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

喜剧片美国2010

主演:马丁·辛,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黛博拉·卡拉·安格,约里克·范·韦杰宁根,詹姆斯·内斯比特,斯宾塞·加雷特,切基·卡尤

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剧照

朝圣之路 剧照 NO.1朝圣之路 剧照 NO.2朝圣之路 剧照 NO.3朝圣之路 剧照 NO.4朝圣之路 剧照 NO.5朝圣之路 剧照 NO.6朝圣之路 剧照 NO.13朝圣之路 剧照 NO.14朝圣之路 剧照 NO.15朝圣之路 剧照 NO.16朝圣之路 剧照 NO.17朝圣之路 剧照 NO.18朝圣之路 剧照 NO.19朝圣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4:14

详细剧情

  影片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是本片主演马丁·辛的大儿子,这是这对父子在影视剧里的第七次合作。  美国医生汤姆(马丁·辛 Martin Sheen 饰)在儿子丹尼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Emilio Estevez 饰)不幸在法国遇难之后,动身前往法国取回儿子的遗体和遗物。丹尼尔死在了比利牛斯山,在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圣之路上,他遇到了暴风雨,然后就这么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这条通往教堂的路,又被叫做“圣雅各之路”(Way of St. James)。  最初,汤姆的目的只是取回丹尼尔的遗体,但是在到达了法国之后,汤姆却决定要重新将丹尼尔已经走过的和没有走完的路重新走一遍,以更好地体会儿子的生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在重走圣雅各之路的过程中,汤姆遇见了三个从不同国家来到这里的“徒步旅行者”,他们都在寻找着生命力更大的意义,并希望通过徒步重新在世俗的世界里得到心灵的慰藉。

 长篇影评

 1 ) 选择生活,不要过说说而已的人生

片段一:汤姆回忆起和儿子在车子里的争论:
儿子:you don’t choose a life, Dad, you live one.你没有选择生活,你是在过生活。
顿时让我很有触动,大学期间,每次老爸来接我回家,路上我们都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我一直觉得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现在不做,你以后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做了。父母总期望你能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他们会对你想着毕业后去做那些你当下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找工作感到诧异和不可思议,之前老爸老妈的观点是:你应该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有一定积累和经验,再去上路,做你想做的事情。可是当我再问他们对于之前你想做的事情而没有做时,会不会有遗憾,答案是:是的。我们不是圈养的小鸟,你来这个世界上难道不是来看这个世界的精彩,不是去过你想过的人生?而是让别人给你指路?告诉你:孩子,外面太危险了,出去你就会碰上坏人。还是呆在爸妈身边安安稳稳过日子好。亦或是身边的人告诉你:哇。这个比较好,那个太没意思了。你最好怎样怎样。。
人生就是生死之间的几十年,人往往会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遗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想过怎样的生活,选择权在于你自己。常常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很迷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看见别人在争取什么,自己也赶着去争取。就像逛大卖场,前面的人在疯抢减价打折的物品,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觉得大家都在蜂拥而上,你觉得如果自己不去抢一抢,就太吃亏了。于是你也赶过去,奋力从人群中抢来一份,如果是你正好需要的还好,往往大多数都是没用的东西,既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错过你真正想要的。
这一两年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路上,看到了很多开始选择自己生活的人。他们人生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不管是开始间隔年的人,还是去青旅打工的人,亦或是去偏远地区支教的人,再或是走在路上的人,我都想为他们欢呼喝彩,因为我看到好多精彩的人生。并不是说过着平凡生活的人就不是在过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处境,只是觉得这个世界开始越来越多姿多彩。
太多的人都过着:说说而已的人生。你说你喜欢旅行,你说你喜欢文学,你说你喜欢音乐,却永远都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总是给自己一大堆的理由。微博上有个段子很有意思:
18岁读大学,我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是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了婚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儿也没去。
希望我们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说说而已的人生。

