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喜剧片法国1930

主演:加斯东·莫多  莱雅·赖斯  

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播放地址

 剧照

黄金时代 剧照 NO.1黄金时代 剧照 NO.2黄金时代 剧照 NO.3黄金时代 剧照 NO.4黄金时代 剧照 NO.5黄金时代 剧照 NO.6黄金时代 剧照 NO.13黄金时代 剧照 NO.14黄金时代 剧照 NO.15黄金时代 剧照 NO.16黄金时代 剧照 NO.17黄金时代 剧照 NO.18黄金时代 剧照 NO.19黄金时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0:04

详细剧情

影片开始是纪录片风格的打斗场面:一群蝎子跟老鼠对抗;接着呈现出游击队跟主教军的斗争;贯串全片多是违反一般常规的视觉形象,而自由的程度也大得惊人 :发怒的蝎子、维苏威火山喷出的熔岩和带有纪录性的场面;极端超现实场面、标新立异的场面交替出现:如一头母牛躺在一个年轻女孩的床上;基督变成了性虐待狂患者;作父亲的毫无感觉地开枪射杀自己的小孩,当仆人房舍起火,他却置之不理,甚至一辆牛车穿入房间,他也视若无睹;爱人们朝夕渴望相聚,但见面后却感到无所适从,只有进行集体损毁,将犁耙、长颈鹿、圣诞树焚烧;两个主教从楼上被仍了下来。更有甚者,一对爱人的眼睛被挤出,手被咬掉,在一条狭窄街道的碎石上翻滚着,同时可以听见艾吕声音唱到“爱情,爱情,爱情呀!”一种近乎神秘的爱情概念作为一种可以改变一切的,可以为人们赎罪的东西……

 长篇影评

 1 ) 没有黄金,不见自由

远嫁的国民女神,新晋的实力派逗比,青衣浓辫的民国范,香港导演教大陆同胞“自由的活”,完美的海报……当我在影院坐定,这些东西就在脑海里翻腾。《黄金时代》的前期宣传不可谓不努力,抛出种种时髦的概念试图扣紧大众心理,更是在推荐会请来刘瑜助阵。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为了寻找黄金时代和自由而坐在影院里。这场点映式也是宣传工作的一部分,看的出来主办方非常用心。工作人员都穿着民国服装,一水沁人心扉的妹子。专属观影者的签到布,每个人都被闪光灯炫耀几下。影院座位很宽敞,连我的腿都能伸展开。电影结束还有真人秀,汤唯、冯绍峰、沙溢到场鼓吹推介,又是仍花又是合影,蛮拼的。 但是我不得不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从拍摄手法到故事挖掘,这部电影也就是研究生毕业作品的水平。 自从《纸牌屋》之后,无数的电影角色开始直接与观众对话,第四堵墙顿时千疮百孔。《黄金时代》有大量的,破碎的,纷乱的屏幕外独白。时不时跳出一个配角,用配音演员的技巧,晃着一张或俏或惨的脸,试图串联主线故事可怜的逻辑体系。仅从这个拍摄方法上说,这部影片的名字应该是《女作家萧红的一生——大型纪实宣传片》。导演为什么这样做,我善意的理解为懒惰,毕竟,如果称其能力欠奉有些太过残酷。打通第四堵墙,本来是话剧式的手法,《纸牌屋》用的炉火纯青。下木对着我恶狠狠的说:“let slip the dogs of war.”那一刻,作为一个大男人,我都想为他生孩子……这就是第四堵墙崩塌的优良效果。但是同样对第四堵墙,有些破坏叫雕刻,有些破坏叫强拆。 《纸牌屋》的穿墙,仅限于主角下木一人。一个老奸巨猾的男人对观众袒露心迹,虽然是充满污泥浊水的黑色内心,但是观众不得不承认,他的阴谋至臻完美,他的思维如此敏锐,他的逻辑是那么合情合理。在不自觉间观众成为了下木的共谋。有多少人看到小婊砸巴恩斯被推下地铁心里暗爽!纸牌屋的穿墙,一把抓住我们的领子,拖进戏里。 而黄金时代正好相反。首先穿墙者是毫无必要的配角,让我们和哪些丑男同呼吸共命运是几个意思?再看他们穿墙的内容,无非是背景介绍,剧情过渡。我真想给导演介绍一个更好的电影手法,可以完美的完成以上任务,那就是——旁白。世有奇人赵公忠祥,干旁白这活特在行:“雨季来了,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又进入了交配的季节。”富有磁性的嗓音一出,妥妥hold住全场啊。比那些乱七八糟的讲述者强多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此纷乱的穿墙行动让观众怎么入戏啊!前一秒女神眼波荡漾盈盈欲滴,后一秒一张男人大脸啪一下子糊住整个屏幕,这让人怎么看啊!坐我后面的几个学生妹从始到终都在纠结同一个问题:“这货又是谁?”张译同学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一次出场几秒钟,然后一小时都没他什么事,第二次露面就直接做讲述人。观众知道你是哪根葱?就算第一次出场时有字幕,过了那么长时间鬼才记得住。我扭头好心告诉了后面的妹子,回过头来,看到张译突然无语哽咽并垂头抖肩。他演的自然是非常好的,我非常佩服,哭的跟怀胎六甲被小白脸劈腿挺个大肚子加班到深夜的强人女老板似得,做演员的真能说哭就哭啊。但问题是观众没这么好的演技,没事瞎哭观众会觉得好笑。后面的妹子就很开心的嗤嗤嗤,还有其它淅淅沥沥的笑声。这种穿墙简直在告诉观众:“我们只是随随便便拍个片,你们也随随便便看看,别较真啊,认真你就输了。” 再说说故事挖掘。说实话,萧红没那么大名气,相信她残存的影响力对票房贡献不会太多。拍林徽因,没准还有民国脑残粉的后援,萧红虽然同为才女,可逊色多了。大概因为她作品的水平只是了了。。她的诗如下: 你美好的处子诗人, 来坐在我的身边, 你的腰任意我怎样拥抱, 你的唇任意我怎样的吻, 你不敢来在我的身边吗? 诗人啊! 迟早你是逃避不了女人! 豪放吧。理论上能写出这种诗句的都应该是从翠烟楼出来的。那让我们看一首来自翠烟楼的诗: 垂杨小院秀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 大抵西陵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同样是呼唤男人,你会选谁?当然现代诗和古诗比,从一开始就败了。有点不太厚道,那让我们看一首现代诗,我认识的一位女诗人写的:   情人来到你的城市   你哪里去了?   是否你仍然以为   自己可以避开生活的   每一个地雷?仍以为   你可以   永葆青春,笑靥如花?   时间扭曲成   女人鬓角最美的卷发   而你却从最美的自己   飞奔到世界的尽头   深自缄默,静守灯塔   古代的月光在浪尖嬉戏   海鸟翻飞   划出精神失常的符号   无疑   它们就是你   就是你了   放心大胆地悲伤吧   焦虑的日子迟早来临   视而不见也没用 这也是呼唤男人。你们感受一下。出于人道考虑写到这里应该转到下一段内容,但是我实在忍不住……再来吐槽一下萧红的诗。   树条摇摇,   我的心跳跳,   树条是因风而摇的,   我的心儿你却为什么而狂跳? 对不起我不造啊!我只知道跳跳后面应该是抱抱……小时候家里有一本萧红全集,我拿来翻了几页,然后差点没把桌子掀了。里面全是这种诗!所以长久以来,左翼作家在我心里一直是贬义词。后来看了一篇《小城三月》,除了开头有点雷,其它还不错,就跑去看《生死场》……对不起,看不下去……我对小说的审美,还是要求具有一定故事性和逻辑性的,萧红的小说过于写意和抽象,感觉和张艺谋一个路子,各种印象•某某,意图用美景硬生生的把观众砸哭,对不起,没那么强大的感同身受能力。看萧红的小说,放下书卷,耳边有东北凛冽的风声,眼前有肃杀萧索的灰色小镇,但是也只有这些了。最多感受到一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悲凉。远远比不上带来进化感的《挪威的森林》,带来幻灭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带来对人性的绝望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风格有些类似萧红,但是人家淡淡的文字隐含着多少力量!当然萧红自己也说,什么样的作者都有,什么样的文章都有,你们读者爱咋地咋地。好吧,在我的文学榜单上,萧红绝对不算一流。 想必这部电影的制作者也和我有同感,否则他为什么不拍《呼兰河传》,不拍《马伯乐》,却来拍《萧红传》?因为萧红作品影响力实在不堪,这部电影唯一的取胜之道,就在于对萧红生平事迹的深刻挖掘了。而最容易抓住的卖点,古今中外都一样,绯闻。萨特和波伏娃、唐伯虎和秋香、张贤亮和五个情妇、查尔斯和卡米拉,等等等等。也只有钱钟书这样百年一遇的天才,才有资格厮守一生。萧红对自己的评价很准确:“我写的东西,几十年后没人会看,但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是的,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出发点并不是什么黄金年代,也不是什么自由,而是绯闻。当然如果有人说绯闻也是黄金和自由的一部分,我也就无言以对了吧。 萧红的一生确实跌宕起伏,接盘侠无数,也算是民国奇女子。她抽烟,她喝酒,她怀着孩子还和别人上床,但她是个好女孩。具体怎么样大家还是去看电影吧。我的理解,萧红是一位被家庭惯坏了的孩子,任性、叛逆、天真。就像小鹿班比,蹦蹦跳跳来到大草原,相继被河马、大象、犀牛保护,又相继被河马、大象、犀牛抛弃。最后被辛巴一口吃掉。她很有勇气,有生的任性,有自由的梦,但最后成就她的,却是小女生的卖萌、死亡的不甘、以及与男人的故事。 说勇气,她私奔,逃离封建大家庭。一文不名,一无所长,就敢跑到北京上学,还租了间西单附近的四合院,这得多大气魄! 说生的任性,她困在东兴顺旅店,没有收入没有食物没有家人没有未来,只有肚子里不合时宜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她还能活下来,我只能相信面对死亡人的能力是无穷的。至于这种能力有多大,想必萧军最清楚。二萧第一次见面,萍水相逢,而且在女孩最丑的时候。醒醒吧男同胞们,萧红长得非常一般,有兴趣的自行搜索萧红的照片。当时的萧红肚子已经鼓起来了,身材相当臃肿。头发也愁白了,枯燥分叉没的说。在东北没有保养,皮肤可能白皙滑嫩吹弹可破吗?但就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萧军还是投怀送抱,死心塌地的做了萧红的救世主。我等只能想象那个晚上两人一定心心相溶吧,只能预设萧红强大的生的力量吧。 说自由的梦,很明显:抗战时期不写前线,国难当头她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女作家,身为鲁迅门徒却不用文章战斗,受到党的扶持却从不向党靠拢,最明显的,如果电影属实的话,在延安美美的穿着窄裙丝袜高跟鞋……就不怕被当成国民党特务么。 如果她只有这三点,就不过是那个时代一位默默死掉的会写字的叫张乃莹的中国女人罢了,而且死的会更早。很幸运,她还会卖萌、会死的凄惨、会和男人传绯闻。这三点里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卖萌,这让她搭上鲁迅这班顺风车。鲁迅是文坛领袖,类似现在的头号公知。你在微博上@贺卫方李承鹏他们会理你么?但是鲁迅就偏偏回了二萧的信,并且发展出一段让我匪夷所思的友谊。为什么?两个写作水平着实令人着急的家伙,是怎么打动鲁迅的?他们给鲁迅的信里附有自己的照片,但是我已经说过了,萧红不漂亮。萧军嘛,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评价为“绝丑”,所以也不可能是色相。窃以为,二萧之所以能搭上鲁迅,主要因为两点:萧红的卖萌和鲁迅的寂寞。萧红基本把鲁迅当做小时候溺爱自己的祖父,写信各种娇嗔耍赖,问各种无厘头的问题。后来二萧阔气了,萧红吃的白白胖胖的,鲁迅感慨:“我们悄夫人(萧红有N多名字)都长这么大了,还是不改孩子气。”鲁迅家里和萧红最亲密的,当属海婴。大概孩子和孩子很容易玩到一起吧。萧红的卖萌,非常契合鲁迅的命门——寂寞。鲁迅是个战斗家,是个大智者。大人物往往有大寂寞。鲁迅在上海滩大概是没有太多朋友的,他看不惯哪些优柔造作的江浙文人,换句话说,他虽然是文坛领袖,但却是非主流。对付这种寂寞怎么排遣呢?总不能找个人大晚上的继续辩论吵架吧,当然是女儿一般古灵精怪活泼可爱的萧红更对路子。那么多作家逃到上海,谁不会给鲁迅写信?二萧的好友白朗舒群就写过,还让二萧帮忙引见,可鲁迅到死也没有见过这对伉俪。不得不感慨,萧红真是剑走偏锋,靠真性情捡了个大便宜。如果没有鲁迅的提携,二萧连文章也发不出去。连《生死场》都被人退回过。毕竟,古往今来的道理都一样,文章也是商品,渠道为王。没有鲁迅,他们大概会饿死上海街头吧。 至于死的不甘,很奇怪为什么电影里萧红死的那么静美。据骆宾基说,在萧红弥留之际,写了一段绝笔:“平生尽造白眼,如今身先死,不甘,不甘!”她死的时候31岁,《马伯乐》还没有写完,一生中的四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她当年可以从东兴顺旅店的窗户跳下,今天怎么就无法逃出这破败的医院呢?萧红直到最后一口气,想必也是充满希望的呼吸,充满渴求的眼神。不该死而死,是为身后名。从梵高到高更,从海子到高宠,流星才会惹人怜,其它的星星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背景。 至于与男人的故事,嘿嘿,自己去看电影吧。和王恩甲是今天你让我高攀不起,明天我对你爱答不理。和萧军是走的是相爱相杀的路线,当过兵的男人果然比较狂野。和端木蕻良,端木:“我盘都接了,还让我怎么样。”和骆宾基……我说小老弟你就是来写回忆录的吧…… 厄……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光写了萧红,忘了评价电影了。总而言之,拍《萧红传》,应该从以上六个方面深入挖掘,寻找内在的张力与和谐。但是本部电影,啥都没有,只有男人和绯闻。居然拍了3小时,想想也是醉了。 ps:我又翻了一遍《萧红全集》,发现最后一章是《萧红生平》。这章的体例是先写点本纪,在辅以萧红朋友的文字佐证。和电影的镜头顺序几乎完全吻合,连小人物出现讲故事的时间节点都一样。我不得不说,编剧你丫真够懒的…… ps2:有门闲的蛋疼的萧红学,净研究些鸡毛蒜皮的破事,每年还出好几篇综述。我曾经以为那是一帮智商情商都堪忧的家伙在自high,总会有智者出现终结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很显然这个导演不是。请参考罗生门桥段。伟大的作品就是要揪住萧红的魂并且推送到观众内心。这个电影,充其量也就是增加了宇宙的熵值。

