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

喜剧片英国2013

主演: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帕迪·康斯戴恩,马丁·弗瑞曼,埃迪·马森,裴淳华,托马斯·洛,扎卡里·拜莱斯,贾斯珀·莱文,詹姆斯·特拉佩,卢克·布罗姆利,索菲亚·埃文斯,Samantha White,洛斯雷诺兹,Richard Hadfield,Flora Slorach,Francesca Reidie,Charlotte Reidie,大卫·布拉德利,迈克尔·史麦利,皮尔斯·布鲁斯南

导演:埃德加·赖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世界尽头 剧照 NO.1世界尽头 剧照 NO.2世界尽头 剧照 NO.3世界尽头 剧照 NO.4世界尽头 剧照 NO.5世界尽头 剧照 NO.6世界尽头 剧照 NO.13世界尽头 剧照 NO.14世界尽头 剧照 NO.15世界尽头 剧照 NO.16世界尽头 剧照 NO.17世界尽头 剧照 NO.18世界尽头 剧照 NO.19世界尽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0:35

详细剧情

  过度沉湎酒精、年届不惑的盖瑞·金(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突然间想起20年前青春时代一件引以为豪但未竟的浪荡事,于是相继找来如今已经有了各自家庭和事业的好伙伴奥利弗·张伯伦(马丁·弗瑞曼 Martin Freeman 饰)、彼得·佩吉(埃迪·马森 Eddie Marsan 饰)、史蒂文·普林斯(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饰)和安迪·奈特利(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饰)。他们相约返回故乡纽顿哈芬,试图再次找回通宵5人、12间酒吧、60杯啤酒的快乐时光。小镇一如既往,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镇上的人似乎全然不记得这几个老男孩。  在盖瑞的引领下,起初一切还比较正常,可当夜幕降临之后,诡异事件交替上演,盖瑞等人发现,他们仿佛不知不觉步入某种超自然的圈套之中……

 长篇影评

 1 ) 喝到“世界尽头”——“血与冰激凌三部曲”创作始末

现在,“怪咖铁三角”埃德加·赖特、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已经完成了“血与冰激凌三部曲”(《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他们开始回顾一起经历过的传奇之旅——从1999年的情景喜剧《屋事生非》,到最新的这部《世界尽头》。

时间定位在1993年,埃德加·赖特还只是伯恩茅斯普尔艺术设计学院的一名青涩的学生。他被凯斯·穆恩的摇滚歌曲打动,为了生计,跑到街角的店里来了一段即兴演奏。十年后,也就是2003年。赖特成了一名导演,正跟他的编剧搭档兼男主角西蒙·佩吉一起,为他的新片《僵尸肖恩》的剧本绞尽脑汁。他们决定让配角艾德来一场宿醉,但是需要一个不同寻常的方式来醒酒。赖特想到一个主意:“他不用牛奶或者什么世界新闻,他需要的是一个可爱多。可爱多是有药用价值的。”

又过了十年,我们来到了2013年。我们杂志的记者正跟赖特在伦敦一家咖啡馆里面对面坐着。赖特有点不习惯店里放的音乐,对他来说有背景音乐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他点了一杯双份浓缩咖啡(这说明他的新片的确还有一个月就得完成了),坐下来开始侃侃而谈。“可爱多的笑话总能让人开怀,不知道为什么。在电影的首映式上,和路雪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冰激凌,于是我想,要是我下一部电影里还有可爱多,说不定到时候又有免费冰激凌吃了。”

2007年,赖特和佩吉推出了第二部《热血警探》,尽管没有免费冰激凌供应。当时就有人问赖特,是打算拍成三部曲吗?赖特回答,“是的,就好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三部曲一样,只不过我拍的是三味可爱多三部曲。”

现在有了《世界尽头》,赖特脱口而出的话成了真。《僵尸肖恩》中的草莓味冰激凌是红色的,象征着血;《热血警探》的中的冰激凌是蓝色的,象征着警察。《世界尽头》将以薄荷绿为代表色,“薄荷是我最喜欢的口味”,赖特笑着说。

“我是一个主意很多的人,但有时候你需要一点草莓味的调和,有时候你需要一些薄荷。”西蒙·佩吉正在5700英里之外的上海拍摄《寻找幸福》,他的脸挤在电脑的摄像头里。“这儿的宽带要好一些,前阵子我在约翰内斯堡,实在太痛苦了,我不得不五秒一停地看《世界尽头》的剪辑”,佩吉说。

记者采访赖特的时候就没这么多限制了。我们来到他豪华的放映室里,抢先观赏了他的新片《世界尽头》。要说限制的话,也就是我们只看到电影前面的46分钟。但是通过这46分钟我们已经能够判断,这部电影将是《僵尸肖恩》的一个温和的、成熟的姊妹篇。

