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9

主演:孙红雷,黄志忠,吕中

导演:张黎,刘淼淼

播放地址

 剧照

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2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3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4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5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6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3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4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5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6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7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8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9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6:21

详细剧情

1925年,湖南醴陵的杨氏家族,长子杨立仁(黄志忠 饰)本是个教书先生,心思细腻,足智多谋;唯一的女儿杨立华(张恒 饰)自幼念书,个性独立有主见,是新女性的代表;小儿子杨立青(孙红雷 饰)虽生性顽劣叛逆,但为人勇敢正直。立仁起初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国民党,后入黄埔军校当教官,立青也碰巧在此时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结识了共产党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孙淳 饰)一家。立青不仅将瞿恩当作精神导师,更对瞿恩的妹妹瞿霞(柯蓝 饰)萌生了爱意。国共两党的关系不断变化,三兄妹的命运发生了突变,立青和立仁更是反目成仇。在那动荡的年代,血浓于水的亲情、革命理想以及纯洁的爱情将何去何从?《人间正道是沧桑》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亚洲电视大奖、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连续剧金奖等多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女性角色的软弱是不招人喜欢的历史真实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再看一遍《人间》,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

很多评价说,与星光熠熠的男性角色相比,这部剧的女性角色实在是乏善可陈,光彩黯淡,尤其是杨立华。有人说是演员的问题,有人说是剧本的问题。可是如果再往深一层想下去,在大时代的滚滚洪流里,风流人物一向被男性占据,女性的形象一向都是陪衬。这不是剧本或演员的问题,或许就是历史的真实呢。

关于杨立华,剧中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她“脆弱、摇摆、逆来顺受”的原因。比如,她在医院照顾受伤的瞿恩,两人谈起初次见面的情景。读书交流会,杨立华的书单里有“老庄列”。现在还有多少人读过这三本书,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三个字分别指的是哪三本书。可见立华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是古典色彩及其浓厚的。这一点从之后杨家老爷子的言谈举止就能很明显的看出。去广州读师范,可以说是立华第一次同“现代”有了大范围的接触。但毕竟年纪不小了,三观的坯子早已成型,日后再怎么受影响,都难改底色。

再有,杨家兄妹自小丧母。父亲对儿子自然是严格,对女儿,唯一的女儿,还是这样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儿,自然是宠溺偏多。姨娘就更不敢多说多动。这样的环境出来,难免带些骄娇二气。之后去广州读书,成绩好人漂亮,众人捧之,封为“校花”。一路的顺风顺水,让她没有机会细细打磨自己的性格。瞿恩与老董,这两个剧中的极品男人都献出了他们的爱。命运如此的宠溺,实在是有骄傲的资本的。

第三,成长过程中女性指导角色的缺失。女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不自觉地模仿母亲。立华自幼丧母,很难说她的坏脾气是不是承袭了父亲。姨娘又是那样一个传统的旧式女子。立华的潜意识里是想做一个男孩子的,积极上进,家国天下,但这样的志气与她自身的女性特质有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会看见她的软弱、痛苦、纠结、退缩。

最后,时代女性意识懵懂。长久以来,女性都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的,甚至现在,好多女人以“嫁不出去”为人生最大耻辱,以“没有小孩儿”为人生最大遗憾。一个女人如果不能成为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那她的生命就是没有意义的。现代尚且如此,一百多年前又是怎样呢。立华接受西式教育,受现代思想影响,但骨子里依旧为自己不能生育而深深遗憾。全家人无论是谁,都能时不时的巴塔当年堕胎的事情拿出来说嘴甚至调侃。都是最亲的亲人,饶是无意,也不能恶毒至此。说到最后,连立华自己都觉得这是一桩“教训”可以拿出来警世了。立仁带林娥回去吃饭,林娥呕吐,大家知晓她怀孕后纷纷劝立仁快点把事儿办了。立华的说辞是“千万别像我当年似的”。我听到这句话,心头一痛。这是第一次立华主动说起当年的事,而在此之前无论谁提起都会被她喝止或怒目而视,而那时分明从语气中流露出了一丝自轻自贱。实在令人痛惜痛心。

除了立华,剧中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作为某人的妻子、母亲、妹妹出现的。而立华,是想找一个找一个坑把自己埋进去,但无论是瞿恩还是老董,都过不去她自己心里的那些坚持。她觉醒而无人引导无人同情甚至无人同路的女性意识,在那个年代里痛苦的碰撞、游移,找不到出口。那个时候,全球性的女权解放运动远远没有到来,《第二性》则更远。

在那个年代里,一个女人若想有一番作为,要么就依附于男人,要么就是移植男人的心理特性,把自己变成一个男人。立华在国民党大会上表达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满,立仁一句“妇孺之见”就给打发了,连获得惩罚的权力都没有。作为国民党的监察委员,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跟着宋庆龄做慈善,建学校、跑医院、看儿童。

现代社会,这种情况似乎依然没有改变。女性若是有野心,若是渴望权力就会有失端庄。端庄到底是啥?为啥那么重要?失去了又为啥那么可怕?

说句题外话,我真希望看到希拉里当总统。

到底怎样是一个女性的胜利?怎样才是女性特质的胜利?

这个问题然要在今天都没有答案。

 2 ) 嫁人当嫁董建昌

   
    被人拖着传照片,还越传越起劲了,以致于我不得不专门建一个文件夹来存着。干脆顺便写点什么吧。

    网上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粉丝做了好多MV,一一欣赏过来,个个都很精彩。

    说说人间里的硬汉,最喜欢的是情感愈发丰满的立仁,当然他也是最养眼的,不能排除这个因素。。。我素来喜欢的类型。从在《靠近你温暖我》里数不上的男n号,我就很看好这个演员,总是一副深情却躲闪的眼神,冷酷而多情,在人间里更加立体化了,在忠诚与正义间纠结,充满人格魅力。都说工作着的男人是最帅的,立仁应该归为此类。

