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踪迹

剧情片内地2011

主演:于承惠  宋洋  马可  

导演:徐浩峰

 剧照

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2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3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4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5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6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3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4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5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6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7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8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19倭寇的踪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0:47

详细剧情

电影《倭寇的踪迹》讲述了明朝倭寇被消灭后,贯城的四大武林世族,扬言打过了四家门口,就可在贯城武林开宗立派。但挑战者梁痕录不但被四大门拒绝,还遭到围捕,因为他的兵器是一把倭刀。经过一番争斗后,众人知道这把刀原来是多年前抗倭的戚继光戚家军的军刀,而这把刀和刀的主人,在大侠裘冬月(于承惠饰)“放下屠刀,宽恕众生”的行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长篇影评

 1 ) 部电影豆瓣评分能上7???

这电影剧本本身没什么问题,如果能换个导演差不多会很好看,但是导演太垃圾了,强行装作有逼格就是说这部电影。
       既然不是拍高来高去的武侠片而是要拍武行片,麻烦实际点好吗
       一个跳舞女子靠一句话就能隔着帘子打倒包括第一高手在内的几十个武者?
       靠个影子站门后打的一群人进不去?
       还有那主角整天尼玛一惊一乍的要死啊?
       仿马战?四大家连两匹马都买不起,靠走路模仿马战?
真不知道怎么说了,太能装逼了这个电影,逼不是这么装的。

 2 ) 反着看《倭寇的踪迹》,见人心,见自己

“倭寇”一词,对于自明朝以来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隐晦莫名意味的词。即使是现在二十一世纪,2020年都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来说,“倭寇”一词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基本不提。何以如此?

追根究底,其实背后的原因是自卑心理。近代官方史书一般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而随之而来的心理暗示就是,中国末落的显现也是从那时开始。其实不是,是明朝末期的倭寇之乱就有迹象。中国文人自得之际,开口必是泱泱大国,夷狄之地,土鳖蛮人,不屑之。何况当时明朝人口、财力和军队数量都远超日本多倍,倭寇还非正规军,结果恰恰相反,明军几十年间在东南沿海却屡屡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70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一大圈。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

这里就不细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水太深,感兴趣可以看看《万历十五年》。由此中国人的自信心大受打击,何况后来还有一场更大更可怕的倭寇灾难。一脉下来,中国人接受不了一个文化、政治、经济等处处都是学习自中国的小国,竟然拿他束手无策,灰头土脸,颜面尽失,甚至可以说是身败名裂。狮子可以接受被老虎、大象、 鬓狗击败,唯独不能接受被蚂蚁抓伤了脸面,因为前者是狮子目光中承认的对手,后者根本不屑瞥之。羞恼,失落,惭愧,唯独不能暴力报复,那是粗鲁行为,同时也意味着承认了,至于承认什么不言而喻,最后的办法就是——如何维持着名头体面——成为禁忌,只字不提,唾面自干,烟消云散。很有中国特色的做法,仿佛不说等同于不存在,当然更没有不承认的问题烦恼了,从这黑底往上看天,可以看到的是无穷的黑夜。



徐浩峰在接受凤凰娱乐采访时的说道:咱们每个人都是古代人,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很多古代人的情感,人的困惑,到现在一直没有解决,所以人类的历史会延续。这里借用,中国人的“倭寇心理”真的解决了?还是只是依据官方教科书的门面说法,敷衍自己,过得去就行。这里甚至都要“感谢”一番每年中国电视剧的固定保留节目——抗日片,没有它们的存在,没有政治上的嘱意,没有政策的扶持,这些事是否也会像电影最后,戚家刀收入库房一处雪藏呢?一个民族的苦难都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养活后世的子孙,真是祖宗福荫庇佑,有些讽刺,当然外国也是如此,好莱坞对于一战二战冷战的伤口取材简直数不胜数。但观看两者是不是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心中多少有些答案,也许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能想,不敢想,能说,不能说,不敢说。源头根上不正视,不解决,自然会涌现一堆富有中国特色的事物,点到为止不详谈。 这些当然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实质是中国文化异化畸形到一定程度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恶果。

话题扯的有些远了,不过这是交代必要背景资料,现在回归影片本身。一花一世界,每个人有各自的观看角度。我当然是谈我看到的“角度”,不谈各自的引申联想。真相了也没意思,说透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所以我个人欣赏的不是全部说透的影评,而是浅谈辄止,给了一把钥匙,开门不开门,全凭各自的兴趣动力,追溯动力。 《倭寇的踪迹》 武技、戏剧网上都可以找到一些。我只想谈谈为什么个人觉得应该——反其片而看之。


反着看《倭寇的踪迹》,见人心,见自己。
开篇点明“乌衣巷”,不清楚原书中的南京为什么要换成霜叶城,不过乌衣巷也算交代了地点是南京(前面背景中南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片的“燕子”无疑指代戚家刀技。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点,在b站上传的电影版本中,翻译的是“无疑巷”。中国人,起个名字都有那么多门门道道,花花肠子,不能明说,要么用典“乌衣巷”,要么只能学习“贾雨村”了,改不了的毛病,或者说是功夫。这里姑且借用“无疑”巷为由头,来说说本片,处处疑点。

第一疑, 《倭寇的踪迹》是徐浩峰自己写的小说,小说也清楚明白地写明了: 鸳鸯阵是戚继光的,倭刀改良是俞大猷,为什么到电影却调换了,如此明显的错误可能这么出现吗?

