门,即便是十年后的雪耻也无法换回青梅竹马的师妹那一弯轻颦浅笑。记忆中那一晚的雪如同潮汐,一波一波地袭来,厚厚地盖在肩上,冰雪封喉连高山长川也噎咽无语。江湖中从此出现一个性情狂诞的剑客,有人说他剑法极高,傲慢无度,有人说他啖血成性,喜怒无常。这世间有多少风华绝代的剑客揣摩不定,但他们往往只爱自己或者是自己手中的那把剑。唯独他弃剑折枝,漂泊萧曲中,畅饮挑花树下。少年得志,聪明的人往往能将一匹白卷看成万里江河,而骄傲的人却能将万里江河视作一匹白卷。他还记得和心爱的女人第一次在桃花岛喝桃花酒的夜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所谓厮守不过就是一花一天堂的道理罢了。可是有些人注定要用刻骨铭心的相濡与沫去换回相忘于江湖的那一个孤岛,只是没有爱过你又怎么知道山与水怎样错身而过,风马牛如何不相及?桃花岛的冬天还未来,他心爱的女人此时却躺在桃花树下被泪水砌作了一堆青冢。如果我们同为一棵树,你在抽芽的时候,难道已经忘记我在这里默默地扎根?即便他明白她为他长成了一株桃树,却在雪夜归途的黑暗中无人看着他撕心裂肺地奔跑。很多年后,江湖中出现了一个慢剑客。他的剑很慢,只是再慢的剑也慢不过花开花谢的一个瞬间。

 3 ) 怀旧:摄影棚里的武侠剧

怀旧,于是重看小学时看的TVB剧《九阴真经》。只看了第一集,却生下不少感触。

一部剧好不好看,和是不是大制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年的武侠剧制作成本低廉,道具、布景都假到不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山寨——反映悬崖就在摄影棚里搭一座假山,反映黄昏就在橙色幕布上映一轮澡盆大的太阳,反映雪景则是风雪音效加上满天的泡沫塑料,华山论剑这种级别的武林大会,场子都逼仄得小过乡村小学的操场,但这并不妨碍电视剧本身的好看。

甚至乎,由于当时武侠剧由TVB一手包办,场景与道具形成了固定的套式,现在看来比动辄几千人、某某名胜实地取景的大场面更有诗情画意。印象最深的例子是初中时看的《圆月弯刀》,站在摄影棚里搭就的那种“山崖”边,一棵形状妖娆的古木下的,是温碧霞演的出落如明珠一般的绝世美人;细枝条密密匝匝编织的白色纸灯笼,忽然坠落在地上,灯笼瞬间烧毁,火光映出侠客冷峻的脸……一直觉得这部剧是所看过的古龙剧当中最得古龙真髓的,古龙本来就是意境派的,那些不青春偶像派的小鱼儿与花无缺,中年丑男版的楚留香,平头版的陆小凤,搞什么搞。

眼下看的这部剧也是,故事虽然简单,却处处透出用心。大概由于是前传的关系(该剧主人公是黄药师),人物的服装发式都有别于《射雕》原剧的曼舞轻纱,全是走简约质朴的路数,有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悠远古韵。第一集中黄药师去红颜知己溶月处饮酒,无聊时吹起洞箫,溶月拉开门款款而入,一袭白衣,端一白色酒瓶,一头瀑布般的黑发,仅发鬓簪一朵紫花。黄药师他老婆冯恒的出场也是,先是一群白衣人围着法器群魔乱舞,凸显诡异的异教氛围,一窈窕女子移步宫殿正前方的圆形画屏后,微光透过,躯体映在画屏上玲珑有致,接着几个宽衣解带的优雅特写,紧跟着蒸汽氤氲香汤沐浴。……这些场景的勾勒,是多么美好,多么点到即止不啰嗦不累赘,只不过当时客观条件所限,拍不到那么美轮美奂,也好过今时今日胡乱堆砌情节加上暴雷的动画特效。