    但是相比立仁的生动坚定,人间里最讨好的角色非董建昌莫属了。我的意见就是:所谓嫁人当嫁董建昌是也。

    开始的几集里以为董建昌就是那种骗骗热血女青年的老流氓,不过越到后来越能体现出这个卖花布出身的大老粗性情中人的真挚可爱。提携立青一来是爱才惜才的义不容辞,二来是替立华承担长辈责任的当仁不让,他虽然和立华一直没有婚姻的形式,却一直恪守丈夫爱人的职责,用他的话就是“厮守二十年”,早已超越婚姻的围城。并且他从一开始就与立华坦诚相见,没有分毫大话跟忽悠,也毫不掩饰跟情敌瞿恩的对立地位,完全靠个人魅力呵护和最终得到了立华的爱情。赢的磊落赢得痛快。

    当然跟所有时势英雄一样,董建昌永远把民族存亡和国家大业放在首位,但这些却没有成为他胡乱对待家庭和爱人的理由,在那个革命年代里能做到这点的实在难能可贵。老董可以接收立华的反复,可以接受情敌的儿子,不强求不背弃,谈不上大度理想浪漫什么的,却足见他堂堂正正掷地有声,是可以以心荐日月的大丈夫。

    蒋介石认为老董是投机商,见风使舵,其实他是真正胸怀大业,良禽择木。从军阀时代的张作霖,到后来的汪精卫、老蒋、到解放前反水追随CP,无不站在天下大势的角度做的英明选择。从他在四一二政变前夕奉劝立青不要做“过河拆桥”的缺德事,就看出他不同于那些不分皂白的愚忠的国民党人。老董在政见上与老蒋有分歧并且力所能及地争吵过数次,在剧中都有体现。像他这样的有正义感的国民党人不是没有,立仁、老范。。。都是的,只是革命,尤其是内战中的革命是残酷疯狂的,是不容权衡思索的。人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唯一信仰是不是应该义无反顾的为之奋斗终生,永远是个问题。当局者只有是与否,没有对与错。

    或许正是因为老董的粗俗,没有过多地被教条束缚,才给他一个理性明智的头脑,他认为对的事情他就坚决去做,也应了孔子一直没有言明的先仁义而后礼乐的观点。不像现在的很多人还没有竖立基本的道德观,却游弋在繁华的文艺领域里,担负着推动着社会进步前行的重任,倒是风雅浪漫,但怎能不辗转茫然。

    说多了,又不知道跑哪了,睡觉。

 3 ) 关于几个人物

同学少年的另一种读法

说说各位主角,这个剧设真是颇有看头。

杨立仁:
原来以为是应该最喜欢瞿恩的,毕竟完美是人人都爱的,只是一开始就被立仁抓住视线。一开场立青擦枪走火差点杀了林娥,自己愣在当场,立仁明明怕的要命,手都在抽搐却还想着要赶紧救人。
最喜欢看他想起立青的表情。是标准兄长的样子,看到立青考上黄埔,嘴角依然是惯常的不屑的笑,却究竟没有装圆,眼睛里已经换了骄傲的神采。
黄埔东征,明明知道立青一定会参军,却还要辗转让立华去告诉他留下来。仿佛就是明明知道嵇康不会理却一定要给他官做的山涛。是盲目的狂热的年轻人不屑理解的责任。
无关主义和对错。
像是他自己说的,因为我比你早生出来,所以我们是兄弟。
立仁几乎是标准的传统中国人。他在理想主义的完美和现实主义的圆滑之间,守住的是家。尽管家也许是守不住的四分五裂,但责任永远是第一的。
所以他总是不那么纯粹的。纯粹的理想主义的好青年可以放弃亲情,不齿与自己的姐姐为伍。不纯粹的立仁是暗的,对别人可以领袖至上心狠手辣,但是对待自己的家人,他是不需要权衡的,无条件的,所以他给共产主义立青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守夜。
这个家长,算是为领袖尽忠,为家族尽了慈孝。于是必然习惯性的委屈自己。
立仁说话的声音永远是低沉的,嘴角是压抑着的,手总是不自觉的攥紧,让人想到那么多关于管家的隐喻。公孙侨,李鸿章,周恩来。
不过一个难字。

董建昌:
我以为我早已过了loli的年纪,该欣赏董建昌这种纯粹理性的实用主义者。不过事实证明理性永远不是打动女人的利器。
我看安提戈涅的时候总是特别关注特瑞翁,因为我觉得他说的做的都对,可是这出最著名的悲剧传达的却是伦理信仰和感情终将战胜理性。特瑞翁是勇敢的埋葬哥哥的女孩子安提戈涅光辉之下的暗影。
这也是一个隐喻。关于理性和信仰。在崇尚理性的希腊时代,雅典的公民们在莫名其妙的狂热之下将它们中间直到死还异常理性的苏格拉底处死,没有丝毫的手软。理性的哲学家缺乏让你掉眼泪从而四肢发软的特质。
经院时代,哲学家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信仰和理性。可是,理性的信仰神和爱的阿伯拉尔却因为他的爱情被处以极刑。艾洛伊丝,他永远没有名分的妻子以爱的名义在和他一墙之隔的修道院里永远的做一个修女。为了可以和他通信,探讨上帝。
爱洛伊丝做修女时要亲吻自带的一个耶稣的圣像来表示虔诚,她自称不够贞节,只亲吻了圣像的底座。真正的原因是,圣像底座里放着她与阿伯拉尔定情的一根羽毛。
这是个伟大的女人。
可惜,杨立华不是。她和每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样,在盲目的年代需要带着光芒的人来感到眩晕。瞿恩,这个伟大的布道者,出现的恰到好处。于是董建昌,不用比就输了。
她不是安提戈涅或者艾洛伊丝,她缺乏伟大女人需要的撞南墙的韧劲。在这一堆被推向了极致的男人女人中,杨立华是最普通,最真实的一个。热爱一切美好,但是对于生活逆来顺受。没错,新女性,也在逆来顺受。

杨立青:
嗯。当然的男一号。可惜,就和女一号瞿霞一样。留下淡泊的印象。倒不是苍白,作为常识,我们知道这样的人是最真实的存在于历史中的,只是,他们是长着洁白翅膀的天使,飞在我们头顶,于是有点眩晕。
杨立青基本上是个帝王将相胚子。恶少,或者说小混混是滋长帝王将相的温床。刘邦,韩信,曹操,数不完。这是个有点像AMERICAN DREAM似的人。是个人成功的最佳范本,甚至是改朝换代,社会变革的关键因子,但在这个常常混沌,处在不好不坏中的社会,他是少数。
传奇而已。

