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利1981

剧情片其它1981

主演:梅尔·吉布森  马克·李  比尔·克尔  罗伯特·格拉布  David Argue  比尔·亨特  Geoff Parry  

导演:彼得·威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2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3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4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5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6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3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4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5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6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7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8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19加里波利198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4 19:27

详细剧情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利普里战役是盟军惨败的一场战役,却有无数澳洲人参予和牺牲。导演藉这场战役写一个少年梦,阿奇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来是运动场的跑手,为了伸张正义参战,便把体育精神也带到战场上。他拒绝在战场上充当微不足道的跑腿,宁愿跳出战壕与敌军交锋,明知上级颁下荒谬的命令,仍然忠心耿耿地执行。他的好友法兰是一个浪子,喜欢在运动场上作弊,来到军营也是玩世不恭,等到他真正沾染战争的气氛,也逐渐收起轻佻态度。电影从澳洲西部的牧场开始,发展到开罗的训练军营,最后在土耳其的战场结束。战场上的军官求胜心切,明知下属被敌军的机关枪瞄准,仍然迫令他们冲锋陷阵,结果一败涂地。两个年青人一心为社会服务,结果一个要赔上性命换取经验,留下好友在旁边狂号,惊见理想幻灭。  影评&幕后  编剧和导演用相当细腻的步调,将人性光辉描写得相当淋漓尽致,撼动人心。影片最后的停格,让人联想到了知名战地摄影记者 Robert Capa 于西班牙内战所摄下的经典照片《A Republican militiaman meets his death》。本片荣获澳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等八项大奖,梅尔·吉布森更因此荣获影帝头衔。本片获得澳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男主角 (梅尔·吉布森)、男配角 (Bill Hunter)、摄影、录音、剪接等奖项。  梅尔·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因浓重澳洲口音被当成澳洲人,父母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在纽约长大的吉布森从小就对电影产生巨大浓厚的兴趣。  1968年他随家庭迁至澳大利亚居住,并且在悉尼学习专业表演技术。随后进入影坛,1979年,吉布森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在感人的剧情片《蒂姆》中,这位22岁的小伙子因成功演绎了而获得萨姆奖;另一部令他一举成名的则是著名导演乔治·米勒的科幻片《疯狂至极》,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吉布森成为澳大利亚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此外,他还主演了米勒导演的另一部影片《蒂姆》与此同时,他还受到另一位澳大利亚新浪潮导演彼得·威尔的青睐,主演《加里波第》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1981年,吉布森在《冲锋追魂手》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全世界关注。他与威尔的第二次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这次他在影片《危险年代》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度尼西亚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

 长篇影评

 1 ) A homo-erotoc film that pretends not to be

This is not one of my favorite films. Here, as in his other works, Peter Weir could have been more effective if he could manage to control his visual hyperbole. How the camera caresses and lingers; particularly embarasing when the subject matter doesn't amount to anything more than a wide-eyed innocence.

The homo-erotic charge between Gibson and Lee actually lends the film some counter-measure against the cliches of idealized youth. Odd that so many male viewers seem oblivious of it. Once you do recognize the homosexual undertone, however, it is interesting to gauge your own reaction to it. For instance, one can write a book about a male audience's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of Lee's cheerful boyish character, who becomes objectified into a desirable sexual prey, which is precisely how women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portrayed by Hollywood. It's a shame if one misses the irony here.

 2 ) 那些早早逝去的英灵们

今天是ANZAC DAY,于是发现了这部电影。81年的片子居然比我还早出生...
----------------------------------------



开始剧透



开始剧透



开始剧透


开始剧透



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出身西澳,来过澳洲的人都知道西澳在澳洲是一个多么偏僻的存在,而这两个人的家乡居然离Perth还有很远。不知道为什么去参军,甚至男二和父亲还痛恨英国人,男一只是知道英国和德国打了仗,是德国佬的错。士兵们在战前训练的时候,仍然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到了战场突然发现这一切完全比模拟战斗要来得可怕的多 -- 玩过彩弹射击的人应该对这个就有很深的体会,只是小小的彩弹球打到身上立马青紫一片,想想荷枪实弹就不寒而栗。然后在影片的最后,即使战地指挥官报告着当前的情况不适合冲锋,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上级下达的一定要冲上去的命令,那些刚才还在嬉闹着的男孩们,瞬间躺倒不再说话,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自己的身体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ANZAC DAY就是为了纪念澳新军队第一次在Gallipoli登陆的日子,之后成了澳洲纪念阵亡将士和向军人致敬的节日。路过Shrine of Rememberance前的松树下看到没见过祖父的孙儿给祖父献的花圈和写的信,不禁潸然泪下。每个人都最终会死去,或早或晚,可是战争是为了什么?

