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特攻队

动画片匈牙利2018

主演:伊万·卡马拉斯,加布里瑞拉·哈默里,佐兰·马克兰兹,乔鲍·马顿,保罗?贝兰托尼,马特·戴维尔,卡塔琳?东比,亨利?格兰特,彼得·林卡,马泰?梅萨罗什,加博尔·纳吉帕尔,维吉尼亚?普罗德

导演:米洛拉德·科斯蒂奇

播放地址

 剧照

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2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3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4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5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6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3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4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5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6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7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8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9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1 04:14

详细剧情

心理治疗师鲁本的梦境饱受“妖魔化”的名画侵扰,蒙娜丽莎、维纳斯全都成了骇人的噩梦怪物;若想一觉好眠,唯一的办法是偷走所有入侵他梦里的名画。为帮助鲁本脱离梦魇,他与四名身怀绝技的病人联手组团偷遍罗浮宫、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各大美术馆一场飞天遁地、瞒天过海的疯狂盗窃计划也就此展开...

 长篇影评

 1 ) 与众不同的动画电影

虽说算是动画版《头号玩家》,但与之主要对游戏与电影致敬不同,《盗梦特工队》主要对世界名画与进行着致敬,虽说片中也有各种电影梗的出现,但与影片对艺术的致敬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

13张梦中出现的名画

所有人物都仿佛从毕加索的作画中直接走出一般,大街上处处可见拥有两张脸,或是五官各处分配的人,这便是本片一大特色,虽然角色并不美,但你却不会觉得电影难看,因为艺术不分美丑,艺术只怕平庸。

盗梦特工队

随着主角一行人在世界各地偷盗名画,更多各式各样的画作出现在镜头中:墙上的涂鸦,人物家中的海报,甚至街边的路人都组成了名画。

致敬希区柯克

导演自生也是画家出生,喜欢表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所以对艺术的看法有独道的见解,制作电影,他会将画面放在首位,而非剧情。

名画与惊悚结合也恰到好处

致敬《魔女宅急便》

但这也构成了本片一大问题:形式大于内容。与信息量丰富的电影画面相对的便是简单直白的剧情,虽说首尾呼应构成莫比乌斯环,但剧情完全沦为为画面服务的角色。

致敬《低俗小说》
致敬《蝙蝠侠》

不过,当你看这样一部电影时,或许这些已并不重要?

片中出现的所有艺术作品与电影致敬名单

 2 ) 最完整剧情彩蛋+隐喻,整理了三天眼睛都快要变成螺旋状的蜗牛了...

看完许多剧评和彩蛋后,仍然觉得不满足,自己心里许多的疑惑还没解开,于是过于认真的性格又逼着我重新一帧一帧地看了一次这部电影... 啊啊啊,真是一边看一边惊叹:太妙了啊!!

而且看到许多有才华有知识的同学们已经分享了电影里的艺术彩蛋,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我也不懂hhh),所以这里我只针对剧情和一些隐喻。

《盗梦特攻队》是纯电子手绘的长篇动画,这么丰富,丰富得让人惊叹的动画,它背后只有150位动画人,以及425万美元预算,这笔预算还是匈牙利国家电影基金支持筹措的。而这部电影从构思开始到真正诞生,一共用了6年的时间。

事不宜迟,我们上图!

这里我们分开几部分来说,对哪些部分感兴趣可以拉到下面看: 第一部分:剧情梳理 第二部分:剧情彩蛋 第三部分:隐喻 第四部分:其他好玩的彩蛋


第一部分:剧情梳理

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我不小心找到了剧本...

天啦噜,这个真是帮上了大忙!在电影里的时间线我一直纠结了许久,可是在剧本里把所有人的年龄都写得一清二楚的,这样一切都迎刃而解。

首先,我有一个肯定的概念:鲁本和迈克是同一个人,鲁本精神分裂。

时间线梳理: -1938年鲁本父亲出生。 -1965年鲁本出生。 -鲁本父亲曾为CIA的一个分支部门工作,与俄罗斯是竞争关系。 -1967年在CIA的帮助下搬到华盛顿,鲁本2岁。 -1970年开始看动画片,鲁本5岁。 -1975年妻子车祸丧生,鲁本10岁。 -2010年大约6-7月份,鲁本父亲葬礼。 -故事开始时,鲁本45岁,也就是2010年。 -2010年8月猫袭击了鲁本(迈克看闭路电视的时候看到月份)。

在剧本里看到的,故事主线里主要人物的年龄: -鲁本45岁。 -迈克40岁。 -Mimi 28岁。 -妈妈70岁。 (其实Mimi的年龄跟剧情是没什么关系... 可是我就是无法删去她那一行....) 所以,迈克比鲁本小5年,鲁本开始看动画片的时候是5岁,等于他看动画片的时候脆弱的小心灵受到了刺激,除了做噩梦之外,还衍生出了迈克这一个人格。

而在剧情当中又说到迈克是鲁本同父异母的兄弟,然而迈克出生的年份鲁本的妈妈还没车祸,所以除非是父亲重婚或者有小三,不然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能支撑人格分裂理论的,在电影里还有许多的小彩蛋:

1、电影一开始的那句话:“我梦见我是两只猫,两只一起玩。”

2、鲁本一直带着两条不同颜色的领带,两只鞋的颜色也不一样。

3、火车进入隧道之后,鲁本上洗手间,洗手的时候远景是这样的:

然而近景却是这样的:镜子里的人有穿外套,可是鲁本出车厢前还特地脱了外套的。

4、这是迈克与Mimi追逐的船,船的名字是 Gémeaux ,这是法文的双子座。

5、在迈克和Mimi飙车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在拿着小零食撩猫的,猫咪一开始是一只黑白色的猫。

镜头一转就变成了一黑一白两只猫。

6、在酒吧里唱歌的多眼女,每次都是只有影子嘴巴在动,隐喻影子有独立意识。

7、还有多次出现的喷火怪物,有时候是小孩有时是文身的喷火龙。 喷火的怪物——客迈拉(希腊语:Χίμαιρα;拉丁语:Chimaera;英语:Chimera)或译凯美拉、奇美拉,是希腊神话中会喷火的怪物,也被现代社会形容为嵌合体。 嵌合体是源自希腊神话中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吐火怪喀迈拉。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亦指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有时也有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的意思。出现该病状的人员往往伴随精力极度旺盛,有时出现多重人格的精神错乱症状

8、 鲁本父亲下葬的时候,前面的一个墓碑的名字是William Wilson (1839-1926)。

这其实是一本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男生精神分裂最终杀死了自己的故事,小说名称就是<William Wilson>,出版时间是1839年。

