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简·奥斯汀

爱情片英国2007

主演:安妮·海瑟薇  詹姆斯·麦卡沃伊  朱丽·沃特斯  詹姆斯·克伦威尔  玛吉·史密斯  安娜·麦克西维尔·马丁  露西·科乎  劳伦斯·福克斯  伊恩·理查森  乔·安德森  里奥·比尔  杰茜卡·阿什沃思  汤姆-沃恩-劳勒  

导演:朱里安·杰拉德

播放地址

 剧照

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2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3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4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5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6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3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4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5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6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7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8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19成为简·奥斯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6 05:04

详细剧情

  简•奥斯汀(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的一生是否如她的文字那样充满曲折的过程和完满的结局?《成为简》用传记方式描述她的一生:她的母亲竭力为她撮合婚事,对象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但是简不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认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养活自身。于是,她拒绝贵族瓦斯莱先生的求婚,爱上了心灵相通的汤姆•勒弗罗伊(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  好事多磨,有人从中作梗,导致汤姆家人并不赞成二人婚事,汤姆决定携简私奔。但是这样一来,汤姆的经济来源就会被切断,简亦将面临着世俗的压力和贫困的生活。到底二人在私奔路上会走得多远?会不会有美满的结局?

 长篇影评

 1 ) 那曼妙的腔调

    昨天看了傲慢与偏见,今天是成为简.奥斯汀,两部影片的相似自不必言,一个是将小说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个是将小说作者的生活还原,而小说恰恰来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触。于是,两部片中Jane和Elisabeth常常让我无从分辨——聪明伶俐见解卓然不拘小节敢爱敢恨;片中的场景也是那么的相似——华美的服饰热闹的舞会情深的姐妹清贫的父母。是呀,小说里不就是作者真是生活的再现吗?唯一不同的,只是小说中的happy ending吧。

    Pride & Prejudice,有着漂亮的海报和我喜欢的女主演。初看完,只觉得平平,觉得冲突不够激烈,人物不够饱满,甚至觉得,影片不够长,对导演喜剧化的处理也颇有微词。等到了看Becoming Jane时,我几乎就是想在看到一半时换片,原因嘛,也只能说是和P&P太像了,我有些后悔连续看两部一模一样的电影。出于对电影拍摄人员的尊重(好吧,我承认自己实在是太假了--!),最后我还是看完了,而结果是,不但对BJ好感倍增,还大大加深了我对P&P的认识。这也再次验证了:尊重一部电影,绝对不会有坏处。

    影片临近结束,经历了一系列变故的Jane也真正开始了她的写作,面对着陈旧的窗棂,一行行娟秀的文字流淌在她笔下,旁白娓娓道来的是P&P的开头,那曼妙的英伦腔调——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此句一出,昨天P&P的场面霎时映入眼帘,甚至比屏幕中的画面更加鲜活。很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她的生活,和她的小说,她们如此的相似,不同的,真的只是一个happy ending而已。我猜想,P&P片子的诙谐也只是Jane在原著中的轻松自在,P&P片中的平淡也只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吧。

    而影片结尾,多年后二人重逢的段落,更是让人唏嘘感慨。二人本是很害怕面对的吧,可当真正面对面,看着时光在心上人脸庞刻下的痕迹时,各自又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呢?那声对女儿略带责备的Jane字出口,在Miss Jane Austen心中又会激起多少涟漪?于是,才有了破例的朗诵,那曼妙的英伦腔调——
    她开始认识到,他无论在个性方面和才能方面,都是百分之百最适合他的男人,纵使他的见解 他的脾气和自己不尽相同,却都叫她称心如意,这个结合对双方都有好处,她从容活泼,让男人心境柔和 作风优雅,他精明通达 阅历颇深,让女人也得到莫大的裨益,可惜这样的幸福婚姻已不可能实现,天下千千万万想要缔结真正幸福婚姻的恋人们,从此也错过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榜样。
——语气平和得仿佛在叙述一件于己无关的事,可如若知情,不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Jane心中的苦涩和遗憾和失落和不甘又岂是旁人能够体会的?
    Jane缓缓合上书,在众人的掌声中抬眼朝Tom望去,眼中满是清澈。纵使往事历历上心头,她从容微笑。Tom的恍惚被掌声打断,注视着Jane加入鼓掌的行列。纵使回忆如潮涌,他含泪微笑。

