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堕井的那天

剧情片韩国1996

主演:金义城  赵银淑  李应敬  方银姬  宋康昊  

导演:洪常秀

播放地址

 剧照

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2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3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4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5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6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3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4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5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6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7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8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9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5:45

详细剧情

  写小说的金孝燮从未真真正正出版过一本象样的书,一次与人争吵后被判入狱,深感自卑的他不断被外界批评为三流作家,生活也很窘迫。可是他却爱上一个已婚女人。而另一个未婚女子深深地爱着这个小说家。未婚女子对作家的爱是毫无条件的,她以前是出版社的编辑,后来在电影院售票,并 同时打几份工。他与作家约会时付咖啡钱,心甘情愿地借钱给作家,为他修改书稿。在作家三十五岁生日时,她带着蛋糕和礼物来到作家的住处想给他一个惊喜,作家却责怪未婚女子来之前不给他打电话。这时,已婚女人从作家的屋里冲出,作家急忙追赶,未婚女子告诉作家,她已做好为他奉献一生的准备,作家明确地告诉未婚女子,他深切地爱着这个已婚的女人。在街上,他对未婚女子大打出手,发泄着的自己的情绪,躲在一旁的未婚女子的男同事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对未婚女子表达了爱意,失落的未婚女子与这个男同事发生了关系。

 长篇影评

 1 ) 洪尚秀,初出道

有人说,每十年是一个轮回。这话不假,每跨过一个“0”,电影的风格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韩国电影一进入90年代,影片质量大幅度提升,也涌现了一批极具个性的导演。我们现在最耳熟能详的韩国电影大师,李沧东、金基德、洪尚秀等等,都是在这十年内(尤其是90年代后半)进入观众视线的。洪尚秀作为最具个性的导演之一,无疑是韩国电影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6年对于韩国电影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韩国电影审查制度被判定违宪,正式废除;这一年,第一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现今它已成为亚洲地区影响力最为巨大的电影节;也是这一年,洪尚秀导演推出了他的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

洪尚秀是韩国电影导演中第一批留学归国的导演,他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完成了本科的学习,并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在西方学习时期,他被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所惊艳,也更加着重于拍摄实验电影。

36岁时,他推出了这部长篇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尽管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电影,但俨然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作品。成熟,然而新鲜。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影片构成,在韩国电影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面对这样的作品,影评人们非常惊喜。是年,洪尚秀导演便凭借这部电影一举夺得了韩国电影最高奖项青龙电影奖以及电影评论家协会奖,并在鹿特丹电影节与温哥华电影节上揽获奖杯,蜚声国际。

至今,洪尚秀的电影生涯已经有24年的时间,他的电影生涯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最初的两部电影,即[猪堕井的那天]和1998年的[江原道之力],这一阶段他虽然已经显露出对电影结构独特的理解,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但还是使整部电影处于较为传统的故事中。

第二阶段从2000年的[处女心经]开始,他对影像的使用越发游刃有余,开始让影像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而不是故事情节。他用简练而有趣的镜头语言展现了男人女人在欲望面前丑陋的本性,也展现了真诚的可贵。

第三阶段便是他与金敏喜恋爱后,即从2017年[独自在海边的夜晚]至今。当然,他并没有改变他标志性的影像风格,但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想法改变了。面对陷入恋爱的男女,他不再单纯地报以嘲讽,反之,则能感受到他对恋爱的共情。

24年的流逝,不难看出他对电影及世界观点的变化,但也能看出其中不变的内核,即洪尚秀对电影结构的着迷。这点在他的处女作中便表现得淋漓尽致。

[猪堕井的那天]的主要人物有四个,穷酸作家金孝燮(金义城 饰),有夫之妇宝京(李应敬 饰),宝京的丈夫东宇(朴真诚 饰)与售票员敏载(赵银淑 饰)。洪尚秀用这四个人物将影片划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互相交叉,又彼此独立,让每个人物的性格更具备立体感。这四个人构建了牢固的结构,而其中的基础便是性欲。

