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的人间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余秀华,周金香,余文海,尹世平

导演:范俭

播放地址

 剧照

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7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8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9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20:14

详细剧情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长篇影评

 1 ) 摇摇晃晃的人间——各大新闻特稿对比

看到很多人翻这篇文章,想强调一下,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是在城大看的初版,和公映版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初版没有离婚时和离婚后的画面,但多了很多余秀华诗歌部分的内容。个人更喜欢最初版本,但理解范导把笔墨着重在离婚事件的用意,文章涉及内容已和公映版有很大出入,只是提供一个对余秀华个人理解的参考,而不是对范导纪录片的一个评价。

在范俭的微博下面,我发现他后来把这部关于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名字改成了《摇摇晃晃的人间》,这同样也是余秀华新诗集的书名。我很喜欢这个新名字,更与纪录片的气质符合,原来的名字更有噱头,但是终究太像是某种新闻报道电视片。 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用膝盖想就知道不好做。 会感受到范俭纪录片的诚意在于,片子是真切地从她的诗歌去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个人,想要展现的,是一个诗人的内心生活,余秀华的诗歌总是穿插在其中,总是格外应景和适合。整个片子的节奏和她诗歌的风格,亦十分契合。 在搜索片子时,顺带看了一个来自“南都深呼吸”的新闻片《诗人余秀华》,不同于范的片子着重体现余秀华出名后的生活和过去生活的对比,新闻片则更体现她在村子里的生活,众人(家人,丈夫,村民)对余秀华的评价。片子15分钟。但很明显能看得出,余秀华在这个片子所表现出的敌意更大。 也是同样的红色外套,也是同样的故事,但是表现手法的不同,注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味道和质感。其中,解说词首当其冲。范俭极力想营造出的诗意与节奏,在这个新闻片当中丝毫不见踪影,哪怕他们诉说的都是同样的故事。 冬天,横店村,哗啦啦的冷风,雪地的脚印显示的门庭若市的家庭氛围,这些都让范的片子更加与众不同。不由得令人感慨,意象这种东西,真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同样介绍余秀华因为难产导致脑瘫的这个背景,同样是通过周金香,即余秀华的母亲的嘴里诉说这个事情,南都的片子则是透过直接采访的方式,将周金香摆上摄影机前,俨然新闻访谈那样。而范的片子则更显“家长里短”,周金香一边洗衣服一边像是唠嗑似的娓娓道来脑瘫的原因,二人吃饭,吃着聊着便说不下去了,“如果有能力把病看好,就不止这几首诗了。”镜头无声地捕捉到她父亲落泪的画面,而不是透过解说词去告诉观众,“他很难过,他很痛苦。” 此外,南都这个《诗人余秀华》的结尾,也是有种无法言说的生硬,“采访几天后,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是她在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没有解释原因,但在基于看了那么多篇特稿和有关纪录片的前提下,我自己似乎也没办法为南都这个最后的细节描写做出最后的盖棺解释——余秀华为什么哭,她为什么在最热闹的时候哭?没有道理的细节描写,似乎显得过于败笔了。 既然这个片子只有三十分钟,还是花更多笔墨谈谈关于内容创作的其他对比吧。对比并不是说要争出个孰是孰非,只是说的确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便也影响了读者和观众对当事人的直观感受。 在看余秀华的纪录片前,我又从头翻了一次当时余秀华最火的时候几家媒体的特稿,到了真的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陌生人。 而实际上,文字固然能展示她的残缺,却不免有美化的嫌疑,这种“美化”,更接近与“断臂维纳斯”,“天才的伟大不幸”类似的残缺之美的塑造;而视频和纪录片则展现更为直接的东西。活生生得残忍。比如她难以自我控制的表情,可以解读成因为她脑瘫使然,也可以说是她内心的某种纯真东西在引导着。 