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容中尔甲  尼玛颂宋  赛却加  

导演:松太加

 剧照

阿拉姜色 剧照 NO.1阿拉姜色 剧照 NO.2阿拉姜色 剧照 NO.3阿拉姜色 剧照 NO.4阿拉姜色 剧照 NO.5阿拉姜色 剧照 NO.6阿拉姜色 剧照 NO.13阿拉姜色 剧照 NO.14阿拉姜色 剧照 NO.15阿拉姜色 剧照 NO.16阿拉姜色 剧照 NO.17阿拉姜色 剧照 NO.18阿拉姜色 剧照 NO.19阿拉姜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34

详细剧情

  一日梦中惊醒,俄玛在重病之际,执意踏上前往拉萨的漫长之旅。现任丈夫和儿子相继追随加入陪伴,这个家庭也在艰辛旅程中逐渐消除隔阂,达成和解。在途中,俄玛向丈夫道出深扰她多年的秘密;病逝后,俄玛未达成的夙愿,又终将如何?

 长篇影评

 1 ) 爱要隐忍。

22号才决定去上海,22号晚上才选了23号的电影,没想到23号一早就碰到了 阿拉姜色 的见面会,也是甚是喜悦。

这次电影节看了四部电影 阿拉姜色、再别天堂、摇滚学徒和闯入者。可以说,好电影和其他的电影差距还是非常的明显的。

我回来的时候就一直觉得松太佳的名字很熟悉,后来发现看过他的《河》,《河》讲的是藏族家庭间的事情,小时候一直不理解父母,父母也不理解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化都会有这样的困扰,就是这样一个很普世的事情。

而阿拉姜色也是这样,改嫁、念着前夫、前夫的孩子,也是这样很普世的事情。也和 再别天堂 一样,讲的是有关爱的事情。

————————

故事开始女主梦醒开始哭泣,从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女主梦到了前夫,女主在前夫生前约好一起去拉萨,最后却未能如愿。于是女主义无反顾的开始了朝圣之旅。

到朝圣的前一部分整个架构其实和《冈仁波齐》差不多,就是有人提起去朝圣,其他人都赞同,但是觉得路上危险太多了,最好考虑清楚。

————————

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女主回娘家去看自己和前夫的孩子。孩子不想跟母亲说话,我感觉是因为孩子觉得母亲对不起自己。况且外婆和舅舅对自己并不好。

————————

女主朝拉萨走了三个月,跟班的全跑了,只剩自己面容憔悴往前走,男主于心不忍跟了上来。不知道是心灵感应或是怎样,儿子说什么都要跟男女主一起去拉萨。

————————

然后就走到了故事的分界点,女主并重离开人世。男主陷入极具的悲伤,为女主处理后事,到庙宇为女主祈福,男主用了那张女主和前夫的照片,然后把他们撕开放在了祈福的墙上。后来儿子偷偷把照片拿了回来粘到了一起。

————————

又一个有意思的细节,首领的晚上,男主翻了翻女主背在身上的包,发现里面有她前夫的照片和骨灰,就顺手放在了帐篷外面,引得全场笑出声来,这两件事看得出男主小气、嫉妒却又爱女主深之切。

————————

儿子执意要跟着男主一起上拉萨,他们遇到了一头没有了妈妈的驴。说来也是很有意思,《河》里面也有这样一头羊,跟孩子长大,却在断奶之际必须与他分别。

————————

儿子爬上山顶看到了拉萨,男主无意间看到了那张合照,也许是觉得愧疚,也许是不好意思,也许是释然,决定把他们好好安顿在拉萨的庙宇里。他隐忍了可能的ntr。

————————

确实这部电影很容易跟《冈仁波齐》去比较,最近西藏电影多了起来,《冈仁波齐》、《七十七天》、《河》还有这部《阿拉姜色》等等。其中冈仁波齐和这部电影都是以朝圣为主线的。

必须要说,很多人看冈仁波齐和朝圣是从批判角度去看的,都给你修路了你为什么还要去朝圣,你为什么不努力工作赚钱。其实这种思路就是父辈思路,你为什么不相亲进国企吃饱喝足生孩子,我可都是为了你好。

藏族同胞可能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好,反而觉得我们不理解他们。

这也是张扬的问题,后来张扬的事情,那我就不说了,总之,现在我真的觉得冈仁波齐是一部很烂的电影。

阿拉姜色的导演松太佳是藏族人,虽然这么说有点片面,但确实还是藏族人能讲好藏族人的故事,能从藏族人的角度出发,在自己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的普世价值。

————————

电影里女主有一个描述我印象很深,她说她前夫生前身上插满了管子,她不想像前夫一样。

实际上是过度医疗的问题。

————————

人总会有一死,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况且哀痛都在生者身上。痛都是因为爱,坦然地面对死亡,也隐忍地面对爱。

 2 ) 朝圣路上没有奇迹 |《阿拉姜色》

《阿拉姜色》注定无法成为另一部《冈仁波齐》。

因为在《阿拉姜色》中,导演松太加有意回避了所有关于西藏的奇观。

那些在《冈仁波齐》中被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过的磕长头、布达拉宫、天葬、随风飞扬的经幡……在松太加的镜头中,全都不是主角。

布达拉宫的镜头只在影片结尾出现了短短几秒,磕长头也只是人物的动作逻辑,并非呈现的重点,经幡只在大远景的角落可见,而天葬干脆被导演彻底留白。

这或许就是藏地导演和非藏地导演之间天然的差别。

在张杨看来,把朝圣路巨细靡遗地呈现出来,已经让影片具备了某种神性,可供普通人做意淫般的瞻仰。

松太加的电影却在有意地摒除神性,还原人的姿态。

因为在他眼里,那些关于西藏的神圣标签早已融为生活的背景,无需被刻意放大或特写。

真正值得关注的,永远是人。

所以看松太加的电影,你依然可以清晰地辨认出那是西藏,但又绝不会止步于此,因为影片接下来将会告诉你,那里的人们遭遇的离合悲喜和你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这就使得松太加的电影,得以超脱于藏地特质,具备了更普世的观赏价值。

有人管松太加叫藏版“是枝裕和”,表面看是胡扯,细想有点道理。

两个人确有一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作者型导演,有很强的编剧能力,且关心的题材也多是家庭矛盾,并将大量镜头指向日常的生活细节。

松太加的前作《河》讲的是一个即将迎来二胎的三口之家中,小女孩的成长焦虑以及上一代父子之间的隔膜。

《阿拉姜色》讲的是一位继父如何履行妻子对前夫的遗愿,并与继子之间达成相互的理解。

这些“家长里短”式的生活困境,是枝裕和的电影都有涉及。

但同时,两者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一定程度上是由“文明差异”带来的,直观表现为电影的视觉空间。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人物,通通被框定在一个狭小局促的日式建筑中。

他们被困在其中,无法期待任何外力解决此中的矛盾,也只能在彼此不断的摩擦和碰撞中,磨出一份理解。

看是枝裕和的电影,看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这种羁绊,同时成为爱和恨的理由。它是《步履不停》里奶奶对爷爷年轻时出轨的记恨又隐忍不说,也是《比海更深》里良多怨恨父亲,又因走了父亲的老路而油然而生的那份理解。

反观松太加的电影,虽然困境相似,但所处的空间却彻底不同了。

我很喜欢看他电影里那些豁然出现的大全景镜头:远处是雪山,近处是青草,中间的黄土地上延伸出一条公路,人走在其中。

这时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变得那么渺小,而人与广袤空间的关系却变得无比清晰。

它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孤独时空,使人有了避开他人和自己对话的机会。

所以松太加的电影更关心人与自己的和解。

《阿拉姜色》的男主人公罗尔基自始至终都在纠结一个问题:究竟在妻子心中,自己和死去的前夫孰轻孰重?