 2 ) 鲁迅提着一坨黄金屎袋一把洒在郭沫若的脸上

  
  1890年7月27日下午,梵高对着金色的太阳,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不知道在那个被逼疯的年代被后人称作黄金时代,他死也不知道那个割耳朵的年代被后人津津乐道为黄金艺术。死前给弟弟的信里写到:“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你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他把50法郎写进这么重要的信里,可见当时的落魄,他不知道他的一副《自画像》后来拍出7150万美元的价格!多么讽刺的黄金时代,后人命名那个时代是黄金时代,那个时代就是黄金。那个时代都是文豪,现代人都是土豪。

  当时的艺术家没有闪烁的黄金只有悲凉的时代!

  同样是画家,同一个时代,还有一个与梵高经历相似的人名叫高更,他最终疾病缠身死在孤岛上。关于高更,先请大家幻想一个身边的普通人,一个每天吃饭、睡觉、上班、结婚生子的平常人,这种人平常不出风头,不冒险,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然后突然有一天他说,我要为了理想,放弃家庭,放弃婚姻,放弃安稳的工作,去远方流浪,去追求理想,去画画。然后他就真的这么做了,他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在论坛里发帖子搏关注圈粉丝。他是真的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画画去了,他的名字叫高更,并且还找到了当时更加苦逼的梵高,由于两人对艺术的分歧,大吵特吵,梵高这个二逼拿着刀子威胁高更:他妈的画画不仅仅只有印象派和象征主义,还有我独有的梵高体!高更说:你太自大了,你一个人就想单独立一个派系,怎么可能。为了证明自己多么坚持,梵高说:你信不信我割了自己的耳朵,你信不信梵高体!高更说:我不信。梵高一刀割了自己的耳朵,血,射了高更一脸。两人就闹翻了,后来梵高还把自己的耳朵拿到纹身店纹了“梵高体”三个字证明自己艺术正确。高更伤心的离开了梵高,他心想老子放弃家庭放弃事业跑来跟你约会,本以为同病相怜,没想到艺术相轻。你跟我玩自残,别以为我会为你自宫。带着满腔的怨恨,最终疾病缠身,死于孤岛。

  后来作家毛姆把高更的故事写成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一句“满世界的金钱,我却抬头看月亮”道尽了高更曲折的一身。

  黄金时代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艺术家小说家们通常都承载着全世界的孤独。

  说说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手淫日记:

  “昨天手淫,3周以来第一次这样。几乎全没有欲望上得要求。以前我总是想象着在与一个朋友交谈,但是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事了。
1914年9月3日”

  “我已经走在通向伟大发现的路上。但是,我是否会达到目标?!欲望上的要求比以前强烈了。今天又手淫了。
1914年9月6日”

  “今天我与某种沮丧的情绪进行了长时间的战斗,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又手淫了,最后写下了上面那句话。
1914年10月13日”

  “平静的一夜。现在大约一周半手淫一次。干了很少一点体力活,但是正因如此做了许多精神上的工作。
1914年10月16日”

  “那个打破僵局的思想是否会来到我的身边。——昨天和今天手淫了。1914年10月8日”

”我不得不经常生气,生病,消耗我的内在的精力。又过得非常欲望了,几乎每天都手淫: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1915年2月18日

  “有欲望上的需求,现在几乎没有进行我的工作的机会。”
1915年2月9日

  “非常兴奋。每天都手淫。”
1915年4月17日

  “最近几周睡觉不安稳。我总是梦到执勤。这些梦总是使我处于惊醒的边缘。在最近两个月只手淫3次。我周围的人事与愿违地令我厌恶。”
1916年5月29日

  你们这些看AV的都弱爆了,看看哲学家在那个资源荒凉的年代是靠什么撸的,是靠意识!根本就不用手!用意识就可以让自己高潮!好吧,玩笑归玩笑,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艺术是一件孤独的单人旅程,他的浪漫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浪漫!

  最后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这个作家是得前列腺癌去世的,我要谢谢他,他狠狠的坚固了我戒撸的决心。

  狄更斯,我读过他的《双城记》和《雾都孤儿》,我很喜欢他,我说喜欢的时候就是真的很喜欢,不是男孩泡女孩说的那种喜欢,只要我说我喜欢某个作家的时候,在吐出“喜欢”两个字之前,我是考虑了五秒钟的,我的良心会为这“喜欢”两个字负责。如果某天我对哪个女孩说我喜欢你的时候,如果语速过快,请不要相信我,我在约炮。

 《 双城记》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这段话在小说中并不是解释黄金时代的,只是单独提炼出来完全就是对黄金时代的最佳诠释。

  是什么样的经历使这个作家发出如此悲伤的感叹,不得不提一下这位大作家的风流韵事:狄更斯有两个初恋,看清楚,是两个,两个初恋!后来还有三姐妹妻子,看清楚,是三姐妹妻子!这还不算什么,他当年曾为一众沦落风尘的女子筹办收容所,让当地的妓女、女小偷和女流浪者入住,希望藉此改造这些“堕落天使”,令她们获得新生。让她们有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不过一叠过去从未被披露过的信件却指出,这位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原来对收容所的女子有“特别的兴趣”,被政府调查。他出资办的是“女子收容所”,你看这家伙多偏心,孤儿都不收,只收女子,大小老少女子。爆陈冠希李宗瑞于万里之外,人家玩的是女子收容所!

