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祭典

剧情片法国1995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桑德里娜·博内尔,让-皮埃尔·卡塞尔,杰奎琳·比塞特,维吉妮·拉朵嫣

导演:克洛德·夏布洛尔

 剧照

冷酷祭典 剧照 NO.1冷酷祭典 剧照 NO.2冷酷祭典 剧照 NO.3冷酷祭典 剧照 NO.4冷酷祭典 剧照 NO.5冷酷祭典 剧照 NO.6冷酷祭典 剧照 NO.13冷酷祭典 剧照 NO.14冷酷祭典 剧照 NO.15冷酷祭典 剧照 NO.16冷酷祭典 剧照 NO.17冷酷祭典 剧照 NO.18冷酷祭典 剧照 NO.19冷酷祭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0:46

详细剧情

  苏菲(桑德里娜·伯奈尔 Sandrine Bonnaire饰)在中产阶级乐里芙家做女佣,她千方百计隐藏着自己不识字的秘密。性格内向的苏菲内心非常敏感,事事留神不犯差错,并得到了主人家的认同。乐里芙一家对苏菲彬彬有礼,同时也昭示出主仆间的不同等级。  在镇上的邮局,苏菲认识了同属穷人阶级的珍(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饰)。珍对有钱人充满了扭曲的愤恨心理,成为苏菲的好友后,她从没有停止过煽动苏菲,让她与富人阶级决裂。矛盾一步步走向无可调和的地步,苏菲的秘密在乐里芙家曝了光,和谐的外壳瞬间倒坍,珍和苏菲的反抗如同狂风骤雨……

 长篇影评

 1 ) 非理性的人們

全片也散發著一股不安與詭秘的氛圍,查布洛對氣氛的掌控的確到位,片中很多的橫移鏡(例如女管家在火車站等蘇菲時,鏡頭向後横移至已一早已到達並站著的蘇菲時)和後退鏡(例如蘇菲剛到達女管家的家時,角色步出鏡頭而鏡頭對著門口後退的空鏡),也營造出一種凶兆即將到來的預感,最後抑壓已久的狂暴爆發,她們漫不經心的殺戳,在Mozart 的音樂陪襯之下更顯荒誕與扭曲,蘇菲把子彈射向書本,對是文盲的她來說絶對是一種自我封閉式的宣洩,而對查布洛來説,也可能是對文明嘲諷的隱喻。殺戳過後的平靜比殺戳的過程更加可怕,兩女主的冰冷之感與躺在大宅中的屍體不相伯仲,正正是這一段絕對符合了電影的名稱冷酷祭典這兩組意象化極強的詞語。最後蘇菲在屋外呆站的表情與身影陪襯著她們殺戳時的錄音,更加令我久久不能忘懷,這時除了冰冷此之外更加顯出一種蕭瑟之感。或許我們應該放下電影中的階級與善惡的批判,在我看來,電影中表現出人類在社會之中的非理性與荒謬,才是電影想表達的核心--鏡頭敘事(一眾橫移與後退鏡,類比(兩女主的性格),隱喻(蘇菲不敢進書房與槍擊書本-對文明的懼怕與批判)。

 2 ) 苏菲的世界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本人的心理状态跟苏菲差不多:除了工作需要之外不愿多说一句,每日都会为可能突然出现的评判和否定忐忑不安。别人对我的善意,我是知道的。但我宁愿继续保持距离,因为关于如何回报的焦虑更难承受。或者,我知道这善意的前提是我能让对方满意,一旦这个前提不再,善意的面孔完全可以马上变一个模样。

因此,我理解这个女子的那种沉默和疏离。尤其是雇主要她走人的那一场,镜头一直对着她冷冷的、没有一丝动摇的脸,一双大眼炯炯地直视对方,却不流露内心的波澜。许多人在面对老师、家长和老板的训斥时,都是这副表情。即使心知自己有错处,也会叛逆地再打开电视——其实那不过是想竭力把刚刚挨了一击的生活稳住,装作它还在原来的轨道上。