这个问题看似是他与妻子间的芥蒂,进而演化为他对继子的排斥,但究其本质,无非是他自己心中无法排遣的一份妒意,与他人无关。

特别是在妻子死后,这个问题彻底成了他要独自面对的问题。

这还不算完,影片进一步向他提出挑战。妻子在临死前向他坦白,原来她执意要走的这段朝圣路,竟是要履行与前夫未尽的诺言。妻子恳求他带上继子走完剩下的路,去拉萨完成这段旧日恋人的夙愿。

可想而知,那一刻的罗尔基心情是多么复杂。

而与此同时,他心中的问题也在妻子离世后悄然变化:或许比起猜测妻子对自己的爱之深浅,更应该问寻的是,自己对妻子的爱能否包容下一句临终的托付和一个无辜的孩子?

罗尔基心里也没有答案,但是他决定上路,为了妻子试一试。

这似乎是典型的公路片模式。

可松太加执导的“公路片”,又有着明显反类型的企图。

《阿拉姜色》和他的处女作《太阳总在左边》,都涉及一段通往拉萨的朝圣路。

但有趣的是,两部影片主人公与自己的和解,都不是在终点拉萨达成的。

《太阳总在左边》中的少年尼玛,因意外撞死母亲而陷入悲痛,他带上一抔渗有母亲血迹的黄土徒步走向拉萨,期望获得救赎。

可预料中的救赎并没有如约而至,绝望的尼玛从拉萨返程。影片很意外地将尼玛磕长头的朝圣路全部略去,转而从他的返程之路拍起。

你能想象吗?

一部公路片的起点,竟是从一场失败的旅程开始的。

《太阳总在左边》从一开始,就宣告了公路片模式的无效。

与之相比,《阿拉姜色》是用另一种方式重复了这种无效。

罗尔基和继子诺尔吾历尽漫漫长路,来到了拉萨脚边。

而影片拍了他们进入拉萨后的场景吗?

没有。

终点拉萨只是在诺尔吾登上高山后的匆匆一瞥中,仓促现身,此后再无踪影。

镜头重新拉回这对父子,那一刻的他们因高山阻隔,无法看见拉萨,可是,他们却在真正到达拉萨之前,在那片毫无神迹的荒地上完成了相互的谅解。

松太加用这样的方式是要表达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是向所有对朝圣路、对拉萨、对布达拉宫怀有“刻奇”心理的人们发出的一次尖锐的质疑。

它指出一个简单到令所有人忽视的事实:与自己和解的钥匙不在拉萨,而是藏在内心。

那么朝圣路的意义就不再是终点拉萨,而是整个行走的过程。

准确的说,是这段路留给他们的一段独处的时间。

正如《太阳总在左边》里那位老者对尼玛说的话。他说:“当痛苦遇见时间和孩子,就会淡然失色。

影片中,尼玛最终回到了家,他没有舍得把那抔沾有母亲血迹的土留在拉萨,而是把它重新撒回了母亲死去的那片土地上。

而在终点,他的哥哥和小侄子正在等他回家。

《河》中,祖孙三代最终放下成见,一起坐在曾经阻隔他们的那条河前。

爷爷说:“咱们坐一会儿吧,等河清了再过河。”

小女孩说:“爷爷,我把小熊埋进了土里,等明年春天就会长出好多好多的小熊。”

这条河就是时间的本体。

祖孙三代看呆了,沉默了,终于明白只有时间会淘尽所有的泥沙。有时候除了等待,我们并不能做更多。

《阿拉姜色》的结尾,儿子唱起名为“阿拉姜色”的祝酒歌,那是这重组的一家三人唯一的一段美好记忆。

罗尔基给继子剪起了头发。让人恍然想起李沧东的影片《密阳》的结尾。

细碎的头发飘进了阳光里。

黑暗中,父亲对儿子说:“过几天,我们挑个吉利的日子,去拉萨完成你母亲的夙愿。”

其实,去不去拉萨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路上重新确认了彼此的情感。

比起日常生活,其实朝圣路上并不会有更多奇迹。

母亲终究会死,不会因为内心虔诚而获得新生;该忍受的痛苦还要自己忍受,并不会因为接近神明而获得特赦;想要获得的救赎或和解,仍需等待,因为时间已做了最好的安排,就像罗尔基最终明白的那句话:“一切皆是缘分。”

在这个寒冷的深秋,在这个最冷的档期,《阿拉姜色》注定将是一部被忽视的电影。

但我想说,无论如何,松太加都不该是一个被忽视的导演。

或许这一点,也只能等待时间来证明。

 3 ) 摘下藏族片光环,他再次讲了个淳朴的普世故事

(文章限于篇幅与方向,绝大部分的采访内容都未能呈现。想着实在浪费,特意整理出完整版采访稿,有兴趣的戳→专访松太加与容中尔甲:尊重作为个体的生命

本周口碑最好的新片,是《阿拉姜色》。

这部藏族题材的电影,讲述身患重病的俄玛(尼玛颂宋 饰)执意一路磕头到拉萨。

而她的丈夫罗尔基(容中尔甲 饰)与儿子诺尔吾(赛却加 饰),也相继加入这段漫长的朝圣行程。

看过《冈仁波齐》(2015)的观众,也许会以为这不过是又一部雷同的作品。

但其实,《阿拉姜色》除了同样展现藏民的虔诚,在故事结构、思想表达、共情冶炼上,都是另辟蹊径的

那段路,那些人,那份情,那种悟,都被导演松太加处理得克制,淳朴,却又充沛,动人

好电影当前,与阿呆前去采访了导演松太加与主演容中尔甲。

注:剧透部分不超过预告片与官方简介范畴。

大于寻常故事

容中尔甲透露,这个故事源自于他小学老师的真实经历

老师决心从老家磕头朝圣到拉萨,于是买了一头驴来搬运行李。

旅途中,他经历过生病住院,也经历过打工、修整,一直到3年后,才去到拉萨,而小驴也长成了大驴。

朝拜完后,怎么把驴子带回家成了他的心病。牵行不合情理,包车囊中羞涩,只能先把它寄养在当地,再作打算。

一人一驴之间的奇妙羁绊,放在朝圣路,放在天地间,已经是一个安然而深沉的故事。

容中尔甲给知名作家兼编剧扎西达娃(《皮绳上的魂》)讲完后,扎西达娃写出了一个完备的剧本

后来,导演松太加征得扎西达娃同意,决心增添内容,调转方向。驴仍在,但主体变成一个重组家庭

俄玛与罗尔基再结连理后,把与亡夫生下的小孩诺尔吾寄养在父母家中,偶尔回去看望。

结果,两代三人之间有着许多隔阂

但在共同踏上的朝圣路中,很多事情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而成长与改变形成了强烈的内部张力

