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董卿,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武亦姝,陈思婷,陈更,朱捷,彭敏

导演:颜芳

 剧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2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4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5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6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4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5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6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7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8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9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15:01

详细剧情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长篇影评

 1 ) 化在诗词的国度

最近有一档很火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勾起了国人对中国诗词的兴趣,一时间,唐诗宋词诗浪翻滚,从电视屏幕上扑入寻常人的生活里来。早几年满大街孩童吟诵“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的热闹景象重现大江南北,一时间春潮涌动,春光烂漫。 “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对于诗歌的喜爱是难以抗拒的。诗词总是让飞快的日子慢下来,好日子慢慢度;让粗糙的生活得到打磨,流露出细腻雅致;让干枯的心灵得到滋养,渐渐润泽丰盈。 雪夜小聚吟一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个人孤独漂泊时吟一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寻春问腊时吟一首“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早春微雨时吟一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烂漫吟一首“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被人误会了吟一首“多情总被无情恼,天涯何处无芳草”。 诗词除了怡情养性给我们小桥流水的别致,也开阔心胸让我们识得人间正道的沧桑。 有人会懂得“知音少,弦断无人听”里岳飞精忠报国的执着;有人能理解“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诗句里埋藏着辛弃疾的“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的无奈;有人会欣赏“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对联里郑板桥的创造宣言;有人会赞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里龚自珍为国为民的情怀。 中国诗词简短,朗朗上口,容易记诵。一句出口,口角噙香。诗简短,却有悠远的意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一句都引领你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让你看出逼仄狭窄的现实之外,有如此广阔的精神世界。 还有“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句子,那种语言的熏陶,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良好的启发诱导。“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没有佶屈聱牙故作高深的词藻,有的是说不尽的情意。 诗词让人们知道除了“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晓得还有一处所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寻找诗意的生活、诗意地栖居,不在别处,在读书,在读唐诗宋词,在你有一颗诗心,一个诗人的情怀。毛主席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曾失落一颗诗心,失意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威武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征路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新中国千难万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无情未必真豪杰,真正的大英雄都有剑气箫心! 今人的生活离开诗词,也会少了很多风雅趣味。 易中天初二到华龙寺上香,与人连句,戏说是华龙寺做填空题。 先续从前送给网友的春联:鸡声破晓冬将去,雪浪腾空春正来。续了两句:夜入龙华问长老,枝头几树腊梅开,成一首七绝。 茆帆老师当即和诗一首:又是一年云绕月,庭中香迎故人来。问君花事今几许,自在吾心(?)空留给了易老师,易老师随即接道“次第开”。 照诚大和尚写了一首,留空第一句:(?),寒暑更迭任去来。休问梦中生死事,管他梅子几时开。茆帆老师立刻接道:“花飞花落”,易老师又接道:“随缘起”,连成“花飞花落随缘起”,于是成诗: 花飞花落随缘起,寒暑更迭任去来。 休问梦中生死事,管他梅子几时开。 大家觉得好玩,又作了一首,照诚先写了第四句:庭前老树自然开。梅子已说过,他们一致认为要用禅宗“庭前柏子树”的典故,易老师写了第三句:柏子花期谁省得?茆帆老师补了第二句:说与黄龙复去来。照诚出了第一句:年年岁岁人如是。于是诗成: 年年岁岁人如是,说与黄龙去复来。 柏子花期谁省得?庭前老树自然开。 人生如钟摆,循环往复,摇摆不定,缘起缘灭谁也不能主宰,惜取故人,顺应自然而已。易老师很快意,三人连句得诗,天衣无缝,旷达圆融,如一人所作。 我的老师年前也给我发来一联老春联祝家我家儿子前程似锦: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我续了两句,赞老师潇洒依旧:长岁倏忽了无迹,闲来依旧笑东风。也附庸风雅,戏成一首: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长岁倏忽了无迹,闲来依旧笑东风。 钱钟书说中国诗一蹴而就至崇高的境界,然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如今有那么多热爱诗词,熟读唐诗宋词的孩童少年,相信他们必不会让如此艺术瑰宝就此沉沦。 随意、随性,大约是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态度,其间有了诗词的点缀,美满了许多。中国本就是一个化在诗词的国度,让我们沐浴在诗庄词媚里,感受生活的诗意。

 2 ) 真的要娱乐至死吗?

