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1986

剧情片其它1986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艾伦·埃德渥,古德·吉斯拉德提尔,斯文·沃尔特,瓦莱莉·迈蕾丝,菲利帕·弗伦岑,汤米·谢尔奎斯特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牺牲1986 剧照 NO.1牺牲1986 剧照 NO.2牺牲1986 剧照 NO.3牺牲1986 剧照 NO.4牺牲1986 剧照 NO.5牺牲1986 剧照 NO.6牺牲1986 剧照 NO.13牺牲1986 剧照 NO.14牺牲1986 剧照 NO.15牺牲1986 剧照 NO.16牺牲1986 剧照 NO.17牺牲1986 剧照 NO.18牺牲1986 剧照 NO.19牺牲198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4 23:00

详细剧情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长篇影评

 1 ) 犧牲與重生

    面對近代性及極端科學主義,一切行將毀滅,猶若廣播中通告的大型核災難所昭示的那樣,亞歷山大因故只能在沉默中重複詩與存在主義的靈魂自省(複調配音),後來他將無助地羔羊般的自體完全獻祭并犧牲上帝,并終日沉浸在個人的祈禱之中——此時他或是反對永恆輪回這類典型的東方玄學的,他需要的是一個末世論及其在人間的實現,世界與宇宙的大更新,由當下波及歷史的整體性的圣潔的淨化/毀滅,然而在這表面的世界性的遺忘背後,還存在著永恆記憶的上帝這一本體性的位格。直到象徵著赫爾墨斯的信使驅使之與女僕瑪利亞過夜——祈禱治愈與救贖亞歷山大心靈的竟/必是一個身份貧賤的異端的女巫,她擁有所謂的瑪雅及魔法——基督信仰故與最原始、天真、質樸的自然信仰契合,事實上,具有母性之本體與功能的自然本身即蘊息著先天之圣愛的流溢,她平息了亞歷山大的自我毀滅與毀滅他者的衝動,以喚醒他對母親的記憶及對世界的、被遮蔽的本根的愛——(元)愛和(元)恨構成世界的引導性的本質價值,這才孕育了人的理性及世界的結構(舍勒論)。所以,塔可夫斯基的這一遺作隱喻了他的答案,開始將東方的道玄視為天啟宗教與自然宗教得到契合的象徵的中介之存有——這就是亞歷背面出現的那一陰陽魚的原因,故,亞猶若癲人莊子般,放火焚燒自家的別墅,而這一切皆標示著人類重投自然之道。
   但最後,亞仍舊被近代科學精神下的囚籠——精神病院機制的坐騎所挾持。唯有亞歷山大兒子仍舊重複地種著那課象徵自然及生命循環的日本樹,嘴裡念念不忘著父親——這是一棵令基督教式的犧牲,重新在自然之道中重生、並以遺忘的表像記憶(重生的圓圈)或獲得真正遺忘(空空)的自然.世界.宇宙之樹是也。

 2 ) 塔氏是救世者还是逃世者?