  狄更斯是个前卫的家伙,他早就料到了后人这帮傻逼会把他们糟糕的时代叫做黄金时代,知道人们对文学抱有浪漫的幻想,他很清醒,这是最好的时代,所以他能上一个算一个。

  作家们的孤独是变态的孤独,他可以撸一万次撸出个前列腺癌。因为他知道,就算不撸,你办个女子收容所也无法填充孤独。

  大家都读过《福楼拜的星期天》吧,莫泊桑先生是这样折磨自己的:一生与多种女人有染,与农庄姑娘、饭馆侍女、半推半就的寡妇、欲壑难填的太太、阿拉伯女人、黑人妇女、成熟的女市民都发生过关系,他占有过这么一大堆尤物,最后因梅毒加上精神病去世,年仅43岁。我梦见过他去世时的情景,当时他已经三个月没有做.爱了,他躺在床上捂着裤裆,发挥毕生的想象力都没能让自己硬起来,于是,他就这样悲伤的气死了。


  那位写出《老人与海》的作家,如果你未曾体验过,你永远不会明白海明威为何同意子弹穿过自己的脑袋。

  三毛用丝袜上吊(这是其中一个版本)……生得潇洒,死得性感。

  阳朔、老舍被文.革迫害自杀。

  每个年代的文艺在当时是个不值钱的东西,艺术家们所在的年份里永远都是数不尽的制度纠缠,孤独、疯魔、死亡。可敬的是他们留给后人一个传奇人生,我们称他为黄金时代。

  这部电影称那个年代叫做黄金时代,我想说:看标题。

  电影讲的是民国时期的文人爱情故事。看剧照就知道很浪漫吧。 黄金时代并不是一副欣欣向荣天天向上的景象,它不像油画那样色灿斑斓,不像黑白照片那样经典唯美。那个时代充满文人相轻,艺术相搏的头脑战争。

 《建国大业》里面有一幕,胡适在台上演讲文学是否应该进化为白话文的讨论,整场充满火药味,当然,那只是冰山一角。鲁迅与梁实秋与郭沫若的笔战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里已经在地球表面点燃了战火,鲁迅笔战的文字都可以出成一本书,谁对谁错我不评价,只想点评鲁迅一句:他是在那个年代里站着把钱挣了的人。还有苦逼的王小波,他是在那个制度里夹缝生存的智者。

  那些时代也没有想象中的浪漫爱情,只有数不尽的青楼和妓女。文艺是孤独的,他们唯一安慰自己的只有“嫖”。

  唐宋元明清,没有哪个朝代的文人不爱嫖,苏轼、白居易、杜牧、柳永、欧阳修个个深藏绝技,人家在床上的姿势都是讲究韵律的。更别说民国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了,胡适、徐志摩哪个不嫖。现在的大V门不嫖吗,他们换了个名字叫“潜”。

  胡适老先生最大方最伟大的,是不仅自己嫖,还带朋友一起嫖;不仅在外面嫖,还叫到家里嫖;不仅嫖,还搞研究,简直可谓以考察窑子为己任。

  胡适这样解释自己“我沒有嗜好則已,若有嗜好,必沉溺很深。我自知可以大好色,可以大賭。我對于那種比較嚴重的生活,如讀書作詩,也容易成嗜好,大概也是因為我有這個容易沉溺的弱點。“

“情人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我们无产阶级也要有革命伴侣,就是多一点也不怕。 无非是哄哄她们、说些好听话。”
——《毛选》第四卷第134页

  就在我们生存的网络时代,王朔刘震云当编剧闷声赚大钱,一部电影比一部骂得惨,给读者们留下一种晚节不保的危险状态。莫言更是拿奖之后反而被骂的口沫横飞,论坛里各种调戏他的段子反而把他拉下神坛。新一代郭敬明、安妮宝贝、张悦然、韩寒等完全被娱乐化,关于郭敬明身高的段子都可以出版一本笑话书了,韩寒代笔的讨论可以写出十篇论文了……。

  也许五十年后,韩寒又带领了一个黄金时代,郭敬明至少也是那个时代的琼瑶。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听起来也许令人发笑,在我看来至少当下的时代是算不上黄金时代吧,不过事实就是这样的,默哀吧。

  我们永远没有黄金时代,就像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才发现可怜兮兮的青春有多么珍贵。虽然青春很糟糕,肮脏、自慰、背叛、苦痛、忧郁,但也止不住我们流泪的怀念。不管你的周遭有多糟糕,当下才是最好的时代,毕竟一分一秒都与你擦肩而过。每一次痛苦的画面都刻进了短命的回忆里,多年以后,回眸一望,平凡的一生竟也有金黄的色彩。

   我昨天看了电影,一句话评论:像王菲一样活着,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不管生活在什么年代,环境有多么不幸,周遭的言论多么恶,这些都无关人生,淡然冷对千夫指,执着拳紧万自由,有一万种自由的方式,挑选自己最乐意的一种,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都无关世界,你挑选了生活,就是自由的
——————————————————————

  关于《毛选》第四卷第134页——————这句话是后人编出来黑当局的,我只是调侃一下,你们就去翻经书来反驳我,你们真的看不出来这只是低级黑而已么....

  另外,其实我们当下这个文学圈并不是那么不堪,如果中国读书的人有变形金刚的票房那么多的话,我们还是会出几个“著名作家”的,给大家推荐几个,刘慈欣的《三体》,联合小说奇迹《九州幻想》,廖一梅的《像我这样笨拙地活着》《悲观主义的花朵》今何在、张家玮什么的大家在豆瓣混其实应该早就听说了,许多人在论坛里混的太久,习惯了看见一部作品首先找漏洞,然后批判,吐槽,这样是不对滴!不要总琢磨着弄个大新闻把作者批判一番,没什么意义,一本好书自有他存在的价值,取自所需就好了。

  昆丁版影评——来自奇妙的王小坏

  原创、首发、转载请豆邮

   求关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3 ) 梁文道:谜样的萧红,你“误读”了多少?

本文作者:梁文道
      前两年的时候,曾经有部电影以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现代作家萧红当主角。今年很快又有一部电影上演了,就是《黄金时代》【1】,是香港著名的许鞍华拍的,也是谈萧红的一生。那么关于萧红这位作家,其实在今天的中国文学史上面的地位,在我看来是有点尴尬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她是个很了不起的作家,但是另一方面好像又不是太多人熟悉她,有的人甚至以为她跟萧军两个是两兄妹,都姓萧,一个军一个红,加起来就是红军了。
  那么有时候我们说她是左翼作家,那么形容到她好像是当时非常官方的一个作者。所以在台湾曾经有段时间在台湾的文坛上,是把萧红当成是个禁书作者,因为觉得她是一个同情左翼共产党的同路人。可是你如果真的放在一个非常正统的共产主义社会写实主义路线里面来看,你会觉得她非常非常偏离主流。而且她的一生非常的短暂,才30多岁。最后你再看到她的一生非常的漂泊,总是在饥饿、贫困、流离、逃难与疾病之中度过。走过很多地方,当然中间还有很多的曲折的爱情故事,所以总的印象你就觉得萧红好像是个谜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礼拜就让我来跟大家一起来谈谈萧红。但是我们不要关注她的人生,来谈一谈她的作品,尽管如此,我们很难绕过她的人生。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书,是这本香港商务印书馆最近大概又有一个小萧红热,所以重新出了两本书,一本是《萧红小说散文精选》。坦白讲是不是选的特别好呢?我是有点保留,但是反正是手边方便,就拿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尽量多找几部萧红的作品来看。萧红全集100万字,大家可能看不到,但是几部主要作品还是很容易读的。市面上也有很多的精选,我就不一一在这里介绍了,那么重点是要先说回萧红是怎么样再被发掘的。
  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面,尤其是大陆官方的文学史本来就有一个地位,比如说是东北作家群体的一部分。那东北作家群,其实是一批当年的所谓的左翼作家,比如说她,萧军、白朗、骆宾基、端木蕻良等等,这一批人。但是也就是放在这一个边缘的位置,没有什么太了不起的地方。大家也知道她跟鲁迅有很深厚的关系,接近于父女跟师徒之间,有人认为她在精神上是鲁迅的传人。但是真正在现代文坛上面,文学界里面大家开始觉得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坦白讲有点像张爱玲,她同代的一个才女作者,两个都是出口转内销的。
  怎么这么讲呢?张爱玲我们晓得,现在几乎是大家当成一个教母级的作家了,没有人觉得她不好,读者也非常多。那么萧红相对而言稍微寂寞一点点,但是这两个作家怎么叫做出口转内销呢?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张爱玲首度被世界文坛肯定,那是由于已故的夏志清教授在他当年的那本《中国小说史》里面,把张爱玲推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几乎是现代中国文学里面的一个最为崇高的一个地位。然后他这番抬举,使得大家重新开始注意过去曾经被人当成通俗作家的张爱玲的文学价值。然后慢慢慢慢,在台湾、在香港,越来越多的人爱读她,终于这股热潮回到了大陆。
  好,另外再来看看萧红。萧红主要是由于80年代,有一位美国汉学家,这个美国汉学家的名字今天恐怕很多中国读者都知道了,他就是葛浩文【2】。葛浩文我们今天知道他,当然是因为莫言的作品的英译者,其实除了莫言之外,刘震云、苏童一大堆你数得出来两岸三地的好作家都是他在做翻译。其实他第一个认认真真做研究做翻译是做萧红的研究,他7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萧红的作品,尤其《呼兰河传》,他觉得太好了这个作品,太了不起了,就很想把她在美国文坛好好介绍一下。但是当时后来夏志清他也承认,他说他的《现代中国小说史》漏掉了萧红是他自己觉得不可原谅的错误。然而他又认为,你看夏志清说话的口气:“要是我把她写了,那葛浩文还研究什么呢?”就这样,交给他后辈葛浩文研究。
  刚才我们看到那个书影《萧红评传》就是80年代开始被翻成中文,在大陆、在香港、在台湾流传,大家终于又开始来谈一边萧红的作品。然而这个《萧红评传》尽管写的非常学术性,但是很大部分是在谈萧红的人生的,萧红的人生为什么值得谈呢?就像我们开始谈的,本身就是一个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充满了战乱跟逃亡的,饥荒的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这么一群人的一个人生的缩影。
  那么又由于尽管她的作品自传成分非常高,但是你总觉得她很多谜团,她很多东西不说破。很多人现在看她生前跟她的朋友向她过去的情人萧军的书信,或者看很多人对她的回忆,你就拼凑起来,这个人你对她印象不是很完整,相反关于张爱玲我们好像知道了反而更实在一些。那么另一方面就是萧红也有很多的争论,张爱玲假如说很多人觉得她是在她爱上了一个汉奸胡兰成,她在上海沦陷的时期的时候,仍然在上海的所谓的敌伪刊物发表。
  那么萧红有问题吗?萧红的问题就在于,她好像从头到尾都不在一个正确的政治路线上面。她好像一生之中还有很多感情的纠葛,据说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因此就好像贬低了她的地位一样,这些想法坦白讲,恰恰是萧红一生在努力跟她挣扎搏斗的对象。就像今年另一部关于萧红的非常好的传记林贤治【3】先生所写的这部《漂泊者萧红》一样--“这种对女性的歧视,是她一辈子都在奋斗的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关于她的种种负面的说法,如果说她感情生活上比较复杂的话,我们幻想一下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男作家身上会怎么讲,我们就说这个男作家他真是风流才子啊。那么甚至曾经有人污蔑萧红说她曾经卖身,你也可以想象,就算是真的,我们想象是个男作家,穷的时候曾经年轻的时候卖过身,我们会怎么讲他呢,我们会说他很堕落很下贱吗?不会,我说这个男作家真牛,不只能写作,还能当男妓,身体真好。
  ·注释
  【1】电影《黄金时代》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监制,汤唯、冯绍峰领衔主演,超过30位明星倾情加盟,华人金牌幕后班底倾力协助。影片以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为主线,讲述了那群自由追求梦想与爱情的青年,那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2014年10月1日,正式公映。
  【2】葛浩文:HowardGoldblatt中文名是葛浩文,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刘震云、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五十多部作品。
  【3】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诗人、学者。在他的写作中,文学和思想批评类的文章最有影响。他的《五四之魂》与《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曾传诵一时。他早年写作的《人间鲁迅》,以及不久前出版的《鲁迅的最后十年》,都曾引起广泛争论。