昨天晚上看完了大会的最后一集决赛,来豆瓣打分,感慨良多,我就随便写写我的感受,您也可以随便看看,可能没有太好的逻辑,请担待!

       先说决赛结果,连庄四场擂主的彭敏叔败给了真年方二八却身高一米八的少女武亦姝,其实应该也不是败给,彭敏的实力大家都有所见,他应该是输在了太心急上,而武亦姝则是赢在了实力和心态上,多少有一点点运气的成分,但是也很出彩,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心态放松,跳出了求胜心和比赛的框架,更沉浸在诗词中,也正是这样回归了诗词大会的本意,输赢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从诗词中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和我们文化传承的命脉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这个节目的争议不外乎以下几点:
       
       1.题目设置太简单。我想说的是,您有您的阳春白雪,我有我的下里巴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载体是电视这一最最普及的播放平台,他要照顾到老人,中学生,农民,工人,小孩儿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人,若全是阳春白雪,则曲高和寡,能调动起大家重新学习的积极性吗?君不见若一个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许久的小人物若也能答上那句“白日依山尽”,我觉得他获得的成就感应该比今天多卖了两捆白菜会更大!还是我前面说的吧,比赛是引子,在过年期间,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连放十天这样的节目,就是希望大家能多多追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想要显山露水一显自己存在感的,这节目还真盛不下您这尊大佛呢。

      2.关于赛制合理与否。任何赛制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放在这种诗词比赛中,很难找到一种绝对公平的赛制,谁输谁赢或多或少都有点运气成分,高考也不公平呢,就应该要考我会的,干嘛要考我不会的呀!我们说的不算,只要参加大会的人,输的人心服口服,赢的人胜之有道,我等做看客的,鼓掌叫好也是乐事一桩啊!

     3.关于节目里的鸡汤。我一开始也是觉得这个环节对节目本身来说有点拖沓,而且于大会无益,直到我看到了那个河北邢台南和县患有淋巴癌的大姐后我才知道这个鸡汤环节设置的真正意义所在。千百年来,我们中国的诗词作品浩若烟海,也同样是千百年来,我们无数人从诗词中找到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志向,自己的人生支柱,我们的诗词不分性别年龄阶层,一直都抚育着我们的心灵,这碗鸡汤作为中国人你自己敢说没有喝过吗?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近乡情更怯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衣带渐宽终不悔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从儿童急走追黄碟到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们都在这里找到过自己,给我自己安慰。不太准确的说,诗词应该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鸡汤,清新有营养!

     4.关于董卿的主持。实不相瞒,董卿主持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做作之气也太重,其实,康老师的诙谐可爱和郦波老师的儒雅风流这种火花碰撞的日常,我可以看一百期啊!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很遗憾我没有看,是从这一季开始看的,尤其是看到飞花令那个环节,选手的表现和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回到高中辩论赛和给老师背诵课文的时候,辩论赛的激烈和给老师背课文的紧张,那个时候真的自己文化水平的最高峰啊!哈哈!节目中好几次用到《琅琊榜》中的主题曲《红颜旧》,好听的不行,《琅琊榜》也是我非常喜欢额电视剧!我们的民族越有自信,就越会关注自己文化的挖掘吧,从前两年开始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到诗词大会,每一次都能点燃人民大众的学习热情。放眼望去现在黄金时间的节目,娱乐搞笑撕逼,诗词大会在这儿真的算是一股清流,难道我们真的要娱乐至死吗?好的节目难道不需要鼓励和赞赏吗?

     有些事情,一个民族中总要有人去做,希望这次刮起的诗词风能持续刮下去,起码不要随着节目的终止而淡下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让自己更加沉浸在诗词中,保护和传承,这可能更接近节目的本心!

 3 ) 本国文化需要大家的传承

现在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好,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很多中国人逐渐的被国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所吸引!而我们自己本身的文化和习俗逐渐被大家遗忘甚至遗弃!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人们的课本上出现的都是国外的经典国外的名著,而中国的诗词歌赋所占比例逐渐被缩减!重视度逐渐削弱!而青少年们对中国的诗词歌赋仅仅局限于知道的程度,根本不了解中国的诗词歌赋的精华!所以我觉得这个综艺比什么有明星的综艺好太多了!明星综艺节目太假太sb!

