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情片德国2001

主演:海诺·费尔希,尼科莱特·克雷比茨,塞巴斯蒂安·科赫,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克劳迪亚·米歇尔森

导演:罗兰德·苏索·里希特

播放地址

 剧照

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2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3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4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5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6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3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4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5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6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7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8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19通往自由的通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5 02:54

详细剧情

1961年8月,柏林墙在一夜之间建成,将德国的柏林一分为二,东柏林和西柏林,无数家庭和恋人被一堵墙人为地阻隔在自由与不自由的两个世界里。哈里、弗里希、弗雷特、贝克等人为了能将滞留在东德的亲人带到西柏林,开始在柏林墙下挖掘一条长145米的地道。而东德这边戒备森严,危险时刻相伴……

 长篇影评

 1 ) 自由

世间最昂贵的东西 甚至需要用生命和鲜血去交换 对于某些国家的人 这又是最奢侈的东西 但是同样生活在那个国家的另一些人 却没认为它毫无价值 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或者可能的存在

 2 ) 冷门不代表粗糙,非常牛X的作品!

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片中登场的人物大多确有原型。

实在很令我感到意外,很难想像一部冷门的作品,竟然能够拍摄得如此出色,丝毫不逊色于任何所谓的“大片”。

我只是抱着随便看的心态来观赏这部影片的,本以为这片准是又拍得很一般的作品,随便搞上几个场景,然后弄上几个人物,最后完全依靠一个很好的主题撑起整个故事。除了《再见列宁》、《窃听风暴》等知名作品,不少以柏林墙为主题的片子都拍得很二流。

但实际上,这部片子里对场景的布置、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叙事的严谨程度,都毫不含糊,基本达到了一流的水准。光是欣赏片中那些外景,就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了!


有个台湾老兵曾在80年代这样批判台湾当局领导人:从来没有一个政府,以切断忠臣和子民们之间的亲情血脉,来维持他们的统治。

实际上,这种事并非“从来没有”,而是“从来不乏”。不管当权者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对老百姓自己而言,台湾海峡、38线、以及那面貌似不厚的柏林墙,都是被当权者用来切断子民们的亲情的。朝鲜战争谁是谁非是其次的,但相信很多朝鲜半岛的人,都永世不会忘了,前几年那场迟到已久的亲情聚会,很多人为了见上亲人一面,已经等了50年不止……

基于这种人性痛苦的认知,本片的重点放在亲情上,而不在于政治批判。


这部片子的发生时间是在柏林墙建立之初,最初看到本作的片名《通往自由的遂道》时,还以为又是老一套的主角如何挖地道逃出压迫者的魔爪、最后到了西方自由世界享受平等的人权这类故事,但剧组却不这么干,剧组绕开了政治上的是非,选择了一个真实事件,让主角一开始就逃到了西德,然后围绕着他怎么救出自己的家人朋友为主题开展故事,这种设定既脱离了俗套,也让人们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这段历史。

个人感觉本片的名字译作《通道》更合适些,国内流行的译名有些添油加醋,至于《逃出柏林》则更是偏离实际。

难得的是,本片虽然批判了东德时期的高压统治,却没有恶意丑化东德的官员,尤其片中的那个反派上校,他和《窃听风暴》里的那个高官一样,虽然对主角一行人百般迫害,但他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只是这个理想的对与错,就得由观众自己去评价了。

这个故事,东方人看了,会因相似的历史感受到共鸣之处,而西方人看了,则会觉得批判了苏联制度的黑暗面。但德国人自己不这么看,德国是二战结束后,少数同时有两个政权、施行两种制度的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东西两德的人民,就在各自不同的制度下生活着,而实际上证明了,这两种制度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当然,总体上来说,经历了数十年的考验后,德国人最终还是更欢迎西方制度,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统一德国的,不是东德,而是西德了),无论哪方面暴露了阴暗的问题,都是德国人一手造成的,所以德国人在拍摄这类题材的影片时,往往不是简单地去谴责谁,而是更深地去思考一下错误的策略给本国人造成的危害,所以德国本土的冷战题材影片,往往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一味地去丑化、妖魔化东方或者西方。而《再见列宁》一片,导演甚至大胆地去塑造一个普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的价值观,说明了国家机构利用一种信念来统治本国人民是一回事,而普通百姓信仰某种信念,又是另一回事。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部关乎冷战的片子,就是丹尼尔·布鲁赫主演的《大教育家》,片中有句台词很牛X:“30岁以下不‘左’的,是没灵魂的人;30岁以上还在‘左’的,是没大脑的人。”这句话是我看到的,至今为止对左派思想评价得最有意思(可能也是最公正)的一句。

