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008

剧情片法国2008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阿尔贝·杜邦泰尔,罗曼·杜里斯,法布莱斯·鲁奇尼,弗朗索瓦·克鲁塞

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巴黎2008 剧照 NO.1巴黎2008 剧照 NO.2巴黎2008 剧照 NO.3巴黎2008 剧照 NO.4巴黎2008 剧照 NO.5巴黎2008 剧照 NO.6巴黎2008 剧照 NO.13巴黎2008 剧照 NO.14巴黎2008 剧照 NO.15巴黎2008 剧照 NO.16巴黎2008 剧照 NO.17巴黎2008 剧照 NO.18巴黎2008 剧照 NO.19巴黎200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4 23:31

详细剧情

突发的心脏病让舞蹈演员皮埃尔(罗曼·杜里斯 Romain Duris 饰)不得不离开了热爱的舞台,除了失业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外,他的生命安全还时时受到病魔的威胁。爱丽丝(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是皮埃尔的姐姐,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单身母亲,她不惜屡屡拒绝来自他人的求爱,即使对方是令她动心的好男人。  巴黎,一座繁华而又落寞的城市,除了皮埃尔和爱丽丝,每分每秒,还有无数的人们在那里找到和遗失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苦苦暗恋自己学生的教授,突然陷入中年危机的建筑师,甚至是整天絮絮叨叨的老板娘,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一段五味俱全的传奇故事。当这些故事在这座城市里发生交汇的时候,他们开始相信,幸福终将在某一天敲响自己的房门。

 长篇影评

 1 ) 我爱巴黎

我有一个情结,巴黎。而这一切,只因为法国电影。
优雅,浪漫,与世故无关,洋溢着性灵的美好和愿望,可以无限地期待,生活中那纷繁的美好。
很多导演也有着相似的巴黎情结,近几年,他们的镜头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巴黎,这个活色生香的欲望都市,这个浪漫的不可一世的香水之都,这个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爱情气息的大街小巷,我甚至深深迷恋当年萨特,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咖啡馆,那个靠窗的,看的到风景的座位。我相信这个城市一定有什么神奇的地心引力,就连毕加索的抽象,梵高的疯癫也无处逃逸。

巴黎,一个有着故事的城市,那些平凡的,不平凡的事正在从容上演。从巴黎野玫瑰的浓墨重彩,油画般精致张扬的画面,女主角Betty热情四溢的表演为这个看似温婉的城市做了个最性感的注脚;最后一支探戈至今还没散场,它虽没有卡洛斯绍拉《探戈》的狂野迷情,相反却透着一股凉彻心底的寂寥,黑色的房间,斑驳的壁纸,血色的回忆,一段诡异迷乱的情感在潮湿空气里蒸腾,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阴森的巴黎;还是最喜欢贝鲁奇眼中的巴黎,像是一出梦想对现实的挑衅,用最极端也最保守的方式,性爱,向巴黎人最热衷的自由和平等致敬—Maybe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在亦真亦幻的戏梦巴黎中,一度将光影下的伊娃错当成了维纳斯;而《巴黎我爱你》里导演们以多个故事的形式拼凑出多元化的巴黎,广场的清晨有母子间浓浓的温情,埃菲尔铁塔下有小丑人的奇妙旅程,塞纳河畔有着擦肩而过的爱情,这部电影像是一首向巴黎致敬的小诗,充满生活的简单和不平凡。当然这并不是全部的巴黎。如果你真的热爱巴黎,请爱剩下的。
记得曾经有人采访李敖:问他为什么和他的漂亮老婆胡茵梦离婚,他很风趣地回答“因为受不了美女便秘的样子。”言下之意,何谓美女,就是连如厕也优雅非凡的女人。想来实在可笑,不知道这只是大师的戏谑之语还是真真实实暴露了爱情的虚弱。
不得不承认,对于爱情,对于我们珍爱的东西,我们总是要求太多,对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只有当你习惯平淡,琐碎,贫瘠,这才是真正可触碰的,生活的本原。同样的,如果你热爱巴黎,如果你想真正感受巴黎的脉搏,而不仅仅流连于华美的卢浮,垂涎那秀色的美女,请你走进巴黎,穿过这条偏僻的小道,我将带你看看那个在阳台上凝望对窗少女的年轻男子,他将要死去,这才是一个真切的巴黎。

