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是我(粤语)

剧情片香港2016

主演:惠英红,陈家乐,刘雅瑟,钱小豪,麦家琪,

导演:罗耀辉,

播放地址

 剧照

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2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3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4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5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6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3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4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5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6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7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8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9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4 23:40

详细剧情

一个在城市中游荡的不羁少年阿旭,因一盒鸡蛋而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因为工作失意、生活窘迫,无处可去的阿旭利用“计谋”住进了芬姨的老屋,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成为了临时室友然而,生活在各自主张世界中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无法平静,脾气古怪的芬姨立下规条,令年少轻狂的阿旭难以接受。从相互制约到彼此理解,从漠不关心到时时牵挂,两人的摩擦逐渐成为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找着温暖的陪伴,因为对方的出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幸运儿。

 长篇影评

 1 ) 电影《幸运是我》:那一泓卑微的暖流



不同于《桃姐》的沉闷乏味,《幸运是我》在线性叙述的方式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从黑白线条交织的片头伊始,拥着骨灰盒茫然独坐江边远眺的阿旭和颓然独居家中垂垂老矣吞云吐雾的芬姨就此步入观众的视野,约三分钟的黑白镜头呈现的是“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的不幸和无奈,之后,片名跃然纸上,进入正片,色彩回归到真实世界的斑斓,预示着“幸运”的悄然莅临,随即一段平凡却动人心弦的故事拉开帷幕。


一个是背井离乡父走母死的无助少年,一个是人老珠黄繁华落幕的孤独阿姨,他们之间本不会有任何的交集,却在命运无常的推波助澜中相依为命,不是母子胜似母子。如果不是电影中光与影的穿梭闪念,很难想象满头华发形容枯槁老态龙钟的芬姨曾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当红歌女楚湘湘,这段经历颇有点像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绘的琵琶女,二者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悲不自胜,因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便顺理成章铸就了这样一段不可思议的关怀和心灵慰藉。


但芬姨的“悲”和琵琶女的“悲”又不尽相同,琵琶女的“悲”更多的是沉浸在对往昔琳琅岁月的缅怀中不可自拔,对比“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冷漠现实而油然而生的一种不甘和控诉的“悲”,而芬姨的“悲”却并未过多沉浸在对往日风光无限的岁月中流连忘返的沉溺,更多只是一种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些微遗憾。
芬姨虽然垂垂老矣,风光不再,如普通老太婆般平凡,生活拮据,但仍活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从她买菜时讨价还价的细致入微,窗户坏了也不闻不问,一个人做饭吃饭却兴致勃勃,还慈祥地微笑,被阿旭喝了一口的汽水不舍得扔掉擦擦瓶嘴后又接着享用,以及喜欢画画且总爱画一些非比寻常的东西,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芬姨其实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比琵琶女更乐观也更热情,只是偶尔因遗憾而吸烟排遣,如果没有遇到阿旭,她或许会将这个遗憾带到墓碑里久久不能安息。而这个遗憾就是她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儿子,照顾陪伴她,直到生命终了。
芬姨的过去像一个绮丽又轰轰烈烈的梦,梦灭后世界早已翻新,她虽然未能逃脱“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剧性宿命,但却因“幸运”而得到了一个善良的儿子阿旭,阿旭也因被父亲无情抛弃而“幸运”得到了一位贤婉的母亲芬姨。


命运交错间,相得益彰的靠近不仅温暖了两颗孤独抑郁的心,更牵连着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因仓促间的真诚而留下的永恒的温暖情谊。就像阿旭给当初还是陌生人的小月一件不以为意的外衣却在小月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感激一样,虽然小月因有缘无分而离开了香港,二人也未能成为恋人,但真诚的帮助换来的情谊竟比世俗的男女之爱还要暖人心,彰显着高尚几许,看着夕阳下独自矗立的阿旭的身影和画面切换中小月与满头华发的外婆热情相拥的欣喜,谁又能否定眼前的一切不是一泓动人心弦的暖流和催人泪下的幸运呢?

