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浇米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归亚蕾  杨贵媚  班铁翔  

导演:叶谦

 剧照

蕃薯浇米 剧照 NO.1蕃薯浇米 剧照 NO.2蕃薯浇米 剧照 NO.3蕃薯浇米 剧照 NO.4蕃薯浇米 剧照 NO.5蕃薯浇米 剧照 NO.6蕃薯浇米 剧照 NO.13蕃薯浇米 剧照 NO.14蕃薯浇米 剧照 NO.15蕃薯浇米 剧照 NO.16蕃薯浇米 剧照 NO.17蕃薯浇米 剧照 NO.18蕃薯浇米 剧照 NO.19蕃薯浇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0

详细剧情

  讲述的是寡妇林秀妹抚养两儿成家后,发现自己曾经“被需要”到现在“无关紧要”的现实转变,她陷入疑惑。而小她十岁的唯一老姐妹青娥的突然离世给了她巨大触动,已过七旬的她决定要在死神来临之前再次证明自己价值与存在感。在人的帮助下,在“魂”的引导下,在“神”的指引下,她挑战了一项不太可能的任务。在寻回丢失的自我的过程中,林秀妹重拾回家人们的再度重视的愿望真能如愿成真?

 长篇影评

 1 ) 不要再把红色沙漠植入乡土中国了

确实片如其标签:女性、老年、农村、方言,因为除了女主角是一位说方言的生活在农村的老年女性之外,这几个元素之间没有任何别的关联。

闽南语的陌生化同民俗、神灵信仰一起,构成了极前现代的农村,与先进的台湾省蔬菜大棚和站在海边的海军昭示出一种有意味的对比。(不过这不是完全的重点)

老人望向海市蜃楼般的城市群之时,呈现的并非“被遗忘”的怅然,而是召唤出一种关于现代性的乡愁——显然这一角色完全不是一个中国农民,而像是从城市带着浓浓的女性主义气质的情感苦闷,被错乱安排进乡土里的编外人员,在这种表达下,能慰藉她的当然不可能是这一“落后”村庄中肉身真实存在的淳朴男人,而是死去的另一位同境况的女性友人的幽灵,即从圆满或破碎的镜子里看到的那些充满了所谓现代性感性的自己(所以她最后选择成为她)。能治好她身体疾病的当然不是中医西医,而是神化了的民俗和被展现为巫医的宗教所代表的想象中的中国“史前”记忆。

历史很显然地断裂了,水土很显然地不服了,第五代的影响很显然地旷日持久了,我的观影时间很显然地被浪费了。

 2 ) #电光幻影# 《番薯浇米》闽南语版,生死不是落差,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那条路,只是,我们都没有拿到自己生命的规划书。

#电光幻影# 《番薯浇米》闽南语版,生死不是落差,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那条路,只是,我们都没有拿到自己生命的规划书。

避不开的生死,聊起来觉得很宏大,细想想,就是最基本的一个轨迹而已。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高潮低潮,所有的功名利禄,所有的艰难困苦,其实都是这轨迹上的图形。正是因为先有了轨迹的开始,和轨迹的结束,这一条仓促的人生道路,才显得特别紧凑。不知道长短为何,大概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恐惧点吧。唯有活着,才可以好好的谈论所有,看看事情怎么发生发展,听听心情是高是低,这条轨迹上一切的痕迹,都是依附,而我们对这条依附,恋恋不舍。

初看《番薯浇米》,确实是因为归亚蕾与杨贵媚的组合太有诱惑力了,知道是方言电影,知道是新手导演,但是都执拗不过对两位优秀的女演员的向往。坐在电影院里,就觉得这种沉浸还是值得的。

导演在电影里挺放得开的,并没有预期中新手导演的唯唯诺诺,又或者重大偏差,但是叙述节奏感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头重脚轻一般,可能因为杨贵媚的戏是戛然而止的,生得活氛,死的突然,于是一场戏突然从对手戏变成了独角戏,外向型戏多的那一个还是离去的那一个。独留下来一个不是太善于表达一般的,全靠内心的感受,缓慢的释放,自然是没有吵吵闹闹的杨贵媚的表达来得直接。以前有些小心思,不需要演出来,或者演出来了,还有一个人会给你说出来,说破他们,于是所有的情绪明明白白。可是突然变成了解说者的归隐。一切就变成了一种靠心灵去感受的样子。

