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影余像

剧情片其它2016

主演:博古斯瓦夫·林达,亚历克桑德拉·贾斯塔,布洛妮斯拉娃·扎马洲斯基,索菲亚·威奇拉克斯,克日什托夫·皮耶钦斯基,马里斯兹·博纳泽斯基,斯齐蒙·博布鲁夫斯基,亚历克桑德·法比西亚克,保利娜·加拉萨卡,艾莉娜·梅尔彻尔,托马斯·乔多罗斯基,菲利普·古拉克斯,马特兹·鲁辛,马特兹·泽兹尼扎克,托马斯·洛索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剧照

残影余像 剧照 NO.1残影余像 剧照 NO.2残影余像 剧照 NO.3残影余像 剧照 NO.4残影余像 剧照 NO.5残影余像 剧照 NO.6残影余像 剧照 NO.13残影余像 剧照 NO.14残影余像 剧照 NO.15残影余像 剧照 NO.16残影余像 剧照 NO.17残影余像 剧照 NO.18残影余像 剧照 NO.19残影余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9 04:19

详细剧情

  弗拉迪斯瓦夫·斯特泽敏斯基(Władysław Strzemiński)原是备受爱戴的大学教授与知名的前卫派画家。当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式的写实主义”,且被波兰当局奉为圭臬,要求上行下效时,他站在异议的那方,结果不但被撤销教职、剥夺艺术家身份,甚至连餬口饭吃的生存权也尽遭践踏。而自诩为小螺丝钉的人们,成了国家机器的暴力帮凶。

 长篇影评

 1 ) 《残影余像》观影笔记 2017/06/03

这是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依达留给世界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命题,那么瓦依达的命题就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究竟如何存活于民族国家的大叙事中。

电影的开篇美得让人屏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上,零星开着朵朵白花,几个年轻人撑着画板写生,不一会儿,他们跟着老师一起抱着双臂自由自在地从山坡上滚下来,嬉笑玩耍,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在这儿,年轻的姑娘汉娜第一次见到这个对她一生产生至深影响的男人,美术学校艺术史的讲师Strzemiński ,他是赫赫有名的先锋派画家,倡导绘画中的形式主义,也是余像理论的开创者。与大自然的无忧无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Strzemiński的独腿独臂,虽然电影并没有交代他身残的原因,但是结合时代背景不难猜出来这是一战在他身上留下的罪孽。而这片田野的视角构图其实也是一道隐喻,似乎从一开始就预示了他的命运。


Strzemiński接过汉娜带给他的一束白花,轻描淡写地说出了整部电影最重要的一段话,他说,“图像必须被你吸收,当我们凝视一个物体,眼中会形成映像,待我们将眼光投向别处,眼中会留有那个物体的余像,它留下了痕迹,形状相同,但颜色相反,是一个残影余像。而人真正看到的,只能是他所感知到的。”初听以为是一段无关痛痒的艺术理论,可当我看完整个故事,再回头去听开头这一席话,才觉得鼻尖酸楚。

苏联占领了波兰,斯大林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写实主义”理论被奉为圭臬,Strzemiński的领导告诉他,你现在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可惜这里不能久留,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走下去,都是你最终决定了你自己的命运。不出意外,作为一个崇尚形式主义的先锋艺术家,Strzemiński选择了他的艺术,当文化部长召集师生大谈促进生产的写实主义是唯一正确的艺术形式时,Strzemiński打断了他洋洋自得的演讲,告诉他艺术是形式的实验室,新的艺术形式理应得到尊重,不是因为他们的实用性,而是因其优越性。

在顶撞文化部长前不久,他还在给他的学生们讲梵高,瓦依达选择了梵高的《麦田》,仔细看来,你会发现这幅画的构图的意像与影片开头的自然景观有几分相似,这幅画是梵高的遗作,而这堂课也是Strzemiński人生中的最后一课。他告诉他的学生们,梵高的画作来自于活生生的人,不是精神层面的臆想,而是真实的观察。