 4 ) 请自由一笑

10月1日去二刷《黄金时代》,开场前后面坐着的男生给他身边的女生科普背景知识:萧红这个人文章是不错,但为人我确实欣赏不来。据说她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被她掐死了。女生:是吗?是不是萧军的孩子?男生:对的。而且她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怀着上一个人的孩子,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候就怀着孩子,和端木在一起的时候怀着萧军的孩子。女生:唉,那你还来看,还不如看《亲爱的》呐。男生:但是是许鞍华嘛,我想看看她拍成啥样。

话到这里就结束了,影院黑下来,观众们最熟悉的广电小龙摇摆着闪着金光,宣布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开始了。

1、
许鞍华为什么要拍萧红?
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抛开文学来看萧红的一生:流亡过不少于七座城市;跟随过四个男人;抛弃过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死因成谜;不能排除生活最艰苦的时候曾卖身维持生计的可能性……有了解她经历的人评价这是个“脑子不好的女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名成功的女性导演、一名知名编剧,在明知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下,非得执着地选择这样一个女人来拍。

许鞍华自己说的原因是:萧红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把萧红的问题弄清楚了,我自己的问题也就清楚了。
许鞍华会面对什么问题?
47年出生的导演,年轻时留洋学电影,回香港投入电视大战的海洋,1979年开始拍长片,所谓“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唯一女性,有一群野心勃勃想要改变香港电影的小伙伴。将近四十年过去,小伙伴们从商的从商,退休的退休,就她和少数几人还在拍着。她是最穷的,徐克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她还一直为着找钱的事情发愁。
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一生没有绯闻,被问快七十岁的现在是不是她的黄金时代时呵呵笑着说:我觉得是吧,以前拍戏总有人问我是不是要追组里的男同事,现在终于不会有人这么说了。

这样的导演,和萧红会有什么样的共同问题?

2、
萧红面对什么问题?
之前说萧红“脑子不好”的人,指出她总是会和不能照顾她的、会在关键时刻丢下她的男性在一起。
是的,选择一个好男人,就是所谓的女人的一等智慧,连我爸都在教训我时跟我说:找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要紧的,你的头等大事不是这个,明白吗?
封建社会里“有幸”成为“妻子”的女人,由父母或长兄来决定婚姻,萧红生于民国伊始的1911年,20岁上下的时候反抗家里安排的婚姻,和表哥私奔到北京,被抛弃后回呼兰河老家,为了面子父亲连夜举家迁往阿城乡下。
电影里,冰雪覆盖的夜色中,摇摆的骡车上,萧红的表情没有一丝悔意,绝非柔顺地服从了命运。
而后她投奔了被自己背叛过的未婚夫,这个男人的家族有一定的地位,也有一定的财力,故而可以负担两人的生活。后来,应该是家族切断了对俩人的经济供给,某个夏夜,未婚夫毫无征兆地离开了她。
接下来就是萧军,萧军于困厄中拯救了她,发掘了她的才华,将她带进文坛。但作为一个大男人,萧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女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比自己更高一筹。于离乱中,相信自己的价值在于战斗的好武的萧军,与甚至不愿为了乱世中国家救亡而写作的、专注于个人创作的萧红,分道扬镳。
再接下来是端木,与萧红在文学上最合拍,性格却懦弱怕事,屡次抛下分分钟会有生命危险的萧红离去。
萧红生命中的男人们,才能心性不过如此。她应该是看不起大部分的他们的:不为被初恋的表哥抛弃而哀伤后悔;跟随未婚夫来到大烟馆,被门口的年轻男人当妓女来调戏,她的眼神里也只有讥讽;大着肚子在战乱的武汉被端木抛下,人家问她“端木怎么不带上你?”她嗤笑一声:“我干嘛要他带啊?”在重庆时,萧红在桌前回忆着一两年前和萧军一起与鲁迅的相识,此时时移世易,身边的已经是端木,她回头看端木的那一眼,绝不是充满新婚的柔情蜜意的。作为一个以经历写作的作家,她甚至不将自己与他们的感情写进文章里。
然而她的生命又必须依附于他们,只因为社会的规则是他们写下的,时代没有贫穷的女性作家自给自足的空间。同样生为女作家,白朗和梅志都依附于丈夫而活;丁玲则必须像个男人一样,抹去自己的女性特质而活得风生水起。
所以,还能说萧红脑子有问题吗?她只是太饿了,只能躺在徒有四壁的小床上,闻着四邻飘来的饭菜香,等着郎华带着面包回来。
而即便是这样的困顿,在她的笔下也幻化得充满生气和天真活力,她仿佛就是荒诞和反讽本身。

3、
所以说许鞍华和萧红和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也许是在这种别人制定好的框架里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才华吧?
也许是如何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绯闻会比文字更让人感兴趣、别人会更愿意相信自己是为了追组里的男同事而拍电影而不是真的只是爱拍电影,的同时,笑一笑,坚持自己的创作吧?
也许是如何克制住自己在知道自己失去一个好职位只因同龄的未婚男青年不会有为生孩子请产假的风险时不要当着HR的面呵呵一笑吧?

女人们仍被教育着:男人出轨嫖娼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为了家庭和谐和孩子教育是要隐忍的;穿着妖娆上街是不对的,被强奸猥亵是活该的;失去贞操是可怕的,被强奸了是肯定会带着全家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的……
男人在妻子怀孕时出轨司空见惯,女人怀着前男友的孩子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就会连带这个新男友一起,被当奇葩取笑了。
号称国富力强的如今和萧红那牢笼里的黄金时代有什么不同?
人们总是惯于不加思考就施以评判。缺乏善意、尖酸,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愚蠢才是最大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害人害己而不自知。

4、
十多年前我读高一的时候,每天都和前座的男生吵架,吵架的主题永远是封建社会的妻妾制度。男生的观点是古代时婚姻有很多种功能,古代女性可以从事的职业非常少,婚后必须依附丈夫而活;而且古代的男性是有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的社会责任的,娶妻再纳妾是为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爱情多半不在其中;古代男性最容易发生灵魂共鸣的地方是青楼,与多才多艺,彼此不负有生育义务的妓女间,建立平等的爱情关系。
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当时我自然是不能忍受这种说法的,我的观点也不用赘述,无非是抨击男人自私,只为自己考虑,不顾女性感受之类。
后来跟这个男生决裂了,人生唯一一次因为三观问题跟人决裂。
年纪太小了,不理性,不懂得客观地表达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自己是否要选择那样去做,是不一样的。
妻妾制度表面上已经被文明的法制社会废止了,而实际上仍是:有权或有钱的男人(达官贵人)堂堂地有妻有妾;自认为有知识有才华的男人(秀才)有妻子也有红颜知己;一般工薪阶层的男人(百姓)有一个妻子,并对上述两种人羡慕嫉妒恨;大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社会闲散人士打着光棍。
愤怒也改变不到事实。
占有大部分资源的少部分人,总会制定规则与潜规则,将自己现有的资源来保护,并方便攫取更多资源(法律也是这样诞生的)。到这个层面,讨论的只是压榨,和性别已经无关了。

5、
除了萧军和鲁迅以外,其他男人对于萧红的意义类似。
先说说萧军。
二萧第一次见面,萧红形容憔悴,头发干枯而凌乱,面色泛青,嘴唇开裂,背着和落跑的未婚夫共同欠下的600元巨债被关在东兴顺旅馆,还怀着孕。连冯绍峰都说:我演萧军,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会爱上她啊?
一开始萧军在萧红狭窄的房间里手足无措,后来无意间翻到萧红的画和诗,感受就不一样了。此时电影插入了二人情深意笃时居在商市街,萧军在萧红身边写文章回忆二人相遇这一幕,银幕上放大的萧红特写眼睛下有浓重的青影,鬼气森森,一双眼睛要看到人心里去,比起美丽,更恰当的描述是渗人,而年轻的萧军感情充沛地写道:我面前的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
萧红用自己一双巧手为萧军缝衣做饭,打扫房屋。在挨打之后仍陪他出席社交场合,轻声细语地为他解释、掩饰。
萧军当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毕竟她的一生这么短。关于萧军对萧红的感情,冯绍峰说“萧军这个人的爱情哲学是边走边看,见一个爱一个。”李樯说:“我们愿意善意地、一厢情愿地替萧军去认为萧红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子。”这样的一厢情愿,在萧军与真正的妻子王德芬结合并养育了八名子女、白头到老的事实面前,也显得颇无力了。年老的萧军回忆着年轻时这段情事不可不说温柔,既因为一个大男人的怜惜,也因为萧红的传奇——八十年代萧军到香港,还找到为萧红采访了骆宾基和端木蕻良的人,问他为何不来找自己。
不得不为萧红感到不值,同理还有最近常被拿来和她对比的张爱玲,所谓爱一个人就为他低到尘埃里,莫非真是女人的软肋?
但这选择只要是自己做出的,就是值得的、自由的,旁人又何敢置喙?
在相偎取暖的东北,二萧穷困潦倒时,萧红对自己的才华没有认知,有一次她问萧军:“你看上我哪儿呢?”萧军说:“你的才华啊!”萧红追问:“那如果我没有你认为的那种才华呢?”
此刻一个伟大又脆弱的作家被还原成了一个普通女人的样子,她取来蜡烛,摆在床头,噙着泪写下《弃儿》,写被她送人的第一个孩子。而在她和萧军的爱情死去后,她选择抛弃了(也许是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也许还因为她早已预知了自己的命运。

