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情片香港1998

主演:何华超,李灿森,谷祖琳,黎志豪,陈生,彭亦威,梁耀华

导演:陈果

 剧照

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2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3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4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5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6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3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4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5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6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7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8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19去年烟花特别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16:14

详细剧情

  九七香港回归使家贤(何华超)等5名已近不惑之年的华籍英兵成了“无用”的人,然而他们虽然深知无力与年轻一代争抢舞台,却仍在尽力给自己找寻新的位置,但许多事并非有心努力就能做成,朋友Bobby虽重新将自己确定,家贤却只能通过弟弟家璇(李灿森)的引荐铤而走险加入黑帮,等待命运将他捶打。  无论性格还是社会地位,家璇都与家贤形成鲜明对比。家人明显更看重家璇、年轻女中学生对家贤等老兵恣意嘲笑奚落的同时对家璇作盲目崇拜等情节,或许暗喻了港人在新旧交替时刻的复杂心理。

 长篇影评

 1 ) 有些電影是要作為一些對歷史的記憶存留下來的

有些電影是要作為一些對歷史的記憶存留下來的。而一些重大的事情發生時,普通人的感受反而更為真實,因此這類電影記錄意義也就往往盛於表達。故事講的略顯冗長,結尾弄得拖泥帶水,讓人看了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搶銀行”這一節,到處理得乾淨俐落,而且不失出人意料的幽默。

 2 ) 过去的香港已成为过去

从榴莲飘飘到荷里活,从香港制造到细路祥到烟花,陆陆续续地看完了陈果的两个三部曲,不得不说陈果是让我一见钟情的导演,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就算不去思考故事中的隐喻,也能有一个很好的观影体验。陈果是散漫的,但是他的散漫让我觉得很舒服,他既能拍出细路祥和榴莲飘飘的市井气,也能将时代的荒诞抖落无遗。香港造就了陈果,可就算是陈果,也没能留在97年的香港。 97年香港回归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符号,我只能感受到教科书中香港回归的欢欣和喜悦。陈果以一个香港人的视角看待香港回归,带来的是香港和香港青年的不确定感和迷茫。当历史给生活画下一道鸿沟,当符号给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的我们好像是从未感受和理解过的。可是我们终将会成长,会融入社会,当这一切切切实实影响着你的生活,是忘记过去,然后接受,还是一边固执地骂娘,一边妥协。

 3 ) 天上的烟花多绚烂,地上的人儿就多绝望。

天上的烟花多绚烂,地上的人儿就多绝望。 “去年”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年,“烟花”是为了庆祝,而由于是大事之年,所以“特别多”。 5名华籍英军在97年被退伍,沦为“无用”之人,打劫银行都只能捡漏,他们嘲笑着香港变成“孤儿”,对着镜子哭喊着问“我是谁”,深陷迷茫和焦虑之中,而警察们竟然紧张的把西瓜当成了炸弹,不安的情绪可见一斑。 漫天的烟花真好看,大家都可爱看,这群“老兵”也同样,可别人在笑,他们却在发呆,一种迷惘的呆,往日烟云,历历在目,如何释然?生活如鲠在喉,又该何去何从…… 也许就只有像男主那样“失忆”,才能笑得出来。可香港现在依然还迷茫着……转变的阵痛期才刚刚开始。

 4 ) 用电影记录历史

周六晚看至五点
  陈果,最初知道这个名字好像是秦海璐成名那一年,是因为演了他的 榴莲飘飘。从电驴上下过 人民公厕 ,但没看进去。最近比较关注的王书亚先生对陈导的片子比较推崇,我一向是爱乌及乌
 《去年烟花特别多》,忘了是在哪里看过电影的几版海报,然后才想看这电影的,但电驴上没有(看了之后明白 ,电驴上不会有)。上周去西安淘碟看到有卖的,就收入囊中
   挺喜欢李灿森,看他的电影不多,基本演的都是比较痞的角色。我觉得这种痞应该是骨子里的,装不出来。