你没办法通过文字直接呈现出余秀华那些更残忍的身体残缺,她在乡间小路上的跌跌撞撞,也没办法直接呈现她那些异于常人的特质,镜头咔嚓咔嚓下她眼神里的慌里慌张,谈论爱情、亲情、童年时眼神里的莫名倔强。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看当时出街的系列特稿和报道: 南方周末的《“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并非特稿,着重的是对余秀华的一个“标签化”的解读,两位记者甚至都没有到湖北采访,所谈的,都是诗歌界的泛泛之言,关于余秀华采访的部分,并没有比其他报道出彩。南都周刊的《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是一样,讨论的是诗歌文化在中国生存繁荣,中国人重回对诗歌热爱的可能性。不过在众人一片赞美声中,提到了余秀华曾经因为言论不当被诗歌流派网禁言6个月的这么一个事实,倒是很不一样,呈现出她的复杂面。 人民日报的《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火花,也没有什么小惊喜。《解放日报》推出的《“双面”诗人余秀华》指出了余秀华的“难搞”——“相处久的人,才会明白她的玩笑与用意。不断的调侃与反讽,是她应对外人最常用的‘武器’。”可见解放日报的记者也在采访过程中撞到不少钉子。 记者们同质化的问题太多,余秀华都已经感到厌倦。而在范的片子里面,却几乎看不到她对拍摄者的厌倦。这大概也说明了她内心对团队的认同。 武汉晚报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所揭露的细节故事,和范片子的时间线是对应的,同样也是着重在描写她成名后所面临的问题,问答式的对话呈现,看似偷懒,但实际上也考验着记者的问题水准,从稿子来看,质量还算过关,至少呈现出来的余秀华的问答,并没有很偷懒或者很抗拒的表现。除了最后一句出现的“我”是败笔——“那一瞬间,我仿佛理解了余秀华的苦痛、好强与敏感。”可能因为诗歌的原因,所以在余秀华面前的记者,都成了文艺的孩子。却殊不知这样的表述,却破坏了整篇新闻报道的感觉。 文字能承载的东西有时候要比视频多,因为纪录片要用很多的时间和空镜去营造氛围,这在文字当中,可能也就是几个形容词的事情。在特稿当中,众人都提到了她的家庭——不仅仅是她的父母,她的丈夫,还有她刚到武汉上大学的儿子。 但在范俭的片子却没有提到余秀华的儿子。 除了与受访者的意愿有关外,不妨也来猜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余秀华的诗歌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她作为脑瘫患者的甘苦,亦有对正常生活的美好想象与悲伤,但唯独缺少了母亲的角色。这或许也是范俭没有刻意着笔的一个原因吧——母亲的角色,并不存在于余秀华的诗歌世界当中。 还记得一开始对余秀华的意外走红,我还以为她不过是另一个“梨花体”赵丽华。 看完片子,满脑子大概就是满山雪地皑皑,余秀华的那个异常明亮的红色外套。 实际上,我最佩服余秀华的地方是,面对所有的记者,她的回答总是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她不掩饰“睡你”的创意并非自己所想,而是来源于QQ群的一次玩笑,她到现在依旧不改口她对自己婚姻的失望和无奈,她也不掩饰她对没有水平的记者的戏谑和不屑——也就是说,她完全不被名利所影响,一直遵循本心。 “它改变的只是外部条件,我的心还是在那里,没有变化。对我的心没有产生影响。” 这点对于见过了太多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的采访对象的我来说,真的觉得难得可贵。 “我是心里很平静,觉得还是很淡然”面对名利,那个跌跌撞撞走在乡间的背影,真的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楚自己的本质呢?“把我当作正能量的人来拍,真的好想不符合实际啊,我这个乱七八糟的人。”余秀华早就看清自己内心的自卑、不安和悲观主义,“那种来自生命里的幸福感,它没有。” 这大概是余秀华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吧。 附录: 南方周末《“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700/ 南都周刊《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http://www.nbweekly.com/news/china/201501/38225.aspx 《解放日报》《“双面”诗人余秀华 》 http://www.jfdaily.com/guonei/bw/201501/t20150125_1178739.html 人民日报《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2/c83083-26250782.html 武汉晚报《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 http://hb.qq.com/a/20150201/008955.htm

