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1983

剧情片法国1983

主演:克里斯蒂安·佩蒂,Vincent Risterucci,Caroline Lang,Sylvie Van den Elsen,Michel Briguet,Béatrice Tabourin,Didier Baussy,Marc Ernest Fourneau,Bruno Lapeyre,François-Marie Banier,Alain Aptekman,Jeanne Aptekman,Dominique Mullier,Jacques Behr,Gilles Durieux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播放地址

 剧照

金钱1983 剧照 NO.1金钱1983 剧照 NO.2金钱1983 剧照 NO.3金钱1983 剧照 NO.4金钱1983 剧照 NO.5金钱1983 剧照 NO.6金钱1983 剧照 NO.13金钱1983 剧照 NO.14金钱1983 剧照 NO.15金钱1983 剧照 NO.16金钱1983 剧照 NO.17金钱1983 剧照 NO.18金钱1983 剧照 NO.19金钱198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4 18:40

详细剧情

  一个男孩因为向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手表,却换回一张500元法郎的假钞。之后,这张假钞在很多人之间转手,最后落到了一个叫伊文(克里斯琴·佩蒂 Christian Patey 饰)的年轻人手中。伊文试着去餐馆花掉这张假钞,但被服务员发现了。警察认为他参与了假钞贩卖案而逮捕了他,但法官念他初犯,没有给他判刑。伊文释放之后,丢了工作。没有了钱,他只好和朋友去银行抢劫,却又一次栽在警察手里,被抓进监狱,被判刑三年…… 本片是布列松的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伪息券》,曾获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长篇影评

 1 ) 谈谈布列松

布列松的力量是所有不真实生活的力量,是所有把生活的冗余内容祛除掉之后剩下的精悍力量。

这种力量总是坚实的,坚实和日常生活的做作形成对比。

需要先把表达过滤掉,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运行。

任何美当中都有种致命的冷漠,但冷漠不一定是空虚,它由一板一眼的程序构成。程序中,没有情绪,我们梦中的情形才能再现。

给人过多情感的艺术不是好艺术,只有去情感的感觉才能脱离大众的话语场域(当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快乐、悲伤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

“影片中最虚假的,莫过于舞台剧那种抄袭生活,并模仿矫饰情感的带有自然感的强调。”(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

不要去追求自然、追求真实,要扼住自然、真实的喉咙。不要把在生活当中欺骗你的东西带到虚构中。虚构是真诚,它不被必然化事物的那些性质收买。它当然也不会被真实收买。

“认为做一个动作、说一个句子,要这样子而非那样子才更有自然感,是荒谬的,在电影书写里毫无意义。”(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

一个强大的艺术作品不可能专门在某一处表达感觉,因为它的任何地方都有这种感觉。

把看到的说出来,把想到的去掉。

不需要任何铺垫。小事、细节、过程都是高潮,没有哪个部分不是。

不要衬托。

机械的自然的仪式。

画面内部的能量是充沛的,一直在流动,虽然表面波澜不惊。和某些电影正好成反比。

“在无意义(非指涉意义)的影像上用功。”(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

 2 ) 赋格的艺术

有10刷。最完美的电影?嫌完美过头,过分干净,少了一层圆融的网。声音画面删无可删,抢劫戏的和最后杀人精确有如《赋格的艺术》,只是神性更向人性倾斜。

一流文学几乎最多出二流电影,何况超一流的托翁,但布列松对托翁陀老的改编并不失手,另为塔尖。布列松的冷眼热肠介乎古希腊与天主教之间,把凡人看作机器。凡人的念头和行动都是一种自动反应,缺乏能动的大我、恒常的神性,于是布列松从来把目光聚焦动作、肢体,一个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因此被完美执行,钱只是其中一种介质,钱本身是被架空的,可以换成任何事物。

在尚未背弃大道的时代,秉承神授的智慧,信仰、法制、道德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先有共同信仰,然后再生发出文化体系法律体系,法律往上侍奉于信仰,往下沟通于道德。在上无敬畏、易粪相食、从心所欲而逾矩的环境下,其只是眼看着社会按程序准确无误地推向毁灭。