经典的书写者是人。人是不可信赖的。那所以的经典都值得怀疑。千万别迷信,尽管它们是历史的。如果要盲信,圣经算一个,《老子》算一个。它们似乎没有“人的作品”的脆弱和局限。余下的一切都要冷眼旁观。
在电影里,塔尔科夫斯基却必须带着信仰看。不是它早已超凡出尘的缘故,而是缺乏信仰的人难以解读,也无法欣赏。就拿《牺牲》来说吧,为什么亚历山大要烧掉自己的家园?为什么他被家人认为是疯子而送进救护车?为什么他要去寻找邮递员(魔鬼)所说的“魔女”玛利亚?为什么做了玛利亚的情人就能拯救世界?问题的答案就在电影的标题——《牺牲》,是宗教奉献、祭祀的意思。只要我们每天都向日本树浇一桶水,终有一天这棵生命会复活。生命的意义与信仰联系在一起。这种无条件的奉献行为就是信仰。亚历山大(自知得了癌症的塔尔科夫本人)厌倦了和妻子、女儿日复一日过着令人满足而又绝望的小资生活,他怀着拯救“世界末日”的愿望,做了可怕的纵火举动,并期待着人类的新生。躺在树下的孩子代表着人类的希望说了第一句话:“人的开始就是语言,为什么?(《圣经》译为太初有道)”
在塔尔科夫的最后日子里,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电影艺术做了断。选择与《乡愁》中多米尼科经历相仿的亚历山大做主角,塔氏通过他的喃喃自语、他的疯狂举动表达了自己对人类未来的先天下之忧。约瑟夫森回忆说塔氏常常真诚地谈起他对现代科技、核武器的忧虑,他复杂的天真对约氏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直到今天犹存遗迹。我看到影片的末尾,亚历山大穿着道袍,黑漆漆的底色上着一个阴与阳符号,让我想到塔氏晚年对演员不做控制的导演方式,好像道一般让表演自生自灭,同时每一个演员又产生自己特殊的价值。他把重心放到意境表达上了,比如对古典美术、巴赫音乐的使用,传达出世纪末的文化怀旧情绪;塔氏简明的维密尔式的房间陈设,一窗一床而已;反映人类冲出精神教堂的黑白胶片的插入,都把塔氏的晚年心境与急着做总结的焦虑表露无余。
追求宗教画般的简约高贵的色彩,与尼维斯特出神入化的长镜头使用(如《七部半》中把塔氏的镜头风格说成是长久的凝视是恰如其分的,没有窥视、流览,而是如哲学家的眼睛一般缓缓观察),极佳地契合了塔氏的思想表述,成就了一部重要的堪称《乡愁》前传的电影(此片中他终于燃烧了自己。《潜行者》也相关)。我把这样的电影当成一种开放式的哲学谈话,从一开始对时间的感觉(总在等待真正的人生)、死亡、轮回的二人谈话(也许就是塔式幻想的与奥托所做的谈话),主角一个人独白的厌世、谴世,欣赏古典画作的高贵精神、祁祷——虔诚地转入对神的信仰,对恐惧的表达等等。我想,俄国人毕竟会向虔信投降的,他们深刻的救世论与向伯格曼致敬的瑞典小资性结合在一起。让我弄不清该把塔氏定义为救世者还是逃世者,抑或两者皆有?


附录塔氏与吉迪恩•巴克曼的访谈:“我也像戈尔恰科夫一样永远留在了意大利,似乎命运决定了要这样。安纳托里•索罗尼岑的死加深了我的宿命观。按我的设想,《乡愁》里的戈尔恰科夫和《奉献》里的亚历山大都是要由他来扮演的。他死于癌症,几年以后我也遭此厄运。”
“在国内从不考虑要花多少钱。我的主人公多半是弱者,我喜欢观察他们如何解决与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冲突,是退让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我的好朋友托尼诺帮助我设计了戈这个历史学教授,他的知己只有多米尼克,托斯卡纳居民眼中的疯子。他用世界末日吓唬自己的家人,把他们锁在家中七年之久。他始终寻求生命的意义,在他的观念中就是自由和狂热。另一方面他又像孩童般的好奇和敏感,他不像戈那样精神脆弱而且经历着深刻的生活危机,而很单纯、直截了当,并相信自己醒悟了的潜意识可以找到解决整个社会病态的出路。生活中的强者是那些能始终保持着童稚的信赖和直觉的信念的人。戈恰好缺少对自己的行为的信心,因此对多十分着迷。我认为自己是与土地、人民有着深厚联系的知识分子,我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创造出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精神艺术。我尽量运用主观的逻辑——思想、梦境和记忆——代替主体的逻辑。”
“亚历山大是一位随笔作家、戏剧评论家和大学教师,他既体会过大恶(演RIII),也体会过大善(梅什金)。还有面对未来,以尼采专家学者奥托为代表,他说我恐怕不相信上帝。奥托说,不要伤心、不必苦恼、更不要指望什么。房子是塔氏电影结构的基石——代表亲缘、家人和世代的更迭。亚历山大的英国妻子阿德莱德(苏珊•弗利特伍德)当年无疑是个美女,也和意大利的尤金尼亚一样生活上未能得到满足,也穿着和她一样的潇洒服饰。她有一个成年女儿马尔塔(弗兰岑饰。前一次婚姻的产物),还有一个人物是此家人的医生兼朋友维克多(沃尔特)。他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在户外饮茶或咖啡,彼此深深互相吸引。母女间隐含着为英俊医生争风吃醋的意味。电视机里宣布的战争并没有立即带来末日气氛,而是妻子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她裸露着的光滑双腿晃来晃去,发泄出她内心隐秘的恐惧和情欲:对医生的依恋、对女儿的醋意,对丈夫的不满。摄影机再次推向达芬奇的《博士来拜》,这意味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就要开始了。亚历山大的主观黑白镜头展现的是他的末日景象,他如同一个造物主。”