 2 ) 片不如诗

这部片子是才华和才华的正面交锋,很残酷,片子的水准和余的诗比起来不是差了一点半点。

要拍余的离婚,是个好题材,重点不是再去重复朗诵和欣赏诗歌,重点不是空镜无数。重点是追问完整是什么?婚姻是什么?自由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成名后应该如何?重点是以上所列和更复杂的情感维度创建,重点是父母、丈夫、余都在诗歌之外,生活之内被立体的呈现,不同的价值观都在据理力争的各自输赢。片子虽然要讲的是婚姻,但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下是含糊的,犹疑的,需要借着诗歌壮胆,以至于我很多次想问片子到底试图说什么?如果只是要说余的三观超屌,我感觉来个访谈也是够了,但如果是要素描人艰也要拆的命运克星和求爱勇士,那么给余身边人提出的有效问题,捕捉的动人角度就太少了,结果连累余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人物形象都有些浑浊。

我脑中回旋的问题还有村子里对余的成名和离婚怎么看?父母是否承受了许多闲言碎语的压力?孩子呢?即便不方便面谈,是否也可以去电聊聊对父母的婚姻及分开的想法?我认为,展现一种格局更高的价值观时,不是要去贬损其他的价值观,而是给足发声的机会,让观众看见更全面的对比,而后是观众自己的思考推动自己和邻人走到更好的地方。

ps:余的诗好到什么程度?就是基本每一首都会有句子让我默默复读一次,然后感叹,这也写得太他妈好了。

 3 ) 诗人余秀华答观众(我)问 / (对,所以,对兔子有特殊情感的人其实是我自己。)

我:余老师的微信头像有什么意思吗?

余秀华:我的头像就是一只鱼,没有什么意思,因为我一直很喜欢鱼。

我:余老师对兔子有特殊的情感吗?在纪录片里看到你诗歌里的兔子让我很激动。

余秀华:我对兔子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原来养兔子时就是想赚点零花钱,结果钱没有赚到,兔子都被记者(?听不清楚)给吓死了。然后...兔子让你激动的话,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你激动呀。

我:余老师喜欢艾米莉迪金森(记录片中的“余秀华诗歌研讨会”片段中被发言者提及与对比)吗?

余秀华:我不喜欢艾米丽迪金森,我喜欢肖副球。

我:余老师在诗歌里和在面对媒体时展现出的自己是两个不同的面向吗?

余秀华:我在诗歌里展现的自己和媒体中...嗯,我想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因为我在生活里,你不可能想成天去哭去闹,你得安分地生活,你说我现在很想肖副球,肖副球也会来安慰我,但是在诗歌里你可以去写,所以诗歌应该比生活的延展性更多一点,所以诗歌还是挺好的。

我:余老师我对您说至今不能完全接受自己,不能释怀的部分共鸣很深。

余秀华:现在要找到一个完全接受我的人很难,包括我自己都无法接受自己,所以我特别能够理解那些无法接受我的男人。是吧,范俭?是吧,肖副球?

(插播一则来自他人的提问:秀华老师的父母在同辈人中是否属于偏向开明通达的性格?这对您的率性是否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余秀华:我的父母在同辈人中可以说是相当开明通达的,特别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我没有离婚的时候就非常理解我的痛苦,他说你如果实在过不下去你可以去找个情人,但是我没有去找,我觉得...找不到。所以我特别感谢我父亲对我的爱。)

我:余老师除了诗歌以外想过其他的创作形式吗?例如小说、戏剧等。

余秀华: 余老师除了诗歌写得好一点,其他的写的都是个屁。当然我...余老师现在在学写小说,但小说写的也是个屁。

(余: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就特别想念范俭,我的生命中还有这么一个男人给我剪过指甲,哎呀我真的特别幸福,他妈的,我都死而无憾啦,对不起,没有“他妈的”。)