修改补充:看罢评论,发现几乎都以为布列松走向了虚无主义。可能是长期接受二元思维和“主义”式标签语言带来的经验习惯,观众已经很难跳出来去觉察更深的洞见,尤其对于批判成瘾的一代,要去理解布列松的“清晰”更加要警醒自己务必退开去看。布列松将托尔斯泰光明的结尾转为一种“救赎的可能性”。可能性,我认为是布列松这部电影的核心。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在“罪”的迷宫之中,或曰因果链条,似乎一切有必然的导向。但,那个女人,她带着一种因果链条外的“爱”参与了这个迷宫,她死了,因为她的肉体,她的社会属性是迷宫的一部分(这里绝非仅仅说明善的无用。甚至相反)。然后,男子认罪了,然后人群聚集,这是最纠结的地方,女人的主动献爱,男子主动的入狱,是否表明某一小条链条被切断,终止运作,不确定。人群麻木惯性的聚集是否又表明千万的链条还在继续运作,不确定。布列松呈现了这个人间游戏的面貌,不带任何干涉。他发现并指出了一种和影片前面一大截必然性相反的可能性,即人、人类可能被救赎,但只是可能,极具不确定性,这种不定性就深藏在时空之中,他要观众去参与,去和他一样清晰洞察,以便还他以确定性,从聚集的人群中走出来。

 3 ) 《钱》:斧子举起来,因为他没有杀过人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4914.html

他是疯狂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起了那把锋利的斧子,撬开了一扇一扇的门;他是残忍的,住在楼上的人一个个被砍死,没有喊叫,没有挣扎,只有鲜血溅出的红;他是冷静的,杀了屋子里的四个人之后,他把斧子扔进了水塘里,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他是认罪的,在杀人之后来到警察正在盘问的小酒馆,喝了一小杯酒之后就向警方自首,走向了自己最后的覆灭之路。

疯狂而冷静,残忍而认罪,那把已经杀了人三个人的斧子再一次举起,特写的镜头下,醒来的妇人看着他,那盏昏黄的台灯灭了,鲜血溅到了墙壁上,而他杀人时的最后一句话是:“钱在哪里?”最后的目标,最后的欲望,其实又回到了起点:一个因为钱引起的恶,一个因为钱而导致的罪,在罪与恶的循环里,他用最后的杀人行动让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钱在哪里,其实钱不在现场,钱在每一个恶的灵魂里。

钱是一张假钞,一张用手表换来的假钞,一张“很容易花掉”的假钞,一张用贪欲抹杀了良知的假钞。学生诺伯特没有了零花钱,他向父亲要却被拒绝了,于是去找同学迈西亚,当他把自己的手表给迈西亚的时候,换来的是一张大额的假钞,起先是疑惑,迈西亚说:“这很容易花掉的。”于是两个人骑着车子来到了一家照相器材店,买了一个相框,女店员收了钱,却没在意是不是假钞。当店主回来时,发现是一张假钞,但是他却没有选择报警,而是和迈西亚一样:“现在巴黎有很多假钞,可以用掉的。”于是修理工伊冯在修理完毕时,店主把这张假钞付了工钱。

伊冯当然也没有察觉出是假钞,于是拿到咖啡店里买咖啡,但是被店主识破了,于是店主认为他是骗子,果断选择了报警。这是伊冯命运的一次转折,在警察面前,他说出钱是照相器材店老板给的,警察来到店里调查,店主却让助手卢西恩作伪证,说这不是店里的钱,无奈的伊冯喊出了一句:“他们疯了。”但是及时开庭,卢西恩在店主的指示下也否认假钞是店里给他的,在律师的辩护下,法庭撤销了对伊冯的起诉。

看起来伊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但是在他的生活里,这一种恶已经被埋下了,卢西恩的否认,让他看到了人们的虚伪,而不仅仅是虚伪,人们在金钱面前已经失去了良知。如果溯源,最先提供假钞的是迈西亚,但是当女店员在路上发现这两个孩子时,找到了学校,老师在教室里说起犯了错应该坦白,但是迈西亚根本无动于衷,倒是诺伯特离开了教室;诺伯特回到家里,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什么也别说,然后去了照相器材店,塞给女店员一个信封,女店员收下了,于是诺伯特在新建立的金钱关系里逃脱了惩罚;而做假证的卢西恩,却从中受到了启发,当他因为故意抬高照相机的价格被店主发现而解雇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如果我有钱,我也会是好人。”