片断二:汤姆上路了,最开始是一个人。后来加入了想减肥的荷兰小伙子,想戒烟的加拿大女人和找不到灵感的英格兰作家。他们由一开始陌生,到彼此不了解而开始争吵到最后的相互依靠,倍感珍惜。在酒店四个人在汤姆房间说笑的画面,后面一路上相伴的画面都让我相当的感动。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像是朝圣之路,生来一个人,死去也是一个人的事。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有缘分的,没有缘分的。随着慢慢长大,开始懂得凡事都不要太强求,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每个人你都喜欢。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少有的几个人都陪你走很长的路,但始终没有人能陪你走完生命的全过程。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必要强求自己,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除了真诚和尊重,沟通也是必须的。激烈的争吵也是难免的,如果因为争吵而分开,这样的人也不可能陪你走多长时间,迟早都会滚出你的人生。不满就说,不爽就是要骂出来,何必委屈自己。况且只要把你的所思所想传递给别人,别人才会知道如何调整,否则,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维系很长时间。
所以,我想说,你要喜欢孤独,那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可以很轻松的和自己相处。然后,对待身边的人,尽力后随缘。凡事要先尽力,如果你做了你能做的,那个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离开了,那也没多大的遗憾。因为你努力过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最后,希望我们都珍惜身边的人,如果两个人之间有什么隔阂,请一定要及时沟通,那才是珍惜他们的行动。

片断三:最后站在海边,作家说:所有的作家都期盼着小说的结尾。但是。。。。。(是的,他找到了他的方向,虽然之前他说他毕业后,开始为杂志写文章,期盼赚钱后能写一本小说,但是20年后他还在为杂志写文章,多少有点遗憾的意思。汤姆说,你写的东西都是你的亲身感受,你看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你就在写什么。是啊,作家感觉到,为什么一定要写小说来期盼着文章的结尾,他可以一直写下去,因为他一直在感受着。。)
    戒烟的女人不戒烟了,减肥的小伙准备重新去换一身行头,不减肥了。因为抽烟和吃好吃的东西,都已经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找不到理由非要戒掉这个习惯。
    最后的镜头是汤姆开始在世界各地游走,继续他的旅行。在帮儿子完成梦想的同时,他也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向,虽然已经60多岁,他终于开始选择生活,而不是过生活。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过程。人的成熟不是越来越包容,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那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期盼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想要的人生,能在所有之中平衡快乐的生活。实实在在的追求,不是过说说而已的人生。

 2 ) 与拿破仑无关的路 —— 《拿破仑之路》影评

哪怕只看一看圣地亚哥的房屋,就已经是朝圣了。
—— 但丁



如果你用过Travelocity,读过Lonely Planet,住过Youth Hostel,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部电影,至少不会失望。因为再不济,你也可以当作一部南欧风情片来看。更何况它几乎包含此类优秀影片所必备的一切要素:漫长而艰涩旅程、饱含宗教意味的人性救赎、幽默与疯癫,甚至还没缺了艳遇——哪怕仅仅只是两个性格乖张的“老年人”之间的暧昧——那甚至都构不成暧昧。

套用荣格的理论,“旅行”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原型之一:全世界人民对这种在通俗范畴里几乎等同于休闲娱乐的项目持久地喜闻乐见着。并且,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展,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可即便如此,这对于美国的眼科大夫Tom来说也绝非急迫之事。甚至可以想象,即便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白领因为丢了饭碗而借机出游之时,Tom多半还会坐在他的诊所里翻看病人的眼皮。

但他这次必须走了,匆忙得顾不上和他的高尔夫球友们打声招呼。因为儿子死了,死在一条所谓的“拿破仑之路上”——这是个混蛋的英文翻译。影片的原名是the Way,言浅意深,让人想起北岛的那句咏叹“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这路真正的名字叫“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从法国南部通往基督教的三大圣城之一——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此城因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雅各布安葬于此而得名(见注释)。于是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在这条长达800公里的风景旖旎的道路上络绎不绝。