所幸还有书籍。不少敏感和内向的人,借助阅读和思考,超越了不如意的现实,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理智和精神。而苏菲不幸与这重要的自救手段无缘。她只有那台电视,终日播放着无聊的节目。还有一个负能量指数更高的女友——跟人比拼悲惨遭遇并非排遣孤独的好方法,跟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一起拉仇恨,则只会把人带进更深的深渊。

她为何会是文盲?在这个国民教育早已普及的时代和国家,怨不得雇主会感慨“谁能想到”。从她照着识字课本,“钻研”那张便条的动作、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此也是满腔愤恨、痛苦不堪。她那烧死瘫痪父亲的嫌疑,是否和这明显有问题的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亲手制造了蒙昧的女儿,那就不能怪她有一天会笑着说“我爸爸身上有尿味”。

不可否认,雇主和雇工的关系总是令人头疼。完全没有人情味,显然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但如果走得太近,又会影响必要的管理和约束。片中男主人公的身份被设定为厂主是个聪明的做法。这种职业背景在处理雇佣关系方面比较轻车熟路,心理上也不会拖泥带水。如果是个优柔寡断的教书匠,在下决心解雇对方之前估计都能写出一打“道德故事”了。

在这个厂主的家庭,中产阶级的审慎发挥得淋漓尽致:礼遇和关心并不缺少,一般的小过错可以容忍(例如苏菲在生日会上开溜),但积累的不满过了底线,就要赏罚分明了。有趣的是,最后与苏菲发生了正面冲突的,恰恰是对她最“讲人情”的人:梅琳达从一开始就用激进青年的口吻批评父母给苏菲的待遇;去度假时还给她邮明信片;发现真相后提出资助她学习……然而这份最理想主义的善良和关心,实实在在地碰了大钉子——苏菲对自己身为文盲的“耻感”,远远超过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女的想像。书本教给她的“关爱他人”面对现实中的复杂人性,立刻窘态毕露。这也是悲观社会学的终极胜利:主人的善待仍然是“主人”的;就算他们再嘘寒问暖,苏菲也只会在让娜的面前露出无拘无束的笑容。

如果说苏菲受困于敏感和疏离的心理,那么让娜的冷酷则来源于颇为狗血的“卢瑟演变史”:应聘演员未果(可视为一种人生追求的受挫),未婚先孕被抛弃,女儿死于意外。而且,“没有人帮我”,“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于是,这个孤独、失意的小镇邮递员开始偷拆别人的信件,嘲笑教会的“慈善”。不料这些小打小闹的“报复社会”在片尾突然升级,变成了杀人命案。

苏菲最后的爆发跟让娜的“教唆”有多大关系?实际作为文盲,她能否理解“剥削”这个词儿的含义,都是值得怀疑的。那几次开枪更像是在发泄她的全部绝望:这个世界属于识字的人,会“使用机器”的人。而她,连出卖扫地做饭这种简单劳力的机会都要煞费苦心地争取和维护。她不是让娜那种恣睢的人,但人们吃完了她做的饭,仍然有权轻易地将她拒之门外,因为他们已经为之付过钱了。说到底,雇佣只是一种交易,相处中的种种“场面活儿”不过是过眼既逝的点缀而已。

虽然夏布罗尔在结尾安排了比降神还生硬的车祸(让神父肇事更是画蛇添足),堪称使出吃奶的劲儿把“证据”交给了警察。但苏菲是否会被捕,已经不重要了:她消失在黑暗中,正如她那一直看不到光明的世界。

 3 ) 阶级个屁, 反抗你妹

评论也好简介也罢,都他妈一个个愤青嘴脸感同身受似的。

当保姆工资不说,给住给车开,不会开管学,没眼镜给配,自由散漫给雇主冷脸雇主都睁眼闭眼。到头来恩将仇报,勒索谋杀,怎么就变成了弱者的反抗了?阶级斗争的片子有的是,可这片子里哪里看出有富人对穷人的欺压剥削啊?

有些人没文化,但自尊心强到可怕。满满一本自卑锁起来藏在抽屉里。明明人不笨,但就是不学,就是要打肿脸充胖子,装,死抗, 以为戴个平光墨镜就没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了。

所以这个电影讲的什么?很简单:文盲,掩耳盗铃。 暴露了,恼羞成怒,杀人全家。

我深知“看不懂片别看”这种话说出来实在就是找骂。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敲键盘前先撒泡尿自己照照这要求不高吧?