他把这一切的错怪罪于没有钱,所以在这种“好人论”中,他开始了犯罪,而且丝毫没有羞耻心,没有罪恶感,他在被解雇离开的时候拿走了店里的钥匙,之后又和同伴潜入了店里,窃走了店里的钱,后来又以非法手段盗取了取款机上的钱,最后被警察抓获,锒铛入狱。卢西恩是在做了假证之后走上了那条路,他曾经问过店主:“做假证会得到什么后果?”店主没有回答他,正是这种默认使他大胆犯罪,最终入狱。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诺伯特还是卢西恩,其实都成为了这个罪恶社会的帮凶,他们无知,他们无畏,他们被罪恶引导,最后也成为有罪的人。

但是对于伊冯来说,命运的改变显得曲折。他不被起诉,但是却丢了工作,家里有妻子,有年幼的孩子,他必须养活这个家,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加入了朋友的抢劫计划中,最终被警察抓获,法庭判处他三年有期徒刑。有了因,便结了果,被关进监狱之后,他在妻子面前说:“我出去之后一定努力干活。”但是妻子却将头转了过去;他给妻子发出的信,都被退了回来,唯一一封信写着:“我要开始新生活了。”可爱的女儿换了白喉病死了,最牵挂的妻子却抛弃他而去,这对于伊冯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

在这种打击面前,伊冯有过不同的选择,他起先是愤怒,在用餐时拿起了工具,被狱警制止,然后说他有杀人的动机,“没杀过人,可能比杀人更可怕!”于是被关在禁闭室;在禁闭室里,他内心开始崩溃,他不停地把饭盒放在地上摩擦,发出的刺耳声音成为他扭曲心态的一种隐喻:他把给他镇定的药收集起来,然后实施自杀,最终被发现而送到了医院;自杀不成,他开始想要报复,那辆救护车把他送回了监狱,而就在他下车之前,卢西恩也被关进了这所监狱,他想到了自己命运被改变的原因,将一切的过错怪罪于做假证的卢西恩,在布道室里,卢西恩让他和自己一起越狱,伊冯对他说的那句话是:“我不想逃走,我只想杀了你。”

但是杀人最后也落空了,因为越狱失败,卢西恩被抓回,“他将被关进高级监狱,直到死去。”和他同一室的狱友这样说,言下之意是,你已经报仇了,而且不是用自己的手达到了目的,这似乎是一种完美的复仇,但是伊冯的遗憾也在于此,他没有亲手杀死卢西恩,所有的复仇就是空的,他捶打着牢房的门,痛苦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其实对于伊冯来说,没有了女儿,没有了妻子,他唯一的寄托已经变成了复仇,而在这个连复仇都无法实现的现实里,他的失落已经变成了一种对社会的仇视。

出狱之后,伊冯住进了旅馆,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走了柜台里的零钱。在街上,他又跟踪从银行取款的妇人,一直跟踪到了家里,而且光明正大地来到妇人面前,对她说:“我好饿。”妇人问了他一句:“你杀人了吗?”伊冯的回答是:“杀人让我兴奋。”他渴望杀人,渴望复仇,但是卢西恩没有让他得手,他是带着最大的遗憾走向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在有着无法消除心魔的生活中,必定会再次成为一种恶。

走出监狱,来到妇人家中,伊冯其实面对的是另一个浓缩的社会,这个社会一样带着恶。妇人每天洗衣做饭,而且当伊冯到来之后,还安排他住下,给他吃的东西,在伊冯眼中是一个好人,但是这种好所衬托的背景却是恶,家里的父亲、妹妹和妹夫,以及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都不说话,他们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的冷漠让伊冯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他问妇人的是:“他们这样对你,你为何不投河自尽?你等待奇迹吗?”伊冯在这里甚至感受到了某一种温暖,他有吃的东西,有住的地方,所以他对妇人也有某种感激,他和她说话,和她一起晾衣服,甚至摘了树上的果子给她吃。

但是,妇人对他问题的回答是:“我什么也没等。”不想要别人的帮助,不想要别人的尊重,就这样每天干着同样的事,面对同样的人。这样一种状态,在伊冯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死亡,在恶的世界里,死亡是唯一的方式,但是伊冯并不想这样,他总是想到自己的经历,想到自己的遭遇,失去了机会的报复最终在那个晚上走向了现实,当他举起那把斧子,他才重新变成了自己:有着复仇欲望的自己,对社会仇视的自己,找回罪恶起点的自己。所以当最后那一句“钱在哪里”的问话变成嗜血的快感,他第一次获得了杀人的体验,第一次让埋在心里的恶有了呼吸的通道。

