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

记录片加拿大2002

主演:Jacobo Arbenz,Mike Bradley,Arthur A. Busch

导演:迈克尔·摩尔

 剧照

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7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8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9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5 02:33

详细剧情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摩尔通过与南方公园作者Matt Stone、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乐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动,逐步揭示出科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和美国高暴力犯罪的根源。

 长篇影评

 1 ) Bowling for Columbine随便说说

    1, 这是一部2002年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为历史上最佳纪录片的电影。在嘎纳,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13分钟。我对摩尔那肥胖臃肿的样子很有好感,也喜欢他采访时候肆无忌惮的腔调,这一切让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文化顽童。我喜欢聪明的,有文化的孩子。他的电影充满了鲁迅式的“顺击一枪”,攻击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诸多方面。以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和科伦拜恩高中屠杀案为引子,他发现美国社会自911之后,恐惧已经成了美国人红细胞的一部分通过血液流遍了全身,深刻影响着美国人的思维和行动。外在上,表现为强烈的妄想症。而在恐吓美国人以及美国人受到恐吓之后开始自我恐吓的过程中,大众媒体功不可没。面对严肃的话题,摩尔没有轻易放弃诙谐,并不停的追求刺激,结尾不出我意料的没有给我答案,是的,表明态度就可以了。

    2, 关于自由。摩尔在2003年的oscar颁奖典礼上言辞激烈,宣称:Mr.Bush shame on you。他甚至写过一本叫《笨白人》的书,在书中痛骂自小布什是“贼头”,并主张应该派遣军队、发射飞弹来驱逐这个贼首。他在书中还宣称“美国已经偏离了应走的道路,并处于无知愚蠢的状态。”摩尔为什么可以在大庭广众公开攻击总统呢?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个国家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你能说出你想说的。所以我说了。”因为说话的权利是受宪法的保护的,因为说话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言论自由是自由的一种,自由是天赋的权利。根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美国的公民持枪是合法的。这是对个人自由权力的尊重和保护,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指定宪法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政府的可怕,它很可能会滥用自己的权力而从民主走向专制,进而妨碍人民的自由。用林达的话说就是“总统是靠不住的”。所以,美国才会有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而保护人民自由权力不受侵犯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人民的持枪合法,这意味着当政府走向专制,开始侵犯人民的利益的时候,人民有权力并且可以实际上用武器进行反抗。摩尔运用言论自由的权力来批判自由的基础,一个悖论?

    3, 关于客观。我知道有个名号叫“新纪录电影”,它肯定了以前经常被否定的在纪录片中使用的“虚构”的手法。摩尔的这部电影也招到了广泛的质疑,认为个人色彩太过浓厚,摩尔作为片中人物带领观众走进其所要展示的世界,他的声音充满了暗示和诱惑的力量。他在片中带领哥伦比亚的受害者去K-MART讨还公道,对NRA主席拜访之后将6岁女孩的照片留在主席家中这样对个人立场的一再申明,无疑让不少人对其影片的客观性产生怀疑。但是,这是个何其混乱复杂的世界啊。所谓的客观冷静,缩在摄像机之后透过冰冷的镜头真的能够捕捉到所谓的真相吗?那么,那一排排在小学门口做现场报道的记者先生们,他们知道了什么?他们浮光掠影式的程式化报道真的能够逼近事件的真相吗?如果纪录片真的要求绝对的客观,那么要将影片的作者置于什么样的地位呢?纪录片的生命和力量在于真实,但是真实就是所谓的“摄影机式不会说谎的”,还是应该追求思想形态和意识上的真实?“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这是讨论纪录片的潜在前提。因为它永远记录的是现在,缺乏历史的参照和纵深,因而是局部而肤浅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借助理性的光芒来照亮尚未被认识清楚的事件呢?我倾向于创作者的介入,虽然同时我们要警惕他用自己的观念玩弄曲解真相。

    4, 关于恐慌心理。谣言的传播以及群体心理在这个社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我现在正在阅读思考的问题,希望能写个长一点的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我已经写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我们在指责媒体的公德心何在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普通民众在恐慌以及制造恐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呢? “议员们都是好人,但罗马元老院是野兽”,个人也许是理性而富有智慧的,但是,但社会的原子——个人聚合成为集体的时候,那种癫狂应该说是接近病态的。并且,这种癫狂传染性极强。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10881515.html

 2 ) 大国的恐惧


——《克伦拜恩的保龄》是第一部让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第四遍的纪录片。尽管我已经爱了很多人,我还是爱上了麦克·摩尔。

在密歇根,几乎任何人都有接触到枪的机会。一个瞎子可以拥有枪,为了有趣可以让一只狗扛着枪,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开户可以赠你步枪,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K-MART零售店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子弹,有责任的公民加入国民卫队还定期组织射击练习。
老影帝查尔斯·赫斯顿也是全美枪支持有者协会主席说,他家里摆着一支上膛的枪,是他在享受由一群打下这片江山的老白人所指定的法律赋予的权力。
国民卫队说,没有人能保护你和你的家人,除了你自己,难道你要指望警察么指望政府么?
片中主要涉及的三个惨剧都发生在密歇根,来自国民卫队的特瑞·尼古拉斯和提墨西·麦克怀恩制造了1995年的 俄克拉玛大爆炸造成168人死亡,克伦拜恩高中的两个男生枪杀了16名师生,一名6岁的男孩在舅舅家拿到了一把手枪带到了学校枪杀了另一名六岁的女孩。