别他妈以为会跟风写个影评就没人知道你是文盲了

 4 ) 解读《冷酷祭典》谈阶级矛盾就扯远了

这部电影更像是伪纪实电影,很接近伪纪实经典《阿尔及尔之战》。作者对交战的双方,不做道德评判,不论孰是孰非,只公正地讲述来龙去脉。不过该片仅仅称得上接近公正,这是因为枪击案发生之前,两个姑娘在教众家当着主人的面,放肆地抛洒捐赠品,甚至侮辱捐赠衣物的老人,这些有刻意丑恶化凶手的嫌疑。

话说回来,即便是《阿尔及尔之战》也只能做到尽可能公正。

造诣深厚的电影导演之所以乐于追求公正,并不全是出于正义感。更重要的原因是,电影里,哪怕是最为十恶不赦的反派,他的行为也自有其认为正确的道理。

电影创作者是一位孤独的棋手,因为没有人和他对弈,他只能左右互搏。倘若作者偏袒任何一方,要么出现无病呻吟的英雄,要么出现智力低下的反派。

造诣深厚的创作者知道,人只做他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对于《冷酷祭典》的讨论大多着眼于阶级和道德。然而沉迷于解析阶级矛盾和道德纷争,这些只能毒害作家的创造力。

无论是阶级矛盾,还是道德纷争,归根结底源于人的欲望。主人公的欲望,恰巧是电影研究的首要任务。

当电影讲透了每个人物的欲望时,在人物各不相同的欲望之间碰撞出的火花中,阶级矛盾和道德纷争就会自然生长。

『我不知道,我不确定,随便』,这些是苏菲的口头禅。

苏菲不是没主见,而是不在乎。女主人问她对房间满意与否,她回答不知道,因为她认为满不满意无所谓。

在面包店她读不懂商品的价钱,于是用大额纸币付账,被店主抢走钱包当面拆穿她有足够的零钱,对此苏菲毫无愧色。

苏菲问珍妮是不是杀了自己的女儿,珍妮被苏菲激怒,虽然她表面上装作无所谓,但是她用旧报纸上的新闻报复苏菲的行为出卖了她。

珍妮本想让苏菲自己读出新闻,借此羞辱苏菲,然而珍妮羞辱苏菲的愿望过于急切,于是她抢过报纸自己朗读。

一旁的苏菲,平静的吃东西,根本不为所动。

珍妮按照心中排演好的计划打出致命一击,敲打着报纸上的照片问苏菲,这是你吗?如果是普通人被珍妮这么一问,恐怕早已经窘迫不安得脸色发青了。

然而苏菲的反应确是绽放笑容,笑得有几分洋洋得意,就像有人在报纸上发现了她的光荣事迹。

乔治辞退苏菲时,面对乔治的训斥,苏菲依旧是面无表情。即便是神父责骂他们的时候,珍妮强装镇定,以应付扑面而来的羞辱。而身后的苏菲却强忍着笑意。

苏菲的这些反应,证明她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她做了坏事或者伤害别人时,不会感到羞耻和愧疚。

阻止我们做坏事或者伤害别人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羞耻感和愧疚感,人们把这种自我约束的机制称为良心。

因此以道德评判苏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社会道德体系对苏菲无效。

苏菲的阅读障碍,是唯一一件能让她感到羞耻和愧疚的事。因此隐瞒阅读障碍是她唯一在乎的事情,也是她的欲望目标。

苏菲隐藏阅读障碍的欲望一直遭到主人家的挑战。

男主人要求苏菲学车,苏菲用谎言搪塞过去。

女主人熨衣服的字条危机因为女儿的帮助,苏菲侥幸避开。

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女儿的帮助,苏菲对女儿产生了一瞬间的好感。但是主人一家外出旅行,错过了和苏菲建立信任的机会,也给珍妮趁虚而入提供了契机。珍妮引诱苏菲却没成功。