 4 ) 题目难度偏小了

其实本来没有看诗词大会的,但是微博上关于这个节目的消息铺天盖地(这样形容应该不夸张),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看了。全部看下来,还是不错的,值得夸赞。首先,这个节目确实激起了观众学习诗词的热情;其次,嘉宾的点评也很到位,可以学习的同时听一听故事啥的;最后,董卿又圈粉了。
其实最早看到的消息是武亦姝,很多文章把她称为才女,什么“满足了我对古典才女的所有幻想”之类的,但是另一边又有人反驳,“不过只是会背一些诗就成为才女未免名过其实”。还有折中的看法,武亦姝确实厉害,但是没有厉害到能被捧上天的地步。我自己也倾向于这样的看法,但是不止武亦姝,这个节目里的很多人都是,比如陈更,彭敏,姜闻页等等。我个人最佩服的是彭敏,最喜欢的是姜闻页这个妹子。
终于要说到这个节目的出题了。我看到过一些说法,有“这都是学过的”,也有“很多我都不会”,在看这个节目的最开始,我自己也跟着做了题,还顺便做了个纪录。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大四,社会工作专业,大学四年没有上过文学专业的课,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语文成绩中等,高考成绩109。那么,我的答题情况是这个样子的:
一共十场,我仅计算了每场四位选手在个人追逐赛的题目,答题准确率最高的是第三场,91.7%,最低的是第8场,46.7%,平均答题准确率74.08%。粗略一点来算,我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出四分之三的题目。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但是就我而言,我认为题目是简单了点,而且想到董卿每一次都在节目里强调的“从全国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选出来的诗词达人”,这种难度是不是略低了,更不能理解的是百人团的错误率其实在我看来偏高了。还有一点是,选手的填字题和给下联答上联的题,百人团是有选择范围的,而选手和电视机前的我们都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我也是在没有这些提示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准确率的。
但是,应该看到的还有他们在场上其实会紧张,可能脑子容易短路,而且每个人的知识盲点不一样,所以我想对于百人团出现让人难以理解的失手也应当给予一点的理解。
在看大家讨论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经常有人提到中华好诗词,于是我也屁颠屁颠地挑了一期看,因为没有看完全部,所以不能轻易评价,但是我的第一印象是中华好诗词的出题覆盖面比较广,难度偏大。举个例子,我挑的那一期,里面考到了朱淑真,宋代女词人,但是整整十期的诗词大会,提到的人其实比较少,也是比较广为人知的,比如毛泽东、李白、杜甫、辛弃疾、王维等等,不会出一些比较偏的内容。当然,可能也是因为考虑到收视率吧,出太难了就没什么人看了。
就此联想到毛泽东说过的关于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在普及的基础上还应当提高啊。

 5 ) 被00后美少女圈粉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1.

像人们过完一个油腻春节,眼下时代似乎也开始厌倦了满屏装萌扮傻的综艺节目,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网络到各卫视,文化类综艺逐渐引发关注。即便内容隔靴搔痒,在娱乐至死大潮中有个抵抗姿势却也是好的。

那天在看“理想国”系列下的一档视频,我导微信截图一张话一句,“这女孩像你”,我点开看后笑她给我加了感情分;第二天又收到同学信息,她说“小姑娘眉眼如你呀”。

不看《中国诗词大会》是不行了。

结果我,一个90后小阿姨就这样被00后美少女圈粉。边惭愧边感慨。

2.

在我看来,武亦姝颇有当年19岁梁洛施的气质,“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不为过受得起。

被好友吐槽“你审美还真是稳定”。的确。

事实上我根本不是具体喜欢哪个人,我是对漂亮、聪明,美而不自知的所有女孩子心怀爱意。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在江南没有什么东西好给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个春天都送给你吧。

多美啊,是吧。

美。可美的哪里只有一纸江南,还有少年眼眸你呀。

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百部名著千卷诗书浸过又沥干的厚重与灵气。她就是满目璞玉皆天然,没有过多表情,但眉宇间英气绵长,自在羞赧。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用看起来十分努力,别人煞费苦心所求,她踮脚便唾手可得的观感。

年轻真好啊。

热爱真好啊。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你看外面雨啊风啊这么大,我在家摸猫就不出门了。这是她对陆游诗的解读。