再说说鲁迅。
萧红的父亲对子女和家人冷漠疏离,教会她人间的“爱”的,是她的祖父。萧红人生中最斑斓的一段时光,就是和祖父一起在老屋的大院子里玩耍的时候,电影里祖父去世那天,玩耍归来的小萧红跑进停着祖父遗体的房间,被父亲一脚踢到地上,看着父亲冷峻的眼神,她知道,天堂已远,自己从此被孤单地抛进冷漠的人世中了。
同样的悲痛,在鲁迅先生逝世时发生,我想萧红对鲁迅是有那种对祖父的依恋的。中学语文课本上节选的《回忆鲁迅先生》开头一段,萧红写鲁迅品评她的红衣服,被电影放在了鲁迅逝世、二萧分手,萧红与端木暂居重庆,准备南下香港前的一刻。萧红已经知道自己“必将孤苦以终老”了,回忆中的这个场景,却斑斓明媚的不像话,这样的明媚,在电影中之前有鲁迅的段落里,从未出现。

这一刻已是萧红生命最后的华彩,从此以后,她不可避免地走向凋零。用李樯的话说“香港是萧红离死亡越来越近的地方,也是她离文学越来越近的地方”“她生命中的一切道路都走到了尽头,仿佛只剩文学创作的权利了”。

6、
历史中的萧红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在电影中,导演和编剧悲悯地让萧红始终知晓自己的命运。
影片一开始,黑白色的萧红便对着镜头讲述着自己的生卒年月;萧红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和萧军争吵时,就对他说:“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我只想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写点东西”,此时萧红27岁,年轻壮健,如何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重庆码头告别好友白朗,萧红说:“朗,我祝你永远幸福”,白朗说“我也祝福你”,萧红脸上又挂起那丝讥讽的微笑:“我吗?我的命运不是明摆着吗,我将孤苦以终老。”
这也是许鞍华和李樯给予萧红的善意吧。

全片我最爱的镜头,是大肚子的萧红没有赶上去重庆的夜班船,摔倒在武汉码头爬不起来,就势晕了过去。再醒来时,月亮从乌云遮盖中穿出来,身在困窘中,本应忧虑烦躁的萧红,嘴角竟然有了一丝微笑。这个镜头和深深留在我记忆中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姨妈住院时,窗口升起一轮巨大到诡异的金黄色明月的镜头,重叠了。
一个女人来到了这个时候,终于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从此无论生往何处,死往何处,不再重要。

 5 ) 剧本不足,导演补上,值得一看——被恶评逼出来的文字

对《黄金时代》,我的看法是:很难写,写得及格。很难拍,拍得足够好。

为什么本子难写,编剧在采访中说:“萧红这个人物在剧本创作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萧红研究的素材主要包括:萧红作品如《呼兰河传》、《商市街》中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萧红周围重要人物如萧军、端木蕻良等人回忆萧红的文字;萧红与周围人物的通信。“人的真相是很难复原的。”李樯解释说。这些来自萧红或旁人的描述中,有太多主观的猜测、修正、粉饰、篡改,也有自我遮蔽,别人的遮蔽。这直接导致萧红的“悬案”相当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版本的“真相”。在创作剧本时,选择某一个“真相”,也随之会产生一种对萧红及相关人物的判读。”

随便找一段故事来应证吧:

“端木蕻良夫人钟耀群在其《端木与萧红》(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1月版)一书第45―46页写道:
  没有几天,曹靖华坐周恩来的汽车从武汉来重庆了,端木以为萧红也会来的,谁知曹靖华说,在武汉的时候曾问胡风,和鲁迅关系近的人,还有谁没走,可以坐这车一起走。胡风明知萧红没走,却说都走了,没人了。”

但这件事被萧红研究者秋石反驳道:

“在诠释这一事件前,笔者先说明一个事实。一个当时武汉左翼文人所留存的资料都能印证的事实:1938年8月,置新婚不足三个月又有孕在身的萧红于武汉,端木蕻良先行去了重庆。而此时的武汉天天遭受日寇飞机的轰炸。端木此举受到了几乎所有在汉左翼作家的责难。而且,令人不解的是,端木没有给萧红留下生活费。对此,胡风先生率先表示了异议。有关端木自己先赴重庆及不留生活费的事,当事人蒋锡金(他不仅与冯乃超等人承揽了萧红的食宿,而且为萧红担肩筹足了去重庆的路费和生活费用。1998年5月、7月,锡金先生在电话中向笔者证实了此事)、高原(萧红哈尔滨早期好友,1997年10月9日,在其南京虎踞路寓所,老人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并印证了一个事实:时高原自延安抵达武汉,见萧红身无分文,就把自己身边仅有的5元钱留给了萧红)等人都曾撰文予以说明。那么,胡风到底有没有“明知萧红没走,却说都走了”,从而让挺着大肚子的萧红冒险乘坐拥挤不堪的轮船呢?也就是说,是不是由于胡风的蓄意隐匿,使萧红失去了与曹靖华一起“坐周恩来汽车”撤离武汉的“福分”?
  事实胜于雄辩,有关胡风隐瞒“萧红没走”的说法,是一个彻头彻尾子虚乌有式的杜撰:因为武汉“八办”和《新华日报》大撤退时的1938年9月下旬―10月中下旬,曹靖华根本不在武汉!而且,曹靖华由他任教的“西北联大”所在地的汉中举家搬迁至重庆的日期已是在一年多后。(引文略)”

这样一个小小的事件都需要辛苦的考据才能接近真相,可以想见,编剧在面对萧红的各种谜团时抉择的艰难。所以编剧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既然有那么多因素组成了一个人,那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想写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一些历史“悬案”的处理,李樯会安排多个版本的“真相”。比如丁玲和聂绀弩为了让萧军和萧红复合,把萧军从延安拖回西安,却“撞”到了萧红和端木蕻良一块从房中走出来。对于这个事件,三个当事人讲法都不一样,李樯就很客观地把三种讲法依次写在剧本上,以突出历史真相的还原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这是我对历史、人物的一种态度。”在李樯看来,人们时至今日所获得的萧红形象,是经过旁人的演说、各种修正更改等等,逐步过滤而来的。萧红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并不是李樯兴趣所在。“我知道没有真相,一万个人心目中有一万个萧红的形象。”李樯说,“我感兴趣的是这种过滤,也想将过滤的过程表现出来。”

这种做法,我认为是合适的,对萧红也最为尊重,但是,也有很大的遗憾。这种客观谨慎、不敢多加演绎的态度,让影片过于克制收束,只能在细节上稍微做些补充,人物不够立体,情节里也没有一个集中的段落能更深入地感染和打动观众,观众不是文学研究者,并不会满足于“考据和过滤的过程”,其实可以在大体客观的基础上,重点发挥一两场的戏把整部片子“拎”起来——“艺术的真实”也是真实。

