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园

剧情片台湾2014

主演:阮经天,万茜,陈意涵,陈建斌,王柏杰,苗可丽,陈大天,洪都拉斯,吴志庆,廖启智,石知田,陈以文,黄健玮,脱一然,陈仲熙,谢俊慧,饶星星,李迪恩,雷婕熙,林子熙,施名帅,王淮仲

导演:钮承泽

播放地址

 剧照

军中乐园 剧照 NO.1军中乐园 剧照 NO.2军中乐园 剧照 NO.3军中乐园 剧照 NO.4军中乐园 剧照 NO.5军中乐园 剧照 NO.6军中乐园 剧照 NO.13军中乐园 剧照 NO.14军中乐园 剧照 NO.15军中乐园 剧照 NO.16军中乐园 剧照 NO.17军中乐园 剧照 NO.18军中乐园 剧照 NO.19军中乐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7 12:14

详细剧情

  海龙菜鸟小宝(阮经天 饰)来到海天一色的金门,欢迎他的却是魔鬼士官长老张(陈建斌 饰)带来的铁血磨练。惨遭退训后,他被分发到有“军中乐园”之称的特约茶室,却在这里遇到了新训中心的好友华兴(王柏杰 饰),也发现了老张对阿娇(陈意涵 饰)情有独钟的秘密,坚守忠贞的他这时也被侍应生妮妮(万茜 饰)吸引,展开了一段幽微的情愫……  就当一切看似美好之际,茶室出了意外,风声鹤唳下,小宝偶然间又得知了妮妮深藏心底的秘密!他的世界开始动摇之际,变化接踵而至……

 长篇影评

 1 ) 军中乐园:乡愁、致敬和历史的另一面

<图片1>

两岸历史,是一段说不清的笔墨。它太近,近到无法看清,又太远,远到大家已经生疏。从小被洗脑的课本内容,到开放后各种历史学家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个故事。最近听《晓松奇谈》,用十几集的篇幅讲台湾的历史和现状,说到1949年,高晓松把它叫成“离骚”,说中国历史上从来只有外族的入侵造成南渡、分离,而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割如此令人伤痛。说到蒋氏父子的轮渡从吴淞口黯然离开,说到慈湖至今停着没有下葬的两口棺材,说到宋美龄遗嘱中要把自己和姐姐宋庆龄一起葬在上海,说到三百箱文物三十年的颠沛流离,造成如今文物的“台湾故宫精,北京故宫多”局面,说到只有两岸的故宫哪一天合起来了,才是中华民族的完美血脉延续。在洛杉矶大堵车的公路上听台湾,有种超现实的魔幻感,手里按着喇叭,眼泪却一滴滴掉在方向盘上。

除了伟人、名人的“大”历史,还有一种历史是我们很少触及的,就是小人物的历史。那些在金门妈祖当兵的士官长们,也许就是二十年前的某一年在放羊路上被抓去了壮丁的山东汉子;831里充斥着的各种方言,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拍成电影的故事。故事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个近在咫尺却终身无法回去的故乡。那在灶台上擀着饺子皮的亲娘,邻村梳着辫子的放羊姑娘,都成了梦里的环境,投射在831里的姑娘身上。

六十年过去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了历史。今日的台湾已没有了当年的记忆,那些回不去的故乡,也成了被烧毁的书信和遗物的灰烬吧。今日台湾人对自己的定义,早已随着那代人的远去而变化,今日的台湾,成为政党、经济斗争和历史暗涌中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读了那么多书、见了那多人之后,我终于发现,台湾不是一个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一代人或几代人造就的历史。历史是没法改变的,我们无法做假设说“如果那天发生了什么…”而只能说“现在的情况是什么…”钮承泽的电影是乡愁、是对父辈的致敬,也是对一代历史终于落幕的释然。

从《军中乐园》的小人物身上,可以看到战争可以怎样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抛开陈意涵和万茜的大胆演出不谈,片中陈建斌的演出的士官长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奇怪的是之前在其他大陆电视剧中并无看到他的突出的表演,让人心生疑虑到底是陈建斌的演技爆发还是大陆和台湾演员的对比。但起码台湾可以拍出这样的电影,而我们呢?

