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造梦之家 剧照 NO.1造梦之家 剧照 NO.2造梦之家 剧照 NO.3造梦之家 剧照 NO.4造梦之家 剧照 NO.5造梦之家 剧照 NO.6造梦之家 剧照 NO.13造梦之家 剧照 NO.14造梦之家 剧照 NO.15造梦之家 剧照 NO.16造梦之家 剧照 NO.17造梦之家 剧照 NO.18造梦之家 剧照 NO.19造梦之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0 05:01

详细剧情

故事松散地基于斯皮尔伯格的人生经历,主要聚焦男主角的成长时期,以及他和父母的关系,其名字不叫史蒂文,但和其一样住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斯皮尔伯格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住在凤凰城,他在面对反犹太主义的同时,也在用父亲的8毫米摄像机拍摄家庭电影和冒险电影。高中时期斯皮尔伯格一家搬到了加州,后来父母离婚,他和父亲一起居住,与父亲的紧张关系也成为他打造《E.T. 外星人》《铁钩船长》《侏罗纪公园》《林肯》《猫鼠游戏》等电影的灵感。

 长篇影评

 1 ) 【弯弯推荐】造梦之家:梦想通常不会冲你大声喊,但它会悄悄暗示你。

小伙伴们~这里是弯弯字幕组。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结束,当我们都在庆祝杨紫琼突破年龄的限制夺得桂冠时,另一位著名导演也正在突破他年龄的桎梏,创造出一部叙述自己人生的半自传电影。他就是著名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而今天我们将一同走入他最新的电影《造梦之家》的世界。

01情节概述

小男孩萨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有一个精通电脑的天才爸爸,现全职家庭主妇的艺术家妈妈,父母善解人意、温柔,虽然并不富有,但是也不贫穷。父母相爱、对孩子尊重、耐心,有才能,度过了一段独生子的生活,萨米还迎来了3个妹妹。

童年的一场电影《戏王之王》,第一次让小男孩萨米感受到了戏剧的魔力:一个人开着车想要阻止列车的行进,最后人和车剧烈相撞,这个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萨米。

妈妈帮助萨米用摄影机录下了玩具火车和玩具小人相撞的影片,这是妈妈和萨米的第一个小秘密,也是萨米第一次发现:感觉可以留存。

萨米渐渐长大,他们的家庭随着父亲的升职一路搬迁,萨米开始面临世界带给他的许多难题:

艺术不能够创造真实的、能用的东西,他是否要去专心学校的课业,像父亲希望的那样追求一些切实的东西?

有着艺术天分却为了家庭只能一直当全职主妇的母亲与父亲从前很相爱,但是在一次又一次因为父亲的追求搬家后,她越来越不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萨米也在一次露营中发现了母亲隐藏着的秘密,陷入了纠结。

来到新的学校,萨米进入青春期,开始面临青春期的欲望。然而学校却有反犹的学生对萨米进行了霸凌。

难题层出不穷,而梦想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微弱,但是它即使不曾在生活中大喊,却让人不停的发现它的踪迹。在用摄影机创造自己的“梦”时,电影也让萨米重新看见了生活的另一面。

02导演生平

《造梦之家》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半自传电影,而提起斯皮尔伯格的大名,在好莱坞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我们不知道他本人,那么报出几部电影,我们多少应该都听说过它们的名字:惊悚电影《大白鲨》、发掘了关继威的《夺宝奇兵》、《外星人E.T.》、《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西区故事》......

