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超人

记录片美国2010

主演:Geoffrey Canada,George Reeves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剧照

等待超人 剧照 NO.1等待超人 剧照 NO.2等待超人 剧照 NO.3等待超人 剧照 NO.4等待超人 剧照 NO.5等待超人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11-17 20:04

详细剧情

  曾几何时,美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统,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弊端丛生的教育系统,可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始终没有任何改观,反而呈现令人担忧的前景。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有的高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无数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系统,呈现着本末倒置的吊诡局面。是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扫这一领域中的弊端,还是呆呆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现?  本片荣获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长篇影评

 1 ) 字数超了

let them shine~ let them shine~ “I wanna go to college because I want my kids to live in a better place” Being a teacher means 你承载着全社会的梦想 这个职业太重要 美国意识到了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有个舍友跟过我和另外一个舍友说 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会想当老师 碰到调皮的孩子不会很生气吗 另外一个舍友回答 她随缘渡人 我说 难道你不会好奇他们为什么会养成这种性格吗 不好奇education到底怎么样影响人 怎么样把人影响好吗 我真的是strongly believe in 我要做的不仅仅是present the knowledge 更是 guide them through their lives Besides 我弟弟半年前也经历过“lottery” harsh for me to 看到他们present抽奖现场 他们1 in 10 或者5 都keep fingercrossed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我们呢 我们呢 1 in 5000?我们的情况 比美国更迫切 to change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make good teachers and then to have a better education system for our kids

 2 ) 《等待超人》:差的地方是由差的学校造成的

古根海姆1999年有部关于美国公立学校老师的纪录片,当时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跟踪拍摄,对公立学校的老师,以及老师们关于公立学校一样好的承诺充满希望。十年之后,他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几乎毫不犹豫地,他把孩子送进了私立学校。庆幸自己有能力选择的同时,他将目光投向更多没有选择能力的家庭,目光便再一次地落在了公立学校上。

20世纪以来,美国的公立学校产出过100多位诺贝奖获得者、10位总统和数不胜数的伟人。可这越来越成为曾经的辉煌,现在公立学校成为很多美国家长的最后选择。有能力的首选私立学校,没能力的挤破头想将孩子送进特许学校。《等待超人》就将焦点放在了五个孩子身上,其中四个属于城市贫民家庭,另一个虽然住在郊区,但在选择优质学校时面临同样的问题。四个城市贫民家的孩子,三个就读于教学质量不佳的公立学校,另一个虽然在教会学校,但孩子的母亲看起来是在倾其所有地勉力维持。五个孩子都向往好学校,聪慧好学的小姑娘Daisy的那句“好学校不会让你学不好”,真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孩子们要实现他们进入好学校的梦想非常难——必须通过抽签或者电脑摇号来决定,机率又是如此之小。比如哈莱姆成功学校,40个招生名额,却有792个家庭申请;KIPP预科学校,10个招生名额,却有135个家庭申请。五个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得偿所愿,还是调剂名单后以候选者身份幸运入选的。Anthony如果没有接到SEED学校打来的那个录取他的电话,他将直升Sousa初中——《华盛顿邮报》称其“污水池”。孩子们的未来,取决于他们手中的那粒乐透球或者那张号签。这是美国,我没法不意外。

2002年,民主党和共和党携手整治教育,提出“不落下一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原来是个国际理想——至2014年,全美学生数学和阅读能力达标率100%。8年过去了,数据显示非常不容乐观。教育专家将那些40%以上学生都不能毕业的学校称为“辍学工厂”,而全美竟然有近2000所“辍学工厂”。比如洛杉矶的Looke高中,40年来一共有6万学生,竟然多达4万学生没能毕业;而Roosevelt高中,每年只有3%的学生可以达到申请大学的成绩,初中毕业率也只有25%。有数据说美国平均每一个上课日就失去7000名学生,每年加起来一共有120万学生辍学,大约只有70%的高一学生最后能毕业。几百万十五、六岁的辍学者成天在街头游荡,一代又一代。辍学者集中的区域也成为社会问题集中的区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Balfanz博士干脆说:“差的地方是由差的学校造成的。”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的囚犯,68%都是辍学者。讽刺的是,政府每年需要为每个囚犯化费33000美元。若以4年改造周期计,总共需要132000美元。而私立学校的年平均费用是8300美元。若从幼儿园算起,至12年级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累计需要107900美元,比一个囚犯的四年改造经费要省24100美元。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类似的笑话满世界都是。