综合了家庭、宗教与地域元素后,故事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容中尔甲喜欢这个故事,而且要投资,松太加便顺势邀他出演,因为需要找一个有生活阅历的演员

起初容中尔甲信心不足,还跟导演打趣,“我在歌迷心目中光彩了二十几年,不要被这个电影给毁了”。

但事实证明,他演得自然又熨帖,情绪饱满又感人。任谁都没想到,这可是他的长片处女作

而且,松太加在寻找合适演员与引导细腻演绎上也很有一套。

为《河》(2015)挖掘到的小女孩央金拉姆在上海电影节上,一举成为亚洲新人奖最佳女主角。

央金拉姆被誉为“小周迅”

这次走遍多所学校寻到的小孩赛却加,也能出挑地用神态与眼神,塑造出那个性格有缺陷的同龄人。

有了好故事与好演员,松太加还要力图保证各方面的真实性

虽然女主角懂得当地方言,但他和容中尔甲都不通,于是他们请来一位老师监督指导。

容中尔甲通过拼音、文字等符号来标记、背诵台词,还通过记谱方式来掌握语速与轻重。

松太加则一字一句地确定发音没有破绽,“我们在做一个文化的东西,不能毁在我们的每句台词上”。

有这样的工匠精神,才好成就一部优质电影。

大于藏民风情

《阿拉姜色》说了一个地道的藏民故事。

即便观众之前已经通过影像了解一二,藏族生活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层面,譬如对诺言的极度珍视

电影宣传语“一诺千里”,首要一点,就是这漫漫长路的还愿,未必没有千金珍贵

一切人情百态都围绕着一个“诺”字铺展。

俄玛为何如此不惜命也要跪拜朝圣,罗尔基与诺尔吾为何发生转变,都是因为诺言。

容中尔甲解释,“藏族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诺言一定是非常谨慎的。他一定不会轻而易举地给你许诺。如果许了诺言,他一定要想尽办法去实现。”

松太加补充说,“我们的传统里有一句谚语,汉族人的诺言在字面上——所以都是合同——藏族人的诺言在嘴上”。

这种诚信的本性藏到《阿拉姜色》的脉络中,为主角们信守诺言触动的观众,未必知晓他们本就如此。

说到底,这部电影在各方面都是克制的。

观众对展现藏民风情的电影,会有自然与人文风光上的期待,但《阿拉姜色》最大的风光,其实是人本身

松太加觉得,西藏题材的优势在于,无论镜头对准哪里,自然景观都是特别美的。

而展现寺庙、经幡等别人不懂却感觉神圣的东西,情感上未必能达到共鸣

他与容中尔甲作为藏族人,生于斯长于斯,觉得特别可爱的还是人。

因此,他“很想尊重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要把“镜头对准人的特写”,淡化“很多背后的景观和神秘的文化,或符号化的东西”。

在这种创作理念下,表演的风格也是趋于内敛的。

该煽情的地方,演员没有替观众把那种伤痛与感动给哭出来,而是全留给观众去沉浸,去承载,去咀嚼,去体悟

《阿拉姜色》把克制一以贯之,连音乐的用度也守得细谨

连场阴郁之下,俄玛就像一根即将熄灭的蜡烛,松太加与容中尔甲希望大家还能看到她的光亮,于是加了一首祝酒歌

一家三口在篝火旁,语言失去了沟通的能量,家乡的歌曲《阿拉姜色》成了传递温情与爱的载体

等到这首歌再度响起时,观众将会发现,那种变化,会是如此美好。

看得出,面对大众的期待,松太加在有所满足之余,暗暗实现了某种“反叛”

正是这种“反叛”,让《阿拉姜色》能在藏民风情的克制表达中,藏下更多的普世价值

大于藏族电影

可以说,《阿拉姜色》披挂着的是民族、宗教的外衣,可在内里,说的都是所有人的情感与困境。

电影最先突出的是罗尔基与俄玛的夫妻之情

罗尔基像是最温厚体贴的男人,面对妻子种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行为,他都愿意换位思考,予以支持。

当俄玛拖着病体磕头,放心不下的罗尔基总是三翻四次地追随,至死相守。

而在另一方面,母子情与父子情,又在一种冰冷隔阂中艰难推进。

是小孩本身存在情感障碍,抑或父母处理不好代际关系?答案将会随同他们的过往一并浮出水面。

完人形象的去除,好坏概念的消解,都在指向一种生活、生命的本真

《阿拉姜色》很有内蕴,会在呈现表象的同时拆解表象,也会把形象的碎片拼凑成更具共性的生态

于是,这电影就是“一花一世界”的注解,透过它,观众能在为别人兴叹之余,最终看到自己的种种

无论是过往、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无论是疑难还是解答。

又或者,无论是哪一种感情,哪一种向往,哪一种释放,哪一种抉择。

像极了人生,所有人的人生。

松太加说,“每个人在选择时没有对与错……片子的核心,就是超越自我。”

在完成如此宏大的命题时,他也没有刻意,而是将之视为“本能的选择”。

他觉得,“你为了得到1加1等于2,算出来的,都变成得到结尾的工具了,所以活不起来。”

而这个剧本,他只带着一个概念,慢慢写到三分之二时,“结尾怎么收场,就越来越看清了”。

因为有着对人的尊重,对生活的敬畏,作品才更贴近人与生活。

从这样的故事里,才更容易产生共情。

《阿拉姜色》这样一部不事张扬却直达内心的电影很珍贵,有机会的,都去支持下吧。

(图自豆瓣。文章修改版载于“万达电影生活”公众号)

 4 ) 年度最佳公路片之一,重新定义藏语电影

近几年,华语电影中涌现出许多“去西藏”的电影,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中长磕不止的洗礼之路,纪录片《大三儿》中的小人物梦想,无一不将观众的眺望点指向了西藏,那个象征着神圣的地方。

《冈仁波齐》

《大三儿》

如果说普通人去西藏只是为了洗涤日渐浮躁的内心,那么藏族人的西行之路则像是命运的召唤,那是一种对神圣的敬畏和虔诚,以身体为载体,摒弃杂念,磕头、匍匐、向着远方一步一步前进。