1

在克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后,查尔斯·赫斯顿来到发生惨案的城市,激情四射地强调每个美国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利。人们则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大屠杀发生的原因:重金属文化,暴力影片,父母,电子游戏,南方公园(看画面上说这话的人貌似是个神职人员,看样子Matt Stone和Tray Parker真是吓到他们了),电视,娱乐节目——不过最多的指责还是针对大吼“上帝根本不存在”的玛丽莲·曼森,因为凶手听他的歌。 当他两年后回到丹佛开演唱会的时候,摩尔跟他谈话了。虽然我不怎么听他的歌,但是被他的言语迷倒了,妖人果真是有妖气的。
公众责备他的理由是,不是每个看凌志广告的人都会买凌志车,但是总有一些会的。
曼森说,我明白为什么会挑我出来做靶子,我的形象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电视里作宣传是很容易的事。我是所有恐惧的源泉仅仅因为我只是说我想说的做我想做的。随之而来的两个副产品就是谴责娱乐节目中的暴力和武器监督制度,多完美的竞选纲领!这样就莫妮卡·莱温斯基和那个轰炸其他国家的总统之间的事情就没人关心了。我只是个唱摇滚的歌手,谁的影响力更大一些呢,玛丽莲·曼森还是总统?我个人希望是我自己,但应该还是总统的吧。(克伦拜恩大屠杀这一天,美国在科索沃投下了最多的导弹),我认为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没有人说总统对这起流血事件也有影响,媒体也不会这样报道的。因为当你看电视,看新闻,你只应该感到充分的恐惧,洪水,艾滋,谋杀,然后广告时间来了告诉你请买宜家买高露洁,你口气不好就没人离你,你有疹子就没人愿意干你,这些都是恐惧和消费的宣传,这一切只来源于一个思想就是让所有人保持恐惧,这样他们才会消费,我认为,是时候减少这种做法了。
摩尔问他,如果你和哥伦比亚中学里面的人交谈你会说些什么呢?
曼森说,我什么都不会说,我想我更应该好好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是没人做过的。
在两个克伦拜恩事件中的幸存学生与摩尔的合作下,K-MART宣布在将三个月停止销售武器弹药。


2
两个凶手在制造惨案之前去打了保龄球,这有什么寓意么?掷出保龄,瓶倒下,这个动作也许正是开枪,受害者倒毙下的慢镜头预演。
可摩尔说,慢着,其他国家也有保龄球。被视为哥特之乡的德国,有很多玛丽莲·曼森及其拥蹙者;在 法国也能看到同样的暴力影片,暴力游戏则产自日本;如果说是因为家庭破碎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碍,可英国的离婚率比美国高许多;如果说是因为贫穷,加拿大的失业率是这儿的两倍呢;还有人说这与美国的血腥历史有关,可德国,日本,法国,英国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过大屠杀。可这些国家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都不足美国的零头。又有人说因为在那些国家不太容易搞到枪。
于是摩尔来到了加拿大的温莎城,这儿与底特律隔河相对,有40万人口。在过去三年中这个城市只发生了唯一一起谋杀案,是一个从底特律来的家伙拿着一支从明尼苏达偷来的枪干的。
在加拿大,没有贫民区,没有种族歧视,每个人都能得到免费的医疗,家家夜不闭户。这里是天堂么?
无所事事的青年人翘首等着好莱坞出的血腥片,失业率高达8%-9%,种族构成复杂,3000万公民中大约有700万件武器,在沃尔玛,弹药你想卖多少就能买多少。跟美国很像的嘛。

准备充分,摩尔向查尔顿·赫斯顿的大别墅进发。

3
当六岁的小卡拉死在同学的枪口下以后,枪支协会的人也发怒了,他们十分希望把这个六岁的男孩在高高的树上绞死而没有人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这个男孩来自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他的妈妈为了不被动地接受救济而每天坐很久的车去打工,为富人端饮料,她没有钱付房租正被迫要搬家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哥哥家,于是就有了惨剧的发生。
像上次一样,查尔顿·赫斯顿又在惨剧发生后来到当地继续他的演讲。就像他不应该去这些悲伤弥漫的城市一样,这次查尔顿·赫斯顿也不该放摩尔进门的。
这个西方白人男性中心主义者的每一句托词都被摩尔孔武有力地反驳了。他败了,他无言以对了,最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摩尔把小卡拉捧花微笑的照片摆在赫斯特的豪华庭院里离开了。

4
中间有段讲述美国历史的动画,听配音很怀疑是Matt Stone和Tray Parker做的。

因为害怕受迫害他们来到了美国,因为害怕印第安人就只好把他们全杀光,因为害怕失去自由开始杀英国人,因为害怕工作他们从非洲买来了奴隶,因为害怕奴隶他们发明了不用重复装弹的手枪, 奴隶制废除后因为害怕黑人又成立了3K党,当3K党被定义为恐怖组织后他们又成立了全美枪支所有者协会,当黑人可以做公车前部时他们开始恐慌,搬到郊区安上三重门锁买上两亿武器来让他们保持安全感。

以前上犯罪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说,攻击性强往往都源于内心的自卑和恐惧。这话用来说美国,还真不错。
要是这么说,我们中国人的得过且过和委曲求全就来源于内心的夜郎自大和无所顾忌,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3 ) 纪录片的制作方法

周三选修课上看到的这部影片,老师极力推荐,将之奉为纪录片之王。虽窃认为老师的评价有过于主观之倾向,因为早期的那些纪录片如《意志的胜利》等已经在本人心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但是不能不说这部片子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纪录片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征。
1. 有明确的线索把故事或者导演的推理给串起来。反面教材我认为就是早年中央电视台拍的那部《望长城》,当时说要和日本拍的长城纪录片一比高下。整部片子选取的主题太大了,没有具体的落脚点,飘飘然也。
2. 身为导演兼演员的摩尔本人让人心生敬意。就像《监守自盗》里面的提问者一样,摩尔在《科伦》中对许多受访者的提问十分犀利,指戳要害,感觉很多受访者都快要毛了。也就是这样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能够把一个问题调查得这么清楚吧。
3. 配乐和画面搭配得很好。在讲述美国的“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那一段,音乐的节奏不断变快(与其说是音乐,还不如说是心跳声),画面的剪接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让人确实感觉到了危机带来的压迫感。
4.整个纪录片的节奏把握很好。这也是几乎所有美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共同点,不像很多中国片,平淡地要让人睡着,醒来发现还没有演完。个人觉得纪录片的节奏安排和演讲的节奏安排有着同样的套路,一是要不断的设置“唤醒点”,把聚精会神了一段时间而开始分神的观众拉回到你的电影或者演讲上面;二是可以在某些时点突然改变或者来回切换影片的节奏和格调,注入新鲜感(比如在访问电视片制作者的时候,摩尔问到为什么不制作一些“商业罪犯”的节目,这个时候可以感觉到气氛比较压抑,受访者有很大抵触心理,摩尔在剪接的时候故意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诙谐的抓捕商业罪犯的场景)。
5.理性与感性结合。既要能用煽情的手段和镜头来感染观众,达到催人泪下或者鼓动屁民的效果,又要用理性的分析、逻辑的力量来说服观众,让观众相信这个论点。
最后说一下,认为本片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就是摩尔将6岁女孩的遗照放在步枪协会会长家里,然后无奈离开的镜头。