斯皮尔伯格出生在1946年,在此前不久,许多犹太人被纳粹屠杀,纳粹甚至建立了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恐怖的悲剧,人们屠杀自己的同胞、区分人种的所谓“优劣”,让人在集中营里妻离子散,不停地面临毫无理由的死亡与恶毒。

斯导的父母都有亲人在大屠杀中死亡,巨大的动荡刚刚过去,随后技术革命出现,电影里他的家庭情况与现实中基本是一致的,父亲是在电脑方面极有能力的一位工程师,母亲则富有艺术细胞,个性特别。在年少时,他对电影的才能和热爱就已经显现,但是他却极其不爱读书,与父母的希望背道而驰,产生许多矛盾,自己也对人生陷入了迷茫。

03 “电影是用来触及人们内心的,即使是商业电影,它也触及了人们内心对于刺激的需求和欲望”(以下有剧透)

《造梦之家》之中最大的主题,无疑是萨米对人生道路的确定。虽然他很早就喜欢上了拍摄电影,但是他一直在困惑:如何面对自己的家庭、如何面对欺凌、梦想是什么、真实是什么、电影的意义是什么等种种问题。

如果电影无法实际创造某种真实的东西,它对人们到底有什么用?它能抚慰一个人的情绪,心理学也可以,它能娱乐大众?恐怕没有手机游戏等等来的迅速、直接。从事艺术,需要一种激情、一种欲望。人干所有的事都需要欲望,但是艺术所呈现的欲望总是显得最“无用”的“个人化”。

但是,通过“电影”,萨米面临了更多人生的失控和崩溃之处,也看见了生活的另一面。

他在自己记录的影片中发现母亲出轨的秘密,并且在母亲身上看见了与自己相似的艺术特质,他害怕自己追求艺术时会伤害自己的家庭,对可能会伤害到家庭的母亲更是又爱又恨,纠结的萨米故意激怒母亲,并且决定放弃电影。但是,他却在母亲痛苦的泪水中理解了她的行为。

搬到新家后,他被同学欺凌、殴打,在寂静而冷清的雨夜里,他又拿起了自己的相机。剪辑的影片被放映后,他让霸凌者成为了电影中的英雄。看完影片,霸凌者竟然停止了霸凌,甚至帮助了他。

“我不用语言,而是用我的摄影机,我发现它是一个如此适用于自我检验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工具及武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电影就是力量。”

那一刻,他接受了自己的梦想。

电影也许是满足了人们希望复现自己幽深情绪的欲望,也可以让人们在已经太过通常的生活中寻求不同的情感体验。艺术不止是复现真实,也不是完全地想象创造。它吸引着人们坠入一种迫切的情感之中,对自己的心灵、生活、需求进行审视、想象,创造。

梦想则是内心不停的暗示,是无关真实和理性的抉择。是我们无法控制地追逐失控,却在失控后才能发现对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我很幸运18岁时我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但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我压抑了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在对我说话,所以我听不到我的想法。一开始我几乎听不见我内心的声音,也几乎很难注意到。但后来我开始注意,并且直觉也开始发挥作用。

我想说明的是:你的直觉和你的内心是不同的,它们是协同工作的,但是是有区别的。你的内心在呐喊你应该这么做,而你的直觉却在悄声暗示你可以这么做,听听那个告诉你可以做什么的声音。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直觉,并且终有一天,你会接受它。直觉和想做的事,就是你所做的梦。斯蒂芬伯格在自己的梦和幻想中度过了一辈子,而现在,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影,通过体验他人的人生,来审视自己的需求,发现自己的梦想。”

感兴趣的小伙伴评论区见~

 2 ) 火车从铁道上脱轨,镜头从地平线上摇离,艺术家从家庭中流放

伴着斯坦威钢琴上母亲奏响的《Concerto In D Minor: II》,胶卷原片于Mansfield 8mm剪辑机上像在被来回辊压,其上记载的现实的残酷真相与情感分量就随之不由分说地被深深轧印于Sam心中,让曾经用来装载梦境与想象的、轻如羽毛的东西变得几乎不可承受。小时候和妈妈有关的秘密是电影,后来和妈妈有关的电影反倒成了秘密,随后他第一次行使了面向生活的剪辑权,从此在光影世界中学来的控制与调制手段,不再像胶片戳孔的天才点子般瑰丽奇妙,而是蒙上了现实的尘垢,而在电影中造筑的梦境,也渐渐藏匿了现实的暗影。