范希亮:

这是本剧中俺最心水的男银,符合某只对男人的最高要求:隐忍。以及某只对人生结局的最高崇拜:以身殉国。

其他的没社么好说了,董建昌是理性主义者,范希亮也是,只不过董建昌的理性有的时候在不断的向实用偏离,但是范希亮是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太简单了,做一个好的军人,不问为谁打仗。只有理想主义者才会有这么傻×的理想。但是拥有傻×理想的人往往让人佩服,因为单纯是个困难的事情。
 
瞿霞:
我曾经觉得这个女人总是正确的可怕,圣母感特别强烈。直到有一天我关门的时候夹到了指甲,当场痛彻心扉。当那种疼痛感持续了两天才消失之后我想,对于一个在监狱里面受尽种种酷刑依然守口如瓶,依然能够在延安的大姐上跳起秧歌的女人,是我所不能够随意臧否的。

林娥:
作为外貌协会的会员,我喜欢杨雪的长相,这种喜欢能让我忽略那四个颇为街头风的耳洞。
不知道男编剧编女主角是不是总有往圣母上靠的倾向。总之,瞿霞,林娥,甚至杨立华的身上都有圣母味道。但是由于自己永远不能够成为圣母,以至于我带着嫉妒的心情迷恋着林娥对瞿恩恰到好处的热情,对儿子冷静的疏离,以及像是个母亲似的对杨立青的包容。

杨立华:
这是一个缺少标签色彩的女人。她独立却又没办法任性的追求爱情,她善良,却又没办法真心的热爱CCP,她站在左边和右边之间,手心手背,十指连心,她一动也不敢动。
忘了是谁说过,一个家庭是一个蒜,父亲是由孩子们围绕的蒜柱,而母亲是包裹住他们,弥合他们之间缝隙的蒜衣。
长姐如母。

 4 ) 国共的亲密关系

(转)如果看过军人机密,就不会对人间这部剧感到奇怪。张黎剧的男演员多为实力演员,主要女演员的审美观反时尚,多为怨妇;天真浪漫表现得格外闹心;情爱观特别,不光苦恋不止,且男主角多做鳏夫,女主角则守活寡。与军人机密相比人间已经正常许多了。
  但张黎戏写情感戏却很辛辣,人情世故点得很好,有些台词极为经典。
  
  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战友,最好的敌人--国民党之于共产党
  这里有三层含义。
  最好的战友--立青与范希亮二人将之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范与立青是整部戏中最温暖的亮色,范希亮是全剧最正也最简单的人物,其基调就是纯与正。他扛起了国民党这面大旗,编导赋予了这个人物几近完美的形象,给予了他个人品德的完美无瑕,阵营对抗带来的血海深仇都没让他背负个人的道德血债,没让他背负历史的难题,而让他作了一个最纯粹的军人,尽情在军人世界里体现了他的血性与忠诚,简单就是美。范希亮――抛弃旅长军职而投奔黄埔的热血老青年,定下了他终身的基调,有热血而不幼稚,有激情但也明白世故,明事理通人情,正直而忠厚,忠于职守但也不逾越道德底线。
  立青在他面前是放纵恣意的,随性而快活的,放刁占便宜又理直气壮,他才是立青心中真正的兄长,情感上非常倚重的兄长。即使阵营不同立青与范希亮之间胸无芥蒂,毫无保留地信任与亲近。
  
  最好的朋友—杨立华
  中共直到1947年年底之前,全世界恐怕除了毛泽东之外没人想到他们会赢,而现在人们回看历史实际以一双穿越未来的眼睛来看待中共的,忘了直到这个时间节点之前他们一直是个弱者。而给予这个弱者持之以恒帮助的,就是几位著名的女性――宋庆龄,何香凝。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就是通过宋庆龄渠道进入苏区,红军时期营救陈赓,抗战时期筹措转运物资,抗战时期宋氏三姐妹就是中国团结的名片。
  
  最好的敌人――杨立仁就是代表
  最好的敌人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笑着面对的放手博杀而成败均无憾的对手。另一种得竭尽全力步步椎心沥血,向对手学习,在血海中迎风而长,被对手百炼成钢。国民党之于共产党就是如此作用。
  中共第一批创始人,五四运动精神领袖、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的译者为代表的一批教授文人学者们,在国共分裂与随之而来杀戮面前,或被杀或无法完成转型而被内部――中共本身或是共产国际淘汰,看过瞿秋白多余的话就能明白,不是信仰不坚贞,而是他无法应对现实的挑战,没有这个创造力,力不从心。象这样老资格有苏俄背景却不胜任的几乎被尽数清除,老一辈创始人、苏联海归派、共产国际代表执掌中共大权的历史如走马灯一样飞速更替,直到交到毛泽东手上静止,国民党为中共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更新换代。
  
  而后一件事儿就更是愿望与结果完全相悖的事儿了。四一二事变后中共党中央一直设在上海,因为要与苏联保持通道,正是杨立仁这些人的有效工作使得中共完全无法在上海立足,只能于1931年底全部迁入江西苏区。紧接着越来越升格的围剿让共产国际的代表直接面临大考,军事上的失利让共产国际自此失去对中共的权威性。蒋因认定中共为苏俄的代理人而铁心反共,最终恰恰是他为中共在物理上断了奶。
  
  至于最后一件事儿与国民党没直接关联,属于历史上的偶然-黑天鹅出现了。毛泽东就是中共也是历史上的黑天鹅,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都是按共产国际的指导想复制苏联十月革命模式--城市暴动加工农武装起义,全部失败,没人注意到当时的领导人去了哪里,北伐名将叶挺流亡海外,周恩来也是逃亡。只有毛泽东一头扎进了深山,开始组建军队,寻求力量的实体支持。
  