美国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投入和付出也超出我的想象。在医院做清洁工的Bianca的妈妈,看上去是个单亲妈妈,“不管我需要做多少份工作,她一定会去上大学,这是毫无疑问的。”她想尽办法供女儿上教会学校,最后仍因差学校一点钱,女儿可以毕业,但不能参加毕业典礼;Anthony的祖母说起孙子来,动容道:“没有什么是我不能为他做的。”Francisco的妈妈一次又一次让儿子带口信给老师,她想看儿子在学校的学习记录,但始终得不到答复。她带儿子去家附近的大学上补习班,她乘45分钟地铁去观摩哈莱姆成功学校的教学,她愿意每天陪儿子5点多起床,7:45时以前到达学校……

低素质教师和麻木不仁的学校官僚主义是使学生得不到良好教育的根本原因。这是影片的基本观点。古根海姆更将矛头直指教师工会,指责老师只顾保住饭碗,缺乏教学热忱,政府也没有监督机制来筛选淘汰不够格的老师。有一段flash动画反映单个老师对一批学生的影响,以一学年计,跟好老师的学生的学习量是跟差老师的学生的学习量的三倍。而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老师,他们自己知道自己不行,学生也知道,其他老师和学校负责人也都知道,他们也被推来推去,传来传去,“跳舞的柠檬”、“传递垃圾”、“火鸡快跑”……但从根本上谁也拿他们没办法,因为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享受的是终身制,门槛低到只需要两年教龄——哈!这可是我没想到的。端着铁饭碗,还靠着大树——教师联盟和国家教育协会。团结起来力量就是大,主席们演起说来,一呼百应,海啸一般。改革?教师联盟是最大的阻碍,他们爱护教师的权利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珠子。影片还意味深长地介绍这两大联盟同时还是最大的竟争捐助者。20年间,教师联盟给民主党的捐款达5500万美元,是正而八经的捐款大户。“除非解决教师联盟的问题,否则什么也做不了。”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政治?

2009年,美国失业率10%,但高科技领域人才却不足。“让经济发展好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比尔·盖茨在片中说,他在国会陈述,“我们不能靠改革来支撑经济,除非我们有良好教育的公民,精通数学、科技、工程,如果我们做不到,我们就无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有优势。”到2020年,美国有1.23亿个高技术、高薪岗位,但大约只有5千万的美国人可以胜任,其余的则需面向世界招聘。“20年后这个国家会有多强大,以及20年后这个国家会多公正合理,很大程度根据这个(教育)来决定。”盖茨说。

影片介绍了两位杰出教育改革者:杰佛里·卡纳达(Geoffrey Canada)和米歇尔·李洋姬(Michelle Rhee)。虽然前者贯穿全片,其在纽约创建的“哈莱姆儿童区”,为数以千计的贫民区的学生提供了优质教育。但我对37岁的亚裔女性李洋姬印象更加深刻。李洋姬没有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华盛顿公立学校之前,从未掌管过教育系统。走马上任后,其对所管辖的100多所公立学校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厉害的就是打破了根深蒂固的“大锅饭”和论资排辈,关闭了管理欠佳的学校,开除了数百名不称职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其中包括她女儿所在学校的校长。改革成效显而易见,原来在全美几乎倒数第一的华盛顿公立学校学生的成绩,获得相当的改进。2008年年底,她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被该杂志评选为美国教育改革领袖。但就在《等待超人》上演的当月,即2010年10月,任期未满的她不得不黯然辞职,甚至支持她改革的市长艾德里安·芬蒂(Adrian Fenty)也在连任中败选。

公立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教师工会,自然被《等待超人》惹恼。教师联盟主席兰迪·温加腾认为:“不要只让个别教师当替罪羊,或者强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教育协会主席洛克尔远没如此含蓄,他发表声明抨击说,影片完全听不到教师的声音,一味将公立教育、教师工会和教师妖魔化,对改革缺少有建设性的讨论,“如果你想知道怎么让公立学校变好,要问老师,而不是问好莱坞。”哈!

但影片的好处恰恰就在此,它把问题摊开,自由评述,这比什么都重要!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曾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18年过去了仍未兑现。2008年是历史最高,但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只占GDP的3.48%。反观咱们那些轨道交通、高铁什么的,动辄投资万亿的“慷慨”。咱们也拍部片子来讨论讨论?

