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剧情片中国台湾,日本2000

主演:吴念真,李凯莉,金燕玲,张洋洋,萧淑慎,尾形一成,陈希圣,林孟瑾,陈以文,柯宇纶,张育邦,柯素云,唐如韫,徐淑媛,曾心怡,陶传正

导演:杨德昌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一 剧照 NO.1一一 剧照 NO.2一一 剧照 NO.3一一 剧照 NO.4一一 剧照 NO.5一一 剧照 NO.6一一 剧照 NO.13一一 剧照 NO.14一一 剧照 NO.15一一 剧照 NO.16一一 剧照 NO.17一一 剧照 NO.18一一 剧照 NO.19一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20:01

详细剧情

NJ(吴念真)是个很有原则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金燕玲)、女儿婷婷(李凯莉)、儿子洋洋(张杨洋)以及外婆住在台北某所普通公寓里。小舅子的一场麻烦婚礼过后,因为外婆突然中风昏迷,他迎来更加混乱的日子。  敏敏公司、家里两头跑,时常感觉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为外婆的中风内疚,恋爱谈到中途发现自己不过是替代品;NJ更是麻烦重重,公司面临破产,他又不愿放下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自尊。一家人里,似乎只有洋洋没有烦恼,他平静地用照相机拍着各种人的背面,帮他们长出另一双眼睛,然而,洋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更深的悲凉。

 长篇影评

 1 ) 我也老了

假如我们小时候就知道自己长大之后的样子,会不会难过到不愿意相信?

这大概也算是悲观主义者的见解了。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有人说,没有人要看电影里的人过得多么快乐,你的故事快乐观众就痛苦,你的故事痛苦观众就快乐,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实在是已经过得太不顺了,并不希望在电影里遭受更多的打击。似乎如此,感人的让人喜爱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想要再看一遍的大多是悲伤的戏,卓别林的喜剧感人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总是笑中含泪的,不仅仅单单是没心没肺的甜蜜。

悲伤也有很多种。有“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的隐忍决绝,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物是人非,也有像《一一》里所讲述的这些人的这些故事一般,从生活大大小小不可避免的繁杂琐碎的事情之中见最本源的悲伤。

包里常常也会带相机,很少拍别人的后脑勺。但是洋洋对舅舅说,“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一一》的海报就是洋洋的后脑勺照片。一个人看不到的又岂止只是自己的后脑勺而已啊,没有人的喜怒哀乐是全部写在脸上的。

婷婷爱上了胖子,她换上小白裙子,乘上了胖子的自行车,穿越了大大小小的街道,听胖子带着落寞的表情说“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不知道婷婷有没有体会到胖子的忧伤。他不爱她。

他爱她,或者说他一度爱她。NJ在阿弟舅舅的婚礼上遇见了初恋女友阿瑞,并趁老婆敏敏上山的时候和她去了一次日本,正如对老婆坦白的一样,“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他是一个女人的儿子,一个女人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另一个女人少年时期的男友。哪怕他站在她门前说“我从来没有爱过另一个人。”他还是得回到台湾的现实中来,这就是生活。

生活却不是电影,也许真的如片中所说“电影至少可以让人生变成原来的三倍。”看到了电影里人们的悲欢离合,我们从来没有杀过人,也没有看见过杀人现场,但是在电影里看见了很多的杀人事件,我们没经历过二战,但是在电影里看到了很多关于二战时期的场景。173分钟的电影看下来,却仿佛看过了一辈子,给予我的绝不止173分钟本身的意义。为什么这个世界跟想象的不一样,所有的都是不公平的吗?