失去教职的Strzemiński很快就被艺术家协会驱逐,在极权社会主义的国度里,他逐渐失去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甚至是作为一个人活着的权力。没有证件不可以买颜料,不可以再作画,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他甚至无法为自己挣到一张粮票,贫困和饥饿几乎将他吞噬,当他的邻居因为欠债而拒绝给他提供食物,甚至侮辱性地将已经倒出来的汤原封不动倒了回去,Strzemiński只能无奈地低下头去舔舐盘中仅剩的残羹。村上春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一颗脆弱的蛋冲向体制的墙,他会永远选择站在蛋的这一面。而Strzemiński却是面对这堵高墙,将自己活成了这颗支离破碎的蛋。

当初,Strzemiński因为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遭到学生开除时,学生们依依不舍地送他下楼说要退学继续跟着他学画画,那时他云淡风轻地笑了一下,说“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上的一阵风。总会停歇,重归平静。”学生们觉得他们的老师像一个先知,而他说得也没错,70年后再回首那段历史,曾经志得意满的弄潮儿们早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却是这样真实而鲜活的生命活在了图形之中,活在了影像之间,最终被人们所铭记。

我想,如果有选择,Strzemiński大概也是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被人们记住的,不是羞于启齿而是没有必要。除艺术之外,他的感情显得克制隐忍,甚至于淡漠。女儿每次来画室看他,都会在他的额头上亲亲一吻,而他鲜有回应,虽然影片没有着重叙事,我们也能看到他和同为艺术家的夫人已经分道扬镳,甚至在她临终的时候都没能再见一面。

得知妻子已经去世,Strzemiński眼眶渐红,喃喃地说他应该去她的坟上献祭一束蓝色的花朵,女儿问为什么是蓝色的,他说你妈妈的眼睛是多么蓝啊。影片最后,当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逃出医院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将汉娜送给自己的白花用仅剩的蓝色颜料染蓝,轻轻地放到了亡妻的坟头。这一幕,是整个影片唯一让我控制不住泪点的一幕,他对他的学生说,在艺术与爱中,我们只能给予我们所拥有的。在艺术里,他给许多年轻人打开了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另一扇窗户,然而在俗世的爱中,他能给的何其有限,而一世的爱恨纠葛都化于一束蓝花。因为你的眼睛是那么蓝,像天空的颜色。

一束白花染蓝,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慕和有缘无份的相伴,色调的改变是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叙事。除此之外,还有葬礼上女儿的红外套反穿变成黑外套,斯大林巨幅的红色画像将白色的画板染红,当我们结束凝视将目光移开,眼中会留有物体的余像,它留下了痕迹,形状相同,但颜色相反,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我们所感知到的。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在Strzemiński的故事中,极权主义的叙事只是画布上的白色背景,将他一生的爱与遗憾映衬其上,最终我们记得的或许不是一个先锋派画家,而仅仅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画过、爱过、真实地活过的人。

 2 ) 碎碎念

在全民社会现实主义的环境下,艺术家可能都是这样被迫灭亡的吧,放弃自己的初心方能生存,才不是宫崎骏漫画中的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真的可笑可笑,在影片中一个镜头,薪酬人员对斯特热敏说:这个社会,唯有劳动能食。这样的事堪比文化大革命?非常喜欢死特热敏在剧中所说的:在艺术与爱这两件事中,我们只能给予我们所拥有的。在他穷困潦倒大限将至之时,竟然送只能送一束用颜料染成蓝色的学生送的白色的花给他的亡妻,他就只拥有这些了。现实从始至终,我想最困难的还是他的女儿吧,先是母亲去世,再是父亲去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自己一个人懂事到令人心碎。还有太多太多的细节能触人心弦了。

 3 ) 《残影余像》:历史上的一阵风

(芷宁写于2017年6月5日)
 