他一度不敢再碰触自己曾经纯粹无垢的梦想,直到在租用的临时过渡屋中,一切都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才忍无可忍地抓住契机迈出转变,决定重执导筒。看来有的时候,人不是出于热爱执著梦想,而是被逼无奈投靠梦想,不是扶摇直上九万里,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至此对Sam来说,现实与造梦的情绪边界早已溶通,不可逆转——此后每一次剪毕放映时,他都在放映机一侧愁绪难解黯然神伤,在场的观众们无不沉浸于他用电影艺术打造的梦境中,消费着其中的情节与情绪,唯有Sam一人明白,那是从自己的现实人生中拧渗出的痛苦与激情编织的幻梦——梦在银幕上,银幕在现实中,而现实中没有梦境,家庭中不存在美梦。全片唯一的现实梦境就是母亲在夜里接到亡故的外婆的电话,那是一个恐怖的灾难预言般的噩梦,仿佛呼应着影片开头小小Sam第一次去看电影在影院门前听到母亲对电影饱含热爱的介绍“They're like dreams”后,第一反应却是“Dreams are scary”。

再后来,当家人撕破脸皮、家庭分崩离析时,他已彻底将导演式的视角投向生活——独自高坐在台阶上,将自己抽离于其外观察,体悟着电影之于生活之于人的真相即那些欺骗筛选、包装平衡、调速滤色,直到最终不再压抑这份残忍的天赋、艺术家的本能,而是直面幻视在墙上镜中已然开始持机拍摄的彻底化身导演的自己——他已经习得了母亲或舅公身上艺术家式的自私,用艺术调制生活,用生活调制艺术,只属于自己,哪怕从家庭中被放逐。

We're junkies, and art is our drug. Families, we love, but art, we're meshuga for art.

所以他才能从崩塌的现实中冷漠抽身又即刻投身于ditch day影片的剪辑,在那里,他再次展现了电影的控制魔法——Chad的可悲内核被无情揭露,Logen的体魄附魅被符号化放大,被控诉之时Sam口口声声说,昭告控制权并非他的动机,而是电影原生的动机,他只是遵从追求美的本能罢了。无论有心与否,在此之后紧接着的都是他本人玩弄控制的时刻——嘲弄Logen说可以把他当下的这场崩溃也拍成电影,后又迫于威压改口,承诺绝不付诸实践——如果此处是基于斯皮尔伯格真实的人生经历,那么2022年这句承诺的台词落下的瞬间,就恰好是1964年那句承诺本身瓦解的时刻,他还是把这件事拍成了电影,光影世界的控制权还在他手中。

很值得玩味的一个点在于,本片最早是用火车模型引出电影艺术中的“控制”这个概念,在汉语中,“火车”与“控制”乍看之下并无意义关联,但“失控”却恰恰可以用“脱轨”来精准表达。其与电影史渊源的巧合之处更是令人咋舌,毕竟这门19世纪末横空出世的艺术,原点就是火车(1895年《火车进站》),而本片主角与电影结缘,原点也是火车(1952年《戏王之王》)。前者中的火车进站是现实拍摄,却让观者在现实中产生了播映现场冲进来了火车的幻象;后者中的火车脱轨是模型辅拍,却让观者相信虚构故事中真的发生了车毁人亡事故的现实。火车之于电影,就像椅子之于工业设计,因此Sam从火车模型开启电影人生的这一设定,就有了更深及本源并可广为延拓的寓义。

米歇尔威廉姆斯演绎的母亲形象怪诞夸张得令人颇感不适,却又似乎不可或缺地构筑了本片的魔幻现实色彩,正如Boris舅舅所说,“头入狮口不是艺术、而是胆量,确保狮不下口,才是艺术”——如鲜红的美甲被巴赫书写的一行行音符序列所控制所削短,如纱裙笼罩的不羁胴体在车灯下被透晰被显廓,如何让餐桌上歇斯底里的母亲不退化为阁楼上的疯女人,影片本身似乎也在艰难微妙地试图驾驭艺术的呈现、平衡艺术的边界。