 2 ) 《幸运是我》:人生给予我的重创太多太多,我还是决定拥抱生活

在《幸运是我》播放结束后,灯亮了,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离开。直到片尾人员名单全部播放完毕大家才恋恋不舍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在看的过程中我哭了,我旁边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他抬动手臂时看到他也在默默的擦泪。

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刻意的表现,《幸运是我》像杯水,温暖又有力量。它“诚实”的描绘了香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客观的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分离崩溃和温情陪伴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有两个,一方面是得了“认知障碍”的芬姨所有的豁达人生观:“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阿俊想表达出“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样的价值观。

正是因为有了清楚的价值观,故事便围绕着它的本性展开,它涵盖了亲情、尊敬、爱情、家庭这四层关系,最后在阿俊的努力追求下有了改变。电影中的男主角阿俊就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的一个缩影,有着所有年轻人身上的特质:迷茫。近年来的香港电影很包容,他们愿意将镜头聚焦在小人物的身上,在焦虑的环境里,常处于歇斯底里的边缘,所以他们身上的意志和坚强往往更会让人产生共鸣。阿俊生活在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之中,失去母亲,父亲有了新的家庭不管他,可是他没有放弃自己,他坚持,努力并且看上去乐在其中。因为他给人传递出的本能信息是:你只有努力生存才能更好的生活。

更惊讶于这部电影中惠英红一改打女形象出演患有认知障碍的芬姨。爸爸是惠英红的粉丝,每每提到他对“穆念慈”的情有独钟,妈妈还会吃醋。小时候陪着爸爸看电影爸爸会给我放早期她的电影。不过我和我爸总是在这上面产生分歧,因为我太小了看不懂就只能陪着爸爸看然后他给我讲。她一遍遍的说:“不是我不想记,我真的记不住,对不起啊,我记不住。”我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全片她一直发挥着影后水准,她很自然的让观众有代入感,能感同身受这点真的太难了。看电影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看过她的专访,她的人生阅历也十分坎坷,正是她的经历才让有了这么扎实的演技,没有镜头里的距离感,引人共鸣。


电影中最动人的就是阿俊与芬姨相处的时光。阿俊对家的渴望是他童年成长的缺失,所以他和芬姨的日常生活更能打动人心。吃饭,睡觉这都是日常的小事,就是这么朴实的生活让我想到每次妈妈做好饭后也会问我她今天做的饭好不好吃,就算我应付的答一下好吃,妈妈的反应和芬姨一样,高兴的合不拢嘴告诉我多吃点。它会让你联想到生活,阿俊和芬姨顶嘴,两个人出门买菜,这些生活细节和对白就像活生生的从生活里扒出来的,看到芬姨发病的时候甚至我会怕,我的妈妈也会变老,也会不认得我吗?看到芬姨这么豁达的面对人生,心里更多的是感动。阿俊给芬姨换了电视,芬姨却想要以前的。阿俊对芬姨的不耐烦和发火的样子让我想起妈妈刚换智能手机的时候不懂操作,她会一遍遍的问我,问着问着我就很烦。但是妈妈还是努力学很快就学会了怎么给我发微信,看着阿俊不耐烦的样子,心里顿时有种对母亲的歉疚。

阿俊的情感爆发于医院里,他流着泪问芬姨:“为什么他连我的电话号码都没存?“当下被阿俊的真挚感动,人是感情动物。他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所以才会有一系列冲动的行为举动,这是人的本质。
导演没用什么炫技的镜头就是想平实的把故事讲好,唯一可惜的是结尾的剪接不太自然,看起来故事不是太完整,不过结尾芬姨的笑也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或许是美好的结局。

