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蔡康永,马东,高晓松,王嫣芸,马薇薇,范湉湉,肖骁,姜思达,黄执中,颜如晶

导演:牟頔

 剧照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2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3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4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5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6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3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4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5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6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7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8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9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16:14

详细剧情

  《奇葩说》是爱奇艺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由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 “最会说话的人”。

 长篇影评

 1 ) 我就是要吐着槽马不停蹄的追你要怎样

已经追完三季四期的人,在这个失眠的晚上终于还是忍不住爬上来看了一下剧评,8.4这个分数是让我纠结而尴尬的,一方面觉得第三季比起第一季确实是相差甚远,在我的观念里面,豆瓣能上8分的剧那都是值得认真看看的啊朋友们。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单就节目本身的话也还是能在这个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有那么一个两个亮点的,最起码我相信还是有一大堆朋友跟我一样一边磕着瓜子骂一边打开爱奇艺继续追。。。那就姑且三星吧,平衡一下。

从三季海选开始就一大堆褒贬不一的声音,从这些选人标准以及看了四期比赛的感受,大抵是想把节目更加娱乐化来吸引观众,反而丢掉了很多看重比赛内质的老粉。坦白说,你现在随意打开一个视频app,那首页推荐的综艺节目要想多娱乐就有多娱乐,且人家明星可大牌多了,从长得好的到有文化的,从超模到小鲜肉,保管有一款你喜欢,然而奇葩说的娱乐化,进一些三线网红,过气歌手(只是说他们不适合辩论,并没有攻击人本身的意思),满场说着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话,我真的看着都尴尬。

当然有人就说了,要看辩论你去看正规比赛啊,看什么奇葩说,我们就喜欢这种娱乐化的辩论节目。朋友们,你的落点也是辩论好伐?我们当然可以看带有娱乐性质的辩论,像第一季甚至相比弱一点的第二季都没有问题,可是我们要看的不是打着辩论幌子实则三流娱乐的节目啊兄弟。前两季团长中场就负责插科打诨冒点金句,最后总结发言升华主题,选手们自带笑点跟弹幕,观众看的畅快又好玩,第三季选手发完言甚至经常需要团长来帮忙提炼论点,每次听马东和康永强行哈哈哈我也是一个大写的呵呵,听着超模在那里感人肺腑的论述时,我内心的表情就跟赵薇的脸一样,“妈的都特么说的啥,老娘居然还要撑一期?”当然,康永哥说的对,虽然不知道她说的啥,可是我就觉得好感人,漂亮的感人,好吧你好看你有理。

今天看第四期,勉强感觉要好一些了,可见辩题选择的重要性。不过内心感觉小鲜肉可以走了,是上场前十分钟就开始写演讲稿了吗,拜托你是在辩论啊,别跟我说什么你行你上,老娘花一个小时认真看节目就是为了该夸夸该吐槽吐槽的好伐,这叫爱之深责之切好伐?苏紫紫也是一个感觉从好声音片场走过来的,真的不用一遍遍讲你的家庭有多悲惨也不用讲你的故事有多励志,辩论是用简洁的事例来佐证你的观点,而不是讲一大段故事来一句总结发言啊,我觉得那可能叫评书。看着后排薇薇姐的表情,有一种“完了,老娘再强大的内核也带不动你们这群瞎完了的显示器”的感觉。。。不过该表扬的还是表扬,咏开和思达用强有力的表现证明了老奇葩确实还是要有经验些,与年龄和性取向无关。

史航真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从一代宗师的梗到第四期的辩论,真的,生活的经历和经验才是你之所以为你,我之所以为我的地方。他说话一直都是不激动不高调的,即使讲很好笑的段子也能云淡风轻得让你有种翻开一本古书的感觉,真棒。关于第四期门当户对的理解,我认为既不是罗淼(好像是这个名字,抱歉第三季真的好多人连名字都没记住。。。)和李林肤浅意义上的农民和皇室之后,有钱和没钱;不是高晓松所指的兴趣爱好上的相投,什么高山流水是因为都爱音乐,黑人嫌弃白人不会hip-hop,谁的朋友不是因为有一两个共同爱好而走到一起的啊是吧;也不是康永和咏开所说的我们应该跟各类不同的人交往来实现自己,如果仅仅因为不同就被称为不门当户对的话,世上哪里又找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呢。其实该是马东说的阶级上的不同,这才是这个辩题值得深刻讨论的地方,在现如今这个社会谈阶级似乎会让人想嘲讽一笑,现在不都提倡自由平等了吗,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就是有着大大小小的圈子,各种各样的三流九等,它们存在在各个旮旯角落,存在在你我之间,甚至影响了我们交朋友的选择标准。思达举的例子其实已经有点接近这个点了,马东说的太好,正方重点在于目的,主守,反方重点在动机,主攻。当然,四期这场他们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辩得很精彩,你看赵薇起码从没表情到感叹了一句收获到了很多讯息了不是。