老人们常说,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但这是真的么?不可阻挡的太多了,生老病死,再强悍的人也无能为力,人不是上帝,上帝坐在高处吸烟,上帝他沉默无言。

人事平凡,暗地里波荡起伏。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每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像是白活了一样。但是真的是白活了吗?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追求名利,除了名利,还是名利。读书,然后工作,再然后就老掉了。现在过的生活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

有多少人如NJ说“我考上电机系那天,我爸很开心,我妈很开心,你也很开心,而我呢?我反而是最悲哀的人。人是不可能让另外的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吗?但这个人又偏偏是我最爱、最爱的人。”多少的青葱少年变成了啤酒肚大叔,多少的如花少女变成了碎嘴妇女。时光荏苒,仿佛昨天才刚刚出生,明天就已踏进了坟墓。现在我们正年轻,是最美好的时光。越是年轻越是争强好胜,阿弟舅舅跟婆婆讲话的时候全部话题都是钱,敏敏上山修佛,僧人来到她家,同事说他们是自愿的,NJ立马懂得是什么意思,问支票是否接受。阿弟舅舅和妻子小燕还有前女友云云是片子里把日子过得最活跃的,吵吵嚷嚷,显得心思浮躁,与他们相比,洋洋都格外稳重。

洋洋是片子里点睛的角色,之前不愿意和婆婆说话,但是最后却长长的说了“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得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态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令人唏嘘。

洋洋看着身边的人,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就是这个看似很平凡常常被女孩子欺负言语不多的孩子,带给人感动与感概。他与我们每一个都不同,但是却又是那么的相似。

最后的结局是我也老了,就这样垂垂老矣。

 2 ) 理想主义者们,这一生,你与谁为伴?

长达三个小时的《一一》,我分了两次才看完。
原本在前半个多小时里面还嫌它枯燥,结果到了近半的时候,发现越看越震撼。尤其是主人公NJ和他的日本客户在酒吧里,那个日本客户陶醉地弹钢琴的片段,是整个电影里,除了NJ在日本与初恋女友相会之外,最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激情的部分,其他时候,始终都是那么压抑,那么枯燥,那么烦躁。整个电影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在电梯间和家里完成的,那时候画面的色彩总是单调的,气氛总是沉闷的。
电影结束的时候是晚上八点半,我看到NJ的小儿子在婆婆的灵位前读完他的告白,最后一句话他说:“我好想你。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我起身去厨房为两个人做晚饭,晚餐是茄子肉丸打卤面。
锅里的葱花蒜瓣辣椒和八角一股脑地炝着锅,油烟中我忽然关掉火,跑进去书房问我的爱人:“你觉不觉得电影里的儿子活脱脱是父亲的翻版,而女儿则是母亲的翻版,这个父亲和母亲是那么不同的两个人,而事实上,父亲的初恋情人反倒跟他是一类人。你说如果当初这个父亲不要那么任性地离开,他最终和这个初恋情人在一起,一直生活了这么近二十年的时间。他的生活还会像现在这么无奈,这么单调,这么沉闷吗?”
他低下头认真地沉思了一下,回答我说:“会好一些”。
“哎!你为什么不说会好很多?我觉得会好很多”我不满地大声说。
他笑了:“我向来不喜欢把话说得那么满”。

是啊,这漫长的生命中,的确难免充满无奈和困境,生活原本只是柴米油盐的简单重复。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总有一天我们会平静地发现,生活里可以完全控制和掌握的事情,少之又少。
我们需要屈服于这个环境,需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也需要安抚自己的内心与现实的冲突。
可这个时候,是谁在陪你一起屈服?是谁在陪你一起顺应?是谁在陪你一起安抚?
我想,陪伴你的这个人,完全可以决定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心情,及至生命的质量!

