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1957

剧情片美国1957

主演:亨利·方达,马丁·鲍尔萨姆,约翰·菲德勒,李·科布,E.G.马绍尔,杰克·克卢格曼,爱德华·宾斯,杰克·瓦尔登,约瑟夫·史威尼,埃德·贝格利,乔治·沃斯科维奇,罗伯特·韦伯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2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3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4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5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6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3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4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5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6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7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8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19十二怒汉195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20:01

详细剧情

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涉嫌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证人言之凿凿,各方面的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各有不同,除了8号陪审员(H enry Fonda 饰)之外,其他人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不屑一顾,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8号陪审员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点”,耐心地说服其他的陪审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也在冲突和较量……

 长篇影评

 1 ) 这样的愤怒才有力量

     拍电影真的可以很牛的。一个密闭的房间,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加上来来回回统共不过十多个人,每人轮流讲几句话,导演就真能给丫整出一部接近两小时的电影来,还一点儿不闷场。你说这牛逼哄哄的气场,是叫咱国产导演情何以堪呐?

    以前听人说:好的电影好就好在讲故事的技巧上。我不服——那些漂亮的演员怎么算?那些华丽的场景怎么算?那些炫目的特技怎么算?可是,从前没看到过所以不明白,现在知道真的有这么一种电影,看过之后你可能记不起演员的长相,也根本不知道男主角的名字,但即使过了很久还是能回忆起电影里的情节脉络,日后还会时不时地给你一些启发。

    我是说“12 angry men”这电影。

    第一次看是在大一的思修课上,当时讲课的老师把教材压根甩在一边儿不管,热衷于给我们这帮孩子普及法律知识,有一回课就给我们放这部电影看,说这也是他喜欢了多年的一部。时隔一年,又在讲美国司法制度的课上再看了一遍,这一遍把许多原先没能看懂的细节给弄明白了些,越发感慨编剧的伟大。真的,把一部有着绚烂的场景和传奇的命运的片子拍得吸引人容易,要拍好这样一部拿着放大镜近距离看美国的片子,单是拍得不让人打瞌睡就已经不简单。

    电影情节其实简单: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证人言之凿凿,各方面的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

    陪审团,这大概是美国司法体系里最吊诡的制度了。不管案件多复杂多重要,最终的裁判权还是要交到一群普通人手里。难道就不担心这些普通人乱来一通吗?作为从中国这样从来把司法与审判看得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成长的小孩,我简直怀疑美国佬把国家法律当儿戏。但美国的司法制度给出的答案却简单直接:收集证据、辨别证据这样细致的技术活儿应该教给专业人士弄,但最后从证据中做出判断——有罪耶?无罪耶?只需要…是的,常识就行。一个人只要智力正常,又跟当事人双方又没什么瓜葛,那就有被选作陪审员的资格,在老美的观念里,权力绝对不可以被少数人占有,所以他们宁愿频繁地从普通群众里挑选陪审员,也不愿意把审判的权力交给少数的那几个聪明人,从而尽量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他们称之为“最不坏的制度”。与之对应的是咱国人对于司法权力长期由少数人占有深以为意,因为“他们”是高级精英份子,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易受蛊惑的群众,我们称这为“有史以来最优越的制度”。
    
    十二怒汉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它把聚光灯投射在了美国的权力运行机制里最为神秘的角落,向观众揭示了陪审团具体的运作过程。而美国两百多年来实现民主自由的秘密,也浓缩在了这样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

    灯光照在“民主”的脸上,观众一看,哗,也是有皱纹有雀斑的模样呢,不是传说中的天使模样呢。你看在十二怒汉里那些位受美国的自由民主传统熏陶长大的男子,不也有人一副对别人死活漠不关心的怂样嘛,不也有人骨子里鄙视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嘛,不也有人固执地认为年轻一代都是脑残做出什么蠢事都不奇怪嘛,好像跟咱们国家的人都差不多的德行。