前段时间看海选的时候,跟朋友讨论过奇葩说的阴谋论。马东现在独立出去创办米未,其实肖骁范湉湉一流就是他的筹码之一,年轻有冲劲,又活的不那么受世俗的眼光约束,有特点,马薇薇更是王牌。于是乎就在猜测,或许第三季除了就节目本身而言,也是想让这批人能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以海选来的人或多或少都在网络上有些名气,毕竟互联网行业缺的从不是才华而是爆点。于是乎在温雯被淘汰时就顺其自然的猜想,一个长得那么美修的学科那么独特说话又那么让人舒服的人出现,说不定会盖过马薇薇的风采,这显然是可能会超出米未控制的事情,不能任其发生。当然,即使这样,这件事也是与马薇薇本人意愿无关的,虽然第一季冠军之后就感觉薇薇姐赋予了自己太多责任感,有时候为了赢确实用力过猛,但我想在大多人眼里,她依然是最适合这个舞台的辩手,犀利敢说,金句频出。回到正题,总结一句我这个阴谋论猜想被窝朋友说脑洞清奇,是的,为什么我就不能活的单纯一点呢,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今天忍不住又去撸了几期一二季里面的节目,真的,抛开其他不说,三季这个赛制不好,高晓松胜负心太强了,让人感觉没有第一季那么自在。插播一句,今儿正好看到刘思达跟包姜浩表白那期,印象中以前看的时候挺不喜欢这个女孩儿的,总是以情感作为自己所有辩论的筹码,有一种孤勇,再加上包姜浩明显是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于是当时就正大光明的觉得这是强迫,是道德绑架,上微博搜刘思达包姜浩也果然都是一片这样的骂声。可是过了一年多回头看,突然觉得有些感慨,这不就是以前的我们吗,仗着自己年轻,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却忘记了会给别人造成怎样的印象带来怎样的后果。所以,有时候想想啊,看这些节目不要有太多感情代入感,需要思考的是他们的话而不是喜不喜欢这个人,毕竟几年之后对这个人的情感都会趋于无,然后从他的话中提炼出的想法才会陪着你一路走下去。

写作文的时候,好像都习惯用简短的话总结一下,不然留一长段做结尾会感觉好奇怪。不知道该总结个啥,就表白一下黄执中和胡渐彪吧,你们说什么都是对的真的!

 2 ) 关于马薇薇

从奇葩说第一季追到第三季,起初是当作一个综艺看的,结果被马薇薇思考问题时严密的逻辑性,新颖的思维角度,直击心灵的人生哲理同时无懈可击的女王气场折服,duangduangduang简直闪瞎我的眼!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南审举办的华语辩论锦标赛,有一场是马薇薇和陈铭做评审,天津大学对卡迪夫大学,马薇薇上台点评的时候,扎了两个马尾,我去!难道女王的气场下她还有颗少女心吗??当时真是雷到我了,觉得跟节目里的强势气场差的很远。这也是我心里一直一个小小的疑惑。后来有关注她的微博,慢慢通过网络了解到她,微博上离不开宣传节目,对时事热点的看法,生活搞笑点,偶尔晒晒自拍秀秀恩爱,又一次,从网上看到有关一段她的采访,大概意思是,通常节目把她设定为一个怎样的形象那么她在荧幕上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有点理解了其实每个人性格形象都有好几面,但是展现给别人看的很多时候不是真正的自己,辩论场上的马薇薇可以说巧舌如簧,习惯给人温柔一刀,现实中也许只是个低调三观正喜欢搞怪偶尔带点少女心的女人。