2008年?月

 3 ) 年度最爱影片

独自坐在客厅,从黄昏一直坐到天色悄悄暗下来,这是属于我自己独享的时光,夜,悄悄地来临,而我在回忆昨晚那部电影,塔可夫斯基的《牺牲》 这无疑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部影片,看完电影,我却不象看完乡愁那般的沉重,我反而笑了。Felix问我怎么这般开心,而婴宁却是象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 影片一开始,便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凄婉的小提琴,令人莫名的悲恸。 《牺牲》继续了《乡愁》的主题,对现代社会,对人类,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可怕的不协调的忧虑。却更彻底更深入一些。不一样的是,《乡愁》有一个故事做为载体:诗人寻找俄国作曲家的生平素材以及在寻找的过程中他和女导游,村里的疯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 而《牺牲》则完全是一部形而上的,没有叙事,没有故事情节,整个电影由对白+思辩+梦境组成,仿佛导演在用摄影机来探索:人类到底是什么? 影片一开始是夏末的湖边,有雾,在湖边的草地上,亚历山大正和他的儿子一起在种一棵树,亚历山大一边种树一边给儿子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修道士种了一棵类似的枯树,他每天给树浇水,希望能把树浇活。持续了整整三年,终于,那棵树开花了。 显然小男孩似懂非懂,这时邮差出现了,邮差这个人物,就和《乡愁》里的多米尼克一样,说话神神秘秘,时而疯疯颠颠,有人或称呼他们作疯子或白痴,而我更愿意叫他们“先知” 然后是亚历山大在家附近的小树林里和他小儿子一起时那段经典的喃喃自语: “人总是疲于奔命,防范着别人,防范着他周围的大自然。他总是强迫大自然,由此导致了一种建立在暴力、强权、恐惧和依附之上的文明。所有被人们称为技术进步的东西一向只用于生产一种标准的起居设备和发明武器以保卫权力。人们象野蛮人那样生活,使用显微镜可以象用捣锤那样。不,实际上,野蛮人有一种更特别的精神生活。人类一旦有了重大发现,就把这改变成武器。一位智者说过:“所有为生活所不必须的就是罪恶。这是对安逸的宣判。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全部的文明,由始至终就是建立在罪恶之上。我们达到一种不和谐,一种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极不平衡…… 你明白,我们可怜的文化,或是说,我们的文明,它患病了。你懂了,孩子。你认为我们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并寻找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对,我同意。也许,当时不那样晚,可现在太迟了。我真厌烦听自己说话:“废话,废话,废话”,现在我才明白哈姆莱特想说什么。那些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他不能容忍他们,完全是我的情况,我为什么说话?希望某人停止高谈阔论而去致力于某件有益的事情,这可能吗?至少应该试试。” 亚历山大说,只要一切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让我怎样都可以,我愿意摧毁我的房子,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东西。我将哑口无言,我将不再跟任何人讲话,我将切断一切我和生命之间的关联。主啊,请助我实现这一誓约。" 再看亚历山大的家庭,妻子,两个女儿,女仆,家庭医生,这个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象没有思想的游魂,了无生气,困惑,恐惧,甚至绝望,表面的平静下潜伏着一股暗涌,直到世界末日来临的那一刻,他的妻子终于彻底崩溃。 而邮差告诉他,只剩最后一个机会,最后一个希望了,你必须去找你的女仆玛丽亚,她有特别的能力,只有她能拯救这个世界。你必须与她结合才可以拯救这个世界。 亚历山大想了很久,他暗暗地观察他妻子女儿的一举一动,镜头缓慢而又凝重,他终于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骑车去找女仆,在一个小水坑前摔倒了, 爬起来后他犹豫了, 打了退堂鼓,他折回,停顿几秒,却又毅然掉转头,向着女仆的房子骑去。缓慢的镜头把亚历山大的心理争扎刻画得淋漓尽致,另外,不得不说,男演员相当出彩。 在玛丽亚的屋子里,亚历山大给玛丽亚讲了一个花园的故事:我的母亲住在乡下的一个小木屋,屋前有一个花园,里面长满杂草,但这个荒废的花园有一种特殊的美;有一天我想去好好整理它,为了让母亲更快乐一些,我剪,割,铲,锯,锄草,想尽快弄好,母亲已经病得很重了,我想让她看一个全新的花园,但当一切完工后,我发现: 那些美哪去了?自然的魅力哪去了?花园里留下的,只有被侵犯过后的痕迹-------他终于泣不成声,他请求玛丽亚解救他。 玛利亚,也是圣母的名字,导演给女仆取这个名字也很有宗教意义,牺牲,也即祭品。主人公把自己当做祭品,请求神的宽恕,原谅人类犯下的一切罪行,完成自己特别方式的一种救赎。她悲悯地看着他,安慰他,解救他的痛苦。 当他和玛利亚合为一体的那一刻,两人神奇地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托起到空中,玛利亚象天神般抚慰着他痛苦的灵魂,我想起那个神秘的郇山隐修会,他们也有这种通过“圣交”来完成救赎,祭奠神灵的仪式。 然后,亚历山大认为自己该实现自己的诺言了:他要烧掉自己的房子! 又是一个经典长镜头:他收拾桌子,叠椅子,盖上布,开走汽车,点燃桌布,然后跌跌撞撞地离开,走到屋外看着整幢房子烧成一团火焰,整个镜头好几分钟,没有分切。他,疯了。 画面的最后一个镜头,他六岁的小儿子提着两桶水走过去给那棵他们共同栽的树浇水,然后惬意地躺在那棵树下的杂草上,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说:开始的时候就是语言,为什么呢,爸爸? 这句话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文,原来是翻译的问题,这应该是《旧约·创世纪》的第一句:“太初有字”。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The word proselytised with its message, copy itself unceasingly and forever. 意思是世界一开始就是存在的,自有其道理。“字”在这里就成了存在本身的代言。 影片最后打上了字幕:献给我的儿子,希望他拥有希望和信心。 这也是塔尔科夫斯基最后的一部影片,拍完这部电影他便去世了,他,仿佛是挣扎着用最后的一丝力气,不惜牺牲自己,不惜被人看作疯子白痴 ,也要向世人传递这样的信念和希望: 希望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获得新生,就象不断地给一棵快枯死的树浇水一样。