    想想我们的社会舆论环境,面对一个公共话题,首先就有一帮人表示这事儿跟他们没关系、别人死活他们不在乎;意见还没正式地表达,事实的来龙去脉还没澄清,就会有一帮人竖起自己的立场,批判谁打到谁照样义正词严;有权威有名气的人的意见很快会被公众听到,这其中有些人的想法根本没多少价值照样有一群粉丝在后面追捧;而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却因为声音小而被淹没被忽视,提出反对意见的少数派还要面对人格的质疑,还要拿出证明自己有资格发表意见的证据。比如你觉得毕加索的画不好看,这时就会有人来质问你“你画出过比毕加索的更受欢迎的画么?没有,那你就没有资格议论毕加索。”少数派往往势单力薄,知难而退,最后只能选择闭嘴。如果反对派都能这么识趣,那么和谐社会很快就会实现。
 
    实际上,要用语言压倒一个人简单,与之争论并且最终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却很难。电影里的12怒汉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顶着各自的偏见与狭隘在对仗。当然,这场争论至之所以精彩,也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为之捍卫的东西。我想,整场争论下来,8号陪审员之所以能从最初11:1的势单力薄到最后扭转乾坤,除了他难能可贵的坚持精神外,隐匿在剧情背后起着boss作用的,其实是优秀的民主制度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氤氲下的公民性格。

    人们尊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即便一开始只有8号一个人在反对,尽管他的反对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做支撑,人们也没有一口宣称8号是个傻逼,然后集体忽视他,反而,人们愿意让8号说话,听听反对者的意见,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每一个人都有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机会,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当有人打破发言的顺序抢话时,马上会有人提出抗议:“先生,现在轮到X号发言了,不是你。”因为过多地自我强调不仅会左右旁人的思路,还会损害别人正常发言的权利。

    每个人尽管有偏见,但人们都尊重事实和逻辑。有偏见不可怕,反而还可以为旁人提供不同寻常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但如果拒绝承认事实,还把异见者的嘴封上,那就是选择性失明,这才可怕。

    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即是“合理怀疑”,即反对者提出自己的疑义,不需要试着证明自己提出反对的资格,也不需要立即提出一个更好的取代方案,他只需要指出自己认为哪里有漏洞就够了,这样的规则不但大大地减轻了反对者的负担,更为避免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提供了保障。

    所以“民主”这位美人儿虽然不是沉鱼落雁,但她美得让人感到很踏实。十二个各有偏见的普通人偏偏就能一一戳破即便是专业律师都未能驳倒的呈堂证据,不得不令人赞叹,正如编剧借剧中人之口点出来的“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 不难听出话中那种为自己身在那样一个国家而满意、而欣慰的感觉,可是牛电影牛就牛在,让人心服口服。