 3 ) 奇葩说第三季辩题汇总(ING)

看奇葩说的宗旨是想看看面对这个题目,选手们的想法和我的不同、相同之处,以此来拓展自己的见识、视角,所以从第一季开始都是根据辩题决定要不要看的,感兴趣的就看,辩题没什么兴趣的也就不怎么上心。
第三季截止到现在,正式辩论已经出了6集,但是却没有找到一个辩题汇总,爱奇艺的推荐上每集也只是类似于“x撕X大战”这样的热点眼球版标题,无奈之余自己去贴吧搜罗了这几期的辩题,以备自己查找,希望能给有同样需要的人(真的有么)留下个参考吧。
时隔2个月发现百度百科奇葩说第三季贴论题啦,搬运一下好了~

Season 3
1.单身是狗还是贵族?
2.跟蠢人交朋友你是不是傻?
3.前任婚礼到底要不要去?
4.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
5.老婆收入比我高3倍,还该在一起么?
6.不要脸是坏事么?
7.你和伴侣颜值分别是98 or 2,你选?
8.婚前要不要啪啪啪?
9. 准婆婆有太后病,我该不该悔婚?
10.有后东和无后米,该选谁进核电站?(待查实,没看懂这个辩题)
11.撒娇女人会好命么?
12.闺蜜约我去撕小三,你去不去?
13.“我这是为你好”是不是扯?
14.世界需不需要超级英雄?
15.该不该刷爆卡买包包?
16.女性专属停车位是不是歧视?
17.异地恋伴侣建议available你接受吗?(没看懂Twice)
18. 时保联是不是暴政?(没看懂Three Times)
19.上司该不该列为发展对象?
20.消灭谎言的科技该支持么?
21.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

 4 ) 那一刻,你根本连鼓励的话也说不出口

继蔡康永那次谈出柜之后,这次聊亲人得绝症我又没有哭。

我也是有亲身经历的人。
让有亲身经历的人告诉你:那一刻,别说不讲鼓励的话你心里过不去,其实,鼓励的话,你也根本说不出口。
高晓松队队员那些在我看来都只是安慰的话,而已。
在那些时候,你最多能说出口的不过就是些微风拂面的安慰。而所谓“加油!”“挺下去!”“你可以的!”……这些话如鲠在喉,你一句都说不出口。

爸爸患癌前后有十四年时间。这十四年漫长又短暂,他和家人的情绪都随着他的病情起起伏伏,像坐过山车,又像是奔跑在一条不知何时就面临悬崖的崎岖山路上。
前面七年是查出直肠癌晚期,手术,休养。后面七年是发现转移至肺癌,无法手术,只能不停化疗,四处寻医问药。后来妈妈有次说:“我这双手也是罪孽深重,为了你爸的病也不知道杀了多少生。”只要别人说那东西吃了对癌症有好处,是个偏方……蟾蜍、壁虎、蜈蚣……
但爸爸的身体还是一日比一日坏下去,折磨,痛苦,无力挽回。

他们说的那些,我都经历过。
石泰铭说他爸爸生病前和他关系很差。我和我爸爸也是,我们曾同在一个屋子里却半天没有说一句话,因为完全不知道该和对方说什么。
高中时,有段时间我总感冒,我承认我也是病娇,生病时大人总会对自己格外好一些。我就想贪恋那点好。结果他对我妈说:“他怎么回事?怎么总是生病?病有什么好生的!”一脸的不耐烦,完全也不避我。
患癌后他变得特别的柔软。温和得叫我不知所措,会给我发长长的短信,也没什么大事,然后最末写:“儿子,你是爸爸的骄傲。”
我吓得立刻删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
每次回家他都一定要开车到车站接送我。他去医院做化疗都是自己开车去,开车回。其实后来他根本都已经疼得晚上不能入睡,只能靠着被子撑到天亮。最后一次去车站接我,他其实已经疼得走不动路。但妈妈说,他坚持要去。

我陪他去医院做过化疗。
欧阳超说,你没有得过绝症,怎么可以去鼓励得绝症的人呢?
确实。我唯一看到的鼓励,是发生在我爸爸和他的病友之间的。
因为爸爸的坚强,医生就让那些患癌的病人来找他谈心,爸爸就用自己的事迹鼓励他们。虽然这鼓励其实特别惨烈,就是:连我这么惨的人都还在坚持着,你当然更要坚持下去。