It'll tear your heart out and leave you lonely. You'll be a shanda for your loved ones, an exile in the desert, a gypsy. Art is no game. Art is dangerous as a lion's mouth, it'll bite your head off.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全片的落点会有些奇怪地落在那个关于“怎样才有趣”的天际线理论上,就像母亲终其一生寻找能让自己发笑的人和事——从童年起就爱去动物园看的猴子,能逗笑她的Bennie,癫狂追逐的龙卷风,再到最后遥寄而来的搞怪照片——新鲜与刺激对艺术家来说就像空气一样无可取代。

当Sam听完大卫林奇的天际线理论欢快地走出哥伦比亚制片厂时,天际线不偏不倚处在画面正中央,“斯皮尔伯格自己有没有犯中央天际线的错误呢”——刚准备结束后好好在影评里说笑一番的时候,镜头就带几分笨拙几分调皮地摇晃着摆出倾角,像是即刻做出的回应。毫无疑问,藉由这个镜头,导演成功与观者进行了一次小小对谈。

我本想看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来逃避家庭与现实,却被告知这门关于梦的艺术恰恰得蜕生于那些我想躲开的东西,到头来只会困在一面镜子中。正如舅公揪着Sam的脸告诉他那有多痛,导演似乎也要揪着我们的感官告诉我们那有多痛。

电影原名《the Fabelmans》总让我想起fable一词,意为“寓言”,来源于拉丁语 fābula (narrative or story),我不负责任地猜想,老了的导演们比起回忆录还是更愿意写寓言吧。

斯皮尔伯格在两个半小时内,调制了太多矛盾,编织了太多隐绪,抛出了太多命题,以至于那镜头虽拼力摆荡着上下,在过程中提供了不少有趣的视角,却最终还是筋疲力尽,落回天际线中央——那种状态,可称平衡完美,亦可称平庸乏味

 3 ) 妈妈为何崩溃?

深夜又想起《造梦之家》里的妈妈,影片第一主角当然是她,米歇尔·威廉姆斯也确实是卡司第一位。看之前还以为小男孩是主角,因为一直说自传嘛。

但我实在没看明白,没理解这个妈妈,没理解她周围的人物关系。

首先爸爸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丈夫——物质上,事业有成;情感上,对家人不错,爱老婆,离婚时也很尊重体谅妻子;艺术上,发自内心赞美妻子的钢琴、舞蹈,是有艺术共鸣的。

印象里,他的问题可能是不尊重别人的理想,认为儿子拍电影是个小爱好,他不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看这件事,老觉得儿子早晚会放下摄影机。心态是这样的,但行动上也给钱,买摄影机、剪辑机。

那么他对妻子的梦想,也抱有心态上的不以为意吗?

有个情节,家里吃饭用一次性餐具,客人问为什么不刷碗,丈夫说我妻子的手要用来弹钢琴。那他应该是挺支持、挺爱护妻子及其理想的?

女性的痛苦常常是家庭和社会压迫造成的,但在女主的家庭里,似乎没有什么压迫?或者说,导演没呈现什么压迫?还是想说钝刀子剌肉更痛苦呢?这个钝刀子是什么呢?我没太看出来。

所以就不懂妈妈的痛苦是什么呢。

有人说,她为了家庭,放弃成为钢琴艺术家。

爱钢琴和想成为艺术家是俩事,妈妈看上去有钱有时间爱钢琴,是否想成为艺术家,我实在记忆模糊了。

有人说妈妈太压抑了,要疯了。

确实演出了压抑和疯狂,但这个压抑好像是因为她爱benny,俩人相隔两地,她不能说、不能去找,所以压抑。妈妈像病人,benny像药,药一停就崩溃。妈妈病从何来?

有人说她照顾几个孩子,当家庭主妇太累了,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但好像影片完全没有表现这一点?