即将于10月26日上映的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中,我们又看到这熟悉的一幕。妻子俄玛重病之际,不顾亲人反对,执意踏上了前往拉萨的漫长之旅。与其说她迈向的远方是心中向往的圣地,不如说她是想独自一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她做好了最后告别,既不想因病连累丈夫,也不想留下人生的遗憾。

但显然,影片不像《冈仁波齐》那般从头磕到尾,而是将镜头真实地对准人物和家庭,探究的仍然是普世的情感价值,夫妻、父子、母子之间的彼此羁绊、隔阂、和解,才是影片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

正如俄玛要前往拉萨的起因,是源自于一场梦境,而梦在潜意识中其实透露出了俄玛本身的焦虑。她对于前夫的愧疚,让她不得不在人生最后仅有的几个月中,去完成那个承诺。尽管俄玛已经有了新家庭,现任丈夫老实本分,儿子也渐渐长大。但怀揣着的秘密,始终是这个重组家庭的情感隔阂,她需要用一场仪式去化解。

影片的前半部分,夫妻之间的关系成为叙事的焦点,秘密引发悬念。而直到真相揭晓、悬念揭开之时,故事才刚刚开始,新的矛盾、心理挣扎、情绪变化开始产生。

当妻子的秘密与前夫产生联系,最被刺痛的必然是现任丈夫。当丈夫发现妻子包里还留着前夫的照片和骨灰时,该是怎样复杂的心情啊?知道自己的另一半还牵挂前任,任谁心里都不会觉得好受。

只是还来不及难过,更大的悲痛来临,妻子中途死去,带着未完成承诺的遗憾走了。这成了影片的分界点,男人的隐忍和委屈化成了宽慰和包容,他选择为妻子走完最后的路,带着对妻子的爱意和柔情。

藏族歌手容中尔甲饰演的丈夫承担起了这样的角色,妻子的死亡,留下的承诺,剩下的路途,他需要一并接受。破碎的家庭,叛逆的儿子,以及失落的爱情,他必须重新拼合。他的使命,其实是修复家庭和心中的伤痕。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中,探讨了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命脉和情感纽带,几个小偷组成了世间最治愈温暖的家庭港湾,令人动容。《阿拉姜色》同样用一对非血缘的准父子诠释了情感与爱,守护和责任。

影片的后半部分更像是藏版的《如父如子》,有着是枝裕和平淡隽永的感觉。父子俩在漫长的旅途中重新建立了新的父子关系,父亲用爱包容孩子的叛逆,孩子也对父亲依赖起来。失去了妻子/母亲之后,家庭还没有散,依然有着伟岸的身躯和渺小的背影彼此紧紧相依,这恰恰是这部影片最为触动人心的地方。

漫漫长路,两个男人相互依伴,这条通往拉萨之路,成为两人从防备到彼此靠近、互相原谅的治愈之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一个是从丈夫角色转换成为父亲,对调皮、叛逆的儿子百般守护;一个是重新回归儿子的身份,接纳原本陌生的男人的“父爱”,彼此温暖,共同面对往后的人生。

影片用这种身份的转变在告诉世人,父子关系可以超越血缘而存在,血缘是亲情的纽带,但情感同样连接着两个生命个体,甚至于,这种情感比血缘更加可贵。经历过从陌生到亲密,才让这份情感有了温度,可以互相取暖,度过漫漫长夜,度过最后的人生路。

影片的最后,父子俩终于登上山头,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布达拉宫,镜头以主观视角对准那片圣地,远远地凝视了片刻,并未再靠近。转而继续观察这对父子,父亲用热水温柔地给儿子洗着长发,洗净了污垢,也洗净了误解。

这便是最动人的旅途。一个被救赎,一个已成长,他们相互间达成了情感的和解与释放。

在这个镜头之后,影片戛然而止,响起了片尾曲。以一场平平淡淡的生活戏收场,已经很好地说明导演的用意。路途的终点不是终点,生活不会因此终结,而最最平凡的亲情才赋予生活的意义。

继《太阳总在左边》《河》之后,松太加再次用平静自然的镜头对准朴实的藏民,从旅途出发,寻求藏民们的精神寄托,又深入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让人物在起承转合中有了情感的转变。

《河》

《太阳总在左边》

疗愈和死亡,两个沉重的命题,再次在松太加的影片中呈现出来,并且相生相伴,汇入到普通人的生命中。这条仿佛被神谕指引的道路,却是由最普世的情感铺就,有隔阂,也有和解,有叛逆,也有成长,有死亡,也有重生。

这样的故事放在藏族群体中,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而镜头扫过的藏地风貌,用极致的环境氛围增添了自然性和灵性,带给人一种原始的纯粹的感动。虽然影片具有浓重的藏族风情,讲述的依然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故事,内里的家庭亲情、责任意识、人生哲理以一种平缓温和的方式流淌到观众心里,如水般温柔又坚韧。

其实从片名就可以看出影片的独特性和开放性,“阿拉姜色”是一首藏语歌曲,音译过来是“请您干了这杯美酒”,面向的不仅于藏族,而是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更广阔的世界。用这杯“美酒”欢迎远来的客人,也体现了藏族人的豪迈和热情。

近年来,藏语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们的关注,从万玛才旦的《塔洛》、张杨的《冈仁波齐》、松太加的《太阳总在左边》,到如今的《阿拉姜色》,以及影迷们期待的《撞死了一只羊》,导演们用电影这个载体推广着独特的藏族文化,让更多观众渐渐深入了解藏民的习俗,而不再以猎奇的眼光去看待藏族人。

电影《撞死了一只羊》

影片《阿拉姜色》无疑是今年藏族电影交出的非常优秀的答卷。在今年的上影节期间,摘得了金爵奖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上影节评委会给出了这样的好评:“该片坦诚而深刻,勇敢而不妥协,描写人生关系的复杂,也面临希望与救赎。”而此前,《阿拉姜色》还受邀参加了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的特别展映。

是啊,通往拉萨之路何尝不是人生之路?起点到终点,哪个更重要?或许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人和事,重要的是人生的最后旅途总有最亲的家人陪伴。10月26日,去电影院看《阿拉姜色》!

作者| 工藤;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5 ) 专访松太加与容中尔甲:尊重作为个体的生命

10月24日,首次尝试以2V2的形式,与阿呆一起采访了导演松太加与主演容中尔甲。二位戏中深沉内敛,戏外和善开朗。你会从交谈的气氛、创作的心态、为人的宗旨中,感慨个体的珍贵,读懂电影的内蕴。

聊了很久,不想浪费,特意整理出来。若想看提炼版的,戳→摘下藏族片光环,他再次讲了个淳朴的普世故事

(话说,尔甲老师很喜欢举粤语的例子,我特别想跟他说,我懂粤语,下次聘我呀,哈哈。)

关于合作的缘起

M.I.:两位合作的机缘是什么?