第二疑,裘冬月作为霜叶城第一高手,之所以对夫人和护卫容忍再三 ,是不能让人知道堂堂第一高手却守不住自己的续弦,归隐不过是为了和郄佬达成交易,保住看重一生的名声。但 彩船一战,名头都丢了,夫人想杀他,护卫辱他,甚至为了取信于护卫,先声明自己并无威胁,并可以帮助他,实则想令他和夫人自相残杀,这符合逻辑,但却出现两种幻想,后一种是成人之美。疑虑。

第三疑,海防官对“铁甲”的执念之深。他是帅才,焉不知纸浆纸甲比铁甲高级。 尽管采访中徐浩峰说此角色是搞笑角色,但他也承认纸浆纸甲是科学,而铁甲是个人审美,单纯有趣的人?

第四疑,夫人和护卫和裘冬月和郄佬的制衡逻辑链已经断了,夫人最后可能和护卫在一起? 夫人可是杀郄佬手下那么多人。 郄佬已经要挟不到裘冬月,夫人和护卫失去了要挟的价值,还有那么多的房产没处理。

第五疑, 前面霸气侧漏,心机重重的郄佬,包括四大门居然允许梁开一门?前面的练兵彩头,全城四处追捕的是戚家军的人,留下这门时时刻刻蒙羞这些对名声视作生命的人?河边都是四大门的人,放箭杀死“倭寇”,保住名声才是口中的所谓正道。

第六疑,三个西域女子和海防士兵十人碰到一起,并把他们当成鬼魂,然后解绳子放了他们?

...........



先不回答疑问,再看文中的各自明暗反讽。

中国文化一般强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只是明面理想,真实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教真功夫才是暗地遵守的规矩,徐浩峰的小说电影多涉及于此。《师父》和《国士》明写,《道士下山》和《大日坛城》暗写。“天道不独秘”,敝帚自珍,宁愿烂在肚子,也不能公诸于众。《倭寇的踪迹》是兼而有之。 四大门打不过一个赛兰,知道如响技巧的裘冬月不肯说,很好,很中国。如响说了的缘故,一是名头没了,二是借刀杀人。真不愧是第一“高手”!

《论语》中。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不正,为邪也。

看看片中是如何“正”名的:四大门无一人能打过“倭寇”梁痕录, 第一反应是——名声保不住了,不是真实实力逊色于人。最后用体面手法,冠名以“邪道”,以邪名破之,来掩饰自我的羸弱。





以邪念来为自己解脱负担,既保留了好人的名声,也做了坏人的坏事,一箭双雕。


上述背景提到的畸形文化、心理状态、行为逻辑,统统微缩映射到一部电影之中,就很耐人寻味了,可以把片中提取几则浓缩的寓言故事。 大中国,小故事。一大一小。

寓言故事一:偌大的霜叶城四大门打不过一个被刚刚指点秘诀“如响”的西域女子赛兰,而知道秘诀的第一高手裘冬月是知晓的,但众人询问时,裘低头不语,而众人了然、释然,结果包括裘在内,一败涂地。多年武功花架子。(《师父》中其实也适用到这方面的讨论)



寓言二:改编书中的五个丫鬟和十个士兵的故事,效果一样,晦涩幽默,隐射暗喻。





还有很多,裘冬月染黑胡须,明明对送水的女子有意图,却拒绝。

梁痕录和裘夫人的刀柄切磋,衣领划破,更是情欲满满,却只是暗示。

为何如此反常。



其实,开篇点到真正的意象是——残荷。荷花,佛教讲究“成住坏空”,世道明显已经步入了“坏”的境地了,结局又怎么可能如此伟岸光正呢?片中人人都有一个心中的“倭寇”——心魔,是名声,是权势,是情欲,是生存,是塔塔,是铁甲,是倭刀.....

问“倭寇”的踪迹在哪里,谁都知道,却谁都不能说。心中有鬼,外面找什么? 前面心中如此阴暗的一群人,心魔未除,后面突然所有人都光明磊落幡然醒悟大彻大悟了?