这是法国电影《巴黎》的一幕,也许你会质疑,阳台上的他此刻正在想什么,而对窗的她正在经历些什么,也许你会期待这对陌生男女之间美丽的邂逅,然而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上演的一个平凡的故事,爱情没有发生,而生命即将逝去,男子希望死前能和对窗的陌生女子做爱,给生活留下最美的回忆,而女子正在一个中年男人和年轻男子的爱情间徘徊,根本无暇顾及周遭正在发生的一切。你可能看惯了好莱坞的Happy Ending,但是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这部描述巴黎的电影,是一部众多演员组成的故事群戏,每个人都是主角也都是卑微的配角。

皮埃尔,一个得知身患绝症的舞者,爱上了对窗曼妙的少女,他的姐姐,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是一位不轻易涉及感情的单身母亲,菜市场的帅哥小贩,为前女友的死亡感到前所未有的感伤;中年独身的历史学教授,疯狂地迷恋班上一个气质迷人的女学生,市侩尖酸的面包店女老板,对顾客却是殷勤万分,不顾生命安全偷渡的北非移民,气质优雅的摩登少女,乖巧勤奋的外地打工者,事业完美却依然郁郁寡欢的建筑设计师,导演以流畅的蒙太奇手法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为人知的巴黎,这些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群,却在时空变换中擦肩,相遇,等待,凝望,没有了往日光鲜的外衣,只有腐败时的血肉模糊,那些最世俗的美好一目了然。
也许你会感慨电影人物的姿态如此繁复,如此沉重,但是如果生活的本质就是不快乐,那么还有什么你无法理解呢?是罗兰教授以波德莱尔的身份疯狂追求女学生的不伦之恋吗?这段畸形的恋情,超越了理性的控制,没有规矩可循,却是整部戏里我最热爱的故事。在咖啡馆被发现身份的时候你也许会为罗兰教授捏把冷汗,当下一个镜头出现在罗兰和女学生缠绵的床上时,你可能会有种偷情似的欢愉,一支老年式张扬的舞蹈在恣意的笑声中结局,本以为导演会好心成就了一段忘年恋,但直到餐馆里出现的少女和一群年轻的朋友,欢笑尽兴之余在身边男友脸上停留的唇印,才发现对面角落里教授的无奈,教授,年轻的她们的游戏你真的玩不起。难道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当皮埃尔以一种慷慨赴死的姿态告别了姐姐,坐在出租车上,他说:“这就是巴黎,人们永远对她抱怨,却又永远那么爱她。” 这大概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

如果不是比诺什,我也许会错过这部电影;如果这不是部人物众多叙事闲散的白描式电影,我也许会错过这部电影,如果不是关于巴黎,我一定和这部电影无缘相见。

 2 ) 在巴黎,换一颗心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每天为WSJ上不停更新的报道和自己那现在才发觉有多么寒酸的词汇量损耗大量脑细胞……
关于这场危机,我听了太多自以为是不知所谓的想当然解释,无意去嘲笑那些盲目地乐观和悲观甚至盲目地漠不关心的人们。
我只能说,庆幸我们这一辈人能穿越这样一个比以往任何大事件更具有意义的历史时刻。
世界秩序会被改写么?中国应当救市么?大萧条又要到来了么?……
其实没人知道后事如何,因为社会科学的主体是人,永远没有像在自然科学中那般精确的因果关系——说这话的人不是我,他的名字叫做乔治索罗斯。
你看冰岛一个国家都被人拿到EBAY上拍卖了,也有人在说咱们干脆把在华美企都国有化,顺势把台湾收复了吧……
恐怖的信息流啊,先不扯“乱世出英雄”这些虚无缥缈的,咱先把周围的环境弄清楚先——死也不能做那锅烧开了水里的青蛙。
前天我熬夜看我能找到的所有宏观经济学教材,昨天我开始失眠……
 