  从这时起中共开始了原创,如果研究过土地革命的全部历史,就能明白中共在中国本土的根基是如何越扎越深的,哪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么简单。无论是共产国际(苏联)的钦定,空降CEO还是钦差大臣轮番主导中共(博古因同出苏联又是李德翻译而成为中共最高层之一时才27岁,典型的书生+娃娃)都快如流星一闪而过,而只是中共二线人物的毛泽东与所有能适应变化而生存下来的人如周恩来陈毅全部重新排序组成新系统,为毛泽东扫清一切障碍的不是别人,就是国民党,所有内部争斗理论指导共产国际指示都戛然而止于国民党手下,必须要在国民党手下见输赢才行,如果以莫斯科路线斗争定输赢毛泽东早被王明打翻在地了,但是纵有苏联支持在本土全无经历与经验的王明却再无翻盘可能了。就是这一点保证了中共最高领导层必须是最有创造力的人,最有实践力的人,必须能纠正一切源自理论或实践的错误,最能获取本土力量的人,不然蒋介石就要你的命。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始终以不变应万变,视中共需赖苏联而存活,只是一个军事外科手术刀的问题,从没真正理解中共早已脱胎换骨,中共发出的挑战亦符合民族国家自身需要必须予以应对。如果看看左邻右舍就会知道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并不是致胜的绝对必要条件,菲律宾,日本,印度都成功化解了这个难题,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更多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共产党的难题也不是只有一种解,但你不去解也不想解,最后的命运可想而知。历史应各方合力完成,非单方意志所为。共产党如哪咤迎风而长,国民党却固步自封,这个舞台你还占得住吗?
  
  现在太多人视本民族内部战争为悲剧,殊不知任一民族都有新陈代谢之时,如果不能以内部改良完成,要想重生就只能走竞争上岗这一步。要想改写历史得回到改良与革命的原点来讨论,为什么清朝不能改良必为孙中山暴力革命推翻;北洋政府为何不能以代议制解决中国统一问题,国民党区区8万人敢叫板80万之众的北洋军阀,以北伐战争一统中国;谁人不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哪个又走的是非暴力不合作之路;共产党胜国民党走的不是同样一条典型的中国之路。
  哪个新生力量不须经对手磨励,落地就连跑带跳的可以承担民族国家重任。对手越强胜者越强,对手越弱,胜者就不强。当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党与本土底层最大众浑然天成,整个民族的力量整合就接近完成,而拥有开启民族最大能量钥匙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中华民族自身的需要,整个民族要应对的挑战空前严竣,民族,宗教,主义与阵营,自身整合得越牢固力量越聚集,才有本钱谈自保。这过程是要付代价的,而付出代价后的中国获取的力量也是属于全民族的。
  
  军队就是最好的例证,没有国共两支军队的十年血拼,中国国家军队是个什么形态。
  埃德加斯诺(38年):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如果有步枪交火,都是事先商定,朝天开枪;战局用银洋决定胜负,士兵用鸦片发饷。对过去的大部分军队来说,这种说法有一部分确是如此,
  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中国战士,他们不久就会取代那些旧式的战士。内战,特别是红军和白军之间的阶级战争,付出的代价一直很高,打得往往很猛烈凶狠,双方都没有宽恕或妥协的余地。中国这十年的内争,如果说别无成就,那至少已建立了对运用现代技术和战术有经验的一支战斗力量和军事头脑的核心,这不久就会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再能够被看作是银样蜡枪头了。
  
  抗日战争,国共两种不同的战争策略,不是简单战术战法的异同,而是两种战争生存方式(立青对老范说的一个是官一个是匪)长期磨炼出来的。
  
  有许多“民族主义者”悲天悯人见不得中国人打中国人,难不成从武昌起义到二次共和,直至北伐,这十多年的战争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作战呢,而付出这些个代价之后还是得到一个分裂的国家,众多孱弱的军队,这原本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历史结果。(真正化解内争,需要智慧,需要弹性空间,需要承受妥协结局的民族心理国际格局等等,这个问题复杂了。)
  自中共执政始,中国境内再无对外战事,所有涉华战争均决战于境外。全靠战立威。而其根基是共产党二十二年的磨炼,三年内战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国家军队最重要的成人礼。没有三年内战,奢望新中国的国家军队上手就会打现代化战争?抗美援朝是中国的叫法,为的是不吓坏了中国的商界和知识阶层,其实打的就是联合国军,除了战败国,西方阵营的能动的军队全上了,没经过三年内战美式枪械国军作对手,指着连日式装备都配不齐全的中国军队上阵当肉靶?为什么是中共军队接手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因为中国处于弱势是常态,国家格外需要这支军队的独特气质—敢于乱棒打死老师傅,而不是老师的好学生。
  

 5 ) 转载:时代的底色

 没法不注意到它是张黎的作品,他的《走向共和》与《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是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一头一尾。
  该剧和走向共和一样也会引起争议,但走向上刚好相反,走向共和是不合正统的新意太多,颠覆性太强。而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恰会是正统教科书的电教版,没有新意。
  
  其实这出戏既宏大又细腻,同样的事件描写角度就立求新,然后在一些细节里他以微言大义的方式轻声细语地呈现了历史的复杂与多样,惊鸿一现,决不展开,需要你仔细去听和想才会发觉这部戏里内涵丰富得快盛不下了。关键你要有双会看的眼睛。题材出新意的有:
  1、首次大篇幅描写了黄埔军校,国共第一次合作中的东征与北伐。
  2、土地革命时期则以中央在上海的地下活动为主线,描写了中共特科的传奇经历。以往作品仅暗算和陈庚大将有过描写,但没他写得全面。
  3、抗战前后,着重点放在了国共合作有交集的部分,如共产党改编的谈判,陪都重庆的空战合作,闪击延安。
  4、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复杂的国际形势,美国军调与苏军存在;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当时中共最现代化的军工生产,肯定了先进武器在解放战争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历史的真实叙述周全了。
  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辽沈战役中的情报战;红军与抗战时期的军校与黄埔军校的遥相呼应。
  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描写了重庆轰炸与空战,间谍战则选择了淞沪保卫战。重庆空战与密码战已有谍战剧表现过了,但人间更有历史真实感和容量。
  仅这些题材取新的描写就已经非常繁杂头绪众多了,要让情节前后呼应而人物描写连贯又丰满就很不好协调,因此人物始终让人觉得写得不够足额足量。国民党的部分以新吸引人,但我以为抗大实习段落和军工段落描述最为鲜活与丰满,白凤兰的农民义军段落最为画龙点睛,可能与这方面的材料占有与发掘更多而且语境相通所以容易写得活。国民党方面明显在鲜活性上差一些。
  