所谓的大彻大悟,只会是事后“贤者模式”,再上一次前面的图。佛家倡导回头是岸,现实只见的都是一错再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活在电视剧中,这就是虚伪面。



最终解答前面提出的那么多疑问,不谈到导演,说不过去。

徐浩峰作品结局目前都是悲凉的,正如柳白猿再也不存于世,陈识的武馆梦碎,原作中刀客身死,学了如烟如响的两个女人都死,失传了,还有《国士》中的郝、梁、石求不得的那场比武,得不到的心中人,《道士下山》(不是电影版本)的何安下和周西宇,都是悲凉结局。

情欲方面,徐浩峰认为人的心性是敌不过生命的惯性的, 《箭士柳白猿》 月牙红最后跟的是匡一民,而不是柳白猿,《师父》中 陈识最终还是赵国卉错过。



而作为徐浩峰的处女作,会是一个虽有遗憾,但皆大欢喜的结局?梁痕录开了武门,携美而归,还有一个红粉知己可以相思;裘冬月成功真正打败梁,取回第一高手名头,并打算亲自送钱给那个女人;郄佬居然让贤,放弃心计;海防官也得到了西域美女送的铁甲;夫人也光明正大和护卫在一起..... 这是徐浩峰的作品吗?原作结局可是灰暗无比的啊。他自己导演的《箭士柳白猿》和《师父》尽管剧情细节和原作多有出入,但理念彻头彻尾不变。下面是本片的采访:

——凤凰网娱乐:投资人会不会对你的拍摄有所要求?你觉得这次你的创作自由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徐浩峰:这次是非常自由,低成本电影的好处就在这儿,商业压迫性并不大,商业压迫性大了以后,人就很容易做言不由衷的事情,或者失去判断。因为做电影最准的判断还是根据你自己的创作来的,来自市场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的,因为市场就像一个章鱼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它的第三只脚藏在哪里,它永远是一个变数。与其遵循变的市场,我还不如遵循艺术。

处女作,一般成为导演的野心之作,因为都可以或多或少看出导演背后的追求是什么,个人作品中自我理想投射最多的就是处女作。正如你想了解金庸,不应该看《天龙八部》,而是《书剑恩仇录》,了解张艺谋,不应该是《活着》,应该是《一个和八个》,了解陈凯歌,不是《霸王别姬》应该是《黄土地》,贾樟柯的是《小武》......

综上所述,有疑无疑,明暗反讽,正道邪道,大故事小寓言,可以回答那些疑问了,正如影片中的处处幻想暗示,裘冬月比武前的自我幻想是:成功躲避,郄佬比武前的自我幻想是:以鞭克枪。裘冬月引诱二人自相残杀时,自我幻想是成人之美。结果是事与愿违,我倾向于重新比武后面的剧情——统统都是自我幻想和安慰。真相是黑暗而绝望的。梁死,赛兰死,夫人死,护卫死......

就像是李安的《少年派》,你相信哪个结局,取决于你自己。故意颠倒鸳鸯阵和倭刀改良是作者的一种提醒。



如果真是我幻想的那样,那这是一部被忽视的绝对好片,如果是自作多情的幻想,那这是一部失败品,因为前面的人物品性是断裂了,撕裂的,在没有特殊环境的催化下,人物前后行为逻辑应该是一致的,至少在本片中一个“假倭寇”不足以达到这种能量,我倾向于裘、 郄比武失败后,梁被弓箭射杀而死,镜头是黑幕一下,后面是反向结局。

片中有真假倭寇,本文是真,还是假呢?只能问徐浩峰导演本人了。这难道是我的心魔幻想?一笑了之。

 3 ) 理想的武侠世界



一切是静止的,听不见声音,但好像感到了寒冷的天气,微微的潮湿的风吹过莲荷枯萎的池塘,小雨落下。镜头避开人物转到这里的时候,你隐约知道一座城即一个武林,城郭内外,水流水的,雨下雨的,风吹风的,各人活各人的。扫街,跳舞,干农活,有那么多人不用去拿着武器对决,没有大责任和自我使命感。而此时,岸上正有人在交手,刀力劲猛,招式绝断。

《倭寇的踪迹》虽有“究竟是走还是没走后门”这样的反讽,有不少滑稽的画面,而根本上,我想导演无意描写历史和政治,而是在擦着历史的边儿构架一个理想的武侠世界,描述在深层意识里更加熟悉和认同的价值体系。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古代习武人,实实在在的武功。这种实战是极有魅力的。电影想表现和传达这种美,不管以前的电影武侠界有没有,反正现在开始是有了。这种美,大抵是:不夸张、不敷衍,以窘迫的现实为基不放弃追求华美,高者自高,没有炫耀和解释,只有节制的退让和自我留白。

人物方面,根据各个不同场景表现的随性简率,要看第二遍才找到感觉去认识他们。我觉得郄佬算是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了,他不足够坏,软硬交融。一上来不按江湖道理出牌,明明白白的不接受青年的比试,带人持满弓涌出第四个门口;他容不下裘冬月,对地位心怀欲望;要命的是他俗气的八卦裘冬月的夫人……按照郄佬说的,他是在利用这个事来阻止裘的出现,但不想高人有高人的心量和取舍。郄佬是低于裘的,但他不变态,未因此压抑到行事极端。他教育年轻人要在他面前喊“裘夫人”,被报告家里进了倭寇,他说“进就进了吧”,他说“咱俩就别打了,让真正有本事的人打吧”。他当然不是怯阵。马君的表演,也自然贴切。