因为是前传,金庸原著应该着墨不多,全靠编剧添油加醋。可以看出编剧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一集里就有四处地方,让不同的人吟诵古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诸葛亮的《梁父吟》,多么冷门的小诗啊,剧里是鉄掌帮帮主念的,瞧人家以前的帮主,多有文化啊。听到这样的台词,会有一种心中涌满层云的感觉吧。

我在想,当今剧集的粗制滥造,和场景越搞越大,钱越砸越多之间造成的反比,将令观众越来越失去想象力。当年的武侠剧,仅凭那样简易的场景就能让人心生美感,多是借助一种情怀的塑造和想象的引导。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旧时的戏曲。中国人讲求写意,传统京剧仅需要一桌一椅就可以表演,若要表现在水上划船,只需人物几个仰合的动作,就令人感觉满眼水波。这,没有观众想象力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现在,影视作品的场景越来越逼真,而观众的头脑被烂俗而累赘的台词塞满,根本无暇供给想象驰骋。于是乎,观众成了应声倒地的靶子,反而嫌传统的戏曲boring起来,这真不知道是谁的悲哀。因此,我认为我的怀旧是有道理的,当惯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我是多么怀念儿时看着摄影棚里拍成的武侠剧,心灵却在天马行空的天真童趣。

 4 ) 药师一生独意冯蘅

最近刚看了<九阴真经>,正为黄药师对阿蘅的痴情而感慨时,乍闻金老已在修订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插入了一段药师暗恋梅超风的情节.
由于是在药师吧看到此贴,故群起反对的声浪惊人.有些人更慷慨激昂地为老邪辩护.
只是事已成定局,金老是铁了心要插这段使鳏夫更具有现实心态的情节进去,我们这些粉丝也无能为力,毕竟书是金老的,他爱怎么改就怎么改~
修改版横竖在近期是没什么想看的欲望了.
毕竟老邪是我在<射雕>中最喜的一人,这样的变节,就目前的我也许还无法理解.
前阵子,看到人家说,喜欢黄药师的都是些年近不惑,却依旧天真纯情的老女人.
对此种说法抱有强烈的不满!人家可是在14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他的啊~
 
原先只是喜欢书中他对女儿的宠溺,他武功的洒脱飘逸和为人处世的特立独行.
后来看了曾江的药师,更是为他眼眉中天生的邪傲气质所折服.后再体会书中的药师,药师就该当如此!
不过到此仍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完美父亲来喜爱~
可以与他风趣幽默,可以同他畅谈天下,可以对他景仰骄傲,可以让他肆意宠爱,有父如此,幸福已极!
 
再次是姜大伟的药师,那种傲骨,那种行事决绝,那种痴情无悔.
他与阿蘅,相逢乱世,原当阵营互对.岂知情之一字,难以琢磨.
再次相遇,一个已经是天涯漂泊的侠客,一个却是亡命江湖的孤女.刀光剑影中的一眼,就认定了彼此,约定了一生.
转眼间,侠踪倩影,相伴过一段平淡逍遥的时日.
可惜,好景不长,为了家国老父,阿蘅毅然离去,药师黯然入江湖.
此后,真经风波,华山之巅,成一世之名,风光无限,只可惜心结难解.
殊不知,那边厢宫闱大乱,美人已白头,落魄市井.
药师为救阿蘅,不惜以生命换以爱人青春.
弥留之际,红妆喜宴,愿此一生,共君同渡,与君相守.
东邪西毒大战,阿蘅耗尽心力,助夫获胜,终含泪香陨.
独留药师在世,育女思妻.
漫漫白雪中,一袭黑衣,怀抱小蓉儿,剑尖一朵血色桃花~
也许是这部前传改编得太好.
黄药师已不仅仅是书中那个亦正亦邪的完美父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值得去爱的男人.
因为这部,药师已经不是金老笔下的人物,他有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性格.他已经真实活在粉丝心中.
所以,也许无法接受金老改后的药师.
我心目中的药师,该当一生独慕阿蘅.