走出电影院,我拿出手机打给妈妈,简单寒暄几句挂断后,泣不成声。







 3 ) 幸运是我

1.本来想打三星,冲最后惠红英的笑让我起鸡皮疙瘩给了四。 2.片子开头特别干净利落,以为会出其意料的好,后面不如开头。有些前段太戏剧化和浮夸,反而败了片子原本的基调。3.旭和大陆姑娘这条线一般,俗套也不细腻,最后那段独白不精彩还反而让片子变得煽情。最恶医院那一段,妈妈生病的人我哪里想听音乐,我只是不想说话。4.音乐太多,旭和芬姨一些相处的片段拍得太像MV,如果用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淡淡地体现,感觉会像最后一幕那样动人。5.本来里面几位男性对女性的暴躁和不礼貌让我很不舒服,到最后扫过每一个人物的片段反而让群戏变得特别好,每个人每个故事都变得意味深长。到最后觉得就是类似啊旭这样会发脾气会暴躁的人,献出了自己的温情和真心。6.其实我不觉得旭对芬姨态度转变很快,某些程度上他把对母亲的感情专转移到她身上,而且一开始捡橘子其实早就体现他不是个冷漠的人。我很喜欢旭对芬姨说话总是少不了急躁,就像每个年轻人对自己的母亲一样总是少不了习惯的着急和缺乏耐心。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4 ) 这部内地禁片成金像奖最大赢家,但我更想谈谈拿下影后的《幸运是我》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刚刚颁完奖,不出意外,《树大招风》成最大赢家,拿下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电影几个大奖。
在颁奖礼前,宣传稿不是没关注获6项提名的《树大招风》,不过获得12项提名的《七月与安生》更有成为大热门的谈资,周冬雨马思纯继在金马擒双黄之后又在金像奖争影后也着实很吸睛,但最终只拿到了原创电影音乐奖。
为什么说《树大招风》成大赢家不意外呢?因为金像奖的本土意识强是固有性格嘛,尤其它在大陆被禁(本片故事取材自真实人物,香港三大贼王季炳雄、叶继欢、张子强,里面有当街弑警、向内地贪官行贿等“不良示范”),更凸显了香港特有色彩。《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曾国祥(曾志伟的儿子)虽说也是香港人,但制片地区是中国大陆。

目力所及,今年金像奖颁奖典礼好像没有哪个大平台直播(红毯部分腾讯有直播),我估计也是因为《树大招风》这个敏感因子,要录播也得清洗先,遑论直播。不过现在网络直播资源十分发达,我是在微博上看到流出了来自叫“火猫直播”的资源,看了从“最佳两岸华语电影”起后面几个大奖的直播。

腾讯娱乐的稿子(腾讯新闻客户端第一时间发push)里列了林家栋拿影帝,但隐去了他拿奖的片名,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电影直接阙如。
网易的稿子更狠,包含影帝在内,《树大招风》所获奖项全部空缺。
新浪的稿子则温和不少,只有最佳影片因为无可避所以直接去掉了,编剧、导演、男主角的奖项和人名都有列出,但隐去了片名。

其实去年在香港金像奖同样闪耀的《踏雪寻梅》(横扫全部五大表演奖)因为题材尺度(大陆妹援交、杀人分尸)在内地也成了禁片,一国两制,香港和内地终究还是言论自由程度不同,内地没有电影分级制,这种涉及政治层面的事,咱们也无法多言,明白就好。

按一般颁奖惯例,是由上一年的影帝(郭富城)颁这届影后,上一年影后(春夏)颁这届影帝,但今年是章子怡颁影后,黎明颁影帝。不过这种惯例也不是定律,所以顺笔一提,其中或许有深意,但欲辨已忘言。

国内娱乐圈常说的“三金”(内地的金鸡、香港的金像、台湾的金马),其中金像奖比较关注和保护香港本土,以致于曾有人怒言“现在的金像奖就是香港人的自娱自乐,也就在香港本土还有点影响力”,内地影人拿奖多了,在香港本地还会引起反弹。但香港电影人才青黄不接是事实,关于港片已死的论调近年依然不减,港人纷纷北上已成蔚为大观,而金像奖作为香港电影创作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把重要奖项都给了香港本土电影,意味不言自明。


OK,抛开以上有的没的,我们谈谈帮助惠英红第三次夺得金像影后的《幸运是我》。爱奇艺有资源,而且国语粤语版本都有。
看《幸运是我》,很容易联想起港片《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都是讲述一对母子(或类似母子情)的生活故事。该片讲工作不得志、生活窘迫、寻求生父遭拒的浪荡青年阿旭为占便宜利用“计谋”住进患有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的前奏)的独居老人芬姨(惠英红饰)的老屋,这对临时室友在摩擦斗嘴、迁就磨合中彼此理解、相互温暖。都是底层失意人,却也成了冰冷都市里幸运儿。
惠英红击败此前呼声最高的周冬雨也不是没有理由。首届金像奖就拿过影后的惠英红已满57岁,保养得宜风韵犹存,但化起老妆完全没包袱,片中回顾年轻片段也有美艳扮相演出,一对比就知是为演出故意扮老,而漂亮女演员自毁外貌形象很是评奖加分项。惠英红在2010年拿第29届金像奖影后的《心魔》里扮演外形邋遢的酒鬼母亲也是扮相真实而有加分吧。
不得不说,惠英红的演技很细腻,例如颁奖礼上播放提名名单VCR截取的那一段,惠英红又一次买鸡蛋忘给钱,回家清理所买的菜,番茄十块四个,大辣椒五块一个,葱八毛一根,她想不起鸡蛋多少钱,打开冰箱,发现早已整屉塞满鸡蛋(她像没有安全感一样总是重复购买,根本吃不过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病得不轻,掩嘴痛哭,懊悔、不甘、恐惧的情绪很饱满。
再比如影片最后,惠英红正在作画,和阿旭通完电话(她忘了刚打过电话给阿旭)之后,她手伸向桌子上三支画笔却想不起来该用哪支笔,然后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画布,一脸懵逼,停顿须臾,笑意却浮上了脸庞。不知她是想起来画布上的人就是阿旭,还是画布上的那个人能让她感到安心,想必此时此时的笑,是她一直期盼的安全感。好催泪,一个老戏骨的自我修养跃然于屏幕。