关于两岸的故宫,有另一本很好的书推荐,叫《两个故宫的离合》,讽刺的是,是个日本记者写的。

 2 ) 妮妮,八三么裡的別樣光彩

妮妮,一位戲份不是最少但話卻最少的主角。電影中前段,她連出場的時間都特零碎,更添她清泠的神秘感,讓戲中絕大部分人物都對高傲冷艷的她又恨又想親近。她的冷,絲亳不阻她強烈的存在感、故事感及吸引力,這要歸功於萬茜絕佳的表演力,用神態悄悄地把握了所有角色與觀眾溝通的機會。

在萬茜內歛性感的推進下,觀眾慢慢看到妮妮讓人既心疼又佩服的鮮明性格:不擾人的誠實。妮妮有著不光彩的過去,她很清楚在八三么的目的,沈靜地守著自己的承諾。在荒謬的命運及環璄下,她喜歡上那位簡單直接到能逗她笑,缷下心防輕鬆以對的小寶。她在心裡誠實面對了這份喜歡,同時在小寶面前,她選擇了對這份喜歡不言於表。而觀眾看到的是,面對小寶時大部分時間的淡然溫暖,特顯了妮妮在難得的信任與依賴中,那用力掩蓋也逃不過觀眾眼睛的濃厚情感。萬茜於此的表演,層次分明,對比強烈,讓觀眾對妮妮一目暸然。

越多的相處揭示了越多的秘密,而這些都只是妮妮的過去及外在的枷鎖,與當下的她,內心的她,關係並不大。妮妮的隱瞞固然是善意,更十分容易理解,因為她清楚這份感情的結合是幾乎不可能的。秘密雖不是無比重要,但卻是與她內心接觸的最後一道防線;不把秘密說穿,可以同時保護小寶與自己,把這份關係保持在最美好不脆弱的階段。秘密之於這份感情是阻力更是催化劑。因為在乎這份感情,妮妮決定更誠實地面對過去及眼前的小寶。她把秘密娓娓道來,看似是已過去的悲傷,卻透露出迫不得已的無奈、狠狠上了一課的深刻教悔、痛定思痛的坦然面對、為剩下牽掛努力的決心。滿滿的堅毅與自我珍惜,更顯她於一眾八三么女人中,有著不一樣的光彩。

在妮妮的剖白前,小寶無法不正視自己對她的珍愛。秘密褪去後,他們的心意真正相通。在寓意希望,捕捉曇花的那幕,妮妮主動的牽引與堅定的步伐,彷彿重現了她在那段失敗愛情初期的直接與熱情,展示了她原有的那份灼熱之心及對愛情的浪漫嚮往。同時,也讓觀眾無不期盼這段愛情能走向美好的結局。

可在那充滿無奈與遺撼的時代,這段愛情當然無可幸免。在離別前,這份發生在最不可能的地方的柏拉圖式愛情,濃濃的愛意醞釀到最高點,較成熟的妮妮一如以往地當著推進的一方。可以說這場親密無比的場面是成功的;在慾火當下,人物性格還是如此地分明,妮妮依然是勇敢得無愧於心。一旦作出了選擇與行動,結果成功與否其實也無法控制了。當然,坦然與勇敢得不到相對的回應會讓人十分傷心及失望,可當你明白人生的藝術,就能明白勇敢嘗試絕對比懼怕失敗好很多。

離別的那天沒有正式的道別,留下來的也沒有痕跡只有心意。結尾顯現的是,曾在戲中強烈地存在過的各個主要人物,似乎都消失在時光洪流這個不變的定律。剩下的小寶也在觀眾的眼前,走到離開八三么的那天,這時觀眾領悟到剩下的從來不是哪個人物,剩下的只有那份人終會被抹走的唏噓。這一刻,在觀眾心裡,同樣強烈的是對戲中喜愛人物的懷念。對比飲恨地剩下遺憾的小寶,你會發現妮妮活得坦然這作為人的方式,是多麼有生命力,讓人敬仰,讓人羨慕;妮妮無疑是站在高處的,無遺憾,心無悔。即使如上,還是可以想像八三么雖既深刻又遺憾,但始終保留自省與善良的小寶,還是能在回到台灣後,更成熟地活出一條自在路。

電影中的妮妮,以高冷,勇敢與清醒的形象,異樣地存在八三么裡。如同角色的強烈,萬茜的演繹也是分明而奪目的;想必她對人物分析做得非常詳細,才能如此準碓地把握了角色與環境及時代背景的連結,成功帶起了主角後段感情線的感染力與思考性,讓角色極具說服力與餘韻。寫了這麼多,只因心醉了。

