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1

主演:王心刚  张瑜  英若诚  刘宗  李丹  

导演:谢铁骊  陈怀皑  巴鸿  

播放地址

 剧照

知音 剧照 NO.1知音 剧照 NO.2知音 剧照 NO.3知音 剧照 NO.4知音 剧照 NO.5知音 剧照 NO.6知音 剧照 NO.13知音 剧照 NO.14知音 剧照 NO.15知音 剧照 NO.16知音 剧照 NO.17知音 剧照 NO.18知音 剧照 NO.19知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5 02:55

详细剧情

辛亥年间,日本逼袁世凯(英若诚 饰)签订卖国“二十一”条,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屈从签约。由此引发全国抗日风潮,袁派兵血腥镇压。云南起义将领蔡锷(王心刚 饰)目睹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进行讨袁起义。名妓小凤仙(张瑜 饰)倾心蔡锷威名,却始终走不进蔡锷内心。一曲“高山流水”琴曲,终吐自己凄惨身世和除贼心愿,彼此览对方为知音。起义前夕,小凤仙为掩护蔡锷不幸入狱。蔡锷在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窃国大盗袁世凯郁病而亡,随着讨袁护国战事结束,劳尽心力的蔡锷也客死异乡。正在抚琴的小凤仙望着突然崩断的琴弦,猛然意识到什么......

 长篇影评

 1 ) 桃花颜色亦千秋

某天,有位电视台的朋友说她正在做“民国那些女人”的电视专题,而我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民国女人”不是陆小曼,也不是张爱玲,却是小凤仙。
小凤仙和蔡锷将军的故事,一直为后来者所津津乐道,因为其中蕴含的情和义。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谢铁骊、陈怀皑、巴鸿三人导演了电影《知音》,讲述蔡锷和小凤仙的历史传奇故事,在当时曾引起不少的轰动,由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曲更是风靡一时、传唱不衰,二十多年后的今日再来看这部电影,依旧被影片富含的古典韵味以及浪漫主义情怀所深深打动,古有伯牙子期、今有蔡锷凤仙,一曲高山流水,弹出的又何止是一段人世间最难寻觅的知音佳话。

虽然时有今人提出蔡锷并不是在小凤仙的全力帮助下逃离北京,更有人探讨蔡锷对小凤仙是否逢场作戏。蔡锷能完全脱身也许是得益于很多有利因素,比如包括他老师粱启超的暗中协助,但小凤仙的帮助肯定不可忽略,不然何以当时各类报纸皆称小凤仙为“侠妓”?

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逝日本,遗体运回国内后,便归葬于长沙岳麓山,成“国葬第一人”。自从来长沙求学工作后,爬岳麓山也不下数十回了,每次爬山,总会到蔡公墓前默默地站一会,内心深处却愤慨将才早逝、天意不公。

近日读《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书后附有1916年11月30日《长沙日报》一则题为《警署传询小凤仙》的短新闻,大意说蔡锷病逝后,各报纸盛传小凤仙欲自杀徇情,于是警察为此传询小凤仙,凤仙回答: “儿与蔡先生感情殊笃,比闻其死,不胜悲痛”,警官说生命至重,不可轻生。她的回答是:“个人之事,可不必管。”由此可见小凤仙对蔡锷情之重义之深。

蔡锷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时,举国哀悼,小凤仙更是痛不欲生,她写了两幅挽联。
其一:不料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二:九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八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一代共和缔造者,能遇见小凤仙这样的奇女子,幸哉!

 2 ) 知音

开始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歌曲。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那时候的电影,不光片子好看,歌曲也是词曲都经典。

王新刚和张瑜这一老一少的搭配很默契,演技都很精湛。服装也是很精美,有韵味。

蔡锷将军是有名的爱国将领,他的壮举决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和辉煌的历史,这一切都跟他的审时度势,一腔热血的强势性格有关。

而和小凤仙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将军铁汉柔情,内心柔软的一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的一面。

而小凤仙虽为青楼女子,却深明大义,不惧风险帮助蔡锷将军实现民族大义,一样的可歌可泣!

 3 ) 从来侠女出风尘

最令我动容的是蔡锷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仿佛在追忆往事,这时画面依旧是在病房,而周围的音乐却是小凤仙唱的那首歌,然后下面的一幕就是小凤仙在船头唱着“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然后一叶小舟在山碧碧,水清清中消失
  在蔡锷听见那句“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是心中的震惊与动容,也是大概是这时候认为她并不是一个寻常的风尘女子,而是他蔡锷心中的侠女。也是在这句歌词中我在儿女情长中感受到了一份豪迈与气度,读到了“一蓑烟雨任平升”的气度。
  在小凤仙与蔡锷要离别时,蔡锷的依依不舍,尤记小凤仙说的那句,你是四万万中国人的,也是我小凤仙的。
离别时身旁的副官与蔡锷说,不知道凤仙姑娘现在怎么样了,蔡锷只是带上了墨镜看向了窗外。我不知在他的眼底是否会也泪水。
  蔡锷与小凤仙的感情娓娓道来,安安静静但却刻骨铭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小凤仙并没有,也许小凤仙这样的女子有的是一份爱国情怀,一份胸襟与气度。也正是有了这些都东西,小凤仙才是一个侠妓,而非只是一个名妓
  自古佳人多颖悟
 从来侠女出风尘
                            (蔡松坡)