(请勿转载)

 3 ) 飞空

《华盖集》的题记里道,“我幼时虽曾梦想飞空,但至今还在地上……”。
生活之殇,大抵如此,
举世之间,大抵也是相通的吧。

 4 ) Review of waiting for superman

This semester , I took a course called looking at American education through movies . At the first class , our teacher showed us a documentary called waiting for superman . It gives me a lot new ideas about America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after watching it.

Waiting for "Superman" is a 2010 American documentary film directed by Davis Guggenheim and produced by Lesley Chilcott . By following five students , the film criticizes the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 inequity of education resources , teachers do not take work seriously , bloated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These problems have led to a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grades of reading and math have not improved since 1970s , a lot students can not be admitted into university , increase of crime rate …

The film changes my view of America . I have not been to America before , the way I know about America just is watching American movies . especially Hollywood movies . In my old view , America is the best nation in the world , it has the best university ,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ant to go to America . It seems that everything is perfect , and there is no issues in America. But the film tells me that problems are everywhere , no matter in America .

I got known that American educa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 have both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s . America and China both have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 which is free for every students . However , America private education is well developed , while Chinese is not . The best schools in America are private schools . But on the contrary , the best schools in China are established by government. Perhaps it is may because of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 Besides ,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America and China is same . A kid will get into primary school when he grows up , and then junior school , high school . When he Reach the appropriate level , he will be admitted into a university . That is same as China . Another difference I find is that assessment method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is different . We Chinese students have to take gaokao before we get into university , and there are six course exams in gaokao . But students in America is examined by reading and math ability .

The above is my observation . All in all , edu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 As the end of the film said , good education is not from superman , it is from everyone of us . We should take it seriously and take actions . By the way , if there is any chance , I would like to go to America to experience American education by myself .

2018.6

 5 ) 震撼之余 还有深思

在没有看这个记录片前,我对美国的教育一直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 全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而且也不逼迫孩子学习。但是看完waiting for superman, 我才发现美国的教育问题其实似乎逼中国还严重些许。当然,在中国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和入学紧张度。 但至少我的童年到高中在中国入学和学习还是没有像影片中的四个孩子这么困难以及揪心。
buanca这个小女孩因为妈妈是单亲母亲,家里又贫穷,她连自己的ceremony都不能去参加,这个在她人生中已经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对她和她母亲是多么大的打击。
更大的感触来源于影片中那些charter, seed, KIpp这些既不同于公立学校,也不同于私立学校的“好学校”的招生方式:抽签。

看着bianaca, emily dasily anthony在等待抽签的表情和他们父母,哥哥姐姐的神情,我真的觉得这种方式很不公平! 人们都说中国的高考不公平, 但是相比这种抽签,高考至少我们是用实力和分数-尽管有人在其中失败或成功-去赢得应得的结果,这种抽签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谈到这里必须讲讲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学校的出现。因为公立的学校中,学校无法随意开除老师,因为contract。。。。在美国,每26个医生中会有一个丢失自己执照,每67个律师会有1个丢失自己执照,但是教师,却是每2500个中有一个会丢失自己的执照。在ILLINORS state, 在867个学校中有61个学校试图开除不合格的老师,但是最终成功的只有28个。而无法开除这个“坏老师“的学校们就会有”the dance of lemons" 也就是说这些学校会在每年的学期末换老师,把这些老给其他学校。

整部片子的色彩以深色为主,给人心情沉重之感。
片尾的LYRIC和闪动的文字更加给人以深思。

 6 ) 与柠檬共舞的美国教育



背景普及

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第一条儿童义务接受教育的法令。1867年,美国联邦教育局成立,每年经费1.3万美元。2011年,奥巴马政府给予教育部497亿美元预算,比上年增加35亿美元,而此前联邦众议院刚刚通过了削减610亿美元政府年度预算的法案,教育是获得预算追加的少数领域之一。美国教育部虽然进入内阁,但是雇员少、权力小,相当于一个服务协调机构。

在教育上,美国不实施“中央集权”, 联邦政府把教育权力下放到各地州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级教育委员会,遵循的是“谁出钱、谁说了算”原则。以2011年为例,美国教育总投入约为8000亿美元,联邦政府只出了不到500亿,其余的7000多亿都由地方出。所以,地方上要出什么教育政策,教育部是不容置喙的,只有靠边站。