 3 ) 当年的兵哥哥

「獻給,在命運之海漂浮的,每一個你我」
钮承泽,这一票,干得不错。
能砸钱拍历史剧的导演都是好导演,因为他们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
而《军中乐园》最打动我的是,他把历史的聚光灯打在了最平凡的人身上——那个去金门服役的少年,那个被迫加入国军的硬汉,那些弹吉他、私奔、虚情假意的姑娘……
以前看过《宋家王朝》,什么恢弘的历史都不过是几大家族间的轮番赌注。那是部好电影,但只演绎了一部分。
那么,《军中乐园》是之后的另一部分。所有迷雾重重的时代,都有一群浮浮沉沉的人,他们要像游到对岸一样奋力生活。那里,经不起背叛。
浙江人总会为蒋介石不值,像江东之于项羽。可他输了的结果,却是让千千万万无辜的人去承受。毛泽东赢了的苦难,也散播于大好河山的每一寸。什么意识形态,都是他们的利欲熏心。越伟大,越肮脏。
军人,圣洁混合着戏谑,是一个无可定义的词。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毕竟,他们,是最最活过的那群人。
最后的三张黑白照片,我很喜欢。那便是理想,与现实相反的另一面。愿他们活在照片里,不再苦难。
那一天,钮承泽骑脚踏车来学校,说——他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4 ) 《军中乐园》▕ 昙花一年只开一次

“昙花一年只开一次,错过就没了。”

这是电影《军中乐园》里的侍应生妮妮对小宝说的。然后就让小宝带她去看,接下来出现了电影里最美的一幕(个人认为)——

月光下妮妮拉着小宝的手,两人跑出宵禁的军中乐园,然后穿过漫长的地下坑道,来到一大片的高粱地里。他们在高粱地里奔跑时,千千万万只萤火虫从高粱中升起来、飞舞、发光,把彼此的笑容照亮。他们边跑边笑,肆意喊和叫,仿佛要把夜晚笑成黎明,要将身后的那个“乐园”永远抛之脑后。终于,当他们穿过夜色狂奔到那朵昙花面前,正准备屏息凝神看一眼它时,发现昙花已经谢了。空气突然凝住了,只剩下来时奔跑后的喘息声。两人默然,松开了手,清冷的月光打在妮妮的侧脸上,神色黯然。而后妮妮转身,轻轻在小宝额头上吻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笑释然,便离开了。

这一幕里有太多属于金门的元素:国共抗战时期炮轰金门留下的地下坑道;成片成片的高粱地以及让人联想起的闻名世界的金门高粱酒;月光下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厝村落……最具时代烙印的是那座尘封在历史中的军中乐园。

1951年,国民党军方为解决数十万大军的生理需求,成立了军中特约茶室,又称军中乐园。据说因为金门首例特约茶室启用时使用的电话分机号为831,且因金门驻兵最多,令此茶室最为出名,大家便俗称此类场所为“八三幺”。军中特约茶室的侍应生一般有两类:招募而来的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或者一些女囚(电影里妮妮就是这一类)。她们服务的对象是军中的军官及士兵们,不同位阶的军人有对应等级的侍应生。士兵们需要购买门票(称为娱乐票),且每次“消费”有时长限制,而报酬侍应生需要和军方分帐。这种特殊存在的军中特约茶室一直到1990年才被取消,前后持续了40余年。

时间的波涛渐渐湮没了历史的真相,也逐渐露出了面目狰狞的人性之恶。或许当时满怀“光复”理想的蒋氏和万千等待“反攻”回来与家人团聚的国民党士兵们真的以为军中乐园只是一个非常短暂而轻微的苦楚下暂时的安慰,没想到这样的安慰会像毒品一样慢慢侵蚀他们的身体、思想和意志,到最后竟成了生命里永远的遗憾和心里最痛苦的根源。电影里的张士官长就是那个时代下大陆国民党士兵的缩影,母亲一针一线纳的鞋底、落日炊烟中飘出的饺子香味儿、邻家牧羊少女淳朴的笑容,这些都只能出现在午夜梦回故土的情景中。年复一年,终于消磨了所有的梦,于是开始另一个重建现实家园的梦。此时,过去热血奋战时的威武与骄傲、当下对岁月静好的期盼和努力,都在一句“外省仔,你们永远回不去了!”走向了终点。是的,和张士官长一样的万千士兵都知道自己是“外省人”,也明白或许真的永远回不去了,可是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后一个幻想不能被戳破,否则他们就真的幻灭了。