 4 ) 严谨才能成就经典

从老师那儿拿到《知音》的古琴减字谱,这两天终于能完整地弹下来了,兴奋之余又重温了一遍这部经典电影。英雄每多屠狗辈,侠女从来出风尘,小凤仙虽然身在风尘,但和蔡锷将军相知相惜的感情却是感人肺腑。不得不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原因的,当年的电影人对于作品的态度之严谨是现在一些投机倒把的制作方拍马也及不上的。片中的古琴是真正用于演奏的琴而非道具,演员也是经过专业古琴培训的,著名古琴家李祥霆前辈也在片中出镜并为影片配乐,正是这些前辈的专业和严谨才成就了这部经典的影片。

 5 ) 戏中戏和音乐

场景,服装,道具无不用心。

蔡锷第二次见小凤仙时酒楼唱的戏是《苏三起解》,伏笔小凤仙入狱。

袁世凯看报纸时的大鼓书(?看不出是什么艺术形式)唱的是吕布和貂蝉,美人计中计。

两人在戏院看戏时的剧目是曹操(看不出是哪个段子!),这个太明显了。

片头两人相见时蔡将军抚的是《流水》,小凤仙那首心浮气躁的是《潇湘水云》。

维基百科上对《潇湘水云》的简介“此曲最早见于明朝朱权编写的《神奇秘谱》,其题解说:“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当时正逢金兵入侵宋,郭楚望移居湘中宁远九嶷山下。郭楚望先生于潇湘之上泛舟而游,潇水浇山,远远眺望,观赏云水奔腾。但此时山被云水遮蔽,不见天日,正如当时的时势,因此先生心中悲痛,如九嶷云萦,遂谱《潇湘水云》,以曲抒郁。”

南宋的郭楚望眺望北方故乡,被云雾所蔽。一般认为这首曲子的感情是家国之思。一方面符合讨袁救国维护共和的主题,一方面伏笔小凤仙的结局和最后一个镜头(蔡锷的老家湖南正是“潇湘”)。

 6 ) 那个时代难得的好电影

非常细腻。大家注意电影音乐的切入,说明导演很有艺术感觉。有一个情节,最后蔡锷在日本的医院里,护士照顾病床的他,护士离开后,蔡锷一个人孤零零的躺着,没有将军的英武威风,显得非常衰弱。这个时候,切入了主题曲,大家要特别注意开始的音乐效果,那声音似乎是从天外传来,似乎隔着时空,有种特凄凉的感觉,如果你是主人公蔡锷,也许你正想起戎马生涯,也许正想起红粉知音,然而,一切都行将结束。然后下一个镜头是前往蔡锷湖南老家途中的小凤仙在船上弹琴歌曲。此时音乐效果就是“实”的效果。这两个镜头有什么联系吗?是的,有。你可以感觉出来,是凤仙的歌声穿越了山水,来到了病床上蔡锷耳中,可惜一切都不能再继续了。那种无处话凄凉的感觉特别浓。
后来蔡锷病逝,人们用白床单缓缓盖住蔡锷的脸,当年英俊的青年将军,如今已经永远走了。此时的歌曲恰恰是这样的歌词“一声声,如泣如诉。。。”可是音乐并不撕心裂肺,却仿佛谁站在青山外,只是忧伤叙述。这样,这个电影故事就更有冲击力。
    往前叙述一下,蔡锷逃出虎口,在火车上,副官问他,如今凤仙姑娘怎样了。。。蔡锷无言地戴上墨镜只看火车外不停退后的风景,然后下一个镜头接的小凤仙在监狱中。大家注意下,并没有马上接上凤仙在牢房中独坐的镜头,而是从另外的牢房拍起,一个个牢房往下,好几个过后才是凤仙的那个牢房。在镜头越过一个个牢房时,监狱的铁栏杆一个个退后如同火车奔驰,看上去和火车外风景退后是完全一样的感觉。这个镜头处理真是好啊。什么都没说,但是那种隔山隔水但是两人连心,然而作为将军却无力就出心爱的姑娘,所以锥心泣血的悲伤都表现出来了。
    另外导演非常非常会选角。选择王心刚先生来演蔡锷,虽然年纪有点过口了(当年蔡锷去世也不过34岁,王心刚先生在演的时候大约49),但是作为戏剧里的将军,选择一个四十几岁的人演,似乎更有气氛。(我仔细想了想,当年的演员中,还真没有谁更符合这个角色的气质的)而且,王先生在中年后,比他年轻时(30岁上下)的银幕形象更多的是文儒之气,不像年轻英俊时多的是军人气质(没办法,特定年代嘛)。这样的气质加上将军的身份,恰好有种张力,给蔡锷这个角色平添了难以说出的魅力。张瑜那年大约24岁,眼神中有种纯净的味道。作为“名妓”是否符合我不知道,但作为戏剧中的艺术形象,“单纯”似乎更符合剧本的原意。(大家可以揣摩下小凤仙的台词,基本可以看出来编剧本来就是要打造一个纯净且热血的小凤仙形象的)。如果仅仅顾及小凤仙的“妓”的身份选角,可能效果反而不好。
我说导演会选角,就是在选的这两个人,都有种从和外在身份不相称的气质,但是这个气质真是有着很出色的表现力啊!
  至于应若诚先生,呵呵,当时一时还真没认出来。反正下载的片子也模糊,不过演的袁世凯还是很有点军阀气质的。哈哈。
   我一直在想,谢天谢地到81年的时候中国电影界已经可以在电影中淡化一点宣传性质了,不必片片都极左了。还好还赶得上王心刚先生49岁,若晚上20年,岂不遗憾?不过要是早十年,39岁出演,该是什么样啊?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短评