一个美国小孩如果要上学,可以选择上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公立的中、小学可以提供10年免费义务教育(一般是6岁到16岁),私立则需付费。如果这个小孩是移民,可以上双语学校,或者校方会提供ESL(英语为第二语言)课程。美国的私立教育发达,就大学来说,我们所熟知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都是私立大学;相对的,比较有实力的公立大学如维基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等名头则不那么响亮。

美国教育前松后紧,中小学生比较轻松,可以享受一个比较愉悦的童年,到了大学,则宽进严出。当然,对中小学生也并非放任自流,要打牢阅读和计算两个简单的基础。美国人对阅读和数学这两项课程特别看重,以学生是否具有熟练的阅读和计算能力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并以这两项课程的成绩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道门槛。

不堪审视

影片聚焦的是美国的中小学公立教育,戴维斯•古根海姆跟踪拍摄了五个中小学生的求学之路,中间穿插了对教育家高弗瑞•卡纳达、哥伦比亚特区公立学校最高负责人米歇尔•瑞以及其他教育专家和《纽约客》资深编辑、比尔•盖茨等名人的访谈。对出镜人员的选择,导演是有着精密的盘算的。五个学生有四个是有色人种,分别是:黑人男孩安东尼,丧父,和奶奶住在一起;拉丁裔小女孩黛西,父亲失业,母亲是医院清洁工;黑人小男孩弗朗西斯科,来自多子女家庭;黑人小女孩比安卡,母亲失去工作靠打工供她上教会学校;--他们代表了弱势群体,是一群对教育雨露恩泽有着强烈渴求的人;唯一的白人学生,是中学生艾米丽,住在富人区,以作为前四个学生的参照系。而两个推动教育改革的人,一个是民间的教育家,一个是政府官员,分别代表了民间和官方对渐入颓势的公立教育的拯救。

一位移民美国的中国人说起他儿子的小学教育: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这样的学习环境实在宽松得可以,而在片中的小学教育图景也的确如此,课堂上,学生课桌的的摆放十分随意,东一张、西一张,或者这儿一小撮那儿一小块,老师融入学生之中,不像是课堂教学,倒像是一场家庭聚会, 课堂气氛之自在自由着实令人惊奇;其中,有一位神奇的小学生,居然将桌子直接抵着挂黑板的那面墙放着,且不说这会妨碍老师板书讲课,那位同学老是仰着脖子看黑板也不嫌累得慌,但是,这个学生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老师呢,也是熟视无睹,如此随性,如此没有“规矩”,这在习惯了“排排坐、吃果果”“背手挺直坐好”的中国小学生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了。这样的教育环境,符合儿童的天性,简直要让人高声赞美美国是教育的天堂,但是,且慢,隔岸观火总是赏心悦目,一旦凑近了用显微镜、放大镜仔细一看,许多难堪、尴尬就扑面而来。在本片中,在还算平和的镜头下,美国公立教育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被揭露出来。

病毒与疫苗

影片的开头,十岁左右的安东尼艰难的算出“四块饼干吃掉两块是吃掉了50%”这样的旷世难题。导演在一开场就以一次数学测验直奔主题:我们的公立教育是令人担忧的。其后,导演展示了在一次全国统一测试中,华盛顿作为首善之都只有百分之十二的学生有熟练的计算和阅读能力,导演的潜台词是:我们宣称“不落下一个学生”,然而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美国公立教育正处于滑坡加速中,寻根究底,导演把矛头指向了低素质的老师。导演插入了一段录像:老师在课上百无聊赖的阅读报纸,不停的看看手表(怎么还不下课);有的老师甚至把学生的头按入马桶里;有的老师什么也不做,任由学生闲聊玩闹。一位教育官员愤怒的炒掉了几个录像中渎职的老师,一年后却不得不补齐欠薪把他们重新聘请回来。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要处理低素质的老师再容易不过,教育质量不过关么,好办,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公职,板子打完,收工。鲁迅曾感慨中国是所谓的文明古国,沾染既久,名堂就多,连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想要做成一点事情实在太难了。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其实要搬动一张桌子也是非常费劲的,而且即便费力也不一定能挪动桌子分毫,在处理不合格教师这件事上,绝对无法参照中国的做法,他们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开除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师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些垃圾老师无疑是教育的绊脚石,但就是搬不动,因为他们“上面有人”。 美国教师有着两个强大的工会,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合会,本来是为保障教师权益应运而生的,后来渐渐坐大,凡涉及教师权益的问题,如教师福利、晋升、科研、道德标准以及处分等都要与教师工会讨论并获其同意。两大工会上通联邦政府、下联州政府,左右着全国的教育政策。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有了这两把强大的保护伞,正如片中提到的“只要喘两年气儿”,就能获得终身教职,永不被开除。最终公立教育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协会绑架政府,政府保护老师,老师绑架学生,学生只有苦捱。