首先,敏载一直崇拜着作家孝燮,她被他的文字感动,愿意为他花钱,也想与他上床。但孝燮与宝京保持着不伦关系,沉迷于宝京的魅力,宝京则需要性欲的出口。宝京保持与孝燮发生性关系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她失去了孩子,自那之后再也无法与丈夫东宇进行任何的亲密行为。东宇试图与宝京修复关系,却屡次以失败告终,失望后的他在旅馆狭小的房间里叫来了妓女。

每一段故事中都有性的表现,而性也是对关系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比如在宝京与孝燮的性关系中,孝燮亲吻宝京的脚,孝燮是服务的那一方,可以看出孝燮很想让宝京满意。

再比如东宇在旅馆中招妓,在妓女来到房间后却跟妓女说“我们就聊聊天吧”。在妓女表示对这一行为的鄙视后,他翻看钱包中老婆与孩子的照片,一番纠结后选择与妓女上床。做爱时妓女在上,东宇在下,这一幕将人物纠结的心理与软弱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侧面反应了人物关系。

这部电影也可以根据孝燮的两条感情线,从剧情上也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宝京延展出去,另一部分则由敏载延伸开来。待这两方故事相遇,形成一个闭环,也是这个故事结局到来之时。敏载为了给孝燮庆祝生日,买了蛋糕去看孝燮,却不知宝京已在孝燮家中,宝京开门出来,与敏载撞见了面,双方的关系终于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洪尚秀导演的剧本特别喜欢以潦倒的导演或作家为主角,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这一群体有着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显现了他的自嘲。那样不得志而又自以为是的文艺工作者遍地都是,洪导一边对其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一部分的自己属于那里。

孝燮便是典型的角色样本,他的作品受不到认可,自尊受挫,穷困潦倒。面对爱慕他的敏载,便尽力占便宜。他约敏载见面,假装忘带钱包,要敏载付咖啡钱。出了咖啡厅又要敏载借钱给他,敏载问他“需要多少钱?”他便恬不知耻地回答:“你有多少钱?”在见到他的女神宝京时,便开始逞能,用刚刚从敏载那里要来的钱付了旅馆费。文艺青年的猥琐面目,在洪尚秀的镜头下栩栩如生。

可以说,洪尚秀是韩国最先锋、最具实验性的导演,他一个人便代表了韩国电影产业的一部分。近些年涌现的独立导演,包括金宗宽、文素利、李光国等等无疑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再看最近这几年出现在韩国电影节上的学生作品,更是印满了洪尚秀导演的痕迹。

首发于《看电影》2019年11月

 2 ) 长评 | 洪常秀笔记 I:《猪堕井的那天》

文 / Annihilator

全文约2000字 阅读需要6分钟


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洪常秀的长片首作《猪堕井的那天》(1996)之时,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弥漫其中的阴郁之感。这种气质会让洪常秀的影迷们感到震惊,因为其更广为人知的后续作品——尤其是201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篇幅维持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的“小品”之作——即使不能在严格意义上称之为喜剧,也总是建立在轻快、松弛的基调之上。与其构成鲜明对比的是,《猪堕井的那天》中的世界被一种几乎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所笼罩着,无疑是洪常秀作品序列中一个从未复现的孤例。

阴郁究竟从何而来?不妨来看看电影约27分钟处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镜头:男主角之一金孝燮(金义城 饰)在饭店的长廊墙壁上发现了一幅装饰照片,于是驻足观察了片刻。这幅照片透着一股难以言明的诡谲之气,也许是因为其内容——从奇怪的俯瞰角度拍摄了一座火山湖(?)——本就带着几分压抑的暗示,也许是因为照片正面特写的插入令人毫无防备,也许是因为背景中响起了一阵失谐的弦乐;总之,它如一次电击一般拨动了我们的神经。

更重要的是,这幅照片在表层情节中没有任何可见作用、但却被电影鲜明地标出,因此无论从作者意图还是从观感的层面,我们都可以确定它是某种象征符号。但显然,它不是传统剧情片中会使用那种起强调或烘托作用的符号,这些符号总是非常直白、清晰,甚至——在象征主义已经固化为一种教科书式策略的当下——已经变得相当刻板且无趣;但它也同样不是一些自以为是的艺术电影中充斥的那种隐喻性的符号,因为这些符号无论如何(故作)晦涩,它们都是(或至少假装是)名为“深层文本”的意义之网中的一个零件,呼唤着分析家们对其进行解码和翻译。