电影节奏整体来说还是极慢的,加上风土人情的生活模式,电影有一种晃荡着的慢悠悠的感觉,可是好喜欢,看的时候会为了节奏和画面的一点点枯燥而沉闷下,可是越看,心里的感受越多。大概是导演自身想传递的,其实是比较直接和单一的,没有一般我们认为的很多导演总是试图一个作品里表达许多的东西,于是混合在一起,也是找不到一个平衡的表现。而这部影片渗透的东西反而比较简单到乏味的样子,于是就是那一点主线,配合着周围的滋味,却恰恰容易嚼很久。再怒赞一下两位主演,肯定不会尽如人意,但是还是很好看的。电影的画面也是很美的。

导演诠释的单一性有利有弊,其实他自身想表达的一切可能并没有完全通过电影表达出来,会很含糊,但是不会太多充斥,也没有杂乱无章,也算是利弊相抵。

文艺的片,是个好东西。

作者:小佛搞特

 3 ) 「不语068」温情是种鼓励——《番薯浇米》影评

开年第一部院线,也是华语、新导演、女性主题、地方文化的电影。过多标签也是该片避不开的特征之一。用学术语言来说,导演充分运用了职业优势,体现了个人话语风格,同时暴露出执行好剧本的能力短板

先说演员。归亚蕾和杨贵媚的诠释无话可说,细腻到位。而大量采用素人演员的方式,除去商业考量也是合适的,只是台词的部分值得更好。比如老太太的台词依旧不够生活化,导致演出痕迹明显,有些可惜。轻说重词是演员的功力,而导演的功力要体现在让台词更贴合表达。

前文提到该片的剧本是非常优秀的,在处理上,却缺乏整体设计,显得破碎。单看一些片断,很容易体会导演要传递的信息和情绪,但还有很多令人感觉多余或缺失(可能就是剪掉了)的镜头。这不仅是节奏、片断取舍、镜头语言等方面的问题,还可能涉及音乐、画面效果的配合。

比如踩水车的音乐,或许更轻柔一些,然后画面不加滤镜,会更显得自然动人。再比如结尾的晕眩效果,改为定格特写,可以减少突兀的魔幻感而增加凝视的思索深度。当然,可以看到导演通过自己多年的设计经验在人物服饰的色彩选择上几乎完美,但整体的韵味需要更统一。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曲很贴片又易传唱,甚好。但其它一些配乐混杂的风格,需要修改。

整体的节奏在一半的地方转折,这种近乎等分的做法是危险的。由于归亚蕾饰演角色的重心在于转变,这需要女主人物形象丰满的同时,补充前半段未完成的女配人物的建构,后半段的压力会过大。该片机械式重复并不能达到效果,使得女配的建构不完善,女主的转变就显得内容不足,需依靠更多现实叙事来弥补,而非思索深度来强化。

该片的呼应很巧妙,但稍有疑惑。梳头的桥段出现多次,最后剪短了想念,便了无牵挂的淡出是感人的。同时,影片也试图传递一些对现实社会的思索,在开头梳头后和结尾剪发前都加了一段江水的画面,浓烟无声的喧嚣和起初柔和晨光的安宁是强大的对比。但双重呼应之间的衔接需要更巧妙的“材质”,这是对导演之后习作的期待。

最后是加分项的考量,该片不张扬的手法让地方传统与人物故事柔和并行,并哀而不伤。许多桥段的设计是“高级”的。比如老太太深夜窥见的孤独,雨中道出生活感悟的悲凉与温暖。这都为之前的标签加了不少分。

最后的最后,严格按照分数来说是6.5分,但值得鼓励。

(文中图片均来自豆瓣电影)

「不语」,公众号“不著”的艺术单元之一,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willyi_")

【写在后面】:

由于本场是参加了风尚成都的专场观影会(再次谢谢Ben帅),在映前有叶导的自述视频。导演欲表达对母亲身份、老年群体、家庭关系、社会演变等多重话题的看法,选择落脚在“资深少女”面对生老病死的自我转变上。作为新导演,仍有一些“想太多”的痕迹,试图将自我回忆统统装进来,每一个细节都想给到镜头,这个时候,作品在家庭纪录和荧幕故事之间就有了平衡的难度。