       影片《残影余像(Afterimages)》是波兰著名导演安杰依·瓦伊达(逝于2016年10月9日,享年90岁)的遗作,据说年时已高的老人家有一张罗列着心中想要完成作品的表,有的没来得及实施,有的已经舍弃了,而这部《残影余像》“是那张表上他想完成的最后一项”。
       瓦伊达以前的作品,影迷们都不陌生,如近期的《卡廷惨案》,早些年的《一代人》、《下水道》、《钻石与灰烬》,中期的《福地》、《铁人》、《大理石人》、《威克女孩》等等。纵观老爷子的作品,不难发现大约因经历的世事沧桑太多(如,其父是卡廷惨案的受害者),作为创作者,他看问题的视角或许有一种超脱淡然感,他后期影片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内敛清减,干净得没有任何累赘的部分,却余音辽远,发人深省。这部取自现实中凄惨往事的《残影余像》,甚至克制内敛到令一些观众认为该片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手法特色,只是片中主人公波兰先锋派艺术家瓦迪斯瓦夫·斯特热敏斯基的经历本身就很打动人,果真如此吗?
        在《残影余像》里,通过精准的画面表达,更多的观众看到了彼时的高压严苛、荒唐可笑,观点观念被无情倾轧、无尊严可言的“交谈”和“交涉”隔三差五地出现,几组代表着所谓正确“艺术思路”的权利者野蛮粗暴,令人胆寒,他们以扼住艺术家艺术生命咽喉的方式,逐步将其碾杀殆尽。
        片中没有正式出场过的斯特热敏斯基的前妻——雕塑家卡塔日娜·科布罗,影片用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位艺术家的命运,当女儿妮卡赶去医院时,条件简陋、病人众多的病房里,那病床上蒙着斑驳被单的躯体,若不是有一双枯瘦的脚在被单外,被单下的头部略有凸起,病床显得平坦扁平,仿佛并没什么肉身可言。如此精炼的小细节,可以令有心的观众想到这位女雕塑家流连病榻时的遭遇。
       片名取自斯特热敏斯基的“余像绘画”理论,从片中,观众可以看到斯特热敏斯基热爱艺术教学、关爱学生,学生也热爱、尊重着他,他也深得有识同行的敬重。然而,只因他的艺术观点只从艺术本身出发,又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他便被从他一手创办的学校开除,还被剥夺了他一手创立的艺术家协会会员的身份,这令他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甚至令他失去了购买绘画颜料的权限。片中,特热敏斯基的诗人朋友说:“杀死艺术家有两种方式,要么对他们过度关注,要么不闻不问。” 对特热敏斯基而言,其实已到了完全封杀的地步,饥寒急迫、贫病交加的艺术家的最终境遇可想而知。
       瓦伊达冷静清晰又简练纯熟地表现着这一陈年浩劫,不给予多余的篇幅,这或许便是老人家回望动荡年代时的心境,一如斯特热敏斯基在片中所言的——“现在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历史上的一阵风。”只是这阵风吹得时间不短,而身体本就残疾的艺术家(一战时失去了右腿和左手),显然耗不过它。
        在片中,瓦伊达用两个细节精确反应出这个长期搞运动国度的人们的麻木,其一,艺术家于工厂放工时刻,晕倒在工厂门口,人们只是匆匆路过,视若无睹,只有一位老年妇女跑去打电话叫救护车。其二,为糊口,虚弱不堪的斯特热敏斯基在布置服装店的橱窗时跌倒,橱窗外的路人行色匆匆各自忙碌,谁都没看那橱窗一眼,也许已是熟视无睹……
        瓦伊达还善用色彩进行深意表达,如片中的红色,大幅的红色从楼顶罩下,改变了室内的色彩,仿佛一种从天而降、制驭一切的红色空气,令艺术家无法进行正当的色彩创作,祸患自此生……再如,在冰天雪地里给母亲送葬时,妮卡穿着她唯一的大衣,路人却只议论大衣的红色与葬礼的不符。片中有两处白色的应运也颇有深意,其一,原本色彩斑斓的斯特热敏斯基的新造型主义展厅被清空后,立刻被涂上了单调乏味的白色,其二,斯特热敏斯基摔倒在橱窗里,人偶模特垂下的一只白色的手臂……影片的法文译名有“蓝色花朵”的意思,艺术家放在前妻坟前的那束花,是用染料将白花染为蓝色的,因她有一双美丽的蓝色眼睛,而女儿妮卡表示,父亲也有蓝色的眼睛——此处的蓝色,仿佛艺术家灵魂的色彩。
       身为彼时波兰著名先锋艺术家和雕塑家的女儿,妮卡·斯特热敏斯基的人生坎坷多舛,小小年纪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公,所幸她的内心足够强大,并且太懂事,懂事到令人心碎的地步……
(杂志约稿)