这一定是一个扭曲社会的必然结果,是一个罪恶世界必由之路,卢西恩是一个个体,诺伯特是一个个体,伊冯也是一个个体,当个体陷入在恶的现实里,唯一的方法就是杀死恶,但是杀死恶却又会成为另一种恶的原因,因和果,在不被分开的罪恶里,便成为了一种整体。所以在展现这个整体之恶的电影里,布列松用冷静的长镜头,极少的对白,传递出社会本身的冷漠、麻木:在伊冯被警车带到监狱的时候,长镜头里是警察开门,拿下行李,犯人一个个走下来,然后拿起行李;在被关进去的时候,第一扇铁门被打开,第二扇铁门被打开,第一扇铁门又被关上,在开开关关的过程中,只有金属碰撞的声音;而在最后,当伊冯自首之后,警察带走了他,走出餐馆的时候,门外的围观者却一直看着餐馆里面,他们没有转过头目送伊冯,那留下的黑色的后脑勺仿佛正等待里面另一个未知行为的发生——连杀人凶手都被忽略了,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是让人兴奋,让人疯狂,让人有快感的事情?

意义被取消,杀人变得无意义,在整体之恶中,个体已经被淹没了,这便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

 4 ) 现代性电影

小时候看过,没看完;当时只觉得片子画面单调,情感匮乏,演员演技值为零,简直是粗制滥造的vlog剪辑。

后来随着阅片经验丰富,接触久了所谓的大场面、大制作的电影,对宏大叙事逐渐审美疲劳,众多矫揉造作的文艺片观赏起来也味同嚼蜡,而巧合之下我与这部电影重逢,感受到了由这种独特的枯燥所缔造出的极简主义美学。

惯性思维导致初看时不知道影片拍摄与八十年代——汽车遍地走,学生人手一台小电驴,感觉影片故事是过去十几年内发生的。(也是着实没想到法国那时候已经是我国21世纪的模样)

表面现代性十足的电影并不少见,但能够像《钱》一般拍摄与几十年前还能却还能消除其与观众的距离感,让其认为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事,实属少见。

我们完全可以套着现代社会的场景(比如高楼大厦、汽车交通、新式科技等)去拍一个实质上是只可能发生在中世纪甚至更早的故事(比如漫威的绝大多数电影)

未完待续——

 5 ) 布莱松的毁灭之旅

纳博科夫在《斩首之邀》的卷首引用那位“心中的作者”的话:“就像一个疯子自以为是上帝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会死的。”且不论这种疯癫式的笃定与反疯癫式的怀疑各自出于何种理由与立场,人们对死亡,从理性上,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某种心理预警。然而,恐怕少有人会“愿意”自觉的拥有这种认知:人都是会被毁灭的。
 
这并不是全然悲剧性的断言。正如人们接受死亡作为一个线性序列的终结一般,在最后的死亡来临之前,身体中的每一部分都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消亡,牙齿被地心引力吞噬,记忆力为岁月所埋葬即是显见的例子。这种毁灭实时发生,从躯体到心灵,从内部构造到外在联系,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我们通常对于这样的事件缺乏经验,便在懵懂无知中促成了这种消亡。然而自有那些天赋敏锐的人们,他们一旦对此中奥秘偶有察觉,便好像被触发了某个机关一般,将这个消亡的过程反复称引。无疑,托尔斯泰与布莱松刚巧都具备了这样的特质。
 
尽管休谟对因果律心存疑虑,然而这显然无从妨害人们追求事物背后因果的热情与向往。只是托尔斯泰在这个因果链条上做到了极致,小说《假息券》便将这样一出人间的蝴蝶效应上演得惟妙惟肖。托尔斯泰的故事相当庞大,设置精巧,丝丝相扣。一个中学生为了零用钱而偷改的息券,随后竟成为引发了多人生死的一连串庞大事故,甚至辗转影响了整个俄国。故事听来荒诞,但托尔斯泰会告诉你这不是异想天开,事实就是如此。人生仿佛在大海行舟,其中波折所到之处,又如何说得准的。假息票不过是做了个起兴,而随后的发展则自有其兴亡的道理。
 
然而同样是微不足道的事件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在布莱松看来,至少从他的作品看起来,切肤之痛莫过于一个人的毁灭。布莱松对于个人毁灭的主题可谓是驾轻就熟了。《少女莫夏特》、《巴尔塔扎尔》、《扒手》到《乡村牧是日记》都在一个人的毁灭中轰然收场。然而实际上,这种毁灭在布莱松当是无关忽生死的,与其说是一个生命的毁灭,毋宁说是一种态度的毁灭。
 
