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无名战士 剧照 NO.1无名战士 剧照 NO.2无名战士 剧照 NO.3无名战士 剧照 NO.4无名战士 剧照 NO.5无名战士 剧照 NO.6无名战士 剧照 NO.13无名战士 剧照 NO.14无名战士 剧照 NO.15无名战士 剧照 NO.16无名战士 剧照 NO.17无名战士 剧照 NO.18无名战士 剧照 NO.19无名战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9 20:01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1954年同名畅销小说《无名战士》,讲述了一队芬兰士兵在苏芬战争中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一部有深度的战争片

关于电影,非著名影评人刘岚有一句名言:“但凡是我看不懂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本片即是如此!

近期看了很多战争片,这是其中最冗长的一部,整整仨小时!也是近期看的战争片里跨度最长的电影,1941到1944年!还是最平淡但却最真实的电影,没有过份的场景渲染,没有刻意剧情设置!

最难能可贵的是,全片是以一种中肯的态度诉说芬兰和苏联的战争,并没有把它拍成“犯我国土虽远必诛”的爱国主义主旋律电影!

这是一部叙说二战时,芬兰和苏联的战争的电影。

芬兰这个国家我知之甚少,以至于脑海里仅有“芬兰浴”这个词,查了查资料,好像也没提到“芬兰浴”。他是北欧和苏联接壤的国家,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和最清廉的国家,由此也能想象出本片的拍摄态度!

在我的记忆中,二战的轴心国只是德意志三个法西斯,原来芬兰也曾经是二战的轴心国之一!

故事说的就是芬兰加入德国法西斯阵营,从1941年攻打苏联到1944年战败的过程。本片是一部多主角或者是不是能说成无主角的电影?!

全片从芬兰阵营描述了整个战争,而芬兰阵营里又分成了对战争三种态度的军人:

一是主战派,这些人自不必说;

二是反战派,或者说是厌战派,他们骨子里反对战争,但是又不能违抗军令,片中有个细节就是2名士兵因为违抗军令被枪决了;

三就是普通士兵,他们不激进也不抵触,也就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已。

关于战争片,非著名影评人刘岚还说过一句经典:“一部优秀的战争片所表达的含义必须是反战!”

而本片切切实实做的很好!

从一开始芬兰军队的大获全胜乘胜追击,到最后的兵败山倒,几类人无时不在透露着反战或者厌战的情绪,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特别是最后兵败时舍弃了机枪也要把伤员撤回去,从这个角度强烈地表达了反战情绪!

这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片,是应该拿奖的战争片,但却不是“好看”的战争片,应该它更偏向于剧情片,毕竟大多剧情片都是沉闷乏味的!

芬兰这个国家我都不熟悉,演员就更不用说了,没一个认识的不说,连面熟的都没有!就是那个老兵的演技确实出神,把一个厌战的普通士兵刻画得细致入微!

推荐指数⭐️⭐️⭐️

 2 ) 《无名战士》

它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无名战士》,电影是典型的战争片,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战争,战场就是一个绞肉机,埋葬了许许多多年轻的生命,偏偏这些生命对于那些上位者来说就只是一个数字,何其悲哀。对于政治家来说,战争只是他们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士兵,就是工具。事实上,任何一个政权都是如此,战士保家卫国,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3 ) 观后感

关于二战欧战战场看过太多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角度的影片。而小国角度则很少,去年看过爱沙尼亚的影片《1944》,感觉本片也是一个同类型的小国角度的二战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都是细节描写,也很少描述敌方。分不清男主角是谁,好像就是描述的一群人。那个有经验的老兵算是刻画最突出的。通过群像描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但愿,一次次的战争积累能够换回真正的和平。

 4 ) Maa on niin kaunis

于2017年11月25日,赫尔辛基Tennispalatsi影院五号厅,同友人Tomi T观看了英文字幕版。

这部电影时长三个多小时,可以说节奏很“慢”很“闷”,但正是这样近似于写实的冷静手法,很好地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性。

电影主要描述了1941-1944继续战争时期几名芬军战士的故事。在历史上继续战争,所谓Continuation War, 或者是Jatkosota的必要性与战争带来的影响,早已功过论评说。芬兰作为军事弱国(是的芬兰军事现在仍然很弱,然而欧洲谁不弱┐(゚~゚)┌)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非常令人钦佩。