    影片的画面很美,两部都是,明亮的阳光和大片的翠绿,英格兰的乡下光景让人流连。两部影片都有在旭日下逆光拍摄男女主人公接吻的镜头,画面如出一辙,光芒耀眼,美轮美奂。
    同样动人的还有声音,原声很赞,以钢琴为主的P&P给我的印象更深一些。片尾,Darcy从几乎快要漫出屏幕的晨雾中走向Elisabeth,叮咚回转的钢琴声如Darcy由远及近的身影般由弱渐强,那一幕真让人心潮澎湃,总算,经历了一连串“little trouble”之后,欢喜的“happy ending”。
    当然更少不了那曼妙的英伦腔调,使得所有喜悦或悲伤平和或愤怒,所有炙热的表白或欲言又止,甚至是所有的傲慢无礼或愚昧无知,都显得那么优雅那么从容。Keira Knightley英式十足,迷人十足,很喜欢、很喜欢,并且偷偷的弱弱的以为,要是把安美女的大段独白分给凯美女来念,听起来该是多么惬意的呀。

PS:如果女同学喜欢英伦调调,去看看贝克汉姆的专访之类吧,绝对的视听享受!:)

 2 ) Leaving you,becoming Jane

如果没有当初不想独占而让他卸掉责任的突然理智,又怎么会有最后一幕的伤感与美好。

如果没有冲动时对彼此海阔天空的放手成全,他何以成为这样的他,她又何以成为这样的她。

并不是只有激情迸发时弃世孤行的爱情才最真挚可贵,若把世界逼堵到只容两个人立足,结局也许早已违背当时初衷。
像这样,他把女儿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把幸福都圆满进了小说。爱,带着观望般的珍重,永远都不会厌倦和衰灭,融漾在淡淡的牵念和遗憾之间,绵长了一生。

英伦影片的质朴和田园。喜欢的时代,喜欢的传记,喜欢的演员和喜欢的爱情。

 3 ) Becoming Memorial

Tom挽着的那名女子是他的妻子吗?一时间,Jane有点心慌意乱了。她分明看见一张Lucy的脸——许多年前热切盼望着嫁给表哥Tom的15岁少女。而一旁的Tom却已白了鬓角,如同她自己。她听见他低沉的声音,穿过20年光阴,抵达:“很荣幸见到您,Austen小姐。”
这是《成为简》末段的一幕。恕我之前对Jane Austen的生平无知,竟以为会是个终成眷属的结局。可这不是《傲慢与偏见》,因误会又得以冰释前嫌的青年男女并没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第一印象”,据说这是《傲慢与偏见》的前身,同名的原声音乐演奏得浪漫而婉转,似乎追忆着Jane和Tom第一次颇具戏剧性的谋面。尴尬与愕怒,谁知道就催生出灵魂的亲近,各自默默品尝被“知晓”的喜悦。Jane对爱情、婚姻与事业有自己的主张,不甘为了财产去迁就一段无爱的婚姻,更坚持着以文为生的理想。Tom同样顺从自由的意志,鄙弃上流社会种种伪善虚荣,坦承和追求真爱。他们抗拒,他们私奔,在一个本无更多选择的境遇下孤注一掷。当然,Austen一定想要祝福他们,像祝福她小说里的Darcy与Elizabeth一样,让他们在上帝面前结下盟誓,且永不受贫困的打扰。可是,现实中的Jane和Tom,就只有在理智与情感的博弈里屈服于前者。当Jane说出“如果爱会毁了你和你的家庭,我宁可不爱”时,Tom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们都太清楚了,爱的伟大与微弱。即使理性令他们勇敢面对分离,也禁不住在回首的一瞬间泪流满面。
如果影片到了这里嘎然而止,我不会给出一个四星的评价。哪怕片中的18世纪英国田园风光美得让人心旷神怡,对白与服装设计也堪称经典。我更在乎的是Jane和Tom二十年后那场重逢,当激情洗尽铅华,他们安详地面对着面。Tom给Jane介绍自己的女儿,和她有着一样名字的女孩。而已经大红大紫的女作家突然流露出少女般的神情。原来,爱情还在20岁芳华,是初次交换眼神的心动或者夜幕中一个矜持的吻,只不过,变得更加绵长。物非人亦非,Jane又一次在Tom面前朗读她的文字,向这个男人表达她克制的——不,应该是深沉隽永的爱,告诉他,是他给她的经历令这爱在文字中历久弥新。懂得写作的女子从来都以这样的方式过她们的人生吧,无论是中国情人之于杜拉斯,还是胡兰成之于张爱玲,一个故事如一座碑,铭记着爱,永垂不朽。