关于青年,是剧的男主角,但不是个大人物。武功刚烈,出身贴身保镖,年纪轻轻,这决定性格和处世方面不会太复杂和束缚,有需要就用“技巧”好了,又不是江湖大佬。即便如此,他最后的成功,也是光耀的——他有他的率直和担当。这样的人物安排,避免了拖沓。其中宋洋救出左偏使,两人在草垛旁边的想法目标冲突戏,简短但终究给人物甚至整个戏的节奏补了大劲。

徐皓峰以往的作品里常是“天才无用,少年老成”,结局多是缺陷和不成,这部戏看到最后不一样了,很意外——青年事业完满,大佬们顺利自救。场面和谐的像是幻觉。或许是这部电影单纯的武侠内容叙述扛不住、也不必要悲壮的结局吧。和更加绵密的现实不同,戏剧有它的表现局限因素。想失败的好,要看故事本身,导演功力,不能阴差阳错。也或许这结局,是导演一种理想想象的实现。

《倭寇的踪迹》于承惠的戏份是我最爱看的,演员好,电影语言里对这个人物的阐释也细腻,每句台词每个细节,要重复看电影的,才能体会徐浩峰的人物是如何自处、如何处世。有些地方,你可能以为导演又犯冷了,其实不见得真是那个意图,只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谁也无需矜于表达。“高手的事,很难懂”,这句若郭芙蓉说出来,才冷……在我看来裘冬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

这部戏里的群众演员也相对有存在感。

提一句另外两部分人,波斯女人们和四大门派众人,在这里好像有点不同地域文化、种族的对比。前者热辣、直接,后者自恃、混沌。这正是前面所说的那个“历史的边儿”。不过这种对比这样去理解也有点偏颇,假如让村姑改娥到外族生存,大概也是性情不弱的。这里很不好说,权且一看。

《倭寇的踪迹》,我给四颗星。没有点亮的那一颗,原因有两小部分。一半是因为电影里的冷幽默,用的好的,让人物丰富、可爱,有的又有点不自然之感。不是人生境遇里的不自然。

比如裘冬月夫人跟护卫相好这件事,被揭穿说出来时裘很不自然,但于他而言,不至于形成障碍。裘冬月真的能放下吗?他想他真的放下了。(我觉得徐浩峰在很多作品里写人生际遇的尴尬,是一绝)我所说的不自然,像“三哥五哥,怎么会这样,咱们怎么就忘了数数人数!”这里的幽默,则有点生涩。感觉是电影表达力、控制力不够成熟流畅的掩饰,冷幽默算是善巧处理。另一部分的原因是,徐导演选择了一条苍茫的修持之路,外人难说,我寻思着留半颗星给他自己。

思量观影过程,感觉真是激情大于理智,我太高兴看这样的武侠了,以前看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就珍惜的很,《倭寇的踪迹》延续了武脉,又有不同。拙朴归真、用心细致,这个核,超过了一切!

大众和导演的观念、知识体系有不同,“实验性还是娱乐观赏性”的电影评判标准就显得不太上道。看过徐浩峰以前在一个采访里说的,“人对宗教感兴趣,或者对一个非常冷僻的学问感兴趣,一定是他不认可他的生活。他可能很热爱生活,但他可能不喜欢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规则,所以他要去寻求另外的知识,以很怪异的知识体系来代替现实生活体系”。他给人很深的想象。

 4 ) 中国的道统是什么?

徐皓峰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赵本山那段『里子面子论』,面子上抽根烟,可能里子就得杀个人。相信这段话是徐皓峰写的。读他的小说,是很奇特的经验,读他的影评集也是奇特的经验,以前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这样的影评,非常的长知识。很难得。

《倭寇的踪迹》是他自编自导的电影(甚至武术指导也是),看这部电影也是奇特的经验,好看。另类。别具一格。像他的小说,像他的影评。

在小说里,在电影里,徐皓峰故事的核心往往是只要掌握了某种简单的技艺,一个平凡人也能击败武林高手--武林高手之所以被打败,是因为想的太复杂。负担太多,压力太大。聪明反被聪明误。败过才会领悟化繁为简的道理,果断取舍的幸福。这是道家越名教而法自然的路子,这种感觉曾经在古龙的小说里昙花一现。但徐皓峰的小说与电影却一以贯之,并写出拍出了名堂。

《倭寇的踪迹》电影和《道士下山》这本小说意境很像,故事不同,内核又一样,简言之,其实是个『装B被雷劈』的故事,但徐却并不讽刺装B,看过一代宗师就会明白,徐事实上是很怀念很推崇有武林正统,有正道,有礼节,有规矩的那个时代的。所以,耐心看下去会发现『装B被雷劈』但如果你不是为了装B,你的确是尊重那些仪式化的东西,真正尊重君子之争,尊卑有礼,正邪不两立,守礼而不拘于礼,最后都能获得『礼』之下的幸福和满足,是为克己复礼。他的电影,他的小说,内核都是如此:一个行内人人尊敬的第一高手,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和普通人不同,他们为了『面子』压抑自己,郁郁无言,然后经历人生的挫折(对高手而言,挫折是非常罕见的),然后悟道,变成一个经历过大起伏后,看山似山看水似水的普通人。