陈铭说,他去医院问过医生,最终所有绝症病人想要放弃,都是因为受不了疼。
这到底是有多疼?我想,我们这些没有患上绝症的人永远也不能感同身受。
爸爸到了最后,只能卧床,连动一下都疼痛难忍。连用吸管喝水,咽一下,都疼。
那时的他,一个肺已经消失,另一个肺也已经只剩残余,臀部溃烂,然后从溃烂处不停大出血。
最后住院那几天,只要一次大出血就是一次折磨。用纱布堵,然后输血,再等待输入的血大出血……那一刻你甚至会恍惚躺着的不应该是一个人,而是一根管子,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血从一头注入,又再从另一头流出。

其中一次大出血,我用力拿纱布堵着。跪在病床上,僵硬地维持着同一个姿势。
那一刻,我是说不出任何鼓励的话的。那一刻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只是沉默的,机械维持着那个姿势。
你问我心里想的是什么?
很乱。可能唯一的想法——
就是希望这一切快一点结束。
爸爸不要再受这一份痛苦,妈妈也不要再受这份罪,仅此而已。
到那时候,你已经不可能还指望他能痊愈了。
都是这样的。最开始,你希望他可以痊愈;后来,你希望他至少可以维持;再后来,你希望他能少一点疼痛就好;再再后来,你只希望他不要再这样痛苦了……

我承认,就如同李林说的,就算外婆老年痴呆,他想到她离开,还是会觉得天塌下来。
我想说我特别懂这种感觉。
爸爸患病十多年,我当然会慢慢在心中很多事情不再依赖于他。知道他是一个病人,不会再把他当成家里的顶梁柱。
可是,当医生最后告诉我爸爸不能动手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头顶的天空暗了一大片。
就算他生病这么多年,那也是一把破破补补的坏油纸伞,我还是可以躲在下面躲风躲雨,而他有一天真的离去,那我连这一把破油纸伞也没有了。

可是风大雨大,我们到底还是无力回天。

我想,如果在爸爸患病的这十几年里,我有为他做过什么,那就是努力过好我自己的生活。
努力满足他的心愿,比如他就想要拥有一辆车,就想要用上iPad、iPhone、就想要看《非诚勿扰》的现场录制……
但我也并没有因此就满足他的心愿找个女人结婚。
作为亲人,总有所能,有所不能。