 4 ) 在七夕等待爱情·《成为简•奥斯丁》

高一出去军训的时候,新生们坐在一起唧唧喳喳,身边的女孩子掏出一本《傲慢与偏见》,问我你看过吗。那天外边的天那么蓝,风那么自由,高一这么开始,前途一片明媚啊。我说没看过,于是她就说,你看看吧,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英文版也凑合着看了——说着就递了过来。 没有女孩子能够拒绝奥斯丁——在豆瓣上看到的句子,仔细想想,也许是句真理。至少我在看了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傲慢与偏见》之后就痛下决心,再去把英文版给买回来读了。其实倒也不是多么铁杆的粉丝,只是因为她的谴词用句都不复杂,没有那么多重峦叠嶂似的比喻,却每句话都那么精巧,暗含在句子里面的层层情感,铺陈得错列有秩。作者很聪明——这么说是比较那些所谓深沉派作品的,不是说那些文就不好,只是看着累。 聪明人都能举重若轻。无论举的是爱情还是理智,是家庭还是写作。当然,这个也是我最后才明白过来的。 说回看的电影。放在电脑里存了很长时间。终于看完,却是感叹编剧的匠心独具。主人公们的语气轻缓迷人,其中蕴藏的智慧也颇具回味。不得不说这片子还真的很吸引人。 ——开头呢? ——很糟。 ——然后? ——更糟了。 她先是拒绝了父母安排的婚姻。她不爱卫斯礼先生,认为他刻板无趣,也无法原谅他的姨母对婚姻所保持的傲慢观点;她爱上了汤姆先生,私奔都走到一半了,却还是在一封家书下找回了理智,打道回府。虽然看电影之前就清楚的知道我们的才女小姐终生未婚,心情却还是随着电影波澜起伏,顿时觉得我还没老啊。 经常感叹,通常才子都有佳人前仆后拥,气势可直逼百万雄师过大江。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上,我端着一本作家野史看得无比欢乐,他们随便哪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进八点档,个人问题是只有更乱没有最乱,从雨果先生到柏伦诗人,他们才子的爱情似乎只为了点燃写作激情,他们的爱欲之火燃烧着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笔下情感激荡,感情深刻,他们始终是巨匠。 可那些身负才华的女子,却总是隐匿在时光的尽头,留下那么多美丽的爱情,一生却显得苍白如花。从夏绿蒂笔下的简•爱,到简笔下的ELIZA,每个女子都那么聪慧、自尊、温柔、勇敢、坚强,她们在故事里经过那些磨难之后,得以和自己心爱的人相守一生,看遍幸福的颜色。可是真实中的她们呢?作为主角的原型,她们大概也拥有了那些美好的品质,甚至还加上不菲的才华。可却没能将她们变得更幸福。她们用苍白的一生,去描绘那些绚烂的爱情,用希望自己幸福的心情,饱蘸泪水地书写幸福。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明白,其实才华,特别是属于女孩子的才华,带来的通常都是不幸,而不是幸福。作为一个作家,他们注定纤细敏感,而生活通常比较坚硬,所以他们有的人拿枪对着口中,有人拿枪对着腹部,有人拿死袜上吊,有人让自己的尸体优雅地躺在地毯上。 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我们,通常也没有童话中那么幸运。 