『礼』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的宗教。所以这些斗争可以和外国人信仰的挣扎与臣服类比。仔细想想,其实很像,有一套规矩,有一套仪式,略显死板,却又有法外开恩的特例,看上去无可,真执行起来却又无不可。

《倭寇的踪迹》里,从一开始四大门反对倭刀改编的刀成立新的门派到后来终于以两个人而自成一派。各人都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心路历程。看得出每个人都有烦恼,都有执念,都有自己的心魔。

第一高手裘冬月的心魔是少妻和管家的私情,郄大人的心魔是抢裘冬月天下第一的位置,两个戚家军的心魔是将戚家改自倭刀的刀法流传民间。
裘冬月解不开心魔,他不想杀人,但又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因此颜面无存。于是选择上山归隐--去归隐时他心情忐忑,上山之后其实也仍关心山下的事,身体归隐了,心还在世俗,所以听到有倭寇的消息,他又下山了。他的俗事其实不是放不下少妻偷情的事,而是担心在他走后郄大人会不会对二人下手。(而事实上郄大人也不会下手,正如他说,裘大哥人走了,但名声还留在城里)在他决定去和『倭寇』比试时,忽然说了句:我胡子是不是黑的太过了。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上山归隐后,他苦苦修炼(三省吾身,劝自己了断尘缘等等),用力过猛。所以看上去是年轻不少,但心结并未打开。

然后他败了(其实败在一个好不懂武功的人手里),他明白『如响』的道理,却不屑拆穿用技巧取胜而是选择正面作战,终于因为年老反应慢一点败倒。他走上去时那段心路非常有意思,其实就算他用技巧胜了帘子后面的人,胜了就是胜了,外面的人也看不懂玄机,仍会尊他第一高手。但他没有,他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所以其实他是在和自己打。

后来他被击倒,被郄大人拆穿家中丑闻,躺在木斗里思考,终于想明白了,所以教给管家『如影』的技巧。又在最后一刻救下少妻和管家。
也正因为他懂得『如影如声』的道理,所以他其实是懂戚家刀法的,这也为后来他同意成立门派埋下伏线。

郄大人的败也是败在心魔,败在对『正统』的坚持--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便一个心术没那么正的郄大人,在很多方面还是很光明磊落的。最后他也克服了心魔而得圆满,也是因为失败---失败可以教人的太多了,可以说没有失败就没有进步,没有领悟,没有突破。

『如影如响』的戚家刀法的确是走偏锋的,和正道不同,正道是什么?勤学苦练,靠硬桥硬马,正面出击,克敌制胜。而这个偏门是实用为主,以弱胜强,打心理战。这是武士乙被绑着站了一天后的感悟:军营武艺的确不适合民间流传。因为军队讲究是打胜仗,军队里可以有各种阵法,各种计谋,声东击西又好,空城计又好,只要胜了就是王。但民间却有一套武林规矩,要求光明磊落正面比试,人人都不会防备计谋策略。所以,用这种方法就是赢了,也不光彩,也无法立足。这是他的感悟。所以最后他劝武士甲放弃。但武士甲为了让戚家刀法流传民间,坚持要继续去争取。

穿插那几个新疆舞女是一种比照,那三四个新疆女孩儿,是毫无心机的少数民族,更鲜明的对比出这群正人君子,繁文缛节。新疆姑娘热情奔放,大胆热烈。而中原人士多压抑,克己复礼。这两种力量的计较在一些主线之外的小故事里分出了胜负,这个小故事也特别有意思:几个郄府家丁追着三个小姑娘到死角,淫笑着说,我们是好人,只是起了邪念,你知道的,我们汉人女子不会『这样』(一个新疆舞的造型,可以令胸部颤动,的确勾引人)。新疆小姑娘说,没关系,但你们五个人,我们三个人,然后这帮起了邪念的正人君子决定抽签,正在抽,新疆小姑娘说:这太不男人了吧。正人君子们不干了,怎么能说我们不男人呢?太没面子了,于是五个人比武,最后当然,五个全挂了。这是『礼』和『面子』拙计的时刻---用于内斗。对外可以。

作为导演处女作,这部电影拍的优美大气,完全传神的用画面和音乐传递出道家的意境和武学精神,非常棒,他的色调是国画山水式的,残荷--淡墨色。青砖蓝瓦。苍凉的高天。人物造型一丝不苟,那些武林人士的说话,比武,一招制敌,比任何一部古龙小说都精彩。规矩之外的小人物也拍的滑稽幽默--比如守城护卫对铁铠甲的追求,增加影片的人间气息。和徐皓峰的小说一样,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因为生在中国,活在所谓五千年文明遗产中,我们一出世就戴着克己复礼的枷锁,哪怕经历十年浩劫,礼崩乐坏,那些『礼』的阴影还在--这是我们的宗教。摆脱不了。徐皓峰写出了拍出了『礼』的光明面--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就算老婆出轨也愿意成人之美,比武时光明磊落,不攻人短,平时提高自我修养,德行,教养,正道等等。就算有稍稍的嘲讽『礼』的负面,也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负面,比如死板,一点点迂腐。甚至,在徐皓峰看来,这些『礼』是懂得变通不阻碍创新的--最终四大派允许新门派的创立。