 4 ) 全场鼓掌13分钟,这部震撼人心的高分片,改写了戛纳历史!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哥伦拜恩高中。 两名高中生,分别名叫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 他们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随即自杀身亡。 这起事件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前,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案。

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中的13位受害者

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详细讲述了这起震惊美国的校园屠杀 ——

科伦拜校园事件

这部纪录片荣获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豆瓣评分8.6。 此外,它还获得了法国奥斯卡凯萨奖”最佳外语片“、以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此片在戛纳放映时,得到了观众长达13分钟的起立鼓掌,并提名金棕榈。 这也是戛纳46年来,首部参与主要竞赛单元的纪录片。 但由于此片实际上跟戛纳国际电影节任何一个单元的分类都不太符合,因此评审团为此特意设立了一个“戛纳55周年纪念奖”给它。 在这部纪录片里,摩尔走访了科伦拜高中所在的科罗拉多州,寻访这起血腥惨剧背后的原因。

导演/编剧: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

导演迈克尔·摩尔,是出了名的批评政府专业户。 他的视角,总是落在最犀利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上。 多以时事政治事件为题材,其风格是敢于直接质问当权者。

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令人不寒而栗之处在于,它是在周密计划和充足准备之下实施的屠杀。 1996年,埃里克·哈里斯在美国在线(AOL)建立了一个个人网站用于存放游戏关卡档案。 而1996年年底,该网站开始教导他人如何恶作剧、以及制作爆炸物的教程,并记载了很多他和克莱伯德以此恶作剧的过程。 到了1997年初,在博客中显现出哈里斯对当时美国社会越来越多不满。

埃里克·哈里斯

在接近枪击事件的前夕,哈里斯也在网站上记录了自制炸弹过程,以及累积的枪械弹药数量。 并附上了一份“射击名单”,记录那些他想杀害的人。

迪伦·克莱伯德

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在校园集体照中摆出了射击动作。

左上角二人摆出射击动作

1998年1月30日,哈里斯和克莱伯德两人,由于偷窃电脑零件而被逮捕。 两人在被从精神治疗中心释放后,开始在博客中记载屠杀计划的准备过程。

博客显示,两人计划进行一次,与1995年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同样规模的爆炸。 同样,也包含了如事成后逃跑至墨西哥,在丹佛国际机场劫持飞机,飞往纽约市撞击大楼的疯狂计划。

两人也拍摄了,他们非法囤积的爆炸物和枪械弹药。 这些录像带显示,他们如何巧妙地将武器库藏匿在家中,且不被发现。 其中有一些录像带,还记录了他们在附近山丘进行射击练习的镜头。

两人原本的计划是—— 在校园自助餐厅放置炸弹,并埋伏在大门口。 当炸弹爆炸后,射击所有慌张逃出的人,并接着攻击学校周遭住宅区那些,因为爆炸而跑出门看热闹的人。 但这个计划,因为炸弹没有成功引爆,而被迫临时更改。

在一段录像带中,两人一起向他们的家人道歉。 埃里克在录像带中,向心爱之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并希望她理解自己。

哈里斯在学校年鉴中的照片

在攻击的一个月前,哈里斯和克莱伯德非法取得了一把英特拉泰克公司(Intratec)生产的TEC-DC9自动2、一把Hi-Point公司生产的9公厘半自动卡宾枪、和两把散弹枪。 他们还将散弹枪的枪管给锯短了(能增加杀伤力并更易于隐藏),他们根据网上的炸弹制作教程,制作了99个各种设计和规模的即时引爆装置。

Dylan 使用的TEC-9

由于两人的年纪,他们取得的全部四把枪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 克莱伯德说服一个较年长的朋友,替他们购买卡宾枪和两把散弹枪。 在取得枪械弹药的过程中,两人一共违反了高达21条联邦、州、和地方的法律。

1999年4月20日,星期二上午11:00,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各自驾车前往科伦拜高级中学。 在距离学校半英哩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小型燃烧弹。 炸弹被定时在上午11:14分引爆,计划以此处的爆炸,来转移紧急人员的注意力。 炸弹确实引爆且引起了小规模火灾,并在稍后被消防人员扑灭。

两人接着进入校园自助餐厅,放置了两个装有20磅(约9公斤)丙烷炸弹的行李袋。 摄像头拍摄到,炸弹有足够的爆炸威力以摧毁整个自助餐厅,并能让图书馆塌陷。

安置炸弹后两人回到车上埋伏,准备在炸弹爆炸后向所有惊慌逃出学校大门的人开火。 然而,安置在餐厅的炸弹引爆失败。 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在停车场会和,取出装在行李袋和背包里的枪械,一同走向自助餐厅。 他们前往西边大门的阶梯顶端,那里是整个校园最高的地方。

上午11:19,一个目击者听到哈里斯大喊:“上啊!上啊!” 接着,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就抽出他们的散弹枪,开始射击人群。 随后进入图书馆,继续杀害无辜学生和教员。 二人于上午11:42才离开图书馆,结束了这场血腥的屠杀。

网民模仿二人造型拍摄的照片

离开了图书馆后,他们走下楼梯进入自助餐厅,在那里他们被监视器首次拍摄到。

枪击案现场的监控画面,完整视频为FBI和当地的司法部门保存。 没有对外公开,避免引起模仿。 (即便如此,后来很多枪击案还是受到科伦拜校园枪击案的影响。) 下午12:02至12:05间,两名枪手再次进入图书馆,透过窗户向外面的警方射击,但都没有击中。 接着,他们走到靠窗的书桌区,在那里二人举枪自杀。