回到萤火虫照耀下那两张年轻的面孔,时代似乎没有把生存与毁灭这样的大命题写在他们身上,却把屡不清看不明的人性之网套在他们身上。刚到军中乐园的小宝会因为女朋友的一封分手信而痛哭流涕,会因一句没有兑现意义的承诺而坚持自己,会因同情侍应生去傻傻劝架而流血受伤,会因热心想帮助士官长而编织善意的谎言……当他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历史是怎样荒谬而平常地发生后,他也变成了会用看似合理的手段保护自己、会适应原来根本无法理解的环境、会用短暂的快乐和刺激麻痹自己的人。而妮妮似乎一直没变,一直以那种不真实、缥缈的状态而存在。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离这个那个时代很远、离身边的人很远。她所代表的那种美好的理想带给小宝的有猜疑、有失望、有心动、有成长。在妮妮离开前夜,他们有着最亲密的一次彼此敞开,那个年少懵懂的小宝也在此刻成熟,他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都与妮妮密不可分,可以说妮妮就是他生命这个阶段最为关键的启蒙者,可是就是在“千钧一发”的高潮时刻,小宝用妮妮的话颠覆了这个“神话”——因为妮妮曾经对他说过:“承诺是给自己的,不是为了谁,做不做得到都是自己负责,跟那个对象无关。”也正是这种颠覆,维护了他们各自的美好,这种美好并不完美,遗憾才是美好得以持久的永恒动力。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看昙花,昙花一年只开一次,他们终究错过了。

电影的最后出现了妮妮带着孩子和小宝的合影,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自主权,或许后来小宝只是以旧友的身份出现在妮妮的世界里,又或许他们补足了离别前夕那个美好的遗憾……

“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止”是《军中乐园》的命运,拨开历史的迷雾、揭开人性的面纱后才发现军中并没有乐园,所谓的“乐园”不过是人在最无助的时候为自己开垦的一块生存地,本来以为在其上会燃起一束光,到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时代的灰烬,而已。这也不过是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以后,人类不断寻找和开垦的一个个“乐园”之一。

 5 ) 樂園再好,總得歸鄉

從選擇八三么為主題來看,
已經註定了這部片跟傳統的「菜鳥天兵入伍被魔鬼班長操到飛起來最後男孩變男人走出營區」的正能量蛻變型軍教片不同,
(而且大概前二十分鐘看到阮經天被海龍退訓的時候就知道了),
相反的,沒有朝向陽光的成長,
到了最後,阮經天剛入伍時候那種對於軍中各種扭曲狀態的迷茫眼神不見了,
他開始哈煙嘻笑,
姿態與學長一模一樣,
改編接應生的悲劇唱歌,
對於各種怪現狀學會視而不見,
菜鳥變成老鳥,
在導演的眼中,
與其說「成熟」,更像是「世故」,
學會對無力改變的事放棄掙扎,
或對於不忍入目的事視而不見。

整部戲被切成三段故事來說,
小寶跟妮妮的,
老張跟阿嬌的,
華興跟莎莎的,
三段表面上都是愛情戲,
其實實際上只有阮經天跟萬茜那段的重點是放在愛情,
其他兩段都只是把愛情當作幌子,
用來包裝導演想講的其他議題。

如華興跟莎莎的逃亡,
兩人都是出於對環境忍無可忍的壓迫下不得不的選擇,
學長的惡整、客人的暴力,
他們都不是自願來到這個地方,
回過神來,卻發現這個島就是沒有圍牆的牢,
「為什麼人都沒有選擇?」
華興在片中好像是在問阮經天,
但他知道自己的問題誰也回答不了。
直到最後他才知道,
原來要離開,意味著就是得毫無保留的離開,
他與莎莎作出的選擇,
意味著自己在(當時可預見的)未來裡,
再也無法回到原本的生活。