9、其实鲁本自己也意识到了,他打完这一行之后删掉了。

10、迈克的双脸三奶女助手玛琳娜Marina,她有两条斑点犬,他们的名字是Angelo和Diavolo,这两个单词在意大利语是天使Angel与魔鬼Devil。

11、在芝加哥机场,迈克看到鲁本,两人的重叠。

12、两次出现的双子座银行。

13、Mimi做梦看到了心中的飞鸟时,向鲁本奔跑。

一转头变成了迈克。

14、故事的最后鲁本在火车上醒来,窗上倒影是迈克。


第二部分:剧情彩蛋

对剧情有隐喻和让观众茅塞顿开作用的一些彩蛋,整理如下: 1、鹿和鹤 其实从这里开始,或许就代表了鲁本已经正在做梦了。 在法国人的概念里,没有仙鹤只有鹤,鹤的普遍寓意和中国大相径庭。它象征着不忠诚、淫荡、愚蠢。在法国民间流行的传说和故事中,鹤往往以负面形象出现。法国人也都喜欢仙鹤,甚至认为如果在梦中见到仙鹤,就预示着会见到亲切的人,并将有幸福的事发生。而鹿则是复活的象征。

2、抱着蜗牛这个两张脸的小男生,感觉是在隐喻一个人里有两个人。

3、在Mimi和迈克飙车的时候,看到墙上有几行字写着:Il n’est rien de réel que le rêve et l’amour.” – Anna de Noailles(Nothing is real but dreams and love.)与主题相关,说明一切都是在梦里。

4、巴鲁坦斯基和库柏常见面的酒吧叫做冷战酒吧Cold War Bar,冷战是美俄之间的冷战,鲁本父亲曾在CIA工作的项目是要和俄罗斯竞争。 所以我们看到鲁本的名字Ruben Brandt是一个英文姓氏,而迈克的名字Mike Kowalski则是一个俄文姓氏,说明了父亲有份参与其中的中俄之战对鲁本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另外在酒吧里见面的两个人,库柏John Cooper和巴鲁坦斯基Kris Barutanski也是一个是英文的姓氏,一个是俄文的姓氏。

5、最后在鲁本桌子上出现的两个杯子,一个代表着迈克,一个代表着鲁本自己。

6、鲁本被手铐锁上。

而这个手铐正是迈克的手铐。

7、鲁本在挣扎过程中把一个杯子摔碎了,摔碎的是迈克的杯子,是否表示迈克已经离开了这个空间,这个空间里只剩下鲁本一人,就像是桌子上只剩下了鲁本的杯子一样。

8、鲁本在火车上重新醒来之后,他在看的书并不是一开始看的《深眠》,而是这本《Enjoying Art》

然而这本黑色封面的《享受艺术》,跟梦里迈克在库柏家里找到的白色封面《享受艺术》不一样,也许是代表着不一样的空间。

9、而鲁本手上那本黑色的《享受艺术》里有他四位病人的照片,和他们写的一句话,这是四位病人送给他的书。四位病人是真实存在的病人,他在梦里用了他们各自的长处来给自己解脱。

梦里迈克在库柏家找到的白色封面《享受艺术》,则是父亲格哈德送给库柏的。

如果这是一个互为对应的关系,那么就是库柏对应鲁本,父亲对应四位病人,追逐库柏的巴鲁坦斯基对应追逐鲁本的迈克。 最后也是因为库柏有鲁本父亲的线索所以巴鲁坦斯基杀了库柏,迈克因为有Mimi这个线索从而找到了鲁本。

10、影片最后,鲁本醒来的车厢只有一节车厢在行走,让我觉得他是不是还在梦里?

小结: 我的理解是,鲁本知道自己有精神分裂,从而想要通过做梦和潜意识对自己进行治疗,最后在梦中把“坏人”鲁本锁在了梦里,从梦里出来了的是“好人”迈克,这样感觉就像是《睡梦医生》里Danny把Overlook Hotel里的恶鬼一个一个所在自己心里的箱子里一样,把一个灵魂锁在梦里,便等于治愈了精神分裂症。 可是最后鲁本在火车上醒来,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醒来,或者其实并不重要吧。 另外,怎么证明他其实全程都在梦里呢?在电影中好几处都能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应该就是外界环境的声音进入了梦里吧: -00:37:10 鲁本梦到自己在一个房间里阅读,有一条大鱼游过的时候 -00:39:57 鲁本看见双面猫王时 -00:50:01 鲁本梦到夜游人的时候 这三个时刻我都听到了火车鸣笛的声音,可能还有更多我没听到的。


第三部分:隐喻

一、蝴蝶 电影里的蝴蝶很多,截图里并不是全部。 蝴蝶——在基督教的艺术中,蝴蝶经常是人类灵魂复活的象征。在希腊语中,蝴蝶被称为“psyche(普绪赫)”,代表了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彼特·普绪赫,然而有另一个物体和蝴蝶共同寄存在该词中,那就是“灵魂”,而且蝴蝶也经常被解释为蜕变。蝴蝶应该是代表了除了鲁本和Mimi之外其他人的蜕变。

二、鸟 鸟的含义,是自由。 Mimi的鸟——鲁本潜入梦中是为了把另一个自己锁起来,Mimi做的一切却是为了把那个可以阻止自己偷窃的一半灵魂放出来。

尤其是在这里,Mimi画出了一个女孩,身体里有两只鸟。我觉得是带标着Mimi体内的两个灵魂——一个是沉迷偷窃的灵魂,一个是可以阻止偷窃的灵魂。

所以当Mimi治愈的时候,在她的梦中,她伸出手想要偷那只双头诡异熊,一直鸟轻轻降落在她的手臂上,并回头看了她一眼,成功阻止了她盗窃。于是Mimi抱着那只鸟并放开手让它自由飞翔,代表着那个能阻止她偷窃的灵魂已被释放。

最后这只鸟也很有意思,是鲁本最后在火车上醒来后,跟火车平行而飞的一只鸟,如果鸟是Mimi的代表的话,那这是不是代表Mimi仍在帮助着鲁本。

三、莫比乌斯环 有两种不同的莫比乌斯环镜像,他们相互对称。如果把纸带顺时针旋转再粘贴,就会形成一个右手性的莫比乌斯环,反之亦类似。 一般莫比乌斯环代表的都是无止境往返、循环。 无论是相互对称的概念还是无止境往返循环的概念,都与电影本身非常吻合。

四、25 电影里多次出现“25”这个数字。 电影刚开始不久的飙车戏,连续出现三辆车是同一个车牌号码,不知道AZ-825-DG是否有什么特别含义?求补充...