——— the end ———

——————————————————-

2018.4.28.晚

现在很少上豆瓣了,唯一的关联是豆瓣总时不时提醒我一下又有人点赞喜欢了我这篇影评,对于我这样一个超级懒,难得写长影评的人来说真是小小欣慰。很欣慰在至今为止4447个看过这部片的豆瓣人中,就有3604个读过这篇文字,谢谢大家的厚爱,能花时间啃完这部难啃的片子,又来啃我自言自语难读的文字。

老塔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悲悯的哲人,从老塔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一个电影导师曾经和我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艺术家都怀有一颗悲悯的心!若是明了他这一点,便知道他到底在用镜头絮絮叨叨些什么了。

——————————————————

再纠正一下小男孩最后说的那句话,

来自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

完整的句子是: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太 初 有 道 ,道 与 神 同 在 ,道 就 是 神 。

其实之所以误解,还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新约是从希腊文翻译成英文,而英文里面没有这个词,用了word来代替;直接从希腊文翻译成中文的话, “道”这个词更贴切一些。你可以理解为圣言,也可以理解为中文的“道”。

 4 ) 放了又放,终于还是看完了

圣三位一体的宗教情结和人文关怀,果然缺少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啊,只能看看经典的长镜头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总是以一种特别的,非常真实的感觉去触动,即使中间说的核灾难,也依然是如此真实,我们怎么才能充满希望和信心,去给一棵快要枯萎的树,坚持每天浇水,即使一天只能浇一桶水,从日出到日落,是否愿意以这样一种愚笨的方式,牺牲自己,拯救世界,拯救爱人,拯救你们,我爱的人。最后一幕烧毁的家,是说的救赎吗,看评论里面说,完成自己的许诺,我无法拯救自己。只有最一无所有的状态,才能迎接你。

 5 ) 完整影评:我的电影之Top.2!