NJ和妻子的生活之所以这么单调,是因为他们是互相不能理解的两个人。一如NJ的女儿和她的初恋男友在小酒吧里,简直鸡同鸭讲的对话一般:
男:“喜不喜欢刚才的电影?”
女:“有点严肃”
男:“那你是比较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
女:“不会啊… 我只是不喜欢有人故意把故事讲的那么悲惨。”
男:“可是,在现实生活里,悲伤的事和高兴的事都有啊。这样电影才有真实感啊!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喜欢去看电影?”
女:“如果电影跟过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过生活就好啦?”
男:“我觉得我小舅说的蛮有道理的。他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女:“乱讲!怎么会!”
男:“在电影里面得到的生活经验至少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双倍就对了。譬如说,杀人。我们没有人杀过人可是我们都知道杀人是怎么一回事,而且有过好几次各种杀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在电影里面得到的。
女:“我又不会去杀人,生命是那么悲惨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而且,我们好好对待别人,别人也不会对我们不好,干嘛要去想那些杀人的事情呢?”
男:“我只是用『杀人』来举个例子而已。当然还有别的。譬如他还说,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所以人也应该这样。这句话我听了非常感动,改变我对很多事情的想法。”
女:“这句话你说起来还是好像悲剧,它应该听起来很美才对,对不对?”

我想若我是那个胖子,会想立刻走出小酒吧,找个安静的地方独自沉思那个精彩的电影,也好过这样去跟一个完全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NJ和胖子,以及NJ的初恋女友,都属于充满理想主义的人,他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坚守自我,冷眼旁观却又不由自主地被洪流卷入,他们不愿意放弃自我,不愿意加入无聊的重复,却又必须配合着别人去生活,所以他们活得艰难,活得孤独。
剧中的NJ,有着不错的事业(一家公司的合伙人),不错的工作能力(合作伙伴依赖他),有着外人看来圆满的家庭(妻子和两个健康的孩子),但却体会不到幸福感,每天陪伴的,不过是对生活的无力和无奈感,更可怕的还有每天萦绕身边的孤独和无望感。
而这份孤独,我想是因为他在自己的环境中没有办法获取支持,妻子不能听到他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以他们共同生活近二十年,NJ却说他除了初恋女友,从未爱过任何人),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则抱持和他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生活里他没有朋友,没有精神上的支持和润泽,他只是靠男人本能的责任感支撑着自己的生活。
老实话,我真喜欢NJ这样的男人——静默,内敛,坚守自我。

“这也正是那些理想主义者的悲哀之处”,我边吃面条,边跟爱人谈论我的观点,“这些人在社会上本来就是少数,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们。而你不小心就是那个理想主义者的话,就只有找到另一个同样理想主义的人,你才能有机会得到精神上的沟通平台。找到一个这样的朋友就很不容易了,现在你如果想要找到一个这样的爱人,老天呀!”
我停顿下来,大大地吃了几口,然后接着说:“他就必须得满足以下条件:年龄相当,单身,经济能力过得去,精神和心理健康,同时那么幸运,你们还认识了,并且在同一个城市。而这些,只不过是基础而已。最重要的是你刚好还爱上了他,并且,天啊!他也爱你……这,这,这简直太难了!”
“不一定非得同类型的人,才能有沟通平台的”,我的他永远慢条斯理,“两个人在一起,本来就需要磨合和适应,只要两个人能够沉下心来沟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也是一样能够获得创造性的生活的,不至于会陷入到电影里那样的情境”。
“可是!”我重重地回应他,“是,的确是可以互相理解的。比如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他们互相了解的程度也许会高一些。但问题就是,很多时候都是我能够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某个行为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你的某个特质如何如何。但我对你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持保留态度。因为虽然我理解,但不代表我支持。这时候就有问题了,那个不被支持的人,还敢去做一些自己原本很想要的行为和想法吗?你说是不是会有这个问题存在?价值观不同,就可能意味着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同,有多少人,尤其是男人,可以有那个胸怀,去容纳那个自己原本不认同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他默然。
可我却没有胜利的感觉,相反,我感到莫名的哀伤。
因为我看到很多人最终都是在漫长的等待中,不得不选择了一个完全和自己不同世界,不同追求,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然后努力适应,努力磨合,最终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接受现实和隐忍自我,陷入NJ式的苍白和无奈里。
理想主义者们,这一生,你与谁为伴呢?

 3 ) 还有什么能够盛开?