原本一脸淡然,在聊起古诗词时却兴奋到手舞足蹈,反差萌也是真心可爱。

她给我一种特别舒服的松弛感,在每个人都咬紧牙关梗着脖子力争魁首的状态下,显得尤为可贵。

记得在她惜败于第三题后,所有人都为她惋惜,只有她害羞扯手指、满身书卷气,说其实自己蛮开心的,百人团更适合她些。

你看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胜负,她却无所谓地转身走进“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生活中,就着她整个画面都干净纯粹起来。

武亦姝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热爱了就不会轻易减少”。果然,学习好的女生都有一条共性,就是一爱就会爱很久,一出轨就会出很远。不止对人。

所以,16岁高挑清瘦好看还有学识的女孩子啊,保护好你所热爱的东西,来日不畏豺狼虎豹。

3.

看《中国诗词大会》到一半,我好像发现了董卿什么了不起的萌点。这于我太意外了。

在她唱“所谓佳人,在水一方”地时候;

在她深情诵读出博尔赫斯的诗,“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双眼,但我在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的时候;

在她一本正经说,我觉得我不够稳重的时候;

在她被夸到害羞脸红的时候。

我好像被一个春晚主持人圈粉了???这可如何是好……

蒙曼、郦波老师从去年《中国成语大会》就好感无数,两人不卖弄不讨巧,言语间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幽默。

彭敏跟一米八二女生比身高,郦波老师说“你就只能‘化作春泥更护花’了”,彭敏便回,“男儿本是泥做的,如此护花也挺好”。

这才叫情趣!才不是那些流量明星莫名其妙的热搜。

萨特曾在《他人即地狱》中讲,“对知识分子来说,介入就是表达他自己的感受”。

孔庆东在与老师钱理群对话中也提到,“钱老师是严肃的思想家,他不愿意上电视,不愿意接受采访。

我就说:我跟你有一样的痛苦。只要我们接受媒体采访,我们的思想就不可能100%地被传达。”

“但是因为你不接受采访,他就去找别人——你是一流的思想家,你不接受,他去找二流的,二流的也不接受,他去找三流的。

人家必须要做节目,最后有一个人就去了,这个人讲得很差,那么,你有没有责任?

我说,咱们都有责任,因为咱们为了自己干净,为了不受同行的嘲笑,为了怕人家说我们俗气,而放弃了自己的阵地。”

对孔庆东除了高中时期看过他几本书,基本没有了解,不做评判。但他提到的学界与业界悖论,确确实实存在着。

要怎么说这个时代呢?

反智大军兴起、民粹主义抬头,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知识分子被公知、被解构、被不信任。在我们历史上,打压知识分子的年代要么很无聊,要么很要命。

直到脊梁断了,风骨没了。

“醒来吧,麦克白!醒来,把沉睡赶走!”

4.

在有关武亦姝新闻的评论中,竟然不少酸话。什么这些题我也都会啊,什么她长得很丑啊,什么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啊。

您们都是985文学博士。

有时觉得这些人尤其可怜,他们明明可以选择不说话,兴许还能掩藏自己的无知跟愚昧,可他们偏跑出来招人恶心。

我来告诉那些诋毁武亦姝的喷子们,她才16岁,她就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她一双丹凤眼生得风流俊俏,她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而你们人生所有的可能,就是苟且于世,披着网络ID散播恶意,然后在虚拟与现实世界被同样唾弃。

那些说诗歌无用的人,跟说读书无用的人有什么区别?

不是诗歌读书无用,是你们没用。

想必他们连《死亡诗社》都没看过吧,看了也不一定看懂。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

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是啊,当今社会什么有用?权力,金钱,连情谊都沦落为可称可量的人脉。

可人们忘了,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那些百无一用又价值连城啊。

她们总说啊,一下雪,西安就变成了长安。

我总不能站在长安街头却不知“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总不能不知“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我总不能听燕郎的歌,却不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对一座城市尚有情节,那一个民族呢?