 4 ) 诗人与鱼

我的一位朋友很喜欢余秀华,刚从成为作家的路上起步,他给自己起了笔名叫稗子。毕业前我刻了一方印给他,特地选用做旧做朴的字体,不知道他是否喜欢。稗子来自余的一句诗『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这也是我读到的除了“睡你”外的余的第一首诗。

这也成为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湖北农村,除了稻田,也多鱼池。镜头多次对准鱼。丈夫渔网里的鱼。雨后荷叶积水里的鱼。刀俎下的鱼。显然导演聪明地赋予了鱼更多的含义。鱼,在影片里是人。

“落网之鱼”

闭塞农村里的脑瘫女人,能有婚姻难能可贵。讲实话,男人倒插门后外出打工挣钱,过年回家,孝敬岳父母,至少看上去老实本分,日子本该踏实。但在母亲一厢情愿下的老男人与残疾女人结合,谈爱情和余秀华并不避讳的情爱,确实过于奢侈了。母亲的形象并未浓墨重彩,却最让人唏嘘。影片开始有一幕是余母对着一面小镜子满脸笑意,认真打理刘海。那时几近年关,她大概盼着儿子(她管女婿叫儿子)回家,一家人终于可以整齐。她喜欢这个女婿显而易见,并为自己撮合的这门婚事深感欣慰。影片接近尾声时,余母罹患癌症剪短了头发,戴帽子。她为女儿执意离婚而郁郁寡欢,脸型瘦削,面相憔悴,愁眉不展。相比于女儿善于用语言表达,她通常沉默着流泪表达不满——这样的情绪必然加重了她的病情。即使在余秀华离婚后第一晚她终于爆发,却依旧克制(并不像女儿一样爆粗口)而笨拙(除反复说女儿心肠太硬外便无他言)。她尽了最大的本分给女儿幸福,却到死也理解不了为何女儿心硬如铁,心甘情愿做『成名后抛夫』的女版陈世美。起初我多少为余秀华的不体谅而忿然,而余秀华在电影活动中面对“是否向母亲道歉”的提问答道:“你为什么认为我应该向母亲道歉?我做错了吗?”正如她当晚顶撞母亲时那样决绝:“我离婚是什么丑事还是坏事,你凭什么那么伤心?”联想到日常自己经历的种种,越发觉得余秀华是生活的女英雄。

与母亲的对峙也使这部电影有了“女权”的意味,即使导演一再强调他所有记录片的聚焦点在人性,并不关涉社会问题。但观众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对影片主题进行深挖,乃至对此进行了再创作。我作为其中之一,至少还想到三个研究命题:“夫权社会中留守妇女境况之研究” ”农村女性婚姻自主权之探析” “我国入赘婚姻制度之嬗变”,等等,不一而足。

“得水涸鱼”

导演范俭坦言,影片中的所有风物都是信由自然,只有一个镜头是他刻意为之:池塘里,一条鱼在一片荷叶中间低洼处的积水中吐腮。导演说他想表现的是这条鱼被困在荷叶中的惶恐,可观赏影片时我的理解大有偏差——我一直以为导演想要表达的是,这片荷叶是鱼最恰到好处的栖息地,它把鱼和池塘隔开来,又为鱼提供了一小洼积水供以呼吸,使得这条鱼既安全又孤单。现实中的余秀华几乎不与邻里走动交往,没有朋友,多数时候宅在家里看书和写诗。诗歌,毫无疑问的,隔阂了她与家长里短,但又在她远离人群独自舔伤的时候,给予她最稳重的安全感。同样也是因为诗歌,她结识了懂她的网友,不至于憋闷而死。因此,在我看来,找到诗歌的余秀华如涸鱼得水,她获得了氧气,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保护。

当然,我随即意识到我的理解有误。鱼的意象也出现在余秀华的诗歌中,诗歌中鱼的形象与导演摄像机中的呼应。比如:

《向天空挥手的人》

在喂完鱼以后,南风很大 大朵大朵的的蓝被吹来 她看了一会鱼 它们在水里翻腾,挤压 一条鱼撞翻另外一条 一朵浪撞翻另外一朵 如果在生活里,这该引起多大的事件 如果在爱情里,这会造成怎样的绝望 一定有云朵在水里面了 被一条鱼喝进去了

......