    醉酒的失业中年人倒在街边痛哭,善良的母亲为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唉声叹气,一个诗人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一个小丑爱上的人和他遥不可及。
    还有比这些更糟糕的么?
    当最后的敏感之花如释重负地凋零时,这世界上终于没有什么能够盛开的了。
    其实散落在土地上的花瓣只不过是换了种绽放的方式而已。一一,最简单的字却蕴含着最深刻的情感,万事万物纵使千百错综,纵使颠倒零落,终不过归于本体。对于片名,杨德昌解释说爵士乐手在即兴演奏前,总会低声细数着“一、二唱……”,《一一》就是这样一首关于生命的爵士乐,每个音符都闪动着生命中的精彩与不安。 杨德昌选择了一个有效而且直接的方式向我们阐述生命的意义,透过一个家庭的悲喜状态和家中不同年龄人的生活经历。
    充满童稚和智慧的洋洋说:“他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所以我拍给他看。”科技的发达早就解决了观看躯体背面的问题,可人生的背面又有几个人能看得透彻?
    年老体衰的婆婆能么?光阴走得太快太快,一切还没等她来得及接受就早已改变了,这个世界每天都在诞生着新鲜,每天都在出人意料,所以她只能沉默了。老人的世界注定是孤独而无力的。中风后的婆婆话语愈发减少,她需要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关怀,这是无论怎样沧桑后的平和也不能弥补的。钢筋水泥丛林都市里,有多少妄图淡漠一切的生命,就有多少妄图体验一切的生命。比如情窦初开的婷婷,她的美丽纯洁和精致的初恋多么令人向往,跟心爱的男孩一起看电影,拉着手过马路,在桥下接吻……曼妙而温暖,尽管它是如此地易碎,但仍凝聚着她一生中最无暇的情感。有趣的是,这段台北的青春物语与简南俊在东京的旧情复燃相得益彰。四十不惑,每个男人到中年也都该如此吧,生活淡如白水,事业充满压力,爱情危机凸现。迷失于家庭与事业之间,在感情和责任的选择之间步履蹒跚,焦头烂额地四处奔走。利益至上的社会让他放弃了坚持的原则,拒绝旧情人却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中年人应有的持重自知的态度。片中的另一个中年人,简南俊的妻子敏敏则选择逃避的方式来面对,她求助于神佛的保护,把希望寄托于虚构的事物,以求得心灵慰藉。她开始变得敏感,任何人的任何一个眼神、动作都会让她变得无所适从,而这种惴惴不安的心态恰好暗合了时代的焦虑和瞬息万变。心病如她者应不在少数。
    洋洋是贯穿影片的线索和点睛之笔。个性十足的他经常能说出惊人之语,尽管他可能还不深谙个中道理。在震撼无数人的影片末尾,他说道:

    婆婆,我好想你。
  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
  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一一,始于婚礼,止于葬礼,加上影片所描述的各年龄阶段人的苦恼和困惑的剪影,一部真实完整的人生经历铺展开来。黯淡而阴郁的基调贯穿影片始末。一场本该禁忌的游戏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开始,又这样默默地结束。
    写到这里我仿佛语塞,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看过《一一》,仿佛看尽整个世纪的困惑和无奈。

 4 ) 沟通的绝望

很多人都习惯了口是心非,这是一种社会的选择。

面对一张讨厌的脸,你满面欢颜,因为他掌握了你的生杀予夺;面对一张喜欢的脸,你故作矜持,因为怕被看穿又被拒绝后颜面扫地;面对一张烦人的脸,你和蔼可亲,因为你怕别人说你对弱势群体冷眼刻薄;面对一张热情的脸,你冷冷淡淡,因为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心里其实是在乎对方的……道德的约束、生活的限制、别人的眼光,口是心非有一万种理由,你以为自己是个很真诚的人,可回到家躺在床上想想,你却发现一天下来没有说过一句真心话,最后你的伪装工夫是如此地好,以至于连你自己都被你骗了。