松太加: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写剧本,心中必须得找到这个演员。我开始想到的就是尔甲老师,我觉得气质符合他,但当时没跟他说。创作完了发给他,他看了后特别喜欢,而且他要投资这个电影,我就说,喜欢这个剧本的话就让他来演。刚开始他不太愿意,也是没有自信还是什么(笑)。

容中尔甲:对,没自信。我跟他说的原话就是,我在歌迷心目中光彩了二十几年,不要被这个电影给毁了。我说我不干,哈哈哈。

M.I.:但其实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演戏,很自然,很娴熟,情绪把控很好,怎么做到的?

松太加:其实艺术在某个层面上是一样的,通的,尔甲老师在音乐上出道二十几年,跟他一点,一说,他的悟性特别高,就明白了。一是气质选对了(笑),二是悟性特别好。

容中尔甲:有一次路演,(有人)说你为什么选容中尔甲,他绕绕绕了半天,说不清楚,最后他说,因为我需要一个男演员有生活阅历,长得吧,就是难看一点,哈哈哈哈。

松太加:那个没有,哈哈。

容中尔甲:长得难看的,那我有信心哦(笑)。

关于语言的把控

M.I.:那接拍后,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容中尔甲:什么准备都没做,而且台词都没背。拿给我们整个剧组的台词是汉文的,但是我们要说藏族方言,那个地方的方言我不会说,所以我背那个汉语台词没用。反正直接去片场(笑)。我们请了一个会说那个方言的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就相当于突然让你用粤语拍电影,我就用拼音、汉字、藏文……各种会的,记那个发音。语速、节奏、轻重,重音落在哪个地方,用音乐记谱的方式来标,然后背,第二天去现场说。

M.I.:但外行人都听不出来。

容中尔甲:只有我自己知道。拍得差不多了,导演才知道我也不会那个语言(笑)。但导演也是啊,听不懂说的是什么,只能看表演(笑),全靠语言导师指导。

松太加:他就戴着耳机,坐在旁边。

容中尔甲:他说语音没问题,导演就说,过。如果是语音有问题,就不行。为什么呢?我是死记硬背的,假说我有四句(台词),我把四句背了以后,女主说一句,我说这句,她再说一句,我说这句,我是背死的。结果呢,我把这句忘了,她说这一句,我说了,她再说另一句,我就说下面的了(笑)。老师说不行不行不行,人家还没问,你就把答案说了,哈哈哈。

阿呆:主角都不会方言吗?

松太加:女主角是会的。

阿呆:所以您跟她对戏时,她说什么你是听不懂的。

容中尔甲:听不懂,而且我自己听的时候也听不懂,哈哈。

松太加:用藏文写的话,他们也没学过藏文。直接按发音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我这次遗憾的就是我听不懂台词的节奏,(不知)掌控在哪个地方。但还好,我们拍完以后,第一时间让懂这个方言的来把关。因为我们在做一个文化的东西,不能毁在我们的每句台词上,所以一句都没问题,过了,就踏实了。

容中尔甲:剪接出来后,我专门把那个初剪版拿去找懂这个方言的人,而且找了很多人来看,都说语言一点问题都没有,说得很好。而且他们都以为我会说这个话(笑)。我们都是(说)藏语,但我是另外一个口音。比方说我们这次电影拍的是粤语,但是我讲的是上海话。

阿呆:导演为什么要挑战自己也不懂的方言?

松太加:本身故事的发源地区在那一块,所以必须得按照他们的方言来。我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些藏语片,汉族导演拍的,台词完全是不搭嘎的,包括张杨的《皮绳上的魂》,一家人有些讲安多话,有些在讲康巴话,都砸了。外行人听不出来,但是我们作为藏族,感觉是不对的。一家人一个在讲上海话,一个在讲广东话,听着不舒服。

容中尔甲:你说你们相互能交流吗?交流不了嘛。

松太加:所以必须尊重这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下了很大功夫。

关于创作的原型

阿呆:故事是有原型的吗?

松太加:有一个原型,但是跟原型完全是两回事。

M.I.:主要是扎西达娃老师在创作这个故事?

容中尔甲:我把故事讲给扎西达娃老师听,就像这样录了音,然后他回去就把故事以剧本形式写出来。后来征得他的同意,由松导来修改,成了现在这个剧本。

松太加: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样。原来有一个汉族的女的,和一个男的爱情故事为穿插,我把这个砍掉。一切都是在扎西达娃容许的情况下改的。

M.I.:故事最开始的灵感是怎样的?

松太加:就是那头驴与老人的故事。我写的过程当中,老是觉得这也可以是个完整的故事。

容中尔甲:那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我小学一个老师,从我们老家磕头朝圣到拉萨。因为没人背东西,他就买了一头驴。他中途还要修整一段时间,打工一段时间,还有生病住院啥的,三年才到拉萨,小驴也变成了大驴。他朝拜后要回家,不可能牵着这头驴走回家,那头驴也不可能搭公共汽车,对吧?包个车把驴拉回来吧,他又没那个钱(笑)。所以怎么拉回去成了他的心病,最后还是把它寄养在拉萨,然后他就回了老家,一直想办法。原来我给扎西达娃老师讲的是这个故事,后来松导就把整个故事改成现在这个重组家庭走上旅程,女主角死掉,然后我们怎么继续下去,内部张力就提升了很多

关于诺言的神圣

M.I.:诺言贯穿了整部电影,你们怎么看待它?

容中尔甲:藏族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个诺言一定是非常谨慎的。他一定不会轻而易举地给你许诺。如果许了诺言,他一定要想尽办法去实现。比如说抽了三四十年烟的人,他一许诺要戒烟,发了誓,他就一定要把烟戒掉。那就很厉害的。如果不许愿,他就戒不掉。但是许了愿,他真的会戒掉。

松太加:所以我们的传统里有一句谚语,汉族人的诺言在字面上,所以都是合同,藏族人的诺言在嘴上,这是两个民族不一样的。

容中尔甲:而且我老家离拉萨很遥远,聊天的时候我们很忌讳嘴巴里面说拉萨。为什么呢?因为你这样说的话你要去。包括太阳,我们这样指太阳是不行的(食指往上),这是起誓,很忌讳的。但是你如果要起誓,你要干个啥,你就一定要兑现。

松太加:不然会看不起你。特别是一个男人的诺言。

容中尔甲:说大点,我们现在的社会,物质发展这么快,人与人之间,各个方面其实缺少的是坚守承诺。

阿呆:起誓源于宗教信仰?

容中尔甲:肯定是,所以你会受它的约束。

松太加:所以罗尔基(容中尔甲 饰)在每个十字路口的每个抉择,促动他的,多半还是背后的文化、信仰、价值体系。比如开始撕照片的时候,是他作为一个人本性的流露。(但)慢慢地,他会纠结。

容中尔甲:一般来讲,走到半路上,老婆死都死了,如果没有这种信仰的支撑,没有这种爱的坚持,可以把她埋葬了,处理完后事就回来了,不去了嘛。

松太加:所以每个人在选择时没有对与错,片子传达的就是跨越,他自己对自己的跨越。这种东西是这个片子的核心,(即)超越自我

关于基调的克制

M.I.:电影展现出来的宗教给人很温暖很熨帖的感觉,寺庙中僧侣的话很平淡,但回味起来觉得很有力量。怎么构思的?