 5 ) 柳溶月

大概是小1提起昆仑奴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这部戏。真的是很久远很久远以前了,久远到我以为它叫东邪西毒,实际上它叫九阴真经;我以为它是部电影,可它竟然是电视剧。

关于这部戏的印象,最深刻大概是黄药师在屏风这边跟别人比武,圣女在屏风那边一边儿生孩子一边儿给他背九阴真经的最后一章。然后就是,最后的最后,黄药师怀里抱着少女黄蓉,那个小姑娘在纷落的桃花瓣里仰起脸来,向她老爹微笑。

所以说,记忆是不可信的,我关于这部戏的记忆都在微妙的地方错了位,那个微笑的小姑娘貌似并不是黄蓉,不过补偿是我惊喜的发现了萝莉黄蓉,万分可爱。

嘛,这不是重点。我是为了看少女黄蓉一眼,是为了重温那个惊心动魄的绝命时刻才去找的这部戏,可是却被另一个女人击中。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有个女子的独白。她不是很美,可是很有风情,她一头如瀑似的长发,斜斜披在一边,通头的装饰只有耳边的一朵花。她静静地坐在席子上,注视着案上的酒瓶和手帕里带着血的指甲,她说:

药师,那天你叫我为你酿的酒,我已经酿好了,你夸奖我的指甲美,我也剪下来放在这儿一块儿留给你。这间房子自从你走了之后,它一直空着没有人来住。我说过我一点儿都不了解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听雨楼过着花开花落的季节,忽然间好像完全了解你了。那天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叫你不要再回来,其实我心里多希望你回来。可是现在无所谓了,因为不论你回不回来,我永远都不知道。

我的记忆里没有这个女人,可是不要紧。我大概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关于红颜知己,爱与不爱,等待和转身的故事。我只是容易被这样风情、独立、克制的女子击中。

有机会我想再看一遍这个故事,为了那个简陋的年代那样用心的制作,为了那些美丽的黑白剪影,那些隽永的人物念白,为了碧海潮声曲,为了年轻过的黄药师,和那个只在小说里留了只言片语的冯蘅,以及,那个叫做柳溶月的女子。

 6 ) 金庸的肉,古龙的骨

桃子并不太喜欢金庸,但身为武侠迷,金庸也全是读过的,再加上影视剧的反复轰炸,对金庸了解可能也不算太少。而我接触的金庸第一部小说,就是《射雕英雄传》。在十三岁那年,一口气连读三遍,然后造成了严重副作用——此生绝不想再读第四次,哪怕一个字都不想看到。

对比起来,古龙的小说我大多看过三遍以上,曾一个暑假将《楚留香传奇》连读五遍,在其后的人生中又至少看过不下十二遍吧。然后《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边城浪子》等等都看过五遍以上。为什么对金庸厌倦得这么快?年纪大了才突然醒悟,很可能是完全无法亲近金庸笔下人物的缘故吧。以个性激烈偏执的我,终归喜欢剑走偏锋。所以即使对金庸,也会喜欢那些尽力活出全部自我,遵循本心的人:阿紫、杨康、令狐冲之类,当然,包括黄药师。(黄蓉和杨过对我而言,则作过了头。)


桃子心目中的侠者,始终,都是古龙的范:纵情不羁的浪荡子,游戏人生的边缘人。一句承诺可以赌上一切,一次施舍可以涌泉终生,从来只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信念,什么名利权力,家国天下,不值一壶酒而已。

在金庸小说里,将这套人生哲学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只有黄药师。所以,黄药师就似乎成了穿越到金庸小说中的古龙式人物。首先就让我好感多了几分。

金庸的小说拍了很多,《射雕英雄传》尤其多。严密跌宕的故事,大张大合的节奏……比起古龙那种处处是洞,写了上一句不知道下一句在哪里的情节,实在是金庸适合拍成影视剧太多了。可也许和我的阅读喜好相同的人也有很多,他们看中了金庸故事的张力,却并不太喜欢金庸笔下道貌岸然、有说教倾向,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太深牵扯的人,所以总想着要结合一下两者的长处。于是就诞生了《东邪西毒》、再算上1993年的这部《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以古龙粉丝的心态去写金庸小说的同人,大概,就是这个效果了。

《九阴真经》借了《射雕英雄传》的壳,讲的,却是一个非常古龙的人物。故事的主线,是《射雕》中冯衡和黄药师那段语焉不详却又至死不渝的爱情。传说中至高无上的武林秘籍《九阴真经》,在这段故事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分量。

(不免又想吐槽一下武侠中的设定,得了本秘籍就能称霸天下啦?学什么东西不是靠个人的悟性?如果一定要说武林秘籍是武侠中的隐喻系统,象征权力和控制欲,那也很牵强吧?)