世界上本没有90分钟的电影,删的太多了,电影就成了90分钟。还好这是DVD,128分钟的

那句老话,战争中流尽鲜血,和平时寸步难行

 5 ) 灿烂的烟花也是一场空

每个人在这世上都如同浮尘,总是一些具有重力的身外之物,比如家庭,职业,理想等等,让我们稳稳地贴地生活,并产生一种天长地久的幻觉。是幻觉都要破灭,在新的重力产生之前,不得不体验失重,飘忽,被恐慌填满。此片展示了这种境遇。 97年春天,英军撤出香港,华籍英兵家贤和曾经的下属等5人在不惑之年失业。过惯了纪律生活的军人突然脱离了部队无所事事,也没了收入,在一起还是过着从前的军事训练生活,其他4个人习惯性听家贤指挥,间歇出去工作,又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从享有尊敬的军人变成了社会接纳度极低的无业老阿叔,心理落差巨大。 主角家贤是沮丧是翻倍的,不仅因为他从前是个“沙展”(小队长),拥有军官身份,更因为他对这身份有极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希望能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英雄梦。香港没仗打,报名福克兰战争被拒,他自己也大致知道这梦想是虚妄的,可至少在军队里,这个梦还可以名正言顺做下去。 触目都是荒芜。和父母的每一次会面都是谈钱,要他挣快钱,要他跟着弟弟家璇加入黑社会,要他供楼。家贤说,记得小时候,爸妈教我们做人最重要脚踏实地,现在就叫我们不要那么忠直,最重要赚钱。原来不止香港变,连最亲的人都变了。他不是一直都受市侩丑陋的教育,从小父母叫他学好,长到37岁却嫌他不够坏。出生成长生活的地方即将面临巨变,理想破灭,连父母形象都倒塌。所有从前深信的东西都被炸成了废墟。迷茫,加上生存的重压,他随家璇进了黑社会。 家贤说,我跟弟弟一向是两个世界的人,不知现在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哥哥是军官,弟弟是小混混,现在哥哥落魄要靠弟弟混口饭吃,可想内心耻辱。家璇的黑道大佬小荣哥说,如果一个人天生是好的,要教坏他,不会坏到哪里去。家贤就是这样教不坏的好人,因为教不坏,所以格外尴尬。 有大把戏份是关于家贤和家璇的对比。家贤替兄弟们付饮料钱,家璇则为一班人偷太阳镜,博得赞赏;车内有恶棍女学生,家贤只是站起来却无可奈何,家璇则把她丢下车,以暴制暴得到崇拜。反正家贤总是输,而且永远格格不入。家璇去杀人,没法回家,家贤很居家地说,你不回来,菜都冷了。他就是想不到家璇肯定是去做那些暗黑勾当了。还有个细节:他们抢了银行后,受到小荣哥打骂,家璇服从管理,家贤则一脸你又不是我长官凭什么的表情。家璇就是那个世界的人,家贤替黑道工作始终是意志和行动分裂,自我认同感越来越低。 就是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可以联手做同一件事。目的却不一样:家璇提议抢银行,表里一致就是捞钱。家贤同意抢银行,表面是随大流捞快钱,本质上还是要上战场,当英雄,继续过去的幻梦。6个人在游戏的地方实战训练是黑色幽默(片中有大量黑色幽默,很多利用了“官”与“贼”身份的混淆、互换,另有典型比如5人去看解放军进城,仍把自己当成军人行礼,却被当成古惑佬抓进警局,),酣战时一群人咿咿呀呀地从他们身边路过,此时家璇说的话嘲讽之极:我们练习还用得上,他们练习做什么?喂喂,这本来就是玩的地方好吗?本来他们已经有一刹的清醒,意识到这是一个游戏之地,家璇的话完全是从梦中醒来又睡过去。 抢劫之前家贤和家璇的态度又表现了两兄弟对此次行动的认知分歧。家璇看到家贤安排部署时威风,把他当黑道大佬崇拜,其实家贤只是用部队里那一套发号施令,潜意识里他是当成捍卫正义的战争去打仗了,所有凯旋归来的细节他都想好了!结果,这次抢劫行动说成功不成功,说失败也算不上失败。半路碰到另一伙抢劫的,阴差阳错得了那伙人抢来的钱,算什么呢?最让人失望不是一败涂地,而是准备好决一死战,到头来一场乌龙而已。几个人发现家璇有枪要他扔掉,家璇先不肯,终于在家贤的逼迫下扔了,其余5人一起欣慰地鼓掌。本是销毁罪证,看起来却没有这种感觉,倒像是家长成功地教育了叛逆的孩子。他们是专业军人,业余劫匪,做了坏事,骨子里还是守法良民。打劫了,有钱了,日子就好过了吗?没有。这不仅是因为Bobby死了,还因为他们是守法良民,无法享受赃款的快乐,只能承受赃款的负累。Bobby的死就像全片的氛围一样,悲壮又滑稽。 接下来,家贤就面临了小荣哥的女儿对他的爱情。家贤喜欢什么样的女性前面也交待过一笔。Bobby站岗时,老婆来送便当,家璇对家贤说话,大意是你想要但没有的人家都有了。说明家贤喜欢的是宜室宜家的,而阿珍是个能抢银行的女流氓。她对家贤的感情也有走投无路的成分吧,失去了那笔抢来的钱,老被男友阿Joe打,又跟爸爸不对付。是从阿珍开始感到,每个人的处境都不容易,桀骜的阿珍也会被打得很惨,小荣哥去找女儿时,在整栋楼里上上下下找不到,镜头从下往上拍,整栋楼就像一口井,深不见底的压抑。陈果好像特意让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凡有人威风点,必然要让他失意。