 2 ) 民主制度简明教程

    已经八十多岁的悉德尼卢内特(Sidney Lumet,他的中文译名很不统一,花样众多)2007年拍了部《在魔鬼知道你死前》,后辈们较好不断,为这位高龄的牛导欢呼。确实,他老人家至今已经拍了太多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好片,如《典当商》、《热天午后》、《大审判》等等,而其中至今最令我拜服的还是《12怒汉》,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一部民主制度的简明教程,在一个屋子里,就12个人就能整一出充满戏剧性的精彩故事,实在强大。
    本片首先当然表现的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我想有不少人应该和我一样,初听陪审团制度有些不可思议。天啦!判断一个人有罪无罪是多么需要专业知识的事情呀,竟然交给一群彼此多半不相识,凑在一起的“乌合之众”。本片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生死抉择被交到了12个人手中,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审理工作已经完成,他们需要的是根据这个过程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其实,所谓陪审团制度不“专业”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常常忽视过程,只看结果,只看到最后的决定由非律政人士做出,却忽视了之前的这个过程,警察、律师、法官等都是专业人士,他们会搜集和甄别证据,而这个过程只要保证程序正义性,剩下的陪审团做出的判决往往可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都是完全正确,但是往往能尽可能避免最坏的结果。这就如美国总统大选,民众并不都是政治方面的专家,并不都是有敏锐洞察力的能人,但是大选和之后的弹劾等制度保障能尽可能避免糟糕的结果产生,这不完美,但是确是基于现实合理。
    本片还纠正了很多人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观念,是的,某种程度上最后的结果往往这样做出,但是却是基于程序的正义和理性做出的。所以,我们看到,起初只有一个人认为被告无罪时,并不是大家就此做出决定,而是倾听这场争论弱势一方的论点。而到了后来形势逆转,只有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认为被告有罪时,大家仍然倾听他们的声音,哪怕有些反驳有些歇斯底里。而这个过程中严守着程序公正,每当有人提出要投票时,主持人都组织着投票,没有因为观点对立双方的悬殊就省去一些“麻烦”的步骤。
    同时,本片也告诉我们民主有时也会有些混乱,但是总体是有序的,有风度的活动。比如片中,我们看到了各色人的举动,他们争论不休,甚至几乎拳脚相向,但是总体上总会有人维持,让整个过程在理性中进行。同时,片中的人物也是背景相差很大,但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来讨论一个他们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死,这也体现着民主的包容性,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参与。片中有人显的正气凛然、有人显的吊儿郎当、有人从贫民区走出、有人对贫民区的人有固执的偏见,但是没关系,民主制度下会因为政治正确性问题影响你的结局,但是不会因此阻碍你的参与。同时,大家都原则上保持着理性和风度,如果真是缺乏理性的固执己见,那么也不会出现最后一个人说服大家的结果,大家大多带着严肃的态度看待这个事件,根据的是法庭上的证据做出抉择,不会意气用事,当发现最初的看法是错误时,也能很有风度的接受,大家都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争执并不是为了一个“输”与“赢”的问题,而是事关一个人的生命,事关法律的尊严。
    本片还告诉我们民主在严肃中又允许一些儿戏,但是同时又会有纠偏机制。比如,片中那位看起来有些痞,就希望赶快出个结果去看球赛的角色,他开始坚信被告有罪,希望赶快出个有罪判决,好去娱乐。后面见无罪的一方占了上风,又改口认为被告无罪,希望这时赶快出个无罪判决,好摆脱这麻烦事儿。片中又还有个坚持有罪看法到最后的“莽撞人”,出于一些原因态度粗暴,歇斯底里。但是他们的意见没有被剥夺,而是被尊重,同时,更多理性的意见又可以化解一些偏执的负面影响。而民主制度下的政治也是如此,我们曾经惊讶美国人怎么能这么娱乐政治,其相关的笑料有些巧妙、有些恶俗,但是这本身也是一种政治态度,或许不那么务实,有现实意义,但是却以其这种姿态对一些现实意义的政治行为产生着影响,所以当然也要包含进来。
    《12怒汉》并不是一出简单的英雄主义赞歌,更多的是以小见大政治制度缩影,从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群体的英雄形象,他们让一个无辜的生命逃过一劫,或者貌似让一个无辜的生命逃过一劫,谁知道呢,或许如《一级恐惧》一样放过了一个真正的罪犯,但是这种和“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五百”的观念相左的导向我认为更加给公民以安全感。
    最后,说说电影本身吧,本片整个故事都在一个房间内展开,但是却有悬念、有冲突、有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剧情转折的亮点,可谓充分表现了电影的戏剧冲突的魅力,在高立足点的背景下还做到了好看,实在令人叫绝。而且本片逻辑上一环扣一环,注意细节,没有一些故弄玄虚的哗众取宠,比起2007年那部我认为被高估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来,剧情要饱满的多。在去年,本片也被俄罗斯大导米哈尔科夫翻拍了一部基于车臣背景的《12怒汉》,还没看过,不过根据同样普遍的好评来看,值得期待。再次向84岁高龄的悉德尼大导致敬,您老太牛了。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97c99a135b049d856438db3c.html

 3 ) 从1到12

如果一开始12人都投有罪票那还有啥进行下去的意义!