 3 ) 电影《加里波里》和《恰纳卡莱》

电影《加里波里》和《恰纳卡莱》


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
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土耳其语:?anakkale Sava?lari)。
所以,同一个事件,对立双方拍摄的影片名称有异。
梅尔·吉布森1981年主演的《Gallipoli》是从进攻方的某个小视角观察这场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所谓战胜五十多万英法联军该事件,于2012年摄制成土耳其又一部主旋律献礼片《恰纳卡莱》。动画做得不错,就是为了表现集群作战的场面,那种万人冲锋白刃之类,过了!主旋律嘛,可以理解!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留下约53,000死亡,96,937受伤。这场战役是至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为纪念故人与事件,将每年4月25日这个登陆日期作为澳新军团澳新军团节。

这场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1915年4月25日,协约国军队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加利波利半岛登陆。协约国登陆部队主力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还有一个法国师和英印部队,共约七万八千人。协约国军登陆后遭到土耳其军的猛烈抵抗,加上登陆地形不利,损失非常惨重。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协约国一直无法突破土军防线,被迫于1916年1月9日全军从加利波利半岛撤退。协约国先后投入近50万部队,伤亡达26万余人。土耳其军亦投入50万部队,伤亡约25万余人。战役中共有七千六百名澳大利亚士兵和两千五百名新西兰士兵阵亡,两国因此将4月25日定为澳新军团纪念日。
1916年年初,加里波利战役降下了帷幕。此战共有13艘协约国部队的潜艇参与了达达尼尔海峡行动,虽然损失了其中8艘,但却创下了”次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的记录,土耳其方面则损失了2艘战列舰、1艘驱逐舰、5艘运输船、44艘汽船及148艘帆船。其中101艘是被史密斯率领的E-11潜艇击沉的,史密斯还创下了47天的最长巡逻时间记录。由于率领E级潜艇的杰出表现,在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出任英国海军第二军务大臣。史密斯死于1965年。

回望同时期,中华民国大事记(1915年)1月18日 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当面提出21条要求。

 4 ) 澳洲愤青的殉道仪式。

对我而言,这是第一部展现了澳洲士兵献身于战场的战争片,但其实真正表现战争的部分却比例不大。导演花了大半部的时间在表现一群澳洲热血青年们的农场生活,两个快腿青年之间的深厚友情,大战之前的嬉笑怒骂。总之这群即将登上死亡战场的澳洲牛仔们丝毫搞不清状况,战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否准备好了?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许也不明确: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Gallipoli战役发生于1915年,对于澳洲和新西兰两国来说是第一次正式参与到世界的主要战场中,两国组成了澳新联军——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ANZAC),而Gallipoli战役也通常被认为是两国的民族意识诞生的标志。在本片中便可看到多处体现澳洲人民表达他们民族意识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对英国老大哥的不完全服从和呛声。
 
战斗前的大段铺陈有点像【锅盖头】的感觉,士兵们所作所为好像根本和战争扯不上关系,逛市集、买假古董、进妓院...就连战斗演习也跟玩儿似的,没点紧迫感和认真劲。

导演想说明,这根本是一场毫无准备的盲目战役,至少是一次战略上的极大失误。事实上也差不多如此,澳洲士兵们只是像移动靶子一样盲目冲锋让土耳其军练枪法。电影就终结于主人公Archy中弹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一个伟大的短跑运动员牺牲了,一段伟大的友谊终止了,而所谓的爱国抱负和理想也只是一纸空谈...

 
很明显反战的主题出来了,但是导演似乎反的过了一些,与其说反战不如说反英了。的确Gallipoli战役是一战时的一个惨痛教训,失策的指挥导致大量的无谓牺牲,导演几乎把一切责任都归罪于英国的指挥方,有句台词,当一个澳洲士兵问道英国士兵在战斗中做了什么的时候,另一个澳洲士兵回答“他们只是在沙滩上喝茶。”。就是在战斗之前,导演也通过澳洲演员之口不断重复一个疑问:一战到底关我们什么事?我们是在为自己而战还是为英国而战?在我看来导演的政治主观性太强,太狭隘了,使得本片政治倾向太重,也许讨好了澳洲和新西兰的观众,但是应该也“得罪”了不少英国观众。
 
不知是巧合还是怎样,Mel Gibson的选片口味也有点“反英”,【勇敢的心】和【爱国者】是典型的例子了,本片中他的角色也是一个“反英愤青”,先前拒绝参军因为认定这是一场替英国人打的仗,之后参军也并不是因为改变了信念,而是受到了好友的热情鼓舞,希望在战场上扬名立万,颇似阿喀琉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缘由。
 
蛮不错的澳洲电影。

 5 ) War Is Raw!