你看,鱼是急促的,翻腾的,绝望的。如此看来,这鱼不仅不想被渔网缚住,也并不想被荷叶圈养。诗歌不是目的,不是愉悦(至少是暂时愉悦)本身,诗歌是途径,是到达愉悦的入口。

“鱼死网破”

诗歌,更是余秀华成功离婚的底气——有了名,赚了钱,换了自由。诗歌变成了武器,捅破了现实,鱼冒着会死的危险,挣破了渔网。(并不是说鱼挣破渔网后死掉了。)如果是商业电影,此处应该有激昂的背景乐响起,慢镜头尾随这条鱼蹦跳着游往深水,之后恰到好处地在屏幕中间出现一个“fin”。

而影片却表现得很是令人玩味。出租车载着拿到离婚证的曾经夫妻20年的两人,两人揶揄对方几句后陷入沉默。余秀华最后收紧笑容,说:“别人离婚会感觉很明显,因为他们总是朝夕相处,对我来说没有这种感觉,这是一种真正的悲伤,真正的悲凉”。这是太真实不过的回答了。太想做一件事,不惜伤害家人地做一件事,付出几近一切代价做一件事,做成的一刹那,获得的应该不是兴奋,而是空虚吧。更何况,余秀华爱而不敢,究其原因不是她的既有婚姻,而是她的既有残疾。她曾调笑着说“离婚前可以潇洒,离婚之后反而不那么潇洒了”,这是否预示着,她离婚换取的是不过是形式上的自由,她依旧不认为离婚会使她有机会遇到“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

影片末段,晚饭前余秀华坐在家门口,拿刀刮鱼鳞。夕照下,金色的鱼鳞洒满大大的铁盆。我看到,诗人正把自己揉碎,再用碎片拼接起了一首首诗歌。

 5 ) 诗歌啊诗歌

以前读过几首余秀华的诗作,给我的印象是略有意境,但又显矫情,加上媒体冠以的“脑瘫”“女诗人”“睡你”等标签,总觉得隐隐不适,也就没有过多关注。观影的目的也多半是出于猎奇。



其实从故事看,电影取名叫做“余秀华离婚记”也未尝不可,讲述的无非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因为残疾,被迫嫁给又老又丑的“倒插门”,过着艰苦的生活以写诗为乐,忽而一夜因诗成名,被各路媒体消费炒作,却又经历母亲重病,然又不顾母亲劝阻,毅然用钱踹掉结婚二十年的年迈丈夫的《故事会》首页故事。





诗,是个转折点。

从第一幕开始,她摇晃着走在麦田里,旁白是她摇晃的声音不徐不疾地念着“我很满意在这里降落,如同一只麻雀衔着天空的蓝的穿过”(《麦子黄了》)

刷的一下,眼泪就下来了。

一个小小的可怜女子的痛苦,在苍茫的土地上,经由诗歌放大,如一石激起千浪。这共鸣的“始作俑者”收获了名和利,收获了所谓的同情,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我爱你》)





诗,无济于事

余秀华的母亲说:“我不佩服她(余秀华)写诗成名这一点,我最佩服那些生活圆满的人。”

这狗血的生活,你尽管嬉笑怒骂也好,浅斟低唱也罢,它就在那里,终究难逃。那是人生中无法与人言的”十之八九“,是压在西西弗斯身上的石块。

时至今日,余秀华的博客上也不过尽是些廉价的同情,愚蠢的诋毁,还惨杂着下三滥的求爱。大众媒体吃肉蚀骨,现在剩的是蛆苍,总有消费完的一天。



我身体里的火车,油漆已经斑驳
它不慌不忙,允许醉鬼,乞丐,卖艺的,或什么领袖
上上下下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
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我的身体里也有一列火车》)





诗,一个梦

电影中反复出现鱼这个意象,其中一幕中在雨后的荷叶中,一条鱼在荷叶所积蓄的小小水洼中努力呼吸,苟延残喘。痛苦是必然,结局显而易见,正如余秀华的前夫对鱼说”它(鱼)就该死“。

余秀华:你要理解生活,你要明白它,更重要的是你要甘心。

导演:那你甘心吗?