然而,这幅照片与文本解析的智力游戏完全无关。甚至可以说,它拒绝被解析,是因为其本身就没有“意义”——作为符号,它的所指是空置的,而正是这种空置令其尤为醒目。如果说电影中的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号,而它们勾连、嵌合、装配,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系统,那么“空置的符号”则是无法被纳入系统之中的一个异质的存在,是乐曲中的不协调之音。因此,它不会在系统中继续生产意义;相反,它作为意义的断裂和缺席,集中地扭结了系统内隐藏的错位与失调。对于《猪堕井的那天》,这一系统是电影所构建的日常,而照片则是日常中异质的陌生之物,它的存在象征着——如果它真的象征了任何东西的话——日常的稳固仅仅是一种假象,而崩塌的可能性其实随时徘徊左右;而使得电影变得阴郁可怖的,不正是这一可能性吗?

我们可以在《猪堕井的那天》中找到更多这类异质的符号的例子:花盆中爬行的甲虫,一盆被冲洗的水果(其中一只苹果后来再次出现在金孝燮的公文包里),公交车挡风玻璃上的蓝紫色滤光带,一辆小汽车模型,电视机上的一叠被子,巧克力雪糕……这些物象本都是日常中最为熟悉和亲切的东西,但在摄影机的强调之下,它们却全都变得陌生、反常;我们仿佛变成了妄想症患者,眼前的世界不断出现反常的迹象——这些“不祥之兆”所反射出的不是任何别的,而正是潜藏在日常之表象下的令人恐惧的真实,后者随着电影文本的展开逐渐露出了獠牙,每个人物都在内在欲望和外在秩序的双重挤压下走向毁灭。

从这一角度来看,人们对洪常秀的创作起点是现实主义电影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如果以达内兄弟和罗马尼亚新浪潮为现实主义的基准线,那么《猪堕井的那天》显然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即使不考虑电影第四部分的梦境段落对于布努埃尔方法的直接化用,仅是频繁出现的这些异质的符号就已经使影片所建构的现实变得晦暗和陌异。与现实主义电影致力于在伦理化的日常中讨论系统内部局部的、具体的问题不同,洪常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抽象的否定——从这一角度而言,虽然电影与其片名来源,即约翰·契佛的同名短篇小说没有情节上的关联,但主题上的亲缘性十分显著;并且,这一片名(小说中的核心意象,在电影中并未出现)本身也作为进入观众视野的第一个异质的符号,奠定了全片的超现实主义基调。

当我们在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和《放大》中发现同样微妙的超现实主义时,我们便可以断定这种共性的背后是某种时代精神,它是整个现代主义电影浪潮的引擎。在亚洲,相似气质的作品要出现得更晚一些,但台湾新浪潮的导演们无疑已经深谙此道,例如杨德昌的《青梅竹马》或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相对地,侯孝贤作品中的象征主义都十分直白、唯美且情绪化,因此依旧停留在某种前现代的传统之中);韩国电影的一些后续作品,如金基德的《空房间》或李沧东的《薄荷糖》,也可被视为同一谱系下更为廉价和通俗的产物;日本电影则几乎从未离开这个母题,最近的一次高峰也许是黑泽清、深田晃司和滨口龙介。

青少年哪吒,1992

不难理解的是,这些电影另一最大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绝望的、自我毁灭的电影:将日常揭露为一个压抑的、残忍的、随时会崩裂的处所之后,出路在哪里?在洞见真实之可怖后,表象仍会自我缝合,日常仍会继续,人物不是死亡,便是重回正轨。前者是杨德昌和李沧东的选择(他们的电影总是自杀性的电影),后者则是同名短篇小说的选择,“那个大家都在里面的房间看起来经久不衰而又安全无虞,尽管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全都会离开了。”洪常秀则将结尾停留在选择之前的一刻,这显示出了他的天才,也造就了其作品序列中最神秘和美丽的一个超现实主义场景:女人用报纸(不难猜测,上面写着她的情人被杀死的消息)铺出了一条通向阳台的路,然后推开窗户,外面是淡紫色的晨雾。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圆桌 | 2023戛纳补课·第1周:乔纳森·格雷泽《皮囊之下》