这个时候,需要一点“巴黎”。
就像当那个会在课堂上跟我们解释法语习语的英文老师满腔真诚地问我对于金融危机是否感到“angry”,我只能告诉她“Facing the crisis caused radically by the greed of man, we should try to live independ of the material. Things will surely get better, and now we shouldn't care so much about the money. Just be spiritually happy.“
更有趣的是有个兄弟下课了一脸兴奋地拍着我的肩膀用带着浓浓法国腔的英语问:“Isn't it exciting?”你只能哭笑不得地回一句“Yeah, baby."
这就是可爱的法国人,好在他们在金融上的“无知”导致整个法国的金融大环境相对保守稳定,否则不知他们此刻会是什么心情。
 
好了,我真的是打算来写影评的。
 
巴黎,这一次没有那句露骨的“我爱你”。
用一部电影来立体地描绘不可思议的巴黎永远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甚至一群导演。
但是这一次,这个叫Cédric Klapisch的导演带着Juliette Binoche, Romain Duris, Albert Dupontel这一群优秀的演员,用流畅的蒙太奇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当然,谁叫这是在巴黎,你理所应当能够拍出好电影。
 
离婚带孩子独自生活的单亲妈妈,社会工作者;
中年独身的历史教授,为电视台拍纪录片,化名波德莱尔写短信追求自己班上美丽的女学生;
菜市场的小贩,处处照顾着分手一年的前女友,而当后者已经准备彻底离开他的生活,她的突然死亡让他陷入前所未有的悲伤;
刻薄的面包店老板、疯狂的摩登女郎、边缘化的北非偷渡客、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生活看上完美却仍然不缺烦恼的建筑设计师……
导演丝毫不害怕自己的电影里出现太多的人物,因为这些市井人物哪怕再不起眼,少了一个,巴黎却也不再是巴黎。
 
作为一座鲜活的城市,这里的人们也矫情、也市侩、也虚荣、也卑微……
在这样一座几百年来一直被当作艺术品欣赏膜拜的城市,也历经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梦想与现实的博弈……
然而之所以这里是巴黎,不光因为美轮美奂的建筑,流光溢彩的时装……
是因为,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害怕变得“中规中矩”,都时刻渴望着爱与被爱。
所以哪怕你不喜欢老巴黎的高傲刻薄,看不惯新巴黎的轻浮与放荡,这样一座城市,仍然是让人心驰神往的。
因为至少当我们亲吻、拥抱,向彼此敞开怀抱的那一刻,我们是真诚而充满感恩的;
那些彼此温暖过的年华哪怕逝去,经历过的人仍然会郑重其事地珍惜。
 
其实并不是这座城市真的多么浪漫。
经历过真正生活的人都知道,那些动人的温情画面背后,衬着怎么样的苦辛。
每个人都要辛勤地工作、营生……满世界的人,乍一看去,尽都是冷漠的。
我有时候会想,也许只有在大城市里,过过艰苦的日子,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灵能量。
——这些我都挺过来了,我还会担心害怕什么?
所以才能厚着脸皮向路边见到的美丽的人搭讪,不遗余力地去取悦心仪的对象……
这是一种经历了世俗洗礼的强大的天真。
 
Romain Duris的角色在影片里无疑是特殊的,作为一个心脏丧失机能的舞蹈演员,死亡给他的视角增添了别样的分量。
当他以一种慷慨赴死的姿态告别了姐姐,坐在出租车上,他说:“这就是巴黎,人们永远对她抱怨,却又永远那么爱她。其实在巴黎,就应当是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啊。”
其实又何止在巴黎?拥有鲜活的生命,驾驭现有的生活,又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生活增添那么多的桎梏?
 