但是能伪装的只是你的正面,当你转过身后,逢迎后的背影必是别扭的,矜持后的背影必是落寞的,做作后的背影必是牵强的,冷淡后的背影必是颓唐的。正因为你看不见,所以你意识不到,所以你才暴露了。想到这一点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寒毛顿长。《一一》里面最后出现的那些背影照片,既让人无限感慨,也让人觉得无限恐惧。

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大家都习惯了保护自己,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渴望营造出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除了自己之外谁都不能进来的空间。所以很多人给自己的家加上了一道又一道门,从来不邀请别人来访,哪怕是有人来,也绝不带他们去参观abcdef地;所以很多人宁可冒着在高架上一堵数小时的风险,也要呆在自己的车子里,因为那是自己的一个小小堡垒;所以很多人在地铁里,宁可戴上耳机听一些无聊的音乐也不愿意与身边人有一丁点眼神的交流,因为声音的阻断至少让人在感觉上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为太习惯了陌生人社会的心态,你除了自己之外,开始对谁都不放心,你甚至在熟人甚至朋友之间都给自己带上了厚厚的保护套。你不愿意对朋友诉说你的心中苦恼,你不愿意推心置腹地和朋友交流看法,你甚至不愿意对你喜欢的人承认你的感觉。在封闭了所有可能让自己的真实想法外泄的途径之后,你以为自己得到了保护,可实际上你只是封闭了自己,不成功地封闭了自己。

当男主人公最终向初恋情人说了“除了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之后,我一度以为有什么事情发生,可他最后等来的也只是对方的不辞而别。或许是缺乏勇气,或许是已经失望,总之在你提起勇气,撕开自己的面具时,对方却好像已经失去了等下去的决心,抑或在你坦诚心灵之后,对方却重新缩回了自己的保护壳里,这是个冷峻得多么让人抓狂的黑色幽默!

昨天在地铁里,听到了一个盲人在拉二泉映月,技法生涩,声音生硬,却有一股子凄婉的味道在里面——就像很多人的人生一样:别扭、苦困,可能有点悲剧美,但绝不完美。

 5 ) “我这一生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

      NJ来到日本,阔别二十年的初恋女友给予他热烈拥抱,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时间似乎瞬间倒流,两人似乎回到了二十年前初恋的日子,牵着手逛公园,海边餐厅吃饭,边走边回忆过往的一切,有欢笑,也有眼泪,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弥漫着美好的味道,就好像一个甜蜜的美梦。直到时间流逝殆尽,他们意识到这个梦快要醒了。最后一晚,他们依然分房间睡,女性本能的脆弱让初恋无法接受一切又将回到现状的事实,情绪徒然崩溃。NJ抱着她,给予安慰,离开她房间的最后一刻,NJ忽然对她说:“阿瑞,我这一生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

      NJ年逾不惑,有一个上国中的女儿,一个上小学的儿子,一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的老婆,但在这个晚上,他对一个二十年没见面的女人说:“我这一生从没爱过另外一个人。”这是一句多俗套的话,我相信如果翻阅琼瑶小说,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未必会低,但在杨德昌的口中,这句话居然就变成一个黑洞,瞬间吞噬了一切过往的时光,以及这些时光里的全部浮华和浮夸。

       我们本应该去想到公平,对那个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并将与之共度大半生的女人,她居然从来没得到过这个男人的爱;我们也本应该去唏嘘,对于那个得到他一生的爱的女人,这样一个女人居然无法享受爱情给予的滋养;最后我们本应该去想到厌恶,这样一个男人,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骗了两个爱他的人,也骗了自己。多么令人厌恶。
   
       但是,都没有,那一刻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无端的苍凉由心底扩散开来。对于错,是与非,在这一刻统统都是浮云,你会觉得生活啊、生命啊、人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时就是这样,那么复杂又那么简单,那么残酷又那么单纯。有些事情就是用来深埋的。有些话就是用来对一个人说的,如果机会错过,就只能带进坟墓。