我们看过太多的电影,一个女性在家庭中压抑、失去自我、渴望逃离,是很容易表现的。但斯皮尔伯格拍得就很奇怪,他拍了一个完美家庭里的痛苦女性。

家庭完美,物质情感都完美,但是依然痛苦,这太有意思了,值得研究。

可斯皮尔伯格拍的好像是,这个女性仅仅是爱上别人而不得所以痛苦?

这是什么?无因的精神出轨?

要是她爱上benny了,但自己不知道,知道后(而且是被儿子告知)产生道德焦虑和痛苦,最终认清自己、勇敢面对、奔赴爱情,也说得通。

但现在是她真切爱上benny了,但忍着不离婚,在benny不能跟着一起搬家后,她崩溃了,最终去benny身边了。

电影好像没有展现女主为什么忍,心理活动是什么,谁和什么东西拦着她,让她痛苦成这样。

感觉电影梦拍了一半,妈妈拍了一半,两个拧在一起,强行凑了一部电影。

爸爸是完美的,好像是因为他是导演的爸。妈妈是可怜的,好像是因为她是导演的妈。

现实可以没有逻辑,但电影得有逻辑。

当然,极有可能是我根本没看懂,写到这还是很惶恐……

(霸凌者崩溃质问男孩为什么把自己拍成那样子,算是斯皮尔伯格的回答吗?他可能在电影里完美化了一切人物,因为他在拍电影?)

 4 ) 天才的成功离不开家庭

《造梦之家》 斯皮尔伯格把自己的童年经历拍成了电影,温暖又治愈。看完感叹一个天才的成功实在是太难得了,个人和家庭的影响缺一不可。成为斯皮尔伯格的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 非常明确的爱好和人生目标: 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就爱上了电影,青春期就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要干这个了。 2. 异于常人的天赋和投入: 无师自通,并且可以不吃不喝不休息,不是在拍片子就是在剪片子。 3. 一个非常支持梦想的家庭: 父母听到孩子想要拍电影的时候,不是给他两巴掌让他滚去学习,而是送给他摄影机和剪辑器材。孩子要拍点小东西,父母姐妹齐上阵来充当演员。上大学读艺术也可以,不想念了想辍学也可以。父母离婚送给孩子的忠告是:“你永远要为自己而活”。只有足够开明和自信的家庭才能做到。 4. 殷实的家境: 60年代不是谁都可以买得起摄影机和胶卷给孩子玩的。

 5 )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最好的斯皮尔伯格,工业化体系下臻于完美的极致迷影杰作。

不仅仅是“给电影的情书”,更加是“给自己的情书”。

在迷影情结之外,实质上是一部非常私人非常“内向”的影片,我泪目了太多次——或许很多泪点看起来不明所以,但能够就此明晰,原来斯皮尔伯格是与我做同一种梦的人——临近结尾甚至一度难以自控,仅有的一张纸巾被我的共情翻来覆去浸湿揉搓又展开,庆幸当初在网盘中看到1/3(截图处)便及时打住,这样的电影,如何能够不留给大银幕?大概没有年轻人在看过它之后,会不燃起对于电影的向往,只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除却时代技术上的鸿沟,较之半个世纪前的斯皮尔伯格,也相差太远太远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的那句名句写“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品足的时候,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而我们在面对一个年幼就拥有超8摄像机、从小便开始尝试剪辑、从家庭电影起步并最终受到汤姆福特鼓励的美国人时,眼看我们之间的鸿沟,连五十年飞速发展的科技都无法将之弥合,又该如何是好呢。