高晓松说,我们都是站在这边的人,我们不能和死神站在一边去。可是别忘了,站在这边的不仅有我,还有我妈,还有其他的亲人。
他们才是更需要我们鼓励的人。

但,还是感谢这期《奇葩说》。感谢它,让我写出了上面的话。

 5 ) 我为什么这么讨厌奇葩说

怎么说呢。对这节目挺失望的。 它第一季最火的时候我没看。第二季话题更热的时候我没看。倒是第三季开始才看的。总共也只看过两期。一期是第一季半决赛还是决赛,话题是工作是否应该接受潜规则。一期是第三季,话题和蠢人做朋友,你是不是傻。 仅看一集便味同嚼蜡。忍住所有不快看了又一集。以后再不会看了。不喜欢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嘉宾素质的问题。这个看潜规则的时候体现特别明显。主持人强调了好多遍潜规则是广义上的潜规则,是上升到人性的问题。但是嘉宾几乎全都是在论述上床的问题。潜规则有哪些?我首先想到的,各种送礼,后门,走关系,暗箱操作,谄媚讨好,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可能嘉宾大多演艺圈吧。不管是不是事论事,我都挺嫌弃那些把论点放在床上再也下不来的。人的思想和你站的高度有关。个人的文化圈和那些嘉宾也是不是一个高度。且不论主持已经解过题了(这点上,马东很赞,喜欢了他近十年了。他的应变他的文化素养都让我敬佩)所以有时候看他们,就跟看跳梁小丑一样。 第二就是论据论证,渣的一比。嘉宾都是演员,可以很好地富有激情地表演出他们的台词。华而不实。有的是拽一些文绉绉的小文艺文学。有的是举几个(孤证不立)例子。有的是就是亲自上阵亲身经历再现。因为他们的激情和表现(表演),很容易煽动观众的情绪,所以计票随时都在波动。观众或许就是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例子的深有感触就投了票。巨大的波动变化。这也侧面说明了观众的素质。也折射出很多中国人的素质。那就是容易被煽动。这是个需要警惕的现象。跑题了。总之论据论证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还能获取胜利我真是醉了)。 当然以上皆印象。绝对化了。 最后就是,这本身就是个娱乐节目。娱乐嘉宾。娱乐观众。甚至娱乐辩论话题本身。娱乐至死。它的话题非常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它的投票机制非常新型,动态变化一下便拉近了所有人之间的距离。它卖腐卖萌。它成就了一批网红。也正是因为它的定位是娱乐,所以它的格调也就仅限于此——吐槽吐槽,耍耍嘴皮子,然后便罢了。这就是它和央视做的“主旋律”辩论的不同之处。主旋律的致命弱点也在,暂不说,但主旋律是严肃的,是真正能让人反思,而不是笑笑就忘了。主旋律或许是可以得到解决途径,至少让人警醒,而不是将热点炒作成卖点。 它的定位注定了它的话题性的两面性以及评价的双面性。喜欢它的观众是大多数,因为社会的构成就是这些人是大多数。老师说,你在网络看剧,剧前的广告为什么那么low?因为看剧的人就是那么一批人。广告商不必为他们费什么心思,那些low的广告也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现在回头想想,也是嗷。这就我在众口“说”金时候有些反胃的缘故。不喜欢,不看不就得了。

 6 ) 即使坍圮,无失他曾是亮星

老公和我在娘家养了一缸金鱼。一条红色的本来很活泼,突然就不对劲了。增氧泵一开,其他鱼逆流而上,只有它被漩涡带着一圈圈转,一星儿力气也无。最后几天,它肚子浮在水上,头扭在一旁,可怜极了。我和老公悲伤地坐在浴缸前看着它的腮一开一合。

“要不我把它捞走吧。”我说。它已经无望地扛了几天,只有其他鱼碰到它的时候才能动一动。在我看来这太痛苦了。
“我们没有权力决定它的生死。”老公说。

有许多次我看向鱼缸的时候,真心希望它的腮不再动了,早日结束痛苦。管它来世变成什么,野马也,尘埃也,随便吧,只要现在不再疼。

那几天我们俩之所以一直住在娘家,是因为老爸病了。一开始只是感冒,后来咳嗽不止,口服药和吊针都打过了,不缓解。老头儿因为咳嗽一宿一宿躺不下睡不着,血压和血糖都不正常了。到了这个程度,父母也没有告诉我。有一天我打电话回家,老妈才跟我说:你爸已经好几天睡不着了,实在困了只能在沙发上坐着眯一会儿,一宿睡俩仨小时都是多的……有一天早上我先醒了,叫他,他没反应。再叫他,还是没反应。吓死我了。

于是,为了更方便照顾老爸,老公陪我回了娘家。老公淘来止咳偏方,熬了两大碗雪梨+生姜+蜂蜜放在冰箱里,早晚挖一点儿给老爸吃……一切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咳嗽依然故我。

终于在医院住下,CT显示肺部有阴影,医嘱是按照炎症治疗。打了七天抗生素,每天两次雾化治疗。住院前几天,症状明显缓解,至少可以躺下,一晚上睡三五个小时,嘴唇、脸颊都有了血色。入院第一天下午,老妈说明天还要做几个检查,我说我陪老爸去吧,他一再推辞:你上班吧,没事,我自己行。我争取了几次,他都不答应,最后到底是老妈又陪他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挂了我的电话之后,老爸问老妈:你再陪我一天吧?
老妈说:这就是老来为伴。

有几个下午,我请了假去医院陪他。其实可做的并不多,无非清洗雾化器具,递递纸巾热水,看吊瓶快打完了就赶紧去叫护士来换药或拔针。老爸照样总是推辞,然而我知道那只是老辈人怕给别人添麻烦的本能,我在,他是开心的。

病房是二人间,有几天对床没有人,我坐在那儿,捧一本书或iPad,听着老爸的鼾声,时不时瞄一下吊瓶的进度。有一个下午他没有睡觉,谈性很浓。我就坐在他旁边儿,跟他说话。