然后这些是电影里出现的各种“25”。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25的特别意义在哪里,直到迈克在父亲家的放映机里找到电影胶片,是每隔25帧就会出现一幅艺术作品。 所以估计25这个数字在鲁本内心也形成了一个无法抹去的无意识的记忆。

五、绿色车盖 飙车的时候,Mimi差点撞到一个小男孩,在那一秒钟我暂停了,看到了后面有一个奇怪的绿色车盖。

不久后,Mimi回忆自己看到摄政王钻石的海报时,后面身后也出现了同一个绿色车盖,旁边还是迈克的绿色跑车。

Mimi跟迈克追逐时,路边也出现了绿色车盖。

拳击老板文森佐让手下打电话通知几位大佬到东京集合的时候,一位在直升飞机上的大佬的画面也出现了绿色车盖。

还有格哈德葬礼的时候,也有。

我总觉得这个绿色的车盖,多多少少是代表了鲁本的意识,除了葬礼时绿色车盖出现的时候鲁本也在场,其他都是鲁本不在场的时候,代表着尽管鲁本不在场,可是他的意识是贯穿在每一个场景当中。

六、黑白猫 出现黑白猫的次数肯定比我截图出来的要多,黑白猫我觉得就是代表了鲁本和迈克。

七、蜗牛 蜗牛放到最后来说,是因为蜗牛是电影里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所有重要的场景当中都有蜗牛的身影,然而我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与蜗牛有关的含义和比喻。

一直盯着屏幕找蜗牛,到后来我看到这种螺旋状的都特敏感,觉得这是不是代表蜗牛呢???(然后我无意中又发现了一个小彩蛋,就是下图1和2那个蜗牛头的女生是同一个人) 然后我就醒觉了!! 谁说蜗牛代表的就是蜗牛本身呢!蜗牛代表的就是螺旋纹啊!!!! 蜗牛——螺旋纹代表的正正就是“重生”,螺旋式进展是超个人意识路线的象征,是所有深奥和隐秘系统所追求的,也是从外到内的思想觉悟,或者从内之外的思想扩散。

电影一开始有一只蜗牛,结束的时候也有一只蜗牛。 你?发?现?了?没? 它们不是同一只蜗牛啊!!! 片尾的那只蜗牛没有螺旋纹啊!!! 代表鲁本已经重生,已经从思想的螺旋里走出来了啊!!! 不好意思....太激动了....


第四部分:其他好玩的彩蛋

1、电影开始和结束的画面是同一个画面。PCFC231代表<Pacific 231>。

<Pacific 231>是在法国出生的瑞士作曲家阿尔蒂尔·奥涅格Arthur Honegger于1923年写出的代表作 ,是模仿蒸汽车头声音的管弦乐交响乐章,后来1949年还被法国导演吉恩·米特里Jean Mitry根据乐章拍成短片电影<Pacific 231>,向蒸汽机车致敬,其中包括主动轮,行走部分和铁路运行的特写镜头,大部分是并根据音乐进行剪切/编排。

2、在追逐场景中,多次出现那个踩自行车的人,虽然看不到自行车,可是他踩得太努力了,而且踩了很久。

3、Mimi看的关于鲁本的杂志上,其实副标题有很多与电影有关的小彩蛋。

4、电影里巴鲁坦斯基第一次到Cold War Bar时,有人在看一份报纸,上面就已经写了Bye-Bye Joe的背景故事,这时候Bye-Bye Joe还只扮演过小红帽,还没交代他的身份。

5,这个场景我真的好爱,其中有三只好美的鸟飞过。

6、芝加哥机场酒吧里迈克身后的海报写着:Who killed the nightclub snail? (蜗牛敏感症)

7、同样是芝加哥机场酒吧,下图左下角那个手提电脑里播放的,正是稍后将会出现的卡车追逐画面。

8、迈克家里这张照片总是歪的,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证明迈克不是真正存在的人?

9、巴鲁坦斯基看着库柏离开的背影,下图右上角电视机播放的是电影开始鲁本的火车进入隧道的同一个画面。是否也隐喻着库柏正在走入他的“隧道”呢?

10、鲁本在回忆中回到父亲房子时和迈克追踪线索追到父亲房子时,外面的电灯柱上都贴着一张一模一样的寻找猫咪的告示。

然而迈克一转身,就看到那只在告示上的猫咪蹲在了巴鲁坦斯基的车头盖上。(好妙啊!)

11、当鲁本一行人到了苏黎世时,经过伏尔泰酒馆。伏尔泰酒馆(Cabaret Voltaire)是瑞士苏黎世的一个酒吧。它是由雨果·巴尔与他的同伴艾米·翰宁斯创立于1916年2月5日,是达达运动的发祥地。 然后那个用刀子划嘴巴的画,后来Boris在帮文森佐收集情报的时候也有出现过。

12、鲁本脸上的地址,是寄给Joseph Roulin,他是当年让梵高在阿尔勒的时候练习画人像的邮差。

13、在芝加哥机场,海报筒里一幅画跟后来出现的一个背包上的画是一样的。

14、芝加哥机场出现一个人,穿着的衣服上写着“TAKE YOUR DREAMS SERIOUSLY”,跟电影主题吻合。而且同一个人后来也出现在东京,哇,这位仁兄手机上瘾了啊。

15、苏黎世看到一个被桌子截开三截的男人,后来也有出现。

16、费尔南多这里说的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 他所分析的有关于梦: 弗洛伊德认为“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往往以扭曲的形式出现在梦中”。他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压抑人的本我愿望,被压抑的愿望并不会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形后再以象征的形式呈现,故梦都是象征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英语: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英语:latent dream-thought)所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弗洛伊德认为梦以扭曲变形之形态来呈现个体内心之渴望;可将作梦看做是每一个体的求生机制,个体借着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警惕自己。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书中提到‘梦的构成材料是人的经历,但梦不会将该经历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呈现,往往以某种扭曲变形之形式出现在梦中’,所以要从现实世界中找寻解析梦的成因。梦的形成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因素,因此可将梦的成因分类为四类:1.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2.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3.内部(器官的)躯体刺激;4.纯心理刺激源。

17、DONNA TAHITIANA是代表着高更的著名画作系列大溪地女人系列。

然后他们立刻就去了偷高更的《拿水果的女人》,相互对应上了。

18、Mimi与迈克追逐时的广告版和后来大卡车追逐戏里的广告版基本上一样。

19、玛琳娜豪宅里有海女巫。

20、墙上海报里的话。

21、这是巴鲁坦斯基偷听到库柏讲电话的场景,后面的人还在看Bye-bye Joe的杂志。

22、接吻的人是同一对。

23、同一个吹口琴的人和斑点狗。

24、这个游艇名字是海螺的意思,跟蜗牛差不多的有螺旋状壳类的动物。

25、在苏黎世看到的列宁曾住的地方,现实中也有这个牌子。

26、芝加哥机场,同一对母女。

27、库柏家和格哈德家都挂着同一幅画。

28、放映机背后的Ringkampfer字样的标志,是一部默片,是两名男子的摔跤,是否也代表这是鲁本和迈克的角力?

29、Somnus是罗马神话中的睡神,索莫纳斯(Somnus),在拉丁语中就是“睡眠”的意思。

30、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点,在东京闹剧之前,文森佐让手下通知了一些大佬去东京抓Mimi和抢画,通知到的大佬和后来到场的大佬竟然全都对上了。 通知:

现场:

31、这一点我觉得适导演的一个讽刺,一些自以为的艺术鉴赏家或者艺术家,把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也当做是艺术,而且你质疑就是你不懂,我懂所以这就是艺术,我就是艺术家。(哎呀,六只眼两张脸大佬客串了)

32、我知道这是逛超市的女人,可是真的好像包租婆啊(笑哭)


真的是很妙啊,在一帧一帧暂停去看的时候,仿佛感受到了作画师一幅一幅画的用心。 导演说,每个人物都用各种抽象方式去画,是想要画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像是现实生活中那样。做动画的过程中他只想着一点,就是要怎样做出“不闷”的动画。

PS.剧本是导演和他老婆一起创作出来的。

天呐,这何止不闷啊!剧情我都能背出来了,可是还是可以多看几次!