也许这个『规矩』这个『礼』的确是曾经的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如果是这样,那其实是好过其它宗教的,但事实是否真如此呢?我看未必。从片中郄大人身上,『礼』的更邪恶一面已经露出端倪,存心的人可以借礼之名,逼迫裘冬月出城归隐,实现自己天下第一的私心。一旦一套规矩形成,大家都敬重的遵守,那些胆敢不遵守的人就可以操弄其它人于股掌,既是规矩,规矩之下就有表面不得不奉,私底下却违背规矩做事的虚伪。

现在看来,那个可爱的武林世界已经离我们远走,虚伪,才是五千年文明留给我们的邪恶礼物。







 5 ) 要还原武术还是要武侠影片?——观《倭寇的踪迹》

要还原武术还是要武侠影片?——观《倭寇的踪迹》
侯磊

《倭寇的踪迹》——一部由作家徐皓峰导演的古装武侠片上映了。这部影片的定位包括了历史、武术、电影三个因素,很不幸我也是历史、武术、电影这三项的爱好者,电影就更该看了。而就在影院中耳边传来的夹杂着轻微嘘声的笑声,我试图猜一猜这部电影不大被接受的缘由了。

没见过徐皓峰,但在很久以前就读过他记录的一本《逝去的武林》,是一位形意拳老拳师的口述史,同时也读过点武术史料。所以我觉得,读一些徐皓峰的书,了解一些他对于武侠的理解更能看懂这部影片。假设徐皓峰不懂电影和文学,我也能说,他是懂得武术的。懂电影和文学的人很多,懂武术的确实不多了,才显得更加珍贵。也是这部影片的价值之一。

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国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到底是怎样打?这个问题网上对骂已久。我认为:武术不但能打,而且非常能打,可要命的就是基本上失传了。因为武术的练法、演法、打法都不一样。即所学套路、对外表演、和实际动手完全是三回事。会一会二,不一定会三会四。所以练了那么多年能劈叉和折跟头的武术,伸手就被人打趴下,那是很正常的。而武术的真正打法,和现代搏击基本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古代的太极拳,完全是一种快速、凶狠、阴险的拳法。说白了就是对方正着打我,我侧着打他,下手的地方都是腿窝、肋扇等怕打之处。伸手就能把你打趴下,(上脚?那就直接空中飞人。)所以说太极拳拳师之间比武,也是打拳踢腿,根本没有什么“一个西瓜分成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他”的那种云手。而如此实用的拳法,最终逃不过变成“简易二十四式”,成为公园里老头老太健身操的命运。

还能够提供证据的,不是古往今来的文字作品,而是要金庸写武侠小说的缘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吴公仪和白鹤门掌门陈克夫在澳门立擂台比武的掌故。那场比武留有录像,他们所采用的对打方式,完全不是什么“高手之间的过招”,你一个白鹤亮翅,我一个野马分鬃,而完全是现代搏击的拳脚相加。——其实古人比武也是这样,这时候什么门派、套路都没用,即便是旁观者也不会去欣赏他们的招式:一两个回合即见分晓。这么快结束打斗有两个原因,一来行家伸手就知道高下,没必要再打了;再有就是一伸手就有人顿时丧命,不会打上很久。

说了这么多古人是如何动手的,再看《倭寇的踪迹》多少有些眉目了。普通的武侠电影拍的是武术的表演,而徐皓峰拍的是武术的对打,其中武打的片段多是如此。招数一晃即过,人们还没看清就有人倒下,还没有大肆流血的场面,使人觉得导演根本不会拍武侠。其实徐导不是拍武侠片,而是借着电影去除对中国古代武术的妖魔化,企图还原一下古人的真实武功。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只不过他忽略了一点:真实的武术在大众眼中是“不好看”的,观众们要的是好看的电影,而不是技击。好看的是表演,不是打人。即便李小龙也是如此。有些身份人是不能兼有的,比如职业武士和职业演员只能占其一样。同理,要看真的武打,还是要好看的武打,这也只能占一样。即徐皓峰占了要拍真的武打,而部分观众不买账的原因。

由此说来,武术实战失传的原因,不是来自外国人的手枪,而是中国人要看表演,不失传才怪!不过作为武术爱好者,还是建议看看这部影片吧,毕竟想看那种人在天上飞着发波的武侠片,看谁的都行。而这种影片,除了去世的张彻,也就徐皓峰可以看看了。

 6 ) 开宗立派,自古便非易事

自王家卫来找徐浩峰写了《一代宗师》的剧本并拿到金像奖最佳编剧之后,徐浩峰的名字才慢慢开始变得有知名度了。对于这部作品,但剧本好归好,但最终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和影响,其中更大的功劳或许要归墨镜王十年的苦心经营。

