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动作片美国2012

主演:凯姆·吉甘戴,威廉·菲克纳,罗伯特·克耐普,凯瑟琳·罗伯特森,安松·蒙特,弗莱迪·罗德里格兹,艾迪·凯伊·托马斯

导演:约翰·斯托克韦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2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3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4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5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6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3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4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5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6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7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8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19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20:05

详细剧情

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和老对手奥萨马·本·拉登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追逐战。历经两届小布什政府,本·拉登依然逍遥法外,有如幽灵一般神秘出没于中东的崇山峻岭和沙漠荒原之中。随着奥巴马政府上台,针对塔利班基地组织的新一轮歼击战旋即展开。CIA追逐前基地组织的联络员“信使”,一步步逼近狡猾警觉的本·拉登。与此同时,骡子、万人迷、樱桃等海豹六队成员押解两名恐怖分子行走在阿富汗的山间,结果遭到突如其来的袭击。不久之后,这群在袭击中痛失战友的血性男儿接到一项绝密任务,迅速启程围剿一个基地组织重要人物。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那个人就是美国苦苦追剿的本·拉登……

 长篇影评

 1 ) 太棒了,那天冲到我们的土地上对着我们的战士这样

太棒了,那天冲到我们的土地上对着我们的战士这样,说我们的战士是恐怖组织。那怎是太有意思了,跑到别人的地盘上找恐怖组织,不从自身找原因。迟早会报复的

 2 ) 看完心里有点酸

还记得大二时的某天晚上,大家躺在自己的铺上,寝室马上就要熄灯,突然走廊想起一阵欢呼,我和其他人一起蹦下床推门出去,走廊里满是敲着脸盆跺着脚的同学,然后我知道,美国的双子大厦让人给弄塌了。我加入欢呼的人群。。。

拉登死的这天,我没什么感觉,不失望,也不兴奋。

这部电影的内容,和我能读到当天击毙本拉登的报道基本吻合,可能为了增加可看性,又加入了一些战友情,上下级斗争之类的电影桥段。

影片本身经常插叙,不同的场景来回切换,但只要你稍微关心一点国际政治,其实就是关心美国,你理解起来就完全没什么问题。

我现在没那么愤青了,仍对美国抱着些许敌意,多是来自于对其自由、霸权的羡慕嫉妒恨。仍对美国抱着向往,期望有天能加入进去欺负别人。

 3 ) 团体的目标与个体的差异

警告:本篇影片出自公司培训观影作业,内容又红又专,如有不适,请迅速离场。

影片名称虽然叫《猎杀本拉登》,但本拉登仅仅在影片中出现了两个镜头,影片将大量的内容给了无比丰富的猎杀前戏,行动组、侦查组加指挥组的完美配合是行动成功的关键,相信大多数观众也是聚焦在了整个团队的完美配合之中,但我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的是团体之中的个体差异。 一个团体由多个个体组成,团队往往有一个目标,本片的目标,很明显,就是猎杀本拉登,目标的完成需要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个团队都无法避免,比如本片中指挥组内对于是否行动存在争议,行动组队员间的拳脚相加,甚至只有两个人的侦查组,都会因为开车技术而吵嘴。但是最终,这些分歧的存在都没有成为完成任务的阻碍,指挥组通过细微之处的证据确定了本拉登的所在地,行动组通过领导的介入和开导成功化解了矛盾,而侦查组的两位成员长期的“同床共枕”,自然不会因为小小的摩擦而影响行动。所以,我们不能否认团体内矛盾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化解矛盾或者搁浅矛盾,毕竟,完成任务是一个团队的目标,也是每一个成员的共同任务,通过有效的沟通,将团队成员有机糅合在一起,完成这个目标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一个团队之中,矛盾不可怕,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任由矛盾和分歧的滋生而置之不理,任由它发展下去,最终可能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一个团队需要有一个有前瞻性和润滑作用的人来带领,并在关键时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一个团队的高效运转。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美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干扰巴基斯坦的侦查,延误巴基斯坦战机的起飞,从而为整个行动赢得了时间,再次说明了科技的重要作用,还是那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我辈族人还需努力!