松太加:可能还是自己的体验与生活吧。比如喇嘛第二次在照片上写字时,他说,“到底是哪一个人去世了?”“两个都去世了。”喇嘛无意之间就说,“是两口子啊。”——活着的人是最痛苦的,藏族人对死亡的态度是,一块死的,没有增加痛苦嘛,这是幸福的,会说两个人多有福呀,一起离开——他那尴尬啊,一看就是结婚证嘛,夫妻嘛,那他算什么啊?撕照片的动力也在这儿。没有那句话,他也许不会撕。每个人都有埋伏的点在里面。

容中尔甲:一个小孩,也没什么大道理,我就是不想把父母留在那个地方。多朴素,多有力量的一段话啊。

M.I.:创作非常克制,但感情很深厚淳朴,非常可贵。

松太加:这是没有刻意的,是本能的选择。很多剧本,会想好结尾怎么收场,人物怎样。你为了得到1加1等于2,所有(人和事)都变成得到结尾的工具了,所以活不起来。我只有一个概念,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结尾怎么收场,就越来越清楚了。我特别尊重人,我塑造出来的那个人,他的性格,他从小的成长,片子里没展现,但会有一个大概的脉络在里面。

M.I.:您表演时会否也顺着克制的风格做调整?

容中尔甲:会的。导演对摄像要求克制,对我们的表演也要求克制。我印象很深的是广州有一个朋友,她看了这个电影,说哭得稀里哗啦的,哭的原因并不是被你们打动了,而是在电影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里面的信息量很大,某一个信息触动了我。而且该有泪点的地方,该煽情的地方,你们一点都不煽情,你们很克制,这样反过来让我们观众很难受,更痛。演员表演很克制,观众恰恰没地方发泄了。如果你稀里哗啦地哭了,我的情感已宣泄了。

阿呆:我看的时候有个地方特别难过,哭了。庙里有个僧侣跟男主说,你要写什么,给多少钱随缘。感觉那些话他们说了几百遍,很普通很日常,但好像特别有安慰人的力量,突然感觉有些人离开没有特别可怕,突然就特别难过。

容中尔甲:对。就像刚才我说的,一个人找到他痛点的地方不一样。有些看到小孩,他哭,有些是俄玛死了时候要哭……

松太加:有些人是一家人围着篝火唱起那首歌时,有些人是(罗尔基)背对镜头,面对一个水泥墙哭的时候。所有个体都不一样,背景、环境、历练不一样。

关于人物的塑造

M.I.:好心人丹达尔说,“我父亲也朝圣,从前我不理解他”,他与主角形成了对比,也推动了转变。设置人物时是怎么想的?

松太加:每个人的任务,他必须一出场就负责。神必须得出来,而不是像道具、符号一样。不是说了这句台词后,他们就变成好人好事一样,而是因为他有这个痛点,所以无私帮助男主,这也是补偿自己的缺口。不是刻意说藏族人特别善良,就是素描一样写出他的神——我没帮到父亲,读懂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这也是圆满收场。

M.I.:两对父子情也是非常突出的,其中男主与小孩的关系一直在变。

松太加:对。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男主是个特别好的人。慢慢地,在水塘边,孩子把他揭底。“你曾经讨厌我,我曾经想跟着妈妈过来的。”说出这种话时,你能面对得了小孩的眼神吗?所以慢慢地,要有接纳的过程嘛。

容中尔甲:所以导演想把我塑造成一个坏人。我后面就自己把自己的形象拉回来,哈哈哈。

关于小孩的演绎

M.I.:小孩眼神很凶,演得很好。当时怎么找的?

松太加:我的一个直觉。我的团队拍了很多可爱的小孩,我说不对。我也没办法描述,就带着团队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去,一眼就望到他。小孩的台词量非常少,必须全靠神态、眼神。就是看着他的时候,他就不敢面对你。不是怕,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母亲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孩性格有缺陷。他眼神得特别好,就选择了他。

M.I.:对戏时呢?

松太加:戏里特别紧,戏下两个人玩得特别嗨。

容中尔甲:拍的时候是那种对峙关系,就像老鸡公和小鸡,哈哈。

松太加:一听到我说“过”的一刹那,“欧耶”,小孩也是(示范高举双手)。那么严肃的一个男人,一下子跟小孩似的。

阿呆:小朋友是怎么做到的?他又不是专业演员。

松太加:直觉对了以后,优势发挥到极致。之前《河》里的小女孩央金拉姆,也得到了上影节的亚洲新人奖最佳女主角。很多人在问,其实没什么,就是感觉特别好

关于共性的焦点

M.I.:电影说的是很共性的东西,表现了许多家庭的和解与成长,也反映了共性的社会压力、精神困境。

松太加:其实特别简单。我不是想好了以后,有目的性地去创作。我是出于一个无意识的创作过程。我侧重人物的情感选择,完了以后,传达什么东西就没有了。每个人都不一样,自己观看的心理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解方式。我之前想要在电影里提出很多问题,不是藏族人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人,对于情感的困惑。这是我一贯坚持下来的。我有很多困扰,在抉择上面,哪个是对,哪个是好,哪个是错,把所有问题都扔到电影里,但是不要一个解答,就是每一个人都去读解,这样一个电影就完成了。我不是上帝,我跟你的经历完全不一样,你干嘛要干涉我的精神层面或思想上的东西?我有这种可能性,就是这种问题,抛给你,你去读解,每个人都找到每个人的,对号入座也好,不对号入座也好,就是开放性的。我不希望是一个特别上帝性的(姿态、视角)。

M.I.:说起藏族片、朝圣片,观众可能会对藏族风情、风景有所期待,《阿拉姜色》在这方面有所压缩,作为摄影师出身的您,是有意让景色克制,不要喧宾夺主吗?

松太加:西藏题材的电影有一个优势,随便拿一个相机,镜头对准哪个地方,自然景观都拍得特别美。另外,展现一些别人不懂的符号化的东西,寺庙、经幡等,给人的感觉特别神圣,但神圣也不懂,情感上没有共鸣层。我跟尔甲老师作为藏族人,在那片土地成长,我觉得反而风景与人特别可爱。以往淡化了很多人,自然景观中,人变得特别小。所以,我很想尊重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所以镜头对准人的特写,忽略了很多背后的景观和神秘的文化,或符号化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讲人的故事,这种人的故事,意味着超越了特定的区域与宗教。我希望在全世界有很多人看过片子后,有作为人的共鸣

关于温暖的音乐

M.I.:《阿拉姜色》这首歌内敛,却承载了很多外放的情感。

容中尔甲:我觉得,整个东方文化有个传承,这种东西是存在脉络里的,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丢了。比如说我们看一个日本片子,不要说台词,一看影像,就知道是东方的,有日本的脉络、影像的传承在里面。在国内我们丢弃了很多东西,做商业片是没问题的,但我很想坚持一些情感的(传承),东方人肯定都会的,比如表达情感是含蓄的,汉族藏族都好,亚洲人肯定有共性。夫妻之间,男女之间,有传承的脉络在里面。所以古典的诗词、画等艺术作品,给我很多的启示和灵感。

阿呆:祝酒歌很多,为何选这首?