访谈翻译 | “一切都已死去但引擎仍在运转”:阿尔伯特·塞拉访谈

评论翻译 | 《出局》及其替身


 3 ) 出道即高峰

猪堕井的那天,尾巴露出来了:

穷困潦倒的作家,爱上有夫之妇,时常需要女友的接济,事业、生活一团糟,醉了就发酒疯;

女友提着蛋糕来给他过生,本想给他一个惊喜,不小心撞破私情——

背景是《肖申克的救赎》的海报,可是,他的救赎在哪里?

心烦意乱,劈脸就给了正在抱怨的女友两耳光:

畜牲,畜牲!

然而,这个痛打女友的辣鸡,这个还不如牲口知道好歹的家伙,也有善良的一面,在别人有难的时候,倾囊相助:

如此丰满、真实的人性,以及“水到渠成”、异常惊悚的惨烈结局,显示出洪常秀无比雄厚的实力,艺术是批判,更是悲悯:

每一个小人物,每一次猥琐、妥协,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弱点,都在为血腥的结局做好了铺垫。

韩国电影正式进入“洪尚秀时间”。

 4 ) 究竟是什么

看电影时总会遇到一些看起来风格很冷淡的电影,这种感觉很难描述,在我看蔡明亮,金基德,以及这一部洪常秀处女作时,能感受到这种冷淡的感觉,但他们之间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尝试记录一下我的感受。

这种冷淡的电影,首先台词一般不多,当然也有可能很多,但是基本不会用台词交代剧情,人物的情绪不会是积极的,基本人物的主要情绪都是异常平静,甚至是负面的情绪,从人物身上就能感觉到这种疏离与冷漠😐。

一般较多使用客观描述的静止中景镜头。

很少会使用调动观众情绪的配乐,也不会去刻意渲染情绪,偶尔配以略微诡异凄凉的音乐。

剧情上不会向观众解释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把事件冷冷地抛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去理解发生了什么。

这是这种冷淡风格的一个很主要的特点,电影的姿态是高高在上的,是高于观众的。以致于在某些非常理的场景出现的时候,比如血腥暴力或sex场景,观众甚至会觉得很突然,为什么毫无预兆就把这些场景放在观众面前。但从电影高姿态这个角度去思考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电影只是把事件用镜头摆出来而已,所有场景都是一视同仁的。主角吃饭喝酒和杀人被杀都是同样冷静地抛给观众,不会因为在观众看来,主角杀人这个事件比主角吃饭更惊心动魄,就用更多镜头去渲染,用更激昂的配乐。

还有的特点是,往往会出现一些隐喻和符号。电影中不时会出现一些与剧情发展好似关系不大的象征性符号。可以是场景中的一些物品,可能是人物的一些可能看起来有些异于常理甚至无厘头的行为和遭遇。这种手法在许多文艺片经常出现,甚至如王家卫的电影也常出现人物的象征行为和符号,比如堕落天使里金城武晚晚闯进别人店里当老板,就像金基德的空房间里男主偷偷住在别人家里,又比如堕落天使里金城武一夜之间变成一头金发。这种手法并不会造成电影冷淡的气氛,但能塑造电影的高姿态。

而金基德,蔡明亮,洪常秀(仅仅这部处女作)的电影,冷淡的氛围差异在哪里呢?