布莱松可谓彻底,完全退出的冷漠态度,一个不留的残酷手段,且没有什么商量余地。其实自从莫夏特以花一般的优雅姿态滚入水中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应该明了一个事实:这是个无可挽回的事件,无权过问,也无从同情。线性叙事的故事通常都充盈着一种残酷的意味,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观看一连串缺乏参与度的事件的始末,观赏某一个偶然或必然的事件如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物的命运如何一径到底,不可返还。
 
不必怀疑,布莱松的残酷决不会就此收手。人的终结只是表象,布莱松在各各层面上是实践着各种因素的消亡。布莱松改变自《假息券》的影片《金钱》的开头几个场景几乎原封不动照搬的小说中的台词。也就是说,将书中台词影像化大约就该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模样。其实很难理解,一篇背景被铺成得天衣无缝的小说,会以这样一种紧缩的形式完成它的影像化过程。原作中的心理描述和背景铺陈,都被完全省略了,或者说,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偶然的形式进行提醒。少年想典当手表获取零钱的计划,以一只手将手表挪开的镜头而宣告破产;伊万参与盗车,也是由一个行人的告发而暗示了结局。这一方面暗合了电影的主旨,一个以偶然事件引发的一连串事件,而细节的突出强化了这种偶然性;另一方面,与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真实方式息息相关。
 
在布莱松的影片中,镜头仿佛实行着生死的交替,沿袭着镜头自身的逻辑。每个镜头都在不断取消前一个镜头的意义,并且取代它。一种平滑的顺接暗合了时间的流逝感,从而具有了某种冷峻的气息。每一个结果的产生都具备了吞噬前一种努力的能量,一切的狂妄与自信在此中都不能复存。不仅是导演,演员、甚至是角色本身都从每一个镜头中退出,以一种安然的方式宣告了自身的终结。在传递的过程中,人物的性格让位于某种偶然性,不再是某种偶发的事件推动人物的命运,相反则是人物成为了系联这种必然命运的道具。这种取消了固有联系的毁灭感不只充斥影片本身,而是强有力的透出到现实中来。
 
布莱松有一本有趣的小书《电影书写札记》。在这本薄薄的册子中,对于真实问题的思考占据了大量的篇幅。相较于小说,电影的认同感通常是无以伦比的。影像操控着对现实进行再塑造的生杀大权。有了现实作为底色,是不易引起反对的。然而,布莱松显然不把这种几近真实的机械复制手段当回事。对他来说,这种近乎于“真”的“假”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影像与真理的对峙,仍然是一场东风与西风间的对决。对此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演员,在一艘被真的风雨拍打的真船的甲板上,假装害怕沉船,我们既不会相信那演员,也不会相信那场风雨。”于是,如何在具体实施中剔除假的因素,寻找一片日渐稀薄的真的空气,是布莱松一以贯之的思考。
 
如今,布莱特对于“模特儿”的运用已经是人尽皆之了。他甚至不无尖刻地写到“影片中最虚假的,莫过于舞台剧那种抄袭生活,并模仿矫饰情感的带有自然感的腔调”(《电影书写札记》)。同样对于演员严格限制的,还有一个小津安二郎。在剥离视觉侵蚀,或是俗套的真相的问题上,二人可谓有着相似的见解。小津严肃的训斥他的演员说,只有心里在哭,脸上在笑,这才是人,所以不要把造作的表情都堆在脸上。如果说小津的限制还带着东方式的隐忍,布莱松更象是一种苦行式的自律。他追求的是那些隐蔽于自身,甚至不为自身所洞察,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遵从人的自然,而不要求它更易触摸”。布莱松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可是进一步追究下去,“人的自然”意味着什么?“不可触摸”的又是什么状态?再进一步,我们言之凿凿的“真”究竟是什么?如果说追寻“真”的代价就是不断毁灭现存的因素,我们是否能够承担得起?但是,对于非要剥离一切才可现形的真实,其意义又在那里?
 