徐浩峰老师的另一部作品《道士下山》,本来同样精彩的一个民国江湖故事,活脱脱被程凯歌拍成了搞笑基情片,浓浓的一股恶趣味。

至于徐浩峰自己的三部导演作品,《师父》去年上映之后,大受好评,只是票房并不太理想;今年上映的《箭士柳白猿》也是同样的好口碑低票房。

就我自己的观影体验而言,《师父》上映时,我正在云南的一个偏远小镇,跑了几百里山路才到一个小城市的电影院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同看者寥寥无几;《箭士柳白猿》上映时,身在北京,偌大的电影院也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大叔两人而已,看完之后还互相对视一眼,颇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连续两部电影上映之后,许多人开始翻出徐老师12年的另一部作品《倭寇的踪迹》来。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极低,简直比徐老师后两部片子的分数低多了。不仅如此,我的豆友评分更是低出了新高度。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难能可贵的小成本制作,尤其是在12年的时候,前无古人地开辟了一种新的武侠形式,算是开宗立派的一手绝活。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明朝末期,戚继光将军去世之后,戚家军解散,而其中两个戚家军希望能够把戚家刀的刀法流传下来,开宗立派,流传千古。而当时的江湖被四大派牢牢把控,要想开宗立派先得在乌衣巷打过四道门,让四大派心服口服,才能把刀摆上兵器谱,刀法传入民间。

然而,由于戚家刀由倭刀改造而来,刀法更是招招为克制倭寇刀法而创。四大派中的人为其刀的形状,刀法的运用而不耻,千方百计阻止他们。

在一系列各种阴谋诡计斗智斗勇之后,戚家军终于获得了和霜叶城第一高手交手的机会。胜,则留下开馆授徒;负,则远走他乡。最终戚家军惜败尤荣,而霜叶城第一高手确认为败不败在刀法上,而在于用刀的人,勉强给他机会留下来开宗立派了。

整个故事伴随着一种极其诡异的风格,更奇怪的是突然冒出来的几句奇葩台词,还有许多不合理的情节设置。处处弥漫这一种独特的恶趣味地感觉。

因为电影中用了大量网络风格的台词和行为,而在四年后的今天再来看,颇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有一种独特的尴尬感在其中。当年的徐浩峰老师或许是为了玩得更接地气一些,而现在看来就实在有些low了。

徐浩峰老师电影中的武侠或许不是真正意义上我们所读过或者看过的武侠,而是另一门派的武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戚家军在电影里为戚家刀开宗立派,而徐浩峰也用这部电影在中国武侠史上开宗立派了。

无论是张彻、胡金铨、徐克还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些前辈大师们给我们的武侠从来都是:侠者以武犯禁。每一个大侠都是一身正气、浪荡江湖。在武学或是修养甚至人生际遇上,大侠都是异于常人的存在。

而徐氏江湖中的大侠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拯救江湖匡扶正义,而是开馆授徒。他们混得不是江湖,而是武馆;武侠也不叫武侠,而叫武行,是一个有需求就有给予的行业。

徐氏江湖中的武功套路更像是一种技击技巧,是每一个路人可学可练就的。这部电影里,戚家军的两招“如影、如响”,通过影子和声音来准确判断对手的位置和出生时间,从而给自己先下手的机会。而就是这两招,让两个不懂武功的弱女子打败了无数个四大派门下的地址,甚至打败了四大派的大哥。

这种武学套路在电影体现上为不用威压也不用特效,只需要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动作即可。每一招数都体现着力量与隐忍的结合,收放自如。

两种武侠展现形式,孰高孰低,难以定论。但可想而知,徐氏江湖是一个真实可感的江湖。

这部电影在某些方面上颇有古龙的味道。在对决上,不是连续不断的恶斗而是简单的一招定胜负;同时台词对白有很多深意和内涵,只不过在我看来,徐老师在这方面玩砸了。

但总体上看,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成为徐氏江湖的开宗立派制作,而之后的《师父》《箭士柳白猿》评价如何也不必过多赘述了。

听一个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朋友说,徐老师给他们上课常说:搞电影的,要耐得住寂寞,刀要背藏在身后。

 短评

生涩而充满新意。文化、武术、荒诞,徐导书中所有的元素基本上都齐了。比起小说,故事线更集中在裘冬月身上,人物性格更丰满。最后的决斗开武侠片未有之新局面,看样子真是要开宗立派了。武戏有待圆融,文戏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6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这是一个测试。”

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一句话概括:创新是复古,装蛋又装逼。最大的优点是终于不飞来飞去了,有还原武侠本来面目的倾向和努力,值得肯定。缺点是又想玩严肃,又想玩幽默,以为这就是冷幽默。

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难能可贵的小成本,横店江南水乡三五个景,摄影美术服化简陋没办法,可惜的是剪辑配乐和导演的镜头语言都显得过于保守规矩模式化了,快准狠一招毙命的功夫转换成视觉语言时显得毫无趣味性和观赏性可言。想法很好,可惜观影过程比较吃力,不实验不娱乐两边不靠,舒心的是演员表演总算不抽风了。★★★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风格比较怪异的一部片子,拙朴、荒诞,古龙式一招定输赢的决斗、不时冒出的冷幽默都让人惊喜,却也参杂着水准参差不齐的表演。看得出徐浩峰想往传统的武侠片回归,只不过步子迈得有点大,观众跟不太上,或许正如片中的台词所说:“这是一个测试。”但生涩总比没有新意强,作为处女作,值得嘉许。