电影中圣诞节(1小时44分)的时候,战壕里的战士、Rönkka的家人在家里唱的那一段是《Maa on niin kaunis》,大意是人世间多么美丽。当年,2017年12月24日,我在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候车时,车站大屏幕上播放的就是《无名战士》的片段,背景音乐即为《Maa on niin kaunis》。和平,是人类追寻的永恒主题。

然而,我依然想引用另外一首诗作为评价: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5 ) 第三次翻拍

这是芬兰第三次翻拍这部电影,毕竟近代战争芬兰参与不多,但是对苏联的两次都是虽败犹荣。电影是苏芬两次战争的第二次“继续战争”的记述,所以我得先科普一下他们的第一次战争,冬季战争。苏联作为侵略者,在1939年进攻芬兰,调动54万大军,芬兰全国只有12万人应战,1比10的伤亡比例调侃由此而来,1个芬兰人顶10个苏联人。苏联22万人伤亡获得惨胜,芬兰就此在森林练兵以求反击。1941年机会来了,因为芬兰人在冬季战争的表现,希特勒觉得苏联不堪一击,于是巴巴罗萨计划开始,芬兰和德国一起进攻苏联,芬兰开始收复失土,电影就此开始,没有波澜壮阔,而是如实记载战争的残酷,最终1944年苏联反攻,芬兰又败了,不过苏联付出58万人的代价,芬德联军22万人,老修又是惨胜,因为深知战争的残酷,芬兰人最终选择了中立,调转枪头又干了德国人一仗后从此成为了中立国。

 6 ) 无名战士:苏芬战争,中美脱钩

国家赢了,可以把自己赢的故事,拍成电影。

1955年,拍一次。

1985年,再拍一次。

2017年,拍第三次。

一模一样的还原历史,

一模一样的内容结构,

一模一样的主角塑造。

再过30年,还可以再拍一次,目的跟前3次一样:

让每一代新出生的国民,在他们三十而立的时候,能通过这部电影,明白、记住这个国家是怎么赢的?

别忘本,别忘了为此牺牲的《无名战士》

有一天,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别犯傻。

“祖国输了我赢了”,这种鬼话,禁不起历史的审判。

“苏芬战争”这四个字,历史会把它永远地记录下去,作为一场国战的缩写。

“苏联”这个词,也会被历史铭记,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简称。

但,苏联,这个国家,没有了。

芬兰还在。

还能把“苏芬战争”的故事,拍成电影《无名战士》,每30年翻拍一次,作为每一代芬兰人的国民记忆和爱国教育。

我从不在微信群里,跟朋友争论“中美脱钩”的问题。

因为,我知道,退个群都是多么难。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别人为了自己扬名、立腕、赚钱建的群,我也舍不得退。

万一,将来我也需要发一条自己的广告呢?

比退群,更难一点儿的是辞退老员工。

那种,鸡肋一样,总是挑战权威,又总是能立功的老员工,那个公司都有,但没有一个理智的老板会开了他。

劳动法不是问题,问题是钱。

赚不到足够多的钱,大换血的结果一定是,公司垮了。

老员工成了敏感词,咱们假装看不见就行了。

分公司成了草头王,你整顿不整顿?

整顿,就是给竞争对手机会;

不整顿,早晚从内伤变成癌症。

所以,从来没有完美的管理手段,只有最佳的整顿窗口,如果竞争对手突然垮了,赶紧收拾手下的刺头。

So,

中美脱钩,根本不是问题。

问题是,脱不了钩的日子,漫长到以10年为一天,你熬得过3天吗?

你熬得过,别人吗?

以苏芬战争为主线的电影《无名战士》

拍了3次。

无论你看那个版本,

导演都没有回避这个事实:“每一个从战场上活着回家的男人,手上都沾满了别人的鲜血。”

无名战士,不是无辜的。

国家要赢,没有不牺牲的。

中美脱钩,

谁知道“钩”的数量是1,是10,是100万,是1000万,还是13亿?