容中尔甲:电影已经拍到女主角要死了。导演跟我晚上在房间里聊天,感觉前面的部分有点沉重,有点灰色,而且导演也有意回避这些阳光和蓝天,所以死的时候也全是阴的天气。俄玛像蜡烛一样,我们现在关注她什么时候要灭,但能不能也关注她的光亮,让她再温暖一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想办法把这首歌加在里面。那个场景,女主角有她的心思,孩子有他的心思,我有我的心思,我们三个坐在篝火旁边,没有语言交流,这时候用歌声、音乐来交流是最好的,所以那时候唱我们共同的家乡的歌曲,这首敬酒歌,(尽管)没有酒,没有碗,(但)其实相互之间传递一种温情,一种爱。这一场也是导演临时加的。因为加了这场戏,后来导演又临时加了剪头,孩子不由自主地哼起这首歌。第一次小孩是不唱的,第二次不由自主地就唱起来了,小孩的心扉打开了,所以情绪、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合也在递进。歌用得特别好,导演说干脆把电影直接叫阿拉姜色。

M.I.:原本叫什么?

松太加:罗尔基的362天。我觉得像是一幅画,有一个灰调子,忽然加了一个彩色的东西

 6 ) 如父如子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阿拉姜色》是一首传唱在康巴地区的藏语祝酒歌,也叫《阿拉呛色》、《阿拉呛色儿》、《阿拉羌色》等。

祝酒歌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海内外,大多以衷肠之歌,应和美酒,表达欢迎远方来客的情绪感受。不仅是藏族,像蒙古族和彝族都有祝酒歌流传。作为一首当地祝酒歌,阿拉姜色对不善表达情感的电影主人公来说,更是起到了抒发内心的作用。

电影海报

男主演容中尔甲,是出生于四川阿坝州的一名藏族歌手。上大学以前,成长记忆中,总能在中巴车上,听他唱《神奇的九寨》之类的歌曲大碟。声音亢亮,山高水长。不过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机会去过阿坝州和九寨沟。可以想见的美好景象,只能寄身在歌声之中,祝愿着远方的朋友,赶紧出发。

这次的藏语电影,出走青海的安多藏区,由川西的康巴出发,目的地还是拉萨。电影画面温润,颜色饱和,主题曲情感充盈,《阿拉姜色》与之前藏语电影的地理背景,有着一眼可见的显著不同。

它被描述为“一百块钱可以回去”的地方,更靠近汉民族的农耕文明。

容中尔甲

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血缘命题的世俗情感。你不用惊讶,从日本的是枝裕和,到香港的年轻导演,不同国家地域下的人类家族,一直在重复演绎相似的聚散离合。

相比松太加前作《河》里讨人喜欢的“小周迅”,这次的小孩,面目并不亲爱。还有一句台词提及,他在学校总是跟人打架,犟得一副愠容,眼神是那种被抛弃的愤怒。他第一次出场,躲在门后不见人,我还以为,这个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

帐篷内

这个世界怎么不欠他?

这个世界欠他很多。孩子是为了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但许多父母,根本却没有准备好。《阿拉姜色》的认同障碍,同样会发生在东边世界。

不待见妻子带来的儿子,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参与一个孩子在失去亲生父亲以后心理建设的状况,这也是困扰无数现代都市家庭的难题。这个康巴汉子,自然也是不太懂。

电影说的,是需要时间,放下亏欠与偿还,他们彼此都需要的,是互相陪伴,走在路上的时间。《阿拉姜色》把心灵鸡汤化的人生道理,脚踏实地,化为了一条让人望而却步的漫长道路。

后来,在看到拉萨时,小孩已是衣衫褴褛,长发蔽目。之前埋下的买剪刀细节,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类似小处着笔,电影还有很多。

在路上

有人因小朋友角色,批评了《阿拉姜色》,但包括容中尔甲的小心眼、舅舅的直性子等一类呈现,反倒更见真实——

他们是有性格缺憾,活生生的普通人类呀。

想要朝圣的妻子,只因一个遗愿,就想去实现。她的做法,对被抛下的丈夫和儿子,显然都不太公平。她一旦上路,背后的家庭就失去了运转能力。

《阿拉姜色》没有表现这个家庭的过往矛盾,但在舅舅对待外甥的手段招数上,不难理解孩子的叛逆、反抗与愤恨由来。

经过《冈仁波齐》的票房发酵,藏民转山磕长头被放在了一个崇高的位置上,经过提纯想象,有如一帮钢铁意志、百折不饶的圣人。而《阿拉姜色》所透露的是,那些完成朝圣的,并不是被幻想的完人,而是带有一己心愿、私情未了的平凡人。

容中尔甲哀悼亡妻,却一番情感拉锯,把妻子跟前夫的合影撕掉,分贴在了墙上。藏语电影的老熟脸金巴,好像轮回一般出现,这次扮演的,是路上的热心人——

“兄弟,不用多说了,以前我也不理解父亲……”

原来人生真有一个阶段,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是不会听的。

父与子

前往拉萨的漫长路程,就如同偶遇,被带上路的小驴。人与人的情感,在这两个男人之间,无法用准确、妥当和理性的言语,去进行沟通——甚至根本是无法出口。因为有了小驴的加入,孩子与之建立感性的情感,并很快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同时又需要什么。

这个过程中,《阿拉姜色》既有表现小孩子的成长,也有较为隐秘的,关于大人的成长。容中尔甲终于习惯,并承担了一个父亲的应有角色——他一直渴望却未能实现的人生责任。行走千里,超越了血缘。

电影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磕长头去拉萨的路,有环境的艰险和突如其来的病痛与死亡,却也强化了人的情感信任与意志达成。

两个男人走上了路,一个失去了妻子,一个失去了母亲。他们因为同一个人,决定去往同一个地方,又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他们本是父子。他们最终成为了父子。

这条路,就是人生路。

一条名叫人生的路

 短评

从河到路,松太加描绘的家庭关系都在一条纽带牵系下打碎又弥合,一直变化并一直向前。相比于河完全自然生发的内在力量,这一部像路一样多了些人力驱使的作用痕迹,稍弱了些。7/10

4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4.5 很难想象这是容中尔甲的首度表演,个人认为这是21世纪华语片中最好的男性表演之一,极度复杂又极度纯粹,日后一定会因为这个角色反复观看这部电影。电影日后再理性评价,后半段看得情绪崩溃了,没怎么看进去。在不动声色中撕心裂肺,感觉自己连日的无力感,都在这对父子的互动里,一点点倾诉着。