所以我们会看到小荣哥有小荣哥的脆弱,后面出现的,逮捕家贤们的执法警官会被上司骂成猪头。 影片中人人都有末世心态,可是大环境又是一片歌舞升平,5个人去Disco找杀Bobby的一伙人寻仇,是这种反差的浓缩。一场戏是DJ用一种亢奋的声音说,各位殖民地的朋友,再过几日我们就成为中国香港公民,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让我们左右摇摆,送旧迎新……听起来喜庆得像过年,可这语言传达出的恐慌,搭配纸醉金迷的气氛,一堆堆无表情的浮艳鬼影,格外具有张力。 同时,在Disco里,几个老阿叔先是直接受到年轻人的嘲讽,然后观赏了两队古惑仔劈友,杀Bobby的那班人却没有出现。新鲜生猛的血腥场面本应由自己去完成,现在只能平静地坐着,感受着年轻人喷薄而出的荷尔蒙,没有找到该劈的人是一层失落,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又是一层。那也只好举起双手,加入狂欢的人群,哪怕看起来笨拙,开心一时是一时吧。只有当下的开心是真的,后来在家贤追踪逃跑的家璇时也有这样一笔。堵车时放起了漫天烟花,反正前路也受阻,不如停下来好好享受这一时的美丽吧。Disco里灯光妖异颓靡,叫人麻醉了自己,而烟花那么壮观,叫人忘了自己的渺小身躯,也容易感到人世茫茫。 小荣哥说,家贤,你留下帮我手吧。现在一夜之间什么都是新的,连香港都好像一个BB仔一样。家贤,我和你都是老BB了。家贤等5人苦于在这个雨打风吹的时代没有钱,而坐拥了财富的小荣哥,他的苦恼程度并没有减少。一直努力地想要跟上形势。车上的特区区旗和国旗,室内装饰的大幅人民币,张口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除了用功地抱大腿,作为一个时代巨变中的有钱人,他还能怎么样呢?前途一样未知。手下逐渐减少,旧人已无,面对簇新世界束手无策,对旧相识家贤也难免产生留恋,甚至,还有一点惺惺相惜。 家贤噩梦后发狂的一场戏,给了他两个理由,一是父亲打电话来只知道催他还贷供楼,亲情冷漠,现实逼仄。二是让他喝了酒。之后让他砸烂玻璃,大吼我是谁,把对内心的拷问完全外化,自我迷失到极点,已酿成强烈的毁灭欲。 然而此时的家贤,所有能产生重力的事物就只有曾经的下属,一班曾结伴失业,结伴抢银行的落难兄弟。经过现实的挤压,我们发现家贤没有变,从前凸显的是英雄主义,要为了一个崇高的事业上战场,后来去找阿鹏和Gary,要他们帮寻拉链和家璇,凸显的是集体主义,所谓“兄弟们一个都不能少”。他真是一个天生的军人,可惜生错了年代。当他发现硕果仅存的两个兄弟都离他而去,“现世之网”就彻底被解构了,他在回程的途中几欲哭泣,用力把头盔甩入海中。这个世界从此再也没有什么是他的了,他就是一个被遗弃的人。 在饭店枪击小混混的一场戏,虽然拍得露,但因为前期发酵到位,因而不显得突兀。他持刀砍人和独处时挥刀的样子经过快速剪辑,证明行动有渊源,这是显性的。隐性的联系是,他作为一个被遗弃的人,混混们的挑衅和无视加重了他的这种感觉,加上一直没有得到释放的毁灭欲,酿成暴力。这场暴力戏还让濒死场面和过去的美好形成对比,形成张力。而且,这场戏还隐含着的张力是,曾经视若珍宝的军刀用来手刃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流氓,用来完成正义(寻找兄弟)的枪,则击穿了小流氓的脸颊。本来富有仪式感,具有庄重性质的东西,到头来都只是发泄了自己的暴躁。很讽刺。 结局中,家贤打一份寻常工,依旧勤恳老实。阿珍从英国回来,路遇他想认他,他假装从未与她相识。就像小荣哥叫他帮手,他也没有回去。本来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只是混乱时期不小心同行过一段,时局安定下来,各走各路,也没必要再有交集。家贤摆脱了阿珍纠缠,面露喜色。他们是曾经的痛苦,过去就好。 家贤的韧性也就此展现出来。影片中对小人物的坚韧多有表现,有的甚至表现得很夸张。如开出租的阿伯,学生妹丢了卫生巾在车上,他坚持不懈地找她们,声称不会放弃,结果真给他找到,糊她们一脸屎。正常的,就比如Gary说自己作为香港唯一的跳伞教练,沦落到当警卫。虽然薪水少一大截,起码不用工作十二小时,这里有山有水,几好啊。家贤推着送水车轻松自得的样子,让我感慨,到底是香港电影,峰回路转,落到生存上,凡俗的生活成为最终的救赎。 电影说起来也简单:小人物被裹挟进历史大事件,经历各种痛楚。可是,即便一个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时代变更,悠长岁月平静无事,是否就不用体会配乐中所唱:“千头万绪的现在,已经没有梦;四分五裂的思念,也许只有痛;我告诉我自己,不要冲动,灿烂的烟花也是一场空”。 灿烂的烟花也是一场空。每个人都早晚要经历幻灭。只是卷入时代变更,令幻灭加速,冲击更强烈,解构更彻底。临近结尾有一幕,家贤扯下饭店的白桌布高举,像要对什么看不见的力量投降。投降,认输,然后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不发疯,不堕落,家贤的英雄梦,我总感觉这样是实现了。