如果罗切斯特先生没有经历那场火灾;如果达西先生没有那么有钱;是不是那些女孩子会像作者一样,隐匿着不为人知的爱恋,隐忍寂静地过完一生,一如拿笔创造她们的女子?我想,之所以这些故事都如此完美,大概就是因为她们始终没有得到的,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得到。就是那么一点点的私心,所以她们的作品不够悲情,也不够剧烈,缺乏一些必然的大气。 ——可它们一样能够在时光中不朽。 她们细腻、清晰,洞察力一流的小说,以高高的排名放在一生必读的多少本小说里,傲视群雄。没有了她们,英国的小说史该是多么枯燥无味。幸亏有她们,文章饱蘸深情,哪怕那是深情的泪水。 简和汤姆愤怒的相见,偶然地相遇;他们在图书馆的遇见,汤姆给简提出的建议;他们在舞会上优雅地旋转,眼波流转,深情款款;他们在寒冷的屋外,温柔地接吻;他们在树林里,手拉着手私奔。画面一通暖色,简直温暖到心底去,英国的小镇风情,美丽的丛林景色,蔚蓝的大海苍蓝的天空浅白的沙滩……如果这是一段,能够完美的爱情该多好。就像她笔下一直书写的。 她不是为了自己可能过的贫寒生活——“如果那段爱情会摧毁他,我宁愿不要。” 她不要。即使自己还要回去面对众人的目光,即使自己还要再回到贫寒的生活中去,喂猪,挖土豆,即使还要去忍受那些夫人们的闲言碎语,她还是回去了。而最让我看重的一点,就是在失去了这些之后,她不肯放弃她的笔。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对那些老处女怀有偏见,而在当时,她就是如此勇敢地追求了爱情,然后再果断得义无返顾地为了对方,再度放弃。然后把感情留进书里,百年不朽。 她最后再度看到那个男人。她爱过的,一直深爱的男子。他的女儿叫简。她在歌剧厅里用温柔的语气念着自己写出的句子,带着浓烈的爱。然后她合上书,露出没有戒指的左手。 她还是那么优雅,温柔,天真,勇敢。 成为简。会不会很多女生都想成为影片中的那个简,虽然不想复制相同的结局。 连我也是一样。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嗯,我想成为她。勇敢,坚强,天真,优雅。她不着急于自己的处境,她敢于面对自己的心意,她可以为了更重要的东西放弃她看重的爱情。是的,我是想成为这样的女人。即使我知道那并不保证幸福,甚至那根本就是排斥幸福。 今天七夕,这是我看了这片才知道的事。 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喝着咖啡和可乐,看屏幕上变换的光影和温柔的句子,冷静地爬写评论。是的,我到现在也没能如宿舍同学所愿地把自己推销出去。经常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泡网吧泡图书馆。想睡的时候就得自己定闹钟,没人会好心地把我叫起来。好吧我承认这的确不算什么值得欢庆的事。好吧我承认我看到同学发过来的短信觉得有点凄凉。好吧我明白也许我临上铺说得对女孩子是得找个人照顾自己。可是,我还是会那么一如既往地活下去。 我不会去祈祷你的到来,但我会等着你。等你出现在我的世界,帮我推开一扇门。 我会在你没来到之前,好好活着。即使你一生也不会出现,我也不会把自己嫁给一个不爱的人。我一个人也可以活下去的,所以,如果你出现的话,我要平等地去爱你。 大家骂我的不切实际吧。