  张黎从来关注大题材,大开大阖,尤其偏爱以家庭个人角度诠释历史。而这个故事所取的家庭关系,人物安排,关系走向几乎含有历史的象征意义,而有些台词近乎谶语。
  1. 长幼子之序正与国共革命时的关系与前后顺序一致。
  2. 柔性而包容的女性在兄弟势同水火的争斗尽全力缓冲了彼此的致命伤害,她始终是这两个浪子同时可倚靠的后背,体现了亲情之外的理智之光与道德坚守,她才是这个家最重要的粘和剂。
  3. 立青最终成家立业,儿女成双;而立仁孑然一身后继无人;立华的后人终究仍与立青的孩子同出一个血脉。个人与党派和国家的命运几乎同此喻。
  谶语:家中的逆子—逆子不败家
   中华民族两个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
   国民党之于共产党--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
   大海是有自净能力的—中华民族本身才是真正的大海,要相信民族的智慧,敬畏历史
  

  之二
  最欣赏白凤兰这个段落,摆脱了具体历史真实的束缚,仅用寥寥几笔竟能如此传神而到位地叙述了中国革命的根本。
  最触动人的一段是范锡亮与立青这段对白。立青上山在白凤兰那儿任党代表,立青向被俘的范希亮索要军需物资,范责备立青堕落成真正的土匪了,立青没有任何愧疚地回应,如果是那就是了,你看看他们都是什么人,真正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是没交再交不起的租,讨还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还乡团怎么对待他们的,逼得人没有活路了才上山当的土匪,你们正规军就在剿杀这样的土匪(大意)。
  乍看在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但我却以为这段对白说明了立青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坚持,会和他们坚持,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这个时候他不再激于义愤,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天地良心,是社会良知的坚守,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承担。为什么中共在全社会层面一直有朋友,不是策略手段,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中始终有着对于公正公平的追求,各阶层有良知的人群再不同意中共的暴力手段,但仍有一个共识基础,那就是中国的土地制度要改革,农民问题确实是个问题。
  
  在知识界这个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费孝通1936年写就的《江村经济》中这样描述:“中国的土地问题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用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正如我所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对土地制不满而引起的一种反抗,尽管各方提出各种理由,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农民的境况是越来越糟糕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留英的社会学博士论文,1938年以英文版成书首次发表后再版多次,在西方社会学界极富盛名。
  
  而《乡土中国》集结了他更多的抗战期间与战后的多篇实时发表的文章,中国土地必须变革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必要性,改良策略以及在国家文明转型中的作用他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
  “乡土经济中土地问题早已存在,但是在传统经济中却有一道防线挡住了…佃户和地主中间的严重冲突。这道防线是乡土工业。一个自己没有土地的佃户,在男耕女织的农工合作下,勉强能达到他们生活的小康水准,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乡土工业的衰落由于它和西洋机器工业竞争的结果。贫穷跟着乡土工业的衰落侵入乡村,一家的生活压在土地上了,…早就潜伏着的土地问题暴露了。不饥不寒是民生的最低水准,如果人有生存的权利,也就应当承认争取这水准是公道而且合理的。可是中国不停地在被解除它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小康的降而为小贫,小贫的降而为大贫,大贫的铤而走险……农民们在要求回复失去了的生活水准。破坏乡土工业的力量是深入的、遥远、庞大、有力的,它背后还有着巨舰大炮,“帝国主义”,有组织的,而且是现代化的。缺乏团结力,缺乏科学知识,分散在乡村里兼营着农业的传统工人,对于这个力量怎能抗得住,可是地主的势力,和外来工业势力相比,却脆弱得多,于是为了生存不能不奋斗的农民挑选了地主做对象。”
  他几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呼吁上层实行切实可行的改良,恳求地主放弃不合理的利益,努力转型为国家也为自身寻求生路。
  “当西洋工业势力侵入打击中国乡土工业时,地主们…就应当勇敢地迎战。这战线上要不能获胜,他们的生存总难维持,不论直接清算他的是谁。和农民“不饥不寒”的水准去对抗是徒劳无功的,只有承认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而在土地之外另谋出路,在已经成熟的西洋侵略性的工业经济的摊头,要确立我们民族工业的阵地,…还得依赖有耐苦的农民以生活程度来和西洋劳工相竞争--这是从经济上说的。从政治上说,西洋工业背后随时可以转变为军事侵略的政治压力,也必须以国内的政治安定和统一才能应付,那更需要国民中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地主阶层…只有以放弃地租为条件来和农民共同克服这危机。”
  1936年时还只是偏远乡村上空的晴空霹雳这时已经成为席卷全国的暴风骤雨了。说实话,很佩服的倒不是他对于土地改革给出了社会学方面的理由,而在于他点到了土地制度变革的根本意义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紧密关联,退租和平均地权并非现代农业的终极目标,退回小农经济是让农民休养生息,以便为国家提供工业化必需的稳定的社会基础与农业基础。与中共日后的路径完全一致。
  
  

  之三
  超越个人与自身阶层的利害得失,为底层弱势人群谋利益的,叫社会的良知;背叛个体家族利益与本阶层既得权利与利益而追求社会公正的叫高尚;能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认识,抛弃自我进而负担起民族,国家历史责任的叫崇高。纵向看中国,孙中山是,蔡锷是,毛泽东是,周恩来都是。横向放眼世界,胡志明是,尼赫鲁是。
  尤其是尼赫鲁,婆罗门种姓家庭,父辈起即为律师,家庭豪富,其父拥有的住宅欢乐宫(1900年之时)是维多利亚式建筑,有大阳台,圆柱、拱门,玫瑰盛开的花园,修葺一新的草坪,齐根平整的糙球坪和网球场,还有一湾游泳池。十几岁时父亲能携其赴柏林的特蒙伯霍夫机场观看飞机着陆表演。无论是在旧传统下还是殖民社会里,家族都是上等阶层,既得利益者,职业收入丰厚,前途光明。本人在英国哈罗学校(丘吉尔的母校),剑桥学习,修法学后获英国律师资格,7年纯正英式贵族教育,回印度在家乡的高等法院任辩护律师,真可谓往来无白丁。他选择为印度独立和改变社会不平等而奔走后,抛弃了律师职业,捐出家产欢乐宫作为党产。因从事的事业先后八次被捕入狱,父亲,妻子,妹妹都曾被捕入狱,年迈母亲在游行中被警察乱棒毒打。说实话,仅就牺牲如此之大的既得利益和放弃如此高的社会地位而言,我还真没在中国高层革命者中找到一个,国共都算上也没有。要不是一百多年里中国总算还出了些人物,不然真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彻底没信心了。
  
