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猜火车2 剧照 NO.1猜火车2 剧照 NO.2猜火车2 剧照 NO.3猜火车2 剧照 NO.4猜火车2 剧照 NO.5猜火车2 剧照 NO.6猜火车2 剧照 NO.13猜火车2 剧照 NO.14猜火车2 剧照 NO.15猜火车2 剧照 NO.16猜火车2 剧照 NO.17猜火车2 剧照 NO.18猜火车2 剧照 NO.19猜火车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20:01

详细剧情

  一晃眼二十年过去。远赴他乡的雷登(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再度踏上了爱丁堡的故土。哪知道刚一回来,就撞上了走投无路陷入绝望之中的屎霸(艾文·布莱纳 Ewen Bremner 饰)试图自杀,原来,屎霸不仅婚姻失败还再度染上了毒瘾。在雷登的鼓励下,屎霸决定用书写来治愈内心的伤痕。  之后,雷登找到了曾经的挚友病孩(约翰·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饰),病孩因为曾经的龃龉痛揍了雷登,之后,一个复仇的计划在他心中慢慢成型。在病孩的邀请下,雷登决定和病孩合伙开一家妓院,之后,擅长设计的屎霸亦加入了进来。那边厢,锒铛入狱的贝格比(罗伯特·卡莱尔 Robert Carlyle 饰)越狱成功,在了解了当年事件的真相后,他亦决定找到雷顿向他寻仇。

 长篇影评

 1 ) 中国式猜火车

离开南京先锋书店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打车到李志经营的欧拉live house,却发现那里锁着门,欧拉周围是紫金山荒凉的现代建筑群与偌大的停车场,杂草丛生的工地中央有三两个人在放风筝。

这里连一家像样的酒吧也没有,我们只能乘地铁离开。

晚上回到旅馆,我点了一整只孜然炸鸡,吃着吃着就看完了《猜火车2》,深夜无比寂静,一晃就过了二十年。

1.长大成人

如果在中国大陆找一部96年的《猜火车》式的电影,那么它可能是特别温柔的95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可能是格外锋利的97年的《长大成人》——一部真正属于八、九十年代地下摇滚的理想主义电影。

《长大成人》戏里戏外都弥漫着乍现的绚烂以及长久的疼痛空虚,处处彰显着朋克与迷幻。

女主演朱洁还没等到影片公映就因过量吸毒而死。男主演朱洪茂是早年摇滚界的名角儿,他是郑钧首张专辑《赤裸裸》的吉他手,还与郑钧共同编曲,结果十年时间他迅速消声觅迹,人世蒸发,生死不明。

影片的主人公希望寻找某种力量,代表正义、代表未来、代表绝对的正确与高尚,但在这个过程中却经历了偶像崩塌、恶棍横行、信仰被践踏、秩序被摧毁。

没有方向感,也就没有定位;没有归属感,也就没有安全。不知所措,被情绪蛊惑,这就是成长中极端黑暗的一面。

《猜火车》和《长大成人》中的主角最后都选择打破成长带来的这种卑劣循环,只不过《长大成人》来的更暴力更夸张,镜片结尾,他将仇人的双眼刺穿,留给观众一片血红镜头。

2.昨天的贾宏声

朱洪茂只出演过两部电影,除了《长大成人》外,另一部是关于贾宏声的传记电影《昨天》。

其实我很早就想写贾宏声,每当夏天走在北京的柏油马路上,望着远处高层公寓阳台,就会想起他,但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动笔。

他深受第六代导演的热爱,他是娄烨《苏州河》、王小帅《极度寒冷》和张扬《昨天》的男主角,他也曾是周迅最迷恋的人,他是中戏的天才。同时,他的B面则被吸毒、孤僻、躁狂、人格分裂和坠楼自杀等潦草的文字写满。

毕竟他身上有太多光芒与阴郁,迷惘与洞悉,他本可以安安分分的做个偶像,但却把自己关在北京公寓的小黑屋中。诸多的矛盾集中在他的躯壳里,最终爆裂开,炸成粉末。

王小帅找他在《极度深寒》中饰演通过行为艺术自杀的青年艺术家齐雷,齐雷的原型是自缢身亡的中戏88级学生齐立。很多年后人们再提起这部电影时,总会喃喃的说,贾宏声简直就是另一个齐立。

我看的第一部孟京辉的话剧不是流传甚广的《恋爱的犀牛》,而是不太出名的《思凡》,后来我偶然读到史航写的《名剧的儿女们》才知道,原来《思凡》最初是齐立策划的作品,后来才交由孟京辉来导演,最终演变成了今天国家话剧院的经典保留节目,内心不由的一颤。