女主人留给苏菲的购物清单是苏菲的大危机。苏菲为了隐瞒阅读障碍,别无他法只能求助村子里唯一的熟人珍妮。珍妮借此成功拉拢了苏菲。

苏菲开始对珍妮感兴趣,是因为偷听到男主人爆料珍妮杀了亲生女儿。

同样有杀父经历的苏菲,因为没有愧疚感,接近犯过同样罪行的人,不仅没让她感到不安,拥有相同经历的珍妮反而对苏菲产生了吸引力。

很多评论都认为,苏菲交友不慎受到了珍妮的不良影响。其实是珍妮根本没有能力影响苏菲。

珍妮的存在只不过给雇主辞退苏菲的决定增加了砝码,珍妮存在的另一个意义是,她造成雇主一家死于枪杀。

即便没有珍妮,苏菲的秘密终有一天还是会被雇主一家发现。当秘密被发现时,即使雇主不解雇苏菲,甚至向她施以怜悯和帮助,他们得到的回报依然是苏菲刻骨的憎恨。

假如没有珍妮,雇主一家就算不被枪杀,也可能死于火灾,毕竟纵火杀人,苏菲熟门熟路。

珍妮只不过给了苏菲一个闯入雇主家们端起猎枪的理由。

珍妮受到神父侮辱,意志力脆弱,竟然和苏菲吐露心声,讲述了自己误杀女儿的经过,当然,这段回忆有多少是实情,又有多少是谎言,我们不得而知。

就算珍妮以诚相待,用自己的秘密交换苏菲的秘密,苏菲也没透露自己被雇主解雇的实情,因为实情涉及到苏菲的阅读障碍。

苏菲拿着购物清单,在商店假装识字时,表现出的满足有多强烈,秘密曝光时,她的痛苦就有多强烈。秘密曝光是这部电影的最终boss,杀掉所有知道秘密的人似乎是苏菲的最佳选择。

因此,珍妮应该庆幸苏菲没告诉她真相,不然猎枪里的子弹恐怕也有她的一份。

苏菲没有羞耻感和愧疚感,杀人对她来说毫无负担,她只需要决定杀人的理由和杀人的方法。珍妮恰巧提供了理由和方法,就像她帮苏菲挑选巧克力一样。

珍妮的欲望并不是复仇,她的欲望是拥有雇主夫人的生活。

她年轻时梦想当演员,却失败了,角色被一个金发女郎抢走。

在珍妮的眼里,雇主夫人是个模特,珍妮认为模特就和演员一样,在珍妮心里,自己本该是一个演员,因此,雇主夫人的生活本该属于她。

然而,珍妮只是个邮局职员。梦想破灭,爱情失败,连抚养孩子都出了差错。

种种失败的累加,更加剧了她对本该拥有生活的渴望。

珍妮跟雇主一家过不去,并非仇富,也不是因为和男主人合不来,是因为女主人的退休模特身份,珍妮才盯上了这一家人。

起初珍妮只是好奇,所以她千方百计接近雇主一家,比如珍妮蹭女主人的顺风车。

比如她借口给苏菲送信,参观雇主的房子。

虽然不能拥有,但是看一看这种她本该拥有的生活也让她满足。

因此,珍妮总是私拆男主人的邮件,窥探雇主一家的生活。

从女主人和苏菲的对话,我们看出,男主人不待见珍妮。

女主人尽量保持社交礼仪,但是隔着后视镜看向珍妮的眼神也透露着嫌弃。

即便是这家人里最温和的女儿,在向珍妮提供帮助之后,也轻慢地把珍妮手帕丢进她的车窗。

珍妮想通过接近雇主一家缓解欲望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痛苦,却处处碰壁。

因此,她接近苏菲,利用苏菲体验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即便只是在房子里参观一下,或者在佣人房间看一看当时象征优越生活的卫星电视,这样她也能满足。