美国的倔老头Tom成了其中的一员,当然不为朝圣,只是想完成儿子的未尽之事,同时为自己“疗伤”——再次套用荣格的理论,只有当你真正面对阴影时,阴影才会消散。可是Tom太老了。有多老呢?今年是2011年,在美国的历史上颇有意义,因为二战后的第一波婴儿潮——Baby boomer们正好年介65岁,开始领取他们的第一笔退休金。一代人正式宣告谢幕。不论婴儿潮一代受到多少的诘责——他们在青春时放浪,吸毒、玩性解放,在中年后矫枉过正,无趣到整日就盯着房子和票子,票子不够了就玩次贷,最终把美国拽入了经济危机。可是无法否认,这一代人终究是美国迄今为止的国家基石,即便许多人批评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早该挪挪屁股给年轻人让位,他们生生扛起了一个国家,缔造了现在被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文化。他们的争议性甚至夺去了美国后来世代的光辉,让后世的美国年轻人怎么折腾都觉得不够精彩。影片中,编剧深怕观众不明就里,特地安排同行的女人轻佻地喊他作“Boomer”。

当一个怀揣丧子之痛的忧伤的Boomer、一个并非朝圣者的朝圣者、一个来自北美大陆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再次踏上了欧洲大陆,踏上了他的“回归”之旅,三百年前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便再次得以回归母体。而“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宗教寓意彻底将Tom的旅程升华为一场清教徒对原教义的精神回归。当年的老嬉皮们曾尝试在药物的迷幻和性高潮里寻找自我,或是借助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方神秘主义探求意义,然而直到他们开始拿退休金时,才从自己的本源上找到了慰藉——那是当年“五月花”上三十五名清教徒的虔诚,是但丁《神曲》里的美妙诗篇,是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是十字军东征式的前赴后继。。。他们从哪里来,最终还是回哪里去了。

Tom的旅途并不孤独。他并非是唯一混入朝圣者队伍的目的不纯者。这些各怀心事的人们也许在朝圣者的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严肃而哀伤的Tom继承了美国人特有的自大(此处并非贬义)领着几个各怀心事的目的不纯者一路走完朝圣之旅。这几个角色的设置类似《李尔王》中的小丑,既缓和了影片的基调、在松快的氛围里将影片装扮的更像是前文所说的风光片,又借他们的口强化了故事本身要传达给我们的讯息。俗世里的小人物们“朝圣”的目的甚至可以恶俗到只是为了“掉几磅肉,让老婆再次对自己感兴趣。。。”来自荷兰的胖子这么说,正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所有人在结束旅程后毫无悬念地完成了自我升华,脂肪得以燃烧,灵魂得以涤荡。这样极其“文化苦旅”式的收场虽然不见高明,但总会让正计划着去西藏、去新疆、去耶路撒冷的善男信女们感到满意。所幸,我们离退休还远,还有时间上路。

FIN

注:《圣经》中雅各布奉神的差遣去西班牙传教,被希律王砍了头,最终辗转埋在现在的圣地亚哥城。后因战乱,雅各布之墓位置成谜,直到一天,当地的一位农民依靠星光的指引重又发现了墓穴。这大大激发了西班牙复国者的斗志,最终成就了后来的西班牙。圣地亚哥在西班牙语中即为圣-雅各布之意。

 3 ) Thank you

Thank you

阿兰妮斯·莫里塞特演唱

不如戒了抗生素
不如开始控制饮食
那些我永远无法拥有的奖杯
那些我永远触摸不到的美好
感谢你 印度
感谢你 恐惧
感谢你 幻想
感谢你 脆弱
感谢你 后果
感谢 感谢你 寂静
我完全不会怪罪你们
这一次我要享受当下
能够放手 原谅你 真好
一步一个脚印
感谢你 印度
感谢你 上苍
感谢你 幻想
感谢你 空虚
感谢你 清澈
感谢 感谢你 寂静