贾宏声作为那个时代中戏最闪耀的标记,史航在《名剧的儿女们》中也自然讲到了他。

现在回想起来,他是八十年代那一拨人中最接近《嚎叫》的人(“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不是因为他有多帅,而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在持久付出代价的人,为了自己相信的音乐,相信的生活方式——就像许鞍华的影片《千言万语》中那些信仰左翼思想而默默陨灭的身影。

via《名剧的儿女们》

2010年7月5日下午6时,贾宏声跳楼自杀。

3.热天正午,最是空虚

《门徒》说人们是因为空虚而吸毒,那到底是毒品可怕还是空虚更可怕?

从空虚的角度来说,黄觉与贾宏声,这两个人太TM像了。

除此以外,他们的出道的第一部戏都是在李少红导演的电影中担任主演,都与周迅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都曾将自己琐碎的时光挥霍在北京的高层公寓中,都对摇滚和电子音乐疯狂的迷恋,也都有着特殊的浪子气质。

但黄觉没有贾宏声那么极端和敏感,他在每个维度上都比贾宏声弱那么一点点。于是黄觉颓废着,度过了炙烤着自己二十几岁的荒诞,却误打误撞成为了著名人民艺术家。

南京先锋书店在五台山下,绿荫环绕之中,端午节书店门口最醒目的架子上摆着理想国的非虚构类文学丛书的第四本——《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

这本书的副标题取自书内的文章《黄觉:我的黎明骊歌》,是黄觉口述的关于自己出名前人生中最茫然的几年光景,作者是叶三。《正午4》里的首篇文章也是叶三写的,是关于南京另一个当代文艺标志的,题目是《李志:如果没有人看着我》。

那个年代有一部电影叫《猜火车》,所有的文艺青年就把自己的生活往那种形式上去套。如果回头再选的话,我觉得,青春必须得这么过吧。不这么过的话不亏得慌? 该青春的时候青春,该中产的时候就中产,我觉得最好的安排就是这样的。
到现在,我也会想念过去那段生活,至少它是我人生中最喜欢的一个阶段。我会想念里面好的部分,就像一个酒鬼肯定会想念酒精。但是我知道那种生活,酒精会让我灭亡。

via《黄觉:我的黎明骊歌》

颓废在黄觉内心,变成一种与压抑对抗的武器,当你走出颓废,再回头看它时,竟然有种积极的感觉。没能摧毁你的,终究会让你变得更完美。

而《我的黎明骊歌》本是“垮掉派”之父金斯堡吸毒后写下的《嚎叫》之外的另一首诗。

我二十几岁的青春
在市场待价而沽
在办公室里昏厥
在打字机上痛哭

via《我的黎明骊歌》

不过相较于《正午4》,我更喜欢《正午3》。《正午3》中写了老狼、徐浩峰、周云蓬、直播女孩、四平艺人(贾宏声正是诞生于四平艺人之中)和机核网等等,这些都是我最感兴趣的人或人群。

5月初,买了两本周云蓬的书,一本是散文集《绿皮火车》,一本是诗集《夜听起来寂静》。5月底,参加了机核网7周年的线下聚会——核聚变7th。

4.热爱聚合又离散的鸟群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需要毒品来麻痹自己,毒品不再时髦,我们有互联网,有社交网络和在线购物平台。

在各种网红餐饮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喜茶、丧茶或宇治抹茶,然后再挑一家健身馆减肥增肌,将生活变成无数张手机里的照片,吃牛油果和小龙虾,挑选IKEA、ZARA和MUJI,过着宁滥勿缺的生活,我们称之为富足。

但无论做了什么,盲目的孤独者,内心总会充满不安和偏执。

比如机核网的核聚变7th将人们聚拢起来,一样的表情,一样的感知,意味着枯燥,但也意味着亚文化同类。大多数时候人们不害怕枯燥,宁愿毫无意义的热闹与漫谈,也不愿精神丰富的独处。

任何科学、文化和制度的变革,本质上都是对人——作为劳动者、消费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等身份的重新聚合和离散,以新的需求和目的将人反复归类,一步步从旧有组织中诞生出新的组织。互联网也一样,它改变了人们的分类方式,也将人们重新分类。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一个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激光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至死,只剩下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嘛要这么做?你选择什么,我选择不选择。

via《猜火车》

你以为是你在选择生活,选择人生?不不不,更多时候,是你按部就班的被选择。

5.猜火车

我在先锋书店翻到一本儿《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书中收录了保罗•威利斯写的《吸毒的文化意义》。