 5 ) 成为简

百般激动中下完了《成为简》,忙不迭地开始看。和以往的英国片一样,故事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也谈不上扣人心弦,一如既往的乡村宁静生活,优雅而毫不张扬的英式小楼和古堡,令人目不暇接的乡间舞会和英伦岛上独好的风景,熟悉的一切,却可以让简迷们为之兴奋很久。

几乎没有一个女孩可以拒绝简•奥斯汀,这个一生写出6部爱情传世之作却终身未嫁的女人得到了越来越多女性的追捧,这些追随者自发成立了各种组织,总称“简迷”(janeite),《成为简》应该可以被归入“简迷”对这为女作家的私人生活做的诸多白日梦中的一个。

奥斯汀是“剩女”吗?
《成为简》是一部非常现实的影片,如果说是改编串联自奥斯汀本人的著作,那么毫无疑问,奥斯汀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女作家,她谈到的爱情、婚姻、家庭问题放在今天依然适用。而奥斯汀本人,却当之无愧可以成为“剩女”的始祖。
剩女是“3S女郎”的总称,就是Single(单身)、Sen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所谓“剩女”可以理解为,长得漂亮,学历高,有思想,有个性,有 原则,有品位,有理智,感情丰富,心思细腻,十分自我,清高,孤傲……却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那么奥斯汀呢?
她对自己的评价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乡村姑娘”,这点就足以成为她高傲的资本。当下的“知本家”都可以闪亮一时,更遑论19世纪的英伦乡村?这样的女子,把持着最后的细腻和高贵,灵魂独立而脆弱,在世俗的目光下永远坚持自己的追求。
奥斯汀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有美好的爱情,爱情在她的心中应该是沟通文学、互诉衷肠,“司马相如卓文君”式的惺惺相惜。显然,木讷的韦斯利满足不了奥斯汀的要求,他总是那么拘谨,跳舞时踩到奥斯汀,打球时出尽洋相,连求婚都显得唯唯诺诺,唯一可说的就是自己可观的收入和姨妈的财产继承人。市场经济下不时流传着一句“文人总是清高的”,清高并不仅仅表现在对人对物,更是对自己的过分完美要求。在财产和爱情面前,奥斯汀还是倾向于后者,在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中,理智输给了情感。
而在对汤姆的感情中,奥斯汀又没有伊丽莎白和达西团圆的结局,出于对汤姆名声的考虑,奥斯汀最终选择了放手。那种文艺女青年的含蓄隐忍又升华了,我甚至暗暗用《廊桥遗梦》的结局去设计《成为简》,白发的简看着以自己原型写的书,想到那个人,那些事,没有哭,却是无声的内心翻江倒海……倒是影片很直接地安排了俩人见了面,当得知汤姆为自己的长女起名为“简”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奥斯汀始终没有向缺失了爱情的婚姻退步。
因为执着,因为信念,奥斯汀宁愿单身也不愿意向世俗低头,怕前一刻嫁给了委曲求全,后一刻遇上了真命天子,她就那么等,等等等等等成了“剩女”。

情感和理智
情感和理智,翻译成白话就是“真情与金钱”的较量并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在你周围你可以处处看到这样的人,有些仍忠于自己的感情,找不到我爱的人决不罢休;而更多的却是倾向了金钱,正如奥斯汀母亲说的“爱情令人神往是锦上添花,金钱布帛菽粟必不可缺”,婚姻已经不纯粹是你情我愿的结合,“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无形中成为金科玉律。
正因为如此,《傲慢与偏见》开头一段“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同样被用到了《成为简》的片尾。小时候乍一看这段话觉得可笑之极,不是恋爱自由,爱情万岁了吗,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事实上,这却是一个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奥斯汀早在190年前就作出了结论。
女子要嫁的不仅仅是男人,更多的是他的财产,他的事业,他的所有社会关系总和,“门当户对”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标准。因了这些,爱情从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关乎双方家长,双方的社会关系。
总会有男生感慨做男人不容易,想找个条件不错的,对方最基本的要求惊人的一致:有车有房。因此,许多男生已经摸索到,还是找个不错的乡村姑娘结婚算了,人家对你没什么要求,还不时会带着崇拜的眼神膜拜你,既没有压力,又满足了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那么女生呢?并非她自己愿意变得功利和物质,实在是环境造人。我曾经无奈地告诉那些个绝望的男生,中间层的女生不要找!细究:中下等女生,正如他们自己说的,天真的只会崇拜你而不会对你有要求;中上等女生能够自食其力,自然对你的物质要求会小很多;只有中间层女生从小奔小康,物质生活很不错,欲望也跟着逐年上涨,她期待的是更富足甚至更挥霍的纸醉金迷,至少不能比现在差吧?那么做这类女生的另一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反过来,这类女生又是最焦心的一群,也是最容易落入“剩女”的一类。她们一边忠贞于爱情,轰轰烈烈也是梦中常有的情景,一边又不能在物质生活中亏待自己,贫贱夫妻百事哀。
所以我一直对《成为简》这个片名唏嘘不已,很想当然地认为编剧是看清了现实的物质和功利,才以这样暗示性的文艺片来教育人。受过应试教育的人总喜欢把某个定义按到一件事物上,这点挺可悲的。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喜欢的片名,如果可以,我也希望成为简,I want to be Jane。她的高尚,真诚,热情,不为所动;她的理智,她的信念,她为自己一生所做的决定。很喜欢她对于真爱的态度:真爱绝不迫于时间、金钱、制度以及阶层,更不迫于生活。
(最后一段引用豆瓣朋友的原文,在此表示感谢)

 6 ) 简·奥斯汀的笔,和爱情

影片结束,我坐在电脑桌旁久久不愿站起,耳机里的片尾曲愉快的回旋,不断变换节奏,引人入胜。每段音乐都是那么妥帖,或轻快,或低回,或想往,或惆怅,带着各自特有的情节氛围,若一幕幕的人生,酸甜苦辣,千回百转,但都直达内心。