這才是中國的電影。

3分钟前
  • 长期潜伏中
  • 力荐

九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6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7分钟前
  • 香水瓶
  • 推荐

因为古琴而看,结果热泪盈眶了。知音之恋,最是刻骨铭心。

8分钟前
  • 无尽夏
  • 力荐

小凤仙自蔡锷将军去世后,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从北京移居沈阳。师长死了,她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家于沈阳市一座平房里。邻居叫她“陈娘”。解放军占领沈阳。这年小凤仙已48岁。先是进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给人当保姆。文革时她年过70,丈夫已死,孤苦伶仃。1976年,76岁之龄病故。

10分钟前
  • 大米饭
  • 还行

误打误撞,竟是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

11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高山会流水、古琴会知音,弦断人未老

1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小时候不懂政治,所以看来没意思

16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张瑜的小凤仙比杨颖的靠谱多了,王心刚、英若诚演得也颇有民国范。在81拍一个民国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当年来说,应该算是突破,但人物还是有点脸谱化,叙事也比较老套,今天看来显得过时了。

17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童年,郑州,影院?

19分钟前
  • 鸟甲
  • 还行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载知音最难觅

22分钟前
  • fiorile鱼
  • 推荐

谢铁骊掌舵,陈怀皑辅佐。二人深谙中国古典文化,无论是意境营造还是细节塑造,都显现出细腻、幽远的民国意境。“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借风云人物的感情线重塑历史变幻,这种对电影与历史的双重探索值得肯定。王心刚演艺生涯后期的代表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增添了几分文气,想不出同时期谁比他更合适。

2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老片子,看了有必要补习一下当时的相关历史知识。片子当时的摄影水平不错,知音情感戏分总觉得不足,倒是配乐为此渲染了境界。古琴啊古琴,令人醉。呃,小凤仙给我感觉有时很美,有时又很一般,纠结。感觉王心刚也适合演周总

28分钟前
  • 许多多
  • 还行

英雄情怀,儿女情长

31分钟前
  • 满川风雨
  • 推荐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做长风绕战旗”——怎奈七尺之躯,已许国,难再许卿!

33分钟前
  • 随风的方向
  • 力荐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37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这样含蓄的爱情故事,比现在那种自由奔放的好多了

39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2.5 个人觉得中国电影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依然被囚禁于戏曲的牢笼中,大概是第五代出来后才渐渐摆脱出来

41分钟前
  • LOOK
  • 较差

从历史传奇的儒帅侠女角度,本片完成度颇高,王心刚张瑜的颜值气质演技外加李谷一的同名金曲,都是一时之选。可从历史传奇的智斗悬念角度,小凤仙这条核心线索其实并没交代清楚:她自己事先是否被袁克定明确指派暗中监视蔡锷,还是纯被利用毫不知情?此事如不能明晰,观众对于俩人很多后续互动的情绪细腻变化都处在模糊混沌无法融入的尬尴之中,比如俩人“肝胆相照铭心刻骨”剧情高潮时刻,那到底意味着小凤仙终于毅然决然叛变袁营,还是蔡锷直到此刻方知她根本不是卧底?这显然就不如:蔡母以门风家规大闹宫堂的脱困巧思,以及一面听戏蒋干盗书一面蔡府被抄搜出文包的古今互文——也对应了江朝宗说蔡锷是“头上长着反骨,肚里揣着三国”。……三星半

42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歌美人靓

47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