利用苏菲的另一个好处,是报仇,教唆苏菲,给雇主家添一点儿小麻烦,这是他们长久以来轻慢珍妮该付的代价。

珍妮和苏菲不一样,她是个普通人,一个假装反社会人格的普通人。

别人不待见她,她会记恨,别人训斥她,她会感受到羞辱,她利用苏菲,教唆苏菲,反而被苏菲影响,对苏菲真情流露,却换不来对方的真心。直到最后,她只想搞点儿恶作剧,却被苏菲拖下水,连命都搭上了。

在她对苏菲坦言自己误杀女儿的经过之后,苏菲不为所动,这才使得珍妮假装强硬,她要让自己相信,她才是两个人里最酷的那个,她才是两个人里的领队。

为此她大肆破坏,用猎枪虚张声势,没想到苏菲真的开枪了。

她叮嘱苏菲,清理现场,还让苏菲报警,自己却驾车逃离现场,把锅甩到苏菲一个人身上。却没曾想自己连运气都不如苏菲。

假如苏菲是恶魔现世,那么珍妮顶多是个演技拙劣的恶魔崇拜者。

认为这两个人能代表贫苦大众是错误的。被他们杀害的亲生父亲和亲生女儿与他们并没有阶级矛盾。

他们的暴行跟阶级没有关系。他们施暴是因为他们是病人。他们的暴行欠缺的仅仅是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一次杀人是因为贫富差异,谁又能知道,下一次他们杀人的理由又是什么。也许因为一个玩笑,也许因为一块巧克力。也许因为某个不幸的人,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

苏菲和珍妮这样的病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都仍旧是病人。社会地位和财富不是灵丹妙药,因此治不好他们的病。有病就应该去看医生。

假如珍妮和苏菲这样的病人,他们握有财富和权力,只会变得更加危险。

至于男主人乔治,他的病是既没教养,又愚蠢。这种病就连医生也治不了,能帮他的只有他爸爸,或者弄一本《教父》多读两遍。

文/逐年追影(一个研究电影的公众号)

 5 ) 镜子与电视

去年的《寄生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寄生虫》本身的高质量以外,个人认为它取得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的支持。而获得这种支持的很大原因是《寄生虫》是以家庭的价值观为基底的,无论阶级社会怎么黑暗,基宇都留在母亲身边,并爱自己的父亲,所以才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家庭是人类所共同的情感,把角色设置成家庭让观众可以快速理解人物的情感联系,比如奉俊昊导演的前作《汉江怪物》,主人公就设定成一家人。

而在这部夏布洛尔导演的《冷酷祭典》中,尽管依然是底层攻击更高阶层的故事,就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为基底了。事实上《冷酷祭典》的作为更高阶层的佣人的女主人公从来没有过实现阶级上升的希望。电影有很多关于镜子的构图,比如女主角离开的时候,就是从镜子中离开、女主角和自己的朋友交谈也凭借镜子和她处在了同一个画面,镜子这种东西在电影里很大程度上隐喻着人精神的另一面。电影就聚焦于这个更真实的故事的进行阶级报复的人的精神世界。

电影的另个有趣的线索是女主角房间的电视,电视一开始被女主角看各种无营养的电视节目,女主角的朋友喜欢在上面看电影。电视某种意义上是毒害底层思想的东西,房子主人的女儿就抱怨在人家房间里放台电视是让对方变蠢。但是电视其实是给孤独的来自底层的女主人公创造了一个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可以封闭自己。当男主人打电话要求女主角为他拿文件时,因为这个要求会暴露女主角是文盲这个她极其不想让他人知道的信息,她先是挂断了电话,电话再响,她马上上楼打开电视并且调大电视的音量来“掩耳盗铃”假装听不到电话的声音与前来拿文件的司机的声音。电视就为女主角创造了一个私密的空间,隐喻着女主角在自己内心空间的自我封闭。有趣的是当一家人开除女主角后又把电视搬到自己的空间客厅,不过他们看的不是没营养的电视节目,而是高雅的歌剧,尽管观看的媒介一样,但是富人仍然想在内容与穷人做区分,但是他们其实也是在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空间里只能听到歌剧的声音而忽略了女主角和朋友的声音,最后迟迟地注意到却迎来被杀的命运,这也是对于媒介的另一种批判:无论媒介承载的东西可以多么丰富,媒介本身就是创造某一群体的共同认同,是一种封闭自己于自己的阶级与身份而不去寻求更广泛交流的证明。