16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这片实在是与众不同,就像很严肃的扯淡。野心非常大,与大家习惯的武侠片完全不同,以至于它注定很多人喜欢不来。有些地方真是很好,包括导演之前小说里传达的一些东西,有些也确实很怪,好人动邪念,塔塔什么的。片子虽然没立起来,不过兴许对将来的武侠片有些启发。总感觉有点邪典的味道,哈哈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MOMA。我们不是坏人,只是起了邪念。

22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有风格的武侠片,但并不令人生厌,个别段子还很讨喜。台词还很王家卫,原来就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啊。

2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周六连看三部徐浩峰,开篇就被惊艳。这是一个真正吸引我的武侠世界,里面有也许专属中国人的、高级的义气(high culture),因此他的江湖不邪门,几乎没有暗招,而有稚气,愚钝的冷笑话。表演、镜头的雕琢皆服务于此,简洁而自觉。江湖与庙堂的关系亦颇有深意。目前最喜欢的一部。

27分钟前
  • 57
  • 推荐

真心喜欢,很好看。武打场景对习惯主流武侠片的观众是个巨大挑战,会觉得非常无聊甚至傻逼——除非对武术略有了解。看到在逝去的武林、武艺丛谈还有一些拳法书里提到的要诀比如脚部发力,还有还原度极高的倭刀等冷兵器还是很爽的。电影很难讨好一般观众,真正习武的可能又会挑出很多毛病,希望能多卖吧

30分钟前
  • JOJOORC/Z
  • 力荐

状况频出、个别表演脱线,不少剧情过于牵强。但仍是近年中国导演在武侠片,甚至类型片方面的大突破。你要喜欢金燕子在《侠女》中轻盈飘逸的双手剑,就定会喜欢戚家军脱剑膝前横的棍刀,会喜欢用火器代替狼筅的鸳鸯阵,导演完全不鸟好莱坞那一套和舞蹈化、杂技化的香港指风格,它日再造江湖,全仗此人。

31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应该是四星半,前半段有点生硬,后面渐入佳境,给我极大地观影快感,而且长了不少武林知识,所以五星奉上给徐老师,和其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的幽默感,荒诞感和反讽,故意的出戏也许有点硬,但习惯之后也不失趣味,剧本写得很好,戏剧结构扎实,一头一尾的决斗相互呼应,形式上有古典电影感,赞!

35分钟前
  • 高峰秀秀子
  • 推荐

戏里戏外,开宗立派。

36分钟前
  • 白发生
  • 还行

“我们不是坏人,只是动了邪念。”好个名门正派。最后的武术步法&心理对决挺喜欢的,真实基础上稍作夸张,开创了极好的新武打风格——既真实又有理想中的潇洒。张彻、古龙、徐皓峰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注重人物魅力和人物之间无处不在的引力,想看徐皓峰拍李寻欢。

4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倭寇的踪迹》真心不好看,对武的定义算新颖,但表现呆板,三流演员气场紊乱不入戏,整体看太“端”、太“浮”、太“作”;说到底还是没解决“型”与“格”的问题。有型,人物、故事、事件、逻辑才能立起来,以其气场、人格魅力、能量打动人;有格,才能自然渲染意境、韵味,营造可远可近的沟通语境。

4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较差

某人的武器居然叫太师鞭,“这条太湿鞭一直跟着我,从二十二岁一直用到五十三岁”…摄影还不错,严肃的笑点很多,全场爆笑多次

45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特别多心有未足的梗后来延续到《师傅》里,譬如巷战,譬如胡姬。那时候故事讲法还青涩卡壳,但是仍然是因讲故事的人不俗,便有了不俗的讲法。这次胡姬是来败笔的,智商硬伤,是特意来扮诸多严肃情节里的木须龙吗?!

48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我喜欢这样的 :)

53分钟前
  • malingcat
  • 力荐

抛却传统武侠电影浪漫化,超现实的美学技法,直接面对基本的武学要领,在写实之外还深得古典主义戏剧的神髓。而在剑戟片,极简范儿的混搭下,还是不动声色的冷幽默,硬喜感,一步步试探性的戳动你的恶趣味神经,严肃,正经但又荒诞,冷峻的画面质感与中近景的分镜使得影片更为风格化,故事也值得玩味

55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青涩之作。为了叙述的流畅性放弃了原作里的一些设定和角色,少了原有的戏剧化和冲击力。少了荒唐桥段的改编让这部电影略显拖沓了。剧中还莫名加了一段崔冬悦的内心独白,歹势了。农家女长了张汤唯的脸,撩人。如影女很是让人唏嘘。如响女没有想象美--“你是一个塔塔。命运。”从警世变授艺,逊色了。

59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