当吉普赛人跳起明戈舞的时候,那种欢快、不羁、狂放的舞姿就让俺的大脑里又回荡起了流浪者之歌的旋律。
电影的开始,儿子就跟父亲说,生活不是选择的,生活是需要过的。
这是一场宿命的旅行;一次回归之旅;一回寻找跟被寻找的过程;一种亲情的释放;一路倾述跟被倾述的渴望;一念能改变一生的窄门。

      从比利牛斯山起,到圣地亚哥为终点,一条绵延800公里的路,那是一条美丽的欧洲古道,也是一条无数虔诚者的朝圣之路,而所谓虔诚,最终都不过是虔诚自己的内心。

      一路痛苦,一路欢笑,一路忧伤,一路寂寞,也仅不过是跟自己相处的过程而已。



    最终该放下的仍然要放下,该执着的还是要执着,一切都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只是终于路尽头的时候,那种经历过的痛快,跟原本的痛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痛快。



    在安静的深秋之夜,开一罐啤酒看一场对胃口的电影,真是乐事。特别是在剧终之际,唯恐那些弥漫开来的被剧情深深牵引着的感相再不可得,只好提笔一记,顺手再开一罐啤酒,更是乐事。

    以往的秋日,俺常常能对景生情,想到柳永的‘雨霖铃’,漫游在那些古人的意境里。尤其是这些天高气爽,飘叶微凉的气候时。



可能是善于忧伤的人总能找到忧伤的理由吧。在这黄叶满地云淡风轻的日子里,谁又能不呢?



重阳刚过,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如果没有计划在这末日里的秋天玩一场离家出走的话,那么跟这四个人一起去朝圣如何?
一个丧子的忧郁医生,一个欢乐的想瘦下来的荷兰胖子,一个歇斯里地的想要被救赎的女人,一个作家。
一段平淡而没有剧情的故事;一场精彩而波澜起伏的人生。



感谢你 恐惧
感谢你 幻想
感谢你 脆弱
感谢你 后果

 4 ) thank u

不如戒了抗生素

不如开始控制饮食

那些我永远无法拥有的奖杯

那些我永远触摸不到的美好

感谢你 印度

感谢你 恐惧

感谢你 幻想

感谢你 脆弱

感谢你 后果

感谢你 感谢你 寂静

我完全不会怪罪你们

这次我要享受当下

能够放手 原谅你 真好

一步一个脚印

感谢你 印度

感谢你 上苍

感谢你 幻想

感谢你 空虚

感谢你 清澈

感谢你 感谢你 寂静








 5 ) 一辈子在路上,不过是学会如何和自己相处

从西班牙与法国交界的比利牛斯山山区为起点,到圣地亚哥的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为终点,有一条绵延800公里的小路,跨越无数边界小镇、荒芜田野、崎岖山坡,只有乡村旅馆的上下铺,时刻可能遭遇暴风雨,罕有热水淋浴,倘若延误了行程甚至要独自夜宿荒地。

百年来,无数人选择孤身踏上这条朝圣之路。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么?是为着见证神迹而来的吗?我是不相信那些信仰拯救论的。据说许多踏上朝圣之路的人,他们的理由居然是看能否瘦身成功。大概这种理由也只是拿来揶揄那些忠实信徒的,因为真正能令人下决心脱离生活走上一条陌生旅途的理由,只有一个:总有一些难以言说的苦楚。至于那苦楚是孤独、逃避、宿命还是忏悔,可能连他们本人也无法分辨清楚,于是,只有孤注一掷,选择一条以往从来不曾想过踏上的路,以期找到那个救赎自己的答案。

一个许久都疏于运动的朋友,突然就决定,她要登雪山,在众人蛊惑下,我亦参加报了名。
第一次见雪山的人,一定都会兴奋。那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教堂,那白雪皑皑的山峰顶就像哥特教堂的尖顶一般,直通天际,就像是神的居所。