在我感觉中,金基德的电影冷淡中令人感到一丝毛骨悚然,当然与金基德电影一般比较cult,直面性与暴力,违背伦理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同时金基德大量使用隐喻和符号,剧情也更为出人意料,电影的姿态非常高,也使得这种冷淡转变为了惊悚。其实也不难发现,金基德的电影通常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探讨主题,或是人性或是伦理。

猪堕井的那天,这部电影实在是平淡且压抑,冷淡得不得了,同样让人喜欢不起来。在气氛上与洪常秀后来的轻松小品式作品不同,但讨论的东西其实是类似的,全都是男女情感和心理的小阴暗,只不过这一部处女作似乎更加用力。

蔡明亮的冷淡其实是暖一点的,或者说他的片子其实只是太闷和太疏离,他的大部分片子几乎没有了剧情,镜头超长甚至于失去了故事性,血腥暴力也几乎不存在,与其说是冷淡不如说是平淡。以及蔡导实在不cult,也不大谈特谈什么伦理心理,就是流露寂寞而已,这也是我喜欢的原因。早期作品青少年哪吒和爱情万岁个人风格没那么强烈,给人的这种冷淡的感觉反而会更明显。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台湾电影对我来说没有语言不通的问题,不会有由于只能看字幕理解对话造成的异样感。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大意是如何区分看和感觉的区别,这种冷淡应该是感觉出来而不是看出来的吧。

 5 ) 消失于镜头之外的角色

愈演愈烈的矛盾,是个推进,从女友离去,到劝酒不喝,最终是斗殴。 不拍全事件中的人,法官始终没有露脸。 配乐用的克制,看画的时候,做爱开始的时候,大概都是心绪有变化的时候。 前台的小姐一直是后脑勺,有些角色则出现于电话之中,似乎是为了加强主体的在场性与独一无二,彰显主体的心境而故意摒弃其他的拍法。 时而附加幻想于其中,幻想结束后,原本只是后脑勺的角色也出现了脸。 敢于20多分钟后就让前一批角色彻底消失,换上新的一批角色,让人不由得回去期待前面的角色,节奏自成一派。 看了妻儿的照片,却仍旧决定放纵,动作才表达心境,语言则只表达欺骗或集体无意识“我们谈谈吧”/“我想爱”。【角色的台词一定要很大程度上与行为,内心相违背,学到的最了不起的事物。】 是不是如果分了章节就变成昆汀了。因为少配乐,也少运动镜头,因此现实主义更加浓厚。 铺报纸,开阳台门,无意识动作,留远背影定格,出配乐结束,x圣治。