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我感触最多的是,老年痴呆真是很残忍的一种疾病,让人失去做人的乐趣,因为没有记忆就不知道从哪里来,因为力不从心就会不知道往哪里去。

我们呀,都要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如果你再善良一点,最好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5 ) 《幸运是我》:如河川留给地形,是你予我的改变

前一阵母亲从老家过来陪我几周,家里没电视,怕她人生地不熟太无聊,就买了平板电脑给她玩。感觉现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已经日臻便捷完善,音量、亮度、屏幕翻转都异常简单,只需要手指一拨一划。但令我讶然的是,粗略快速地教了她一遍基本操作后,母亲对如此简单的操作仍无法谙熟于心,抱着平板电脑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最后目光哀切地望着我说,还是给我找几本书看看吧。

她怕我气恼,我却真的气不打一处来。

花了钱买了高科技产品,母亲却像一个时代的弃儿,跟不上这个变化飞速的科技时代,我却再也没有耐心一遍遍教她,只剩埋怨。

这一幕,当阿旭给芬姨买了新的3D电视,芬姨最爱的亚视从频道2被换成了11的时候发生了惊人的吻合。老年人看了半辈子的电视,早已熟稔按到哪个键必定是哪个频道,你给她换了,她肯定要发火。而阿旭此刻的盛怒与我如出一辙——换了好的产品,你没一句赞扬,反倒怪我搅扰了你的习惯。这是新与旧的势不两立,也是编剧对生活细致入微体察后的产物。

霎时我就泪流满面,于是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让你产生共情,而每个人都是在电影里看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大抵如此。

开头给阿旭抱着骨灰罐的手一次特写,奠定下全片人与人牵系不断的基调。阿旭打工因为牛河里有猫腻愤而离职,与女性朋友欢愉过后翻对方钱包赶人家走,走在路上帮陌生的芬姨捡拾橙子。寥寥几笔没有废戏,一个多面、矛盾的人物马上变得立体。他和我们诸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太相似了,没有人是纯净无暇的好,也没有人是彻头彻尾的恶,都不过是湮没在流光溢彩霓虹车流中的小人物。

芬姨照镜子揪了一缕额际的白发,仿佛隔着大银幕已经听到了一声岁月的叹息。这样的叹息贯穿了她孤老的后半生。孤独终老,这是对一个人最恶毒的诅咒之一,应验到她的身上时,每个人都只剩向命运乞讨一丝怜悯的份了。所以她与阿旭聊起刚刚搬走的女租客时,表面的云淡风轻掩藏不住即将重回孤独的黯然神伤。

导演是编剧出身,看得出剧作的巧思雕琢,铺陈了大量的细节。阿旭卖掉的古董椅、那个总也打不通的号码、冰箱里满满的鸡蛋、给弟弟买的玩具,几乎每处细节都行使了塑造人物酝酿情感的任务。芬姨也和大多数典型的独居老太太一样,唠叨、毒舌、脾气倔,却在发现阿旭消失顶着染了一半的头发满大街找寻、听说阿旭要搬走泪水涟涟哀求不要留她一人的时候,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对生活的苦苦相求。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角的演技,在这样一部几乎全凭人物撑持起的电影来说,演技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是关注阿尔兹海默的奥斯卡作品《依然爱丽丝》里,几乎全是朱利安•摩尔的演技在闪耀,光芒盖过了所有人。金像奖影后惠英红奉献了完全不输奥斯卡影后的精湛演技,红姐特意强调,她不是在演芬姨,她真切地就把自己当成了芬姨。这个角色让她每一次的表演都想起年迈的母亲。而陈家乐也打破了颜值和演技成反比的刻板概念,对峙时眼神中的暗涌,相处时神态中的温情,尤其是在病房走廊情绪彻底爆发的那场哭戏,鼻涕都清晰可见,看得出在演技上下过工夫。