余秀华:“我不甘心。”




如何在如此的浩荡里,

找到一粒白

住进去?

(《麦子黄了》)





只不过,这一汪荷叶之水,虽然好像是余秀华的一个梦,

其实,

也是我们的。

2017年9月点映场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座无虚席。

 6 )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拍一部摇摇晃晃的纪录片

层层叠叠的麦田中间,匍匐着一条长满绿色荒草的路,余秀华摇晃着身体,吃力地走过去。

她上身白衣,下身牛仔裤,像是一叶在狂风中起伏的帆。

这是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第一个镜头,伴着余秀华的诗句:

首先是我家门口的麦子黄了, 然后是横店, 然后是汉江平原。 月光里静默的麦子, 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 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我读余秀华的诗不多,但读过的都很喜欢。她的诗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像是从残缺的身体里钻出来的。

有憎恨、有偏爱、有卑微、也有孤傲。

余秀华的“诗”,要和她的“人”一起来看,就像是看《红楼梦》里十二钗的判词,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命数。

一直期待着有人把余秀华的故事搬上大荧幕,终于,等来了范俭导演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范俭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该奖项被誉为纪录片界的奥斯卡。

盛名之下,更让人多了一份期待。

影片讲述了余秀华成名后的生活,主线是她和丈夫的离婚官司。影片不断在乡村与城市两个空间切换,拍余秀华的孤独,拍她身份的焦虑、压抑的情感。

应该说,范俭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好题材。

可是坦白讲,他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人物。要不是余秀华本身的鲜活个性在支撑着全片的观感,这必然会沦为一部平庸的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两点:素材的匮乏和视角的缺失。

两者都是硬伤。

作为一部人物纪录片,应该从一个特定的拍摄人物身上,拍出普通人的挣扎和普世的情感,由特殊到一般,由孤木见森林。

比如《杀戮演绎》,拍的是印尼大屠杀中的刽子手,拍他们在多年之后,还洋洋得意地重演着当年杀人的场景,这够奇葩,但最后,我们看到镜头前的杀人者,全身颤抖,几近崩溃,他问导演:“难道,我当年真的做错了吗?”

再比如《少年小赵》,拍一个90后的五毛,整天穿着军装,背着军挎,挥舞红旗走在大路上。你和他聊天,他不会好好说话,满嘴的政治标语,这也够奇葩。但最后,他的老家遭遇了强拆,小赵看着推土机在捣毁自家的院墙,忍不住落泪。

这就是人物纪录片的魅力,从一个特殊的人物身上,看见永恒的东西,比如“人性的回归”,比如“荒谬信仰的崩塌”。

要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并不容易,需要“预判”和“时间”。

作为导演,要有眼光去选中一个有趣的人物,并预见到在他身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静静地、不加介入地等待。

这其中,预判,就是视角;时间,就是素材。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拍摄时间。

前文中提到的《杀戮演绎》,导演冒着生死的危险,前后拍了8年;《少年小赵》也拍了4年,影片跟随小赵从高三升入大三,从青涩走向成熟。

而《摇摇晃晃的人间》呢?只拍了1年的时间。

当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指标,来评价一部纪录片的好坏。但这至少说明一些问题。

记得在采访中,范俭也提到过,由于余秀华的爆红,每天挤在她家的媒体有十几家,轮番上阵,范俭只能去抢余秀华的时间来进行拍摄。

如此一来,能够拍摄到的有效镜头,就更少了。这也直接影响了成片的效果,在短短88分钟的片长里,反复出现特写、吃饭、采访、行走……大量的重复镜头,都是“素材的匮乏”导致的。

时间短,素材少,人物就很难立体。

比起素材的匮乏,“视角的缺失”是更严重的问题。

记得范俭在采访中,聊到《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主题:一个关于女性身体和情感欲望的故事。