德国统一了,柏林墙也倒了,可是东西两德人民之间,内心世界的“柏林墙”,却还没有倒塌,矛盾依然存在,问题依然存在,爱思考的德国人,还在继续思考着……


本片除了逃亡以外,作为一部“准间谍片”,当中一些情节的处理方式,比《瓦尔特》等专业间谍片还要出色得多,而最后的那段有惊无险的逃亡之旅令人窒息的程度,比起那些集中营逃亡片只有之而过无之不及。

总之,从电影技术的角度来看,本片有太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很值得观赏一下。再次赞一下:本片的布景真的很出色!


PS;对柏林墙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通往自由的通道》、《窃听风暴》、《再见列宁》这个顺序来观看一下,不同的视角、多元化的观点,这样能够更客观一些~


另外要提醒一下,市面上有些DVD版本的翻译很糟,比如最后字幕的“卡雾娜在70年代被西德赎出”,被翻译成“卡雾娜在70年代被西德处决”。

 3 ) “动机-过程-结果”之《THE TUNNEL》

“动机”

假如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故事讲述一群人努力地从墙的一边到达墙的另外一边。”这个故事还令人信服吗?

故事一开始就阐明了主人公在“墙的这一边”曾经入过狱,如果不逃离将再次入狱。似乎编剧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不熟悉柏林墙的故事的观众的需求————这确实是一个充分的动机。但是故事的重点并不在于主人公自己的逃亡,而在于主人公帮助“其他人”逃亡。至于这些“其他人”逃亡的动机,包括“其他人”中和主人公最为切身相关的“妹妹”为什么要放弃优厚的生活条件追随哥哥走向陌生的,未知的“墙的另一边”,电影都只字未提,而且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告诉人们“墙的两边”究竟有什么区别。如果柏林墙的竖立并不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历史事件,这个故事是没有“动机”的————按照一般的标准。

但即使这样,我也不认为这个故事无法令人信服。
电影的“大环境”描绘主要放在“墙的这一边”固然是因为“要逃亡的人们”生活在这里,但还得以强调“墙的另一边”的不可预知性。这一用意在许多励志电影中都可以找到类似:主人公的终极目标通常仅有蛛丝马迹可寻,犹如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未知的未来,而人们都清楚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携带着巨大的神秘感的“未来”才是最让人饱含热切希望的。至于“蛛丝马迹”,对于《THE TUNNEL》这样一个故事,仅仅一小段舞厅的场景描写,一句“我和男友在那边一直想来跳舞”的台词,足矣。

尽管我并不透彻了解柏林墙的历史,但我却十分理解为什么当年的许多人要不惜一切代价逃往西柏林————因为我也曾经逃离过“我的东柏林”。逃离之前我已经对“我的西柏林”了如指掌了吗?不是的,正相反,我对“我的西柏林”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一个奇异的景色,一个前所未见的陌生事物,一种难于言状的气息......等等任何“蛛丝马迹”都足以成为我“逃亡”的动机。主人公的逃亡是因为“被迫”,动机虽然充分,但毕竟是被动的;其他人的逃亡则是因为“选择”————因为“蛛丝马迹”而诱发的“选择”。

对于习惯被挤牙膏式地对待的人们或许会觉得这一“动机”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另外一小部分人,获得这一“选择”的权利本身就是“逃亡”的最强有力的一个动机————根本不需要展示,不需要渲染。

草窝里的小公鸡对天上飞翔的五彩凤凰的向往,需要解释吗?
他有可能知道自己必须经过烈火的煎熬才能得以涅磐吗?
如果他知道自己必须先放弃生命,他还会向丛林深处奔去吗?
不会的。

想起几天前一个人跟我这样描绘他的伟大抱负:
“有想法......
详尽地调查......
知道这样一定受欢迎......
确认这样操作一定能成功......
......
到那天我们就开始做!”