 4 ) 一部沉重的电影

用了两个晚上看完的电影,太沉重的题材总是无法让我一次性看完,就像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当情绪到达一个点时我需要用暂时的转移让它渐渐消散 这是瓦依达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画面干静的仿佛不管再加上什么都是多余的去掉什么又不完整一样,我很少去看特别悲伤沉重的电影而且还是纪实性的,那种对于现实的无力感会影响我很久,就像这部电影说的是苏联统治波兰后的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就像故事的主角斯特热敏斯基说“一切都会过去,这只是历史中的一阵风而已。”但是因为政治背景的相同所以不免想到曾经一些发生在自己国家的历史故事,也可能不仅仅是相同的背景 关乎于政治的题材总是冷血而残酷的,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前期越热闹后期就越凄凉,而身体的残疾对与精神的坚持行成了强烈的对比,不管是老艺术在人来人往的工厂门口倒下却无人问津,唯一一个伸出援手的还是一个信教徒,还是最后倒在那些残破的“提线木偶”中,而橱窗外冷漠行走的路人无人侧目,都让人心生悲痛又不忍责怪他当初的选择。我喜欢的片段是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坚持起身把白色花染成蓝色去看望了连最后一眼也没看上的逝去的妻子,他说因为她眼睛是蓝色的 看这类电影不如看快餐电影,吃过爆米花感受了震撼时间就过去了,看的时候总是希望时间再快点好让主人公的苦难能少受些,以前人们总说一切都会过去的新时代会到来的,不过是角度不同何来感同身受

 5 ) 红色笼罩下的幽灵,不自由 毋宁死

残影余像,看完之后先是觉得这部传记所拍摄的还不够直击我的内心,仍然不够深刻,有点太流水的叙述了斯特热敏斯基被红色笼罩的画布。但是细品之后却又觉得颇有意思。觉得女儿这个角色非常微妙,想要浅谈女儿这个角色我的理解。

女儿这个角色的如影随形,穿插出入有点不真实的,类似一个幽灵试点。先从她代表的部分谈起,她在父亲那里扮演母亲残象的角色,提醒其过去。在父亲母亲的房间里,她红色的衣服无形中是房子,父亲母亲构成主义画作中的一部分,她的红衣服。她的红色衣服在学校,女孩之家里,五一劳动节游行上都扮演着红色政权的一部分。在很多时刻扮演的是热敏斯基自己的一部分,比方说她问:你以前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吗?女儿这个角色更像是一个杂糅的交界点,一个矛盾点,她被赋予上一个构成主义的身份,去构成了自己父母的画作和生活的部分,但是那不是她真正的选择和部分。反而她所投入的集体,红色集体是她选择的,也许这一部分的红色才是她真正的红色。而热敏斯基看到自己女儿对政治,红色的热情,在她女儿唯一一次为全片的人换上一套新的衣服(全片好像大家都没换衣服)象征着新时代,新压迫时代的来临之时,他备受打击,这也是一切结束的开始。女儿这个角色的综合性包含了不只是她一个人的部分,可以说孩子本来就是父母的反映,但是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女儿的形象非常的不写实,她的各个部分是和构成主义相仿的,爱父亲的部分,爱父母的部分,红色的部分,不满的部分,痛苦的部分,尤其是爱的那一部分,分的分明,她更像是一个融合的影像,体现出的是暗处的涌动和纠结,也可以把她看作一个影子/镜子角色。为了保护女儿热敏斯基什么都不多说,也就只能心痛的看着女儿投身到红色里去,他没办法做任何多余的干扰,也只有在人群中她更能安全。女儿也是非常可怜的一个角色,某种层面上她是热敏斯基的一面镜子,没有一个人帮助的残影,甚至连宗教立场都是杂糅的,她就生来是一个矛盾点,她的拉扯,她的无助很像其父亲的处境,也许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投身红色会得到保护的状态。遗作充斥着全片,最后一堂课,梵高的遗作,可能女学生的遗作,导演自己的遗作,这是一部遗作,一部个人的,明了自己的最大懦弱性体现在自己的屈服,于是毅然决然坚守自己的艺术的,不自由 毋宁死的传记,不了解导演的一生,也许这就是他想要留给观众的———保持你生命里最纯粹的部分,不自由 毋宁死。