总的感觉,编剧还是有点被故纸堆打败了,说“越接近萧红越觉得虚无,原来那个饱满激烈的女权主义者消失了,代之以一个平凡的、碎片化的人。”
问题也在这里:《黄金时代》里的萧红,的确不够饱满激烈,而过于秀气、文雅、平凡和碎片化了,更多的是一个凄凉的女人,而不是又天真又复杂、又直接又敏感、富有才华的作家。所以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保持对人物的第一感觉是很重要的。萧红在一个无爱的家庭长大,是一个无根的、不会回头的人,年纪轻轻就果敢地跟有妇之夫私奔——除了爱情,还因为无家可恋可归,让她可以全然地豁出去,随波逐流也好,只要离开家就好。她有时是“低”的,但绝非忍气吞声的弱女子,除了在政治和写作上自有主意,即使是在二萧爱情中,她也并不那样“温顺”,是有着自己的骄傲,敢于当众驳斥萧军的,这在蒋锡金的回忆文章中有所体现: “饭后闲聊着有时也抬杠,有一次竟把萧红气哭了。那是萧军故意发的谬论,他提了个问题: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最伟大?大家就闲聊起来。可是他忽然发了个怪论,他认为:文学作品中以长篇小说为最伟大,中篇小说次之,短篇小说又次之;剧本要演出来看,不算它;至于诗呢,那最不足道了!他又联系了在座的人,举例道:“我写长篇小说(他那时正在续写他的《第三代》),最伟大;Domo(指端木)的长篇小说给日本飞机炸掉了(这大约是指他的《大地的海》,已交给开明书店出版,听说在江上被炸掉了,他正唉声叹气,下决心要重写),那要写出来再看;萧红也要写长篇(那时她已经开始写她的《呼兰河传》,写了一章多了),我看你没有那个气魄;锡金写诗,一行一行的,像个什么?”他翘起了个小指头:“你是这个!”我懂得他在逗我,没理他。可是萧红和却与他争论起来,萧红最激烈,用许多理由对他进行驳斥,也说了些挖苦的话;Domo不搭他的茬,却绕着弯儿说萧红是有气魄的,不过那气魄还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我也搭上几句,说他简直胡言乱语。抬杠抬得很热闹,大声吵吵得有些像吵架了。这时胡风来了,问我们吵什么,问明白以后,他笑笑说:“有意思,有意思,你们说的都有合理的地方,下一期《七月》可以出一个特辑,让读者参与。可以写出来,加讨论。快发稿了,你们都写出来,三天后我来取。”“争论”结束了,他也告辞离开了。三天以后的上午,胡风来取稿,谁也没有写,可是萧军却交卷了。胡风坐在我的床上翻阅着萧军的稿,边看边点头,说:“对呀,对呀!”我们惊讶了,问怎么能说对呢?胡风说:“读几段罢:衡量一个文学作品可以从三个方面,一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二是认识生活的深度,三是表现生活的精度,……这对嘛!”萧红一听气坏了,大叫道:“你好啊,真不要脸,把我们驳你的话都写成你的意见了!”说着就涕泗滂沱地哭了。萧军大模大样地说:“你怎么骂人,再骂我揍你!”萧红还是哭着,握拳狠狠捶他的背,萧军弯腰笑着让她捶,说:“你们要打就打几下,我不还手,我还手你们受不了。””
这一段如此生动,也能突出萧军萧红在精神上的交流感,比单纯让萧军说一句“我一直是欣赏她的创作才能的”有力得多。片中那段搞笑的话剧也完全不能体现作家群的才气,其实编剧可以精心设计一场热热闹闹的、有深度又有生活感的谈话群戏,这在蒋锡金的同篇文章中有现成的素材:“我们的生活仍是很和睦的。有时还唱唱歌(中国的、外国的,萧军还会唱京戏、评戏和大鼓书),跳跳舞(二萧都会跳却尔斯顿,还会学大神跳萨满舞),引得同宅院的邻居孩子都扒着窗户看;也时常开玩笑和抬杠。我们议论中外古典名著和文艺问题,讨论时事和分析战局,谈到如果武汉守不住,大家怎么办?有人说,可以组成个流亡宣传队,虽然只有四个人,倒还多才多艺,能唱歌、朗诵、演戏、画画,能写标语和传单,还能写文章写诗,大概流浪到哪里都能拿出一手;有人说,如果不行也能开个饭馆,干重活萧军能包了,上灶有萧红,Domo和我可以跑堂,保证能把顾客侍候好,我们还能创出几样名菜来,比如说“萧红汤”。其实那就是一种俄国菜汤:白菜、土豆、番茄(或胡萝卜)、青椒、厚片牛肉大锅煮,也可以加些奶油和胡椒面。这在上海叫“罗宋汤”,哈尔滨叫“索波汤”。易做而好吃,营养也丰富,内地人不懂得做,可是他们还喜欢吃。”
生活贫瘠困窘,但在精神上,他们是富足的,年轻人,又是有才华的年轻人,应该留下更兴高采烈、火花四溅的场面才对。这也才更符合许导心目中的那个时代精神。【补记:看了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发现这一场戏其实是拍了的,但从片段看来冯绍峰和汤唯都演得不是很好,很可惜。最终也被剪掉了。】

尽管本子整体有点平淡,但好在细节细腻、丰富、生动,画面优美有诗意,拍得足够好,演员也很努力,制作相当精心,所以《黄金时代》仍然是一部值得去影院观看的片子。
有一场戏印象特别深刻,萧军从当铺赎回棉袄,萧红喜滋滋地穿上,抬手穿袖子的时候不慎碰到头顶的吊灯——接下来是一个仰拍:俩人拥在一起,明晃晃的吊灯在背景来回晃动,整个画面一下就活了,如果把吊灯的动感引申为俩人生活的动荡,也很贴合。
还有一个细节,香港即将沦陷,骆宾基和端木抬着萧红上船,黑暗中船夫做了个要钱的手势,点好了才让他们上。形势如此危急,细节却仍然一丝不苟。真实感,时代的真实感,就是靠这些一丝不苟的细节烘托出来的。
还有影片常常出现男人随手给萧红捎来几个水果,那么平常的苹果、梨,在影片中却格外鲜亮,是困窘暗淡的乱世里一抹亮色和温情,很自然地就把当时的时代氛围传达给了观众。
更不必提最后骆宾基买糖、吃糖、流泪、回顾的那几个镜头,是又自然又巧妙的设计。

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读到《生死场》的情景。还是高中生的我,在书城晃荡,随手拿下一本萧红,坐下来,一气读完,惊为天人。那样触目惊心,却又那样美,被扎扎实实地击中,前所未有。《呼兰河传》更让我确定,这是我最喜爱的女作家。她的短篇虽说没有长篇那样惊艳,但她在我心中的地位依然无改。至于那些风花雪月,当时就搜看过她的传记,所以这次也并不新鲜,对她的理解也没有新的视角,我想,大概这部《黄金时代》于我,只是完成一个久远的心愿吧。即使如此,这部有缺点的电影,已经非常努力。《黄金时代》绝不是什么烂片,而是有诚意、有门槛、不媚俗、坚持并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的电影,它的艺术价值,并不能因为不符合部分观众的预期,或者与某些创作者的理念不同,而被否认。但愿票房好一点,毕竟文艺片能找到7000万投资不容易,希望用心和努力的电影人能得到回报,让他们有机会可以继续做、更自由地做、做得更好。

ps.写完后看到一篇专访:萧红侄子独家点评《黄金时代》,里面也提到此片不容易,有遗憾——尊重史实,但创作不足,对于萧红作为创作者的刻画不够,具体可见:http://www.dzwww.com/yule/yulezhuanti/mtcbg/201410/t20141002_9803334.htm

10月8日补记:没想到这篇文字引来这么多有质量的评论,再加上这几天看的其他的一些道德批评或者史学文学批评,更加体会到了编剧的难处,也更加理解了他的创作意图。史料客观谨慎地呈现,一方面是尊重历史人物,另一方面是引导接受者来填入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是看起来更具召唤力的结构。但是,编剧称想摆脱“以往传记片的漩涡”,认为“像和不像”是“特别表面和肤浅”的问题,而观众参与建构的多面化的萧红才是历史人物真正的面貌——这一点我不能同意,即使编剧再怎么自以为客观谨慎,都是经过了自己的主观选择的,目前这样“平凡、碎片化”的萧红同样接近编剧心中最像的萧红,注定会以一种强加的先期的方式引导观众,这样依然会落入传统传记片的窠臼。要做真正的实验,要从形式到内容一并进行,而非以看似先锋的形式,仍然服务于内容传统依赖史实的传记。而即使是李樯所谓的“传统的传记片”,主观性故事性更强一些的传记片,就不会引发观众的建构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至于平铺直叙没有高潮,编剧说“不是非要给你一个肉身的情感和激荡才叫高潮,高潮是你看完这个电影,可能几天以后仍然萦绕在心头,这才是最高级的高潮。”他的“高潮”大概指的是看完后有情感上的余感,思想上有追索吧。可事实上是,很多观众刚走出影院就已经没多少印象,也没有多少回味了。观影中没有一个情感的激荡,“余感”从何而来?本来就不是以思想性为主的题材,又想让人进行多少追索呢?还能“萦绕心头”的,大概是像我一样,因为评论而出来评论,要评论而必须要回想的了。
(以上资料来自于编剧接受的采访:http://www.entgroup.cn/news/Markets/0822106.shtml

 6 ) 【轉載】楊早:《黄金时代》:一篇被史料压垮了的论文

9.28去看。無限期待。轉一篇今天看到的影評……
(已看。敘述方式果然有點先鋒,一下子適應不來呢。感覺過於含蓄了。)