剧情不再多说,因爲是令人感到沉重的话题。在Australia的广阔草原上奔跑嬉戏的年轻人与纷纷倒在对方枪口下的战士,这是多么血淋淋的对比!
      
  人类在初生的时候也许从未想过会有战争,这样的挥之不去的梦魇,伴随着自身而挥之不去。《圣经×创世纪》上说At the beginning, it was good.但这种美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複存在。社会越进步,战争带来的危险就越大。也许在未来,战争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流离失所,妻离子散,而是全人类,整个星球的灭亡……
      
  在草原上奔跑的年轻人有他们的梦想:他们对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有无限的期望。无论 Archy,Jack,还是其他的任何人,他们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生活对于他们代表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可以想象,他们或会成爲世界级的 sprinter(Archy),或会娶妻生子,经营自己的农场(others)。一切都称得上幸福、无忧无虑。
      
  可战争来了,它改变一切。就是这些年轻人转眼之间就成了战争机器的一部分,爲这机器贡献着自己的血、肉、还有命。而他们并非身经百战、训练有素、铁血无情的勇士,他们只是带着梦想,甚至有些懵懂的普通人。他们的结果就是被送上前线,再被长官一批一批地送上战场,然后倒在地人的枪下。战争让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结束了。
      
  影片最后Jack从上级长官那里得到不要冲锋送死的命令,拼命往回跑,而他的好友Archy已被长官派上一去不回的战场……,这就像 Legends of the Fall(1994)里面,Tristan眼看着Samuel被敌人杀死一样,人生最大的痛莫过如此。也是让我看得最心痛,最难受的地方。
      
  当我们习惯媒体总是歌颂个别的战争英雄或大肆报道某一场战争时,也许我们也不该忘记战争的残酷以及那些在战争中丧失生命的无辜的人。
      
  但愿世间从此不要再有战争……

 6 ) 《加里波利》:美丽而残酷的生命赞歌和反战宣言

这是彼得·威尔拍摄的一部关于澳大利亚士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其实与具体的战争无关,在远离欧洲战场的广袤的澳洲大陆,有一群奔跑着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活力,做着关于青春的梦,他们想象的战争与真实的差距,比他们与现实战场的距离还要遥远许多。充满热血的生命是美丽的,而当其在那一刻毫无价值的嘎然而止的时候,原先的美丽回忆反而成了痛的根源,留下残酷而醒目的注目和反思。

澳洲,农场。他拼命的跑着,穿过树林越过山坡,赤脚踩着沙石和荆棘,他张口寻找着空气,身体摆晃着渐渐要失去控制,他还是拼命的跑着。
  阿奇,影片的主角之一,就这样进入观众的视野。他和一个傲慢的家伙打赌,用双腿跑赢了骑马的对方。阿奇是个出色的小伙子,有着随年龄一起成长而此刻达到顶峰的充沛的能量、信心以及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这是除了纯粹的为国家效力的念头之外阿奇想去参军的最主要原因。他羡慕祖父过去的漂泊生涯,而如今的祖父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方面他理解阿奇的状态和愿望,不想让他失望;而另一方面他当然清楚战争的真面目,而显然阿奇是听不进去的,于是就只能送上鼓励和深深的祝福。
  怀着抱负的阿奇,是想不到此刻生命的绽放将因为战争而走上注定失去精彩的不归路。