我们走的太快了,连自己民族文化里那些美好的东西都不要了。你不要了,你还要去嘲讽那些坚守、传承的人,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难过的事。

在《见字如面》里呱噪的主持人说王庚为国民老公,许子东教授连连感慨,“区区一个中将怎么就成国民老公了呢?大诗人徐志摩那才算国民老公啊。那是大诗人啊。”

这个世界早就不一样,大家崇尚的东西都变了。

实用主义被曲解为功利主义,传统文化的美感被冷落遗忘。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俯身?把碎掉的,捡起。一片,两片,三片。

到血肉模糊,到万人嘲笑,然后靠在一起冲着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干杯。

嘭,庆祝无意义。

——————————我是一条鸡冻的分割线————————————

《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决赛。

我知道武亦姝一定会出现,但我没想到最后她真的会赢。

陈更多强,彭敏多强。

三个细节。

一,其实这场她有很明显的紧张,小动作多了,前期表情管理失常。

毕竟是16岁的孩子,连情绪都毫不遮掩,后面甚至直接坦言,“我真的压力很大,但能够走到这我已经很满足了”,“真的真的”。

我在想我的16岁。

二,“飞花令”环节,男老师有投机取巧之嫌,一首诗拆作两次用。

而我姝,用《将进酒》,一次性说了四个“酒”,光明磊落,不占一丝便宜。长脸。

三,获得冠军后,惊讶了下,然后就一脸没表情了,直至镜头给到节目结束…

完全,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没表情。

16岁的,少年英雄。

还有,董卿好美。

 6 ) 创新驱动发展

——浅析《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节目,由中国农业银行冠名播出。本节目的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在第二季中,节目的宗旨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并且相较于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改进与创新之处非常多,使《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可圈可点之处数不胜数。

在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在主持人董卿登场之前会有一段上期回顾,而在第二季中这是没有的,只是在介绍选手时把他们每个人在上期表现精彩的片段进行插入,使节目流程在结构上进行改进,使主持人在介绍参赛选手时内容较空的画面得到充分利用。

主持人董卿在第二季中也有很大的改变,她的主持词较第一季来说增加了许多诗词,比第一季中引用的诗词要多,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素养高,使节目更有文学气息更具有专业性更贴合节目的定位“文学综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在舞台灯光上,第二季也要比第一季绚丽。第一季中,舞台的灯光没有什么炫酷的地方,一直都是比较暗淡的灯光,使节目整体的氛围比较压抑 枯燥,观众在视觉上得不到享受,而第二季一改这样的灯光设置,在灯光的运用上比较炫酷,并且会根据场上的情况 音乐来改变灯光的亮度和颜色,有利于营造紧张 高兴 激动 失落等氛围。在每个挑战者登场时,灯光都会骤然亮起然后汇聚在挑战者身上,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提醒观众挑战者登场了,起到了一个提醒观众的作用。并且第二季中,百人团答完题后,大屏幕上会出现万箭齐发的画面,而第一季中,百人团答完题后没有这个画面,而是直接显现被“射中”的百人团中的盾牌,在这一细节上,第二季在细节的处理上显得更为精致,使节目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在每位挑战者登场时和下场时,第二季比第一季多了一项流程,就是嘉宾后期对挑战者的评价的视频的插入,这样设置可以使观众对参赛者有更深的了解,加强了观众对参赛者的印象,也给了观众一个从上一个挑战者到下一个挑战者的过渡缓冲时间。

在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非常显眼的的创新之处“飞花令”环节的设置,由挑战者中得分最高的与百人团中最出色的选手进行比拼,可谓是第二季中的一大亮点。“飞花令”源自古代文人的诗词之趣,原是一种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使节目更有古典文化色彩,该环节也为节目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和挑战性。 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融入了许多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增强了节目整体的文艺性和教育性,但也使节目不失娱乐性,使《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在对中国优秀的诗词文化发扬的同时也拥有教育与娱乐的方面,进而使本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一宗旨得到完美的体现。

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融入了许多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增强了节目整体的文艺性和教育性,但也使节目不失娱乐性,使《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在对中国优秀的诗词文化发扬的同时也拥有教育与娱乐的方面,进而使本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一宗旨得到完美的体现。

 短评

在狗血低俗当道的今天,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凉。各位选手的诗词积累让人佩服。题目的设置考虑了观众的参与度,冠军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起码让国人重拾文化自信,促进了诗词教育的推广,不失为一件好事。是业余爱好吟诗赋词丰富生活,还是参透深意提升人生境界,这样随性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件诗意的事。

6分钟前
  • Marguritte
  • 力荐

赛制略奇怪,但瑕不掩瑜。过年回家陪妈妈看了几集,才记起曾经那么热爱古诗词的自己……另,被武亦姝妹子圈粉,波澜不惊古典高冷范儿目测还喜欢摸猫的萌妹子,是个妙人!// 看完决赛,开心得不得了,果然没看错人。第一次当一个零零后的迷姐!