而老張跟阿嬌的那段,
更明顯的,幾乎已經看不到「愛情」的痕跡。
陳意涵的角色對待每個男人都使盡手段,
裝嗲賣騷樣樣來,
可是卻是個填不滿的洞,
她早就看穿了這些來來去去的男人,
個個都只是買票入場而已,
她只是他們十五分鐘裡的女神,
燈亮過後全都又成了仁義道德的偽君子與鐵軍官,
而女神則打回歸妓女,
來自父兄的創傷讓她自我實現地「成為」妓女,
男人帶給她的,除了累積成一盒金銀財寶外,什麼也沒有。
她渴望愛,卻又註定無法得到愛,
也註定老張無論如何努力,如何竭盡他的所能,
去驅趕其他蒼蠅、去跟長官借錢、去幻想退伍之後的生活,
與最重要的,透過討媳婦去完成對盡對母親的某種交待,
都顯得只是一廂情願。
最後他走出喧鬧的勞軍狂歡,
抓著一疊鈔票走上大街,
走著走著,停了,
一個驍勇的海龍英雄,
終究走進了路旁陰暗的小巷。


如果說故事的主題是八三么,
那麼只能說拍出來的成果,因為陳建斌的演技太過強烈,
讓全片的故事重心從慰安本身往老兵的方向傾斜的不少。
比起適應生們的遭遇,
老張雖然看起來在島上威風,
實際上卻無比悲涼,
作為一個被強硬拉伕的受害者,
他有理由恨這個蠻橫的政權;
可是作為一個軍官,
他卻又必須誓死捍衛這個政權。
內戰的矛盾濃縮在他身上,
捨不得穿的新鞋、來不及吃的餃子、隔壁村養羊的女孩,
那是老張對原鄉的最後回憶,
看起來都是小事,卻是他念茲在茲,
割也割不斷的鄉愁臍帶。


而至於小寶跟妮妮的愛情戲,
雖然鋪陳篇幅最長,
可是筆跡卻怎麼也能濃不過前面兩段,
縱使萬茜氣場強大也無力回天,
兩人從相遇、爭吵到最後分離,
雖然留下金句不少,
不過整體疲軟,除了床戲大膽之外,
其實也就一男孩愛妓女的戲而已,
而且這《艋舺》裡不早用過了?


雖然三段愛情戲良莠不齊,
不過還好導演還是用「回家/歸鄉」的文眼穿插在三段故事中,
讓整體看來雖雜但不至於亂。
裡頭的每個角色,雖然都生活在島上,
可是卻沒人把那裡當作一個「家」,
無論是義務役的年輕人、慰安的侍應生,
甚至連從年輕當兵到老的士官長,
人人都想從這島上逃離,
回到原先的家,或建立一個家。
在這「樂園」裡,主要的六個角色,沒有一個人是快樂的,
這跟當兵本身的狀態或許有點類似,
人被從自己原生的家庭裡抽出,
無論過得爽不爽,長官賤不賤,公差涼不涼,
軍營只是一個供吃供住的地方,
當兵只是一種過渡的狀態,
片中的主要角色,無論官階性別,
身處島上的目的就是為了離開島上。

最後華興跟莎莎下落不明,
老張從英雄淪為兇手,送了軍法審判,
阿嬌沒能找到疼惜她的人,死在錢堆裡,
小寶的義氣與誠實造成的悲劇也讓他不再是剛到島上的他了,
唯獨只留給勇於改變命運的妮妮一絲希望。
上面所有人在某種意義上都「離開」了樂園,
但像是最後夢幻而不真實的幾張照片一樣,
真能回得了家、逃得了時代的卻又有幾何?
是樂園也好,不是樂園也罷,
那裡終成為不了家。
那個在片末出生在八三么裡的嬰兒守義,
彷彿讓觀眾在灰暗裡看到了一絲曙光,
透露出「樂園」還是有成為「家」的可能,
不過隨著時代推移,特約茶室終究被視為恥辱的象徵而關閉,
到時,對於那個嬰兒來說,
或許又是另一段受時代擺佈的悲劇了。

 6 ) “金门《军中乐园》831茶室怀旧旅游项目”概念宣传片。

主题太大了,一边是男人的,政治的,时代的暴力,一边是女人的,家庭的,性的暴力。炮火轰鸣下的呻吟。更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要融进去。


《军中乐园》。钮承泽拍的东西,成不了杰作,更不要想大师之作。没有那种深沉的东西,软得很。那个陈建斌回忆儿时段落。没有任何必要插入一个回忆镜头。这种老兵的回忆没有必要具象化说清楚,反正都知道是辗转流离身不由己过来的。一具体就削弱了想象空间。

陈建斌饰演的老兵和阮经天的新兵之间对手戏不够,没有二人怎么从魔鬼教练的虐待到双方能够互相体谅,阮能够理解老兵的思乡之情之发展过程。老兵身上的情绪应该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对被强征入伍的愤恨,而且应该有经年军旅生活,已经是个兵油子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纠结的情绪