简在伦敦拜访女作家拉德克丽芙夫人。女作家问:“你想写什么?”简沉吟着答:“人的内心。”拉德克丽芙夫人投以一笑:“你了解吗?”在那个英国时代,写作是用来愉悦生活,或者道德说教,真正表达内心、反映生活的作品不是正途,作家们多是通过想象,编些故事,讲些道理。就像汤姆推荐给简的书,恶行带来苦难,美德带来回报,坏人没有好下场,是道德准则的浅白说教,缺少真实而直达人心的文学感染力。简是真有独到见解的女子,能发当时别人所未发,她的文学要展现生活的真实性,人物真实的想法,故事发生的原貌,反映一言一行的来源。她的文学,是从骨子里与众不同的,直到今天,在灿若星海的作家群里,她依然是独特的一个。她讲的故事都很平凡,却能讲得如此不平凡。

说到汤姆,我一直认为他配不上简。他差的太远了。只是穿着大城市里时髦的天鹅绒礼服,顶着青年才俊的美名,故作矜持的公子哥儿,适逢其会地来到汉普郡的乡下,俘获了简的春心。褪去了浮华的外衣,汤姆有什么?经常流连于酒吧妓院,没有战胜情感的理智,缺乏责任感,如果简真的跟他私奔而去,结果不是鸡飞蛋打,就是两人颓唐的度过一生。没有《傲慢与偏见》成为经典供我们唏嘘。他不配拥有简的爱情,他只是简怀春时一个遥远的梦。

但从这段梦里,简的文学观也深化了。她不再认为文学就应该完全执着于生活。文学也应该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她的《傲慢与偏见》,她笔下的人物,在经历磨难之后,会得到他们想要的。“故事的开头,很糟,后来,更糟了,结局,她们都得到了幸福,幸福的婚姻,和很有钱的男人。”

深深地记忆着简私奔的早晨,走出家门,四下里寂静,偶尔一两声鸡啼,音乐舒缓,面孔黯淡,衬托着内心如鹿,抬头看到了路口等待的汤姆,忽然莞尔一笑,奔向自以为是的幸福。没有为了爱情抛弃一切过就没有年轻过。理智与情感本就是矛盾的事实。简当她认为那是她的真爱时她选择奔向幸福,为了汤姆她放弃了家庭、地位、金钱。当她偷读汤姆的家书,意识到汤姆的家庭责任和私奔代价时,她毅然回头。因为,那是一个注定的不幸,对汤姆,对她。她宁愿孤寂一生,怀念一生,做一个老处女,不选择和汤姆一生庸碌,毁掉他美好前程。她在命运面前低头了,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她又没有在命运面前低头,她可以放弃爱情,但唯一不肯放弃的,是她的笔。

多少年后,歌剧院里,简的脸上分明留下岁月的痕迹。她的目光依然专注,黑色长发挽于颈后,更显面容瘦削。还是那么敏感,会被音乐深深打动。突然间看到汤姆,眼神中的黯然魂消,仿佛度过了一百年,又仿佛相隔只是昨天,其实十余年也就是一生了,像爱玲笔下的曼帧。欲言又止,叫住了他又能怎样呢?还不如不相见,彼此相忘。我想汤姆也是这样想,他肯定也发现了简,也想过来相见,可只是在远远的地方,一抹身影,转身,想离去。

最终还是相见了,汤姆和他的女儿简。怀念一个情人,莫过于用她的名字为女儿命名。到这里,我才开始有点喜欢汤姆。朗读后,简将书本放在腿上,双手抚书,凝然而坐,两眼饱含深情望向汤姆。我一直认为,这个动作是人类所有姿态中最优雅的姿态。

安妮·海瑟薇,留下很好的印象。比起《公主日记》里,高贵依旧,但不再浅薄。沉稳,优雅,像世情之外的天鹅。音乐是值得一赞的地方,妥帖,烘托,简直无所不能。但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本片对细节处的把握,简直得了简·奥斯汀的真传,用矛盾的事实深挖人物内心,用细节的剖析寻找生活的原委,人物内心的成长,选择,徘徊,无奈,执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矛盾,辩白,差异,化学反应,互相理解,人与世情的矛盾,适应,无法抉择,理智与情感,以及英国乡村生活,简单的快乐。情节从小处着手,细细致致,人物内心在情节发展上不断变动,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最终走向成熟。

说到英国乡村生活,也是本片所长。阴霾的天气,湿润的树林,灰白的房舍,迷离的灯火,油画一般,美轮美奂。

 短评

最初他說'Jane ,I"m yours , I"m yours,heart and soul. ,結果他說很荣幸见到您,Austen小姐.這是我女兒.她他仍然相愛卻不成眷屬.轉眼20年.她終身未嫁.而他早已功成名就妻兒圓滿,,,你一如我最初見到得少年 雖大家都以雙鬢斑白垂垂已老

5分钟前
  • 阿~阿袁
  • 推荐

是在看完赎罪后才看的这部片,因为有同一个男主角,笑.漫步湿润丛林的镜头一共出现了两次,很美很优雅.