那些不合格老师或者进入调职中心,无所事事的待个两三年,后又复职,或者在各个公立学校流转,他们这种流毒无穷的串岗被冠以“跳舞的柠檬”、“传递垃圾”、“火鸡快跑”等戏谑称谓,一脸的“你能把我怎么样”的厚颜无耻。官方和民间自然也有以公立教育糟糕现状为耻的有识之士,哥伦比亚特区公立学校最高负责人米歇尔•瑞接手教育后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列出长串名单开除不合格校长和老师,并企图以高薪为诱饵实现部分废除教师终身制的目标,但最终铁血和怀柔对顽石都无效。教育家高弗瑞•卡纳达则走了另外一条路子,他着力斡旋开办特许学校,用公家的钱办公立学校,但却独立运营,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对老师的管理更有力,对学生则延长学时(颇具中国特色),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为痛失公信力的公立教育争了一口气。

选择性失明

《等待超人》上映后,在片中出镜的教师联合会主席兰迪女士表达了她的不满:“不要只让个别教师当替罪羊,或者强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教育协会主席洛克尔则指责导演:影片完全听不到教师的声音,对改革缺少有建设性的讨论;他说:“如果你想知道怎么让公立学校变好,要问老师,而不是问好莱坞。”---中立的看,他们也不是在强词夺理。

有着一张东方面孔的米歇尔•瑞在实施教育改革时运用了东方权谋,她提出为那些放弃终身教职的老师提供双倍薪资,企图对坚实的教师团体进行利诱分化。且把政治手段放在一边,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老师的收入是不高的。2011年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教育“双十计划”( 在未来10年要在科学、技术和数学领域内训练10万名新教师),而耶鲁大学教授卡兹丁指出:我想获得好老师的最大障碍是老师的薪资很低。戴维斯•古根海姆对教育改革的困难极力渲染,但对教师的生存困境却未置一词。

戴维斯•古根海姆攻其一端不及其余还体现在对学生的不好学没有更为周全的分析,只推给坏老师。其实,在美国一直存在着一种反智传统,不像中国一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美国,早期的粗犷豪放、敢想敢干的牛仔精神(西部精神)一直大有市场,那些一心读书的人会被调笑为“nerd”。而许多政界、商界、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也证明了不读书一样成功,切尼从耶鲁退学当起了电气工人,后来成为副总统;麦当娜从密歇根大学退学投身演艺,后来红遍全球;盖茨、扎克伯格从哈佛退学创业,身价亿万;泰格•伍兹从斯坦福退学成为顶级高尔夫选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名人的人生奇迹让美国孩子们相信:不上学也没关系,机会多的是,关上一扇门,还有千千万万的门和万万千千的窗。有了这样的心理底线,向学之心自然淡了。

导演坚定的站在鸡蛋一边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为了孩子,未必老师的权益就不必保障;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未必孩子们就不需努力(特许学校学生延长学时取得好成绩即是明证);导演进行犀利的政治批判、道德谴责时,却又忘记了更深层面的文化反思;这些选择性失明,使得影片的指向性单一,逻辑链条不周密,招来质疑也理所当然。

工具理性和人文关怀

在论及公立教育失败所带来的损害时,导演列举了几笔经济账:政府养一个囚犯4年要比供一个孩子读完私立高中的费用还要多;纽约州每年要耗费1亿美元在那些呆在调职中心打扑克、看报纸的老师身上;教育失败还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足,到2020年,美国有1.23亿个高技术、高薪岗位,但大约只有5千万的美国人可以胜任,其余的则需面向世界招聘。另外,导演还动用了动画图示、老电影片段、老新闻片段、老纪录片片段、动画片段、名人效应(在导演前一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是原美国副总统戈尔作为主角,本片则请来比尔•盖茨“给教育提个醒”)等手段来使得影片更具观赏性和说服力,资料翔实,数据扎实,体现了一部好纪录片所应该具有的工具理性。