去巴黎换一颗心吧。
 
忘记是在哪个网站看到一个类似婚介机构的广告,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意味深长:
“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爱人!”
爱人,其实可以是能在病中关怀你的朋友,能在远方让你牵挂的家人;
如果谈到爱慕,其实大概谁都希望爱人不是人群中以美丽的忧伤姿态对自己默默凝眸的那一个,更希望那个人能为搏你一笑笨拙地起舞,在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将你的骨灰撒到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请好好珍惜这些微末或者比生命更深刻的温暖。
 
少些欲望,少些贪婪;多些真诚,多些友爱。
如果谁要问我如何度过这次经济危机,这会是我堂而皇之的答案。

 3 ) 一首献给巴黎的情歌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我会说,这是一首献给巴黎的情歌。林林总总二十来个人物,很难讲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如果非要找个主角的话,那这个当仁不让的主角不是别的,而是巴黎这座城市本身。我猜这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就叫做《巴黎》,简单,有力,直接。

法文中的一个单字——Paris,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中文版里面就变成了巴黎故事(正如Australia到了中文里就变成《澳洲乱世情》)。或许是嫌巴黎这两个字太轻,承受不起一部电影的重量?好吧,即便如此,加上故事两个字,也并不会让题目变得高明多少,反而让巴黎从中心词沦为一个偏正短语里面轻飘飘的修饰成分,只告诉观众电影的发生地或者说背景在哪里,重心落在了故事两个字上。而这部电影其实和故事无关,它不讲故事,它讲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如果非要舍弃《巴黎》这样简单直接的译名,那我觉得倒不如翻成《巴黎浮世绘》。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一张当代巴黎的浮世绘。众多小人物带着自己的悲欢离合在这里粉墨登场,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人,有些彼此认识,有些全然不认识,甚至压根没有打过照面,在电影里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交集。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生活在巴黎,或者向往生活在巴黎(北非人),巴黎是他们共同的舞台。

我之所以一直对法国电影怀着一种好感甚或说敬意,是因为这些电影往往都很诚恳。它们忠于生活,不刻意制造离奇情节和戏剧效果;不放大苦难,不走悲情路线,也不执著地制造皆大欢喜的结局(happy ending);既不简化生活,也不故意让它变得复杂;既不把生活描绘成一床美好的玫瑰,也不会把它表现为一床狗屎(狗屎——merde是巴黎人的口头禅),更不会通过电影对观众进行道德说教。它们只是努力展示生活的本来面目,有欢笑,有泪水,加上一点法式幽默,这就是生活——C'est la vie,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正因为如此,法国电影往往带有浓烈的人间烟火气味,似乎透过银幕都可以闻得到。

奇怪的是,在中国,这样真实反映生活本身的电影往往会被打上“文艺片”的标签,而中国观众对所谓的文艺片,向来是不买账或者说不屑一顾的。一部电影若是被归为文艺片,那么也几乎就意味着它在票房上肯定会惨淡不堪。如此这般,大概也就没有几个导演愿意拍文艺片了。如今的中国,电影人都争着搞大片、大制作、大场面,电影院里一年到头也放不了几部电影,还都是所谓史诗片、动作片、战争片、悬疑片、惊悚片,唯独没有真诚的生活片——好吧,我是说他们说的文艺片。也许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我们不愿意在电影院里在看到真实的生活。

而对于我来说,我之所以看电影,就是因为我想知道这个世界上,别的人都是怎么活着的,并从他们的人生里反观自己的生活。可是很显然,在中国,我并没有太多精神上的同伴,其明证就是在13亿人口泱泱大国,1000多万人的首都(还是文化中心呢),居然撑不起一家——哪怕是仅仅一家艺术影院。

哎。

 4 ) 巴黎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时间:2008年9月29日19:00
地点:Quartier Latin影院
事件:Paris试映场