实际上,毒品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们直接产生的心理效应(physical effects),而在于它们提供了一种途径,帮助吸食者去穿越一个在“正统的”社会正对面矗立的、极具象征的屏障(symbolic barrier)。

via《吸毒的文化意义》

《猜火车2》的第一幕是个过分直白的隐喻,中年雷登从健身房跑步机上滑倒,被狠狠地甩向了身后,撞在巨大的玻璃立柱上。

这个世界从未变得友善,即便你妥协了,讲和了,改邪归正了,嬉皮化身雅痞了,但生活还是充满了问题与坎坷,你还是会一不留神把尾椎摔的粉碎,跌出中产阶级行列。

正统社会从未真心实意的接纳每个人,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本来换一张限时入场券,然而大部分人连它的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

当你的身体机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你的消费欲也越来越低,甚至卖给你毒品的毒虫都比你要小十几岁时,你才明白,你还没有成熟,就快要老了。衰老的感觉就是与年轻时相比,连反抗的气力都丧失殆尽,你只能回到那间花掉自己和父辈毕生积蓄换来的房子里,漫无目的的,度过余下半生。

那时,你可能会回忆起年少的某些片段,阳光温柔灿烂,你也风华正茂,一个选择摆在面前,有些诱人,却十足的危险。但最终你退缩了,让它从自己手中流走。

真正的颓废,是放任自己走向大众的喧嚣和庸常。

我的公众号【诚实生活】

 2 ) Loser还乡

虽然明知是套路,有些镜头和情节也确实带着“老黄瓜刷绿漆”的尴尬,但土豆挨完拳出来,正走到那条街上,二十年前的马克从远处跑来,那一刻不被戳中是不可能的。毕竟当年守着这张碟,抽了那么多烟,喝了那么多酒,看了那么多遍伊万的道友脸。那时所有的电影杂志,现在早已404的那些BBS,像传道一样到处贴着“选择生活”的那段台词,仿佛很多人都在打算任性一把:即使选了不去选择,又能怎么样?

实际根本没有选择。且不说父母、学校、单位、老板这些永远不会由着你随便挑的东西,不到10年,一个智能手机和一个房价就把所有人都选择了。多少曾经踌躇满志想办杂志的人,现在都得去写公号。在有些城市,想缩短一公里的通勤距离,就得多花几十万。这才是很多抑郁症的真正来源:除了接着活还是赶紧死,能完全自己说了算的事情从来就不多。

对马克来说也是如此。作为一个骨子里的爱丁堡老炮,Iggy Pop和Lou Reed生的娃,投奔中产生活是会遭报应的——果然,离婚、失业、净身出户、心脏病。再往下,不出意外就是躺在养老院的床上等着Game Over。他离开时曾说“只往前看,直到死的那天”,然而20年后还是回了这次头。因为前面除了据说能用30年的支架,什么都看不到了。这会儿方知道他原先瞧不上的那些东西,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到手的。

混到这一步,人也没啥底气再去鄙视故乡和老友了,反而觉得那才是唯一靠得住的大后方:起码还有个哥们儿能跟你成天窝在沙发上看片,聊那些没人感兴趣的陈年往事;被你卷了一万六,打一架也就拉倒了;身边的马子也可以让你不花钱撬一撬;甚至还可以用自身更惨的处境给你补点血。说到创业,他们才不在乎是开手游公司还是开洗头房,在“正常社会”里完全不敢提的歪门邪道,统统照单全收,还真的付诸实施了。

有什么办法呢?连模仿银行签名都成了被时代淘汰的技能,这还怎么玩?开头土豆总是“迟到一小时”的段子,暗示着他们已经“跟不上趟”的现状和结局。特别是在这个诞生了著名“阶层固化样本”《人生七年》的国家里,有些事早已注定。例如20年前的黛安,晚上跟这些坏小子夜店打炮,白天照样穿着校服做乖乖女。那才是另一个阶层安全的挥霍青春的方式。现在她果然做了律师,想再跟她说句话,就得掏钱了。

当年就是她让马克去伦敦当了房产中介,第一次尝试穿西装的生活。那一次其实是被他们搞砸的——一票通缉犯皮条客鱼贯而入,在他的公寓里连吃带造,还企图卖掉他的护照。因此后来他卷掉他们的钱,并不觉得怎么愧疚。一个机会引起的背叛,每个人都心怀鬼胎,谁也不比谁清白多少。