那个下午,他跟我说:我的人生有两大遗憾。

一个是本来可以调到更高去处的节骨眼上被一个好朋友坑了。老妈跟我说过这事,当时两人已经谈婚论嫁,老爸跟她说,要不你别跟我说了,我不能拖累你。老妈说既然已经决定嫁给你了,风风雨雨我都跟你一起担着。还有一个遗憾,是我小时候,父母曾被选中调到杭州一家新单位,条件发展都好,但因为当时他们俩穷得底儿掉,没法运作,也成了泡影。

老爸说:我跟你妈总说,当时要是去成了,你不就是杭州人了?
我说:爸,我现在挺好的。

住院几天后,老爸的症状出现反复。一天晚饭后,老爸老妈肃穆地坐在客厅沙发上,老爸说,主治医生到病房来,说想找家属谈谈。老爸说:你跟我说就行,我也是医生,你告诉我吧。

其实主治医生还给老妈打过一个电话,当时已经快夜里十二点,医生说,我确定你跟病人不在一块儿,才给你打这个电话,我们跟病人本人说的话有很多保留,希望家属有心理准备,及时复查。

我去了厕所,坐在马桶上发呆。老公跟过来了,开门问我:你没事吧?

我抱住他,左蹭蹭,右蹭蹭,把眼泪蹭了他满身。

接下来的日子全家总动员,求助所有可能帮忙的人,帮看老爸的CT,做各种推荐的检查,抽血送北京,排队做PET-CT……有很多人帮助我们,我却不敢正视那些热忱的目光,怕一言深了,我就要哭出来。老妈白天风风火火地奔走,夜里老公送老爸去医院打针,只有我和她在家,耳朵里都是她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唉。唉。

老爸去拍PET-CT那天,我被痛经击倒,躺在床上一整天起不来,腰部以下又麻又疼,盯着天花板无所适从,愤恨自己的百无一用。我想起谁谁谁跟我说他家的老人换了两次肝,生活并质量很差,最终还是去世了;也想起谁谁谁的老爸发现肠道肿瘤,复查是一期,做了手术,现在恢复得很好……老公劝解我,我说:我怕失去爸,也怕他得遭罪的病。

PET-CT结果是我去取的。空荡荡的医院走廊里阴冷阴冷,一旁的座位上两个女人正在抱头痛哭。我长吁了一口气走进去,报了老爸的名字,年轻的女医生递过来一个袋子。走到外面的等候室,坐稳了,打开诊断看:
……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

还没等拍照给老妈发过去,她的电话就到了。她说她马上联系医生给看诊断结果,让我原地等一等。挂了电话,我才开始后怕,冲墙哇哇大哭三声:是炎症,不是肿瘤。操他妈的,不是肿瘤。

回家路上,送到北京验血的结果出来了:肺结核阳性。

在PET-CT出来前的一个晚上,我跟老妈在小区里散步。老妈说,要是你爸检查结果不好,我就不工作了,我们俩一起去玩玩儿,要不太遗憾了,人生就这么结束了,什么也没享受呢。我说嗯,你们冬天也去海南,平时就出国玩儿。她说行,去马尔代夫,去日本。老妈还说,你爸跟我说,要是他不在了,让我再找一个。我说我可不找,伺候你一个就够糟心的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让我伺候别人吗?你爸笑,说,这回找个体格硬朗儿的。

老妈笑,我也笑。恰好走到楼与楼之间的缝隙,风突然急了,吹得眼泪一串串在风里飘。

昨晚《奇葩说》讨论了绝症病人与死亡。我和我的家人恰好走到一个相关的时刻,好在我们暂时逃过一劫。本有很多话想说,可话到嘴边,更多的只在沉默中暗涌。这个世界从来不曾美好到令我爱上她,但活着本身即是修行。

最后,把高晓松现场作的诀别诗写在这里。真有这样一天时,愿我们都不留太多遗憾:
你是那颗星星
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
我的整个轨迹被你影响
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
它变成了暗物质
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
它依然影响着
我的轨迹
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
我的星轨
无论你在
哪里
<图片3>

>>>>>>>>>>>>>>>>>>>>>>>>>>>>>>>>>>>>>>>>>>>>>>>>>>>>>>>>>>>>>>>>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幸福是刀口舔蜜】
<图片4>