对于《九阴真经》而言,把握得最好的,恰恰是人的情感:爱情,欲望,深入骨髓的,无奈与孤独。

所以,它的基调才那么灰白,基调才那么苍凉,气氛才那么沉重。

宛如一幅徐徐打开的水墨长卷,苍白凝重的线条,掩盖不住暗流涌动的人心与情欲纠结。不断落下的雪,茫茫的满天大雾,隐隐透着一脉归家的灯光,似隐若现,最终终于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所以我们明明已经知道了一切——知道了冯衡一定会早死,黄药师会孤独此生,心如死灰;知道陈玄风和梅超风会沦为铜铁二尸,不得善终——还是一样会被在这命运漩涡之中的挣扎所感动。即便最终结局早已注定,不管你有多强,都逃不开躲不掉,但,若能真正的活过,爱过,来过,就算是蹉跎在漫天风雪中,成了永远的不归者,内心,也不会有所畏惧吧?

身不由己的,又何止江湖而已。

片头黑白的剪影,独自伫立在雪中的黄药师,独自喝酒的黄药师,用酒祭剑的黄药师……神情是那么的孤傲,那么的俾睨。仿佛漫天的风雪不断落下,却半点也落不到他的身上。这种诗性、古意而又浪漫的镜头语言,确实深得魏晋风流的古龙韵味。

但真正演出这份魏晋风流的,是姜大卫。

1993年时,姜大卫已经46岁了,岁月不饶人,纵然是灵动邪性的姜大卫,也摆脱不了时间的摧折。身材明显发福,下巴松弛,皮肤衰老,年轻时本就有的对眼也更加明显了。这个时候,姜大卫几乎已经没有多少颜值可以加持,相反,对于他这种从一开始就走“偶像”路线,角色类型也较为单一的演员来说,年轻时的光芒万丈,在此时,大多成了负担。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成就了姜大卫最后的武侠绝唱。他凭借着自身气场,完完全全令人信服的演出了最具魅力的“东邪”黄药师,没有之一。

姜大卫老了,也还是姜大卫。

只有他,天生贵族,又经历了无数后天起落,年近纸天命,才真正领悟,什么是桀骜不驯,什么叫孤独入骨。

换一个人,只怕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一身白衣,一支长笛,一个潇散寂寞的微笑,一个轻轻持剑的动作……

一场大雨, 雨中无数把钢刀明晃晃落在他身上,可他不还一招,一路疾驰,镜头一路摇晃,刀光凌厉,无数刀剑划破皮肤的声音。直到他狂奔直到路的尽头, 然后毫不犹豫的一刀,喷涌的鲜血突然震碎了满屏的雪色,头颅飞起,紧接着黄药师牵着他师傅的人头缓缓离去……

那个众人无力瞩目下无声的背影,仿佛包含了一切。

然后是柳溶月,很有风情却带着风尘气息,一身白衣,一头乌发,只在鬓角斜插了一朵紫花,说话温柔,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红颜知己。她聪明到一看到冯衡就明白:“你有的,我一辈子都不会再有了。”“她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不稀罕”。她聪明到知道黄药师要走时,当黄药师说:“再为我酿点酒。 也许过几年,在下雨的季节,我会回来再跟你喝酒。 ”她会回答:“你离开以后永远不要再回来。”……

心里这么多不忍,这么多留恋,可不属于你的,争取不来的,就算是满含心酸不落一泪的放手,又能如何了?又不能如何了?