即将消失于镜头之外。

一幅山口湖泊的画,仿佛预示着猪堕井的那天,人们纷纷往井里张望,却只能看见自己仓皇窘迫的脸。

 6 ) 猪堕井的那天

电影讲的是寂寞吗?为什么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寂寞呢?
不得志的作家,与丈夫婚姻破裂的妻子,对作家一厢情愿的售票员,暗恋售票员的男孩儿,甚至是对妻子冷淡至极跑到外面招妓的丈夫。他们统统都带着哀怨的眼神,好像总是在期待谁来救救他们,将他们解救出这苦海。而他们却都是对方唯一的救赎。
故事有些凌乱,导演有一搭无一搭地讲着故事,感觉像心不在焉的样子。镜头总是摇摇晃晃以及多用平视的镜头,所以观影的时候观众可能会有错觉自己看得不是电影而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片段。
影片最第一个镜头是作家从家里出来,如很多看过电影的人的感觉一样:一副猥琐的样子。出门的时候看邻居的小橘子长势正好,顺手摘走一个。出版社的主编对他的稿件也不在意,反而是一直钟情于他的售票员从恭恭敬敬拿稿件的姿态中就可以看出心中对他的仰慕。作家有点小自私,利用了售票员的喜爱,向他借钱。转身就去找他喜欢的一个已婚妇人,两人向旅馆走去。
作家性格有些不招人待见,所以甚至连同学聚会大家也都不愿意叫上他。他也不在乎地跟着就去了。聚会上,旁若无人地唱歌,劝朋友喝酒,因为服务员不小心弄洒了汤在他身上而大发脾气。这是作家的第一次爆发。他像疯了一样和饭店人员打架。因为社会上他是不受重视的人,没人关心他的作品,而他的那些同学甚至是后辈也大放异彩,他心里的清高正在耻笑他们的随声附和还有那些没有个性的作品。这次似乎成了他发泄的一个借口,借醉酒不断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强悍——通过打架的方式。最后换来的不过也就是在劳教所待了5天的结果。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是:他在劳教所等候的时候,一个男人向他借了2万块钱(合人民币160元),他二话没说地拿出了钱。甚至都没问什么。看他当时那个落魄的样子,心里却残留了那么多他觉得文人应该有的豪放和不计较。
至此他的故事先告一段落。让我们来看看他喜欢的人——有夫之妇的家庭生活。
妇人的老公到外地出差,一路遇到倒霉的事。没想到最后到曾经要好的后辈家里也暗地里遭到冷遇。等待的客户一直没有出现,无奈只能在破旧的旅馆过一夜。寂寞难耐,找到了送咖啡的女子。却在朦胧中喊出妻子的名字。
这个寂寞的人被叙述完了之后,上演的是那个心仪作家的售票员的事。她为了能供养作家,趁卖票的间隙去找兼职。自动地忽略了在她身边一直对她有好感的小伙子。她在作家生日那天拿着蛋糕和礼物去他家找他,不想却遇到了作家和有夫之妇。她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是不甘心地追问:我有什么不好?
这时作家第二次爆发了。他在寒冷的街头对她大打出手。这次不是为了社会地位,而是为了在爱情面前卑微的没有未来的自己。他从来不对自己发泄,只是把这怒气撒向那些没有什么权势的人身上。而这一幕幕都别那个一直暗恋售票员的小伙子看到了。两个寂寞的人在这个寒冷的夜里相互取暖。
有夫之妇拿着箱子找到作家,看样子是要私奔了。却不见他的到来,去到他家也不见踪影。故事发展地越发离奇,而距离影片结束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最后影片戛然而止:作家的家里,有三个人,已经死亡的作家和售票员。还有杀人犯——那个暗恋售票员的小伙子。有夫之妇在家里拿着报纸,不知是看到了什么。把报纸一张一张铺开,延伸向阳台。踏着这些报纸一步步走向阳台。电影就在这里结束。然后一直贯穿电影的诡异的音乐响起。
这几乎是一部支离破碎的电影,谈不上什么情节。我甚至不太明白他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只是能从某个片段某段情节中觉得这是些寂寞的人们,他们想要找到的是慰藉。可是到最后从对方身上获取的确实假象。

 短评

这部很好啊,可能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洪尚秀了?每个角色都有细密的串联,很多的情节很有意思,就连最后送报员扔报纸的动作都觉得很有意思,居然有宋康昊打酱油

2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电影平静的基调让人感觉有点害怕,都市里的寂寞总在癫狂的边缘,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关系,都在寻找着不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洪尚秀导演的处女作,也是我看的第一部洪尚秀影片。看完后有点难过~

3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高分处女作。“总不能因为我是三流小说家就拘留我吧。”

7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推荐

有一天,一头猪失足落井,纷纷涌去观看的人们,只在井底看到一张张自己的窘脸……

11分钟前
  • 奴怒
  • 力荐

洪尚秀处女作,拍得好。以简单的结构分条叙述四个人物,相互之间呼应与交叉相当协调。男人的设置带点孩子气:事业不成功与洁癖,女人痴情,得不到的爱,欲望在他处发泄。虽然是彻底的悲剧,但因为一种游戏氛围的设置与点缀的幽默得到化解。隐形的叙事,相当有味。唯一的不足大概是过于情味的渲染,过散

15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我一直在问自己,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这么多年来,我在追求什么。人们爱的是谁,谁又还拥有爱的能力。我从未思考过程,只是反复询问自己。

20分钟前
  • nadja
  • 推荐

蠻有意思的,生活就是一部恐怖片,冷冽、疏離、突如其來的暴力,有點楊德昌的感覺。

21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有多被初始的洪尚秀所惊艳,就有多不屑现在的洪尚秀。男人的天份,多半源于女人也毁于女人。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重看#3.5;从处女作开始,洪尚秀就表现出对人物结构回环的偏好,并逐渐发展衍生出其永恒的母题;对艺术家身份的投射也成为标识之一;竟然出现诡异配乐,情节也较多曲折,结尾更是颇为惊悚,这些后来逐渐淡化;“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我们俯身看去的时候都会禁不住头晕目旋。”

2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90年代的男人还穿着西服,90年代的洪还喜欢用广角定焦俯角。似乎有受到蔡明亮影响。

2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作为有处女作控的我对洪尚秀的这部处女作相当不喜欢,很多东西做得太次了,到后面一路快进着看完,节奏感的慌乱无章让我觉得你怎么就这么烦人呢,真是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32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较差

三星半 闪灵害的我开场都不大能入戏...洪尚秀的古典金基德阶段 早期的幽怨气大点啊原来 康昊哥 你也青涩过!