不过重新激活自己的记忆,是一件幸事,尝试总是好的。在采访中,“不告而别”这个词出现了三次,就好像我们面对人生中的重要命题,往往没有思考好,便似乎错过了。社会,家庭,自我,人生重要的三个问题,我们都终将面对。有趣的是,面对自我,虽从来都不晚,却一般来得很晚。女性背负的“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在当下被更多地看见,这是叶导不断呈现的(从设计到电影)。突然有些期待男性视角的好片子,或许才能对当下迷茫的青年人树立更完整的榜样。叶导,试试?

 4 ) 《番薯浇米》:太闽南了,太闽南了

觉得还行的话欢迎关注公众号:一周五六的后仓库

这部电影今年年初上映,听友人提起过,最近听说视频网站上可看了,遂看。

观看后最大的感受——太闽南了。

全闽南语对白,故事发生地在沿海,公交车上印着泉州,遍布的石头房子。实际上归亚蕾老师一出来的服装,我心一颤。

包着花巾的老人,完全就是我童年记忆的复刻。这部作品勾起许多我年少时的回忆,太多太多。

完全就是闽南风俗大赏。但凡在闽南生活过的人,一定都会有特别深的感触。其中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

秀妹的两个儿媳在看《天线宝宝》,在计算着某个动作的发生。那会都说六合彩的开奖就是每天《天线宝宝》里的某个内容。记得过去小学的时候,上学路上有间铺子,里面的爷爷每天早上都在看《天线宝宝》

太**深刻了这里。

另外一个片段是阿水师给秀妹种了片三角梅,还弄了人力水车。怪浪漫的。

从角色来说三个主要演员都是台湾演员,其中归亚蕾、杨贵媚都是名声在外。当然口音上略有差别,我倒是听着其他演员的口音更亲切。尤其是腰鼓队的负责人,那个声,的确就是咱厝人的声音。

故事本身属于细火慢炖。角色呢,秀妹是一个柔和的老人,儿子在外。儿媳不太孝顺,孙子也不亲近。上了年岁还得跟着干活,是苦。有人对她好,又碍于乡里人言语,儿媳们的阻碍,表不得情,也苦。

归亚蕾老师诠释这个角色难度并不大,她本身形象就蛮符合了,加上多年的功力,让人相信也不难。算是需要用劲的地方就是那个特写,阿娥去世后的泪水。其他感觉考验不大。

阿娥活泼得多,插科打诨相当自然。杨贵媚老师演技到位。但角色也苦,孩子出海讨生活,一年见一面。老伴酗酒还爱动手。

比起归亚蕾稳、柔的风格,杨贵媚的角色更讨喜。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戏剧人物,这就是身边的那种阿姨,爱开玩笑,有时候喜欢占便宜,人不坏。

秀妹和阿娥关系极好,互相帮衬、互相扶持。我的理解里故事是希望传递两人的连结,秀妹一直为家庭,她很少为自己。而阿娥去世后她去打腰鼓和接受阿水师都是改变的标志。

就是转折显得,怎么说呢?就是转了。因为故事性不强,我觉得叙事的意味,它是在讲故事的,而不是在演故事。就跟前面我说到的细火慢炖,味道不浓。

抛开乡间的亲切感,我还蛮喜欢它的方式。拍摄上很整齐,这是导演的毕业之作,也是转型之作,确实给我一种蛮板正的感觉。看起来不复杂,很舒服。调色上有几处特别喜欢,但感觉前后不是特别统一。

就是慢慢地一步一步,就到了那个位置了。这是我觉得还不够好的地方,但剧本也是导演操刀的,很有特色。就是感觉痕迹化和设定感重了些。

这个片子非闽南生活过的人看,感觉肯定大不一样。我自己是带着滤镜看的,导演还原得挺好的,这是很真实的闽南生活。因大多人实在已经远离了那种生活,看见了,实在颇多回忆。

导演歌词写得可以。

但实在没有太多拍闽南的片子,听到最地道的乡音还是熟悉和怀念。生长于此,此乃幸事。

番薯浇米蛮好吃的,就是不能太稠了,稠了就没那个味道了。还就得稀,比起影片里的鱼脯,我还是中意花生,鱼脯还是太咸了。

7.5吧,家乡滤镜稍微给点加成。

 5 ) 你曾为远行和留在父母身边犹豫过吗?