我心里一直在冷笑————因为我知道他的“那一天”是永远不会到来的。

*************************************************************************************
“过程”

我非常喜爱这部电影对事件的展示手法。

虽然电影本身一直在描绘一次逃亡行为的“过程”,但几乎所有的小事件的展示都把“过程”省略:
一个女人刚把枪对准了自己,段落就结束了,许多段落以后才听到她已经自杀的“确认性”广播————没有血淋淋的场面以刺激观众的感官,也没有“枪声的画外音”之类的老生常谈。
一个人开始怀疑自己身边的好友是否是叛徒,紧接着是叛徒对那个人说“是的。”————没有描绘质问过程的复杂矛盾和难于启齿。
一个不知生死的战友突然回归,众人皆目瞪口呆,下一个镜头是众人围着已经在进餐的他说话————没有描绘热情的拥抱,没有描绘热泪盈眶的众人和种种令人窒息的喜悦。
......

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剪辑师的手法偏好(如果根本没有拍摄那些段落的毛片的话),而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在一位德国指挥大师的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会上曾经领略过这种手法的无比魅力:力度和表现程度被非常小心谨慎地控制,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潜伏状态,而当人们早已觉得这一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的时候,某一瞬间音乐突然好似终于摆脱了种种束缚,完全脱颖而出!
那一刻所带给人们的淋漓畅快是难于用笔墨来形容的。

《THE TUNNEL》除了尾声外只有一个段落的事件是被完整描绘的:女主人公和她的男友在柏林墙两侧的生离死别。
这一段落正是镜头“终于摆脱了种种束缚”的时刻,一切电影手法在这里都不惜重彩:全片一直采用一种类似新闻片的“反唯美”手法拍摄,惟独这一段落是例外的————机位的变化和手法是丰富而且切题的,男女主人公的动作,情感以及场景描写皆非常到位精准。
这是全片最为动人心弦的段落。

没有大肆的场面渲染,没有强烈的感官刺激,按照普遍的电影审美标准,这一段落的手法运用其实是非常朴实的。
“节奏”一概念的把握在这里起了决定性作用:综观全片,这是电影的感情波浪线的至高点。导演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它的众多数学指标,为了维护这一“至高点”不惜削减其他事件的叙述完整性,这正是“过程”被大量删节的根本原因。不久之前的《KING KONG》则是“节奏”把握失衡的最佳反面例证:需知一旦“处处精彩”则“没有精彩”。

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喻红闻名全国的“大卫像”最难能可贵之处不在于精致的描绘,而在于非凡的对比和平衡。

*************************************************************************************
“结果”

电影最后的字幕中有这么一行:
在东西柏林之间有无数这样的隧道,它们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具体数字至今无人知晓。”

那是整个观影过程最让我伤心的时刻。

尽管电影中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成功的例证,但我确认了观影过程一直徘徊在脑海里的一个念头:这样惊人的努力绝大多数是无法得到结果的。即使是主人公在历史上的真实个案,他在整个“营救过程”中也得到了众人和先进仪器的帮助,甚至得到了NBC的有偿赞助。此等的天时地利人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尽管他们一开始是发誓“就算用汤勺也要挖穿柏林墙”。
对于类似《THE TUNNEL》这样的事件,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你的“结果”决定了你的一切努力的价值是零分还是满分,没有所谓中间的灰色地带。任何摩拳擦掌的人都只不过是在东西柏林之间挖隧道的其中之一而已,你并不比其他任何人优越,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你比其他任何人有比较大的机会成功。既然如此,如果你自己面前也树立着一堵“柏林墙”的话————你仍然愿意拿着一把“不可能成功的汤勺”伸向柏林墙吗?

电影的最后几行字幕看似温馨感人,实际上却是“冷酷无情”的,它把整个逃亡事件最阴暗的和最辉煌的结果“多维”地客观揭示,告诉受众:是的!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在一般的励志电影中,这一看似上扬实际下抑的总结是不多见的,至少也是“煞风景”的。
但我非常欣赏这一令人沮丧的“结果”:因为它在客观地描绘了史实和事实的同时,实际上是把一种“选择的权利”交到了受众的手中。
这不正是选择是否“到墙的另一边”的权利本身吗?