没脱到你的钩,

你就享受呗。

脱到你的钩,

你就战斗呗。

备注: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 Tuntematon sotilas (2017)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 Tuntematon sotilas (1985)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 Tuntematon sotilas (1955)

 短评

不设严格意义上的主角,以老兵Rokka和四个战火里成长的汉子,为贯穿整片的核心人物,再次重现一场惨烈二战史里不太引起关注的苏芬战争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为冬季战争)。摈弃华丽的电脑动画,回归质朴,真实到如临其境。同时还是一本战场教科书和博物馆,同类影片还有《苏芬战争》和《血战1944》。

8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这是一场关系上错综复杂的战争,芬兰最终站在了战败方。小国的利益永远只是大国争斗的殉葬品,至于陪着走进坟墓的人,包括贵族和平民、丈夫和父亲、新郎和处男、老兵和菜鸟。看得出导演仇视俄国人,但不知道一个老鸟干死这么老多毛子是否有这么一出,想来很是夸张……

9分钟前
  • 半逗
  • 推荐

从续战到停战。一樣是抗蘇,拍的比波蘭片好多了。

11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刚在电影院看完,三个小时,全程没听懂,但不影响理解剧情。很好的战争片,纪念芬兰独立一百周年。

16分钟前
  • Vohn
  • 力荐

人如蝼蚁啊。

19分钟前
  • 听霜书生
  • 推荐

准备去补55版和85版的电影

20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不得不说,欧洲人的战争片拍得比美国人明白多了。思维的复杂化是需要时间和历史积累的。你想做英雄,我不在乎,我该趴着时趴着,该前进时前进,我们来这不是为了被杀,而是杀戮。

21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芬兰人真心认为不该打这场仗,所以才会把这个题材翻拍三次。参加冬季和后续战争的老兵显然是个象征,最后回归家乡,也是一代芬兰男子的完成或永远未完成的心结所在。芬兰这场战争才真正配得上叫卫国战争。

22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苏芬战争。

27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芬兰,人性啊。

30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伟大的战争片一般都是反战的影片。角度草根又细腻,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31分钟前
  • 马匪
  • 力荐

只有死亡才是从战争中解脱的唯一出路。进攻时的牺牲,没有悲伤,撤退时的牺牲,更显悲壮。越到后来,每一次阵亡都深受触动,每一个年轻的生命,每一双闭不上的眼睛。

34分钟前
  • alan3396815
  • 推荐

没有经过党指挥的军队,果然政治觉悟不行,像片里面这几个兵油子,在苏维埃枪毙一百回了,所以呢,党必须指挥枪,然后人民才会听X的

38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推荐

看多了苏联战争片,从德国小弟芬兰的视角来看看那些莫名其妙的战争吧~ 也是真实人物事件改编,但是一人灭掉50人的偷袭队,这个就更传奇了~从几个小人物的故事来表达更强烈的反战主题,打完苏联打德国,这种夹心饼干式的战争真的是无可奈何~ 打到失去信念,最后就只剩活下来的愿望了~

42分钟前
  • Quester
  • 推荐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你,我有妻子和孩子。

45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推荐

一部没有观影经验的战争片。芬兰军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只要一开战,苏军一压过来,还没真正开打,芬兰士兵就开始拔腿就撤,从头到尾都是,军官一边喊别跑,冲啊,士兵一边跑得飞快——真的是不想打仗啊。

49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满分!三小时的片长让很多人觉得剧情平淡,少了荷尔蒙和刺激的大场面,但只有这样的战争电影体现的才是真正的战争!没有主角,没有热血,没有酷炫特效,战争有的只是磨人的煎熬和绝望,漫长的等待和活下去的希望。一个人的死是悲剧,一百万人的死是个统计数据。

50分钟前
  • All about you
  • 力荐

什么保家卫国,什么正义不义,最后死的还不是普通小兵!芬兰群像战争片.

51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力荐

叙事零零落落有一搭没一搭,情节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缺乏焦点,但摄影处理得很好,视觉上还是很有感染力。一星半友情入一下

56分钟前
  • 东遇西
  • 较差

三个小时的电影加三个小时的百度百科才了解以前从来不知道的“冬季战争”和之后的这场“继续战争”。也正是芬兰在二战时期的奇妙地位,注定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影片很客观的将这场战争流水账一样的表现出来,影片也很北欧风,画面阴暗,节奏缓慢,对战争处理的异常的冷静。脸盲症发作,到了中期才分清了几个主要角色,然而印象最深的也只有那个能征善战的老兵。虽然没有什么很热血的战争场面,但是战争的残酷和无奈还是表现的十分到位。三星影片在了解历史背景后喜提四星!

59分钟前
  • 八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