跟西德力科克拉什合作几次之后,都以为他快被定型为萨维耶了,皮罗曼杜里斯Roman Duris却不期然从西班牙旅馆走了出来,也不再摆弄俄罗斯玩偶。他在片尾出租车的那段含笑仰望,个人以为是全片最美的华章,美过他在红磨坊的艳舞,美过他在私人party的劲舞。

这样的角色对于朱丽叶比诺什来说太轻松太得意了,年龄虽然不能说跟她的演技成正比,幸运的是,无论如何没有让后者衰减半分。她的美貌自然不如当年,但从那场脱衣舞戏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她的灵性和调皮。

梅兰妮劳朗Melanie Laurent一出场似乎还有她在《我很好,别担心》里那个妹妹Lili的清纯感觉,就是……不过一个转身,教授的短信和死缠烂打让她释放出了火热和性感,还有美女专用的粗鲁语言。教授形容她的美,固然是有些夸张,但却让人领略到法国佬是如何形容“倾国倾城”的……

发布里斯卢奇尼Fabrice Luchini继续他在《莫里哀》式的古板加搞笑的二合一。片中那段摇滚劲舞或多或少让人想起《大人物拿破仑》的经典舞蹈,固然是有些滑稽,不过也是充满天赋的。说回来,他的表演加上面包店那个老板娘的作态,两人在本片中最让我觉得印象深刻。

还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偷渡者和移民们,如果他们听过罗大佑,恐怕也会唱到:巴黎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西德力科克拉什用法国大餐的方式揉出了一场巴黎市井街头的群星戏,可让人感觉有些不甘的是,他的头顶仿佛总是笼罩着克劳德勒鲁什的阴影。

最后,谁能告诉我,那个海报上的"so ist paris“是什么意思呢?

 5 ) 淡淡的巴黎

影片就像平常生活,记录生活点滴却又不那么平凡,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烦恼,这就是生活,
对于像巴黎这样的城市来说,人的生命太过短暂,城市300年来也没啥变化,人人都只是过客,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当上十五分钟的名人”在历史的长河上我们只是十五分钟,总会有我们的十五分钟,珍惜她,生活是短暂的

 6 ) normal 巴黎,normal life

最近听说身边有两个人暴毙,都不熟,一个一面之缘,一个只是听说。都是心脏病发作,跟朋友在一起时突发死亡,没有一点过渡。
  
这个事按说跟我没什么关系,可是这个事跟谁没关系呢?
  
我扪心自问,那人如果是我,我能安心离去吗?当然暴毙这事容不得你安心不安心,可是,如果有一个我的灵魂,在体外看着我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结束,我能心安理得吗?
  
这个事这几天缠上了我,那个叫虚无的东西,挥之不去。
  
要去旅行了,是传说中的巴黎唉~我不无起劲地查攻略、看资料,越查越抓狂:路易十四、巴士底狱、大革命、海明威、流动的盛宴、哲学咖啡馆、毕加索。。。这铺天盖地地到底跟我有什么毛关系?那个厚得跟厚底批萨一样的人类历史跟我到底有什么毛关系?这个无限广大的世界到底跟我能有多少关系?
  
我想起自己去过的那些美好的地方,我渡过的美好时光,是,我承认,我有过美好时光。SO WHAT?它们现在在哪?我翻照片,我看到一些美好的光线,一些美好的光影,过去仿佛总是笼罩在一些美好的光线和光影里。还有微笑,闪烁的微笑像光线一样在黝黯的记忆里噼里啪啦作响,那又怎样?眼睁睁看着它们灰飞烟灭。人生就像不断被天狗吞吃的月亮。
  
真的是很out的虚无感。可我能有什么办法?
  