8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放百人团答题得分的part太慢了,拖时长。不是彭敏我都不想看,想念成语大会的主持人。

9分钟前
  • 伪装者
  • 推荐

这次必须大赞央妈!有文化有深度又好看,第一次觉得甩地方台28条街!

12分钟前
  • 鸡咯咯
  • 力荐

看到最后反而被董卿圈粉,能明显看出来不是靠提词器才能侃侃而谈,而是真的有着诸多的积累。其余几位点评嘉宾也很棒,有几期的选手让人印象深刻,尤其那些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愿我们都能过上诗意的人生。

1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春节这几天,每天八点都来到沙发前准时看,甚至比看春晚积极性还高~有时还会尽力在电视开播之前把120个康复训练做完,这样没那么疼,还能更好的看节目,虽然不疼的时候还是有好多答不上来的~

16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力荐

完全陷入在了诗词大会中中华诗词的美丽与奇妙当中了~~前几期感觉普及性比较强,真的对于我对重新温故诗词的带动很大,后几期就完全是张大嘴的羡慕状态了,是在太强了。我想这档节目最重要的不是试题背后的硬知识,而应该是自己去拿起一本诗词去体会到的软感觉。希望自己能够在空闲时间有所吟诵和感知。

21分钟前
  • 还是别醒了~
  • 力荐

希望可以少点选手个人鸡汤,专注诗词比拼。

24分钟前
  • 沈持盈
  • 还行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5分钟前
  • 日落四十四
  • 推荐

节奏特别拖沓,不明白百人团为何水准巨low,小学古诗也一片一片地错。评委点评得有水平,但是两人能不能别老一起说,特别浪费时间。特效不错,但是持续非常久,重复看不觉美感,只想快进。好好的节目,内容和参赛选手必须要精,否则全毁了

29分钟前
  • 沐岚风
  • 很差

我的诗词储备量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第四场评委老师评论飞花令环节后,说,很惭愧,自己都背不了这么多……感觉自己宛若文盲……然而豆瓣更牛逼啊,看评论感觉都是能全场通关夺第一的一样~【喜欢陈更,像邻居家成绩好能教你写作业也能带你玩的小姐姐,如果有第三季,希望她夺冠】

33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题目有些太简单了 但是意图依旧是很好的 以及评委水平很高 李白欣赏谢眺 喜爱皖南也是从此中得知

35分钟前
  • Macadamia
  • 力荐

第二季为什么不改改节目形式啊!做作的主持风+拖沓的比赛节奏+运气大于实力的竞争机制+令人无语的舞美,明明中华诗词有更多看点,精彩程度可以做到超越中国成语的…失望

39分钟前
  • yuli2333
  • 较差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42分钟前
  • 吴大厨
  • 力荐

这是一个“大会”,不是啥子要命的“竞赛”;看个别选手读诗词,剑拔弩张,仿佛那些美丽的字句并没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好处,很是遗憾。读诗词为的不就是快乐吗,读成一个书橱就没啥意思了。

46分钟前
  • 蛋挞圆溜溜
  • 推荐

zhuangbility也要怼回去,曲高和寡难道是曲的错?还不许人尴尬了?

48分钟前
  • #或或或#
  • 很差

编排无甚新奇,赛制也不见得科学,还是我大中华古典文学太伟大。看够了狗血撕逼瞎胡闹的相亲、哄娃、跑男、鬼哭狼嚎、智障问答等等大妈综艺,再看一档吟诗作赋节目,简直像转角遇见一股清流,这才是央视该引领的风范。看到帅气姑娘武亦姝,忽然开始怀念自己的高中时代。饱读诗书的日子,真是最美年华。

5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答什么题啊!让康震老师和王立群老师一直讲下去好吗!

52分钟前
  • 精神少女王绥👧
  • 力荐

985毕业的中文系高材生都在你瓣了。

57分钟前
  • 飞机飞过五月天
  • 推荐

飞花令环节太赞

1小时前
  • vacuu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