而他只是个必然会冒那种险的人。把敢于体验自毁的勇气,用在了虎口拔牙上。事隔20年,仍然会在被追杀的间隙神经质地大笑,仿佛趴在车顶上挨刀比嗑药更爽。这样的人无论走了多远,穿上西服过了多少年,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那个小房间里跟着《Lust for life》自嗨。这才是他自己——没有毒品,没有选择,依然改变不了的模样。

接下来呢?继续烂在尼特族的坑里当然也不光彩,所以导演让土豆动笔开写,走典型的文青套路:即使我一事无成一无所有,至少还有个故事,尽管这改变不了任何Loser的事实。反正旧也怀完了,好多事也想明白了,别的要求就不提了吧。

 3 ) 猜火车2: Hello Mark

《猜火车2》终于来啦!喜大普奔,奔走相告。

11月3日,影迷期待已久的《猜火车2》发布正式预告片

这是一部迟到太久的续作

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
 Choose a family. Choose a
fucking big television.
Choose washing machines, cars,
compact disc players,
and electrical tin can openers.
Choose good health, low
cholesterol and dental insurance.

——《猜火车》台词

1996年上映的《猜火车》被誉为对当代青年产生巨大影响的十大影片之一,它以时尚、另类、前卫的姿态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



影片描述了爱丁堡的一群青年糜烂、颓废的垃圾式生活,极具特色的镜头语言与令人神迷的英伦摇滚,加之贯穿始终的黑色幽默使之成为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另类经典。



20世纪末的英国与欧洲,年轻一代出现了又一次的精神塌陷,颓废,堕落,失去方向,无数年轻人迷失在时代之中,《猜火车》呈现给观众的正是当时苏格兰爱丁堡文化的一个最真实的面貌。



电影中马克的伙伴在空寂无声的铁道边大喊着:“苏格兰,苏格兰,这是全世界最丑陋的地方。”其他人则对他大肆嘲笑。



——这就是后现代的“愤怒青年”们,他们在梦魇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在各式各样的毒品中疯狂迷醉,不再树立任何意义上的精神之父,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世界。



当年凭借《猜火车》而声名鹊起的新锐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如今也早已是获得数次奥斯卡提名,并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捧得小金人的电影大师。



在博伊尔的电影中,他始终围绕边缘人、小人物和中产阶级三种人物类型,刻画他们的典型特征,分析黑色人物产生的根源;荒诞戏谑的人声阐释、极具文化特色的音乐、流畅快速的时空交叉剪辑、声音效果的平行剪辑、极具表现性的镜头等,都是伊博尔的惯用手法,直观地呈现出其电影的黑色喜剧效果。关注现代社会都市文明的发展和城市青年的精神状态,以及彰显人性本质,审视非主流文化和社会体制,是伊博尔电影的几大主题。



20年前的《猜火车》中,伊博尔让我们见到了堕落的快感,自我放逐的有趣,以及自我毁灭的恐怖,肆意与颓丧的青春之后,平静安稳的生活才最令人向往。



《猜火车2》或许不会再像其前作一样能够影响无数人的青春,有着“青春圣经”一般的地位,但原班人马悉数到齐,原著作者亲自操刀剧本,无不说明主创人员对这部续作的珍视,相信这是一部真正的诚意之作,在预告中也出现了许多致敬前作的场景,同样让人期待。

“20年前”&“20年后”










 4 ) 回不去的家乡 追不上的时代 找不回的“老炮”人生

猜火车1续篇,致我们永远回不去的家乡与青春。

1.无数的人逃离家乡,逃到其他人所逃离的家乡。

  Mark回到家乡爱丁堡,机场外穿着苏格兰方格裙的女郎们却操着浓重斯拉夫口音:“欢迎来到爱丁堡。” (斯洛文尼亚语是斯拉夫语族南支,那姑娘一股挤扁了的эдинбург味儿)

Mark:Where are you from? Girl: Slovenia. Mark:oh. (@.@ ??!)

  小混混们曾经光荣过的爱丁堡成了外来移民大本营。

  人们有一天都会到安身立命的他乡去,用保加利亚妓女的话来说,留在故乡的只有情感归属(‘Emotional attachment’)。

  就像我逃到北京的爱尔兰朋友,他的妹妹也从爱尔兰小城逃到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正是猜火车的故事发生地的爱丁堡啊。每个人都在逃离家乡。你逃到我的家乡,他逃到你的家乡。

  可是家乡的样子会变的,Mark坐在公交上像一个游客一样看着窗外熟悉不熟悉的街景。

  家乡就像机场门口的姑娘,外皮还是苏格兰方格裙的老样子,裙子里包着的人却是另外一种人。

2.Mark——混混也有中年危机。

  少年Mark欢脱地跑向按部就班的人生,于是也按部就班地走进了中年危机,婚姻破裂,事业无成。

  正是因为普通人常常过得太辛苦才会破罐子破摔地觉得还不如放纵潇洒当混混来得痛快吧?