大概了解了陪审团的意义。说白了就是民主!就算有罪,只要有一个陪审团的人员反对,就算最后得不出结果也会被判悬案,那接下来是不是要重新找证据?

从开始的一票无罪到12票全通过,也是捏了一把汗!陪审团的人员都应该理性多于感性!可是一开始除了投无票的好像都不在乎,只想早点结束!貌似这人就是罪大恶极,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人要忙着看球赛,有人直接在陪审桌上推销,有人对平民窟出来的孩子本身就有偏见,还有人把和自己儿子的相处直接嫁接到这件事上!

当细节慢慢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有些人怀疑了,有人还是认为无关紧要,甚至有些可笑!而这些人又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在看这件事呢!如果只是一味相信了证人的证词,那陪审团的讨论又有啥意义!

除了那个要忙着看球赛的,其他的都是重新审视了这个杀人案!就算是那个嗓门特别大的!他最后撕碎了偏见!

 4 ) 密闭空间多人对话中的镜头与轴线 ——《十二怒汉》剪辑分析

1 导言

单一的场景搭配十余人的对话,很容易形成混乱的局面。《十二怒汉》的影片时间和叙事时间基本相同,但在将近两小时的激烈争论中,叙事思路清晰,故事扣人心弦。这和镜头轴线的巧妙运用分不开关系。

2 镜头

2.1 景别和剧情节奏

《十二怒汉》的景别和剧情内容和节奏相辅相成,根据争辩的激烈程度灵活地选用适当的景别。

众人初入房间时,被审判的男孩与房间叠化转场,暗示他的命运将由房间里的人决定。房间画面是作为定场镜头的中远景广角(图1),空间开阔,观众的心情和陪审员一样轻松。一轮讨论,每个人在中特写里阐述观点(图2)。此时,人物间的矛盾还未显现,交谈时比较友好,剧情的节奏较平缓。与此对应,画面中有不少的环境元素,留有“呼吸的空间”。

图1 初入房间的中远景镜头

图2 一轮发言时的中景镜头

双方阵营的争论趋于白热化时,大批特写镜头连续出现(图3),镜头中的冲突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和镜头的距离变近,表现人物的激动情绪;另一方面,空间被压迫,表现人物的困境感。

图3 激烈争论时连续的特写镜头

每次争论后的缓和期,景别立刻从特写变回中景(图4),空间突然舒展,观众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临近结束时,面对最无理取闹的3号和最理性的4号,说服的难度达到最大,大特写(图5)将激烈的冲突推向顶峰,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镜头语言为情节服务,镜头中的情绪能传达给观众,并牵引着观众的感受。

图4 争论告一段落时的中景镜头

图5 临近结尾时的大特写镜头

2.2 构图和人物关系

《十二怒汉》的分镜头经过精心设计,能够鲜明地反映人物关系。这是多人对话中理清叙事的重要方法。

影片最初,8号陪审员孤军奋战,只有9号在心里向着他。构成轴线的对话双方分别是“8号和9号”以及其他陪审员。

图6 8号陪审员占劣势的正反打镜头

之后,8号陪审员通过发现证词中的逻辑漏洞,获得其他陪审员的支持。在他们和3号对峙的正反打镜头里,8号和其他陪审员处于同一阵营,且他站在画面中间,符合“无罪”阵营领导者的身份。相比起来,3号显得孤掌难鸣。

图7 8号陪审员获得支持后的正反打镜头

影片快结束时,交替出现的正反打镜头中都有两个人物:3号和4号,8号和9号。他们恰恰是两个阵营的领头人物。《十二怒汉》属于本格推理,人物众多,动机复杂。画面构图不断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强调人物关系的变化,让观众在略显烧脑的剧情中也能跟上思路。