电影讲述在疯狂串酒吧喝酒的20年后,五个从小就是死党的酒鬼重新聚首。让他们聚集到一起的原因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朋友准备再来一次马拉松喝酒大战。他带着自己的好朋友回到故乡,并且决定寻找到那个只在传说中出现的酒吧“世界尽头”。然而他们发现,酒吧和小镇已经悄悄被外星人占据,于是一系列疯狂搞笑的事情开始发生。

“这好像挺自命不凡的,但我们一开始真没想做成三部曲。《僵尸肖恩》拍完之后,《热血警探》又机缘巧合地诞生,这时我们才想到,如果再拍一部的话,我们就能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电影了。”

在可爱多冰激凌之外,三部电影之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关联,除了一道藩篱。“我们想,如果一个三部分的笑话分别在三部不同的电影里发生,那该多有意思啊。”《僵尸肖恩》的开头和结尾都有篱笆墙的镜头,《热血警探》也以搞笑翻栅栏情节作为呼应。近期剧组补拍了Gary拆栅栏的镜头,这场戏会加在《世界尽头》里。“我还不知道第三段笑话是什么,但只要我们能想出一个巴斯特·基顿式的梗,那就完美了”,佩吉说。

另外,三部曲的主题也有一定关联。比如外星人的出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成长等等。佩吉说他们将私人的东西灌注进一部僵尸片、一部警察片和一部科幻片里,《世界尽头》为从《屋事生非》开始的一切谈论完满作结。

“要薄荷”,尼克·弗罗斯特坚决地说。草莓可爱多里的草莓永远不够,但薄荷味可爱多里满满的全是薄荷。在可爱多三部曲濒临结束的这段时间里,记者一直跟在弗罗斯特身边。他过得很惬意,过一会就要去高尔夫球场打几杆了。但现在他坐在客厅里,在他最爱的椅子上,讲述可爱多三部曲怎样改变了他和他们的生活。

倘若没有《僵尸肖恩》的话,佩吉可能就不能参演《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了,也不会参与《碟中谍4》,也不会远在上海跟我们用Skype通话了。而赖特呢,可能就没有执笔《丁丁历险记》剧本的重任,不会跟昆汀·塔伦蒂诺交上朋友,更不会成为漫威最新英雄大片《蚁人》的导演了。至于弗罗斯特,十年前他还在跟人合租房子,现在跟妻子、儿子住在一座豪宅里,有一个梦幻般的大厨房。并且,他还即将成为一部歌舞喜剧《古巴浪人》的男一号了。“感觉倒没什么不同,关键是你现在有更多发言权了,之前是没有的。尤其在拍《屋事生非》和《僵尸肖恩》的时候,你得明白自己的位置。”

我们再来一次赖特式穿越吧,这次我们来到伦敦的一个花园里。佩吉的好友弗罗斯特当时只有过一次表演经验——也就是情景喜剧《屋事生非》,他第一次来到了《僵尸肖恩》的片场。在这部新片中,他将饰演艾德,也就是佩吉饰演的肖恩的好朋友。他紧张得要死,但是当跟焦员突然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拖到标记处的时候,他反而开始镇定下来了。跟焦员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站这里,你知道这不是在拍录像带玩。”佩吉证明有这回事,“我记得她说的话,然后想,搞毛啊,她居然鄙视我们!”他笑道,“而剧组其他人可能在想,搞毛啊,他们几个以为这是在拍劣质家庭录像带呢。”

从《屋事生非》开始,佩吉和赖特就被人们划分为“极客”,而《僵尸肖恩》又让他们成了邪典偶像。台词、角色、动作、情感、英伦腔无不经典的《僵尸肖恩》在全球卷走了三千万美元票房,而它的成本只有四百万欧。他们不愿趁热打铁拍续集,就拍了部更热血的《热血警探》,全球票房成绩八千万美元,其中英国票房2100万欧,着实是个重磅炸弹。

《世界尽头》是在宣传《热血警探》的过程中构想出来的,但佩吉等人的档期一直很紧张,所以六年之后铁三角才有机会重新聚首,一起写剧本。但其实这漫长的妊娠期也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几个都没太主动。佩吉说他和赖特一直像家人一样,但《热血警探》出来之后,他们想分开一段时间。《热血警探》没少耗费脑细胞,佩吉曾经躺在地上哭着耍赖,因为想不出好点子。