  可是Mark见到了曾经的未成年小女友 Diane,她成了律师。后来闪回一幕戏,Mark在楼下仰望着楼上春风得意的Diane,那才是他千方百计逃离家乡想追求的人生啊。可惜底层的混混逃到外国也没成功,本地的精英在本地也能过得像人样。

3.Begbie——反智流氓

  越狱的Begbie不为儿子读了大学而骄傲,反倒拉儿子一起抢劫。一辈子反智,还要让儿子学习以流氓精神为骄傲。 

  在第一部中,贩毒大干了一单后Begbie在酒吧又与人大打出手,伤及自己的伙伴Spud。Mark背对着他一人坐在桌边的坚毅表情已经表明了他决心带上钱远走高飞,离开这种烂人。

——在我看《猜火车2》之前,一丁给了我一个作业,谈谈这帮苏格兰老混混与北京老炮的联系。这有什么可比性!老炮是有江湖义气的,而Begbie这种人就像黑洞,无限吞噬身边人。

  如果有这种朋友,越早一刀两断越干净。

4. Simon ——走在毒品与拉皮条的老路上

  可怜的 Sick boy ,吸毒导致性能力丧失。

  靠自己马子卖色情来敲诈其他男人为生。

  还有比这过得更窝囊的吗?

5. Spud ——天赋被埋葬的文艺青年

  屎霸,自从在第一部中看到一床单的屎华丽丽洒遍女友全家,我便觉得这翻译妙绝,借南京话来形容真是帅的一逼。

  倒霉似乎伴随了屎霸的一生,振作起来的人生居然被夏时令调前一小时给全毁了。永远追不上那一小时的时间象征着Spud这类人被时代所丢下了。

  如果不是生在底层,如果不是身边朋友都是混混青年,如果没有沾上毒瘾,屎霸原本应该有个灿烂的人生。

  他是那么有才华,他会做室内装潢,妥妥地可以搞艺术设计。他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把任何故事写得妙趣横生,本来可以当个畅销书作家。

  可是没有如果。

选择你的人生。

慎重选择你的人生。


至于青春,再不堪,再混乱,再颓废,那也是永远值得怀念的青春。

电影用了无数闪回催人泪下。

被人追赶,被车撞,鬼魅一笑的Mark。

青春是回不去的。

现实与苦难是摆脱不掉的。

Spud站在桥洞下看见偷东西的年轻人飞奔得脚不沾地,眼前飘过了与好友Mark狂奔的青春岁月。

  20年前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就像去年大热的《老炮》,一帮北京老炮儿追忆起自己牛逼闪闪的青春,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一样,《猜火车2》中这些往日的苏格兰吸毒摇滚混混们也在追忆着过去曾经不羁的青春。

猜火车1 //movie.douban.com/review/8568460/

公众号:穆尔登格 冷门为主热门为辅 欢迎关注

 5 ) 继续猜火车

继续猜火车

魏晓波

十多年前,我处在比较反叛的年龄段,毫无理由的向往着一切看上去很离经叛道的东西。那时候的摇滚杂志经常列出一些影响很坏的电影的榜单,比如《发条橙》、《天生杀人狂》、《德州电锯杀人狂》……《猜火车》也经常出现在这样的榜单里。我到处找这些电影的DVD,每找到一盘,就觉得自己离朋克又近了一步。

第一部《猜火车》拍摄于1996年,它的成本只有两百多万美元,谁都不会想到,这部极具实验色彩的反主流电影在那一年变成了主流,不但取得了很高的票房,而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猜火车》改编自写于1993年的同名小说,小说比电影更加粗俗,除了电影中有的毒品、暴力、滥交这些大的坏元素,它的每句话几乎都充斥着愤怒又无助的情绪、大量的粗话土话。

这与我们对英国人绅士形象的刻板印象有很大出入,这个小说和电影更像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那帮人的作品。但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像《嚎叫》、《在路上》之类好像还有着社会批判或者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而《猜火车》里的几个哥们从头到尾都是从吸毒到吸毒,从滥交到滥交,从酗酒到酗酒,从打架到打架,堕落、迷茫、脆弱、无可救药,他们从来就没想过有什么希望、救赎或者人生意义,义无反顾的消耗着自己。