图8 临近结束时的正反打镜头

2.3 角度和人物心理

镜头的角度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在《十二怒汉》的结尾部分,9号发现“证人戴眼镜”这一关键性证据后,摄影机仍平视4号,但转而用仰视的角度拍摄“无罪”阵营的角色,使他们的形象变得高大,体现他们发现关键逻辑漏洞后的笃定和强大的压迫力。后续剧情和仰视镜头的效果相符,4号最终被他们的逻辑说服,支持“无罪”。

图9 临近结束时连续的仰视镜头

3 轴线

《十二怒汉》的故事发生在封闭的小房间内。为了充分展示环境和人物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越轴现象。但是,越轴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出戏感,因为影片通过大量技巧来避免和弱化越轴问题。

3.1 明确的空间关系

越轴之所以会产生“出戏感”,是因为观众无法判断剧中人物的位置,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十二怒汉》在布景和镜头上设置众多小巧思,让观众能够迅速明确空间关系。

1号统计陪审员立场时,将1号看作个体,其余人看作整体,轴线沿着桌子的长边。为了看清每位陪审员的面部表情,镜头发生多次越轴,但不会显得跳跃,原因有二。

图10 越轴-明确空间关系

第一,越轴前后的画面都是中远景,而进入房间长达六分钟的长镜头已充分交代室内布局。第二,画面有两个参考点,即站立的1号和戴帽子的7号,他们恰好位于长桌的两端,即轴线上,观众可以通过他们的位置而适应新的空间关系。

3.2 运动镜头越轴

运动镜头越轴指在拍摄过程中借助摄影机的运动跨越轴线,使视点在自然流畅的动态过程中改变。《十二怒汉》中场面调度复杂,人物多次运动;同时,影片有许多长镜头。这决定影片多次通过运动镜头,来弱化越轴带来的问题。

在8号给陪审员们分析证人房间的平面图中,轴线沿长桌方向。之后,8号绕着长桌行走,摄影机跟随着他行U型运动,完整地呈现越轴的全过程。

图11 越轴-运动镜头

3.3 人物视线构建新轴线

多人对话的自由性决定轴线不止一条。在已经确立的轴线关系中,通过人物视线的改变,能够改变建立轴线的两个关系主体,从而确定新的轴线。

在《十二怒汉》中,7号为看球赛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这引起3号的不满,两人引起争执,形成轴线。争执过程中,11号的画外音引起7号的注意,7号转头看向11号,构成一条新的轴线。镜头为叙事服务,《十二怒汉》的故事就是在不断构建新轴线的过程中发展。

图12 越轴-建立新轴线

学术垃圾搬运完毕

感谢看到这里的您 (T▽T)

 5 ) 十二怒汉

影片很简单,主要情节就是12个人围在一个小房间里说话,导演频繁使用中远景和中近景镜头的前景和后景的对比以及与特写镜头的互切,更重要的是配合着台词和演员们的超高演技把陪审团的12个人物的十二种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实在是高到叹为观止,不仅拍摄手法出众,更是传达了关于人性,道德,法制,民主,合理怀疑等理念,看完后内心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引人深思。

 6 ) 辩证与统一

十二个来自不同岗位,不同环境,甚至不同年龄阶段的公民因为一起案件作为陪审团聚在了一起,他们每个人都对案件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大家各执一词,却要统一结果,所以一场修罗场似得的法庭审判开始了,到底谁才是对的,谁才是最公正的,该如何统一,又如何辩证思考?看点十足,讨论理解处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很喜欢这部电影,12个人的思维逻辑和辩证思考都折射出一个问题角度,而我们在看待问题时是否突破了这个思考的限制了呢?