休息期间,他们接其他片子尽量步调一致。佩吉和弗罗斯特一起拍了2011年的《保罗》,同一时间赖特去好莱坞拍了《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保罗》票房成绩不错,全球近一亿美元,所以弗罗斯特觉得就算人们说它不好看,但票房数字在那摆着,还是挺令人骄傲的。《歪小子斯科特》的收益却很一般,全球票房才4700万美元,是赖特导演生涯的第一次挫败。赖特没有埋怨任何人,他反思自己,然后继续努力。他带领主创人员往返大西洋两岸宣传新片,与多年合作的环球公司感激彼此。

2003年,当Film Four公司舍弃了《僵尸肖恩》项目之后,赖特等人来到了Working Title公司寻求最后一丝希望。他们结识了这家公司的联合主席艾瑞克·费纳(《四个婚礼一个葬礼》的幕后推手),游说他说要拍一部“理查德·柯蒂斯版的乔治·罗梅罗电影”。“真的?我昨天的事情都记不住,更别说2003年的了,但当时我们的确走了一步险棋。赖特很有眼界,一种我们想要支持的眼界”,费纳回忆道。

佩吉和赖特称呼费纳为“艾瑞克叔叔”,在他们心中他像一个穿着闪亮盔甲的骑士一样伟大。因此,当2011年费纳被诊断出癌症时,他们决心尽快写出《世界尽头》。赖特本来早就可以去漫威拍《蚁人》,但费纳的病情让他将《蚁人》扔到了一边。“没有费纳就没有《僵尸肖恩》,当我们听说他病了之后,就决定下一部新片一定要拍《世界尽头》。我觉得亏欠他很多很多。”佩吉动情地说。

奇妙的是,费纳的病情好转了。他不但担任起《世界尽头》的制片人,还常常出现在片场上。赖特和佩吉从未告诉他,他经受的考验给了他们怎样的影响。当记者转告给费纳时,老头说,“我很感动,真的。听到这些真好。”

我们的最后一次穿越将来到优雅的Elstree Studios,时间定在2012年12月。现在是《世界尽头》最后一天拍摄,佩吉正坐着,眼神儿发呆。他开始意识到,前面就是三部曲的终点线了。“尽管只是许多终点线之一”,半年后的一次闲聊中他说,“我的情绪开始涌上来,我等着眼泪往下掉……可是没有,因为我的心情好极了!”

这时你可能就收起询问第四部“可爱多”的想法,《屋事生非》第三季的事儿也甭提了。和路雪已经推出了新口味的可爱多,“所以可能变成四部曲,甚至八部曲,是想这么问吧?”但三部曲就是三部曲,只不过铁三角以后照样可以再合作。“我想找佩吉演戏,我可能跟赖特写剧本,将来我们可以拍很多东西。估计下次我和佩吉就要演敌手了”,弗罗斯特说。

现在他们哥仨又各自忙活起来了。尼克·弗罗斯特去拍《古巴浪人》和电视节目《斯隆先生》了,埃德加·赖特总算要在九月份开拍《蚁人》,西蒙·佩吉更是片约成堆,比如浪漫喜剧《男人雄起》以及《星际迷航》新片等。佩吉说,“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只要心中有念,我们就会行动。现在我们好像完成了一个很大的成就似的。《屋事生非》第三季会永远萦绕在我们心头,但不会有人再催着终结‘血与冰激凌三部曲’了,因为我们他妈的终于实现了!”


编译自《Empire》等杂志,转载请注明

 2 ) 电影原声曲目

内容源自:
http://www.strangewaysradio.com/blog/2013/08/26/the-worlds-end-soundtrack/


我看完电影就等着原声来一发,但是想了半天,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list:


Primal Scream – Loaded
Blur – There’s No Other Way
I Put This On A Tape For You
Soup Dragons – I’m Free
Happy Mondays – Step On
Was The Music Too Loud
Suede – So Young
Beautiful South – Old Red Eyes Is Back
A Humble Taproom
James – Come Home
Pulp – Do You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Welcome
Teenage Fanclub – What You Do To Me
The Stone Roses – Fools Gold
Soul II Soul – Get A Life
We Have Changed
Inspiral Carpets – This Is How It Feels
The Doors – Alabama Song (Whisky Bar)
Definition Of Sound – Wear Your Love Like Heaven
This Is What The Kids Want
Kylie Minogue – Step Back In Time
St Etienne – Join Our Club
The Sundays – Here’s Where The Story Ends
I Hate This Town
Silver Bullet – 20 Seconds To Comply (The World’s End Bomb Squad Mix Re – Edit)
The Sisters Of Mercy – This Corrosion
The Housemartins – Happy Hour
Let’s Boo Boo


其中歌曲部分,一共20首,度盘戳:http://t.cn/z8jgYoP

 3 ) 我们要自由,要随心所欲,即使我们会喝高,那又怎么样?我们觉得爽就行了!