 6 ) 艺术之死

被红色笼罩的房间,压抑而又来势汹汹,大概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预告了他之后的人生。 电影已经足够沉重,可或许,现实要比之更甚。

所有人都被封住了嘴。被强行要求站队,若是你所支持的是他们的对立面,他们会温和地对你说“我建议你改变立场”。

而始终不愿意站队的人,或者说持有不同看法的人,最终的下场,是被排斥被打压被抹杀,甚至失去了画画的资格,因为,他买不了颜料。不是买不起,而是因为不能买。不,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被排斥被打压被抹杀,而是整个艺术的死亡。

我不懂艺术,不懂画作,不懂什么叫做新造型主义,但是我想,艺术应该是纯粹的。被统一被安排的艺术,不应该被称之为艺术。当艺术被刻意沾染上政治色彩的那一刻,或许,它就已经死了。 但是,艺术之死不会是永远的。人们的嘴,也不会永远被封上,正如斯特热敏斯基的那句话“现在发生的事情,只是历史中的一阵风而已。它总会过去的,回归于平静”。

尽管有无知暴虐的人。

但是也有为了艺术的死亡而怅然若失的人。他们或许无力改变什么,他们或许不够勇敢,但是,至少,他们对艺术不是无动于衷。他们还会为了艺术而难过而悲伤。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人,他们深爱着艺术。这样的人,或许不多,但是只要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想,艺术必然是会重生的。

 短评

4.5 勃库斯洛·林达表演绝了,少条腿穷得叮当仍一股霸气收不住,不似有些传记片演技虽好却易沦为个人秀,林达则是完全服务于导演意图与整体风格的,作为遗作,戏里西外都是瓦伊达的一个十分卓越的句号,无论于历史于电影,凛然正气,胸怀恢廓,免滥情去赘语,方为王道,狭隘扭曲都终将被证明只是一阵风

6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其實共慘主義的褪色亦是一種畫風,它創作的正是對一切正常生活的殘影余像⋯同行觀看者看罷後說,我姥爺的美術老師當年直接被人扔到硫酸缸裡,大言不慚點說,Strezminski所經歷的其實已經好過很多了⋯

7分钟前
  • Diogenes
  • 力荐

权力扼杀艺术的最高指示:饿死艺术家。安杰伊•瓦伊达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此悲凉,如此有骨气,晚节铮铮,可敬可佩!

12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房间里被红色巨幅画像吞没的自然光线,人体模特垂下的假手

16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他画着先锋的作品,却放置在了倒退的时代。这明明是个崭新的国家,却充斥着陈旧的霉斑。当画布被斯大林的旗帜染红,正昭示着政治染指艺术。而他用拐杖撕裂了一道口子,便踏上忤逆的不归之途。一个显赫的艺术家被辞退工作开除艺籍,没资质买颜料没余钱买粮食,艺术的式微令人心痛,制度的冰冷让人心寒。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很应景的片啊,只是一阵风不可怕,怕的是这阵风随时又刮回来。