 短评

这就叫典型的剧情片

7分钟前
  • 蛮爷
  • 还行

法学狗看了真的深有体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正义,一环扣一环,你心中会有自己的答案。

9分钟前
  • bornfreeyolo
  • 推荐

意见领袖在电影中的上佳诠释

11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民主、人性、理智、原则。合理怀疑。

15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力荐

一个人在与11个人持对立观点的情况下如何一一说服众人并反败为胜!

16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人类电影精华。天气随着讨论的进行由闷热、大雨到平静。Lumet的调度和运镜是殿堂级的,或者是摄影机被技巧高超的剧本和表演所带领,编和导的完美配合,给出这部紧张感从头保持到尾的神作。一个悬念,多个波澜,故事的设置和表达都已入化境。你黑泽明拍7个人,我Lumet就拍12个!哈哈。

19分钟前
  • 小A
  • 力荐

房子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使它显得大的是阴影、对称、镜子、漫长的岁月、我的不熟悉、孤寂。

21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抽丝剥茧,各个击破,非常牛逼……感到非常非常大的压迫感。气氛竟然还跟一场雨融合得那么好。

2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除开日出日落外,又一部以对话为主的电影。有张力,也有法律的基础常识、以及如何说服人和群体决策等要素。

28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西德尼·吕美特的长片处女作。随着剧情发展,焦距逐渐加长,而长焦镜头使空间显得愈加狭窄,似乎身后的墙壁都在不断收紧对角色们的包围圈;影片前1/3的镜头高度在视平线以上,中间1/3与人眼视线相同,而后1/3则在低于视平线的高度取景,角色的重要性、统治力和热情愈加增进,而观众愈加臣服于角色。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罗生门,只有阐释,没有真相

34分钟前
  • solate
  • 力荐

投票不管用,意见领袖也没用,你得让每个人都说个够。然后明智的共识才会产生。

36分钟前
  • NullPointer
  • 力荐

偏见,合理的怀疑。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怀疑的能力。最后,当意见终于统一,每个人默默地穿上外套,离开,桌子上是刚刚一个半小时内发生的巨大震荡留下的痕迹,烟灰缸,纸团,凌乱的纸张,笔,还有那把刀。经过这些震荡后的十二个男人,不管之前是多么的抱着偏见不放,此刻都闪着光。这是人类进步的光芒。

40分钟前
  • 一湄
  • 力荐

看着五十年代的饮水机电风扇和豪华厕所只想感叹“万恶的资本主义”!

41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知道这是一部牛片,只是没想到居然这么牛。

42分钟前
  • kissdemon
  • 力荐

精湛的表演,恰到好处的对话与矛盾设计。

4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情节展开的不错,但是戴维斯主张的部分都只是模棱两可的推测,实际上挨个求证这些东西之后,孩子有可能是凶手,也有可能不是。只是控方的初期工作没有做好,辩方的交叉质询没有做好,案子应该重新调查,而不是简单的判决无罪。看到有人截屏引用这个十一年前短评做庸俗群众代表我很荣幸。现在我要补充的话,会说,权利机关的失职是一回事,合理质疑没有毛病,但结局判决无罪是有毛病的。因为不管群众是盲从机构推测,还是盲从男主推测,都只是被碾压。文艺青年批评我追求真相庸俗,那么只要和机构观点相反就行,接受无罪结局才是公平和正义吗。

49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美国之所以能够标榜民主,正是因为这种陪审团制度所映射出来的倾听每一个声音,尊重每一个个体。提出你的“合理怀疑”,大家来讨论,来表决,来投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陪审团里都有这样一个8号陪审员,而偏见永远存在

5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人是说谎者,人是连自己也会欺骗的说谎者。因为冷漠,成见,因为麻木,可笑的自尊,或者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去坚持一个谎言。一个没有理智的社会,往往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社会。强烈推荐,精采绝伦。

55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我们会来这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肩负着重责大任。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民主社会的优点。我们收到信,被通知要来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也没有损失,那就是我们的国家能这么强大的原因。”精采!剧本、导演、演员个个出色★★★★★

59分钟前
  • Q。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