       电影里,初恋独坐窗前流了一夜的眼泪,第二天早晨悄悄离开,相信在你我的意料之中,而NJ早晨却依然去敲她的房门,他显然没太意识到自己的这句话给一个爱他的女人带来了什么。那可能是一种介乎于无尽的失落和满足之间的奇妙感受,而在现实和时间面前,这一切都化作彻底的绝望。

      很多和杨德昌合作过的台湾电影人,都称杨德昌为“先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杨先生逝去以后的一个尊称,但随着年龄的渐长,重看杨德昌,你会发现这个人对现代城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真的具备一种近乎神奇的洞察力,他看到的东西你我都能理解,似乎一看就懂,但他又留下大量深邃的空白,留给后人在成长中一遍遍地领悟和寻找。尤其是最后这部《一一》,就像一个庞大的CPU处理器,每个画面,每个人物,甚至每段声音(那些音乐,以及刻意穿越在两个城市,父与女之间的对话),都传达着杨先生的睿智及悲悯的情怀。

       先知都是绝望的,但他是真的爱这个世界。我们都能看得到。这样的人是不会死去的,他的生命在我们每次看他电影的时候,得到延续。

 6 ) 一和一

三个小时看完了《一一》
一部有生活味道的电影,豆瓣上关于这部影片的介绍是关于一个中年男人的困惑。觉得未免有点恶俗。很喜欢台湾的电影,觉得很有生活的味道,值得去品尝,回味。《一一》就只一部这样片子,总觉得这部片子没有明显的主角:中年困惑的一家男主人NJ是主角,青春萌动的大女儿婷婷,年幼可爱的小儿子洋洋都是主角还有其他淡淡写过却也重要的人物。一部片子描绘了一个家庭,关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1. 片名
这部片子中文名叫《一一》英文名翻译为《a one and a two》主流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按照道家的说法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一种是焦雄屏先生说的片名a one and a two则指陈西方爵士乐在JAM SESSION开始前所说的话,象征其形式的自由,即兴。以上说法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但我觉得似乎这也可以表现一种生活的平淡,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一。

2. 惑
人到中年似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也就是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之年。无论是NJ还是他的老婆都会为这而困惑。生活的乏味,事业的压力,爱情的危机在中年都会爆发出来。简太太面对昏迷的母亲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乏味,我到底为什么而生活?我的生活有乐趣嘛?记得《昨天》里贾宏声给自己父亲一巴掌时问的那句话:“你知道你为什么而活嘛!”人到中年开始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想想我们又有多少人明白生活的意义呢?你还是我?凑巧的是昨天在车上我问爸爸这个问题,一时他也无法回答,也许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我们为了考上好大学而活,为了去恋爱去结婚去生子而活,我们为了子女而活,我们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活,我们为了别人羡慕的地位名声而活。我们为自己活过嘛?影片里出现了这样的场景;NJ回家拿东西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拿什么。NJ的老同学下楼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下楼,生活到现在似乎我们也忘记了什么。
人总回去悔恨过去做过的事情,为了那些错过的爱情而懊悔。就像NJ对老婆说的那样:“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这又让我想起了昆德拉说过的那句我最喜欢的话:“一切只有一次,一次什么都不是”生活不是电影,没有无休止的REPLAY,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生活独特的东西。一切只能向前,所有不能重复。C"est la Vie

3. 伤
年青人的爱情,婷婷、莉莉、胖子。“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爱情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青春的伤害,青春的残酷。婷婷和胖子的爱情交叉在NJ和他的旧情人故事中间,他们一个是洛杉矶的早上八点,一个是台湾的晚上九点。一对就像另一对的影子。很喜欢胖子,没有为了性而去爱自己不爱的人。他爱的是莉莉。他选择的是悲剧的结尾。