剧作本身和影片的调度、视听语言是完美甚至匠气的,也是斯皮尔伯格一贯的风格,他的“行活”(逐帧拉片的话,失去影像的魅力,但一定是绝佳教科书)。半自传的形式,而另外一“半”,则无疑经历了极度精细的好莱坞化编排处理。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每一步都严丝合缝,没有任何闪失。斯皮尔伯格以他少年的眼回溯生活,在真实中处理虚构,但凡有一丝不慎,便会落入经验主义陷阱,使孩童的所作所为带有成人化倾向,而最后的成品,我们能够看到,人物的状态,始终在成长的轨道上行走。而通过严密的情节构思,更使得一切进展环环相扣,这在生活中一定是虚假和不够自然的,但如此集中呈现于影片里,隐隐的,甚至有着宿命论的意味在。

影片中主人公出生在美国东部一个中产犹太裔家庭,父亲是高级工程师,善良温和、知识渊博、深受全家人的崇拜但性格沉闷严谨,母亲是名钢琴家,天真烂漫,崇尚艺术与自由。小斯皮尔伯格看似受母亲的遗传因素影响深远,实际上是结合了来自父系与母系的不同特质,再加上他由于犹太血统遭受的校园暴力、后续的失恋与父母离异带来的磨砺,一位穿梭于艺术与商业的大导就这样横空出世(影片仅仅拍到了他的起步,但后续我们当然是明晰的)。

而我与他,即使身处截然不同的时空,有着迥异的血统,在斯皮尔伯格的故事中,我看到的,却分明是我自己的故事——某些幸福家庭中不可告人的秘辛,某些童年时代的创伤,某些存在于某地薛定谔的猫形式的谜题——我分明感到我们身处在相似的处境下,也同样面临着共同的岔路,潘多拉魔盒一经打开,后果便不是自我所能控制,我不如他勇敢以及诚实,更缺乏他所拥有的彻底的天赋。但——电影外Fabelman仅有的是曾经获得一切又破碎的人生,电影内他拥抱剪辑机下虚幻的圆满;我的电影内是一片混沌和未知的虚无,但电影外却起码有着破碎后又能够重新拼凑起来变得完整和自洽的生活。或许,我仅仅比Fabelman幸运的这一点便足够、不再也不能够再奢求更多。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那一切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渐渐的,我开始发觉,我最爱的那些小说,多数题材都有涉一个少年的成长,例如《悉达多》、《天使望故乡》、《少年巴比伦》或是《夏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从未有过专程去读,它们对我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吸引,我也往往会从中接收到某种格外能够触动我的力量。没有答案,是我同样也面临着后成长期的迷惘?但或许,这样的“成长”延续得更长一些也无不可,就如弗洛姆所描述的那个概念,让我一生缓步于成长综合征发展的道路上——热爱生命、热爱人类,以及对立于共生乱伦固着的永恒的独立性。

 6 ) 一些碎碎念

Spielberg最私人的一部电影,but I always enjoyed movies about love, family, and dream. 从中看到了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的萌芽,也看到了胶片下藏着的最丑陋不堪的秘密。很喜欢刻画出的男主和母亲的关系,或许亲情的爱本身就是复杂的,也是独立出其他情感之外的。可是母亲同时也是最懂儿子的梦的人,也是最支持他的。I guess life is always messy, ugly, and annoying.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that you can’t control, but you can always choose to focus on what you can control. And that’s 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than anyone else. 我真的太喜欢最后的结尾留白,和最后camera be above the horizon 的那个moment 永远感动于这样aspiring的ending。

今年年末在电影院看了好几场电影,意识到我是爱电影院的人,我享受和好朋友一起聊情节,共情角色,感同身受、也喜欢一群人在一个安静的氛围对着同样的画面产生不同的感触。2022即将尾声,希望新的一年继续爱电影,爱生活,努力活成想成为的样子。

 短评

我还挺喜欢这部电影,它其实讲的就是电影如何救赎一个人。它同时提醒我们,电影最独特的价值,是叫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如果一部电影不能提供别样的眼光,它就失败了。而在萨米的成长过程中,最具决定性的事件,是他用摄影机捕捉到了母亲的婚外情。于是一个极富电影感的时刻,意外降临了。当其他孩子都在指责母亲的背叛时,只有萨米选择了原谅。因为在那段婚外情的影像中,他看到了母亲的挣扎和快乐。电影,让已然发生却不被看见的时光重现。同样的道理,被片尾由大卫·林奇饰演的约翰·福特又直白地讲了一次。他说:“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他妈无聊透顶。”拍电影,就是绕过一切稀松平常的角度,于惊心动魄处,安放一双眼睛。