钮承泽拍的《军中乐园》就像湾湾小男女们热衷“打卡”的那些个岛内小情调景点,透着一股子软性的,娘炮气的,假惺惺的,肤浅的,消费主义色彩的,气质。

浪漫的英语歌曲一响起,我就明白了。钮承泽拍的是一个“金门《军中乐园》831茶室怀旧旅游项目”概念宣传片。


钮承泽把他所知的那些个金门元素,一股脑子都塞进去。和剧情割裂,做不到有机结合,没有生命,浮于表面。

十分反感阮经天一副圣母弱鸡相。作为一个当兵的,或许道德要求比较高,但是同情失足女子,不应该是一副现代少爷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应该是看在眼里,默默承受,内心斗争,逮着机会再做一些利她之事。浅薄

表现王柏杰受军中同袍暴力,也表现得不好。战友之所以施暴,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压抑扭曲的环境里,才产生出非人的性格。不能只在王的话语中体现,然后就是夜间殴打。应该表现所有人如何在暗无天日的隧道里劳苦,才能给这种暴力找到由头。这个段落完全可以和阮在831目睹的残酷搞一个交叉蒙太奇表现。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阮经天和那位侍应生做爱的情节,要放在女友寄来分手信之前?巨大败笔!完全不符合电影一贯套路!应该是阮经天苦苦守护贞操期待献给女友,同时目睹了茶室的残酷,还和那位侍应生有了一定感情积淀。但是女友却寄来了分手信,他悲痛之余找侍应生安慰,发展成做爱。这样才对啊!!!!!

阮经天带着万茜去理发店,万茜解开手铐后自己去打电话,阮经天找不到她,后来寻到。寻到之后万茜应该有一句台词,擦干泪告诉阮经天,我不会跑的,跑到哪儿去呢?凸显她作为一个服刑犯人,有孩子的人,戒严时代的人的跑无可跑。

妓女的各种形象,除了有欺骗男人的,被男人欺骗但是心依然存在幻想的,现实的或者理想主义的人,还缺一种人,就是完全不痛苦,或者痛苦很少的,傻大姐似的,没啥理想腿一叉比干农活好的女人。有这种人整体形象就更加丰满。

万茜和陈意涵都有自身遭遇的独白,显示出导演的无力。不应该有这种人物独白,可以只言片语,意在画先,从动作和行为中表现。自己说出来就弱了。

万茜和阮经天的关系不应该是浪漫小儿女一对儿,应该是姐姐和弟弟姐弟恋的关系。阮经天知人事赖于万茜,万茜从阮经天身上获得一些男性的安慰,不至于对男性全然失望。第一次亲吻,应该是阮埋在万的胸脯里,有那么一种感觉的。

钮承泽很娘,老喜欢搞一些娘希匹的拉手手小特效。草莓兵之恋。

陈意涵刺激陈建斌那里无的放矢,让人看得莫名其妙。意思就是陈就是被男人伤害,对男人恨之入骨没了心,有意刺激老兵回不去的底线,找死的女人就对了,这样难以让人同情她。我觉得应该加强一些,她其实是厌恶自己,有一种绝望的态度,要用玩弄男人来惩罚男人和自己。方法除了前面铺垫,还有最后陈意涵被掐死的时候,要给表情特写,从一开始的挣扎和不甘,慢慢留下两行热泪,那种好莱坞恶人死前都必须死的很凄美很善的桥段,最后死的像是解脱。方为有力。

陈建斌回忆段落和幻想段落必须全部不要。

蒋公到金门视察,不应该给任何面部镜头,只应该在阮经天的视角里,给一个远景中的背影。或者根本就不能要,就是喇叭广播仅此而已。非要凑个蒋公,就和凑个邓丽君一样无聊。摇臂俯视下降镜头,那么清楚地蒋公完全是错误的。
 

结尾处黑白照片,黑白幻想段落,谢谢这个献给那个,配乐怀旧诗朗诵。够了

 短评

茶室不喝茶,军营不打仗。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对于一代人却是蹉跎了半辈子。一群荷尔蒙旺盛的青年人正当最好年华,却因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战役而挥霍了青春,一同逝去的还有仲夏蝉鸣中关于茶室的回忆。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人物群像里有泪有笑,难得导演挖掘了这样一段历史缝隙里的往事。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萬茜真好看

11分钟前
  • Castieal
  • 还行

非常赞。更理解同情8号一些,老张就是再有理由,也不能拿8号当成实现自己幸福生活的一个符号,说到底还是没有拿她当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整个故事讲的都是一两代人的“没有选择”。结局那句“娶个好女孩,忘了八三幺”戳中我。如果命运给她们选择,谁愿意沦落风尘呢?