9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和《小偷家族》一样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有隔阂和分歧,也有和解和包容。进藏的确不能净化心灵,朝圣的确不能不药而愈,信佛也的确不能万事如意。但是,一条川藏线使他们的内心得以连通,也使他们的血液得以融合。西藏之行让前夫如愿以偿“去了”西藏,让俄玛完成了遗愿,让罗尔基开阔了心胸,让诺尔吾学会了如何与他人(驴)相处,让村民弥补了曾经的幼稚,还让罗尔基和诺尔吾化解代沟,重新上路。一个人从吃醋“情敌”、不理解妻子、和养子没有共同语言,转为可以坚持走完妻子没有走完的路,可以放下嫉妒和狭隘,可以和“情敌”握手言和,也可以对“别人的”儿子视如己出……他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不是因为佛祖,而是因为妻子,因为养子,因为帮助过他的村民,更是因为他自己。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朝圣只是缘由,真正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俄玛对生命的恐惧、罗尔基盲目的嫉妒、诺尔吾的无法融入,这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在朝圣之旅中重新建立他们的情感纽带,公路之旅更是心灵和精神之旅。不过讨论重心有点失衡,俄玛的死放在开头或放在结尾都可,它放在了中段。

1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本质是个藏地公路片,没有一贯的神秘色彩十足,而是用纪实的手法去反映朝圣。母亲俄玛未完成的三步九叩首,由罗尔基父子去继续她的梦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拉萨朝圣过程中,熊孩子与继父,却逐渐产生羁绊。母亲重病去世,只剩他们相依为命。不是亲生,但浓郁的父子情,却依然打动人。容中尔甲演技还挺好,细腻而不浮夸。虽然有些平淡,这种题材无法大红大紫,却有着独特的价值。7分

18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摄影师出身的松太加,当了导演之后,从不炫技,他的片子一直以来都很朴素、沉着,很少有匪夷所思的民俗奇观。《太阳总在左边》《河》《阿拉姜色》三个片子加起来,可以算是“家庭三部曲”了,三个片子,感情浓烈在逐次递增。这部《阿拉姜色》,亲情范围已超越了血缘关系,松太加显然是个善良的自然主义者,在他的故事里,有怀疑却没有憎恶,有嫉妒却没有伤害,有死亡却没有绝望,有失去却没有一无所有,他只是顺着日常生活的脉络上,提炼出一些令人难忘的情感、气氛和细节,它们的纯净度就像中途帮助父子两人处理母亲后事的那一家人,以及那家人院子里一盆盆美丽生长的天竺葵,简单,纯粹,极富生命力。

2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冈仁波齐》一亿,《阿拉姜色》五亿。

24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木卫二傻逼。无法移情片中任何一个角色,这让人非常恐慌。作为一个男人,不能总跟在别人的后面。作为一部电影。要么只讲故事,要么只讲感觉,要么用故事讲感觉,三样都没有是干啥呢?要生活感就别给音乐,要戏剧化就把情感给到位,不然在干嘛呢?故作高深的拍了个极其弱智的故事。

28分钟前
  • 叶宁
  • 很差

女人身负病体在远行前对着故土三拜叩别,母亲慌张别过脸去拭泪任盆中的水倾地;男人将妻子的残照和一绺束发悬于寺墙,掩过头去伏身垂泣;孩子望向围着亡故老驴打转的小驴仔,流下不明所以的忧苦的泪来;眼泪是最软弱的东西,也是最敲打人心的东西;离开西藏五个月后,一再回想起拉萨。

32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难得的是没有以流俗的藏族风情堆砌奇观或刻意营造朝圣的神圣感,全片的关键词便是「日常」,以温情而不失真实的笔触描摹流淌在那块土地上的涓涓细流,有家庭成员间温暖的支持,亦能直面矛盾涌现时的逃避与隔阂,情感的内敛与迸发皆较自然。公路片范式下的各人成长,以一个家庭内部的变故表现藏民达观的生死观,叙事主体的巧然切换,暗指生命的传承延续,死亡能分离我们的,爱却永远不会。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作为汉族观众,看西藏题材难免会带上猎奇的心理,特别是那些藏区风光片和藏区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故事,把信仰拍的很魔幻,反正我是难以理解,更难以共鸣,喜欢不起来。到了这部电影里,虽然前半部分也是朝圣,但导演却是用纪实式的手法,从人物的心理逻辑出发,让人看到真实的藏区人民,从朝圣到生死,从信仰到如父如子的亲情关系,这种克制却又丝丝缕缕关联的亲情关系非常动人,让人看到有血有肉的人和那种朴实且普世的人类情感。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冈仁波齐的另一面,小偷家族的中国版,也还有人说这是藏地北野武和菊次郎。虽然看哭了并不一定是一部电影的最高评价,但这的确是这个秋季大银幕中最暖心怀的青稞精酿。

45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生命痛苦,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不了它的复杂性。

47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藏语电影出走安多,由康巴出发。原有隔阂的一家三口,从四姑娘山下的嘉绒出发,磕长头去往拉萨。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的人类世俗情感。这次的小孩,面目不亲爱,带着愤怒眼神,直到长发蔽目。漫长的路程,变成了人生的陪伴。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最难得是刻意淡化了表现磕长头的神圣感,选择用更多篇幅展现信仰和死亡构成的特殊家庭的关联。当藏区电影几乎都在用风景、用民族风情表现纯净淳朴的时候,这部电影少有的用温和日常来表现。另外,听到敬酒歌歌词的片名时,非常感动,导演有心了。

56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3.5 最精彩的表达是朝圣主体转换的不露痕迹又合情合理。朝拜本身的去魅化处理也是此类题材罕见的珍贵品质。

60分钟前
  • LOOK
  • 推荐

真正能和阿拉姜色对标的其实不是冈仁波齐,而是图雅的婚事呀。相比之下朴素的羁绊是有的,但表演还是欠打磨,该流露的地方大都叉劈,不该流露的地方又打不住,全片从情感传达上给人一种无法忽视的滞涩感。不过必须得说,松太加有一条描绘西藏的独特路径,他不需要蓝天,也不需要群山,他不把信仰和世俗对立,也搞天人交错的奇观。他只需要一个家庭。一种在地化的永恒。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说什么是缘分,带人家去西藏, 结果是让小毛驴背了一路的行李

1小时前
  • 丁一
  • 还行

比冈仁波齐好看一百倍!同为讲朝圣之路,并没有过多讲神啊佛啊念经啊,而是更多着墨于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小孩不可爱,丈夫不帅,妻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美。很多粗砺不完美的人物关系,但又自然夹杂着一些特别打动人的小细节。真的可以说是今年新片惊喜了。五星好评

1小时前
  • ishine
  • 力荐

“剪掉的头发,不应该乱扔,而应该把它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 嘉绒到拉萨,一千多公里的朝圣,太可怕了,这一路的信仰接替,隔阂化解,目的地已然不重要…“这也是一种缘分”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