所以柳溶月最后明白了,影片的最后,居然是由这个最初只出场了几集的人物做收束:

药师,那天你叫我为你酿的酒,我已经酿好了。
你夸奖我的指甲美,我也剪下来,一块放在这儿留给你。
这间房自从你走了以后,它还一直空着没有人来住。
我说过我一点都不了解你。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在听雨楼,过着花开花落的季节,忽然间好像完全了解你了。
那天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叫你不要再回来。
其实我的心里多希望你回来。
可是现在无所谓了。
因为不论你回不回来,我永远都不知道。

何等彻悟,何等孤独……


还有梁佩玲,说实话,从来没有觉得她是美女,妆面总显得有点厚重,演得是个纯真少女,但好像却总少了点如清水芙蓉般的纯真。

但在这部剧中,她身上那点冷傲倔强的气质,却恰好成就了她独有的温柔、柔弱和聪敏。(只是实在不够古灵精怪,有点遗憾。)

梁佩玲的阿衡——她最有名的角色是任盈盈吧?但她颜值最高的却是冯衡和林朝英

最初相见,几乎没有多少交谈,便留下了“虽然我们没有好好的交谈过,可是我觉得我已经很了解你了。临别在际,奉上一块玉佩,我把它系在你的笛子上,希望你以后再吹它的时候,不要感到孤独。”再次相遇,是冯衡逃婚,巧遇黄药师,央求她带自己走,黄药师说:“我从来不为女人出手。一旦出手,她就要跟我一辈子。 ”(把妹高手啊是不是?),冯衡便闭上眼睛,任由刀光剑影里黄药师带着自己逃亡,一脸幸福的笑容。而当两人失散重逢后,黄拉着冯衡狂奔数里,直到海边无人之处,才将对方拢在了怀里……冯衡和黄药师的情感发展,比起滥情的今天,确实用心设计,不落俗套。

所以小时候的我们,记得最多的就是黄药师和冯衡吧,每次黄药师拉着冯蘅的手奔跑的时候吧,冯蘅都只注视着黄药师,痴痴的看着他,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人。 她甚至可以闭上眼睛,任由黄药师带她去任何地方。那种全身心的依赖和信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是如此幸福,有这样一个瞬间,人生也不枉过了。

只是最后,当冯衡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去,她选择了支开自己心爱的人,不让她看到自己临终的时刻,喃喃自语道“药师,你知道吗,我是多么的爱你……”

至情难忘……

剧中的台词都别具一格,很有“古龙范”


想来,这部电视剧最多的就是孤身一人的背影了。

黄药师带着冯衡刺伤他的刀,一个走在空无一人的长长街道,依然是漫天风雪,风卷残云,天地间只剩下风雪的声音和他的倒影……

茫茫天地,漫天风雪,失去了可以留恋的人,还剩下什么?

冯衡死去,黄药师握住她的手直到天亮,又去取来了笛子,在纷飞的桃花中吹起那首《碧海潮生曲》,吹到一半却再也吹不下去,从来未曾流泪的药师趴在栏杆上无声流泪……

冯衡死后,黄药师唯一一次落泪

这样的背影,这样的眼泪,这样深邃的孤独,似乎只属于古龙。

就像《九阴真经》每每转开镜头去拍江湖正派,争夺秘籍,你死我活,权利阴谋时,便让人觉得乏味。让人记住并至生难忘的,只有黄药师和阿衡(陈玄生和梅若华这对腻歪了整部电视剧,到了最后的一刻,也很不错,这里就留个彩蛋给想要去看的读者们吧),那样的黑白,黑白中点缀着一丝桃花……也许你说不出这片子哪里好,但,就是在无数的细节中,牢牢的给你传递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气质。

随手一截,便是这样的构图,这样的苍凉。

在金庸笔下,在金庸改编的所有影视剧中,黄药师都是一个高冷乖戾的人,虽然也写了他的深情,但给人的感觉,多半还是古怪“邪性”又自恋的家伙吧。精通琴棋书画奇门遁甲医卜星相,自带无数外挂,行事极其偏激,养的出黄蓉这样古灵精怪的女儿。甚至被人认为是表演性人格,耍酷装帅……