片子也并非完美,除了塑造两位主角之外,阿旭的朋友同事也都性格各异让人印象颇深。唯独备受诟病的刘雅瑟扮演负责爱情线的角色非常失败,最后的留信独白和绿色外套也显得刻意造作,毁了前面酝酿好的情绪。那种“曾经的相遇”因为是“人为”而显得虚假。倘若如《树大招风》三个悍匪酒店相遇的“天意”,或许更显得真实。

芬姨只习惯亚视的2频道,因为那是记忆的印记;阿旭的耳后胎记,那又是血缘的印记。甚至连陈家乐本人都不太清楚,那个明显的胎记是什么用意。在映后沙龙里,红姐代为解读了导演的意图,虽然阿旭被亲情所弃,但是这样一枚胎记,是父母与子女牵系的凭证,有了这样的证据,父与子才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毫无关联。而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彼此相互牵系才能相遇、相识、相知。

看《幸运是我》不免让人联想起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一个同是人与人的感情,一个同是反映香港的庶民故事。在日本有山田洋次、是枝裕和、阪本顺治这样专注于表现庶民的生活题材的导演,《家族之苦》里普通家庭啼笑皆非的离婚闹剧、《步履不停》里寻常百姓背后不忍提及的过往、《团地》里日本小区街坊邻里的口耳相传的流言蜚语,因为将人与人的牵系展现得生动而显现出人性的多样,让观众有所代入。而反观当下盲目追求IP,把电影当项目来拍的国产影坛,观众对青春电影无感、对特效大片冷漠,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以情动人。因此《幸运是我》这样一部在院线公映的影片就显得弥足珍贵,它可以让人审视自己的生活,代入自己的情感,像一盏浓酽的香茗,历久弥新,回味无穷。

阿旭曾经在福利中心看到母亲带着孩子而神伤,遇到芬姨之后人生有了亮色,两个人缺失的情感得到了相互补充,在大街上再看到别人相互抱怨,阿旭却涌起了暖人的微笑,这是一个成长与改变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纪念物,从来都不只是我买来送你的3D电视、你给我煮的没放米的稀粥,甚至也不是我递给你的一盒鸡蛋、你赠予我的全部遗产。人与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6 ) 不幸的,或者是幸运的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推荐《幸运是我》,并非因为电影有破格之举。 正相反,影片符合多数人对它的预期或设想。些许悲伤,有点温暖,最终,实现治愈。 就像观众会联想到的《桃姐》、《岁月神偷》甚至是更早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幸运是我》出现的老年痴呆症,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相伴,社工中心的援助……常见于诸多中外电影,同时也变成了港人对老龄化社会的普遍共识。

由当年的风华正茂,到今时的承认衰老,这些表现人间烟火的香港电影,慢慢从商业娱乐类型片中析出,成为能够保真港片品质,留驻城市影像的动人佳作。 我看的是粤语版。观看过程中,好几次跟自己说,这才是2016年在内地电影院看到的,第一部真正能够称之为“香港电影”的港片。春节档的票房三雄不是,虚张声势的《寒战2》不是,粗制滥造TVB级别的《使徒行者》更加不是。 电影能够称之为电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微电影、网络大电影,肯定有它的道理。我们熟悉和迷恋有港味的香港电影,也自有一套情感逻辑。 《幸运是我》的开头是阿旭返回香港,做一份厨师工作,跟邵音音饰演的市侩老板娘打起了嘴仗。他气急败坏,甩脸走人。电影有一大半时间,都在重复引燃阿旭的烂脾气,没有耐心,缺乏教养。 这会吓到一部分观众,但却是编剧导演罗耀辉布好全局的精心设置。这个失去亲人的年轻人,对父亲有所期待又心怀愤恨。然后,一个几乎要放弃人生的年轻小伙,一个被动放弃人生的古怪阿姨,他们因为买鸡蛋,相遇了。又正如可以预见的,他们终将被社会抛弃之际,社工中心的古怪厨子,以过分热情的系鞋带举动,闯进画面来。 简洁的手法,串起了阿旭的寻父之旅。以他和女朋友的一场戏为例,他自私到家,根本不想交流,也不理会别人的好意。镜头一划而过,没有废话,也没有多余的镜头。如此简单的一次剪切,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的微小组成。 电影再现了底层香港人的真实生活处境,不是中环的白领,不是官府的精英。逼仄狭窄的住所,无非更像个容身的监牢。流落街头的认知障碍者,念念叨叨的独居老人,找不到归属感的小年轻。人们在这边受气,在那边撒火。