《骇客帝国》的结尾,矩阵之父对尼奥说,你们人类不完美,没有秩序,不完美的东西无法进化,反而会毁灭自身。我们是来帮你们变完美的,完美的东西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你们不应该反抗,反而应该感谢我们。接下来的镜头是尼奥对于这句话的无数种反应,包括竖中指,包括狂笑,包括嚎啕大哭,我倒是觉得,能把片尾西蒙佩吉的这番话放进去,变成对于这种大道理的另一个回应。

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学校的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行为不能做,什么行为应该提倡,上课应该认真听讲,作业应该认真完成,早恋是不允许的,只有课本上说的才是对的;等你长大了,公司的老板,单位的领导,gover-ment的官员,社会的公知,也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要老实工作,要勤俭持家,要安心哄老婆带孩子,坐公交要排队,住旅馆要登记,XO要戴套,blablabla……小时候出操走队列你要走在方阵里,长大了在单位工作你要坐在格子间里,死了进墓地也得埋在格子里……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人催眠似的,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一堆大道理,一堆规矩,然后强迫你照着做,如果你实在烦了,他们就会把两手一摊,做出一副全知全能人兽无害的样子对你说:我这是为你好啊,不按照我说的来你会吃亏。让你一肚子的火无处可撒。

英国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我一直以为他们的基本造型是:衣着考究,言辞文雅,循规蹈矩,不管下不下雨,出门总是带把伞……但我和认识的几个英国留学生聊天,他们却告诉我,你去他们的家乡,每晚路过小酒馆,都能在路上踩到许多喝高了的,满地都是酒鬼,大部分是年轻人。这个事实让我一度很费解,这些每天靠酒精填饱肚子的家伙,跟那些“英国绅士”,到底是不是一个国家的?

《The World's End》是这样一部电影,前半段里,它饱含了导演对于青年时代的无限缅怀:身体健康,思想活跃,没有负担,大把空闲,能吃苦,能受累,熬夜不会生病,宿醉隔天就能恢复,想和谁XXOO就和谁XXOO,他们free to do anything,简直就是“完美”的代名词。人到中年,天天要关心血糖血脂血压,思维渐渐落伍,房贷车贷一堆,忙着陪老婆孩子家人,想喝酒都挤不出时间,偶尔出轨包个小蜜,还得防着Ed,所以说,人怀念年轻时代,怀念的无非是年轻时的那点轻狂,那点“想到了就做”的劲,换言之,就是那点“自由”。片子里的史蒂文应该就是这类怀念的代表体,他开十年前的车,听十年前的磁带,用十年前的地图,甚至拿十年前的方式把妹子。在一帮中年大叔里,他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不合群,在旁人鄙视的目光里,让人看不透动机。到了最后,他还是吐槽了一把,你们都有房有车,老婆孩子热炕头,自我价值实现了,社会存在感爆棚了,我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一夜的疯狂回忆。某些人总能在他身上照到自己的影子,然后扪心自问,我会不会是自己朋友圈里最没有成就,最不愿意长大的那个?

但是故事不仅仅停留在这里,后半段故事突然急转直下,开始扯上外星人,扯上意识形态,让人还没从自怜自伤的中年危机里缓过来,有点淬不及防。看完电影,你又会发现,其实后半段导演想讲的,前半段也已经告诉你了。外星人想要改造人类,一如“老大哥”想要改造人民:我给你们带来的是秩序和完美,人类本身是不完美的,这种不完美将会导致毁灭,牺牲一部分个体的自由,和集体同化,成全整个集体,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我这是在为你们好,你们完全没有理由反抗我。在这种精神领导之下,你们应该老老实实买“五险一金”,老老实实贷款买房,老老实实娶妻生子,不要想太多,不要听太多。不然你就会被“替换”,而你则成为社会建设的“肥料”。这种情况之下,史蒂文用“坚持年少的梦想”作为反抗方式战胜了外星侵略者,其实是个很狡猾的答案,年少的梦想有很多种,有简单如史蒂文式的“喝爆一条街”,也有“老男孩”式的渴求被主流认同,还有有泰勒德顿式的“重组一切”,你到底怀抱哪一种?

电影的结尾是我最喜欢的,外星人撤走,机器人垮台,社会文明陷入瘫痪,人类返回农耕社会,其实就是导演某种程度上对于“推翻最高权威,破坏秩序,寻求自由”这个结局的隐喻。自由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既然你选择了自由,就得承受自由的代价。至于史蒂文,一定有不少人对他最后反过头去领导机器人大闹人类酒吧这个结局不解。其实很简单,维护机器人不是说他反了人类,反过头来想想各位看官,末日之后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排斥和抗拒,不又是某种程度上的“规矩”了么?他这样的人就是如此,自由对于他的含义就是“做想做的任何事情”,他天生反对一切,不对所有规矩低头,这样的人放在乱世叫做英雄,放在和谐社会叫做“不安定分子”。总有这样的家伙,他们站在“规则”的对立面,嚣张地比中指,然后大吼:“我们要自由,要随心所欲,即使我们会喝高,那又怎么样?我们觉得爽就行了!”