首先感谢@方才说观影团 给予机会观看影片。

你曾为远行和留在父母身边犹豫过吗?你曾为对父母关心不够内疚过吗?你曾为自私阻碍过父母的决定吗?如果有,你可以去看一下。

各个名字中比较熟悉的只有李少红,也是因为今年她上了个综艺。归亚蕾很熟悉但是人和名字对不上,现在终于知道了。哎,片子看的我有点压抑,最看不得这种写实的剧情片了,因为太过于真实,映后的无奈感总是会延续很久。首先全片都是闽南话,如果各个主创人员都不是这个的确的人,无论后期配音还是当时的演绎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吧,致敬。秀妹是父母的缩影,艰辛的养育儿子成人退休还要帮衬儿媳,孙子不亲,儿子繁忙。一开始我以为她得了大病,但矛盾在于她又不吃药还卖掉,后来才道明是为了博取关注。就像孩童时期我们啼哭引起父母注意一样。她不与阿水搭伴,不知道真的是不想,还是世俗流言太伤人。这个地方我思考着,那些我们即使知道父母有问题也不许他们离婚只因自己想拥有一个完美家庭,那些丧偶独居一生孤独的人,每次想要搭伴受到的种种偏见,我希望我可以尽量不做那个世俗的人,每个人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论年龄大小。青娥的死很意外又很意料中,因为她偷菜的时候迷糊的时候我以为那个菜棚有问题[允悲]没想是生病,但有个细节是她的眼圈越来越黑,也预示了结局吧。她俩的相互扶持还真是挺戳心的,人越长大留在身边的朋友越少,一直陪伴的更是屈指可数,挺羡慕的。看到他们这样的生活,会想起我姥姥自己五六十岁干不动也要种地,会思考原来年轻的时候觉得退休之后真好,但真正退休后你的身体速度已经跟不上,好多事情不是说做就做了。会想起我无意中说过爸爸慢悠悠,妈妈说老了当然会慢悠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最后有个疑问是,那个二儿子吧做水利工程的和她老婆怎么了那个地方没看明白。

写到这里就一个感想吧,想赶紧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干什么都好[心]

 6 ) 《蕃薯浇米》:生活未必如我们所想象

技术有点生硬、剪辑有点散乱,却令人久久无法从中抽离。《蕃薯浇米》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似乎什么也没说,又好像说了关于生命的全部。

传统未必一去不复返。当城市化加速度地席卷而来,当技术和效率逐渐统治了世界,我们常常会忘记,中国还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其中的大部分老人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种生活方式过了一辈子,就像影片中的秀妹、青娥、阿水师那样。和其他地方一样,男性壮年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家中的老人、妻子留守在渐渐破落的村庄;和其他许多地方不同,影片中的闽南小村虽破落却仍生机勃勃,且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创作者没有刻意将这些特点符号化,而是作为故事的背景编织到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中。渔船、盐场、多神崇拜、歌仔戏、“大摇人”、“惠安女”腰鼓舞等等场景和活动,让人强烈感觉到:“传统”不仅鲜活,还有着非常坚韧的生命力。

城乡差异也许撕裂、颠覆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在这部影片中,一条精神生活的“线”却从很久远的年代一直延绵到今天,甚至将继续延绵下去。传统支撑着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年轻一代也并非是毫无意义。沉迷于玩PAD的孙子、夫妻关系紧张的儿子儿媳,在妈祖祭拜的仪式上并肩站在一起看秀妹打腰鼓,传统的吸引力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薄弱,传统也未见得必定一去不复返。