9分钟前
  • 宋阿慕
  • 推荐

一切都在结局。ps.James McAvoy太迷人了。

13分钟前
  • 熊大柚小內內
  • 推荐

正如李碧华评张爱玲所说:她善写月亮,却并不圆满。

15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真的没有比被现实摧毁的爱情更悲哀的东西了,因为没有败给特别宏大的东西,所以显得特别无能为力。

17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她拒绝和爱人私奔时说:当我们的生活被罪恶和悔恨淹没,我就会忘了我曾经爱过。

22分钟前
  • 一小片蓝
  • 力荐

树林里的那个吻啊。。。鸡冻~

23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舞会时一个转身,Tom忽然出现在Jane面前这个绝妙的镜头,Slay me!!!这是我的第一个泪点而我是被一美帅哭的!结局时Tom听完Jane的朗诵,停顿片刻后的鼓掌,两人不可言表的对望,深爱彼此却不能在一起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最遗憾最残忍的事情了!Slay me!!!!

26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十几岁初看成为简奥斯汀,不屑于残喘在世俗枷锁下的乡绅爱情。凌晨重看,一遍遍回放舞会上汤姆一个错身突然出现在简面前的场景:他挺直的身体透着自制,亮蓝色的大眼睛却写满调皮、得意、愉悦、期冀和爱。故事的尾声,简在惶惶然的混乱里,透过摇晃的马车那窄小的后窗,匆匆向爱人投去无望的最后一瞥

30分钟前
  • IЯIS
  • 力荐

舞会的时候Tom的出现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3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没有大的波澜,但是我看哭了~~T-T我觉得多半都是因为男主角太帅。。。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他只用一个单词就表达了他一生的感情 Jane

37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记得那句歌吗,“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

3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先看《傲慢与偏见》再看《成为简·奥斯汀》是种大憾,“Jane”。如果先看《成为简·奥斯汀》再看《傲慢与偏见》会不会却是种孩童糊腻子般粗糙的弥补缺憾。希望你的岁月里长久地不要记起我,希望你不要忘记我,希望踩下的每一处森林的泥泞都记起我,希望你读小说时不要想起我。希望,什么呢。他的女儿,“Jane”。他的故事,“Jane”。“Jane”,嗯。

40分钟前
  • 不知
  • 力荐

她终其一生都没有再爱过别人了, 只因为在那一天,舞会后,在玫瑰花园里,夜空下。 他对她说过 I am yours.

43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推荐

Tom出现在舞会上和Jane相似一笑时感觉爱情真好。片子的结尾,Tom把那个我怎么看都以为是Lucy的那个女儿取名为Jane时,我宁愿没有伟大的女作家,也宁愿他们在一起。最后,他抬起戴着戒指的手鼓掌时,而她合上书时那只干净的右手时,我差点眼泪要掉下来了。

48分钟前
  • 推荐

感动的爱情呀。他为什么那么美……

51分钟前
  • 2013
  • 推荐

有时候感情像羞涩的花,需要时间才能开放。贫穷比什么都能摧毁人的精神。

5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她开始认识到,他无论在个性方面和才能方面,都是百分之百最适合他的男人,纵使他的见解 他的脾气和自己不尽相同,却都叫她称心如意,这个结合对双方都有好处,她从容活泼,让男人心境柔和 作风优雅,他精明通达 阅历颇深,让女人也得到莫大的裨益,可惜这样的幸福婚姻已不可能实现。

1小时前
  • stefanieok
  • 推荐

爱太难了。而且往往和生活之间,只能拥有其一。选择理智的结局其实也好,他们在书中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在现实中,亦可在最终沧桑历尽的平静对视里,沉默一笑抵千言。

1小时前
  • Lycida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