*************************************************************************************

我想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这部电影,就象我一位“中国”的好友一直无法理解我作品中的“动机-过程-结果”一样。

柏林墙是一座德国人的血与泪砌成的坟墓;
柏林墙是整个德国现代史的见证;
柏林墙是一种违反人性,违反自然的伪善社会制度衍生的怪物。

它的倒下和粉碎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必然趋势。

然而,缺乏了绝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动机”,“过程”和“结果”,那个充满诱惑的所谓“那一天”什么时候才会来临?
影片中的主人公在历史上曾经帮助1000名以上的东德人穿越了柏林墙————煽动和协助众人背弃自己的祖国(“是不是祖国请你自己决定。”————影片台词之一),他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即便单纯讨论历史事件,其实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为什么人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逃往西柏林?姑且忘记柏林墙这一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历史事件,其实又有多少人明白为什么在毫无目击证人的情况下,在根本无法确定其准确性的隧道里,仅仅是一块“你已进入了法国管辖领域”的手写的牌子就足以让气急败坏的东德警察止步,放过眼前随手可得的猎物?
究竟有谁明白这一块标识着德意志民族的“诚信”,“任何国家的领土皆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的牌子的份量何等之重?其间的所谓合理的“动机”,“过程”“结果”又在哪里?

如果因为绝大多数人因为不可改变的缘故无法理解其中的“动机”,“过程”和“结果”,艺术家是否就应该“创造”出一个所谓的合情合理的“动机”,“过程”和“结果”?

不!
时间自然会证明眼光的犀利。

我并不幼稚————我知道不可能用一把汤勺去挖柏林墙。
但即便如此,我愿意做那位驾驶着柏林史上最为著名的一辆大巴的司机,在枪林弹雨中撞向柏林墙。

2006.2.23

 4 ) 自由与政治无关

自由与政治无关
时至今日,距离柏林墙倒塌的那个多事之秋已经过去了22年。但是发生在这堵墙两边的故事永远不会被忘记,因为这堵墙的背后有太多的象征意义:冷战、两大超级力量的博弈、秘密警察、意识形态的对立。
            于是,这面墙就不再是一面墙。
        或许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地球上有些“特殊”的国度,或许我们曾经经历过一段些许相似的历史,或许政治宣传依然拨动着国人敏感的神经。但是,对于这部电影,对于那些舍生忘死翻阅柏林墙的德国人来说:
        这面墙仅仅只是一面墙而已。它阻隔了亲朋好友的相聚,它是横亘在他们通往理想生活道路上的障碍。
        动手码这段文字的原因,是我对网络上越来越多的那些视所谓民主、三权分立为救命稻草,奉西方若神明的人感到不解与无奈。而你与这类人聊天时,柏林墙、红色高棉、USSR的解体都是他们的“杀手锏”,他们喜欢自豪的用掷地有声的音量陈述一段老掉牙的历史然后斩钉截铁的捍卫所谓西方民主的优越性。他们总是向淡然的把民主与自由画上等号,而且大多数还对前者一知半解。这时,悲哀感油然而生,原来我们这个民族活该被专制。(究竟制度孰优孰劣,与我想说的无关)
        这部电影,这条隧道,只是人对于自由,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用个时髦一点的词就是普世价值的认同。我很认同导演的拍摄手法和剧本,片中没有出现镰刀旗帜,甚至连国旗都没有几个镜头。对话中也鲜有“主义”出现。(至于东德警察的对话只是忠实还原历史)但就算导演如此用心良苦,仍然许多人上纲上线,一口一个民主。孩子,民主不是神,只是个还没烂的苹果。德国人拼死拼活逃到西德也不是为了什么民主信念。
        电影已经足够客观,导演尺度拿捏的恰到好处,为什么观影者就不能冷静思考呢?
附上一份报道: 记住我们始终不是当局者,只是一个旁观者 德国人的故事于中国并没有多少可比性。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opic/bolinqiangyidai/200911/1105_8593_1422735.shtml

        自由与政治无关。或者说,人们总是在画饼充饥。

 5 ) 信念

一堵墙,带给相爱的人们的是什么.
他们躲在这阴暗的工厂,工具只有铲子,却在一件和自由抗争的事情.
拥有爱的人,便拥有无限的力量,所有的可能在他们身上都有可能实现.
我们屈服于爱,心甘情愿.