在金庸笔下,我们看到了黄药师的皮相,看到了他的“肉”,却不明白他究竟想要什么,真正坚持什么,又是如何成了这样孤绝冷傲,自负偏执的性情。只有这部剧,给了黄药师“骨”——

美女、烈酒、快刀、情义和背叛情义,永远在爱恨恩义中纠缠。想要脱离羁绊却永远逃不脱羁绊。

只有在这部电视剧中,阿尊和编剧、导演、甚至配乐,才赋予了黄药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邪”,他的“冷”,他的温柔,他的肆意,他的血性,他的坚持,才不似金庸笔下那么神神叨叨,完美得不真实又惹人非议……没有权力、名望、地位、天下第一,没有家国大义的江湖,才能让人活出全部真正的自我。看似任性,实则无法逃避,看似潇洒,实则无法负荷。

——就像开始的时候,黄药师孤身一人。

结束的时候,他所有的也只是他怀里的小黄蓉。

曾有的春光明媚,随着冯蘅的死去而告终。 正如白茫茫白雪之中,一身黑衣的黄药师剑尖的那朵桃花:

就像所有的生机都会慢慢失去,最后一切都埋葬在雪中,在雨里。


《九阴真经》这部电视剧,从立意上来说已是TVB的最高峰,碍于成本和视野,无法展现大格局的香港武侠剧,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写人上。或许,它将永远无法和大制作的当代仙侠剧比场景(悬崖就是一座摄影棚内的假山,落日就是幕布上打一点灯光,雪景基本上是室内铺满塑料泡沫,华山论剑紫荆城之巅简直是个破操场 ),比造型(服装道具轮回使用30年,谁敢和TVB比?),比特效(真正的五毛特效还特别少……)但,好的作品和制作经费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低廉甚至流水线生产的影视剧中,真正能决定它品质的,是用心。

廉价的布景却因为构图的韵味而颇富诗意。

后来,这部《九阴真经》的导演李仁港,也和很多香港导演一样,选择了北上拍片,在资金远远充裕过当时的情况下,拍了《锦衣卫》、《天将雄师》、《鸿门宴传奇》和《见龙卸甲》(《盗墓笔记》也是他拍的),一部赛一部的差,豆瓣均分还不到6分。反而是这部《九阴真经》,成了无数80后心中武侠剧的最高峰,豆瓣评分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高的(8.6分),甚至高过他自己的港片经典《星月童话》和《我爱你》,也高过同为经典的《九月鹰飞》。

不知道是李仁港本身格局小,有了钱就不知道怎么拍片了了,还是南橘北枳,亦或者武侠片的的没落是大势所趋,总之,李仁港,再也不是《九阴真经》时那个灵气逼人的李仁港了。

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再看到一部如《九阴真经》般的经典武侠剧,就那么难吗?


这部电视剧整体色调属于武侠影视剧少有的阴冷萧瑟:大雨、飞雪、寒夜、残阳、冷月、剑光、血滴、落花……加上格外素雅简朴的造型,再配上凄绝哀婉的配乐,深深的寂寞沧桑之感便扑面而来了。

九阴真经大部分配乐都是西方长笛大师詹姆斯创作的,出自他的《The Enchanted Forest-Melodies of Japan》。 《碧海潮声曲》则原名叫做《Nakasendo》(明明吹的应该是箫,怎么成了笛子了?纳闷),中间还大量应用了三弦等日本乐器,香港导演的日本情结还真强。不过,在这部写意风的电视剧中,这些乐器还蛮合适的。

徐克据说非常喜欢这剧,甚至模仿借鉴它拍了《刀》。只是徐克毕竟还是徐克,他迷恋的东西,越到晚年,就越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本身,对于意境、人物,似乎再也不复昔日实验期的探索精神了。

(刚看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都“油腻”了呀……

(不是太想费心找黄药师的其他扮演者的剧照,我心中的黄药师只有阿尊一人)

 短评

真的觉得姜大卫好帅啊。。。。。至今为止,我还是觉得黄药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9分钟前
  • 深红
  • 力荐

那时候的梁佩玲,真是绝美

11分钟前
  • 我的狗丢了
  • 力荐

可以把黄药师和冯蘅之外的所有人的戏都删掉吗??