8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4.5 不好意思说我泪目了多少次。和格雷《世界末日》有相似的创作逻辑,但又朝着不同的方向开枝散叶,斯皮尔伯格用青春成长和家庭故事作为表层叙事,但内核始终在呈现电影创作和现实生活、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同结尾镜头的突然晃动和调整,或是母亲在两段不同影像前的两次落泪,一切都在抒情和论证之间显得如此微妙且平衡(一如往常斯皮堡的调度让我想要逐帧拉片(但似乎并没人在乎这个事,所以不如直接看一分钟讲解《造梦之家》,多么无聊又老套的故事啊!

1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用剪辑来编造故事。年纪大了之后,大家都开始走心了,都要去讲讲童年与记忆,是关于初心的事。但是,还是被最后一部分逗笑了。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真的请这些导演不要再自己拍片致敬自己,或者再写给电影的情书了。看完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没拍出只属于这个角色的特色,父母离婚、从小喜欢电影、励志要做导演的孩子多了去了,这个故事除了导演自己感动自己(连校园恶霸看了他的片都反思自己了,你说自恋不自恋),还有什么是特别的?片中两句鸡汤台词就带过的那种不算。PS,小米想要用这个觉得封后还是有点难吧,演的有点浮夸。

17分钟前
  • VincentP
  • 还行

请一些导演停止这种自己给自己拍传记的行为,我真的🙄…拍了以后又舍不得剪,导致全片变得很臃肿

20分钟前
  • 小G好吃么
  • 还行

TIFF 2022 首映斯导最personal的一部电影,采用半自传形式,讲述了他童年时期是如何爱上拍电影以及走上导演道路。比起一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用电影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少年Spielberg对于家庭、梦想、友谊和爱情的困惑与忧伤,被时不时引起影院观众爆笑的幽默包裹在糖衣里,最终随着地平线向下一沉,从此前途一片光明。光与影的运用和画面复古的质感很绝,回味起来感觉一众主演的演技欠点火候,个人感觉David Lynch的客串反倒是全片最佳🤣4.5⭐️

21分钟前
  • 言若二三
  • 推荐

这导演成长之路跟梦一样,想要啥就有啥。想拍电影爸爸就给摄像机,妈妈就无条件支持他,甚至妈妈出轨还给他创作灵感。校霸看了他的电影也不打他了,刚工作就能见到大导演。啊!多顺遂的一生…

22分钟前
  • 狗毛女士
  • 还行

家丑可以外扬。让全世界展示自己私人的故事,确实需要大心脏。而能让全世界愿意去看自己私人的故事,确实也得是斯皮尔伯格。

26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推荐

一个画面,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在底部也会很有趣;如果在中间就会很无趣。本片不巧就属于“地平线在中间”那种。作为斯皮尔伯格的自传电影也太平淡了,哪怕电影和家人都是他最珍视的东西,拍出来却缺少打动人心的魔力。有时候敝帚自珍还是必要的...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老牌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半自传电影,50年代末孩子就能用超8、16mm彩色片拍家庭电影的,也就是美国战后的那代人了。片子中规中矩,只是结尾主角去见大卫林奇饰演的大导演约翰福特一场,十分精彩!他说:「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美国人从来认为“导演就是最知道镜头摆在哪里的人”,这就是忠告!