 4 ) the world's end既是the world's begin——《The World's End》(世界尽头)浅析

        《The World's End》(世界尽头)是西蒙佩吉继《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延续了西蒙一贯的离奇、讽刺、基情、另类超现实主义写实风格 并保持了一如既往荒诞的英式幽默 让人看过引人发笑后又会引发思考~
        相比《僵尸肖恩》里尼克扮演的顽劣、与社会脱离的胖子肖恩 本片中西蒙饰演的主角Gary King(- -|| 不是gay king 片子里也有吐槽名字的情节)则是与之做了个角色大对调 且可谓是“变本加厉”更加的堕落~ 而盖瑞从小的玩伴好友们 随着岁月的洗礼和经过了时间的历练 成家的成家 子承父业的继承父业 都已经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再看我们的主角 顽劣的性格 放荡的个性 不思进取..... 在好友和外人看来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与世隔绝、脱节于社会累赘~ 而在盖瑞眼里 时间与岁月只是刻在脸上的那一道道皱纹 儿时的那份单纯快乐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被冲淡、抹灭 追寻自己内心的那份快乐 是他一直所坚持和向往的~ 为此盖瑞决定把如今都年过不惑的大家聚起来 一起寻找当年未尽兴的那份单纯快乐 决定来次“醉后末日” 也正因这次也可能是最后的疯狂 盖瑞和他的朋友们的世界以及整个地球被完全改变了……
        曾几何时 儿时的我们 憧憬着明天向往着美好 单纯、快乐;长大的我们 禁锢于围城 沉浸在其中 空虚、乏味 渐渐的遗失了那些曾经单纯的快乐…… 当我们在只为了赚钱而赚钱 财富变得只是银行卡里的数字;当我们只为了发微博、微信而发 科技网络把我们彼此间的距离拉近的同时 而却又将曾经熟悉的我们越推越远……
        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等无时不刻的改变、影响着我们 在为我们带来生活的便捷与便利时 却又奴役和左右着我们…… 这一切的改变让我们在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和慰籍时 却又突然发现有多了几分空虚与失落…… 在这个价值观演变、社会变化的世界中 我们得到、受益了很多 可逝去、失去的却更多 并且是用再多得到也无法替代弥补的……
        也许像影片的结尾一样 the world's end既是the world's begin 新的开始 新的世界中的你我 就好像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世界 重新洗牌后的世界没有了这些“枷锁”的束缚 今后的社会、我们会发展成什么样 不得而知 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文明如何演变 我们都会像佛洛伊德的三我理论 有人会像“自我”一样 在这洗牌过后的世界里遵守着社会的规律 墨守陈规的继续重复着“之前”的自己;有人则像“超我”一样 抛弃所有的名与利 不计一切的得与失 安然于环境中;而像主角盖瑞这样的人 遵循着“本我” 放荡不羁的 享受着随遇而安带来的这份单纯的快乐……
        看过西蒙的三部曲就好像喝下一杯带气的苏打水 让你口舌之间感到畅快淋漓 看过大呼过瘾的同时 事后却又发现喝进腹中的只是杯水 在电影中荒诞的揭示演绎了一番却又没进行过多的批判与谴责 只是静静地耐人思考、引人发醒……