老塔居然拍了个反战/反思现代文明片,也许和他晚年有关,人晚年总会想到更多,老塔心怀世界。

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杀戮与罪恶上的一栋房子,战争的阴魂不会散去,世世代代世界都是这样丑陋,现在只会比以前更加糟糕,文明的血腥原形毕露只需要等待,那时候人们就像微型房屋里的人一样束手无策——也许只有奇迹才能救世界,或者把世界的罪恶烧掉,虽然成为一棵枯树一般,也就是日本文化的所谓回归自然,去掉人那画蛇添足的改造。虽然是枯树,但只要有天真的小男孩去浇灌,也会开满鲜花。没有牺牲就没有获得。老塔说充满希望与信心,这固然不错,但是是对未来,在我看来还是充满了对当今世界的悲观。

那些超现实的战后画面很震撼,尤其是永恒的冬天,因为核战世界气温下降和人们在废墟中出逃,但是背景却用无比的寂静衬托恐慌的画面,各种塔可夫斯基长镜头达到的巅峰。主角变成巨人看到自己房子无比地小的幻觉,正如我们的世界在核战、超级大国面前是多么脆弱渺小。老塔对自然无言的描写依然那么美,把潜行者、飞向太空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满分神作。

 6 ) 《成为孩子》

当我们惊叹于由经验精心建构起的文明之美时,正如亚历山大沉醉于家宅和地图之美,人是否有必要对自然和文明进行批判性说明来证明自然的体系之特殊性?其实,当意志开始假定本体为经验时,就已经错了,因为此时意志需要考虑欲求的结果,而不考虑在自然认识中凡发生的事情的原则,当人的主观准则不能符合自然律时,人的审美、认知方式、逻辑思维就会畸形。事实上,人的主观准则已经离自然律很远了,人类以经验为主要根基创建了文明来替代了自然,进而功利经验主义替代了道德理性主义,我们得到了大自然的所有物质,却用与自然背道而驰的方式对物质进行再次联结。人们有时由于主观准则能动作用的消失而暂停联结物质,对自然抱有希望,但此时的客观环境已经不符合自然律,即使无为,也无法回到与自然律相符合的客观法则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以为符合自然律的方式去处理对象。但乐观的是,我们不用去怀疑自然律的真实性、不必去等待,只需要有这样的意志,正如有去欣赏一幅印象画的意志一样,只要感官世界起能动作用,便能表象物质、重新认识自然律。

出于自身对探讨问题的不断需要,我们要把“自然”作为一种形式、倾向,独立于任何对象之外,而能够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存在的,只有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的形而上学就是纯粹理性自身,纯粹理性本身必然的课题为:上帝、自由、不朽。当我们寻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有准备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后,我们就独立于任何对象之外,认识作为一种形式、倾向的“自然”,进而认识自然律。

与自然律相联系的理性,我们称之为精神。精神是造物主,它本身具有生命,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人都称其为“我父上帝”,因此,物质与精神间的联系是上帝的意志,作为物的性状的完善,是被表现在实体中的最高完善,因为它包含存在者对所有一般目的的充分性,即使是完全抛弃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给枯树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浇水、去从一个被称作“女巫”的人那里求得母爱这样的目的也同样具有道德意义。实证主义者认为,上帝无法在感性直观里表象,因此上帝就不存在。其实,对上帝的否认就是对超过感性以外任何事物的否认,包括对理性、自然的否认。事实上我们所有理性存在者所需要的一切现象,包括物质实体都必然是造物主思想提炼后的产物,与上帝必定保留着某种联系,因此物质世界的自然必然包含精神和道德的特点,而认识这些精神与道德的特点,本质上就是在感受自然的美,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早已忘记自然的美,他们只承认精心打扮后的华丽与精致,只有信仰上帝的人才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因为在最广泛最深远的意义上,美是对世界的表达,上帝是完美的,真、善、美只是上帝的不同面孔,美若要臻于完美,更高层次精神元素的存在是极重要的,为了不断接近完美,我们需要马不停蹄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从抛弃经验开始,超越感性、超越质料、超越形式,直到完全自由,像独立于自然律之外的道德律以自由的名义直接规定人类意志一样,自由的人也以自由的名义直接规定人类意志,但即使这样,自由的人仍能保有童时的心灵,他们希望得到所有母亲的爱、即使是前人犯过的错误他们也会犯、会和比自己生理年龄更小的人玩捉迷藏游戏,但这些都是有道德意义的,因为自由存在者的感官世界整体上拥有具有完全由自身规定自身的原因性的无条件者,即自由的绝对自发性,他们自由行动的原因性是身体上无条件的,完善的自由存在者会相信他们就是自由本体,正因为相信,所以他们不朽,他们是内在永恒之美的预示、本身是完满又令人满足的善,他们能掌握自然之源最终最崇高的表达——道德,并用作为自然存在之符号的语言表达出来:“太初有道。”