网民模仿二人造型拍摄的照片

这起屠杀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也引起了有关美国枪械政策的争论。 不少人因此开始关注校园霸凌现象,以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甚至还有了一批脑残粉。 有人将他们画成卡通人物,还有不少人模仿他们的造型拍照片。

以二人为原型的漫画

就在科伦拜高中校园枪击案20周年纪念日前夕,一位18岁的高中女生Sol Pais被指向该校发出恐怖信息,威胁要实施暴力袭击。 Sol Pais在威胁信中称,“迷恋”科伦拜校园枪击案的那场杀戮。

Sol Pais

Pais在抵达科伦拜高中所在地后,于当地购买了霰弹枪与弹药,全副武装。 而当她被警方发现时,已自杀身亡。 所幸,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 自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各学校都变得神经紧张。 学生一有违规行为或暴力倾向的端倪,立刻就会遭到休学或开除的处分。 譬如一名小学二年级生携带指甲刀,被休学10天,因校方说那是武器。 还有一名小学一年级生被休学,因为他拿炸鸡指着老师说“砰”。

此外,宽松的衣着也使得学生更容易夹带武器进入校园,不少学校开始严格规定学生的衣着。 譬如衣摆要塞进裤子里,不穿宽松裤子,不穿与校园帮派有关的衣饰。

更有不少人,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归咎于,重金属摇滚乐、暴力电影、电玩游戏、毒品…… 又因凶手二人是摇滚明星玛丽莲·曼森的歌迷,使曼森成了众矢之的。

曼森的音乐风格,时常充斥阴暗内容。 质疑他的人认为,虽然听曼森的音乐未必会杀人,就像看汽车广告的人也未必会买车,但总有人会的。

曼森认为,公众把怒火发在他身上,只是因为他看上去过于另类,是人们内心恐惧的象征。

重金属音乐、哥特音乐、暴力游戏、南方公园、玛丽莲·曼森、破碎的家庭、失业率…… 这些是酿成悲剧的原因吗? 然而,哥特音乐发源于德国,法国也有暴力电影,世界上的暴力游戏多来自日本,英国离婚率远高于美国,加拿大的失业率是美国的2倍…… 但这些国家,并不像美国一样充斥着如此多的枪杀事件。

这些国家平均每年死于枪下的人数为: 德国381人、法国255人、日本39人、英国68人、加拿大165人…… 而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枪下的是11127人。

是因为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美国人人持枪”的权利吗? 然而加拿大人更爱枪、也拥有更多的枪支,却极少有枪击事件。 甚至好几年都没有人死于枪下,不少加拿大人甚至从不锁门。

摩尔的镜头,为我们展示更深层更复杂的原因。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美国媒体一直喜欢宣扬恐惧,夸大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和冲突,并且习惯煽动种族之间的隔阂。

这也许迎合了大众追求刺激和仇视异己的心理,但也让人更加不信任周遭的世界。

在贩卖恐惧焦虑的同时鼓励消费主义,让人从物质中获得安慰。

但实际上,真正的暴力模范却是政府。 科伦拜案发当天,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最大的一次空袭。

儿子死于这次枪击案的一位父亲,在示威活动中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在这个国家连孩子也可以很容易搞到枪,这绝对有问题。

枪在美国有多容易到手? 譬如在密歇根北国银行开户,就送一把枪。 没错,不是保温杯、遮阳伞,是枪。

而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K-MART零售店,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子弹。

银行库房里,至少有五百把枪。

虽然背景调查包括种族、有没有精神病、犯罪史等等。但导演不禁质疑,银行送枪会不会有点危险?

而大部分美国人持枪的动机是为了自卫,因为他们不信任政府。

很多人认为,枪的意义是保护自己和家人。 对于天生柔弱的女性来说,更是如此。

此外,还有对政府的极度不信任。

以上,就是大部分美国人持枪的理由。 然而回顾过去十年来美国发生的重大枪击案——

2018年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帕克兰一所高中发生校园枪击案,导致17人死亡,枪手系19岁的尼古劳斯·克鲁斯( Nikolaus Cruz),其曾在该校就读,后因“纪律问题”被开除出校。 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露天音乐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59人丧生,逾500人受伤,枪手自杀身亡。 2017年1月6日,在劳德代尔堡机场的行李领取台上,拉美人埃斯特万·圣地亚哥向人们开枪。枪击案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伤。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一家夜总会发生枪击案,遭到袭击时,夜总会内大约有100人。这起枪击案共造成49人死亡,53人受伤。凶手在与警方交火时被击毙。 2013年9月16日,华盛顿: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大楼发生枪击事件,枪手在交火时被警方击毙,至少13人死亡。 2013年6月,加州圣塔莫尼卡:一名男子劫车前往圣塔莫尼卡社区学院,造成6人死亡,他本人被警方击毙。 2012年12月,康涅狄格州纽顿:桑迪胡克斯小学枪击案26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枪手之后自杀。 2012年7月,科罗拉多州奥罗拉:丹佛市郊区一间电影院首映《蝙蝠侠》最新电影时,一名男子持枪扫射,造成12人死亡。 2009年4月,纽约州宾厄姆顿:一名枪手在收容移民的市政中心枪杀13人。 2009年3月,北卡罗来纳州:一名持有重型武器的男子在养老院枪杀8人,死者多是年长病患。 2008年12月,加州科维那:一名打扮成圣诞老人的男子向一户正在开派对的家庭开枪,接着向房子纵火,9人丧生,枪手自杀。 2007年4月,维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一名男子闯入维吉尼亚理工暨州立大学行凶,滥射32人后自杀。 ……

不要忘了,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枪下的人数是11127人。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美国政府似乎乐于渲染恐惧气氛,电视新闻每天都在播放凶杀、暴力、自然灾害…… 令大众普遍神经紧张,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危险。 所以,他们需要武装,要先发制人,要打击潜在威胁。 于是,美国的军事行动,都显得那么的合乎情理且为大众所接受,至少在开始时。

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在纽约参加反枪支游行

然而这种刻意营造的紧张气氛,已经确实影响到了普通大众。 是的,美国的宪法赋予了人们时刻武装保护家人和财产的权力,但同时亦将一部分人的生命置于了枪口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是由美国国家枪支所有者协会制作。 直至今天,在科伦拜校园枪击案发生的二十年后,美国的“枪支热”仍未降温。