 5 ) 让我喝完最后一杯

当初看僵尸肖恩的时候,没有看过几部电影,更加没有接触过所谓的英式幽默。看完后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我操,太酷了!
后来又看热血警探,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比僵尸肖恩的笑料更多,而且从非现实题材回到了单纯悬疑,整部电影酣畅淋漓,特效,动作,音效,让人看完了还是会不断回味,脱不开来。
星期五美国上映的电影,其实一般影院都是星期四晚场就开始了。而这次为了可爱多三部曲的完结,AMC更是推出了星期四下午连看三部曲的套餐。我想了想,还是没有去。正好多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躺在我电脑里很多年,我一直也没有看超过三遍。
有些经典,不需要一直重复,精彩也会永远刻在你的脑海里。
星期五一个人去看完了世界末日。给了四颗星。也许懂我的人会知道,我没有给五颗星,其实已经是一种否定了吧。
诚然,电影精彩,尽职,做到了作为一个该系列粉丝期待做到的一切。也许一些笑料并不是那么突出,但是这正是可爱多系列的风格,让你想笑又笑不出来地痒痒,但又痒得很舒服,最后结局再给你痛快一把。
我没有失望,但是我却也没有达到前两部时的高潮。
就好像第一次吸烟进肺,带着期盼,害怕,对未知的不安和惶恐,一口下去,整个人晕眩,窒息,麻痹,肺部收缩,但是同时两扇肺叶好像两颗巨大的睾丸同时高潮了一样。
那种感觉,只有第一次吸烟才能感觉到,越到后来,越淡。
烟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肺和你的期待。
世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
看了僵尸肖恩以后,追着去看完了spaced,论荒诞程度,不亚于三部曲任何一部,那时候的Simon和Nick那么年轻,笑起来超级没心没肺,生活里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就好像僵尸肖恩里的主角,工作和人生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现实价值,他们恣意地挥霍自己地青春。
后来看Simon闯荡好莱坞,在一些口水电影里跑龙套,各种苍老。
于是在世界末日里,主角们都已经沦陷在生活里,无法自拔。唯一“追随自己内心”的Gary其实确是个懦夫加瘾君子,只是通过放纵自己来逃避现实生活的残酷。虽然最后世界毁灭,他终于每一天每一天地活在了自己理想的生活里,但却正因为剧情荒诞到如此,才更让人意识到现实的冷酷,冷酷到让人后背发凉,汗毛倒竖。
完结曲的世界末日, Simon和Nick笑容依旧,但是鱼尾纹都已经可以夹住苍蝇了。也许真的是外国人老得比较快吧。
影片的开始,Simon在AA的聚会给其他的酒鬼讲故事,世界还没有毁灭。影片的最后,Nick给围坐在火堆边的孩子们说故事,只要还有火,还有孩子,就还有希望。
僵尸里,女主就是酱油,警探里,根本没有女主。末日里,女主最后跟男配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就是改变,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希望。
外星智慧生命最后被两个二愣子气得甩手离开,留下了一句Fuck it。
有谁能这么洒脱地说一句,
Fuck it.
然后撒手离开

 6 ) 个人对世界尽头 的分析理解

三部全看完了,个人感觉第三部拍得最好,最后的结局看明白了真的会觉得讽刺悲伤。

以下是本人对世界尽头的分析,涉及剧透,慎入

king是一个不能适应社会的人。

他个性自在,无拘无束,胆大包天,这样的性格让他被一群十几岁的青少年奉为领袖。随着时光的流逝,少年的成长,大部分人渐渐学会收敛,安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车祸让他明白,自己并不能永远不理会自己身后的责任。从此他兢兢业业,滴酒不沾,这里的安迪,代表了大部分的少年,从不成熟到成熟,学会控制自己,承担责任。而king的表现则正好相反,他逃了出去,逃脱了法律的惩罚。这也正代表了他对生活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的态度:逃避。

自学生时代过了十年二十年,往日的小伙伴都融入了社会,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成就和一席之地。可king拥有的就仅仅是那一段回忆了,三四十岁的他一事无成,本性无拘无束的他不能接受任何规则的束缚,无法接受适应这个社会,最终被当成精神病患者送入医院。

king不能适应社会并不代表他真的是一个精神病,他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境地,在精神病院(戒酒所?)里他夸夸其谈自己的黄金时光,让其他人羡慕不已,但是他当年始终有一件遗憾,就是那最后一间酒吧,世界尽头。每日每日,一群人一遍遍的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悲惨,或辉煌,这更是刺激了king,现在的他孑然一身,一无所有,于是,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就成了他最想达成的愿望。

    king叫齐了当年所有的死党,甚至用自己妈过世的假消息将安迪都喊了出来。五人重回小镇,中间曲折自不用提。一直到机器人出现。机器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正正是站在了king的反面,而在一番相谈之后,往日的老友渐渐找回当年的感觉,自由自在,为所欲为(还有原因就是被逼得无路可走,只有无所顾忌,可以看出来,king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有领导能力,这也就是他的价值所在,这里先提一提)。
     一路逃亡中,king虽说是给出了一条相对正确的路线,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年他活的生不如死,面对这他人生中唯一辉煌璀璨的时光,完成未完成的狂欢简直就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两位好友在旅途中相继被同化,其实也是有用意的,仔细看剧情,会发现被同化的两位好友都是生活相对美满的。暗恋奥利弗妹妹苦苦不得的史蒂文,妻离子散的安迪,一事无成的king,只有他们三个生活有所残缺的人才疯到了最后。这是不是在说,拥有的越多,人就离自由越远?亦或者是在说,想要自由,先要失去?这里能读出什么,就任各位发挥吧。



    话分两头,我们分析一下机器人的立场,为什么到最后将king和安迪逼入死路,机器人竟然不用强,还要和主角打嘴炮?这里并不是烂尾或者编剧想不出点子,这些也是黑色幽默的一部分。