 6 ) 我用冷漠祭奠过往

虽然在社会学院活动了3年,但视角丝毫没有变得宏观。所以我从不喜欢用阶级的眼光来读故事,我也实在没有从此片中看出什么阶级对抗的意味。原本以为是讲比戈达尔片中的娜娜还要所心所欲的两个女人,就是那种没有灵魂的鸟, 可是转念一想,鸟并不会冷漠,焦虑,恐惧,更不会愤怒,施暴。

  电影最后的爆头高潮倒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从主人拿猎枪的镜头就猜到了这个结局。真正扎心的是主人让苏菲帮他找文件的那个桥段。因为害怕被发现自己阅读困难,苏菲故意挂断电话,放下手中的活,一头扎自己房间里将娱乐节目声音调到很高,用来盖没电话铃声与门铃声,装作什么都听不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念念不忘苏菲面无表情坐在电视机前的情景,她像受惊的鸟一样拉开窗帘窥看窗外,我竟然不反感,甚至觉得心疼。

  主人很着急,很焦虑,苏菲也很着急,很焦虑,苏菲找不到理由去缓解主人的焦虑,只因为她需要先缓解自己的焦虑。

  那是一种我多么熟悉的逻辑,所有的冷漠与逃离都显得那么似曾相识。

  其实在电影开头苏菲与主人关于配眼镜的对话中已折射出那种凉意。从信口开河说自己不愿意学车到撒谎眼睛近视,主人把她带到镇上,她却偷偷跑去买零食吃,再到小摊给自己随便买了一副眼镜,这一切的语言与行为都看似非常自然,然而空洞生硬,近乎麻木不仁。

  我感觉背脊发凉,仅仅因为我想不出,如果没有最后的屠杀,苏菲到底错在哪里。如果说珍的行为乖张,她的自我与暴戾随处可见。苏菲则显然不是什么明显意义上的恶人。她拘谨敏感,做什么总是小心翼翼,工作十分认真卖力, 她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吃零食,看电视,即使是那些小小的谎言在生活中亦不过随处可见,琐碎平常。她时不时的生硬无理透露出的不过是些许笨拙的单纯。就连在最后那场屠杀中也显得被动,平淡。或许碰上珍这样的女人,我们会觉得厌恶,但是对苏菲,要么像主人一家,虽然觉得有点怪异,但也不失喜欢,要么,就觉得彻骨的恐惧。恐惧她身上流露出的那种莫名的冷淡。

  如果故事止于那个夜晚,珍与苏菲看完电视后径自扬长而去,也许挺好。但谁知道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悲剧发生在另外的地方另外的人身上呢?

  娜娜就没有伤害他人,她和男朋友分手,她在电影院看被烧死的贞德,黯然垂泪,她随意轻吻自己喜欢的人,她在台球室里乱逛,她在进入电影圈失败后转行做了妓女。她也许疏离淡漠,但是绝不冷漠扭曲。虽然娜娜最后也难免一死。

  电影的第九章,她与一个老哲人对话时候说,“我想我们总要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们是自由的,我举起我的手,我有责任,我转动我的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抽烟,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依然有责任。”老人说,“三个火枪手中的Porthos,他一生从没有思考过,他必须把一枚炸弹安置在地窖中,他点燃导火索跑开了,可突然间他思考起来, 他想怎样在迈一只脚前先迈另一只脚,于是他停下脚步,无法挪动一步,他第一次思考就害死了他。”

  如果回到电影,我倒觉得这场悲剧从起先其实就包含了某种宿命的意味。这种注定并非基于她们都已有命案在身的事实,而正是基于一种“凡事都可行”式的自由逻辑。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思想造成悲剧,造成悲剧的正是某种思想。

  此外,对行为不需要负责任其实也很容易就构成一种看似合理的逻辑,有一个或若干个充分的理由就足以,信手拈来将其拼贴到因果的链条里,构成的逻辑构架会不但自然而且美丽。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既充分又值得怜悯。

  珍极其厌恶和仇恨乐丽芙一家,她觉得这些富人和中产阶级都是恶人,而苏菲则认为保护好自己,不让别人发现自己是文盲的事实最重要。她们的一切憎恨与谎言显得都是那样理由充分,她们又似乎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别人或者异于自身阶级的他人的生活。

  她们在自己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中生活得十分流畅,自然而又自得。

  同样,娜娜究竟是“把自己的生活借给了别人”,抑或是过于埋头与自己呢?