为了发挥道德的能动作用,我们从“形式”上的自然进入到“质料”上的自然,即具有具体对象,但要排除一切经验:忘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烧掉自己精心建构并引以为傲的家宅、与所爱之人不辞而别,以及,忘记自己的语言,因为我们是自由存在者,我们以上帝的意志来联结物质,让所有的物质在自然中不朽。我们要牺牲一切、回到最初的运动状态、成为孩子、创造新的价值!

我过去的孩子、我现在的孩子、我将来的孩子,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帝的孩子,我为你们进行了一次危险但有必要的奠基,当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嫉妒你信仰上帝、追求自由、相信不朽时,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继续坚持下去,而我愿意通过献祭我的生命来给予你们这样的勇气和信心!

 短评

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完全颠覆了对老塔的认知,前所未有的死亡/末日/恐惧三位一体的诡谲气息不断涌现,幻境的折磨与现实的灾难交织,却最终归于平静,在冲天的火光与属于东方的哲学思想里完成牺牲与新生,以语言的回归作为仪式般的神迹在绝望中给予世人最大的希望;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塔在这部遗作中把自己全部的能量迸发了出来,他就像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上帝,无比失望后依旧愿意将自己最后的爱给予世间,在喃喃自语中离开世界,电影之神最终“牺牲”了

6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老塔的天鹅之歌是他的时空美学和伯格曼形式的奇怪结合体。他的长镜头调度依然美呆,然而伯格曼深邃的象征主义他却没有手拿把攥,于是影片里出现的各个符号都太过直接。我们都能感到他临终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也理解他一定要留下什么的抒发欲望。然而这些过于确切的意象总是跳出来扰乱影片冥想的气氛。

11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自我指涉:亚历山大末世之举和身体/精神状况;凝视待长成的儿子/后代和枯(新)木,意在献给其子;评论家身份、达芬奇画作加上地图探讨艺术之问题。自我警戒:面对(自我/世界)末世,吾将以吾身为牺牲,不论寓所或其他;女性/母体是人类归宿:旋转交媾/妻子崩溃姿势/女儿裸身逐雄鸡;水为万物之始终。

16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这是创造者的末日情节,也是哲学论文——尼采式的绝望,自由意志的沉沦(日本、澳洲都像是逃走和示弱),语言学转向。最惊人的还是他用这么高的强度坚持自己认为必要的艺术形式,神圣的戏剧感,就像结尾用椅子搭出的积木,和大火。这是创造者的自由,是他给出的希望和安慰,像宗教和酒一样。

19分钟前
  • 57
  • 力荐

其实老塔要说的话很简单,我们这个世界,不能更好么?

2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正是观看《牺牲》的节点,电影里塔可夫斯基愿献祭自己的一切重启那战争四起的世界挽留人类,但就现在来看某些地方的人类所建立的文明、信仰和秩序就是垃圾,哪怕那些平凡的英雄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也重启不了那瘟疫肆虐却依然光辉灿烂的糟烂世界。

26分钟前
  • 杨三疯
  • 推荐

“一棵孤单的树 / 连它的影子也会背弃它 // 除非有一个孩子每天提着一桶 / 比他本身还要重的水来 // 除非它生根于 / 泪水的播种期”——王家新《塔可夫斯基的树》