二十年过去了,导演丹尼·博伊尔不再拍小成本电影,甚至拍出了一部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世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不会觉得《猜火车》里钻马桶的镜头有多震撼,不会去听老摇滚,他们更看不起《猜火车》里无产混混到处小偷小摸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种尴尬的氛围里,导演又拍了《猜火车2》。据说他本来打算十年前拍,但发现演员们没怎么变老,只好又等了十年。

预料之中,《猜火车2》不如前作好看,但看过前作的必须要看一下这部新的。《猜火车2》里的混混们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他们的心态也发生太大的变化。导演没有去刻意的表现他们的中年危机,也没有表现忏悔、“老炮”这些其实很廉价的中老年主题,而是让他们继续折腾。

正常的观众应该都会期望能够从影片中看到某种前后对比、完整一点的故事情节、人生启迪,但丹尼·博伊尔好像要继续和观众作对,他还是丢出一堆故事碎片,比第一集更碎。这些碎片可以拼凑出二十年前的混混们今天的生活状态,隐约还有一丝怀旧的气息。

土豆还靠20年前雷顿留给他的四千英镑活着,他经历了婚姻破灭,而且一直吸毒,终于有一天他决定套上塑料袋自杀,被从阿姆斯特丹回来的雷顿救了。携款潜逃的雷顿在阿姆斯特丹过得也不好,他经历了婚姻破裂,失业。病孩经营着一家没生意的酒吧,为了赚钱,他让小女友接客并拍摄视频,他们用视频去敲诈客人,但这个生意也不好做。贝格比在监狱里,想找雷顿复仇,他想办法越了狱,回家之后发现自己阳痿了,儿子学酒店管理专业,完全和父亲不是一路人。

他们能做的,似乎还是二十年前的老本行。当然也有混的好的,白天扮作乖乖女,晚上去酒吧混的黛安二十年后变成了一个体面的律师,雷顿去找她,她好像显得很骄傲,有着中产阶级的自信和势利。混混们当然也想过体面的生活,但生活的关键词已经从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器、低胆固醇、牙医保险变成了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和直播,没法伪造支票搞到钱,连信用卡都快要被淘汰了,按摩店也被垄断了……唯一能让他们不感到痛苦、空虚和无聊的,就是他们不能停下来,要继续以前那种生活。

以前他们反对的是社会和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价值观、道德和生活方式,以一种消极的、放浪形骸的方式。现在这些假想敌没了,人生的残酷才刚刚开始显露。我自己也能隐约觉察到某种危机感,应该有很多人会从影片中找到一些共鸣,中国市面甚至还出现了一本也叫《猜火车》的书,作者,郭敬明。

原载《晨报周刊》405期

 6 ) 迷幻朋克与流氓,《猜火车2》的正确打开方式原来是这样

想必所有影迷都知道影片《猜火车》的火爆程度,它同时也是一场英伦摇滚的飨宴。

而最近的续集《猜火车2》也延续了第一部的音乐精髓,不仅囊括了上世纪众多知名乐团及歌手的经典,更加入了新一代音乐人的代表作。

这对于影迷和乐迷来讲,一定是双重的期待与狂欢吧!

今天咕噜电影将为各位介绍《猜火车2》中的原声配乐与乐队,请大家尽情享用~

1<Lust For Life> Iggy Pop/The Prodigy

朋克宗师Iggy Pop的<Lust For Life>在第二部中重现了。

此次为电音团体The Prodgy的remix版本,融合了电子与摇滚,将原曲混音呈现,具有更加直冲脑门、侵略耳朵的震撼力。

镜头不断闪回第一部结尾中主角Mark开启新生活路上的模糊笑脸。回应当年小伙子们张狂愚蠢的青春,唤出20年后老伙子们的“新生活”。

此曲再一次出现,则是在Mark回到过去的房间之后。他将Iggy Pop的黑胶唱片放进唱机,在前奏炸响时他仿佛被震到似的拿开了唱针。

可能是由于青春不再,也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时光留给他的回忆并不似“青春”这个词本身看上去那么恣意明快。

2<Shotgun Mouthwas> High Contrast

High Contrast本名Lincoln Barrett,是英国电子音乐制作人和唱片制作人,被乐迷们称为来自威尔士的Drum&Bass传奇。

除了自己独力制作发行专辑外,还与其他著名歌手如滨崎步、阿黛尔等多次合作,参与她们的歌曲混音和再创作。

<Shotgun Mouthwash>这首歌曲本身节奏轻快风格迷幻又不失力道,前奏伴随Begbie时隔20年的出场,用Begbie怒掀桌攫住可怜小律师领口的瞬间,带观众重温了头发已花白,但暴躁不减当年的老混蛋偏执易怒的性格。

全曲的大部分则出现在Mark重回家乡的部分,歌者反复吟唱着“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3<Silk> Wolf Alice

Wolf Alice是北伦敦的摇滚乐队,于2013年发布了首张单曲。2015年他们创作的单曲“Moaning Lisa Smile”在Billboard Alternative Songs中排名第九,乐队的成就达到顶峰,并获得2016年格莱美最佳摇滚表演奖的提名。

在我们的主角杀人之后(死没死你自己看~),这首歌出现了...