    前面提到过,机器人指代的是king的对立面,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更进一步说,机器人暗喻的正是有规律的每天或者的人们,或者说是现实社会。机器人阵营多次提到“我们不是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是奴隶,我们不是奴隶”,但是king坚持叫他们“机器人”,其实正是表明了,king认为那些被生活束缚住的,规规矩矩的人们,就是奴隶。

    而机器人呢,最后说的很明白了,他们不想入侵地球,只想帮助人类,而事实也正是这样,循规蹈矩的人们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发明了各种工具。这是“机器人”做的,也正是那些守着规矩的人做的。

    而“机器人”们一直在尝试同化主角们,其实就是想让主角他们也回到“正常的”社会,一直到最后,他们几乎是向king妥协了,甚至告诉了king他们的计划。他们给出的是什么?是年轻,是青春,是再来一次的机会。是让king洗掉自己过去的失败重来一次的机会。而king这一趟拼命的寻找世界尽头,不就是被多年的失败所刺激吗?这不应该是king最想要的吗?这确实是机器人能给出的对king来说最诱人的筹码了。

    可惜king要的不是这些。

    他要的,只是自由。

    也许之前还有一次说服king的机会,就是在世界尽头的门口,那杯可以给king的狂欢画上完美句号的啤酒。如果king喝下那杯酒,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是不是就会向机器人屈服了呢?

    答案是不会,因为胖子没有让他喝道那杯酒。最后胖子阻止king喝下那杯酒,看上去是想让king冷静下来,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让他喝呢?理由胖子说了:你永远是我们的王,我永远追随你。胖子是这么多年改变的最多的人,但是他的心底依然对当年充满向往,因为他意识到,即使他再努力的承担一切,他还是不能挽留住他的生活。于是他想告诉king,求求你永远疯下去吧。不要结束这个狂欢。

    king这个名字充满深意,他是他自己的王,他是孩子们的王,他是孤独的王。他只能在自己的回忆中当王。

    最后又如何?

    最后遂了他们的愿,生活再无束缚,机器人被视为异类,所有人都自由自在,胖子和史蒂文都如愿得偿,可king又如何呢?

    king带着年轻时的五人组,继续着飞扬跋扈,继续着反抗规则的生活(新的规则,即机器人受到歧视),没有尽头,继续的追寻着所谓的自由。

    可笑吗?真的很可笑。我来告诉你们结尾是什么意思。

    king这个人自身最大的价值,他最擅长做的事,就是离经叛道,无拘无束,在规则已形成的社会,他一无是处,处处碰壁。而后,结尾给了king一个机会,做他最擅长的,推翻了一切束缚他的,推翻了一切规则。那这样一来,是不是king就能获得一段新的人生了呢?

    不是

    再混浊的水,也会沉淀,再混乱的社会,也会有他的规则,旧的秩序对人不利,有人可以通过推翻旧有的获得救赎,比如andy和史蒂文。可是king,你本来就是“推翻”本身,你如何能获得救赎?永远也不会有适合你的位置生存,因为你本身的意义就是“绝对的自由”

    可惜那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在最后的最后,king打破了“机器人不能入内的”的规则。这一条可以说是他参与创立的规则。这也就暗示了他的宿命,也正是我一开始说的。king无法适应任何社会和规则。他人的疯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king,只是为了疯狂而疯狂。

    也许他真的应该呆在精神病院里。

    king是一个疯子。

 短评

【A-】讲真,“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真是一部比一部好看且成熟。标志性的快速剪辑和转场已经成为我潜意识里的笑点了,出现一次我就跟着乐呵一次。复古、感伤、怀旧,这些情绪可以被感知,但切记不要沉浸,因为无厘头的笑点设置会轻而易举的打破它,让你迅速进入下一个情境之中。仅仅只是自嗨吗?那为什么这群中年大叔在厕所里以不符合他们年龄的状态去干架会如此有趣?豪饮马拉松、外星人乌托邦、嘴炮驱敌、爆炸与毁灭,合理吗?谁管啊!我们都知道这些是对各种类型片的恶搞玩弄,所以这才是关键,酒精是解药,清醒是大忌。背负着沉寂与失落,尽情玩乐放纵,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能享受“真实”的瞬间。

8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拍完这部 95年-00年出道的这群人就真的全部各奔东西啦 看着一群快变成老头子的家伙在那里high一家家酒吧喝过来像要回到当年的spaced 简直哭瞎