*本文作者:RAMA

 5 ) 《科伦拜恩的保龄》为何如此卖座

迈克·摩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实用主义纪录片导演,他拍摄过许多社会敏感议题纪录片,并且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的作品也曾获得过戛纳、柏林、奥斯卡等多项大奖,可谓名利双收。导演罗伯特·德尼罗曾评价迈克·摩尔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真正的美国英雄。他总是言论激进,用最犀利的视角来批判、直指当下的社会政治事件。可就是这种政治实用主义、主观宣教色彩浓厚的真实电影纪录片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票房与商业价值,《科伦拜恩的保龄》(Bowling for Columbine)就以2150万美元票房在当时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那么接下来我会从纪录片的立场表达、拍摄影像文本分析,以及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与观众产生的价值认同,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摩尔成长的最为重要的9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了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新纪录电影运动”,他本人也是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纪录电影运动不再沉醉于安德烈·巴赞式的“影像信仰”。不再刻意教条地寻找客观与真实。这便为电影创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主动性与选择性,不在像直接电影“墙上的苍蝇”一般,而是大胆的去寻找诱发,驱动影片内容的要素,创作者的个人主观价值引导便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何使导演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呢?迈克·摩尔找到了一种“虚构”与“非虚构”的暧昧平衡。

“因为我们不喜欢虚构,但我们活在虚构的时代,因为我们有一个虚构的选举结果,选出了一个虚构的总统(指小布什)。我们活在虚构的时代是因为,一个人,因为虚构的原因把我们卷入战争,就因为一条虚构的录音(指911调查)”。迈克·摩尔在200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道。他直言不讳的嘲讽了美国的政局,并且强烈的表达出个人对于战争的厌恶痛恨。他用这种“虚构”看似表达出了个人的无奈与被迫,实则是合理化个人的预设立场,并引导性的让受众接受这种“虚构”的实现。当然,这部获奖作品就是《科伦拜恩的保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震惊美国的科伦拜恩高中校园枪击案。影片涉及到枪支管控问题,校园暴力与安全规范,娱乐暴力化,媒体监督与报道,种族歧视刻板印象,科索沃战争恐怖袭击等等。摩尔的关键论点是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家为何暴力,战争不断。而由此展开的调查地域广阔,时间久远,宏观与微观兼具。他们共同都反映出,美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局势,这正是导演想要利用摄影机作为武器来剖析,改善社会问题的目的。这也正是导演口中“非虚构”的价值。“在最后,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非虚构’的概念,聊一聊如何用它来抹除我们听到的谎言,如何把它作为一种争取变革与改变的非暴力武器。我们这些工人阶级的孩子,很快就敏锐地察觉到那种基于阶级划分的话语系统,那些去过更好的学校——或者任意什么学校——的人对我们说话的方式。现在我要呼吁那些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拿起你们的摄影机,与公权力作抗争。”迈克·摩尔的纪录片是一种介入的虚构,不管拍摄什么人实际上都在创造事实。

利用画外音与采访加强对参与式纪录片的介入。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是导演摩尔来到北国信托银行决定开户行,导演通过与工作人员的谈话让观众了解到银行开户可以赠送枪支的规定,以及一些赠送要求。对话层层深入,如此巧妙的诱导想要的答案,也给观众表现出导演的意图。这是典型的按照流程及逻辑顺序展开的引导性提问。在电影中间部分还有涉及到许多路人采访,导演来到加拿大、温莎询问路人是否会使用枪支,认为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否安全。这里采访介入更为直接有力,因为有了前文中美国枪击事件、暴力事件的残酷,与采访对象的回答对比强烈,尤其是导演故意推开加拿大居民未锁的大门时,冲击力之大给人深刻印象。这种直接呈现证据的方式,也给人在情绪与叙事节奏上有起伏。在影片82分20秒至83分02秒的时间,导演完全采用了屏幕黑场,只有现场的嘈杂声与爆炸声,随后是画外音的解说来表现。黑场画面是迈克·摩尔的惯用手法,在《华氏911》中,导演也同样使用了1分05秒的911事件爆发的现场声音。这种风格化的处理,是导演故意加重了观众对于声音的关注,哭声、呼喊、惊叫使人更容易进入当时的恐怖氛围之中。从而达到让观众产生同情、情感认同的心理,进一步强化个人预设立场。

利用现代音乐增强反讽效果。

影片的音乐也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是现代音乐的使用,产生更强的讽刺效果。较为典型的是《华氏911》中,在播放到“9.11事件”的画面时,采用了阿沃·帕特的《纪念本杰明·布里顿的圣歌》(Cantus in memoriam Benjamin Britten,1977),这是全片仅有的柔弱感伤处,但,依然犀利。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也出现了如进行曲,广告插曲,新闻片头曲等音乐,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娱乐性。

利用画面剪辑拼贴突出政治波普。

什么是政治波普呢?政治波普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英国的“波普艺术”(Pop art),即流行艺术。波普艺术的前身是“集成艺术”,就是通过拼贴、罗列等集成手段进行艺术创作。不同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是“波普艺术具有相当强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对波普艺术迅速而意外的成功起了作用。