  我以为立青这个人物说清了一个刻意缩小的事实,无论国共两党主导的哪一场中国变革,都是由知识阶层(指广义的知识阶层非职业)引领和发起的,他们才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诱因与掌舵者,而这个群体的思想境界与实践能力是社会变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怀疑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力量推崇备至的真诚,但是揭开历史的面纱,正是中共对于大众力量的头脑作用,中国革命才没有成为一场农民起义,传统意义的改朝换代,而是开始进入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与文明类型转换时期。
  民族、国家决不能缺少这个群体(也有人用精英阶层这个称谓,总之是指其责任承担而言,不指其社会职业与地位)。其实中华文明能历经千年而不绝,很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历史的转折时期,总会有这样一个群体充当起文明延续制度重建的再生细胞,尽管有专家批评说中国封建社会总是在复制,进步缺缺。但这总比被野蛮民族攻城掠地后从文明进入荒芜要好吧。
  从时间纵向上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其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努力的延续。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任务不光是争取民族国家独立,还有一个全新的考验,完成文明转型与进步,从农业文明进步到工业文明。
  传统知识阶层在这个转型期(1900年前)的表现令人失望,而清朝统治阶层是最大罪魁,基于自己小团体或是民族私利而错失1900年以前的变革时间窗口。知识阶层抱残守缺,形不成改革的中坚力量或是强大社会氛围,最终中国的社会变革只能依靠外来输入性“病毒”才最终完成。
  缺失了引领性的知识阶层,中国社会的反应就好象是没有头脑的躯体在作痛苦的挣扎,太平天国义和团就属此类,他们解不开文明进步这道题,他们的社会地位,自身经历与眼界决定了他们只能回头向过去寻求出路。现在有许多声音在嘲笑甚至猛批他们的愚昧与野蛮,这是极不公平的,这个阶层是社会所有压力与矛盾的最大承受者,基于无法承受之重而生成的反抗是社会压力释放的必然,而寻找面向未来之路不是他们的责任,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当时中国已经伤痕累累了,头脑却停摆找不到新路,如果连负伤吃痛后基本的生理反应都没有,这个民族就没有血性了。
  
  以日本同时期由下层推动最终自上而下完成的明治维新为座标,中国的清朝统治阶层与当时的知识阶层要对中国六十多年的苦难负最大责任。
  当日本这个座标树立之后,中国近代史的两个特征就此形成。自此以后的所有变革都是输入性“病毒”,再无内部主动与渐进改良之路可走。中华文化本身不再能支持中国知识阶层拥有引领新时代的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和明瞭独立与进步两大任务的群体才能挑起这副重担,他们的知识必须经过西方文明的重构,这个人群必然是知识阶层,然后还必须是接触西方文明的那个群体。另一个特征也因输入式外来式的特征而不可避免,那就是暴力革命传统。就这样中华民族从此开始面对
  两个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
  
 
  

作者:丰满充气的娃娃 回复日期:2009-06-08 17:01:54 
  之一:一直有很深的黄埔情结,总算有人拍了一些黄埔,毕竟那是中国最早的正规军校。有些人从黄埔开始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真不容易啊!
  
  之二:当我们能非常客观全面的了解历史,了解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党派、每一个主义,甚至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说出瞿恩的感悟“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不是灌输出来的。
  客观的记叙历史和表现历史多么重要。
  惜司马迁等虽受酷刑,但中国几千年史毕竟被较正常地保留下来了。
  
  之三:感觉周、毛正是因为横垮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多个阶层和经历,才在道路的选择上有了清晰和深刻的认识。靠良知有些崇高,不如说有切身经历,既上过也下过,才感同身受,有大同之心。
  知识阶层正是上下层的纽带,所以义无反顾地需要担当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就算不主动选择,也要被历史所选择。
 

 

作者:骨咪纹 回复日期:2009-06-10 10:00:50 
  RE:丰满充气的娃娃
  
  电视剧评论写成这样有些不伦不类,但的确因此剧而起,有感而发。有许多内容写了一半觉得过严肃扔着。
  虽称娃娃但很成熟。
  我以为中共的领导层至少分三层:农民本色的底层,基于自身利益的觉悟。中小知识阶层的高层中的中低层,如林彪陈赓之辈,个人感觉朱德刘志丹这些也算是这一阶层,个人道路本有多种选择,主义一知半解,这时常识性的判断与个人品质就起很大作用。这批人很重要是中枢。最后才是毛周之高层,他们是既有信仰又有创新力的阶层,尽管本无意创新,但属于事到临头逼得出来的那种。
  
  看了很多论坛的贴子,觉得太缺两样东西,事实依据和多角度的比较。很想说声给个依据先。所以在文中写了很多依据性的东西,不做过多评述。
  
 

作者:骨咪纹 回复日期:2009-06-14 14:22:01 
  Re:充气娃娃
  是的,视角有了变化,虽然前后不统一。
  
  这段历史以往的视角基本是中共的,而现在人们可以从民族国家相对超然的高度而非敌手角度非左即右的来看国共双方的行为,从国际格局来看国共之争结局的对于中国地位之意义。我以为将来国民党盖棺定论恐怕只能由大陆承担,无法承认同为中华民族,从政党意义上就意味着绝后了。而从民意上说,国共争功抗战前提抗日为功,如果这段记忆化成了东亚战争和南洋战争,亲属灵位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还有什么共同语言呢。
  
  这段历史第一个感概是残酷,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质疑它是否为民族之悲剧,第二个感概是巨大,因此而产生变革的广度与深度无可比拟(建国后的经济建设直至改革开放都是它的延续)。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空看,孙中山之于清王朝,蒋介石之于北洋军阀,中共之于国民党,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着前浪,中华民族以一种非常中国化又极具时代特色的方式在重生,整个民族生命力被不断唤醒,不断凝聚,不断整合民族的力量来应对挑战,内外格局都需要中华大统出现更合适的守护者。这么多用生命填写的选票推举出这样的政治精英,世界级的领导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强的军队,付出多少生命代价才煅造出以弱胜强的军队气质,它的力量属于全民族。
  