 6 ) 很多很多年前的故事,不必这样讲

1997年,香港回归。我看过电视直播,很激动。2004年,第一次去香港,酒店的窗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的贝壳建筑,当年回归时候的现场。

1998年,陈果拍了这部电影。今年2023,我重看这电影。

很难说好或者不好,港片独特的做法是把生活的琐碎融合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不做评说的呈现出来。很直白,也很取巧。

香港回归的时候我很年轻,时隔25年之后,我还是很年轻,而香港,也许已经老了;而这部电影,确确实实的老了。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或者小人物眼中的大时代,都很有看点,虽然必然的颇受局限,但总归值得一看。倘若想借小人物的眼光来表达对大时代的看法,南面流于空泛,本片就是这样。

如果本片在砍人那一幕结束,我会认为这是好片。而看到结尾,男人不认女人,狗子不认前主,寓意太直白,情节太狗血。平庸了。

 短评

够味够正够香港。真朋克陈果,根本就是朝着失控而去的,几近癫狂。九七落幕,两个时代。去年烟花特别多,the longest summer,绝望至死。。。华仔不仅监制还唱了片尾曲,真的无间道,一面唱着我的中国心,一面唱着去年烟花特别多。。。

4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记得以前小时候,老爸老妈教我们做人最重要脚踏实地,现在叫我们不要那么忠直,最重要是赚钱。原来不光香港变了,连你最亲的人都变了。“

6分钟前
  • Minjie
  • 推荐

陈果的电影,大多都不会让我失望。这是香港人拍出来的电影么?

11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3.5 “回归三部曲“中最庞杂的一部,时代不再沦为背景,通过兄弟命运辐射出回归前后的香港社会全貌。“你怎么不去骂满清政府,只签百多年,签久点就影响不了我们这一代了”

1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今年烟花咁Q多,政府忙着庆祝大桥竣工,忙着庆祝回归。人民失业,社会混乱,抢劫乌龙,警察抓人乌龙,劈友也是乌龙,整个社会混沌无序,人如烟花燃放后坠落的火星,如蝼蚁,各自执生。男孩穿空的腮帮前后呼应,三个脸上都挂彩的人游车河,宣泄不满的手势付出了血的代价,警察纯正粤语和英文来回切换骂下属废物,最后镜头定格在风吹起英国旗手的小短裙露出的雪白屁屁。太多那个时代得精彩和不堪被浓缩在电影里,如今的时代和二三十年前也没有本质的不同。

21分钟前
  • 焦糖爆爆D
  • 推荐

此片应当叫《去年有源背景声特别多》。摄影方面巨大的head room以及大量斜线蔚为壮观。陈果好像非常喜欢将人物安排在海拔不同的位置,正反打一面是天一面是地,够压抑。剪辑基本就是个灾难。海滩上那个出现一面就被捅死的家伙居然是毕国智!!!