不过这里说的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可能与电影本身的意念不一样。

或者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吧。

 3 ) 梦、弑父情结和“展出焦虑”

“越轨者因为心理问题而不能越轨”,这个命题和“艺术在失去了边界的同时也失去了艺术性”一样,这大概是作者想要传达的辩证法之一,正好集中体现在了高潮那场破坏现代艺术展的狂欢之中。另外也能看到对极权主义propaganda一种远景的恐惧,“精神宰制”。主人公没有被父亲精神宰制而成为艺术家,但他同时他被更大层面地宰制了,他要不成为了精神分析师,要不成为了侦探,他没能成为父亲的愿望,却成为了父亲现实的某一面。个中藏着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父权焦虑的命题,人以父亲给予的来杀死父亲并成为他。主人公成为艺术家的焦虑被抑制在潜意识里,它一要越过那条界限上浮到前意识,就会带来“被迫展出”的焦虑,噩梦就是这一焦虑的自救法之一,窃取画作则是最终解法。影片中的画作在博物馆被公开展出,这正好与主角潜意识的“展出”表里契合了。所以主人公要成为一个收藏者。当主人公的父亲真的死去的一刻,作为对“弑父渴望”的恐惧和愧疚,像一把钥匙似的,潜意识留存的父亲的意志被打开了,开始外化。噩梦即是前意识表的挣扎,正如主人公好友所说,噩梦只是开始,冲破梦的前意识之后,势必伤人或自伤。现实中被展出的画作既是“红丸”也是“蓝丸”,它们无关的、不受控制的存在却不断提醒主人公被强加压制“艺术家渴望”的存在并引诱它向外泛滥,同时,它们的存在也正好提供了方便的现实解法(“现实”仅对影片而言)——这也确实是心理治疗会用到的一条思路——在现实中找到潜意识的映射物,通过操控现实重新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控制当中。把对外展出的画作取回来,重新藏回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也是为什么他是collector而不是theft的意义。这里相互指涉的编剧法堪称完美,潜意识之于画作,外化之于展出。“取回”画作让自己方便地达成了父亲的“艺术家渴望”,这其中反而得出的结论是:父亲的精神植入根本就是荒谬的,父亲没有植入“我要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只是植入了“我要获得那十三幅画”的愿望。灵性的追求哪有什么捷径可走,美好理想的意识形态化宣灌只会制造欲望错置的怪胎。这大概是电影藏到最后想说的了。

 4 ) 浅谈影片里的流行文化作品

写在前面

本文里除了很明显的直接展示的彩蛋,其它都是我根据个人的观影经历推理的,肯定还有遗漏和不准确的地方,所以只能说是浅谈,如果豆友有更好的想法,欢迎交流。还有就是其他豆友已经提到的,包括《双面猫王》也不提了。

开场的火车戏很可能借鉴了《大侦探福尔摩斯2》(上)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下)

开场的火车戏很可能借鉴了《大侦探福尔摩斯2》(上)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下)

这个构图可能致敬皮克斯的《料理鼠王》,一部发生在巴黎的美食故事

这场追车戏明显借鉴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上)和《碟中谍5神秘国度》(下)

这场追车戏明显借鉴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上)和《碟中谍5神秘国度》(下)

这场舞厅追逐戏致敬了昆汀的《低俗小说》,这个比较明显

这里的过道追逐,构图可能借鉴了今敏的《红辣椒》

这场跳窗戏明显有《谍影重重》的影子

这个码头的构图我第一时间想到了《爱乐之城》,后来经豆友补充应该是致敬《祖与占》,也可能是我过度联想了

轮渡打斗戏,比照《加勒比海盗》拍的

轮渡打斗戏,比照《加勒比海盗》拍的

右边的奖杯是【洛奇】

警探科沃斯基的家的环境与布局和《千钧一发》很像

杯子里的冰块是希区柯克,我一度以为是毛

这个红色图案确定不是【蝙蝠侠】?

心理医生鲁本使用录音机纪录自己的梦很可能来源于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

心理医生接受治疗这里的构图像极了《异形:契约》开头法鲨那一段

影片中出现的黑帮情节可能致敬了《教父》,但我觉得更新德尼罗的另一部《午夜狂奔》,因为那一部里的黑帮更加搞笑,和本片里比较像

这个构图,加倒锥的桌子,不得不让人想起《银翼杀手》

这里我觉得像《国王的演讲》

巨大的石像的脚和渺小的人物,致敬了《银翼杀手2049》吧

这场竞技场戏让我想起来《角斗士》

本来没有枪到口袋出现双枪,可能致敬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又是《低俗小说》

歌厅里歌女唱的这首歌是小甜甜布兰妮的《Oops!...I Did It Again》,这首歌也出现了好几次

警探科沃斯基追查库伯的线索,到库伯家这一段戏从打光、运镜、调度和氛围营造与大卫·芬奇的《十二宫》里的同场戏如出一辙

画是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

这里的死法和《恐怖游轮》里锤弟的死法很像

致敬黑泽明的《罗生门》

最后这场火车来临,从梦中醒来,既呼应了开头又借鉴了《盗梦空间》

这个构图很像宫崎骏老爷子的《起风了》

最后一列无头无尾的列车驶向远方,很容易让人想起《千与千寻》

结语

本文里我找出的作品,发现都有一个特点,不是和精神分析和梦境相关的作品,就是主题内核包含了战胜自我恐惧的作品,这样说来这些致敬与彩蛋和本片其实也密切相关。

 5 ) 谁是谁的梦?心理学角度解析鲁本之谜(本影评含剧透,请观影后阅读)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

从1879年心理学正式独立为一门学科以来,公认的四大门派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学派。

行为主义最先兴起,它的代表人华生曾放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显然,他提倡后天决定论,认为人经过后天的打磨可以被塑造成任何样子。于是那段时期兴起行为塑造法,原理是想塑造一个好的行为就把这个行为和好的体验相联结。而想消除一个不好的行为就把这个靶行为(或想法)和极度令人不适的体验相联结,比如为了消除罪犯的邪恶想法,当犯人产生犯罪想法时,就给他喂生石灰,或折磨他的生理(电影《发条橙》中曾经典重现这种场景)。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效果难以持久。更是因为一味的强调外力而忽略人性和情感体验,最后遭到铺天盖地质疑。

被行为塑造法折磨的《发条橙》男主,最后他成功消除邪恶思想了吗?