 4 ) 美国主旋律,伪记录片,真霸权主义广告片

1,美国主旋律
    911事件使得美国这一“世界自由之灯塔”遭遇重创,于是美国政府开始裹挟着爱国的名义,祭起反恐大旗,以反恐为名在全世界大张旗鼓的党同伐异,不断扩大其情报参与范围,不断强化并且扩张美国的世界利益。从美国与阿富汗的合作,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美国与沙特的合作,我们都可以看到背后纠结的利益的影子。从这点来看,911确实给美国情报界带来了很大的利益,这就有点像昔日的珍珠港事件的效果,美国有意放纵日本偷袭珍珠港,于是美国国内原有的孤立主义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美国人的爱国热情一下子高涨,殊不知小罗斯福早就知道这一绝密情报,他只不过使用了一招苦肉计。小布什是否事先也知道本拉登要袭击美国的绝密情报,而佯装不知,等到911事件发生,然后再大力开动战争机器,借此扩大战争收益和美国在全球的利益?我等P民,就不知道这背后的秘密了。

2,伪纪录片
与其说这部片子像纪录片,还不如说这部片子像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通过外围侦查判断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处的一处院子是否为本拉登的藏身之处,若是其藏身之处则定点清除;若不是则放弃监视

实验方法:运用所有现有手段进行密切监视,包括人工监视,电脑比对,卫星监视

实验人员:CIA人员若干 米国总统及国防部长 海报突击队

实验经过:CIA的情报机构通过与基地组织有关的信使系统发现了一处秘密场所,也就是本拉登藏身的秘密庭院,并且薇薇安建议采取进一步措施让本拉登正法。但是帕内塔却将其看做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的一场政治赌博,于是对这一建议极度的谨慎,而当情报分析员进一步比对照片发现了本拉登使用的枪械后,证实本拉登就躲藏在这个庭院。于是,帕内塔转而积极支持这一斩首行动,于是海豹六组实施的定点清除,干掉了本拉登,美国正义得到伸张,总统奥巴马连任。


3,真霸权主义宣传片

美国露骨的在巴基斯坦部署CIA间谍,公开进行间谍活动,肆意侵入别国领空,以大欺小,倚强凌弱。


美国利益高于一切,为实现美国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使用一切手段

 5 ) for God and country , Geronimo was KIA

      小短评一下
    网上很多人说,这个片子是 zero dark thirty 的山寨,其实太不公平了。这部片子虽说不上十分优秀,但个人觉得还不错,绝不是山寨。只不过两部片子侧重点不同而已。这部片子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行动的现实场面,主要是在讲这个行动的背后策划进展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的确没什么大场面,但我觉得其在叙事交待上还算清楚。而且本来这种描写复杂大事件的类型片,不存在传统那个意义上的主角,电影的很大精力都放在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说清楚上面,留给演员的空间本来就不多,这种电影主要是叙事,其实表演倒是次要的,不能怪演员的表演肤浅。
     
     话说美国人真是够霸道啊,F-15E在人家巴基斯坦的领空,居然警告人家巴基斯坦的J-10返回。这让我联想到了小日本飞机在钓鱼岛拦截警告我们的歼十。最后T-bag那句“for God and country , Geronimo was KIA.”让我都觉得有点感动。

 6 ) 虽远必诛就是硬道理

“虽远必诛!”是一句老话了,汉武帝当时抗击匈奴的时候就用过这样的一个策略。老美对待拉登其实也是这样的。不然也不会再阿富汗的群山中搜寻了这么多年。

对于这样一部写实大于表演的题材片子,拍摄的还是很到位的。其中涉及战斗以及在基地中训练的场景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抓捕行动正是全片的嗨点,有人评价说看晃来晃去的摄像头角度拍摄的战斗不好,没有交代战斗位置等等。搞得像游戏。老大们,要知道这些才是影片中最为宝贵和真实的东西了,已经模拟的很真实了。毕竟再下去就直接上真实战斗资料片啦,估计那样会更血腥和模糊,毕竟那是战斗速度,哪会在意你看的清楚与否啊!