25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1997年3月31日到香港回归的时间切片,情景碎散并且影射的点太多。《悲情城市》里主角还只是“普通的一家人”,在这里,编剧给了“普通人”家贤一个失业的“华裔英军”身份,从这个角度足够看到陈果的钻狠和野心了,不过“香港三部曲”里最喜欢的还是《香港制造》

28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其实,爱情、武侠、黑帮只是香港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还是在为生活,甚至生存挣扎着,一如我们

29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97的各种符号被陈果玩到尽了,可惜最末还是力不从心。时代太大,人生太长,再怎么样的荒诞都无法抖落时代交替的沧桑。比烟花还多的不是寂寞,是再也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失落。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李灿森 陈果 何華超 去年烟花特别多 這句話是當年金句 "去年....特別多".陳導在97.6.30半夜忽發奇想跑到街上和李生拍下某些人進入香江的珍貴鏡頭, 放入這部戲中天衣無縫地, 虛實交融....

35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轉折期,或者說世紀末,舊一代的價值觀與存在感失落的過程,三部曲里只這一部真正契合了回歸這一標題,但所表現的主題卻是一致的,即是在時代轉變時期普通香港人民心理觀念的轉變,“一代不如一代”,舊有的價值觀已被物質主義取而代之,金錢主宰下年青一代已然迷失,主人公的失憶只能看作無奈的妥協。

38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陈果的「回归三部曲」也叫香港97三部曲,跟我没多大关系我也能看出名堂,确实牛逼。不是都说白羊座很2吗,陈果和黑泽明也是白羊座啊,我现在最喜欢的导演大概就是他俩了。天啦陈果拍暴力和政治的东西好干脆好痛快,直击人心。何华超好帅,黑社会的女儿演的也很好,够直爽。李灿森也很会玩嘛

42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8/10。从抢劫碰上另一团伙那里开始变得黑色幽默了,哇哈哈哈哈!!很少见到以退伍军人视角反映大时代变迁背景下平民心态的影片。异象纷陈、人心在变、势利面貌,其实都是在迷惑时刻为自己找出路而已,绚丽的烟花加深了这层无奈和感伤的味道,最后一个长达两分钟的长镜头真是既滑稽又充满感慨啊~~

46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野心极大,指向颇多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失语残损,粗糙躁动,被时代发展列车抛弃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焦虑于暧昧且无着落的身份认同(社会转型带动个体的被迫转型),暴力与黑势力泛滥成灾,所有人都企图抓住末日的影子肆意狂欢,只不过兜来转去依旧是漂泊离散,社会的恐慌/暴力正是港人内心的集体映射,在求存中“将殖民内在化”。殖民文化情结的拆解意味着对旧文化身份的否认,在历史震荡中重新确认自我身份,因此关于城市的影像成为了寓言:开阔的街道既是光明也是空洞——如同“崭新的婴儿”:香港真的回家了吗?“香港的历史使人倾向于一种「边境性」或「超场」寄生性的实践,一种既对「中国文化」认同但又与政权疏离;对殖民反抗但又不愿社会繁荣遭到破坏的实践。”

51分钟前
  • 球球滚啊滚🌸
  • 还行

陈果“回归三部曲”中章,迷茫的中年人无意识地奔着失控而去,97前的烟花再绚烂,也抹不去心底那份对未知的茫然与惊恐,他们涉黑,他们飙车,他们抢劫,只因无以宣泄心底的那份不安与恐慌,“大限”将至,风声鹤唳的底层写照…

55分钟前
  • 伊菲吉妮娅
  • 推荐

这是一部绝望到骨子里,悲伤到骨子里的电影,虽然叫着这么华丽的名字。正如名字一样,华丽之下却有着让人窒息的伤痛,香港退伍军人在迎来回归之时的茫然失措,不断的被生活逼迫,即使用了自以为聪明的办法最后还是逃不过大潮的拍打,主角在最后选择了疯狂和遗忘,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还有良知香港人的反扑

56分钟前
  • 心之呢喃
  • 力荐

我们生活的语境太统一,且太宏高,动不动就是民族大义,这里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部电影虽然荒诞,却真正把话语权切回到了个体,事件中迷茫的个体、彷徨的个体、愤怒的个体,这才是正常人的感情。艺术这个东西能消解崇高,更能合乎生活。

58分钟前
  • 乔大路
  • 力荐

吗的,看到“注意,坦克车来了”我就忍不住了,你在这黑你吗呢你!你知道当年事情真相么?就在这BB。黑这黑那的,而且都是不自己探究事实真相的乱黑,真的讨厌这样的所谓独立电影。我就问一句,英国人给过你们自由民主么?设置的主角们,10多年前就确定要回归了,自己不早做打算,真到了改朝换代俩眼一抹黑,又迷茫又危机的,怪谁呢?说是不做古惑仔,好像有良知,那怎么抢劫就行了呢?身不正则立论不顺。

1小时前
  • 展博
  • 较差

时代的十字路口,随后便是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港人迷惘困顿的1997…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