  对于生活,我们到底是无法掌控还是过度靠自己来掌控?

  也许,人离神越远的时候未必越有邪恶的心,反而是越感觉自己拥有自由。但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里其实已经散发出腐朽与死亡的气息,恶臭正在悄然向灵魂与生活各个角落弥漫。

  我们总是自由地悲伤,怨恨,奋斗或是爱恋,我们终有一天会死在我们的自由中。也许我们就是没有内部的鸟,也许我们都早已经死了无数回。

  至少对于我,大多时候不过生活在电影前部近四分之三的琐碎中,而这平淡的自由与看似的流畅中其实一直在酝酿邪恶与死亡的风暴,直至某一天,忽然就将我们吞噬湮没。

 短评

四星半,剧作与表演无可挑剔. 夏布洛尔不仅展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同时也发掘了无产阶级的两面性; 缺乏教育的粗鲁的穷人有什么理由不让那些富有教养的中产们统治,在体面的精英阶层的雇佣下又有什么理由不唯命是从呢?对这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观众的立场与对"仪式"的解读. 然而电影(大银幕)终究属于资产阶级的消费品,被宗教与酒精――而今则是电视/流媒体――所麻醉的无产者,则在"仇富"的帽子下永陷于无知的轮回之中. P.S.看的时候认出片中的《唐乔万尼》是卡拉扬在Telemodial所制――这意味着我在智识上与被射杀的一家处于同一阶级,正与评论区批判两位女主角的观众们一样.

3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力荐

典型夏布罗尔,希区柯克的好学生(可能也拐弯影响到了欧容的风格)。暧昧的道德评判(不过显然还是同情资产阶级多一点……)。通过音乐来精确控制气氛。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3.5 严重恍惚了,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觉得于佩尔一人扮演了两个角色。。。实际如果真的这样是不是更牛呢

13分钟前
  • LOOK
  • 还行

桑德丽娜波奈尔和伊莎贝拉于佩尔的演技……牛逼啊……片子很好看,晚年的夏布洛尔够水准的,他自己也承认在改编时赋予了两个角色更多的魅力,我不知道波奈尔和于佩尔为什么这么迷人,是她们解析角色的方式?总之构筑了一个可信又美的电影里的小世界

1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4.5 昨晚看“分居”的时候就觉得阿姨跟Sandrine Bonnaire很像,于是开始很期待今晚,也许会是“Persona-1966”+“Riten-1968”。当Sandrine阿姨第一次沮丧于自己看不懂纸条,我的心便开始疼。一直疼到最后。最后开车撞死阿姨的还是那个死人牧师!他妈的。

21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深入骨髓的自卑感只有两种出路,毁灭对方,封闭自己,这部讲了前者。

25分钟前
  • 差生小明
  • 推荐

2009年电影节错过,想来真是一场梦;大肆评论的所谓阶级差异和没文化真可怕都不是重点,两个女人冷酷背后的故事像是隐匿于画框外的无形黑手,这才是掌控整部影片的核心;片名传神,冷酷之祭典;一路克制,结尾爆发真爽!道具、服装真美,俩女主绝配。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建议翻拍个中国版本:资产阶级家庭换成封建地主老财,文盲保姆换成大宅丫鬟,与贫农出身的寡妇渐生拉拉之情,挣脱了旧社会的礼教束缚不说,还携手加入了为穷人谋福利的XX党,最终在阶级斗争的号召下抄起枪杆子把旧东家灭了门翻身做主人,虽然拉拉爱人不幸壮烈牺牲,丫鬟却在朝阳的照映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31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弱者的反抗往往是粗鲁和令人猝不及防的。