4 Young Fathers

Young Fathers的歌,电影里选了3首。这个乐队成立于2008年,是苏格兰另类嘻哈范儿,他们将自己定位为“迷幻嘻哈”。他们喜欢将硬核的拍子、空灵的唱腔与欧洲民谣融合在一起。

迷幻嘻哈,显然太适合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了。

其中,歌曲<Get Up>出现在Begbie从病床上一跃而起、逃离医院的时候:

<Only God Knows>,好听到被选作了片尾曲:

5<Relax>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成立于1980年,是一个在八十年代中期非常受欢迎的英国乐队。其1983年的首演单曲“Relax”在排行榜中排第六,随后连续五周霸占英国单曲榜。

跳脱衣舞的时候搭配这首歌,影片还真是挺会选呢~

6<Eventually But> Underworld

Underworld可以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乐团之一,其继承于第一代Underworld吉他乐队的气质,将其音乐熔化于无休止重复的4/4拍techno律动中,低调、颓废却又澎湃有力。

影片选了两首他们的歌,这是其中之一:

这首曲子搭配的是Spud自杀前给Gail写信时的独白。就着演员低沉又真挚的声音,这首歌令人直观地感受到Spud此时的遗憾、压抑,以及没有成为“更好的人”的伤感和悔意。

然而在这段音乐结束之后,被Mark救下的Spud那场呕吐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7<Dad's Best Friend> The Rubberbandits

The Rubberbandits是来自爱尔兰的喜剧嘻哈组合,多次在Oxegen、Bulmers国际喜剧节等活动中演出。2010年,该组合首次亮相于大众媒体,他们的“Horse Outside”在YouTube上风靡一时。

这首歌是sick boy在家看电视时的配乐,慢慢烘托出Mark来找他的那翻谈话:

8<Dreaming> Blondie

Blondie是纽约朋克最早的发迹者之一,后来更是引爆了美国新浪潮朋克最灿烂的一页。

他们的音乐极具旋律感,音乐节拍鲜明,女主唱梦露般娇艳、性感的形象与声线,成功地把音乐与个人魅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当然也和《猜火车2》的妖冶浪荡的气质很符合:

9<Radio Ga Ga> Queen

皇后乐队谁人不知,他们有着招牌式的华丽吉他solo,又不似一般金属乐队的繁冗嘈杂,而是在宏大与华丽中渗出一丝规整与隽永。

《猜火车2》当然也要用他们的歌了!其作品沾着人间烟火的暖意,扎根尘俗,却又散发着超尘脱俗的芬芳,这不就是这四个老朋克吗。

10<It's like that> Run-D.M.C.

Run-D.M.C.是1981年创立的美国嘻哈乐团,被广泛认为是嘻哈文化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之一。2004年,滚石公司将其列入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排行的第48位。

表达老流氓们残留的放荡不羁,这首歌是个好选择。


最后,无论是《猜火车》系列的忠实粉丝,还是更爱第一部唾弃第二部的挑剔影迷,希望你们都能彻底放松自己的耳朵,尽情享受这一次的音乐盛宴😊

晚安

周末愉快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咕噜电影】,真的挺好看

 短评

"You're the traveller of your own youth"

8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在爱丁堡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很奇妙 仿佛在下一个街口转角就会与他们撞个满怀

13分钟前
  • 豆豆豆沙包
  • 推荐

When we were young, something bad happened. It is over.