到了雪线之后,城市人立马就能感觉到一种自然的轻蔑。原来,人类亦不过是渺小的。高原、冰川、阳光,让你的呼吸和脚步越来越沉重。你却没有回头路。没有回头路,只能一步步向前走,哪怕是数小时才能行出百米的距离。在那样的时刻,除了呼吸和步履,你脑子里再也不会有其它的念头,忘却了一切尘世俗念,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到达目的地。因为谁也不会在半路陪你度过危险的雪夜。

没有手机信号,不再有尘世任何事的骚扰。半夜步出帐篷,望到漫天密密麻麻的星辰,天地安静,雪落无声。

此情此景,不知让多少人中毒深重,欲罢不能。谁又会知道他们依赖那种静谧、逃离城世的原因是什么呢?没有人会主动说起,也没有人会主动去问。只有最亲近的朋友才知道,若非不是有一颗活的不够好的心,谁会去从痛苦中寻觅安抚,就像那种空心的树,看起来枝繁叶茂,却原来已失去了部分的心。

朝圣之路的问题是什么呢?答案又是什么呢?在电影《朝圣之路》里,丧子的年迈父亲替儿子走完了全程,最后他得到一张走完全程的证明,郑重要求办事员在上面写上儿子的名字。就这样结束了吗。不,他又继续走,走到海角,将那最后的骨灰洒向大海。终于,如释重负。让那悲伤淹没于大海里吧。让所有那些悔恨随海风飘散吧。

基督教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这一生所应该做的,都是赎罪,才能得进天堂。佛陀却是相信人性生来就是向善的,这一生所应该做的都是积累善念,才能轮回不堕入魔道。

是罪或是善都不重要。一如问题和答案最终都不再重要。没有任何一个答案可以拯救人生。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走在路上,然后原谅自己的错,然后找到一条可以跟自己更好相处下去的路。

因为,这条路,没有回头路。你,只能鼓足勇气走下去,走到最后终于可以不再在乎问题和答案的那天。

 6 ) Santiago de Compostela

提到圣地亚哥,一般人多会想到位于美国西南角的圣地亚哥,或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西班牙西北端最古老的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这是天主教仅次于耶路撒冷、梵蒂冈的第三大圣城,许多天主教徒毕生设法前来朝圣一次。该城建立于第十世纪,狭窄的石板古街和廊柱围绕的广场保存迄今,经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朝圣目的地是一座西班牙最古老的宏伟大教堂(Cathedral),原址为公元889年所建的古教堂,埋有对抗异教徒的英雄圣徒St. James遗骸。公元1074年重建为巴洛克式混合罗马式的大教堂,十二世纪由教宗指定为朝圣所,至今朝圣者络绎不绝。

  朝圣的方法自古迄今未改变,必须沿着朝圣古道(Camino de Santiago)长途跋涉,从巴黎或亚耳(Arles)等地出发,餐风宿露,步行数月始能到达。由沿途三十余座教堂在护照上盖章证明,最后到圣地亚哥的朝圣局(Ofici-na de Peregrinos)取得朝圣证书。朝圣的徽章是一枚扇贝,象征“重生”。至今欧洲仍有些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法律上规定某些青少年法庭所判的有期徒刑,可以用圣地亚哥朝圣抵销,甚有意义。

  进入圣地亚哥大教堂朝圣,还有一套仪式:大教堂中央石柱下端为St.James的雕像,朝圣者先以右手按石柱,左手按St. James右耳,再跪下,双臂伸入St. James肩膀两侧弯曲的深洞,和圣徒作一个最紧密的拥抱,最后绕到柱后和St. James的另一座雕像互触额头。

 短评

按掉的一星是因为我老了,过了拔腿就走,以为自己要一生在路上的年纪了。看多了这种类型的艺文作品,也开始怀疑所谓[内心的声音]和[旅行的意义],是否被过度美化和渲染了呢。背上包出发也许是一种宣誓,选择,诀别,或者其他。但是下一步,即使在城市尽义务,却更加懂得心远地自偏的含义吧。

7分钟前
  • 胡大暖
  • 推荐

真好看,摄影、配乐、外景,偏蓝的冷色画面质感都很讨喜,还有那么漂亮的西班牙风光。汤姆这个代死去儿子上路的倔强加州老头儿,喝醉酒大闹,被关进警局这段好。队伍成为四人后,旅途更有意思了。这是今年看到的最好的泛公路电影。《转山》比起人家差的不是技术,还是视野和气度。

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看,大地多么辽阔,上路吧!