原文地址:http://dajia.qq.com/blog/443447088721723

《黄金时代》:一篇被史料压垮了的论文

杨早

《黄金时代》,是跟老婆大人一起看的。散场出来,相视一笑:
“熟悉吗?”
“太熟悉了。”
回家后伊发了条朋友圈,说仿佛“上了三小时课”。我倒觉得是花三个钟头,看了一篇很小心、很平稳的论文。
真的像论文哎。电影用萧红的自述与同时代诸人的旁白做了串连,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是有出处的。我不是萧红研究专家,最多算个爱好者,但也能分明地指出每一处的资料来源,偶尔与老婆大人窃窃私语,也是两名中国现代文学出身的学者在印证史料。
这不难。章海宁编过一套《萧红印象》,《序跋》、《研究》、《书衣》那三本涉及不多,只要细读过《记忆》一册,便可得其七八,白朗、梅志、许广平、胡风、聂绀弩、丁玲、蒋锡金、骆宾基……当然萧红自己的作品不能不读,《商市街》、《弃儿》、《回忆鲁迅先生》,有一本《萧红小说散文精品》就行,能读四卷本《萧红全集》则更佳。还有萧军编《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端木侄子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葛浩文、季红真、林贤治、叶群、章海宁诸位写的传记。紧够了,大部分高校现代文学专业的硕士论文,参考文献也差不多是这样。当然,于坊间写萧红传挣钱的、骂萧红博点击率的写手,这也是一份必读书单。
倘我是匿名评审或答辩委员,或许会给《黄金时代》一个“治学严谨”的评语。它不仅小心到每一句对白、每一句旁述几乎都是直接引语,萧红史料中几乎所有的、为研究者或八卦派喜闻乐见的细节,它都没有漏过。哈尔滨的大水,商市街的苦中作乐,牵牛坊的朋友欢聚,上海与鲁迅的初见,萧军历次出轨与情变,两个儿子或送人或夭亡,乃至武汉文协的过道地铺、宜昌码头的倒地不起、重庆寓所的不别而行,最后是香港倾城中的挣扎与伤逝。“二萧分手”这个高潮,影片甚至排出了萧军、端木、聂绀弩三方不同的说法,而未加任何判断。同学们,你们应该好好向李樯编剧与许鞍华导演学习。
我还要赞赏的,是《黄金时代》对细节的铺陈,这是另一部萧红传记片远不能及的地方。有人说这部影片是“舌尖上的民国”,又有人嫌它拿这么多镜头拍穷街陋巷,让鲁迅梅志与萧红大谈穿衣之道,其实这正是电影的好处。除了用影像,我们还怎么还原那个时代?而镜头应该对准的,是风云变幻还是日常生活?香港前辈导演李翰祥曾分辨道:“大陆演员是在镜头前演戏,香港演员是在镜头前生活。”这话推及两岸的导演,也大致可行。回想《花样年华》对“食物”与“衣裳”的浓笔重彩,大致可以勾画出“港式文艺片”的重心何在。
不是说《黄金时代》在史料细节上无瑕可指(那我还怎么当评审委员?),我记得的槽点,比如鲁迅在灯下首次批阅《生死场》的手稿,那时这部小说的标题是《麦场》(或说未起名),后来才因胡风的建议改作《生死场》,手稿封面岂能就有生死场这三个大字?又如王志文将鲁迅话里“作为倒过去的资本”的“倒”念四声,其实该念三声,是“倒向”之意。另外有些细节改动明显是有意的,如宜昌码头上扶起待产萧红的,骆宾基记作船工,影片改为拄着双拐的伤残军人,是否要借此展现萧红与抗战的微妙关系?
论文是写给同行看的,不是大众读物。这也是我对《黄金时代》的印象。一边会心地瞧着银幕上各位演员顶着熟悉的名头,熟悉的形象,说着那些熟悉的话,我一边在担心:这部电影怎么让小白们看下去呢?有多少人会读完十几本书再来看这部电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黄金时代》算热闹么?我已经看到有媒体人在朋友圈里抱怨此片“难看到宇宙尽头”了,不知“全国文青拼命”(另一媒体人评语)能否给《黄金时代》一个合理的票房?
票房从来高难问,还是回到我的舒适区。之所以倍感“熟悉”,一半是缘于史料与作品的熟悉,另一半,在压力山大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方向,有一句评语是我和我的同学们无比熟悉的,那便是“被史料压垮了”。这话的另一种说法是“不会写文章”。研究生们被要求在史料方面“竭泽而渔”,花费大量时间在史料的搜集与梳理上,最后丢出来的,如鲁迅评郑振铎的文学史:不是史,只是史料长编。堆砌史实,面面俱到而无所见地,即便是论文,也不是好的论文。
《黄金时代》从剧本到表演,都相当的“收”,对于中国电影喜欢画公仔画出肠的低智化倾向,或许是一种反拨,但用来呈现一位人物而不是一个故事,却造成了明显的失焦。“为什么要拍一个脑子不好的女人?”也难怪会有这样的疑问,萧红原本是一个不世出的文学天才,她和沈从文一样,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人生路线充满不确定性,际遇往往随时俯仰,因人而异。他们都是用生命写作的那种人,后世对他们了解与研究的兴趣,也正是建立在他们作品的价值之上。电影当然更适合书写传奇人生,而非探寻作品意义。但以精神为志业的作家,他们的灵魂会呈现于他们的作品,也会投射于他们的人生。如果不能表现出这一点,萧红就只是一个神经质的怪女人,“情商极低”。散场后,我们讨论到这一点:
“如果你之前不了解萧红,你会因为看完这部电影而爱上她吗?”
“不会。”
这就意味着,电影只会是一种叠加,而非改变。研究界、史学界、情感界……关于萧红的争议历来多有,而看了《黄金时代》,也只是喜欢她的人仍然喜欢,不喜欢她的人或许更不喜欢。可是电影与研究的区别在哪里?电影是不是应该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萧红,让不了解不理解她的人,感受她的人生困境,领会她的人生逻辑,获得一个书本中得不到的萧红?
片方宣传语说,许鞍华导演用她的温暖中和了李樯编剧的残酷。许鞍华的确是温暖的,像《女人四十》里的争执与和解,父,子,媳,每一方都让观众体会到他/她的为难与温情,更别说《天水围的日与夜》与《桃姐》了。但在《黄金时代》里,许鞍华像一个无所作为的速记员,只是将镜头语言与演员表演,处理得含蓄平和,却任由纷纭的史料,将人物(特别是萧红)压成了扁平。
萧红、萧军、端木这个三角关系,无论是当时还是日后的舆论中,端木都处在绝对的弱势。按照胡适提出的箭垛子理论,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大有值得探寻的裂隙。但《黄金时代》似乎受到主流说法的影响,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端木蕻良的丑化。西安那场戏,聂绀弩与萧军一同回来,端木跑到聂的房中,给他刷衣服上的尘土。这个细节出自聂绀弩的回忆,但聂也只是说“他低着头说:‘辛苦了!’我听见的却是,‘如果闹什么事,你要帮帮忙!’”而影片却让端木自己说出了“如果闹什么事,你要帮帮忙!”这句话,坐实了端木面对萧军的“畏惧,惭愧”,在这一点的处理上,《黄金时代》比充满偏见的聂绀弩偏见更深。
二萧的分手,在萧红的生命史里有着象征性的意味。《黄金时代》不是没有碰触到这一点,但始终未能有更深的推进。萧红为什么对朋友们都是“萧军党”如此介意?为什么反复强调“只想安静地好好写作”?她又为什么在余下不多的生命里写《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和《马伯乐》?电影中的碎珠,始终没有串成一条线。包括最后借舒群之口评价萧红“逆向性自主选择”,都很难让观众感觉到这里面的意识冲突,并非只是男女情变那么简单。
萧军萧红不和,几次欲离难离,朋友圈里众所周知。但为什么他们仍然强烈地希望二人在一起?聂绀弩近乎粗暴的干涉,胡风相当严厉的批评,朋友们拒绝参加萧红与端木的婚礼,是仅仅因为萧军讨人喜欢,而端木惹人厌恶?
我想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聂胡的批评都比较含蓄,而另一位萧红十八岁认识的好友高原,刚从延安归来,在武汉碰见了寄住在文协总会过道上的萧红,他的批评是如此的直白与严厉:
“我批评她在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上,太轻率了,不注意政治影响,不考虑后果,犯了不可挽回的严重错误。”(《离合悲欢忆萧红》)
这真是吓人的罪名了。这里面有什么超过男女关系的“政治影响”、“后果”,以致是“不可挽回的严重错误”呢?联想聂绀弩说的那话:
“萧红,你是《生死场》的作者,是《商市街》的作者,你要想到自己文学上的地位,你要向上飞,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二萧是东北流亡作家,而且是被左翼旗手鲁迅一手发掘的,以他们的文坛影响力,堪称左翼阵营的金童玉女。因此,他们在一起,是有“政治影响”的,二萧的分手,绝非只是两三人之间的小情小爱,而是组织密切关注,有所期许的。
萧红当然不会感受不到这种压力。但是她不愿意屈服,就像她不愿意过丁玲那样的生活,不愿热血冲动地打游击,也不愿写组织希望她写的文字。她决然嫁给端木,不惜远离抗战后方的中心重庆,在相对边缘的香港孤独着,用笔追忆遥远的童年,这是从人生到文字的抗争与独立。这一点,识她未久的骆宾基是有感觉的,因此在《萧红小传》里这样写:
“十一时,萧红终于掷下求解放的大旗,离开了人间。”
“求解放”,这才是对萧红一生最好的写照。在她的软弱,她的冲动,她的悲哀下面,始终有一颗倔强的心在跳动,不甘去“奴隶的死所”。
我隐隐地感觉,《黄金时代》碰触到了这些东西。如征途中(多少有些突兀)的批判托派汉奸,萧红与丁玲的相对无言,萧红与萧军关于打游击还是写作的争论,还有片尾对《呼兰河传》的引用:“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些说的当然是萧红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对“组织化”的疏离。也正是到了“二萧分手”之后,汤唯饰演的萧红才偶尔显出了她的活泼、顽皮、不羁的一面,可是,这些片断未能与前半部的逃亡、流浪与突围形成有效的呼应,萧红的形象仍然不够鲜明,她面临的时代困境(“娜拉走后怎样”的诘问),她贯穿一生的追求(包括被视为伊之原罪的依附男性、放弃新生儿,都与此有关)也便很难让观者有深入的感受。《黄金时代》,终于是一篇被史料压垮了的论文。
散场后,我笑道:“出了这部电影,最高兴的该是你们教现代文学史的老师吧?上课放一遍就好,省得讲萧红了。”
“三个小时?哪儿有那么长的课啊?剪剪还差不多。”

 7 ) 萧红先生的世界

看过《黄金时代》,不能说不好,然而心里总有点憋闷。回去翻出《浮出历史地表》来重读,又去问戴锦华老师对这片子如何看法。或许是我对萧红有些一厢情愿的幻想,然而总觉得她是有大气魄的,不该这么可怜。

戴老师回答说,萧红原本是大天才和小女人的混合体。电影是认真做了的,只是她一直觉得许鞍华与萧红气场不合。

或许真是如此吧。许鞍华所一直关心的那些问题,以萧红这个题材来说,多少有些体例不合。萧红始终需回应她那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而许或许更多是在回应这一个时代。

电影让我们看到的,是在大时代中无处安放自身的个人,是女性写作者在爱情上的惨烈。这也确曾经是历史上真实的剧目。然而,借用《浮出历史地表》中的表述,精神生活与肉体生存,想象与现实,温暖与冰冷,构成萧红的两重世界——是“大鹏金翅鸟”高高飞起的天空,与被囚禁的“奴隶的死所”。电影中的许广平叹息:“萧红先生在写作上相当英武,只是……”只是这英武的大鹏金翅鸟的天空,电影并未让我们看见,于是只能交给萧红的读者去脑补——不知道占电影观众的几分之几。由两重世界坍缩为一重,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降维呢?

我在银幕上看到《呼兰河传》中描绘的场景,一瞬间很是感动,尤其看见祖父的草帽上插满了花,看见卖粉条的人在院子里晒着亮晶晶的粉条。然而呼兰河镇不仅仅是萧红终生未愈的心理创伤起源的场所,就像百草园不仅仅是鲁迅童年生活的记录档案一样。那是一个文学的世界,一个无限丰富且美的大境界。在那世界里我第一次认识萧红,于是一厢情愿将她视作我的女神与女英雄。这份神性与英雄性,是身为作者的萧红的创造物。而同样身为作者的许鞍华,则执着于探讨卑微的世俗生活中那一点点让人死不瞑目的东西。是气场不合,是水土不相宜的年代,或者文学与电影作为不同的媒介?许鞍华与李樯,加上汤唯,都可算作优秀的作者。他们能够懂得萧红,只是少了萧红先生的英武。

 8 ) 《黄金时代》的时代究竟是什么?