15分钟前
  • 村口王大炮
  • 力荐

再也没有像戴安那么美的女孩儿等在club,再也没有母亲等你回家,城市变大了,厕所变干净了,住的楼变高了,但是你还是喜欢那些老照片,还是喜欢那些老朋友,还是喜欢那个老桥洞下面的那个坏笑,还是喜欢听着Iggy pop独个儿跳舞,即使她二十年前就吐槽说Iggy pop已经过时了呀。

17分钟前
  • 推荐

总有点想做得很年轻,但难免有些落伍的感觉,毕竟大家已不再年轻。那些花哨反而有点傻,但是某些瞬间还是好一阵感动,回想起上一次看这片,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吧。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Choose life, choose facebook, twitter and instagram and hope that someone, somewhere cares.Choose looking up old flames, wishing.... you'd done it aYou're an addict, so be addicted, just be addicted to something else..Choose the ones you love.Choose your future.Choose life

23分钟前
  • ×__×
  • 力荐

灿烂的少年都应该在27岁前死去

24分钟前
  • 苏娃
  • 还行

好看,续集能做到这么棒。大叔们好帅,二十年后还是一堆废柴。想念爱丁堡,最明显的商业化就是把爱丁堡拍的那么美阳光普照,其实我想念的还是它第一部里面充满drug气息的它。

26分钟前
  • 大轩
  • 力荐

Nostalgia / 除夕夜走出影院偷抹掉眼泪然后继续踏入choose life的循环中 / 前作对自己的影响有多深,大概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独居的时候养喵 /爱Spud

29分钟前
  • 木上立
  • 推荐

恰到好处的nostalgia 1的一些片段巧妙地穿插在影片里 笑点很多 看完又迷之感动 还是熟悉的味道 作为一部续集可以称得上是诚意满满了 #chooselife 就是苏格兰口音实在太考验听力了

30分钟前
  • pulp
  • 力荐

二十年前毒品还是潮流,二十年后Danny Boyle找到了一种替代毒品,把它像迷幻剂般的再次缓缓推进观众的血管——它叫做“后青春生活”。千变万化的配乐真是绝了,看到了时间的回眸。迷幻炫技的老流氓日记,最后一个镜头我给💯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年三十首映,自个跑去爱丁堡看,算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了出门在外的第一个新年。老爹说与人为善,广交朋友。我也把交友奉为人生目标之一,但偶尔情形不济,难免落单,觉着孤独。老爹说那就学西方人单打独斗。总之孤独是永恒的主题。堪称苏格兰国民电影,秉持风格的同时与时俱进,有所革新。

35分钟前
  • 夢殊
  • 推荐

在电影院看爽得不行!二十年前看过猜火车的人应该会泪目吧,spud站在路边看到回忆的时候,熟悉的房间,熟悉的口音,后来连tommy都有个镜头。喜欢摄影和蒙太奇,喜欢年轻的那些画面,喜欢笑点和音乐,喜欢演员。

36分钟前
  • 一碗云吞
  • 力荐

太好看!Boyle真是太会讲故事,大家真是太会演。中年危机能拍成这样真的很精彩。

41分钟前
  • D K U N
  • 力荐

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怀+百分之一的剧情+百分之一万的伊万麦克格雷格

46分钟前
  • 你大立
  • 力荐

我不是猜火车的忠实观众,所以其中的怀旧不大看得出来。但个人以为比第一部好,有好几个片段很打动人,有了家庭,保护兄弟,fuck up了一切,离婚,没有孩子,但最后会跟父亲拥抱了,会认真的说I love her,就像片尾倒塌的一栋栋高楼一样,不可避免的看着青春过了二十年。

47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推荐

摄影依旧很花哨,剪辑依旧很快,配乐依旧很摇滚,花花绿绿的色彩,大量不规则的构图,但一切就是躁动不起来。如今导演的影像风格没有当年的震撼,反而还让人觉得他江郎才尽了。这一部的意义就是回忆杀,20年可以让所有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怀旧一番,聊聊情怀和改变,俩小时的故事就是上一部的尾声。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所以谁说好看的男孩子过几十年一定会变成大腹秃顶油腻的中年男人,看看伊万和JLM,他们变成了好看的中年男孩子。

53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基本就是靠怀旧自high吧,整个片子故事已经是其次了,观众的热情都在一个又一个熟悉的梗。但其实仔细想想毒品元素比第一部少多了,四十岁的人很难再像二十年前那么疯狂了。非常幸运在柏林电影节看的,因为听不出来苏格兰口音的时候还能看德语字幕蒙一下。

57分钟前
  • 兔安叽
  • 还行

@午夜的柏林世界首映,场面热烈,看完却莫名失落。还是那几个废人,还是充斥的F-word,然而就像意气风发却开始勃起障碍的那位一样,中年危机到底是来了。架打着打着便罢,仇恨着恨着就没,想张罗点生计也困境重重,连bgm都躁不起来了。日子终究得过,只有那些瞬间闪过的旧影像,不时仍叫人热泪盈眶。

5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