  作为全民族神器的持有者而非主义或政党的基点,心态不同角度就会宽广,所有为民族流的血,甚至是正面而健康的对手竞争的意义都将被肯定,当然要正视其中的残忍与极端,会作为教训与警戒而存在,而不仅仅是敌人的罪行。我以为这个角度符合历史。
  
  
  
  这段历史将超越意识形态成为传奇,主义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它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就政党和政治力量而言,过去只偏重了本体的意志力与主观努力,好象某一方可以单方主导历史,忽略了刺激-反应-再应对-再反应的过程--国民党对待中共的手段与方式煅造了中共。正是它的大开杀戒与毫不妥协替中共完成了人员的筛选与组成结构的彻底变更,帮他作了斗争方式与道路的选择,无意中逼使他完成了对苏联的断奶,完成了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头脑,与中国的社会最重要的基石――农民浑然一体,拥有了撼动旧基石,重塑新基础的安全保障。国民党的挑战激发出了中共非比寻常的创造力,而在这个挑战与应对的互动中,国民党几乎没有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中共最好的敌人,国民党成就了中共。漫长夯实了基础,苦难成就了辉煌。同时国民党也为中共立下了超越的标杆。
  
  (对手或是敌人成就了你,特别在比较印度独立过程中感受最深。同为英殖民地,白人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均走宪政授权而和平取得独立,印度宪政授权走不通,只能走抵抗之路;而英殖民地政体与国民党政体对待对手截然不同的方式,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革命之路。)
  
之二
  
  就国家而言,我不同意内耗无谓之说。作为世界格局中的民族国家,处在主义决定阵营,合纵连横同时又接阵对垒的二十世纪,浪漫理想与残酷现实,导师与对手的双重性,应对民族国家对手的挑战构成了民族的需求。民族也是有生命体的,所有的合力才完成了历史,这份选择是全民族的,光荣与苦难也归属全民族,只见个别不见整体力量不对,过溢过贬更没必要。
  
  被这部戏带动着一步步去了解历史的细节与背景:瞿秋白多余的话,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出身,职业与革命背景与印度之比较,中印不同道路的选择,同盟会的革命史,中共土地革命全部的沿革,国民党土地制度改革的夭折,抗战时期中共军政民三合一的对抗形态,苏联与国共两党和中国国家的恩怨情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的见闻,抗战前后苏日与美日的涉华事件,苏美对华援助,尼克松与基辛格对世界与中国的见解与判断,中印边境战争;再被牵引到中国的边疆与民族问题,外蒙独立,内蒙自治,新疆的三江革命(或称叛乱),马仲英的河湟之变,云贵30万少数民族基督徒的精神领袖――柏格理。
  
  走完这一遍长出一口气,世界风云诡谲,国内波涛汹涌,挑战非比寻常,回应能力也要超凡,历史的公正与无情正在此点,他的标准是做到而不是想到。统观整个革命史,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历史选择的是人,更合适的人。真正敬佩的是中华民族还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用自身的精血在养育与筛选合适的人选,直到这样一股政治力量慢慢生成。他们逐步具备了创新力,拥有大胆实践力,有极强的纠偏的能力,在本土的根基扎得最深,可以开启最大的民族能量,所有用生命撞击凝聚成的经历,经历转化成经验养育成就了这批人,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民族选择了扛着红旗的这群人,不是这面旗,更不是道路。直到49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乃至列宁主义都还没法在中国真正落地呢,中共走的都是自己的路哪里是马列之路,中共是农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的原创者,哪条是从马列原理中推导出来的。所以有句话是至理名言:我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似我者死,活学我者生。
  
  民族选择了勇于试新试错的人,又有自我纠偏能力的人,没有最对只有更合适(现实从来有很多选项不是只有华山一条路,谁应对更好谁正确而不是反之;合力造就历史,哪有先验设计的主观道路行得通)。中华民族这项选择的正确要历经中苏蜜月,中美朝鲜战争,中苏论战,中美和解直至中苏再度握手才能看得更透彻,从苏联模式的追英赶美,直至向西方经济模式转型,这项选择的红利一直支撑中国完成了多次巨大的转轨。
  
  余秋雨有个比喻,中华民族是个马拉松选手,一个个曾与中华民族同行的古老文明都消失了。而这个马拉松选手冲进了一个短跑运动会,必须与短跑运动员赛短跑。深以为然,中华民族要想不进博物馆享受固化的荣耀,就不能再向后看,必须向前冲,哪怕已精疲力尽,哪怕咬碎钢牙也要重抖擞,而且文明的厚度,历史的沉淀转化成的民族自尊心也不允许我们停留在排尾,甚至只是二三流的国家。这就是整整百年中华民族承受脱胎换骨式巨变的内在动力与生命力。
  

 6 ) 沧桑之一——恨君不是董建昌

很多人都会喜欢董,但是剧终的时候,立华却选择弃他而去。

他见到立青,邀他晚上共饮,穿了美式军装有着斜口袋衬衫的董,样貌比剧中前面苍老了,模样算的上帅气的中年男人;立青穿了解放军的衣服,仿佛不懂情感毫无情调的样子。我深深的感慨,诉衷情的董选错了对象,可是他还能找谁呢?立华竟然其他而且了。当看到杨家的家谱上,有他的名字时,他的脸更加沧桑了,笑容里近乎能看到“慈祥”二字,也就是老态……

 

从始至终,董是唯一一个不被利用,不盲从、不冲动的人。

之于瞿恩,剧终已见高下,虽然更多的人喜欢把瞿恩与董分列“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标签。

廖仲恺被暗杀,立华是目击者。惊恐万状的立华在董面前显示出她最最真实无助,而董立时给予最客观与安全的建议和忠告,甚至是近乎要求和命令的——一如一个作为铁肩的男人该做的那样;

 

而瞿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瞿恩,在由于其ccp的中立身份而被蒋要求来调查此案,明知各方利益与不能改变的结局,而一定要为所谓的证词,而让立华站出来。且立华深为其动。

 