至亲之人未必是亲人。秀妹就好像是每一个普通的母亲和奶奶,她对亲情的渴望是那么迫切又无奈,对镜梳头想再见到早逝的丈夫,装病只为见一面在外忙着赚钱的儿子,把药换成钱却买了一堆孙子不再喜欢的玩具。亲情并非全然消逝了,儿子回到家一口不吃妻子准备的一桌好菜,却一碗接一碗喝着妈妈做的蕃薯浇米;小儿媳不得不告诉婆婆青娥去世的消息,那一段不忍其伤心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很让人动容。只是疏离,就像大部分中国人所习惯的亲情那样,渐渐就变得只是疏离。

编剧是慈悲的,秀妹拥有一份没有一丝疏离感的友情。这部散文般的影片,以秀妹和青娥之前的情谊为主线。外表上两人性格迥异,一个是内敛的青衣,一个是活泼的花旦,然而她们的内心深处都恪守着一种倔强,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相信的那些东西,那些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联结。倔强是孤独的,但孤独是可以互相阅读的。最喜欢的一场戏,是青娥遭遇丈夫家暴夜半来找秀妹,秀妹平静地给她在床铺靠里那一边放上了枕头,青娥看到阿水师给秀妹做的木枕,顿时忘记了自己的烦恼替秀妹高兴了起来。所谓至亲,是彼此间没有心灵隔阂的人,是对彼此的喜怒哀乐能共情的人。至亲之人未必是亲人,不幸也幸。秀妹和青娥毫无保留地将关怀、信任和爱给与彼此,她们就是彼此的至亲。人生在世,得此一人,其实足矣。

平淡中未必没有激情。影片最让人感到惊奇之处,是在老年人看似平淡的生活中,那些如泉眼般涌动的激情。阿水师对秀妹的爱真挚而痴心,品读起来,“从前慢”的感觉流淌在心中。爱一个人是为她做一个枕头,是为她削一个腰鼓棒,为她种一爿花,为她造一个水车,阿水师的爱情是一种“手艺”,在不急不缓的时光中却显得暗潮汹涌。相对于阿水师和秀妹的淡定,年纪稍轻一些的青娥,对日常生活的热情从未因为各种不顺遂而消减。她为弄清楚外商蔬菜大棚里种的菜为何比她种的好吃,跑去偷菜被抓个正着,秀妹把结婚戒指给了保安方解了围。对于“变化”,固执又笨拙到可爱的抵抗,是青娥的激情。

《蕃薯浇米》是秀妹这个人物的暮年心灵史,青娥突然离开人世是影片的转折点,虽然故事还在平平缓缓地继续着,秀妹的内心已然发生了剧变。原本对凡事有要求但并不强求的她,开始要强求,开始要做一些她可能无法做到的事。秀妹偶然得到了青娥打腰鼓穿的衣裳,于是执意要加入腰鼓队,哪怕遭到众人耻笑。深夜在黑暗的屋里凭空练习击鼓动作的那一场戏、烧掉蔬菜大棚的那一段影像(不知是真烧还是酒后的幻象)——她如此用力地想要去抓住和青娥之间,那最后一点点的联系——让人落泪。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突然走了,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是想她所想、做她所做,如此才能面对失去的恐慌与悲恸。秀妹被归亚蕾演活了,甚至演得出神入化,静默与激烈之间来回错综的心灵历程,通过她的神态和动作自然地传递出来,重重撞击着观众的心。

《蕃薯浇米》让我回忆起儿时的小镇,屋前有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沿着屋后的泥土小径可以走到弯弯的河边,去到哪里都能看到一张张熟悉的脸孔。过去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有多少这样的小镇已经消失或改变了样子。再过一些年,秀妹的村子还会是影片中那样吗?

然而,春节又快到了,城市里那么多的人们急切地盼望着回老家,哪怕油菜花地已经被楼房取代,哪怕小河边也不再是旧时荒草丛生的模样。所有的变化中是否总蕴含着一些恒久停驻于心的东西,它们至真至诚,永远也不会改变?生活未必如我们所想象,生活也许是一个圆。

20200120

---------- 欢迎关注本文作者新作:

 短评

里头竟然有鬼出现,尺度突破;在地民俗还是挺有意思的;插曲(片尾曲)好听;归亚蕾对在玩健身器材的土元师说“在没闲哦”很好笑

5分钟前
  • ↘清角↗
  • 推荐

无论是服装,美术,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有些过度和夸张。整体,都是在演,杨贵媚和归亚蕾都不太适合这样的角色,表演也怪怪的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内地第一部闽南语电影,很亲切,自小与这种方言相关的记忆,正是南方边境的乡土、亲族、老人、神明,有天然的苍老与古旧,有朦胧的水分和烟气。跟蕃薯浇米相似的蕃薯粥,也是我乡愁的一种。秀妹与阿娥这对老姐妹的感情特别动人,一个孤独无望,一个背离家庭,但贴到一起,就能在这成见满盈的小村庄,照亮一些开通的宽慰。而且几番互动,都能见到青春少艾的光芒重新绽放。阿水师也很好,光是三角梅边的水车,就可叫那小曲热满心胸。爱的反馈到点上了,是你衣裳的破洞,以后都该让我补。阿娥太出彩,衬得后半段多少有点错愕与落寞,但这人生常态,又在潜行疗愈。期待导演下部作品。@平遥//20200108二刷,还是很喜欢。似乎更理解为何分数不高,但被指摘的地方对我而言,依旧充满野趣、亲昵与怅惘。特别喜爱三位主角,那贴心贴肺的柔情,令我贪恋

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两位影后同台飙戏不容错过,但这绝不是一般的乡村题材女性主义电影!叶谦有种魔法,他的电影质朴却华丽,智慧又带着童真,让人觉得魔幻中透露着一种奇异的浪漫,这种浪漫流淌在细细的皱纹里,缓缓前行的脚印中。作为导演处女作令人惊艳,有着绝妙的审美和音乐品味,对他未来充满期待。

8分钟前
  • 🔥
  • 力荐

蛮好的,超喜欢媚姐,但是导演还是太勉强,太用力了,让记录说话,不要让自己说话

13分钟前
  • 大罗
  • 推荐

#2019PYIFF#我们就是一伙活在就思想中的资深少女,远离工业生产,不懂平板电脑,相信着偏方草药,请了道士画符治病,约会是一起看戏,一起踩水车,这些都是千金不换的尚好光阴。眼前的事永远比后事更重要,可有时候看看远方就不容易眼花。想着她,就把青花油抹在人中,想象着她的香气。离别可以怀念,去世是可以从头再来。

15分钟前
  • 倚风帘
  • 还行

电影语法过时了,摄影有点糟糕。大概从中段那串画外音开始,开始崩溃。找归亚蕾和杨贵媚这样的咖位出演,却始终停留在老年模特队的表演上。我并不认为夕阳红电影有何不好,但脚踩水车一片三角梅这种“乡土画面”,真的无言以对。一会劝世歌一会神明保庇,一会沉迷私彩一会捐香火钱,还有老来喜的幽默处理,令电影走向非常之混乱。正如专业演员组和素人演员组的混搭,始终令人非常不适应。还有阿水伯凿刨鼓槌的桥段,其实拿掉那一段,完全可以通过手指伤口看出他的用心,但电影就把东西全部填满,显得臃肿累赘。值得点赞的是全方言演出。虽然从理论上说,本该是泉州腔内部之间的差异,似乎会变成讨论台湾腔的差异讨论……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PYIFF首映,陈冲管虎张一白都来了,就坐在我后面。片子挺糟糕的,看完我迫不及待的回头想要看看他们谁坚持到了最后,只剩陈冲啦。

17分钟前
  • ┢落┦
  • 较差

想不到一个时装设计师,拍出来的电影作品却是这么朴实又真实的。泉州渔村的老年村妇临死前的那段时光,最不被人们关注的群体,导演用他的美学来表达了,有浪漫有信仰也有迷信,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农村。杨贵媚和归亚蕾演起农妇来居然一点不膈应。

19分钟前
  • 沉山泥🐇
  • 推荐

极不节制,但不至于让人讨厌。最后五分钟才出片名的它在国产长片首作“比谁片名出得晚”大赛中一举夺魁!