与此同时,重视人们内心本身,挖掘潜意识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不断成长,逐渐替代了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主流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的意识三层次理论,他认为人们可以自我意识到的意识只是人们全部思维的冰山一角,而平时意识不到的前意识和潜意识才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关键。他的这个理论最后冲破了心理学领域,在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等等领域都引起轩然大波,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有用潜意识理论阐释“梦”的著作《梦的解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述了梦和潜意识的关系,对后世催眠和心理治疗有开创意义。另外还有“里必多”、人格发展阶段等等理论,以及另外两个大学派,因为和本电影关系不大这里就不说了。

鲁本父亲

影片开头,精神医师鲁本(Dr.Ruben Brandt)挣扎着从梦中惊醒,对着答录机记录:我的噩梦越来越强烈,梦中的人物一直在攻击我,我这样已经三个星期之久……

而触动他开始噩梦的时点正是他父亲的去世。

他的父亲格哈德(Gerhard Brandt)出生在东德,是一名心理技术专家。1967年在美国情报局CIA帮助下,逃离东德和家人举迁到华盛顿,从此为CIA服务。

鲁本并不知道,他从小被父亲当做试验品,被关在影片室中看含有世界名画的动画片,每25帧动画片便有一帧是世界名画,父亲想通过实验,证明这种行为可以让他爱上艺术,而成为一名艺术家。

格哈德出生成长在冷战时期的东德,东德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前苏联十分亲密,实证主义盛行。有前鉴拿自己做实验的方法叫“自测法”,著名成果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拿自己孩子作为观察对象的人也有很多,比如弗洛伊德就拿女儿安妮当做观察对象来记录。但是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这种事还是非常骇人听闻,格哈德的实验是我们前面提过的行为主义和潜意识理论的结合,他想通过阳性强化(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和名画结合)和潜意识种植来达成使孩子成为艺术家的目的。

而结果也许真的有效,虽然鲁本没有成为完全的艺术家,然而从鲁本的奖状可以看出,他因为在心理治疗中运用开创性的“艺术疗法”而获得颇多赞誉。

鲁本因“艺术疗法”获奖多次

与此同时,警探迈克·科瓦尔斯基(Mike Kowalski苏联姓氏)与盗瘾者Mimi在巴黎街头展开一场追逐。

他乐观开朗,自由奔放。和沉郁的鲁本那么不同。

然而他也有遗憾,母亲对父亲讳莫如深,家里至今也只有他和母亲二人照片,他不知道父亲是谁。

直到母亲告诉他,格哈德就是他的父亲。她为了不让科瓦尔像他哥哥那样沦为父亲试验品,当初只能离开。

家中只有母子照的科瓦尔

本片的梦境性

为什么所有人除了两个男主的器官方正,其它人物都是随意构图?为什么男女主飞檐走壁都可以毫无损伤?为什么世界名著被偷抢如此顺利?为什么鲸鱼可以在地下游?为什么鸟儿可以比火车快?为什么建筑结构可以完全不符合实际?

这一切都是因为导演在刻意营造一种梦境感,事实上,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的一场梦

那么,是谁的梦?

鲁本和科瓦尔斯基

鲁本和科瓦尔的关系让我想到了庄子的庄周梦蝶。

影片最后通过玻璃反射揭示了鲁本就是科瓦尔,科瓦尔就是鲁本

在鲁本的梦里,他想象自己成为了脱离父亲、和母亲在一起而变得开朗的弟弟科瓦尔,弟弟从没有经历过父亲的折磨实验,而是自由奔放的生长,最后在巴黎成为一名声名远扬的警探,过着率性自在的生活。他借以想象成为弟弟,释放内心被管控下积久的压抑,也释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父亲的爱与恨。表面上鲁本是一名精神医师,事实上在梦里他却是那个可以肆意驰骋在世间的、享受母爱和不知父亲罪恶的弟弟。

又或是?

科瓦尔跟随母亲离开父亲后,通过不停在脑海中构建父亲伟岸形象来掩盖对父亲抛弃的疑问与责怪。他在成长中学习父亲学过的知识,看父亲的著作,接受父亲的理念,慢慢变成父亲的一部分。他虽然成为一名潇洒肆意的巴黎警探,却在梦里人格化出另一个自己——被父亲细心教导过的哥哥鲁本,亦是父亲缩影本身。以此来抒发对父亲的思念和填补生命中对父爱的缺失。

而无论是谁的梦。梦主人极力保持的内心平衡都在父亲去世那一刻被破坏。

一路上在收集画作,实际是在收集关于父亲的碎片。

潜意识和父亲有关的一切

对父亲的爱和恨,让他循环在自己梦里。因为他再没有机会和父亲和解了。

没机会再问一句你为什么这么对我。也没机会听一声对不起。

这足以让一个人崩溃,也足以让一个人长眠不醒。

只是在梦里,是做一个不愿承认父亲拿自己做实验而正面临崩溃的卓越精神医师鲁本?还是做一个马上就要发现自己父亲是个混蛋的自由意志警探科瓦尔?

悲伤的是哪怕在梦里也要面临真相和抉择。

这是他永远都不愿去承受的结局。也是噩梦永远存在的本始。

所以每当真相全部拆穿,故事便又回到了开头。

影片最后画面又回到了鲁本坐火车和火车轨道,和影片开头如出一辙

又或许?

也许最不残忍的结局,是解释成这一切是父亲临死前的走马灯。

在现实里,鲁本和科瓦尔都存在,只是不明现状。

格哈德因为对儿子们深深的愧疚和自责,在回光的梦境里让自己成为了他们,并经历着他所能想象的他们全部痛苦和快乐。

全家福

MIMI

关于梦境到底是谁的。

我个人更愿意把造梦者理解成是导演本人,他用一个全知视角,制造了一个以鲁本为主要意识,而父子三人意识皆在的长梦。梦里既有鲁本和科瓦尔永世无法与父亲和解的悲伤,也有格哈德再也不能补救的遗憾。

而MIMI同其他三个可爱的来访者一样,也是梦的一部分。也许他们曾是父子三人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但在影片中,他们都是主体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履行着主体的意志,是主体内部寻求真相的化身。鲁本借由四人的各怀绝技而纵横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去拼凑画作和真相,又借由MIMI的梦境第一次捅破了鲁本和科瓦尔互为彼此的真相边缘,最后,MIMI和伙伴们随着完成帮助鲁本寻找真相的任务而消失。

而真相大白的时刻,鲁本却没有醒来。他坐在火车上,让故事走入循环。

四人完成任务消失在男主梦境世界的留念

由此,导演从全知视角想表明的、鲁本和科瓦尔世界的梦境性和悲剧性昭然若揭。

沉溺于爱与恨

在心理咨询室中,来访者的症状总是和父母有关。

如果一定要我用最短的话去形容它,那么——

通常第一步,来访者要用一年时间去接受自己父母“是个坏人”的事实,接受曾经被自己奉为人生指向的价值观,只是父母扭曲价值观的继承。而自己只是父母扭曲思想的牺牲品。

第二步,来访者会用一到两年时间或更久去迈出尝试和解的第一步。他们停止重复的逃避和悲伤,随着咨询的进行,来访者症状有所缓解,他们学会新的沟通方式和情绪处理方式,并且开始有勇气去面对造成自己症状的源头:父母。这是一步质的飞跃。哪怕之后的日子会有新的冲突和矛盾,但来访者和父母的沟通都不再浮于形式,而是在来访者的要求下直指问题核心。