作为欣赏她、喜欢她,且要呵护她的董,此时似乎并不为立华的情感偏移而扯出什么不良情绪。只是很得体的找瞿恩谈此事,希望他权衡考虑。然而,理想主义者瞿恩愤怒了,受伤了,或者更多的是因为受伤而愤怒,于是迁怒与立华,给她冷脸,剧中瞿带着心事上了战场,在惠州城下准备赴死攻城时,巧遇立仁,希望立仁带留言给立华,话说道一半,被立仁拒绝(希望他能生还)。这算是一次死前托话,而后来瞿恩真的被杀前,托话的又是立仁,这个是后话。

 

另外,再说瞿的临终遗言吧,惠州城下的未遂是给立华;真的那次是给儿子非明。可是,这个时候看似因他误终生的至少还有两个女人吧,立华和林娥,却没有只言片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他真的把所有情感投注与他的主义(那个浪漫而虚无飘渺的东西,尤其是以今天的情形来看),而对面对他的真切的不能再真切的在他的生命里绽放的女人,此时都淡漠了遥远了。

 

立青带林娥回家结婚的时候,董不在。不明白编剧为啥让他缺席,剧中真正热爱生活,且擅长生活的那个人缺席了,这个最生活化的情节。不懂情感的立青,和隐忍且自伤的立仁还有心情在旁观中复杂,在复杂中惊悚于宿命的立华,焦灼的熬过了那个时刻。其中,有一个情节:立华在布置好的新房中,一边铺床一边与林娥闲谈。

立华先说,被面是某某夫人送的,现在的重庆物资紧缺,也只能将就了;又说到战争所致重庆容纳了早已超过其容量的居民,物价超贵;再接着说道,家里的事情,立仁从来不管,她的薪资到到黑市买了高价粮,一家老小要吃要喝……

“长子”之名时刻印烙于立仁心里,但他忽视了家庭中细节的东西;而反倒是董的另一个细节让他这个未名的女婿更显得爱生活与重视家庭,那就是帮杨家挖防空洞,举着铁锹。

就在董给杨家挖防空洞的时候,立仁同样在应对日本的轰炸机,但是细节于家中的,董表达了。

当然,董也并非胸无大志的居家男人,更有一个情节,汽车使到杨家,董从车内下来,细心交代司机:明天一早,还是这里,你来接我。我们尽量一天赶回去。

回哪里?当然是回董的战区。对战事情,董在间隙,长途行车回来立华家短聚,且这个家并非立华一人,是立华一家老小。也仅仅一天。
怎么评价呢?如果用铁胆柔肠是不是太矫情了?

之于立华,董有欣赏、有爱慕,更有呵护。忽然想起苏婷的《致橡树》,如果说董对于立华,他一直把希望立华是他身边的一株木棉,而非藤萝。
客观的讲,才华也好容貌也好,立华之所以成为监察委员,之所以拥有去苏联读书的机会,董的支持不容忽视。包括立华的所支持的杨家,难怪杨家老爷子一定要把董写入家谱。




说个很俗套的话:对于当下社会里,一众小女子又要自我价值实现,又要情感完满,那么大约把她们的男伴拿来与董对比,无非得出一句话——恨君不是董建昌。
 

 

 短评

儿时不懂事,只能浅薄地说出导演在剧中的拍摄手法多么巧妙。主演和一众配角之间的对手戏多么精彩长大了,才知道。我感动的,是那个时代大环境下家族与历史交融的兴衰史。是那时无法详谈对错的政治立场,是面对政见不同却依然无法割舍的亲情。多少年过去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

3分钟前
  • 武井咲
  • 力荐

好赞的战争片

7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力荐

女演员太差,男演员不错。最喜欢杨立仁。其次是董建昌。

10分钟前
  • flyinsummer
  • 力荐

被嫌弃的杨立仁的一生+霸道老董爱上我+人人都爱杨立青。我为什么现在才看孙漂亮的戏,综艺真的害人太深😂最喜欢看立仁立华互相扎心互相伤害了,甚至有点想磕这对骨科。最后很认真地问一句:怎样才能嫁给董建昌?

15分钟前
  • Sekiiii
  • 力荐

好棒啊都是演技派

19分钟前
  • 豆友141814094
  • 力荐

家庭档,我多么喜欢立仁和董建昌。学生头激萌。

24分钟前
  • 有必要
  • 推荐

朋友的推荐,挺棒的一部片子,情义 付出……

29分钟前
  • 唐潮人
  • 推荐

这才是戏骨

31分钟前
  • 猫先生
  • 力荐

台词还真有些功底

34分钟前
  • 北影厂彪哥
  • 推荐

立仁……所有的……都是為了你,啊……其余的……不論啦。。。

35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挺好看的

37分钟前
  • 紫苏
  • 力荐

黄志忠在这部剧里光芒太耀眼,演技盖过所有人

42分钟前
  • 火星小丸子
  • 力荐

当时在电视上看的,最爱的还是立仁,相较立青他显得更简单更纯粹。立仁一直坚信这一件事虽然最后还是离开了大陆,但我坚信他就算如此他也不会动摇的。立仁的扮演者黄志中很多电视都不错的。

46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十年前还能有这样的献礼剧,十年后的今天已经不知道要献上什么才能苟活。原来因为中青年女演员出戏给的4星,如今还给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5星。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

49分钟前
  • Mumu
  • 力荐

背景史实上确实有不少可商榷的地方,但总体上实在是太好,隐喻太多,可解读的角度也太多。政治就不多说了。只说这类历史剧我最讨厌感情戏,然而这部却好,完全没有同志之类取悦观众的东西,都是直男直女,爱憎分明,男人有担当有情义,女人有奉献有独立。主角孙红雷演的最差,其他都好,张志坚尤其好。

51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心疼立仁啊,最后孑然一身。亲情不可求,爱情不可得,只有立华关心他,好在他还有立华。

55分钟前
  • 荷清橙
  • 力荐

这部剧涵盖的内容很广,讲了一大家子的事儿,覆盖了亲情、友情、爱情,每个人的选择和挣扎都演的不错。

56分钟前
  • ╯^╰
  • 推荐

杨立仁是我心中完美男人的典范……够Man!

1小时前
  • 陳抄書
  • 力荐

我第一次看内陆咱自己拍的电视剧流眼泪了。。。。。

1小时前
  • 王呆呆
  • 力荐

八十多的爷爷看完了说是这辈子看过的唯一一部让他感动的说那个年代的电视剧。

1小时前
  • 甜蜜的生活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