阿旭的性格,恰好说明了他的身份、背景和现实处境。无论是染一头黄毛,还是耳朵后面的胎记,都说明了一个个体的独一无二。而在镜头中反复被强调的醒目胎记,最后似乎变成了逾越血缘的存在。 说来可笑,作为一个影评人,也自称喜欢香港电影,但我对《幸运是我》的制作与幕后并不了解。只知道,这是一部由惠英红主演的电影,也许是像《可爱的你》那种,有助本港人自己消化的社会议题。除此之外,我不了解罗耀辉,不认识陈家乐,总之,就是看完一部电影下来,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哪里有点像哪部电影来着。 几乎是在同一个年份,惠英红与鲍起静,突然重新回到香港影迷的视野。她们戏路宽广,演技朴实。从《心魔》到《僵尸》,惠英红的角色,大多是精神濒临崩溃的虐心女人形象。固然挑战不大,但以《幸运是我》的表现,尤其是芬姨和阿旭的人物情感转变过程中,她从一开始的排斥和抵抗,扬言报警,到后面慢慢变成了包容与接受,甚至有了落泪的委屈。这是极其耐心的渐变过程,也展现了惠英红对人物与内心反应的良好控制。 明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惠英红拿个提名毫无悬念,带走第三座金像奖杯,也不无可能。 《幸运是我》没有停留在一味的苦情,也不只是一上来就想打动你,煽情到死。阿旭和芬姨,始于偶然的帮助,但互不信任,夹带欺骗、算计和贪便宜。如果让电影人物变成有故事的人,创作者需要章法,节奏还不能乱。 主角以外,从火爆骂人的邵音音,到延续了《重口味》中浮夸演技的张继聪(社工中心的肌肉厨子),以及那位习惯闹乌龙,一心打边炉的修车朋友。影片并没有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主角人物身上,同时也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一干配角。他们都起到了幽默调剂的作用,适时打断观众的悲伤情绪,制造出生活本来就有喜有悲的真实面貌。这比一味地喂灌鸡汤,再用台词进行说教要合理得多。在吞下并消化痛苦的过程中,《幸运是我》再次重复了罗耀辉总结过的人生忠告:运气好不好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放弃了什么。

常见于香港影视剧的心灵慰藉,未必是过来人想灌输的人情味,而是对废物翻身的美好期望。无论看亚视,调侃3D,还是失败父亲钱小豪脸上的复杂表情,它们都充分体现了罗耀辉的用心,注重对香港社会的细微观察。从鸡蛋青菜开始,最后落到了音乐绘画,这样立足于俗世生活的变化升华,远比一个拯救失足青年的刻板故事,更具有说服力。 当芬姨回忆往事,因不舍得离开香港最终跟爱人分开,希望把骨灰撒在大海之际,电影流露出了悲伤。可这种一闪而过的情感调子,又在最后画画的片刻,不复存在。死亡是逃不过的结局,但人海之中遇见了你,一切变得有意义。【刊发于 北京青年报】 -------------------------------------------------------------------------------------------------------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短评

温暖的港式小品,不刻意煽情却能做到以情动人。惠英红和陈家乐的表演都很优秀;剧本打磨的也够精致,节奏一张一弛拿捏的刚刚好,虽然是独居老人罹患阿茨海默的题材,却不沉重。作为导演处女作来讲完成度非常高,建议观赏粤语原声版。

7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两个陌生人相濡以沫的故事,对比人情淡漠的社会有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剧本跟天水围这样的生活流电影相比还是流于刻意,但欣慰的是香港电影终于又开始回归市井和涌现新人了。比哈特~