运动会上,赢得短跑比赛的阿奇在接受众人的欢呼,而一旁的法兰克垂头丧气,他不仅输了比赛,还输掉了身上所有的钱。没钱的法兰克和去参军的阿奇结伴同行。但他和阿奇不同,他根本就不想参军,没有为这个国家去卖命的念头。
  途中遇到的一家人对阿奇和法兰克的不同态度,让法兰克有了新的想法。这是泛滥于民众中的盲目的爱国热情,国家政府借助大众的力量将某些观念强化并使其成为获得大多数认可的指导性方向。在别人的态度中,法兰克似乎看到自己未来的出路,于是他也要参军了。
  虽然比起阿奇,法兰克要成熟、世故的多,他也没有阿奇的热情,他代表着另一拨相对被动的人,但对战争的真面目同样缺乏认识,盲目的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部队要出发了,离开澳洲大陆开始远征。那遥远的战场、遥远的战争,其实又与他们有多大关系呢,虽然这些年轻人怀着各自不同的梦。
  第一站,他们来到埃及进行训练,为战争做最后的准备。金字塔,斯芬克司,沙漠,假古董,妓院,还有老友的重逢,这一切依然只与青春、与生命有关。
  终于来到了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在对面的战壕里等待着他们,炮弹从头顶划过落到身后的大海里。驻扎完毕,阿奇他们跳入海中游泳。蔚蓝的海水,健壮的人体,这是电影中最美的画面之一,如油画般继续赞颂着生命的美丽。当炮弹的碎片在水中缓缓下坠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闪现出不安和恐惧。

战斗打响,冲锋发起后,就有同伴再也回不来了。糟糕的指挥、部署、甚至整个的作战计划,让这群来自澳洲的最优秀的年轻人成了敌人练习射击的活靶。导演没有把镜头拉大去表现整个战场,只是象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样注视着他们从战壕里爬起然后又倒下,并留给后面等待着命令的人深深的恐惧和彻底的绝望。
  法兰克因阿奇的推荐当上了传令兵,他拼命的跑着,希望能拯救更多的同伴的性命。当冲锋号在他到达之前又一次吹响,他绝望然而又是无用的嚎叫着,崩溃着倒下。
  而这时的阿奇,面对着如此临近的死神,已然不可能有更多的想法。他用当初短跑比赛前祖父的鼓励来安抚恐惧,冲出战壕向前跑着,直到子弹穿过他的身体。

影片在这生命的最后一瞬定格。之前大量的铺垫,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而到最后生命在瞬间无意义的消逝,悲哀扑面而来。

 短评

不同于那些充满着紧张刺激和英雄主义的战争影片。《加里波底》更多的反映的是战火中的真挚的友谊和性格的成长,从平常人的角度对荒唐无知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性进行反思

2分钟前
  • Allen
  • 推荐

(7/10)澳大利亚的《加里波利》和土耳其的《恰纳卡莱》是讲述同一个故事背景,两个片名是交战双方对这场战争的不同称呼。澳版偏重凡人视角,从“害已”的角度反对战争;土版偏重家国视角,强调保家卫国的意义。

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某种意义上,是老谋子也能搞腾出来的作品。性吸引力➕异域风情拉满,很赞。

8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推荐

7/10。阿奇征服自然的愚蠢第一次表现在与雷士的打赌,他莽撞地与骑马的雷士赤脚比赛,奔跑过旷野的砾石、沙丘和灌木,付出了双脚皮开肉绽的代价取胜,第二次是和唐尼徒步行走在50英里的戈壁,他辨别太阳寻找方面和跟随鹦鹉寻找水源的自信,被遮蔽光辉的黄沙所摧毁,最后是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战壕坑道里,老兵啃食落满苍蝇的饼干,海滩上和水中嬉戏的新兵则被流弹击中负伤,但视士兵生命如草芥的长官宁愿休闲地喝茶,也不在乎无辜送死的澳新军团成片倒毙。导演在拍摄战场之前先展示了世外桃源般的埃及,新兵们骑着毛驴招摇过市、刮掉当地人晾干的衣服,如郊游般乐呵呵地集训,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笼子里成群的妓女和骗钱的古董小贩上,在登陆战前夜的舞会里欢快一把,正如集训时那座被炮弹轰掉鼻子的狮身人面像,人类为征服自然和战争的游戏付出了血的代价。

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1.你像美洲豹那样奔跑,却躲不开横飞的子弹。large than life,年轻单纯的生命对于战争的想象充满了理想美化,却在现实面前被无情的战火终结。2.当哀婉深邃的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第一次在电影过半后响起,我就料到,之前的自由诗意宣告结束,残酷危险的战争即将吞噬生命。3.荒野沙漠,埃及金字塔,海滩登陆,游泳中弹,战壕赴死……场面的调度切换果真大师手笔。

13分钟前
  • ofelia11
  • 推荐

这个时期的彼得威尔已经开始走出澳洲的荒漠开始他全新的电影旅程了,影片通过几个年轻人的战争岁月的故事为理想与友谊殉道,一如既往地对民俗的关注,对战争场面的淡化处理,喜剧元素的加入都让影片那个悲惨的结局更具有感染力。