15分钟前
  • 破碎之花
  • 还行

此片之后,再无武侠。

16分钟前
  • 某蚊
  • 力荐

这是原创的顶峰 当时的香港编剧真有水平

17分钟前
  • seanlee
  • 力荐

一见药师误终身

19分钟前
  • 阿布丁
  • 力荐

最棒的射雕同人剧。除了生孩子什么都会的药师活生生就是杰克苏的鼻祖啊,可恨我等凡人明日宝剑为谁断?

23分钟前
  • 熊熊么么哒
  • 推荐

你要知道姜大卫即使老了他也还是姜大卫。

24分钟前
  • Kowalski
  • 力荐

姜大卫叔叔挺神奇的。年轻时,巴掌脸小身板,热血又邪气的愣头青;年长了,脸盘和身材都横向发展了,气质也跟着敦厚起来,但那股子戾气还是会从眼神里偷出来。冯蘅没死之前的黄药师就该是这幅模样。

29分钟前
  • mmmmmmmm
  • 力荐

小时候躲在被窝里偷看的剧。现在想来对张智霖的陈玄风完全没印象,只记得姜大卫的黄药师了,难道那时我潜意识里就是个大叔控了= =

33分钟前
  • 小田切不让✿
  • 推荐

爲什麽十多年過去了,我才來點“看過”!!!究竟有多少人喜歡姜大衛,或者是喜歡姜大衛扮演的黃藥師!!!

35分钟前
  • 余執
  • 力荐

若只说片头曲的制作就值得上五星。那些桃花飘飞的场景实在是太美了,色调、转镜、歌曲,浪漫的无以复加。但是,姜sir对不起,我心中永远的黄老邪只有曾江。

38分钟前
  • ♫LiNg™
  • 推荐

姜大卫就是有这种魅力,即便中年发福,但是骨子里的帅。黄药师通常沉默少语,但对冯蘅的告白句句戳心;表情面瘫,可难得笑起来还是能见到小姜的狡黠。尤其喜欢黄冯二人再见时的心意相通,读射雕时就对黄捉襟的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唯不足的大概是这版东邪太过浪漫深情惹人怜惜,少了黄老邪的豪放与邪气

40分钟前
  • doughnuts hole
  • 推荐

最唯美的武侠剧!!!

45分钟前
  • Mushroom
  • 力荐

药师 我要是阿衡多好啊 临死那一句 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

50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桃花影落,碧海潮生。摇晃堪比王家卫的武打镜头,专注拍雪二十年的李仁港,最好时光里的姜大卫和梁佩玲。八九十年代的TVB武侠剧有时更像一种时代符号,布景道具可以精益求精,剧情改编也可以更合情合理,只是那些逝去的气质情怀已然不再了……

55分钟前
  • 风雨暗花
  • 推荐

冯蘅手捧着沾有药师血迹的白手帕,像是偷来的宝物般对着月光细细展开,一片阴冷的陈蓝色调中,那个满溢着少女窃喜又病态的思慕情愫的背影实在太美。

60分钟前
  • pinomax
  • 推荐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不会有那么好的意境那么刚好年纪的姜大卫,和见证过这个剧的那一代。虽然后来李仁港江郎才尽开始迷恋飞碟钢盔,但因为这部戏,对他始终也没办法真的讨厌。

1小时前
  • 🌊🌈♐
  • 力荐

俱往矣,数古今风流人物,皆是自恋狂

1小时前
  • ↙↙↙
  • 还行

最喜欢的一版黄药师。1.黄药师:我不轻易为女人出手,如果你要让我为你出手,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2.黄药师:“想不到你这么坚强,我以后不用再为你操心了。” 阿蘅:“不是,我的坚强只是为了你再为我操心。”3.黄药师:“这个世上除了我,没有人对你更好。”4.黄药师:“你无论变

1小时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