但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上,这条脉络却极其模糊。这与素材不足也是息息相关的,以至于影像根本无法支撑起主题的表达。

而影片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些不成系统的、碎片化的观念。

比如:直男视角对女性的物化。

最典型的是一场戏是在研讨会上,男诗人们个个神采飞扬,意淫着女诗人的创作心理。

还有在饭桌上,余秀华的丈夫向朋友抱怨妻子的无理,朋友训斥道:“女人就是猪,只靠你会哄。”

还有:余秀华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进退失据。

影片基本是在这两个空间里交替进行的,我们看到,回到乡村的余秀华是自在的、踏实的,但在观念上,她又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她似乎是向往城市的,但身在城市中的她,又显得局促,处处被人消费。

这种走不出又回不去的尴尬,始终在纠缠着她。

还有:身体局限与内心欲望的水火不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挫败感,“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为人的宿命。

这一点,在余秀华身上,尤为明显。

她在采访时曾经反复说过,她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自己的残疾。她多想在说话时,表情不要那样扭曲,但就是做不到。

后来,她写诗,出名,赚钱,离婚,活得越来越自我,但每每想到身体上的残疾,还是会彻夜痛哭;追求喜欢的男人,遭到拒绝,她还是会归咎于“谁让我是残疾人呢。”

这种外在的成功依然无法掩盖的内心的失落,是这个人物的悲剧所在。

应该说,上述这些表达在片中都有涉及,但全都若隐若现,浅尝辄止。

其实,只要扣紧任意一条线,用尽可能丰富的影像去呈现,都是不错的。

可惜,《摇摇晃晃的人间》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摇摇晃晃的主题。

范俭在采访中说,曾经想把这个纪录片,拍成一个关于诗人的片子。就像吉姆·贾木许的《帕特森》那样。

巧了,我也想推荐这部电影。

《帕特森》讲了什么呢?

讲了一个巴士司机的日常,从周一开始讲,一直讲到下一个周一,周而复始。

而每一天,这个巴士司机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早晨被闹钟叫醒,起床,上班,开着巴士驶过固定的路线,去老地方吃午餐,下班,吃晚饭,遛狗,去酒吧,回家睡觉……日复一日,波澜不惊。

你肯定会很好奇,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别着急,听我讲啊。虽然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但这个巴士司机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酷爱写诗,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他偶得的诗句。

于是,生活也就在他写诗的过程中,变得不那么一样了。

这个电影在讲什么?

其实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诗人。

诗人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文艺青年的伪装,它甚至不需要被外界认可。

当你用一种诗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时,你就是一个诗人。

就像片中的帕特森那样,他每天的生活看似一成不变,但他却总能在平淡中,发现流淌于时间裂缝中的诗意。

而这部电影更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对观众提出了同样的挑战:只有你用诗意的眼光去观看,才能发现影片中暗含的诗意。从内容到形式,这部电影都在践行着“诗意”的表达。

回到余秀华,她也是这样一位诗人。

我至今都很难忘记,听她读自己写的诗。那首诗叫《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短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摇摇晃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你摇摇晃晃来到人世间,身体里的火车却不会错轨,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有时你是生活的一条狗,有时生活是你的一条狗,出名要趁早,诗印成了钞票,才能和眼前的苟且离婚

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片子好看只在于余秀华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会撩汉,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至于拍摄方式,很一般,拍得太快太急,素材有限,那些大特写太庸俗,人物活动空间单一,访谈式的把导演问问题的声音剪进去这种就太电视台,太套路了。

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观感没问题。字词组合所引发的诗意,与女诗人所寄身的现实,由始至终都是无法消解的矛盾。然而,过于强大的余秀华,并不需要纪录镜头或创作者去熨帖保护。如果说,类电视纪录片的技法尚是个人选择,但关注一个人物对象,片子拿出来有点太早。余秀华的家庭与她真实生活的另一面,真的还不够丰富。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对这部电影倾注的感情,早以超越了电影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坚强地生存,骄傲地绽放。

15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四平八稳。山沟沟里飞出一只高唱“女权”的凤凰,先天残疾没有削减她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她值得我们认识与称道,因为她敢于跟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因为她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

1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俺是豆瓣第一个看过此片的人哦!导演说拿到了龙标,大家要支持哦!