在表现五位学生对优秀公立学校的向往上,导演则动用了抒情手段。由于好的公立学校有限,只能采取彩色球摇号、电脑随机选号、抓阄三种方式来选择幸运儿,在抽签现场只有白人女生艾米丽如愿以偿。安东尼、小黛西、小弗朗西斯科、小比安卡都失望而归,镜头中家长落寞的表情、孩子无辜无助的眼神,试问谁人能不被触动。导演最后运用了电影的戏剧性逆转手法,安东尼由于赛德中学增加了名额而最终得以进入好中学,试问谁人能不为他感到欣喜。虽然纪录片以冷静客观为上,但导演在本片中“知我知谓我心忧”的情怀也是无可厚非的。

导演的总结陈词落点在:超人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实在是十分浅近,但是谁手里都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所以,大抵只能如此了。其实,美国的政府首脑、官员、学者、教育家、社会贤达、还有对教育充满忧患意识的本片导演都在为改善公立教育努力着,他们是一些内裤穿在里面的超人。片末戴维斯•古根海姆透露出隐约的希望:总有一天,那些孩子们不必在台下怀着惶恐忐忑的心情等待命运光临。

 短评

美国也不全是天堂,穷人在哪里都是身处地狱。

5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等待被叫号的时候,真的连心都是被揪着的。

6分钟前
  • 一头鹿
  • 推荐

小结一下:被釆访的学生家庭中一个亚裔都没有;美国公立教育质量差,为什么说差,中国的也差呀?但是我们没花他们那么多钱、每个人头上

11分钟前
  • 话不糙理糙
  • 推荐

我们不能一起抱着滚进火坑里把自己埋起来一起窒息。哎~这叫吾国的教育情何以堪啊!

12分钟前
  • vivi
  • 推荐

他们说的解决方法怎么像应试教育唉

14分钟前
  • Icarus
  • 推荐

无话可说。。。。真是需要多少幸运,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19分钟前
  • forfaen
  • 推荐

他们在讨论教育公平,我们在追求马太效应。

2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同样的问题中国也存在

22分钟前
  • yegle
  • 力荐

一直搞不懂这种论文体的纪录片到底算不算纪录片。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纪录片揭示了美国的公立教育现状,由于教师工会的存在,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师也跟中国的一样变得尸位素餐、坐吃等死,误人子弟,虽然有些教师努力改变现状,却有心无力。

26分钟前
  • 按下葫芦浮起瓢
  • 推荐

难得一见主流纪录片对工会开炮,可惜如今7年过去,教师工会依然是阻碍教育质量提高的罪魁祸首。Charter School好,学券制好,School Choice好

3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美国也不是那么的天堂啊,一心想着要去美国读书的我其实并不了解他们的教育体系。

35分钟前
  • 臭臭
  • 推荐

根据地域来划分学区有其好处,但是学生流通的不畅性是其最大的弊端,为何不向中国学习通过考试选拔呢,不过这又将变成一场考试大战,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在我们为美国唏嘘的同时,我们还是不要忘记,现在依然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38分钟前
  • 轩煜
  • 推荐

精英的成功建筑在多数人的失败上?

39分钟前
  • Bill
  • 推荐

立意很好,内容无聊,论点有误

42分钟前
  • 庄常飞
  • 还行

所以说教育难题举世瞩目,但话说回来,人家好歹还有个超人可以YY,我们捏?

45分钟前
  • Chicology
  • 推荐

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看到了一个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上的无奈~~

50分钟前
  • 顾小默
  • 推荐

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51分钟前
  • KevinZii
  • 推荐

很到位,同时也有戏剧张力的纪录片。

53分钟前
  • SickDouban
  • 推荐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改(有钱人都去上私立了哟):教师工会成教改阻碍(废除终身教职失败,只奖不罚亦失败)、摇号录取法(当是买车牌啊?中国教育虽然糟糕但我上学时跨区择校是靠考分)、提高分数似乎还是得加长学时?盖茨说数学、科学、工程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命脉——耳熟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57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