布莱松一再提及真实的问题,并一再宣称导演从创造中的退出。布莱松是否真的在影片中退出不得而知。我们所知的是,他独树一帜的风格被无数影迷与影人奉为不可逾越的巅峰。然而,在对于“真实”与“节制”过于泛滥的吹捧声中,布莱松在一再的放弃自己之后,还是被不可遏止的埋葬了。这好像是一场反讽,布莱松定然没有料到前头等着他的是这样一场被动的毁灭。“作者是否死了”的话题且不去提,但要从各自为阵的境遇里描摹出一个活生生的布莱松恐怕也实在是十分堪虑的问题。看来作为作者的“布莱松之死”并非死于作品的诞生,而更像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毁灭。

 6 ) 无所不能的恶神

《L'argent》

有形之神,无所不能

上等人的孩子犯错会用更多的钱摆平,下等人的霉运到来甚至无法自证清白。

监狱外,好人陷害老实无助的穷人,监狱内,犯人嘲笑固执嘴笨的蠢人,所以社会才是最完整的监狱,你我均是嫌疑人,只是有的人认罪入狱,有的人假装无事。所谓“好人”的心最能藏污纳垢,因为犯人的皮早被脱了精光。别墅外,扒手尾随携带巨款的路人,别墅内,凶手迷惑心善富有的仆人,所以金钱才是最可怕的恶鬼,你我总会变信徒,只是有的人走火入魔,有的人病入膏肓。假钞能于交易中自由流通,真诚却在现实中分文不值。

特写钱和手,见尸体不知过程全貌,业余的演员,如木偶牵线面无表情,无需漫天的特效,轻描淡写的几滴血,足以形成巨大的绝望和恐惧震撼人心。极简主义手法精确解剖现代,萎缩的大脑散发铜臭缺乏思考,畸变的胃部穿孔流脓灌满腐朽,冷峻残酷的生活养不出一个真正的好人,全是绝望的一而再再而三堕落,直至变得十恶不赦。

理想主义患者最终都会被拜金主义蚀心。

 短评

没有配乐,没有渲染,还是布列松最简化的叙事风格,对局部特写的极端痴迷,有见微知著之奇效;忽略时间残酷性的基础上,每个镜头的空间语言却都意蕴丰富,构图绝妙;全片把「钱」主观视角化,事无巨细的展现出一段从下至上缓慢腐朽的社会丑闻,去表演化之后只能让人感到更刺骨的绝望。

7分钟前
  • ChrisKirk
  • 力荐

9.5/10 将托尔斯泰的原作改编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味道。以钱的流通为线索组织整部电影,钱在手与手之间流转,流通过程本身即包含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因而钱既是折射社会权力结构的“果”,也是造成片中悲剧的“因”——上流社会与中产阶级的孩子在犯下错误后可以通过金钱摆平一切,假装无事发生;而底层的无产阶级却因无辜地卷入一场假钞风波而彻底走向毁灭。摄影极尽考究整饬,视听语言克制、冷峻、精确、理性,如手术刀一般的镜头与剪接令大多数其他电影都显得笨拙且繁冗(譬如,一个“手部特写+桌子倒塌杯子落地碎裂”的特写镜头就举重若轻地交代了一个在好莱坞电影中血浆横飞、拳拳到肉、鸡飞狗跳、青筋暴起的打斗场面)。

8分钟前
  • dasperעִבְרִית
  • 力荐

简约的镜头风格,冷硬感十足.风格之作.

12分钟前
  • 力荐

被一张钞票改变的人生,颓废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影响

15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宋徽宗当年出命题作画,题目为深山藏古寺,画山寺半掩的,全部出局,画和尚挑水的,直接晋级。说明创意想要胜出,必须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同样的道理,布列松拍动作戏,设计反应镜头,逆向思维一流。

2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极简主义到通常说十句话,布列松只说一个词儿。改编自托尔斯泰,我说怎么一股浓浓的俄国味儿。布列松式的特写,被物化的人。社会新闻被他拍到这么节制真是不易。再说83年戛纳,老塔的[乡愁]确实比这部好,两者同获最佳导演奖,肯定彼此不服,谁让斜刺里杀出一个今村昌平……

2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我不喜欢钱?-真的假的?-骗你干嘛?-钱那么好用,你怎么会不喜欢?-额,我说的是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钱》。(观影时觉得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设计感略重,看起来挺影响电影的真实感,没想到上豆瓣标记条目时发现罗伯特·布列松竟然凭借此片拿到了戛纳最佳导演……可惜了,《楢山节考》的今村昌平。)