历史总是无法让人忽视,那些伤痛将在那个年代永存.
从《与巴尔什维克跳华尔兹》体会到的震撼,我越来越能体会战争的邪恶.
统治者的野心都是用战士的生命换来的,还有无数的无辜者.


我们爱好和平.喜欢宁静.过着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
真好.

 6 ) 你在墙的对面

一墙之隔可以发生多少故事?
一面墙到底割裂了什么?
制度?理想?亲情?生死?

(1961年8月——1989年11月9日)
一个城市忽然被分为两半,这中间发生的精彩故事足够好莱坞拍十部片子。生活往往比小说惊悚精彩。

此片向我们展示了三种跨界方式:
一辆巴士悍然冲向了铁丝网,撞过边界,这边开枪那边已经摆好了相机迎接;
主人公们克服重重困难挖出了一条自由通道;
费斯的男友单枪匹马试图翻过柏林墙,倒在了墙的东侧。

其一,有胆有识,见效最快。
其二,群体力量惊人,耐力惊人,众人配合,同心无乱,创出了经典奇迹;
其三,混凝土墙已筑好,一腔激情凝固为鲜血。

男友之死有些通俗剧情。西柏林的男女主人公渐有暧昧,东柏林的男友焦灼不安,他的死更像服从剧情需要的让路。

工程师的妻子卡娜露的塑造相当立体。为孩子她泄过密,可最后却是她为众人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ps:此片顺便暗示我们:一张美国护照是极有价值的。其次是西德身份证。极权官僚们多少还是忌惮些的。:)

 短评

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控制极佳。

7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在60年代中期,柏林墙附近有数十条隧道,有些成功了,有些挫败了,没人知道总共有过多少隧道。

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TAT

10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1989年发生了很多大事,11月9日柏林墙倒塌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情。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从来都是无法隔绝的。展现那段黑暗的日子,让纪念更有意义。

15分钟前
  • 妖娆猫
  • 力荐

自由很重要啊

18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义人

21分钟前
  • 驻马店凯鲁亚克
  • 力荐

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会让亲人朋友互相出卖;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会让人们赌上性命来换自由。

25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世界上的围墙都是防止外面的人闯进来的,只有一种围墙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那是什么?那就是监狱的围墙!——约翰·肯尼迪

28分钟前
  • 半路
  • 力荐

7/10 美蘇冷戰‧柏林圍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vs.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32分钟前
  • Kerdia
  • 推荐

1989年,在柏林墙被推倒的时候,伯恩斯坦在勃莱登堡率领世界上最大的交响乐团组合,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纪念这个历史时刻。

33分钟前
  • 只有霸王
  • 推荐

导向性太强了。但作为一部两个半多钟头的电影,节奏的掌握实在无懈可击

35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推荐

8.2;人性总要高于政治才对

39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6分,题材不错,但不用拍3个小时吧,有些冗长,有些地方过于煽情。再者士兵互相都不认识的?最后冲突时,东德的军官那么笨还冲在最前面等着被生擒?西德这边上来庆祝怎么一下子跑出那么多记者?为了戏剧冲突而失去合理性就适得其反了。

44分钟前
  • 老罗
  • 还行

而东德这边戒备森严,危险时刻相伴……

49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刚开始的时候:你留下,你和亲人朋友在一起,你没有自由。你离开,或许会死亡,也没有了亲人朋友,但是你有了自由。后来,奔向自由的人们,开始拯救更多的人离开牢笼脱离苦难,这总归是美好的。

51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确实,有点漫长

53分钟前
  • walkerace
  • 还行

把对《气球》的短评改一下。有人说:那一年,Berlin wall倒了,我们的wall晃了晃,比原来更结实。后来,又有人说:The yearning of the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is their goal.那么我想问,如果真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不用费劲扒拉搬梯子,不用胆战心惊坐气球,不用千辛万苦挖地道。只是想去往想去的地方,只是想说想说的话语,很难吗?

5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那些隐形的墙,要如何越过呢

59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推荐

被高墙阻隔起的情感转化为对自由的追求,在这以生命来作冒险的逃亡过程中,一对恋人一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带给了另一个人心中永远的伤痛。那只是千千百百个这样的故事中的一个。

1小时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看的版本太差。。。。

1小时前
  • Hom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