35分钟前
  • Muyan
  • 推荐

梦中吃蛋糕的人。举起又放下的皮鞋。中药柜。空洞的性与败坏的食物链恋情。洪尚秀处女作,井口漫不经心地看着他的人物和故事。骤然切入的提琴,像口哨,像轻笑。 “我他妈的需要的是真爱!你做多少事也配不上我!” 2333 [拜拜]

38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洪尚秀充满了冷漠、欺骗和挫败感的处女作,全片弥漫的那种阴郁和悲伤,甚至于森森的鬼气从本片到《江原道之力》再到《处女心经》越行越淡,至《生活的发现》终于消弭于无形

42分钟前
  • 楚辛
  • 力荐

不管是创作方面的焦虑还是情感方面的危机,洪尚秀在他电影生涯初期一定陷入了某种不自由的状态当中。他在《猪堕井的那天》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婚姻生活的悲剧:一对同床异梦无爱的夫妻强行被道德绑在了一起。彼时的洪尚秀大概只知道美国和好莱坞还不知欧洲有个侯麦,因此他这部处女作借鉴并致敬了《肖申克的救赎》开篇那场情杀。影片里的男女关系复杂得犹如一张死死缠结的网,然而最好也是最显露作者才气的部分却是临近结尾时那两个简洁而又值得玩味的梦境:妻子梦见已死的自己因偷情而复活,丈夫梦到自己杀了偷情男女。试想洪尚秀看了侯麦,或许会羡慕《女友的男友》可以轻易拿走那件道德外衣。无奈在道德的重重监视与跟踪下,主人公们的爱情和自由已然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44分钟前
  • Muto
  • 推荐

洪常秀第二部。四段故事互有联系,画面极有年代感,能感受到导演的创作方法,让人很容易进入人物世界,女一号非常艺术的人妻气质。可如此猥琐的男一留着两撇小胡的三流作家竟然有两个美女死心跟着他,太不理解。那么二逼的男二竟然洁癖到嫖娼前流泪飘后检查竟然也有美妻爱子好时光,太不科学。整个电影情感表述非常荒诞,一点都不美好,性爱描写十分的日常,特别令人乏味,但结局转折很快,甚至恐怖,电影精准拍出了男男女女纠缠不清的关系,那么的日常又那么的不正常,生活是巨大的井,情爱的男女是猪,都在某一天坠入深渊。

47分钟前
  • BruceDy
  • 力荐

我爱你你爱她她爱她她爱他,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他他爱她。咦?怎么这世界已经没有人相爱,怎么这世界每个人都不快乐,怎么这世界每个人都爱别人,不爱自己。

4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男的要爽,女的要爱,渣男痴女能拍一辈子。

5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釜山电影节展映】韩影百年历史十部伟大影片展修复版。似乎修复时有意保留了胶片部分划痕。作家、丈夫、情人、妻子,四个男女,四场性爱,四段多角度叙事,既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交集。勾勒出90年代韩国社会下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关系。虽然男女之事并不新鲜,但处理得毫无狗血感。诡异而和谐的超现实梦境是神来之笔,使得窥探屋内可怖的惨死现场的真实性也模糊了起来。五年后大银幕二刷觉得更好,回味无穷。四星半。P.S.20多年过去,韩国的物价竟然只涨了三四倍

56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洪尚秀处女作,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渣男主角和玩结构的传统,不过跟后面的轻松小品式的喜剧比起来,这部简直是神经刀,故事讲得神出鬼没,很多时候还心不在焉而且诡异无比(都怪音乐)……这种白莲花式的女主角后来也比较少了。另外,这一部床戏真的好多……

5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