4. 纯
洋洋可能是影片里所有人多会喜欢角色,因为他是那样的纯,像我们每个人人之初那样的单纯。孩子总能说出哲人的话,尽管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含义。
洋洋说你看见的我看不见,我看见的你看不见。他想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一张一张的后脑勺的照片是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我们的背后有另一个我们并没有发现的世界。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
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洋洋对着外婆的遗像念着自己的日记:“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我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但当我听到一个八岁孩子说这样的话时候。我的心不免还是为之一颤。真实觉得生命就像这几天看《老子》里说的一样没有长短。长和短其实是一样的。或许确然“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生命之初,生命之终都是那样的美好,其实我们没看到其实生命之中也是那样美好。只是我们没有去体味这生活。真正的生活需要你去经营,思考。“觉得这一大堆那有那么复杂。真的那有那么复杂。”生活只若人生初见,该是多美好。

 短评

杨德昌收山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1."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这部电影似乎在三小时内穷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2.远景固定长镜头为主,构图极佳,配乐精简,启用业余演员,极致的现实主义;3.多处对镜子和玻璃反射的利用,精妙绝伦;4.生活化的琐碎细节,金句不断,繁而不杂,意味深长。(9.5/10)

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杨德昌的电影剧情发展真不是一般的慢

8分钟前
  • OnJel.
  • 力荐

我这样说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间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你知道的太多了 其实 杨德昌很像小波,那么的冷静和尖锐,你看完以后永远不记得他说了什么故事,却一直记得他的句子。

11分钟前
  • 微挺
  • 力荐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当我觉得自己已经看了两个小时,一拉进度条发现才过了三十几分钟的时候,我深刻地理解到了这句话

16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一一》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真正触摸到“情感的精髓”,以四两拨千金的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9.4

2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人生的命题我们还没能参透,世界却把我们看老。

2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

29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从一个婚礼开始,到一个葬礼结束。

33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感觉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很节制地表现日常生活,记录生活。看后触动,可并没发现生活之另外可能。06.12.24平安夜观影

37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NJ去了日本,回忆了初恋,却后悔,勇敢的告诉敏敏,敏敏每天和不会讲话的老妈说话,突然发现原来她根本不会表达,她的生活好沉闷。洋洋拍各种人的背影,只因为他们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背影,那有没有人拍洋洋的背影给他看?婷婷是不是我自己?不是,我要当洋洋。单纯的洋洋,如果有谁胆敢取走我的单纯,那他一定,一定没有好下场!

39分钟前
  • taki zhang
  • 力荐

以一大家子来表现整个人生,从婚礼到葬礼,一切都是轮回。许多事物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一半,另外一半需要别人帮我们发现。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自从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就至少延长了三倍”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我觉得,我也老了…”

4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看到了一生

47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力荐

用三小时去看懂人生,看不懂,活下去就会懂

51分钟前
  • Henry
  • 力荐

1.人们越长大就越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所以影片也选择性隐晦了故事的另一面:洋洋湿漉漉笑着是被暗恋的女生救了,胖子是被莉莉诱导杀害了自己的老师。2.医生让全家人给病床上的婆婆多讲话,妈妈哭着说她发现自己每天讲的都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她觉得好像白活了。3.儿女的情窦初开与父亲的初恋复燃,用神奇的蒙太奇手法重合交织在一起。4.雷电在亿万年无数次的击闪中,诞生了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氨基酸,正如我们在无数的邂逅与接触中,而在一瞬间大脑会爱上另外一个人。某种意义上,两者都是在一刻发生的事。

52分钟前
  • 顾小山
  • 推荐

杨德昌获嘎纳最佳导演奖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

55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你说婚姻是个什么东西呢,这种相濡以沫带来的就是相对无言,那我们到底应该找一个爱的人一起,吵架,吵到精疲力尽声嘶力竭,一起尝尽人生百态的呢?还是应该找个差不多的人,平平淡淡,看似完满,因为不曾激烈相爱,所以无从争吵。那么,NJ,你幸福么。我本以为我看懂了,想来最后还是没有

58分钟前
  • 夏小昭
  • 力荐

如果电影都是过生活,那我们就过生活就好了

1小时前
  • Frender
  • 推荐

年轻的人无法解读的一种电影

1小时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