 短评

今年的奇葩比去年的好,回归第一季的水准了

4分钟前
  • 如果云知道
  • 力荐

讨论的问题,越来越low。节目组能不能用心点

6分钟前
  • 独秀
  • 推荐

觉得姜思达花希和陈铭这一季都成长得好好的~大紧我爱你……

9分钟前
  • 杳圻
  • 力荐

第三季冲着史航去 被大美玲惊艳 最后执中偶吧把我收服

14分钟前
  • 海底火山
  • 力荐

看了阮经天当嘉宾的两期,他好可爱啊,又诚恳,又认真,又会烧鸡汤,又言之有理。蔡康永的说话魅力简直抵不住。高晓松输在人胖丑。马东控场相当不错。

16分钟前
  • 咋个嘛
  • 力荐

看过这么久其实具体的已经忘了。第一季很好看,后面两季有些审美疲劳了。有些话题还是不敢讨论。而有的时候辩手还真不如观众思路广阔(比如我,哈哈哈)。但我真心想推荐身边的朋友看,因为能开眼界!

21分钟前
  • 三日又木
  • 力荐

有几期确实很赞

22分钟前
  • for Lawrence
  • 推荐

除了决赛,要给五星!大美玲棒棒的!

26分钟前
  • fish
  • 力荐

那个模特和校草是什么鬼,赶快走好么

30分钟前
  • Wasted.
  • 力荐

第一季的振聋发聩反思我们每个向左向右的选择背后有多黑多厚多少学问。第二季涉及更多社会议题,问题不是善意能解决的,前进也不止为了进步。到了第三季,少了深度厚度,节目从“辩论”走向“说话”,离题万里只为了说一句让你让我都能流眼泪的话。人生不要大智慧,过把瘾就死。

3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无关是非,都是话术,有个性的来个性,没个性的磕逻辑。偷换概念、设置陷阱,有些精巧的地方是说了半天,被四两一拨,成了对手嫁衣。大美玲一战成名,董婧李林惊艳一时后续未知。有些辩题饶舌了点,导致不好展开,譬如临终病患那集,都沉溺悲情鸡汤里了。都说黄渤会说话,下一季该请他了吧

3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始终觉得这一季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坐在那里静静鼓掌的少年在发光,姜思达,你永远就是你,不必被定义评判,我是一个热心的观众而已。

37分钟前
  • 月芽AM
  • 力荐

将蔡康永从湾湾夹带过来的逻辑混乱、说话没point的私货淘汰掉,节目的素质还能上好几个档次。不需要康熙的余孽将奇葩说搞得乌烟瘴气,节目中频频出现对康熙这个哗众取宠的过气综艺的悼念显得多余和矫情。本来不反感马薇薇 现很怀疑她让广州傻痹男主持晋级是为了锁死加拿大河南性学家的名额 用心险恶。

40分钟前
  • 20thCenturyFox
  • 推荐

最后几期渐入佳境,可惜没了。黄执中真是强力鸡汤解毒剂,也是我最喜欢的辩手。姜思达真是好。老辩手有生活,一旦论述时有切实的生活体悟。颜如晶,还有另外几位年轻辩手,辩论术当然好,但只能就辩题说辩题,无法更深入,还是浅白了些。

42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这季真的看到了好多人的成长!【执中欧巴实至名归,心疼大美玲

46分钟前
  • 力荐

依旧不喜欢马薇薇。

48分钟前
  • 郁郁
  • 推荐

大家普遍都觉得,第三季前几期特难看,我也觉得。但是到后来,淘汰了新奇葩中只有奇葩的特质选手后,还别说,真的越来越好看了,有甚至有强于前几季之嫌。为此我还真把第一季重新看了一遍,意外发现姜思达与第一季有着天壤之别,不仅仅是辩论技巧,更是他的气质。想看思达的辩论几乎成为每一期的执念。

49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五星给姜思达和黄执中。

52分钟前
  • 长耳朵走来走去
  • 力荐

暗搓搓给我本命姜思达打五星

54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屡屡被阉割之后,选题没那么犀利了,不过高晓松回来之后,比第二季金星要强很多,可惜了啊,姜思达!

5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