第三步,可能要用很多年,来访者会在生活中通过和父母不断的“冲突-和解”来制造新的相处模式。

第四步,来访者内心已经强大到可以处理任何父母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能从父母成长角度去合理解释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由来。并且尝试用自己已经成熟的健康思维、行为模式去影响父母,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健康家庭互动模式。

通常第三步和第四步总是融汇贯通的,而多数人则永远卡在了第二步。

有些人至死都没有勇气和父母对峙。这其中就有我们的梦主体鲁本。而随着鲁本父亲的去世,和解——变成了永远不可能的任务,也变成鲁本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

鲁本心里明明白白。所以在发现真相时,他才微笑着显得那么淡然。

在潜意识深处,他早就知道一切。只是依旧选择一遍遍沉浸在梦里,我相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作出这样的选择。

故事的最后,也是一切又要重新开始的地方。主角在孤独的车厢上,又一次驶向无尽彼岸。

承载主角的孤独车厢
驶向了永远没有尽头的彼岸

在一片暖光中,他无法放下的,早已不是恨。


影片结束了。

除了吹爆导演的叙事能力、意象塑造、逻辑构架、剪裁节奏、视觉艺术、音乐修养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广袤知识面……等等等等以外。

联想到今日17岁男孩因和母亲吵架而跳桥的新闻。

也想说。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子女。

愿你我今日都能珍惜当下,来日不悔不恨。

04.19.2019

 6 ) 《盗梦特攻队》:梦中的梦中,梦中人的梦中

今年的北影节,我被如下推荐语吸引——“堪称动画版《头号玩家》,被誉为《疯狂约会美丽都》后最重要的欧洲动画片”,于是买票看了巨幕版《盗梦特攻队》,收获了本届电影节名副其实的最大惊喜。

影片有着毕加索式的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画风,在动画人物造型越发同质化的今天看来,实在是猛烈新鲜的视觉冲击。同时因导演的画家和影视出身,片中名画电影埋梗无数,充斥着呼唤解读的符码,本身故事又和艺术治疗、美术馆紧密相连,故而所有彩蛋的拼贴都甚为自然妥帖,顺带还探讨了一笔艺术边界的问题,使影片上升为形式与内容自洽的全方位艺术动画。

看到中译片名《盗梦特攻队》时,《盗梦侦探/红辣椒》和《盗梦空间》自然会跳入脑海,这种联想也是种“剧透”,会让人带着多重梦境的预期去观看。而“特攻队”则对应着片中的行动小分队,表示盗贼同盟片(heist film)将提供串起情节点的类型主线框架。即便有前辈们珠玉在前,本片也通过别致的剧情设置带来了非凡的解谜体验和视听盛宴,可算是近年来“错过即是过错”的佳作了。

梦境与“双子”

开场引语——“我梦见我是两只猫,两只在一起玩”,这就交代了两大解谜入口:梦境和“双子”。男主角鲁本·勃朗乘坐夜间火车,起身上洗手间时看到异象,而后惊恐醒来,马上又陷入名画人物的攻击,危险迫近时再度醒来……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位使用艺术疗法的心理医生,自己却陷入与艺术相关的连环噩梦中。

类似的多重梦境的嵌套戏码反复上演,每次在梦的最内层,男主都与名画人物有交手或交谈。随着剧情展开,噩梦缘由被揭晓:男主父亲曾为东德谍报机构做潜意识研究,拿自己年幼的儿子做实验,在动画片中每隔一分钟单帧插入名画,以为儿子做艺术熏陶之名却造成了思维扰乱,在潜意识中植入了无法平息的焦虑。

鲁本与画中人物纠缠打斗的几场梦中梦,皆因童年实验所见的叙事动画与静止名画的视觉嫁接、联动心理而成:猫咪袭人与《奥林匹亚》、小美人鱼的海巫女与《维纳斯的诞生》、男孩起哄比枪与《双面猫王》……偷来这些画作,不让精神威胁流散在外,借由直视它们来克服心病,再通过集齐并收入个人画廊达成完形心理,即为片中所说“用问题来解决问题”,治疗艺术疗法发明医师的元艺术疗法。

《偷窥狂》

这一切根源的核心充满精神分析的味道,要知道弗洛伊德也曾经用自己的小女儿安娜做过实验,安娜长大后反而继承了父亲的研究衣钵,这和影片形成了一种内在映照。类似的还有《偷窥狂》这部影片,男主角病态的行为成因也是源于父亲对儿时的他进行的恐惧实验,童年阴影在成年后形成强大的补偿动力,从而诱发出反社会人格。

另一边厢,警探科瓦尔斯基在苦苦追踪着艺术品窃贼,先是有盗窃癖的咪咪,后为鲁本、咪咪外加三位各怀本领的患者组成的盗画五人团,看起来警探与医生应是对手,但大家还记得片首语吗?梦中一人化两猫伴玩——全片即为一场梦,而双男主其实是一人。

就算你没及时领会到谜底,影片也埋下线索以供推测,比如开场第一个超现实镜头——列车洗手间里转头所见的双面男孩,虽然后面此类画风的角色层出不穷,但作为首个吸引眼球的诡异形象,也许正暗示着男主的分裂人格,而一旁的洋娃娃则喻指女主角咪咪。

再如追逐中登上的船名叫“双子座号”、三眼狂魔患者留下标记的大楼是“双子”银行、男主鲁本的两条领带双色鞋——“双”的概念萦绕不去,而后两人身影在玻璃上叠印则明确地指向同一性,再到科瓦尔斯基发现自己与鲁本是半血亲兄弟……影片在双子兄弟和实乃一人之间暧昧摇摆,扔出一枚枚烟雾弹,这时不妨让我们回想一下鲁本的诊所标识和建筑大楼——一个莫比乌斯环,这大概就能隐喻性地解答两人的关系,即为一体两面、往复回环。

不过回到兄弟梗上,沉郁稳重的“哥哥”鲁本,母亲因车祸早早过世,一直在父亲控制下成长;潇洒阳光的“弟弟”科瓦尔斯基,则有个关爱他的母亲,父亲倒是始终缺席。对比之下,科瓦尔斯基或可视为鲁本内心渴望成为的超我,是他做出的一种人生推倒重来的平行设想,也是在本我陷入混乱邪恶时的出手干预者,以求恢复到自我的平衡协调。

“兄弟俩”都是收藏家,鲁本收画因父亲的实验遗毒,科瓦尔斯基收藏的是电影中的各类匕首、剃刀和各式型号的礼帽,这又代表什么呢?首先这些都可联想到男性,而片中直接以电视形式提到藏品刀具所在的两部电影,正是用家庭暴力来表现男子气概甚至浪漫的典型例子,这对于科瓦尔斯基来说,就形成了一种父亲的缺席式在场,对于一体另面的鲁本,则呈现出在精神暴力下,对于父亲愤恨和崇敬交织的复杂矛盾的情绪暗流。

及至咪咪在梦中自我治愈后奔向鲁本却发现回头的是科瓦尔斯基,以及结尾处俩人冰块形异的酒杯一同出现、车窗中倒映出的影子,梦里追逐游戏的两人一体算是彻底落实了。

但梦境到此结束了吗?随着鲁本最后一次看着集齐画作的墙面醒来,解开了“弟弟”的谜题,在这一层叙事中,以书为证、患者队友们是真实的,艺术治疗医师的职业也不假,但整个偷盗行动和植画实验就成为了内层的梦境。等到镜头拉远,鲁本坐在只有一节车厢的火车里驶向大海,再次点醒观众,这一层仍然是梦,那些看上去现实的情节其实是各层级梦之间的接口,影片就这样玩转虚实,同时也让立体主义的画风合理化——做梦嘛!