2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有三种犯罪。一是《扒手》里通过偷盗来实现资产的重新分配。二是中产阶级的犯罪,但钱权保障着其免受牢狱之灾。最后是底层阶级被欺害后的报复社会。绝望的是,男主最终报复的是他同样的弱者。在这里,法其实并没有缺席,审判具有公正性。也就是说,每件事看起来那么正确,但其实悲剧逐渐升级。布列松始终特写“钱和手”。而这两者的结合则是交易和犯罪。这也就是为什么其电影总是出现钱包、手饰、信封,发生在银行、当铺、监狱的原因…

27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惊人的省略……

3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他的电影没有演员,只有“模特”。这些非职业演员在镜头下,虽然多少显得有些“生硬”,毫无职业性的“自然”,却揭示出电影媒介习而不察的“欺骗性”。布列松的手法有点类似剧场,他的模特就像时刻意识到观者的目光。

35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2014.02.18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这个故事香港人来拍会是怎样。老太太挨抽那一幕可以这么拍,好惊呆。大师就是大师,多说一个字都觉得自己在装13.

36分钟前
  • Seven
  • 还行

http://www.56.com/w15/play_album-aid-8876597_vid-NTEyODA0OTU.html

38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此片终于让我真正感受到布列松简洁而美妙的魅力;空白地方你们自己联想。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布列松是典型的内容大于形式的导演,反过来又说明了形式的胜利——不动声色的脸、简略镇定的叙事。钱只是一个物化的指标,被这个时代选中,暴露人心上的孔洞。

47分钟前
  • 57
  • 推荐

惡念由上而下橫生,一層層蠶食心靈,這才是真正的一念無明,上層尚以為金錢打救可以收補禍害,中層因禍得福但無法得到任何救贖,下層早已無力回天,悲劇遲早發生。Bresson還是溫柔的,農村婦人的善意,監獄中人再三阻止,或者只能自我犧牲才讓痛苦終結,最終受苦的都是低下層,有能者甚至不願去改變...

52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在全片如此吝啬时间给人物的大动作之时,有人统计过花了多长时间在开关门上吗?(房间、店铺、电梯、牢狱、ATM机、保险柜、车后箱、栅栏…)一方面,用手的传递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用门的开合果断地隔绝掉相互的联系。两者结合的畸形产物便是这样前一秒送浆果递衣服,下一秒破门而入的杀戮。(去年HKIFF开场前放预告,酒杯从钢琴落地的镜头真是看一次被吓一次…)

54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很感动,布列松真的是个有基督精神的导演。伊文杀老太太全家之前,导演对观众真算是极尽挑逗之能事,希区柯克也不过如此了。可见布列松真不是不会玩戏剧性,是不屑于玩,我相信他要拍部恐怖片肯定超吓人。

55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起码七刷,最早在2005年左右买到DVD)这一刷貌似对结局有了新的认识,有点理解“救赎”在哪里,主要契机是他那一下挥斧头前问的“钱在哪里?”及上下文,目前不想多说。另外,虽然没有专门扒布列松作品的声音剪辑,但多少发现了多处的声音的早进或晚出,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我好几回用回放的方法验证,只是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所有剪辑点,而本片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这诚然可以看成一种常规操作,但仔细感受的话应该会有得益。

60分钟前
  • 复印
  • 还行

布列松这部电影分析了道德的传染性。他通过回避核心事件、省略关键动作、插入特写镜头凝滞叙述等手法表达了他形式感极强的电影观念。

1小时前
  • 推荐

布列松最佳之一,极简与冰冷的极致形态,且与酷烈无望的主题完美契合。1.几乎均为固定镜头,以简洁的镜头组接代替镜头运动,转场一律用硬切,不再有前中期作品里的叠化或淡入淡出。2.尽可能少地展现人脸、全身或完整动作,取而代之的是对手或脚的局部特写或对环境中的物件(尤其是门-门锁、车牌、过道、工具与家具)的凝视,钱与社会对人的物化随之彰显出来。3.关键情节(如犯罪过程)极尽留白与省略之能事,多用画外音,让观众自行填补想象。4.除演员模特木偶化外,动用多种方式间离,如通过对狱卒分拣信件的淡漠描摹来交代主角收到的书信的重要内容。5.声音取代配乐,局部细节取代整体勾勒,动作取代情感。6.尽管公义缺失,罪恶遍地,布列松还是在影片末段强调了纯粹善良的存在,给予了救赎的希望,最后再短促、无情、令人震悚地摧毁它。(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