18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怀揣理想去拼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结尾悲壮惨烈。梅尔吉布森真是稚嫩~

19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袋鼠这是自黑吗?1、袋鼠的大兵,军纪败坏,吃喝嫖赌;买东西之后强行退货,否则就打砸店铺,缺少契约精神,活脱脱的流氓嘴脸!果然是大英帝国流放罪犯的蛮荒之地。2、袋鼠的军队毫无战略战术,炮火覆盖后,不及时发动攻击,等土鸡重回战壕做好准备后,再去送人头。进攻时没有组织火力压制,还让士兵子弹退膛、只用刺刀?这指挥官是猪🐷,士兵也是猪🐷!3、这电影告诉人们,什么是战五渣。

22分钟前
  • 马背上的水手
  • 推荐

看了两个记录短片后重温故事片。澳新军团血泪,加岛版《致青春》。用3/4的时间描绘青春的无比美丽,用最后1/4的时间把这种美丽击碎,而击碎这美丽的,是爱国主义。讽刺的是,这个国家不是他们生活的澳大利亚,是遥远的岛国。

2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最灿烂的生命以最无价值的方式终结,最快的双腿跑不过死亡的阴影。虽然无惧,却很悲哀

27分钟前
  • 袋鼠
  • 推荐

真正的意外之旅,从昆士兰到土耳其,谁能知哪一次拥抱与相望会是最后一次。可贵之处在于拍出年轻国家年轻人的天真,无愧为澳洲电影传世经典。国民CP美不胜收催人泪下,马克李真是位金发天使,每个天使身边都该有另一个天使爱护他,世界已经太残酷至少对彼此好一些。

29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年轻帅气的梅尔吉普森演绎的一部让人悲伤的战争电影。We don't wanna fucking war.

34分钟前
  • 黑胖砸儿
  • 推荐

Serina的“最后一课”,一部以一战Gallipoli战役为背景的澳大利亚电影。据Serina说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时还要字幕,因为澳洲口音太重。前半部分太冗长。最后一幕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被震撼到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振作了一下终于没有被玩手机的女同学们发现

35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本来想找同名纪录片的,结果找到这部。“澳新军团节”的由来,把一次沉重的失败战争拍得比较无力。

40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理想与现实冲突对比,显示战争的残酷。吉普森年轻时候的皮肤真好,我能理解李连杰现在的坑坑洼洼了。

44分钟前
  • christann
  • 推荐

加里波利的山岗上, 他们的对手凯穆尔这么说: 我是一个战士, 明白生命的价值. 人类的愚蠢难道还不够多吗? 死者已矣, 真正的勇士懂得宽恕, 只有懦弱的人才将敌人挫骨扬灰. 民族间的战争与和平, 往往变成了世世代代的江湖仇怨. 只有懂得宽恕才会有自由与尊严.

48分钟前
  • Yepster
  • 推荐

不错的反战电影,查了下wiki,Gallipoli战役初期,澳新联军死伤惨重。片子描述了士兵们知道自己将会无意义死去的那个时刻,以及由此终止掉的所有美好经历和回忆。古往今来,有多少士兵在自己的第一场战斗中就死去?

53分钟前
  • 且歌且走
  • 推荐

青葱的吉普森,真是很赞...

57分钟前
  • bugz
  • 力荐

彼得威尔投奔好莱坞前对澳洲祖国的致敬。通过冗长的轻松环境的铺垫来折射最后一场白白赴死的惨烈,效果并不太好,因为实在是太冗长了,而且这个显然应该偏向好莱坞风格的主题,却带有一种相反的闲散的欧洲电影节奏。以及,有两场插入的诡异电子配乐也不知道是什么鬼。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1975年,拍完悬崖野餐之后,我在琢磨一个发生在法国的一战故事,有人对我说,干嘛不拍加里波利?现成的题材。第二年,我去伦敦参加悬崖的首映,决定顺道去趟加里波利。先到了伊斯坦布尔,租了辆车自己朝战地开去,那真是很棒的体验。整整两天时间,都没看到半个人从那坡上下,又沿着壕沟溜达,发现了不少战事遗物,纽扣,旧毛,皮带,驴骨,甚至还有没破的水壶,一切都是老样子,我真得触景生情历史感伤,完全改变了对加里波利的认知,当时当地就决定必拍此片。”

1小时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