但要是以一部电影来看就差强人意了。人物交代基本上没有,穿插的海报突击队员自身的家庭线索和对待旷日持久的战争想法,被强力最为了整部片子的衔接环节和转场的工具。很实在的隐去了相当多机密而又不想公布于众的线索处理和求证环节,所以片子乍看上去衔接和节奏上都很不合拍。没有了谍战的起伏,没有敌后潜伏的危机感,没有了为求证线索的不择手段。当然,这些在当时全部都有!美国人没法说这些,不然老底都给抖出来以后还怎么混啊!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的话,老美还是很有野心的把故事包装了一下,即宣传了老美的虽远必诛的定点清除的能力和决心,也生动的提点了一下爱国精神和反恐的必要性,巧妙的为当时大选推波助澜。

还有,不是抓捕太简单无视天朝屌民们的智商。至于基地老巢晚上为什么会没有人放哨?为什么预警机制没有?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抵抗?为什么只有躲避或者等待破门?为什么没有很好的防御工事?其实类似的问题我还可以说很多,但是真的能落实到银幕中拍出来的只会是很小一部分。老美不能说的事情有很多,巴基斯坦部落庇护拉登早已不是秘密。当地政府、警察机构、情报部门、军事单位等等中有基地或者部落的人也是公开的事情。关于这些你让老美怎么说?巴基斯坦中央权力机构对于山区或者边远部落区域的行政管理基本上是属于散养的,部落首领才是当地最大的BOSS。

拉登死了,基地还是存在。恐怖分子死了,袭击照样回来。所有的这些老美或者所有决策者都知道,但是他们还是要这样干,这个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和平永远都不会建立在武力上的,也不可能建立在互相理解上的。既然开战了,除非一方灭绝,不然生生死死还是会每天上演.........

 短评

美国主旋律,为行动时间背书,指责巴基斯坦

10分钟前
  • 天马行空·错话连篇
  • 还行

能在一年左右就把一个有影响力的真实行动搬上银幕还是很不容易的

14分钟前
  • 迪奥
  • 推荐

美国佬自我标榜的丑陋影片。一看到在《越狱》当中饰演T-bag那位穿着军装装B的样子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16分钟前
  • 看片达人
  • 较差

节奏一般,难说紧凑。

21分钟前
  • 复刻记忆
  • 较差

再一次,以US之名。这种强势的国家令他国很可怕。

23分钟前
  • Kashing
  • 推荐

又是伪纪实风格的,不喜欢。

28分钟前
  • Crouse
  • 还行

电视电影的格局。这才是美式主旋律。

30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毫无看点啊

35分钟前
  • 泡沫
  • 还行

这是专业编剧吗?关于士兵家庭情感问题的描写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让观众走神。

36分钟前
  • 较差

bd-chd

41分钟前
  • 推荐

嗯,和我想的一样,也就三星的水平。。

46分钟前
  • sugarland
  • 还行

这个题材的片子必须是10年或15年后,等更多档案解密了再拍才更好看一点,不过就这么点时间弄成这样也算不错了。

48分钟前
  • 管道工
  • 还行

好多熟脸

51分钟前
  • 我爱德芙
  • 还行

尽管电影本身并不怎么成功:情节零碎,人物动不动冒出来面对镜头巴拉巴拉;剧情平板,战火兄弟情点到即止流于表面,发现确定拉登的过程也没有深入挖掘,以致于给人错觉抓捕刺杀头号恐怖分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愤青狂踩也无济于事,像「拯救女兵林奇」一样,此片在弘扬美式主旋律方面,依旧成功。

56分钟前
  • 咖喱娜
  • 还行

都是街坊版的历史拼凑。

58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怎么评分这么低,拉上去

1小时前
  • 归去来兮
  • 力荐

伪纪录片,如果不是出现了几个脸熟的演员真的很真实了

1小时前
  • Jason
  • 推荐

无聊

1小时前
  • Lucifer
  • 较差

主演应该加上奥巴马啊。

1小时前
  • 布莱克
  • 还行

多个应景杀拉登剧中的一个

1小时前
  • 徐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