《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大量采用视频资料与拍摄画面进行剪辑拼贴,在影片开场是一位美国军官,身穿军装告诉大家,这是一部步枪协会制作的影片,请大家欣赏,随后是画外音与画面同步展现了美国平凡的一天清晨。很显然片头军官为影像资料,与之后的画面毫无关联性,但导演巧妙剪辑在一起,便构成了不同的意义,使整部影片似乎变成了步枪协会的宣传片。不仅如此,在讲述美国历史时,导演采用了动画片制作,来表现美国自大狂妄,嗜杀成性。甚至还利用影视资料如《关山飞渡》一行人遭遇印第安人袭击、《日落黄沙》妹妹再次回到白人区表现出的不适、吃惊表情。射击画面与布什总统头像相互切换等。这样的剪辑手法大大违背了真实性的创作原则。美国时政专栏作家詹姆斯·赫森评价摩尔时说:“(摩尔)擅长运用煽动性的手法,把不完整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并努力去推动一个单方面的观点。”影片巧妙地利用了大量素材的拼贴和引导性提问,服务于整部影片核心框架的是摩尔预设并被逐一否定的若干个立场。在这种充满戏谑、嘲讽的表现形式之下,是纪录片拍摄不再具有以往的严肃客观、严谨真实的界定,“消除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本身就是一种前卫的政治宣言——他们想让艺术民主化,期待着更加平等的未来。”迈克·摩尔的众多纪录片题材都是具有很强现实性,会向观众直接展现如贫富差距过大,美国贫民生活的惨况。恶意挑起战争,战士牺牲会给他的家人带来怎样的悲痛,被卷入战争的无辜百姓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等。这些沉重的话题,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减弱摩尔影片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仿佛鬼畜视频的恶搞,带给观众全民狂欢的效果。他一直就是以创造性的“虚构”和“风格化”的纪录片创作方式来超越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以达到电影真实的更深层次——“狂喜的真实”。由此也可以看出,迈克·摩尔的作品利用剪辑创造虚构的艺术,画面之间断章取义,使画面脱离原本的语境而通过蒙太奇重新拼接产生为个人所用的新意义,让纪录片变成以大众认同为主导的艺术。也有学者以迈克摩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为例,将美国调查类纪录片影像风格归纳为“叙事故事化、选材娱乐化、表达个性化”三个特点。

《科伦拜恩的保龄》2002年在美国上映后,陆续在36个国家地区发行上映。获得第3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这是摩尔第一次也是唯一次获得奥斯卡奖。可以看出该片不仅适应市场环境,也符合奥斯卡评审的口味。如果我评价该部影片,我最想说的是迈克·摩尔最卖座的纪录片。这与影片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观众期待有很大原因,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发生在1999年4月20日,当时两名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学校,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这件恶性事件在当时美国轰动一时,不少人开始关注校园霸凌现象以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就在此事还未平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驾驶两架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二号楼,和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这无疑使美国国民的紧张、恐慌情绪达到极点。人们开始反思,急迫的寻找答案,并对安全事件高度关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导演利用观众情绪,从校园枪击案出发,调查寻找美国“危险”的原因,满足观众的认知期待,并以较强的逻辑、娱乐化的风格层层剥茧,引导观众使个人主观立场与其价值认同。再加上导演娴熟的影像手法运用,对事件的敏锐察觉力,都满足了影片的市场价值与艺术审美。

 6 ) 迈克尔·摩尔,揭露阴谋的“阴谋家”

很多人说,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揭穿了美国政府的阴谋;也有人说,让无数观众认清美国政府、特别是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的卑鄙行径、让人了解其“流氓本质”,从而号召民众反对之、抗议之,这本身就是迈克尔·摩尔的阴谋。然而,无论他是在揭露阴谋,抑或是在酝酿别的阴谋,这些争议统统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来没有一个纪录片导演能够吸引到如此多的观众为之掏钱买票进电影院观赏,甚至于做到让每一部纪录片都大获好评,但迈克尔·摩尔做到了。或许很多人了解他是通过《华氏911》,这部片子也的确风靡全球,刷新了纪录片电影的票房记录;而它超越的,恰恰就是摩尔自己的另一部片子,《科伦拜恩的保龄》。然而这仅仅是票房数字上的超越,在谈及内容和意义时,不少人还是更推崇这部《科伦拜恩的保龄》,因为它不似《华氏911》那般强硬地推销摩尔自己的观点,而是诚恳地呈现,让观者自己评判。《科伦拜恩的保龄》一片曾获得奥斯卡大奖以及戛纳特别奖,甚至还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那么,迈克尔·摩尔究竟为他的纪录片注入了怎样的魔力?这背后究竟是否是一个“阴谋”?这颗神奇的保龄又是如何上升为经典的?

《科伦拜恩的保龄》一片,以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科伦拜恩高中的一起震惊全世界的校园枪击案为切入点,联系其他暴力事件,探讨美国社会的枪支泛滥、暴力肆虐的状况与原因。在这起惨案中,两名科伦拜恩高中的学生使用合法渠道购得的枪支弹药,杀害了十二名同学和一名教师,继而双双开枪自尽。事件之后,两个词被无数次提及:枪支,暴力。它们各自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它们二者又究竟是如何连接着发挥效应?摩尔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借由镜头诉说了自己的观点。

全片结构看似同其内容构成一般繁复,因为它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展现一段完全不同的内容。但究其根本还是在探究枪支和暴力问题。影片开始,摩尔进入一家银行申请开户,在简单地填写了几张表格之后,他不仅获得了户头,还获得了一把猎枪——没错,这就是在枪支开放的美国办理银行业务所能获得的奖品。随后,他用访问展现了美国人是如何地爱枪、在美国是如何地方便获得枪支弹药,以及美国人对于私人拥有枪支才能保护家人保卫国家的坚定信念。可是与此同时,摩尔又无情地展示着暴力、惨剧,让人惊骇。枪保护他们了吗?
里多顿,科伦拜恩高中的所在地,也就是枪击惨案的事发地。这里坐落着美国最大的武器制造商之一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厂。五百多员工都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孩子大多就读于科伦拜恩高中,或者说科伦拜恩高中的一些学生的父亲就是造炸弹的。里多顿附近,还有不少美军的军事设施。每个月,都会有军车运送军用装备行驶在里多顿的街头,一次次经过着科伦拜恩高中。是不是这种氛围酝酿了科伦拜恩枪击案的恐怖气息?究竟是什么制造了惨剧?