然后我看了《巴黎》这个电影,我觉得这个电影比我看的所有攻略和所有牛逼烘烘的文化历史背景书籍都靠谱,电影里的巴黎那么NORMAL,用那个历史学家讽刺自己弟弟的说法:你太NORMAL,这个字眼居然让他弟弟做起了噩梦。。。我们多怕NORMAL啊,我们死都不愿意NORMAL。这个巴黎一点也不深厚一点也不辉煌一点也不盛宴,这个巴黎甚至不时尚,可这样的巴黎让我安下心来。片中那个历史学家甚至很合拍地也被巴黎的厚底历史匹萨砸晕了,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我想我可以冷静地去巴黎了。而且我一定要去拉雪兹公墓,去看看那些躺在一起的牛逼烘烘的人们,和NORMAL的人们。
  
电影里命悬一线的弟弟让我流泪,这么脆弱都是因为那该死的虚无感。朋友劝我少想点,快乐些。然后我想,如果快乐让我麻木,无法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那我宁愿不要快乐。如果那些牛逼烘烘的什么心灵超脱术、佛教或冥想,让人对人世的悲欢隔靴搔痒,那就是扯淡。
  
去医院做手术的路上,弟弟看见了所有的人,因为堵车,他看见了巴黎的一切,他躺在出租车上笑了。如果一个人在赴死(还堵车!)的路途上可以微笑,那么他就有力量继续活下去了吧。

 短评

足够松散的结构,达到了放松神经的目的.又听到了SWAY,这歌很适合用来跳脱衣舞啊.

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老套路

11分钟前
  • 长个儿
  • 还行

巴黎版的Love Actually 巴黎是座爱的城市 主要任务很有意思 但小人物刻画得还有待深入

13分钟前
  • Bill
  • 还行

总体过散 串得不好 个别片段有亮色 导演倒是把这座城拍入了味 不失为一记淡雅的巴黎的鳞爪 钩起多少美好的回忆 SO +1星

15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巴黎,好丑……

1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又是群戏,音乐有些感伤,影片仍然是那种片段式截取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中后部分那段4人在大市场的约会,轻易的搭上又拒绝;在出租车上看巴黎带到各个角色有意思。- -还有配乐很好听

26分钟前
  • 有猫阿宅
  • 推荐

巴黎,北京,原来哪里都一样

31分钟前
  • 琪琪
  • 还行

群星戏能拍成这样也算极品了,很难从中品味出另一个国家的生活。每个人的故事都很乏味,他们的生活真是毫无热情可言,就是令人厌倦。尤其是以一个城市命名作品,实在要小心,不然就是个大坑

3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很差

虽然这就是日常生活,但是有点闷的说,在翁旋加看的~她都看睡着了唉·~

40分钟前
  • 六比特
  • 还行

我抽根烟之际看见你们每一个人,每件像花边一样开心的事,还有绝症。

45分钟前
  • 忏聒
  • 推荐

很静。OST好

47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一样的爱巴黎,比那部巴黎我爱你好多了。

4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三星半,多线性叙事的城市电影,音乐节奏与剪辑很合拍,片子本身就是一首样本精选的巴黎小情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像菜场果蔬一样排列在一起、因缘际会,某些擦肩而过恍如基耶《红》,但若论城市主题则远不如伍迪艾伦抓住巴黎一个特质来得有力。 (资料馆胶片)

51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每一个镜头都那么亲切。看了半天才豁然醒悟原来是Juliette Binoche,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竟然已经20年了。我怎么老是觉得Mélanie Laurent看起来很眼熟?

52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推荐

真值得看

54分钟前
  • 避开目光
  • 力荐

又是一部自作聪明被无力驾驭的多线叙事拖垮的电影,在这里,你看不到浮华静谧的巴黎,你看不到顺理成章的感情,你看到的是演员演绎的失衡和失败的文人呓语,这不是巴黎,这只是另外一部口齿不清却妄想表达爱意的粗糙工艺品。

59分钟前
  • D I D A
  • 还行

法国电影惯有的怪怪风格

1小时前
  • 咸鱼土豆
  • 还行

巴黎,你真是个千面女郎。

1小时前
  • Fo.
  • 推荐

其实有点恶心老师学生那段

1小时前
  • Charlie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