蜗牛之怪奇

蜗牛在本片中是重要的意象担当,搞懂它能有效帮助理解影片。开场第一个活物就是蜗牛,它刚刚好在火车驶过时爬下铁轨,两者速度的极端对比和时间掐点的准确性,营造出一种诡秘的气氛。这也与结尾呼应,镜头从男主身上拉回到离观众近的景别,一只蜗牛爬过路面,还未到片首的铁轨处,形成了一种时序扭曲——梦中梦做完,时间竟回到起点之前?再次以不讲求逻辑来暴露梦境所在。

首尾之间出现的蜗牛或像人般巨大、相伴在侧,或二维隐藏、作为画框处的签名,或反常地在人身后蠕动、标示危险,好像总是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出现。鲁本参加完父亲的葬礼后,回到以前的家,在地下放映室回忆起小时候,这时我们才得知蜗牛有何表意:鲁本想出去玩蜗牛被父亲拒绝,代之以强迫看动画片的“作业”和“任务”。蜗牛象征着被压抑的自发欲望,代表自由、本我,故而它可算作鲁本的化身,它的尺寸可能和心理波动幅度有关。这点由鲁本的酒杯冰块也能验证——正是蜗牛形。

另外,法国学者达尼埃尔·阿拉斯在著作《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中,专门有一章论述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的画作《天使报喜》里“蜗牛的目光”,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解读的启发。

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天使报喜》

书中赋予蜗牛神圣性,又因其尺寸超乎寻常,使它位于一种画面的想象空间与实际观看的空间之间,成为一种引领视线的观察入口。此外,蜗牛的视力极差,科萨在画中做到让它成为人们盲目眼光的代表,在本片中是否也可作此解呢?我们对眼前所见的信息的确是盲目的、过目即忘的。

彩蛋收藏家

维米尔

马奈

《盗梦特攻队》号称是动画版《头号玩家》,那必然要做好被彩蛋兜头浇下的准备,可怕的是玩梗从角色名就开始了。男主鲁本·勃朗(Ruben Brandt)眼熟不?分别来自大画家鲁本斯(Rubens)和伦勃朗(Rembrandt),另一男主科瓦尔斯基(Kowalski)则来自导演喜欢的《欲望号街车》男主角马龙·白兰度扮演的同姓角色。女主角咪咪(Mimi)可能取自毕加索时期巴黎的知名缪斯女郎Gigi,这个名字也是mi音节的重复,再次扣上“双”的内核。(她与敏捷欢快的燕子图案相连,正如黏滞环状的蜗牛对应男主,此处按下不表。)

波提切利

莫迪里阿尼

每逢疯狂堆彩蛋的电影,都会有一票盘点贴让大家津津乐道。但在这部动画面前,还是劝你放弃抵抗,安心享受就好,因为人家的彩蛋实在是太密集太高端了!男主工作是艺术治疗,影片主线是去美术馆偷画,加上公共场所的路人,所有画作都可为我所用、打个酱油,艺术史爱好者一定能爽到飞起;对于普通影迷来说,能认出画面中的几幅名画已经很惊喜,若不知道也不影响剧情,因为互文的隐含空间不像调用电影片段那么大,有些视觉相似的蜜汁笑点也可平滑接收,所以单纯欣赏立体主义加成后的各种画派之美就是种乐趣,欲知详情,片末的reference都逐一列出了去查找就好。

片名直译为《收藏家鲁本·勃朗》,片中双男主各有收藏嗜好,影片导演也是位“收藏家”,他把自己喜欢的画作、电影一股脑从“收藏室”取出组合陈列,那么整部影片就可视为他的一次策展,更棒的是还有一个能搭载起所有彩蛋的类型化故事,最终呈现出了兼具艺术性和娱乐性的面貌。

在堵截“纵横四海”盗画五人组的队伍里,一共有三股势力:官方代表科瓦尔斯基(虽然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行事)、致敬教父的黑帮团伙(以捞到赏金和召回咪咪这个盗窃工具为目标),还有单打独斗的东欧男人(也是为钱)。最后者的行动方式充满谍战片色彩,露面地点是贴满俄语画报和美国国旗的“冷战酒吧”,老派地套取信息、阴谋刺杀。男主父亲曾从东德去往美国继续从事情报研究,这种“阵营叛逃”历史因这位阻挠者的存在,使主角重新与过去的意识形态世界建立联系,这种处理也为影片的深度添砖加瓦。

by安迪·沃霍尔

而黑帮团伙则贡献了两场最大场面的打斗,先是路上卡车油罐车直升机齐上阵,动作戏干脆又惊险,完全不输真人电影;然后是在美术馆里被视为“行为艺术”的混战,上演了一场对于艺术边界的绝妙探讨,在这个“每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的时代,能吸引眼球和流量就是王道,谁会真正关心身边在发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霍普

契里柯

总而言之,《盗梦特攻队》是一部信息量爆炸的电影,剧情饱满、画面独特、幽默诙谐、不乏惊悚,而且它格外好听,配乐品味极佳,音桥、声画剪辑也是高水准,视听层面和智性方面都可说是顶级享受,值得一看,再看。

希区柯克最新酱油,上为《怒海孤舟》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公众号,原贴链接

 短评

动画这一形式,能选择这种题材、拍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不过还是有两个苛求的缺点:过度沉溺于艺术史概念/趣味的掉书袋拼贴和怪诞的视觉呈现,无视类型基本的流畅。而反观这份沉溺,也会发现其中大多只是被处理成了具有简单符号意味的视觉元素,实际上没有纵深。

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美不应该被锁起来,艺术是心灵烦恼的钥匙” 高空红高跟鞋、有大象记忆的老妈、拥有三维母亲和一维老爸的二维儿子、贴满邮票的人体快递… 天马行空的想象,耐人寻味的幽默,新奇猎奇的角色和画风,好听的配乐和歌曲,一切看起来那么吸引人,然而也没太看懂,哈哈…“他看起来并没有努力思考”

1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果不其然,有些天马行空的幻想还是动画更游刃有余。不可多得的彩蛋电影,看片名就能联想到今敏,诺兰等等电影梗,深入进去,电影梗惊喜更多。除此之外,还能看到波提切利,委支拉维斯,高更,梵高,毕加索,伦勃朗,安迪沃霍尔,爱德华霍珀等等绘画梗,至于音乐梗,不得不说,只闻其声熟悉,不知其名惭愧。总之,艺术爱好者的集大成之作。