无数的人们在寻找着原因,各种专家在给出不同的答案。重金属音乐、哥特音乐、暴力游戏、南方公园、玛丽莲·曼森、破碎的家庭、失职的媒体……是这些种种的罪过,酿成了惨剧。是这样吗?摩尔的镜头带给我们困惑:哥特音乐发源于德国,法国也有暴力电影,世界上的暴力游戏多来自日本,离婚率美国没有英国高,失业率加拿大又是美国的两倍……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一样充斥着如此多的枪杀、暴力。是因为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人人拥有持枪的权利吗?是因为美国枪支管制松懈吗?是因为美国枪多吗?可是摩尔带我们去加拿大一探究竟,竟发现加拿大人更爱枪、拥有更多枪支,然而却极少有枪击事件,甚至好几年都没有人死于枪下。可见,这些答案显然都没有触及实质。

迈克尔·摩尔就是这么坏,喜欢在纪录片中摧毁我们的惯常思维,让你惊异于事实与想象的差距。似乎,世界的真面目之于我们是那么的陌生。可是他给出的镜头又是那么的真实,让人无法拒绝。其结果就是,观者带着瓦解又重建了的疑问,心甘情愿地跟随着他的镜头,阅读、思考。

这部片子的确有一个挺让人费解的片名,以至于许多人在观影过程中要额外分散精力来探究、理解片名的意义。保龄,似乎与枪杀永远也不会产生关系。然而,这偏偏被狡猾的摩尔利用来做片名。保龄,是密歇根民兵们练习射击时使用的标靶,因为它们近似于人的体型;保龄,也是两名少年杀手生前最喜欢、也是唯一喜欢的学校课程;保龄,还是他们在大开杀戒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把枪击惨案归罪于保龄?

如果真的把枪击案归罪于保龄,那无疑是显然的荒唐、讽刺。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少年杀手爱看的暴力电影、爱玩的暴力游戏,以及他们生前爱听的玛丽莲·曼森?枪击案之后,曼森被迫取消了多场演唱会,甚至于时隔多月重回科罗拉多演出时依然遭到集会抗议。反对者说,会有人听了宣扬杀戮的歌而去杀人吗?答案是不?那么会有人看了汽车广告而去买车吗?答案是不,但是有一些会!可怜的曼森。他对摩尔阐释着,为什么总统在外面扔炸弹,却无人理会;而我因为唱摇滚,就成了混蛋?我和总统谁的影响力更大?我很希望是我,可是我知道那是总统。然而却没有人指责总统。究竟有多少科伦拜恩的保龄?什么又是伪装成保龄的本质缘由?

摩尔的纪录片必定少不了总统的角色,无论是民主党当权还是共和党当权。这一次,总统在哪里?他在公告民众科伦拜恩发生惨案的全国电视讲话的画面里,也在一小时前公告民众美国完成了空袭科索沃的既定目标的全国电视讲话里。1999年4月20日,清晨,美军发动了对科索沃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行动,克林顿在电视中称美军完成了既定打击目标,没有伤及无辜,然而摩尔给出的画面却是被美军炸毁的学校、医院;几个小时后,科伦拜恩传来了五百多次枪响、留下了十多具尸体,我们却得不到一个解答:为什么?

是因为美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段暴力史吗?摩尔给出我们史实:伊朗、瓜地马拉、智利、巴拿马、越南、苏丹、萨尔瓦多、阿富汗、伊拉克;许多国家习惯性地被美军入侵、平民们习惯性地伤亡,直到911,美国经历了毫不习惯的前所未有的溃败。然而,德国屠杀过一千两百万人,日军侵略过中国,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制造过大屠杀,英国也曾屠杀过印度人。摩尔说,不见得历史上暴戾的国家就会形成可怖的传统与现实,这是美国政府的阴谋。

美国政府总是将美国置于恐惧的氛围之中。美国的新闻网每天播出凶杀案的消息,让人感觉时刻都会发生危险;他们不懈追逐着暴力、犯罪,却根本不会关注空气污染导致洛杉矶一些地区已经看不清好莱坞立于山上的招牌大字。政府要人们知道,他们时刻都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他们要戒备,要武装,要先发制人,要打击潜在的威胁。于是,美国的军事行动都显得那么的合乎情理而为人民所接受,至少在一开始。然而这种政府营造的出于政治目的考虑的氛围实实在在地也影响到了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甚至是一直以来,美国人都时刻武装着,因为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摩尔总是擅于抓住看似平常的确保真实的影像,再通过阴谋般的剪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会用其招牌式的别有用心的对比,让他的观点呈现在不言中。此部纪录片中,好莱坞老牌影帝查尔顿·赫斯特不幸中招。作为全国步枪协会(NRA)的主席,赫斯特参加了多次挺枪大会,坚定支持私人拥有枪支。在摩尔扑捉到的镜头中,赫斯特主席是那么的慷慨激昂、那么的睿智幽默。然而他的精彩发言却总是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枪击惨案之后:一次是科伦拜恩之后的里多顿,一次是摩尔的老家弗林特——在那里,一名六岁的男孩儿用从舅舅家偷拿的枪将一名六岁女同学杀害。于是此片的高潮到来,迈克尔·摩尔决定以NRA会员的身份求见赫斯特主席,询问他对于美国如此多枪击暴力事件的看法,并寻求其对多次不顾民众感受出现在枪击惨案发生地主持挺枪大会的解释。然而这一次镜头捕捉到的真实的赫斯特却令人失望,没有了慷慨激昂、没有了睿智幽默,呈现出的只有坚持宪法第二修正案的那份顽固,以及最后的默然离开——这时的摩尔希望主席先生能对案发地受伤的民众表示歉意、能为惨死枪口的六岁女孩儿表示哀悼。

《科伦拜恩的保龄》作为迈克尔·摩尔的代表作,全片上下无不弥漫着典型的迈克尔·摩尔式的新纪录电影的气息。新纪录电影对传统纪录电影表现手法进行了质疑和反叛,对传统纪录电影的真实观发出着挑战。美国纪录电影理论家亚瑟对新纪录电影下的定义是:在反英雄的时代,影片制作过程中心明确,拍摄者具有强烈的讽刺意识,对拍摄对象表现真实不确定。影片在制作中极端地发展自我意识和个人主观性,电影制作者积极的在场干预。从摩尔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特点。通过有意识的剪辑,将真实元素拼接成表达其自己意思的片段,借以强烈的对比效果呈现内容及思想的对比反差。作为政论式的纪录片,摩尔的片子中的解说词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灌输,甚至我们会感受到他是在不停的发问,不停地纳闷着“为什么”,然而与此同时,他的画面却让他的观点不言自明。这显然是一种较之格里尔逊模式更为高超的手法,他能让观者自己思考,而不强奸观者的意志和思想。