32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推荐

荒诞。。。我倒是觉得有钱人的女儿挺好的,天性善良还主动要交Sofie识字。我倒觉得不是什么中产阶级和穷人的冲突,没那么深刻,就是个thriller而已~~ 镜头、剪辑和音乐倒是原始和粗暴~~

36分钟前
  • 红糖豆包
  • 推荐

三星半。夏布洛尔的故事从来都是引子,人才是关键。但他解析的重点又不是这个人失常的原因,而是着迷于那种逐渐失控的状态。他很有风格,绝不无趣,常常又有妙笔,比如对这个故事结局的把控。但是总让人抱有疑问,这种矛盾与黑暗是否真的导致这样的必然结局,还只是为了讲述艺术的一种表达。

3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片中对“电视”和“文字”作为媒介的特殊处理太有意思了,“文字”是资产阶级的装饰物,也是穷人无法逾越的障碍。资产阶级为了麻痹穷人在她的房间里安装了电视,但同时,他们自己也将引以为豪的音乐和电影投射成家中扁平的荧幕,这无疑暗示着笼罩在资产阶级之上的另外一种权力:电视的来袭。于佩尔最后死在神父的车下,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蝼蚁屠杀了大象,但它的身后还站着教会,他们接在富人之后扼杀无产阶级的暴乱。

42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8.0/7.5 在琐碎的生活耗尽了片子百分之90的时间,剩余的时间里,两位女人干净利落的干掉了一家四口.凶杀就这么简单,人心就是这么难测,温柔与狂暴,秩序与杀戳原来只是一指之遥,人类的良心在工业化的精密面前毫不留神就异化畸变.

44分钟前
  • 一一
  • 力荐

其实那则说“没有存在贫富压迫只不过是两个白眼狼”的长评,就能代表大部分处于“富人阶级”而不自知的人的想法吧。我们已经提供得够好的了,给予得够多了,为什么你们还是不知满足,怨声载道。即便我们叫你女佣,饭桌上谈论你的长相,把不要的电视丢给你用还觉得是一大恩赐,将擦完手的手帕扔在你的脸上。但我们提供你们食宿工资,愿意花钱让你学驾驶,对你好言好语的,还不够么?上过学的人最基础的识字也能做到,而女主不能,因为她从最开始就被夺走了资格。社会发展到现在,掠夺早已不再明晃晃血淋淋,手段改了,本质却不会变。

47分钟前
  • 骤雨至
  • 推荐

自卑是个人问题,对比现在这边的剥削程度,这家房主对这女佣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我倒是觉得这两人有严重的反社会人格。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人类永恒的矛盾,阶级在哪都一样。8.2

5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我靠!结局太牛逼了。前面慢点儿什么的总之一切都能原谅。两个女主间的感情非常暧昧,说是什么都可以,但这不是重点啦;重点是如果你真觉得老板一家很无辜又善良、两个女人没文化又恼人那就正中夏布罗尔下怀咯!

5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矛盾逐步积累,一步步提升冲突可能,直到最后张力释放。阶级差别和斗争,虚伪性和不能说的秘密、自卑。表演很好地表达了意图。还是要掌握文化啊——细心伪造现场最后还是没想到会有录音而且落入警察手中吧——向书籍(文化)射击是不对的。中产阶级审美趣味。构图提示矛盾和隔阂。莫扎特。歌剧和屠杀。

58分钟前
  • Basatio
  • 推荐

雇个保姆就相当于自己在家安插了一个阶级敌人,随时可以以无产阶级的名义大开杀戒。

1小时前
  • 苏莫
  • 推荐

中产阶级跟无产阶级是永远没法互相理解的,除了在看电视这一件事上。今天的中国跟电影里描述的那种对立一模一样,医患关系、贫富关系、官民关系。下层人对上层人的憎恨也许真的与那个人本身的品格或道德无关,而是憎恨他所代表的那种生活,那种我永远无法理解又让人嫉妒得发狂的生活。

1小时前
  • 刘康康
  • 力荐

无产阶级被“教唆”被“煽动”而革命的冷酷寓言,平淡生活中竟然充满杀机,最后的爆发很有冲击力。

1小时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