1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倘若能把这个动画片里埋的所有梗都看懂,不管是电影史还是艺术史的考试都能轻松通过吧,

13分钟前
  • CobraCB
  • 推荐

画重点,片头:我梦见我是两只猫,两只一起玩。全剧透哈哈哈

15分钟前
  • 小鱼和小胖子
  • 推荐

BJIFF. 8.5. 视听狂欢带来的颅内高潮真刺激。故事骨干很简单,但是呈现形式太吸睛了,天马行空的梦境借着动画电影发挥了最大优势,这种奇诡怪诞的画风真不多见,配乐也是相得益彰。即领略了另类美学,又陶冶了艺术情操,这样的文艺cult动画佳作,请多来一点。

19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被一把折扇吸引就放弃钻石,为一场治疗寻医就盗窃名画。不能玩蜗牛只能看动画,艺术成为梦里的厉鬼。波提切利与马奈扼住咽喉,再美也无法赏析。堂而皇之的偷窃被当做行为艺术,惨无人道的实验披着父爱外衣。谁是滑轮上不歇的仓鼠,谁是案板上贪食的蚊蚋,谁是飞机上坠落的包裹,谁是黑市里无价的名画。

2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猛烈新鲜的视觉冲击、名画电影埋梗无数,全方位的艺术动画。导演应该是莱热、毕加索粉丝,一切都可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化,艺术史爱好者一定会看得很爽吧!用盗贼同盟heist film的壳子来治愈心病噩梦(纵横四海+红辣椒/盗梦空间),电影植入潜意识制造焦虑(精神分析派一刚),父权伤害和那间放映室像是从《偷窥狂》来的。动作戏干脆漂亮、血腥场面猎奇cult,为幽默感和OST点赞。“…堪称动画版的《头号玩家》…被誉为《疯狂约会美丽都》后最重要的欧洲动画片。”各大动画电影节提名大奖,最后多数败给了索尼的《蜘蛛侠》→这部还是太实验先锋,评委怕是吃不消哦。(投到昂西动画电影节可能比较对路子?)长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145710

24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世界级大师作品,编剧导演必须要对世界史、艺术史、审美理论和美术表达,尤其还有心理学有特别透彻的研究才能有这种超前和先进的故事构架和内容组合!而把它做成动画再呈现出来就又是另一套专业的电影学行为!对于编导知识面之广之深,我是真的服气。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以为心理治疗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无形的让人回归本位,让来访者扮演小红帽戏剧的各种声音那场戏就是最好的诠释。最后的结局(以下剧透)弟弟在父亲死后,在梦里想象成自己是哥哥,其实哥哥就是年轻时候的父亲,同时也是他自己。他在父亲的实验下做了多年噩梦,却也继承了他父亲本身,成为他父亲的一部分。特别深邃的表达,而且完成度非常高,BRAVO!!!

25分钟前
  • L.C.
  • 力荐

吹爆这部电影,用好莱坞方式拍一部艺术片

26分钟前
  • 文森特的茶
  • 力荐

如果电影是造梦的机器,那这一定是场噩梦,导演以超现实风格搭建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梦的世界,用碎裂、解析、重组的画法重回立体主义风行的毕加索时代。影片中13幅举世闻名的画作背后,潜藏着个体与政权的双重隐喻,从弗洛伊德命题中被抑制在潜意识中的焦虑出发,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内在里却指向了东德曾施行的意识形态灌输实验。结尾,导演用一场滑稽的盗窃事件对现代艺术发出质询:“艺术是否失去了边界?”当然,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艺术的发展不再是流转、循环和上升——现代艺术可以是艺术家的理念,也可以是任何时期、主义、风尚的再现;可以是寓意明确的,也可以是毫无意义的。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才能看到高更和罗伊并肩站在一起,看到维纳斯变身为可怖的章鱼,看到没有指针的时钟和被意念控制的水杯,看到所想、所知的一切。

31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动画版《头号玩家》。

3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当艺术品都发了疯,想要杀你,怎么办?这部风格满溢、援引浩瀚艺术史的动画片让人大开眼界。丰富的视觉体验点亮了我的一天。本片是应对童年伤痛,用艺术和行为做治疗的终极尝试。// PS:于我个人也是一个惊喜,昨天我瞎画了一张五个眼睛的自画像,今天就看到了这个都是N眼人的动画,就好像自己的怪梦成真了一样。

37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越轨者因为心理问题而不能越轨”,这个命题和“艺术在失去了边界的同时也失去了艺术性”一样,这大概是作者想要传达的辩证法之一,正好集中体现在了高潮那场破坏现代艺术展的狂欢之中。另外也能看到对极权主义propaganda一种远景的恐惧,“精神宰制”。主人公没有被父亲精神宰制而成为艺术家,但他要不成为了精神分析师,要不成为了侦探,他没能成为父亲的愿望,却成为了父亲现实的某一面。个中藏着弗洛伊德关于父权焦虑的命题。主人公成为艺术家的焦虑被抑制在潜意识里,它一要越过那条界限上浮到前意识,就会带来“被迫展出”的焦虑,噩梦就是这一焦虑的自救法之一,窃取画作则是最终解法。所以主人公要成为一个收藏者,把对外展出的画作取回来,重新藏回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也是为什么他是collector而不是theft的意义。

41分钟前
  • 邝子约
  • 力荐

R级大尺度动画,每张脸都像毕加索的画那样神态各异般古怪,有些cult恋足迷影,掉书袋的欧洲艺术史,动作场面噩梦天马行空。但从长片的角度来讲,各个段落的拼凑感和节奏问题不太好联系并不紧密,没有被嗨到。#北影节2019#天幕。

43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有点乱哄哄的,让人笑的地方一点都不好笑。像我这种太现实主义的人不适合看动画片。

44分钟前
  • 慕永
  • 还行

画风很毕加索,埋了不少艺术彩蛋。故事还是中规中矩了,要是拿给今敏来拍,一定更天马行空...(这译名我呸!)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造型这么丑,依然很好看,所以艺术本质不是美丑的问题,美丑都可以成为艺术,艺术最忌平庸。

5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文艺狂欢电影!视觉与听觉的饕餮,别致到让人汗毛直立。有了以上这些,又何必刻意强求故事呢?只是记住那个让我们魂牵梦绕又挣扎抵抗的人,其实始终都是我们自己,就足够了。

5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A / 本片对名作的化用与其说是“致敬”不如说是“引证”;与艺术史的关系亦并非仅仅是摭拾精粹而是以这些迷人的碎片构建一个“他性”的情境,从而将其精神化为可被追逐的晦暗客体。一旦这一假定成立,一切对平滑、流畅、圆润状态的摆荡破坏都幻化为一种隐秘的心理牵引,三场“戏中戏”更是成为绝佳的招魂仪式。"I was cured, all right."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