28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我们寻找朋友,爱人,母亲,故乡,在陌生的人群中享受关注,喜欢,收藏,分享。这是你们的浪漫快乐悲伤失落,我们的疯癫文明野蛮狂欢。“回你的文明段落里,回你说过的话语里,回你的家吧!”然后烧了你的房子来上帝这儿吧。

30分钟前
  • voidance
  • 推荐

符号繁多,语言晦涩,但主题并不难懂,特别是当你对基督教的拯救和末世论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乡愁》看作是彷徨和求索,而把《牺牲》看作是坚定地回答。这部电影完成半年之后,塔可夫斯基就去世了。

32分钟前
  • Xinyang
  • 力荐

亞歷山大比《鄉愁》裡的多米尼克還要自私。儘管電影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力量十足,但是電影流於一個在末日為引子之下的精神自白過程。這讓人感到冗長和吃不消。自老塔被逐出蘇聯之後,兩部長片失去的似乎不僅僅是曾經賴于電影生存的母語。這樣的放逐只為老塔帶來虛假的自由和更多不必要的思考。

33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找到一个《牺牲》的新版本,字幕好多了,于是又看了一遍,终于理解了整个剧情。我愿意把中间那段核战争的情节理解成一场可怕的梦。仍然有缓缓移动的长镜头、若有若无的声源不明的声音,比前面几部片子少了一些诗意,多了一些舞台剧式的场面调度。与《乡愁》一样,这部片子充满了老塔的宗教情结和终极关怀。

35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推荐

1986年戛纳评审团大奖,老塔的遗作。迷你房模似『乡愁』,浮空性爱同『潜行者』,屋子着火后的长镜头令人震撼,老塔在黑白和彩色之间频繁切换,阴暗房间中的众人寂静如画,浅谈着不合常规的往事,清冷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了有如末世到来般的绝望。他是疯子,是真正的诗人。|结尾树升镜头与『伊万的童年』构成生命/创作循环。

39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只说我看懂的部分:回归童年,舍弃自我,展现神迹;用戏剧式极简表演解构复杂剧本;延树木伸展方向上摇与俯瞰大地和微缩房舍的对比镜头;由自言自语、思辨,直到放弃语言;标志性横摇中保持平衡构图,甚至成为半环形运镜;结尾长镜头和所有镜像的运用都太牛逼,远远超越其他导演。影调纯净,音效完美。

40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老塔遗作,1986戛纳评审团大奖。1.绝望,祈祷,信念,献祭,牺牲,希望。2.影调和色彩变换,灰暗阴冷的画面散发如临深渊的末世气息。3.微缩房舍同[乡愁],神迹展露(浮空圣交)似[潜行者]。4.老宅燃火的长镜惊为天人!5.结尾希望之树,想及[雾中风景]。6.由伯格曼班底资助拍摄。7.独白话唠后接戏剧化。(9.5/10)

4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老塔最奇巧复杂的一部片子,充满了祷告与爱,在我们因孤独而回避生命中的一切奇迹的时候,圣灵的风吹起,让我们苏醒与复活,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花树,到那日来时,求那火烧尽囚禁灵魂的错视空间,让我们紧紧拥抱,再不分开。

47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看完《伊万的童年》再看《牺牲》,一首一尾。在5K的Mac上看19G的蓝光版画质太好,加一星。“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而你却沉默得像条鱼。”搜集事件的收藏家-邮差。

51分钟前
  • Eco
  • 力荐

再看《牺牲》。死亡气息(完成此片后不久塔去世),宗教救赎隐喻(达芬奇画《贤士来朝》、玛利亚与羔羊)。戏剧色彩,母亲歇斯底里;突发暴力瞬间。用滤镜,压抑或漂白颜色,几近黑白。开篇九分多钟长镜头,全片115个镜头。声音果然很引人注意。用巴赫《马太受难曲》。在伯格曼所居法罗岛附近拍摄。

53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有时候重获希望只能将现有的一切付之一(二)炬。影片透露着绝望的窒息,片尾却是塔可夫斯基“把希望献给孩子”,像被他突然点醒一般

5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新华,画质太差,没有睡去是最大的胜利。全片笼罩着世界末日般的压抑。死亡与新生。塔可夫斯基生命的挽歌,天鹅的绝唱,仍然是一位艺术家对自身与世界发出的疑问。只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才配得上巴赫的音乐,伯格曼还差点。

5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