25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没办法,看到所有类似文革的受害者,我都心有戚戚。

30分钟前
  • 4cats
  • 推荐

#BIFF# 三天前去世的瓦伊达遗作。波兰先锋派艺术家Strzemiński的传记片,对其艺术理念及撰写《The theory of vision》过程略有提及,但着重于探讨时代的变迁下艺术家所遭受的苦难。拍得四平八稳。『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

31分钟前
  • btr
  • 还行

在这个节点这部作品能在国内上映真的让人惊讶。朋友们不要惊慌,去以色列。

35分钟前
  • Methy
  • 推荐

瓦伊达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得太揪心了。魔鬼披上人皮,摧毁艺术摧毁美。而艺术家不会在政治迫害面前低头,如果非要站队的话,他们会站在美的那一边。

4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一个富有生气的开端,然后接着就是狂风暴雨,是政治对于艺术的干预(印着斯大林的红布挡住自然光,令一切笼上一层红;教学时黑暗中的投影被通知开会的人打开,光进入,而课被迫停止,一光一暗),画面如诗,叙事沉静,冬日冷色和暗色大衣,只有在宣扬革命时的大块的红、艺术作品、女儿、和最后献上的一束染就的“蓝”花那里才有色彩的波动。其实那些默认他的处境的人是知道他的价值的,就像那个遵照上面指令开除他的女人。一切处理得干净利落。ps,没想到第一部瓦伊达就是他的遗作。

43分钟前
  • 易思棠
  • 推荐

#2017SIFF#苦大仇深现实主义传记片。能在天朝电影节上全靠波兰使馆扛着吧。瓦伊达平均水平作品,最后一部仍然中气十足没有失手就值得加一星。可惜没能深挖艺术观念和人物剧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左翼先锋派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这部影片还是……现实主义啊……

4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瓦伊达遗作,再现宁折不弯的先锋画家的最后岁月。沉稳克制的叙事掩不住厚重的历史感与“个体是历史的人质”的悲凉底色。男主和双女主的表演无可挑剔。精妙色彩调配:斯大林海报的红色魔影,红衣女儿vs灰冷环境,被刷白的展厅彩墙,亡妻坟前的蓝花。| 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上的一阵风。(8.8/10)

5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社会主义对与艺术家的迫害是不分肤色、种族、东西的。完全一样,不给你工作,利用粮票进一步让没有社会工作、社会角色的人等着活活被饿死,利用各种证件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让你无路可走。没有什么不同,底层掌握政权,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哪里还区分得开是社会主义苏联,还是社会主义波兰,抑或是社会主义朝鲜。

5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在艺术和爱中,你只能给予你所拥有的。

6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3.5;秉承一以贯之的主旨,苏联红色翅翼下的阴影波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艺术家们的站队,艺术一旦与政治挂钩,难逃傀儡命运;巨幅红色,巴黎蓝花束,色彩的斑斓对应情绪波动,拍得平静无比,一曲清冷的天鹅之歌,再见大师。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瓦依达的遗作,一如既往地关注波兰的历史。聚焦一位前卫画家在红色波兰前几年的遭遇,展现红色恐怖与有风骨艺术家之间的冲突。这样的故事其实也存在于所有红色政权早期,让观众有着切身的联想。史特热敏斯基说,现在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他说得很对,只不过这阵风太漫长太凄厉。

1小时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默念着“对于爱与艺术,最多也只能倾己所有”这句话哭了一整场。

1小时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瓦伊达这部遗作笔墨浓重刻画了艺术以及艺术家被极权蹂躏,同时也折射了自己早期的某些经历,似乎冥冥之中为自己拉上生命闭环的锁扣。他的大多作品都紧紧记录时代的痕迹和烙印,脉络清晰。本片一如既往的对台词和细节都精雕细琢,真羡慕波兰能有一位如此伟大的影人。他的作品,社会意义已经超越了影片本身。

1小时前
  • 老珂
  • 力荐

又一部讲20世纪艺术家的好电影出现了真好,还如此优雅地正中问题核心;因为相似的社会背景,看的时候我感到特别亲切、更加感慨,再多的就不说了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