21分钟前
  • 陈凭轩
  • 力荐

余秀华还是有意思,但实在不喜欢这个视角,一副要将她与世界整个对立起来的样子。里面有意无意地把所有诗人、记者、编辑等“文化人”角色都拍得特别造作可笑,好像就是在说啊这个世界是跟你格格不入的,快回去找你的荷塘与麦地吧……明明人家很爱这繁华世界啊!

2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只有一个问题:摄影机的介入究竟有没有可能影响到了余秀华的选择?

26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情书片,范俭写了首诗给余秀华

30分钟前
  • LarrySugarman
  • 力荐

点映见面会:1、主持人:“您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是真实的吗?”余秀华:“我觉得你作为一个主持人问出这种问题就很不专业,作为一部纪录片不真实还叫纪录片吗?”2、观众提问环节,某观众说了大概800字的观后感后,余秀华:“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有点过于长了。”

33分钟前
  • -
  • 还行

我要嚼一点具体的苦,才尝到活着本身的甜;我太不同了,所以能看到凡俗是多么幸福。

3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从文字的掌控力中长出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37分钟前
  • vic
  • 力荐

非常好,推薦。朋友在籌劃四月底到五月初在美國西岸幾個大學的放映、座談,朗誦會,導演和余秀華都會來,能去的可以留意下。Stanford, Berkeley, UCSF, UCLA有場次。

41分钟前
  • 不啦叽
  • 力荐

犀利又不失温情。范俭的镜头语言真好,作为一部纪录片,拍出了诗性,也把现实的荒谬剥了个透。映后见面会差评,15分钟,没有观众提问,还花了很多时间给guest。7月2号开始全国点映,导演说会再来上海。

45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力荐

不得不说,导演选余秀华这个题材,就等于拿到一张致胜王牌了。什么表现手法啊,什么剪辑技巧啊,在余秀华耀眼的个人形象下都变成了小儿科。这个女人太纯粹鲜活了,泼辣热情得像一盆开水,恨不得从大屏幕里泼出来。办完离婚后的交谈及搀扶走夜路的情节挺动人的,没了婚姻束缚的两个人反而亲近了好多。

46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余秀华怕风怕水,怕六十岁还没跟尹世平离婚,怕被命运甩下来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脑瘫不怕蜚语,不怕被说成荡妇,不怕背负义无反顾凋残的孤独。她是渔网网住的小鱼,婚姻是网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叶的一尾游鱼,诗歌是空气,让她不至于窒息。她臭骂我草破鸡,却有着给范俭念诗的孤高浪漫的灵魂。

4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余秀华在片子里自己都说,作为残疾人想让自己表情在说话的时候自然一点,摄影还给这么多面部大特?很明显导演是带着意图在拍,点映后的小短片里把余秀华和她母亲称作“角色”,角色是可创作的,她俩可是活生生的人呐

51分钟前
  • madaoooo
  • 还行

实际上,之前对余秀华完全不了解,大概也只听过这个名字。在上海电影节看了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才对这个人的认识稍微清晰了一些。相比她那些诗,更愿意看属于生活的那部分,那些日常的对话,同样充满诗意,个别细节看到好一阵感动。能找到一个帮你暂时忘记身体缺憾的方法,其实挺开心的。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很有魅力的女人

55分钟前
  • 圣墟
  • 力荐

太棒了!范俭是少有的在纪录片中有如此生动的电影语言的导演。余秀华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同面,一会儿是那么幽默、一会儿又是如此无助,一会儿是如此渴望爱情、一会儿又是这样孤单、凄凉。有很多人看余秀华带着一种健全人对残疾人的俯视,其实不得不说余秀华比你我、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明白。

57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