12分钟前
  • 尼克
  • 力荐

电影本身其实挺平庸,但是这种穷游式的影像纪录却又实在讨人喜欢。推荐给喜欢旅游特别是穷游的朋友。PS:Coldplay的LOST一响起我就燃了...

1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沁人心脾的佳作

18分钟前
  • 包子
  • 力荐

以行走疗伤。比较有意思的是,本片的导演,也就是里面儿子的扮演者,现实中也是马丁·辛的儿子,即查理·辛的哥哥。这个片正好可以和《转山》做个比对,差距一下就看出来了。这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让人有走出去的冲动。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1.行走,不需要意义。生活也没有那么多的意义,亲身经历过便以足够;2.哪怕是一个悲伤的开始,却是以更多的沉默来展示父亲的内心,不煽情却也让人动容,这是一位父亲的形象;3.喜欢影片用收的方式阐述,平淡不惊,你只有静心才能体会深沉的美;4.粗颗粒胶片一直是我的挚爱,摄影太美,我怎能不倾心。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设计感太重。

2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公路电影,很感人的故事

32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如果是以前,我看完这么棒的片子肯定会给你打电话。

37分钟前
  • HeyJude
  • 力荐

转山才是美国版的朝圣之路吧,本来徒步旅行就不是只为了到达终点的马拉松,是为了确认“I'm not most people”的正确性,是“live the life, not choose one”

41分钟前
  • 叶酱
  • 力荐

同样题材的转山只是为了表达而表达的作品,这部才是让心升华的精品。不去会死。它让人有走出去的冲动,因为我们大多人都不是在“生活”,只是在“过活”。4.5

42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我不顾一切走在路上 就是为了来到你的身旁”

47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原声全部是我喜欢的歌!!!

49分钟前
  • 阿子
  • 推荐

有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或者只是因为一个很蠢的念头就去了。

54分钟前
  • Rocinante
  • 推荐

He wanted to see the world...And he did...

58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力荐

丰盈内心的好片子。看过《转山》,再看此部,感觉《转山》就是华丽丽的一山寨。远方,总有一个理由让你上路,一旦你双脚迈入,犹推开一道门,里面的人生际遇、各种感慨、启示,洗涤、一一扑面而来。不要问我为什么去远行,其实,问和答都是苍白无力。在路上,便是人生最美的风景之一。

59分钟前
  • 许多多
  • 力荐

现在仍存有抛下一切,背起行囊上路的勇气,不知这种勇气会不会在若干年后消失殆尽?圣地亚哥的这条朝圣之路真是安全,连被偷窃的背包都能被小偷的父亲完璧归赵。【生活不是选出来,而是过出来的】

6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小伙伴在飞机上看过之后一直推荐的片儿。这条路我是早就知道的,走过个别段落,当然第次都有迷路的曲折。曾与人谈及此路。对方道“能跟你一起走完的,就嫁了吧”。 -“嗯。”对方惊“你说真的?!” -“嗯。”两个月的迷茫疲惫和突发状况,饥饿怀疑和天不我予。能并肩走完的,需要牢不可破的感情啊。

1小时前
  • 小斑
  • 力荐

不管心愿伟大还是卑微,心之所向即是神圣的。平实的旅途,并不算苦(儿子好像走的很苦,一星就差在这了)。粗颗粒胶片,幽蓝色画面,真是美,这风景还叫欠奉就是亵渎太苛刻了。。

1小时前
  • 彌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