纵观迈克尔·摩尔的几部作品,我们不难总结其创作套路。在确立了上述的表达手段之后,他往往会选择焦点性、争议性的话题,运用丰富新颖的表现手法,灌注锲而不舍的追踪方法与批判精神,用夹杂着幽默与辛辣讽刺的镜头诉说自己的观点。他的纪录片中会出现不少动画片段、卡通效果,比如此片中借用了南方公园中的一段介绍美国历史的片段来讽刺美国人长期笼罩在无谓的恐惧中的生活,这在纪录片电影中可以说是很大胆而独特的。此外,摩尔纪录片的配乐总是那么令人叫绝,透露着他浓厚的娱乐精神。比如开篇对典型的美国式清晨生活的解说配上欢快版美国国歌,让人在沉重话题开始前感受最后的宁静;比如说明美国人爱枪时配上欢快的歌曲,歌词唱着“快乐生活是什么?快乐就是砰砰砰”,画面却切换出现各种枪杀、走火镜头,还有介绍美国入侵他国干预他国内政的暴力史时配了悠扬的乡村音乐,惨剧搭配欢快旋律,对比震撼。

一些美国人骂摩尔是叛国者,因为他镜头中的美国政府是那么的无耻,美国社会是那么的黑暗,政客们各怀阴谋唯利是图,美国是那么的令人沮丧。许多人也会觉得摩尔不久就会移民加拿大,因为“保龄”中的加拿大是这么的安全、加拿大人是这么的友善,“精神病人”中的加拿大人是这么的幸福、加拿大的福利制度是这么的完善。摩尔的确是在揭露美国的黑暗,然而这恰恰也是摩尔的良心、责任感所在。至少,我们能感觉到他在关注,他在思考,他有期待。而摩尔式的新纪录电影常常显示了其过于鲜明的个人意志,他阴谋般的剪辑、别有目的的镜头语言也常遭人诟病。比如“保龄”中摩尔带着两名科伦拜恩受害者前往K-mart超市,希望他们停止销售子弹,多次交涉并最终获得胜利,就显得“摄像机”过大的威慑力干预到了真实的进展。这的确是在纪录片和故事片界限尺度游走的表现,是对纪录片能否被称作纪录片的标准的探究,也是新纪录电影发展过程中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说要争议的命题。作为观者,姑且不论导演如何阴谋般地利用真实元素来表达己见,因为在其元素真实的前提下,是否诉说了事实,是否是在“揭露阴谋”,这本身就是由观者自行判断的,而这,也恰恰就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短评

一开始以为是讨论枪枝的威胁的纪录片,但Michael Moore却为我们讲述了恐惧与犯罪的联系。Charles Heston的言辞和他身后历劫佳人的海报在一起,怎么那么扎眼!

3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then we forgot about the president was shooting bomb overseas,yet, i'm a bad gay, because i sing some rock and roll song

6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力荐

结构和节奏都非常好 不过 美国之所以有趣 不就是他总结出来的这个原因嘛 加拿大多没劲啊

10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今天和往常一样,政府不断轰炸名字很难念的国家……

14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hapiness is a warm gun。。。。MM真有点儿秋菊的架势

18分钟前
  • 贾小宁
  • 力荐

所以the daily show实际上做出来还是个严肃的纪录片,算是模仿了吧

22分钟前
  • Mamula
  • 还行

Charlton Heston:“我们有暴力的历史,开国先知觉得对,我就觉得不错。”——持枪历史决定论在中国民主立宪的面前是那么的...另人心酸。那是不是我也可以举着枪说“民主?你要让我们死了以后再说罢!”

23分钟前
  • 谁在水立方我撑起一把纸伞回头望
  • 还行

他一直都是这个调调,不过可怕的是我竟然超喜欢这个大左派......囧.....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觉得《大象》实在有点操蛋的忧伤了......

25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力荐

喜欢行事作风犀利的胖子。 还是对曼森不来感,《大象》始终不敢看第二遍。 平民枪指平民,无解的暴力甚为悲剧可怕 。 看到有政客为单身妈妈出来工作而说话,还有一些人一被问到要害就装作失聪真的很好笑,其实都只是身在其位的无奈吧。

30分钟前
  • 推荐

最需要枪的人得不到

35分钟前
  • 卫卫卫
  • 力荐

加拿大是天堂啊?!!不过也正如剧里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为什么Michael Moore喜欢拍这类题材。不过没有深入研究下为什么学校总是首当其冲呢?!话说如果按照新闻联播,应该怎么分析中国人的安危意识呢?新闻联播从来没有讲过地沟油啊!卖切糕入室抢劫当街抢劫死个人就更去你妹的!!!

39分钟前
  • ★Napoleon,
  • 力荐

十五年前摩尔的作品就已经如此成熟了,故事结构上还没那么花哨,但摩尔太善于叙事,咄咄逼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剪辑和配乐同样充满了讽刺意味,娱乐性十足。PS:喜欢片中的美国史动画。

44分钟前
  • mOco
  • 推荐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

46分钟前
  • 希尼莫
  • 推荐

相当有趣。在观影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摩尔提出问题再构建论据最后提出结论,整个刨根问底的过程虽有主观煽动却没有太多说教,嘲讽的口吻让影片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也足以引起观众的深思。片中仅仅数分钟的卡通来嘲讽整个美国历史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50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曾扮演宾虚的好莱坞影星Charlton Heston竟然是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右翼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其浑厚敷衍而缺乏耐心的嗓音的确让人不由唏嘘,绅士的特权和趣味掩盖不了种族歧视的自我消毒

55分钟前
  • 戛剑生
  • 力荐

禁枪这事真不好说,那么多的主义要研究,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要不然早禁了,何必等到现在?美国都有4位总统死在枪子下。 8.1

5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这胖子很喜欢在镜头前玩政治吗?中间的动画和音乐配合的真好,戏谑和调侃的调调和后半部分的对话居然还能融合起来。PS:对于一个走在街上随时可能被对面的人一枪打死的国家,我坚决不去。虽然我们这里的死法可能更奇特。

1小时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1小时前
  • 思阳
  • 推荐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1小时前
  • Caesura
  • 推荐

invisible problems for U.S. strongly inspiring

1小时前
  • 冥想高潮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