16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初衷虽好,但力所不逮。导演太沉溺于和急于抒发大江大河般的情怀,却失了人物和故事的掌控,导致所有的情怀都是嘴说出来的。人一陷入自我感动,往往很难再真地打动别人了。表演上除了陈建斌其他人都太不中用了,落漆啊。最后,陈意涵真美。

17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还行

昙花开了?带我去看。昙花一年只开一次,不去看就没了。

18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大概会记得万茜

23分钟前
  • 固力果guriko
  • 推荐

在對峙的前線中說著人的故事:出生雖注定了時代,卻不只為時代而生;是個或輕或重,情緒不會過重的故事。喜歡片尾的照片,達成角色與觀眾的期望,即使不能在真實世界達成,也不重要了。在這戲認識了演出超有靈魂的萬茜,掩蓋了主角對手的風芒!

24分钟前
  • joyce@amigo
  • 推荐

内地很难上映,不过我也懒得去说服那些等着内地上映的人。毕竟政治和情色的尺度摆在那里。看完片子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让陈意涵去演一个风情万种吸引老兵的男人,而男人也过不了美人关。陈建斌真的演的好,万茜也是。对了,侯孝贤一定帮了不少。

29分钟前
  • 细雨湿流光
  • 还行

在台灣看的首映,有幸參加首映禮,見到各位大導和主演。豆導的電影從來不虛妄,細枝末節作為突破點,演員也找得很棒,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一個叫萬茜的女演員,留下深刻印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樂園,只不過它有如曇花一現 // 第一次看了一場不想散場的電影 133分鐘無刪減版

31分钟前
  • 昂篙
  • 力荐

你指指夜空的星,我說那是對岸的,不是我們的。 海如人生,要我怎麼橫渡。 請留意耳邊的風,伸手抓住吧。 它可能屬於我們,也可能很快溜走。

36分钟前
  • 林西拿
  • 推荐

士官长的演技撑起全片

41分钟前
  • SomeThink
  • 较差

陈意涵真的不适合演风尘女,眉眼像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开口一股台湾偶像剧的味儿,跟万茜比真是差远了。陈建斌演得好。

43分钟前
  • 有橘
  • 还行

1.在这个冷战体制、这个奉化王朝之下,最终每个人都坏掉了。2.想讲的东西太多,结构松散,但演员表现均佳(即使是阮经天),陈建斌一整个影帝格!3.这个题材只要不搞砸就会是好片,但我很讶异钮承泽居然没搞砸,一定是侯孝贤帮他的。

45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戏里一群年轻人苦其筋骨,只为完成当权者一场复国大业的幻梦,空耗青春;戏外同样是一群年轻人烈日苦劳,只为成全导演文艺又自大的少年回缅,终成烂片。

4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万茜真美

50分钟前
  • 筱晗
  • 推荐

豆导在片尾特别感谢侯孝贤真是没错,侯导作为本片的剪辑指导,让画面美、流畅、台湾的感觉,商业气息没那么重,比豆导之前的电影质感都好;陈建斌演技真是太厉害,让人记得精彩的场景很多;万茜在里面比我的女神美。内地上映可能性太低了,除非剪成什么支离破碎样啊

52分钟前
  • 小葵尖尖
  • 推荐

国军“慰安妇”的故事,虽然有大的时代背景,但讲的还是人、性、情,并没有意识形态上的表达。陈建斌饰演大老粗士官长,形态百现,看似用力过度,但唯其如此才能立起这个人物。万茜饰演杀夫少妇,风情万种,眉目流盼,煞是迷人。阮经天饰演愣头青,演得也确实有点愣。

54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陈建斌真是拼了

58分钟前
  • 闪闪
  • 还行

能打动到我的,也就唯有最后那三张梦回不去的黑白照片了。

1小时前
  • 不良生
  • 还行

万茜眼神跟羽毛一样 在人心尖上挠一挠 然后又飘走了

1小时前
  • 𝙱𝚕𝚊𝚗𝚌𝚑𝚎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