3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太长了,家长里短的讲了一堆,家庭太优渥,导致所有困境都显得没那么重要。

36分钟前
  • sam
  • 还行

斯皮尔伯格的“阿玛柯德”,用造梦手段呈现家庭私影像。 小时候妈妈说:“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电影。”长大后对妈妈说:“我不会告诉别人的。”摄影机不说谎,但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秘密。电影能够掌控,但生活无法掌控。最后一镜很调皮地摆了一道镜头,应了那句话:“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

3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技术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无懈可击,但我花了2个半小时看完全片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关心斯皮尔伯格的童年生活。。。别人看心理医生要花钱,结果我们还要掏钱去看史皮包治疗童年家庭问题

39分钟前
  • 你好忧愁
  • 还行

第一次感受到AMC林肯中心的午后剧场对于观看一场电影的意义:明明刚到点还有20分钟的广告却早就坐好只等灯光熄灭的老人,过道上徘徊很久终于口齿不清地问我放的是不是Fabelmans的老人,因为搞错排号艰难起身换座还让原座帮她拿一下拐杖的老人,姗姗来迟一路excuse me也要挤到正中间位置的老人,笑点很奇怪笑声最响亮的老人。在这个场合里,哪怕后座不时响起甚至手机的主人自己可能都没听到的叮铃铃的闹钟声,我都觉得它和电影里机械的film rolling的声音是一体的。我甚至开始害怕以后听不到这些声音了,害怕电影终将和这一代人一样离我们远去。

43分钟前
  • xiaoyaah
  • 推荐

斯皮尔伯格拍这部片子之前大家还可以想象一下大导演是如何经历千辛万苦或者天才的创作力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结果拍了这部电影以后才发现人家不但家底厚有完美家庭甚至运气都比一般人好。。。

46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还行

“造梦之家”并不造梦,略有些惊奇的是,斯皮尔伯格讲述的是梦一次又一次在与现实的同行和夹击中背叛自己的故事。最钟爱的媒介记下了分崩离析的种子,每一次首映都带着额外的愁绪。电影究竟重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在生活的洪流面前它什么也不是。但又好像没有更重要的事了,因为如果连它也失去了,那我们或许确实什么也没有了。驱使我们重新相信梦想的其实并非激情,而是绝望。3.5

47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TIFF 2022|观影34|本来以为会很类型,结果却非常私人,非常真诚。保罗·达诺开始转型,米歇尔·威廉姆斯奉献了近年来最佳表演,值得拿一个奥斯卡影后。关于一个小男孩如何把热情变成爱好,再变成职业。导演再次贡献了一部所有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的电影。更是为避免未来的「斯皮尔伯格」被扼杀在摇篮中,母亲是钢琴家,父亲是工程师,确实不一样,真的羡慕。多少个导演的故事,都是从童年拥有一台八毫米摄影机开始。做梦是爱好,也可以是职业;汽车飞机火箭很重要,但是人类有时候需要想象力和虚幻的东西——想法更重要。艺术和家庭总是背道而驰,追求艺术的道路是艰苦而孤独的,斯皮尔伯格一生都在领悟这个道理,并且毫不遮掩地把毕生感悟都放在其中。关于犹太人的历史和故事,他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也许就是因为他也经历过同样的屈辱。

52分钟前
  • 小玄儿
  • 推荐

儿子一帧一帧反复确认妈妈看向情人的眼神那一幕太打动我了 动作不行 只有眼神才能让他真正确认自己母亲的爱意 影像是能捕捉爱的瞬间的 只有真正爱电影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东西 导演太真挚了 too much personal emotion involved in it

54分钟前
  • Stopthistrain
  • 力荐

老斯出品,必属精品。整部电影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可以说是一流的水准。硬件、故事、再到演员的选择和他们的呈现,统统都看得到用心。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渗透了一份浓烈的私人情感;那些或欢乐或悲伤的回忆,那些有关成长的小秘密,那些关乎梦想的坚持,都让这150分钟的光影如此顺畅、如此饱满、又如此感动。

56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除了几处剪辑挑不出啥毛病,也几乎百分百会是冲奥爆款。但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电影太“轻”了,所有困难都像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本质上来讲跟《我的区长父亲》其实没有分别。

1小时前
  • 散步的侵略者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