1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八月的最后一天,在电影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了这部电影,好在竟然结局是美好的,恰到好处,没有虐心的生死离别。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脆弱的善良的心,若非生活所迫,谁都不愿意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14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力荐

她满街奔走寻他,好像他阿妈。他语气臭地关心她,好像她个仔。他终于删掉了生父的手机号,和她头偎一处,这两个孤独的人,幸运找到彼此,好像一对母子。

1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有佳句无佳章,整体有些细节既接地气又见真情,但有些地方导演处理起来又过于浮夸,没有很好的统筹起来。不像《桃姐》,其实更像《天水围》,属于普世上小人物的生存现状与窘迫。看好惠英红第三座影后,以及希望能拿第一座金马影后,她值得。

18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时至今日,还能看到这样细腻的港片,我觉得幸运是我才是。

22分钟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力荐

难得的还是题材与话题性,在当下的香港,对底层的关注。不过总觉得有些遗憾,总有些过于戏剧性和夸张的地方,不是太舒服。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芬姨看亚视只习惯二频道,那是记忆的印记;阿旭的耳后胎记,那是血缘的印记。人与人之间的纪念物,从来都不只是我买来送你的3D电视、你给我煮的没放米的稀粥,甚至也不是我递给你的一盒鸡蛋、你赠予我的全部遗产。人与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一星给惠英红,演技真好;一星给题材。但是电影浪费了这个好题材,可惜了。

2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喜欢由小人物串起的世间百态,以及电影传递的“生活就是你帮我,我帮你”的理想,虽然有些乌托邦,还是容易戳中习惯了冷漠的都市人。不刻意的煽情点到为止,有人说题材像《桃姐》,倒觉得更像《天水围的日与夜》,在点滴的生活琐事中,让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尚存一丝互相取暖的温馨。

33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瑕不掩瑜,3.5升5星。导演对电影很真心,电影也回报以真心,也聪明,除去阿甘厨房乐器一段其余全拍到了该去拍的东西,在被摄人选择上言之有物,他成功将“我找到自己”这样的鸳鸯蝴蝶派升华主题的生命意义,知道在何时放出芬姨前史,与别片不同却是谋划有度,结尾也在危险中处理的不错,很自信。

38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奶奶也有阿尔兹海默症,病发时和红姐演绎得非常相似,为此加一星,导演不煽情不洒狗血的想法也深得我心,剧情看似平淡,却可以回味很久,就像阿旭对芬姨的陪伴

43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后半段比前半段演得好。一星给主题。喜欢 “我怎么舍得离开香港?” 这句台词。背景音乐不错。

48分钟前
  • brant
  • 推荐

粤语版。好几次跟自己说,这才是今年在内地电影院真正看到的,第一部能称之为“香港电影”的港片。几乎要放弃人生的年轻小伙,被动放弃人生的老阿姨,他们因为买鸡蛋相遇了。看亚视,调侃3D,打边炉的修车朋友,失败父亲钱小豪……有意思的细节不少。结尾大陆女操国语的总结陈词是败笔。

5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这部2017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获奖作品告诉大家,忘了什么使徒行者和反贪风暴之流,港片真的还没有死。

5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抱四星期待,获五星感触,其实幸运是我。红姐演技早已娴熟自若,此番再度突破,台词、动作与眼神都是满溢的戏。陈家乐与张继聪等人亦非常出彩。老年痴呆这个带有伤感性质的题材,处理得舒朗开阔、温馨暖人。最后一刻瞬息灿烂,仿如万物花开。大爱,希望锁定明年影后。

5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和红姐聊了1个多小时后,再看一遍,反而觉得这样刚刚好....坐等红姐第三座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60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太不容易了,感觉好久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院线新片了。戏剧化范围内,对于情感的表达有层次,对社会关系的探讨依旧惹人深思。人物塑造赖于红姐强大的表演牛逼得不行。陈家乐亦表现亮眼,且帅。

1小时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陌生的幸福。真以为今年找不出什么好港片了,幸运碰到这一部。无法跟《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比,但作为导演长片处女作,值得5星鼓励。群戏全部加分,尤其是红姐和陈家乐,不像演电影,而是真的在拿生活飙戏。“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人生苦乐,春风化雨。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不幸是没有排片。

1小时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