13分钟前
  • 寒莓根
  • 力荐

几个老男人并排荡去酒吧的时候那首so young,妈啊这才是真正的声画同步啊骚到爆表!致青春什么的一边呆着去,离擦鞋尚还有一段距离

17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放弃治疗的西蒙·佩吉很欢乐,相比三部曲的前两部几乎看到标签式的黑色幽默了,倒是一些毒舌和搞怪的腐国幽默感还在。从一个中年危机的成人话唠喜剧逐渐变成了恶搞荒诞的科幻灾难片,类型片的融合、转换和探索很出人意料,最后干脆就荒诞到底了,编剧脑子开挂了,原来这都行。★★★☆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再多各自牛逼的时光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岁月真是对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完结篇的最好诠释!和前两部比起来,第三部胖胖和瘦瘦的角色对调了,瘦瘦是个不想长大的中二小子而胖胖才是那个serious man. 胖胖还对瘦瘦表白了啊!He might be a cock,but he's my cock!好基友一生推!

27分钟前
  • 叉叉
  • 推荐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伤感的电影。

28分钟前
  • 玑衡
  • 力荐

“血与冰激凌三部曲”的一个奇妙的收尾,话痨片、科幻外壳僵尸片与神棍片的层层递进,越到后面越多惊喜,结尾的微妙很难以语言来形容,不过骨子里讲的依然是自我价值的解读与友谊。PS:埃德加对于翻栅栏桥段的喜爱被延续了下来~

29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醒时各分散,醉后同交欢。重走青春路,大战外星人。

3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即便没有那些花哨的东西,这个主打怀旧的故事本就很好看了,拒绝长大以及对青春、友情的怀念。之后那些奇奇怪怪的设定俨然又一个《天外魔花》或《极度空间》,发现血与冰淇淋三部曲都是讲主角们孤独的对抗世界,是满布的恐惧。《僵尸肖恩》是大群僵尸,《热血警探》是奇怪的小镇居民。而这回则是……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啊,看看人家岛国人对成长蜕变和人性本质的思考!to err is human。英国人果然嗜酒如命,影片主线酒吧豪饮马拉松,咦?好像在那里见过哎。潮爷这回没打酱油,虽然第一个开挂但是戏份很多——酒吧厕所打架那里萌得一脸鼻血

36分钟前
  • fomalhaut
  • 力荐

作为三部曲的完结真的是表现的好渣~~~前30分钟以为这难道是要和宿醉3拼一拼之后你才发现这其实是愚蠢版的天!外!魔!花!

39分钟前
  • 了花
  • 较差

英国人的量就只是12杯啤酒而已么

4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一般。前40分钟喝酒之路我还觉得是一场蹩脚的好兄弟重获昔日情谊的温情片 前几个酒吧里这几个人毫无互动感 不情愿不熟悉 全是Gary自己一人在嗨 我甚至也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只要后面能五个人大和好就挺不错的 直到出现了蓝血人 我就知道明白导演要的不只是这样。讲破除机械化人生要自由洒脱 这观点不错 但Gary用嘴炮吓走外星人我想起了“你不要和傻逼吵架 他们把你拉到他自己的智商水平并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这个梗 就真的过于黑色幽默了。还有胖子打穿对方肚子掏出自己的结婚戒指重新戴上这个太酷了 最搞笑的还是那句骂外星人的“你别想在这里开连锁店”我要笑抽了

45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相当平庸,可能对血与冰淇凌期望太高了,从头到尾就只有西蒙一个人瞎折腾自high...

46分钟前
  • Sammy
  • 还行

看了试映,从头到尾都是simon闹腾,第一段铺垫,第二段喝酒,第三段打怪,最后谈判解释了荒诞不羁的全片内涵,当然散场时也可认为全是某精神病人脑海中的幻想,如果您还记得序幕。

47分钟前
  • Carf
  • 还行

还是那种感觉,岁月改变了每个人的容颜,但是一颗玩的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48分钟前
  • zhang 2nd
  • 力荐

那种完全戳中点的冷幽默越来越少了,对类型片的突破和创新倒是仍然见效,高潮部分的无厘头险些失控让我捏了一把汗,结尾终于又找回了点僵尸肖恩的新奇感。

5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主题依旧是通过解构和重建来表述友谊(基情)的珍贵,但写的太杂了,不如前两部来的爽快和直接,看到后半段几乎都快失去了耐性;虽然剧作上的回环和某些熟识的快速跳切还是非常埃德加·怀特,某些小彩蛋还能让人颇为惊喜,但其余的部分真是乏善可陈。

5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三部曲中最无厘头的一部,延续了英式cult风。就执行而言,这部最为拖沓,各种情绪都来得较勉强。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终结篇,不得不说是个糟糕的尾巴,拒绝长大并与成人世界对抗的主题隐喻,处理得太过肤浅,并且也不好玩,只有开头五个人豪情万丈要去喝遍十二家酒吧的场景让人难忘。

1小时前
  • 安东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