《黄金时代》和《一代宗师》很像:标题很大,不肯把自己老老实实简单定位成某位历史人物的传记片;叙事很细碎,或许是因为他们坚信“平淡之中见真情,明星也是老百姓”;台词有亮点,前者是把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记中的句子一支支捋下,插在人物头上,后者则留下无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金句。

以上是昨晚我在煎熬中看片的第一体会。

昨晚在宝山万达看的提前场,放映后有明星见面会。三个小时的电影看得我肠胃煎熬,后排的汤唯粉丝响亮地嗑着瓜子,瓜子皮洒落一地。好容易捱到结束,再等明星出现。汤唯、田原都漂亮,冯绍峰、朱亚文也端得是明星范儿。提问环节,我得到了提问机会,强压砸场子的冲动,问出一个“你们觉得你们和角色有什么契合点?”的问题。明星们不知所云的回答,让我觉得自己在苦苦求索的,不过是一只车库里的隐形喷火龙。

回到电影,电影的细节不想再刍议。批评它细碎,可以反击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批评演员塑造差,可以反击说“这是间离效果”;批评节奏、批评编剧...总好像在替没批评到的其他部分开脱。

若我警醒自己保持恭敬,我会说:这片儿的导演、编剧、演员努力了,看得出。若我稍一放肆,我就得说:这片儿的导演、编剧、演员压根没有理解自己试图表达的命题。

王家卫把《一代宗师》拍成了一代打架唯美、在个人感情与国仇家恨间纠结的金句发明大师,许鞍华把《黄金时代》展现成了一群服装极尽精细、旅程踏遍全国的俊男靓女,哪怕考虑上萧红的“黄金时代”是“笼子”里的,那笼子也不过是病和穷。

明明把时代命题的牌坊竖了起来,却极尽投机取巧之能事,竟以为用服饰、对白、生活细节的真实就能铺陈出时代感——这难免说明,电影的制造者,根本就没有理解时代是怎么回事。

时代应该是一种控制感。它是系在人物四肢上看不见的线,不是人物服饰上看得见的花纹针脚。它让人物产生,摁着人物的头曲曲折折地走,直到灭亡。

时代应该是一种强力的逻辑,它能解释一个东北地主家庭的闺女为什么异想天开追随表哥逃到北平求学,也能解释一名著名女作家何以刚过三十就死于日本控制下的殖民地岛屿。

时代不是呈现,它不是告诉我们这些过往的事情究竟是怎样——二萧分手的罗生门?

它得告诉我们,这些逝去的人、事、物,缘何被时间定格成了如今的样子。

这个问题很难,但不容躲避,特别是当“时代”这个词已被豪迈地写在标题中。你可以寻找角度去回答它:写孤儿的狄更斯,写老处女的巴尔扎克,写婚嫁的简·奥斯汀,写通奸的王小波,甚至写《呼兰河传》、《生死场》的萧红本人,都交出了他们的答卷。但对于这部《黄金时代》来说,编导演三方都像是裸考的学生,并且宁愿贿赂考官博得同情来通过考试,也不愿直面考题,献上自己脑中(或许可怜的)所有。

逃避回答会造就最糟的结局:纵使许鞍华、汤唯甚至萧红,这些名字本身,便可赚得太多宽容和同情。但从回答“时代”命题的角度来说,哪怕是《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都足以各扇此片五个耳光。

 短评

刚看完《黄金时代》的首映,许鞍华,汤唯,萧红萧军,鲁迅,那个时代,期待太大,反而觉得有些落空。要讲的故事太多,叙事反而让人觉得不连贯,我作为那个时代的热切爱好者尚有此感,不知道不了解时代背景的外国观众们,是否会觉得boring呢。并且一开始当萧红自己说自己享年31岁的时候,我觉得真是穿越

7分钟前
  • 符小呆
  • 还行

真的是一部很难评价的片子。如果是为了许鞍华的情怀、技巧和节奏把控,我愿意给五星,但是李樯这个编剧实在太掉价了。大量第三人称甚至第四人称介入故事几乎把所有希望投入进去的观众硬生生推出来,全程间离,大量叙事把影像空间压缩得不剩什么了。从这个角度上,生编都比大段史实空缺叙述填满要好。

1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

本片所呈现的高度理性及其节制无疑是许鞍华作品最风格化的标签。这不是一部通过剧情推动、复现历史和情绪卷入来迎合观众的通俗传记片,却是一部运用间离效果、叙事视角和表演层次来捕捉微妙的实验艺术片,加上摄影、配乐、收音、服饰等各种细节的拿捏,让我在三个小时里享受到了太多乐趣。香港【the sky】广州【UA花城汇】

13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很大胆的尝试,虽然前20分钟很不喜欢这样的叙事体,但后面情怀打开后也不免觉得适合追忆。印象最深的是丁玲跟萧红谈她从作家到革命斗士的转变:郝蕾和汤唯抬起头,从摄影机里注视着观众的眼睛。设计得最棒的一个镜头,同时演得也是最漂亮。《呼兰河传》中祖父过世后就该结束了,萧红的那段话收尾即可。

15分钟前
  • icebloom
  • 推荐

看《黄金时代》,感觉像看着萧红替我们每个人在这世上走了一遭,然后,死了一次。萧红死的那一下,汤唯演的特别好,她整个人佝偻在病床上,窗外是破碎的山河,窗前是潦倒一生的女作家,她平静地等待着,看着,想着,然后突然就那么委顿下去,丧失了所有的生气。有所欲者有所迷,有所失者有所得。

1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那些说此片是探索和创新的人应该多看看“阮玲玉”:同样是不幸女性传记,李樯的剧本只敢把历史的缺页空着,最后完成的还是整本流水账。伪采访手法更加无法和“阮玲玉”使用演员视角来复述和增加人物深度相比。最后请告诉我——萧红(除得肺结核外)到底不幸在哪里?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从这部戏开始,汤唯正式传承了巩俐的名分,成了中国21世纪文艺片一姐.其实这部戏的配角,也是相当出彩.细腻的袁泉,生动的郝蕾,还有如此传神的王志文.这部戏的薄弱点在剧情,劲爆点在氛围.这几个演员找得太好了,就连冯绍峰我都觉得进入了气氛.

27分钟前
  • 推荐

拍成了被嫌弃的萧红的一生,汤唯就差说生而为人对不起了…感觉编剧完全放弃理解人物了,在没有想像力的同时又脑洞奇大,全程槽点。

29分钟前
  • Seashell这样啊
  • 还行

#威尼斯电影节#看完片子,放了一周。从叙述语言来讲,Ann无非是运用了“罗生门”的手法,那个年代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无人知晓,所以他,她,他们眼中的萧红一一登场,留给了观众去判断和选择,这无形中增加了参与和思考,也是导演的一种尊重。郝蕾的丁玲,朱亚文的端木,王志文的鲁迅演得好。

34分钟前
  • 屿山
  • 推荐

1. 伪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有新意;2. 清楚表现了作为一个人的萧红是怎样的个性--固执、激烈、柔软和黑暗之痛;3. 对作为作家的萧红暧昧不明,多采取侧面评价手法,结尾的盖棺定论是大败笔;4. 汤唯的气质与萧红的激烈生命力有差异,郝蕾反而更为合拍;5. 许鞍华对复杂视角人物的把握缺乏力度,剪得涣散。

3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如果有人问我推荐不推荐这电影,我也不好说,我必须得承认这电影并不适合所有人观赏,如果你是那种觉得一个黄瓜必须要开一朵花,接一个瓜的人,那就别去看了,如果你是那种能接受它愿意开花就开花,愿意结瓜就结瓜的人,如果不愿意,你也不会责备它的人,那就不妨去看看

44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连许大妈都来拍电视剧了。看完出来,只能很不敬的庆幸萧红只活了31岁,要是七老八十的话,我都不知道要这样熬到何时才能散场。这编剧真是婆妈。

4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惊喜之作。题材相当棘手,能够拍出这样一部不讨巧的、如此完整、妥帖、严肃的作品,在当今华语院线片堪称一个小奇迹了,演员都算适度,很感人。批评固然需要,但影评界一片踩实在令人失望。

50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编剧极差。对观众说话的处理(叙事与评论混杂)失当,做成伪纪录片或是更好选择。把萧红拍成了被自由的弱女子,其余人物平板无趣,惟鲁迅和锡金尚可。文学台词在电影中之违和。画外音之赘。电影语言缺失,或陈词(蜡烛灭了)。但总之,许导毕竟是有野心的失败,好过那些一心想赚的电影。

51分钟前
  • btr
  • 较差

陌生化的尝试在现阶段的中国电影中是非常少见的,对于刚刚培养起来的院线观众而言,必定是过于先锋了。这就好像撑杆跳一样,有一个人成绩一直是两米,他跳过了两米就可以拿第一,可是他挑战两米二,失败了,于是等于没成绩,这跟那些永远跳不过两米的人是不可一概而论的。电影需要探索,而探索有风险。

55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这是一部很不“电影”的电影,像散文诗,像先锋话剧,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女人在你耳边呓语。许鞍华此次的尝试无疑是令人震惊的,从故事形式,结构安排,时序处理,直至赋予摄影机的意义都是格外反常规的。而最特别之处在于明明时刻运用着间离手法,却依旧让人有强烈的带入感。我给满分!

58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力荐

我觉得我通过这个电影爱上了冯绍峰,汤唯靠气质取胜,as always. 爱情就是两个人理直气壮的走在街上。

1小时前
  • 二顺
  • 推荐

要看到影片做的一些不同的尝试。没有上帝视角,而是以萧军、白朗、丁玲等不同当事人的讲述,以伪访谈的方式。通过他们的作品,书信,回忆录各种方式拼出一个萧红,好像史料的汇集,让影片更有真实感。即大家说的舞台味、间离。或者也是这个原因,过度的客观让影片太陌生,观众无法代入,也就缺少触动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正如网友调侃的“被嫌弃的萧红的一生”,电影本身在遭受同样的命运。无聊、睡着,看不懂,类似声音一直充斥在周围。昨天自己去看,却发现电影在风格手法上的主观前卫与内容上的客观平和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不禁感慨,有些电影,你只配错过。为什么有些人不懂什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无知呢?

1小时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最好的时代,最好的那帮人,这是属于文豪们的黄金时代。许鞍华的这部先锋实验片,注定评价两极化。爱的爱煞,厌的厌炸。

1小时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