23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片子对闽南文化的展现很特别,这片的主要角色其实更适合素人演员,优雅的台湾影后还是无法完全融入到纯朴的闽南乡村的语境中去。

2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3rd PYIFF# 藏龙单元竞赛。加点分三星鼓励一下咯。2nd青葱计划。青娥去世之后影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绷不住了,好几个地方看得挠墙且excuse me,而且越来越变得像一部地方政府主导的政策影片…人物心理上的重大转变用影片的剧作视听结构180度大转弯和自我放飞来表现也真是活久见。大概也是因为有了豪华卡司的缘故,连女主角的家庭关系写得都不够深入。

29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PYIFF18,观感上一度觉得这就是去年的《过昭关》,只是不如去年那部里素人演员的表现更好,节奏也更好,职业演员的表演都太过,看看看着一丝丝的乡村感都没有了,地域感也全靠方言强撑了。这个制作团队盘子搭的很好,但最终的呈现比较一般,各方面都有点过了,特别是音乐的部分。整个故事的节奏不太好,主要还是故事线的取舍问题,杨贵媚的角色死了之后,这个故事的生命力基本上也就跟着死了。好是一回事,合不合适是另一回事,这就看新导演如何取舍了。夕阳恋的故事,还有点传统和现代的对抗,片子最终传达的那种价值观的保守很中国了,够腐朽,当然,这就是我们的现实。拍成这样,实在没什么可聊的,跟平遥大部分的新导演作品差不多,也就看看故事得了。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路边捡到的神像,要奉在佛龛里供好。身后选来的棺木,要久到百年仍不腐。人艰苦一生,就为了头顶有片屋瓦可以栖身,神明不也一样。关于爱情,是你帮我做个鼓槌,我帮你补补衣服的简单。关于友谊,是你死后还找我托梦,陪你夜聊到天明的负重。与老者换一把伞,做一碗蕃薯浇米,纵使渡船无水,也要行舟。

33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不喜欢导演的设计感,除了音乐还行,看不出这位导演的任何艺术造诣

36分钟前
  • 凡凡不在家
  • 很差

人生来去,神明不佑,清欢孤苦,蕃薯浇米。

4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当我们在扼腕潘虹等一干实力女星也要去沦为演各种婆妈剧的时候,当观众艳羡大洋彼岸的Christine Baranski在接近花甲的年岁依然可以在各路头部电视剧领衔时,终于又有导演将故事交给女性,交给两位diva级女演员高手过招。荧屏缺失的老年农村女性亮相和闽南乡村都实属不易,这份激动和去年看完《过昭关》是相同的。海对岸已是一派新气象,年轻人只会莫名发气嫌弃;唯有老姐妹共度一生,见证万物变迁,在乡村间阅尽人事。爱情、亲情、信仰、兴趣、金钱、健康...都不及夜深时的陪伴和许诺的摘花贴心动人。 “我欲甲你揽牢牢 因为惊你半暝啊爬起来哭 ”

4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偷菜之罚,蚊帐返魂,雨伞交换,水车K歌,腰鼓问卦……魔幻现实又不敢魔幻彻底,语焉不详之处太多,配乐也有点奇怪过头,过度精致的镜头和平庸戏剧化处理跟素人表演蛮违和;即便如此吧,乡情在那里,老姐妹也挺可爱,不忍差评

44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杨贵媚死之前的戏给到四星,后面一点点扣到三星。镜头调度混乱,不停出现的大光圈镜头完全缺乏设计,显示出导演美学风格上的混乱。配乐一塌糊涂,破坏所有氛围和情绪,完全不能想象是杜笃之。剧作上细节满分,但节奏太乱,后半段整个垮掉,前后风格错位,减分。pyiff

45分钟前
  • 大金牙呀!
  • 还行

#PYIFF#挺值得鼓励的导演处女作。以小食切入生活以及种种仪式,让人几度想起《米花之味》。《米花之味》说的是母女之间的和解,这部处理的则是老年女人怎么对抗孤独。这孤独一是来自衰老与家庭,二是来自科技进步。总之,她们是被时代抛弃的人,更愿意从乡土、民俗和人情上寻找慰藉。被旋转90度的镜头营造出的“下沉感”小惊了一把。值得肯定的是,即便她们的生活一路前行一路掉落,导演还是处理得哀而不伤。老太太隔着门缝偷看,这一笔太狠了,她的孤独才更是无人发觉。总觉得电影在归亚蕾练习敲鼓这边结束更好些。

4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