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尔的生活

剧情片法国 / 比利时 / 西班牙2013

主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蕾雅·赛杜  萨利姆·克希乌什  热雷米·拉厄尔特  卡特琳·萨雷  奥雷利安·雷克因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剧照

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2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3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4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5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6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3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4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5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6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7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8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9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5:01

详细剧情

故事主角是15岁女孩阿黛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Adèle Exarchopoulos 饰),她有一个帅气的同学男友托马斯(热雷米·拉厄尔特 Jeremie Laheurte 饰),但托马斯并没能走进她的心。她在街头意外遇到一个美丽的蓝发女孩艾玛(蕾雅·赛杜 Léa Seydoux 饰)后,第一次体验到小鹿乱撞般的怦然心动。而当某晚阿黛尔忐忑不安的走进一家同志酒吧,发现艾玛就在那儿等着她呢。女孩们的彼此靠近让阿黛尔的青春期变得复杂起来…... 《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法国女作家朱莉·马洛的情欲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即英文片名),讲述了女孩阿黛尔一段如火如荼的同性爱情。3个小时的片长长而不闷,充满各种情趣元素,而在性爱内容上又惊人的大胆。影片最可贵之处,是没有将同性恋做为热点话题加以投机,而是以同性之爱作为承载,寄托人类最美好也最伤感的初恋情怀。主角从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到一步步找到真爱,又一步步失去爱人,整个过程就如繁花盛放又归于荼蘼,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出生于突尼斯,曾三次入围威尼斯金狮奖,其中《谷子和鲻鱼》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他热衷于表现法国外裔青少年的生活和对身份认同的自我寻找,是一位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准的创作型导演。2013年是他首次入围戛纳。《阿黛尔的生活》获得第6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影评人费比西奖。

 长篇影评

 1 ) 人的灵魂是一本书

阿黛尔是个即将迎来18岁的高中生。她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大大的双眼皮,长睫毛,鹅蛋脸,双颊鼓鼓的有点婴儿肥,笑起来像只刚摘下树的香甜的桃子,嘴角一边一个浅浅的褶皱。她的头发总是乱糟糟的,胡乱绑成一把马尾顶在脑瓜上。她喜欢文学,上课听讲很认真,下课了和几个要好的女同学一起讲小八卦笑闹,然后回家吃饭。阿黛尔爱吃,老爸做的番茄肉酱意面她吃完一份还要,躺在自己房间的小床上悲伤哭泣的应对办法也是拉出床下的杂物盒,把一枝大巧克力棒塞进嘴里,含着眼泪咀嚼。

可这么爱吃,阿黛尔也不胖。阿黛尔双腿修长,穿紧身牛仔裤,身形凹凸有致,青春的荷尔蒙挡也挡不住地勃发。阿黛尔是个相当漂亮的法国北部城市里尔的普通高中女生。

当然,阿黛尔更是获201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法国电影《阿黛尔的人生》女主角。这部电影还有个噱头广受争议:女同性恋的性爱镜头,不加遮掩近乎毛片的惊人尺度。

可要谈这个热点话题,就必须先谈谈片子的导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法国北非移民后裔,两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

按照网上关于他的有限生平介绍,阿布戴∙柯西胥出生于北非的地中海城市突尼斯,六岁随父母移民至法国尼斯,从小热爱戏剧,先当演员出演舞台剧,1985年得到第一个电影角色,之后成为编剧及导演。柯西胥目前共出产了五部作品。除了《阿黛尔的生活》,我还看过他2007年的《谷子和鲻鱼》。那是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片子,讲的是法国南部一个阿拉伯老移民赛门被自己工作35年的船厂开除后,在人生低谷里怎么努力开一个梦想中的“古斯古斯”餐馆的故事。餐馆开在一艘改建的破船上,经过了重重困难与努力,开业当晚,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意外却还是发生了。赛门必须竭尽全力去寻找“古斯古斯”,餐馆主打的蒸粗麦粉;而他情人的女儿丽姆则决定为客人们表演肚皮舞来争取时间。丽姆很年轻,圆润丰满,有个小肚腩,她长时间、长时间挥汗如雨地扭动腰肢,特写镜头里肚子上的小肥肉不住地颤动。赛门总不回来,她就得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跳下去,有青春的美、性感、旁观视觉的尴尬,可更心酸。电影里还有一个赛门追摩托的长镜头,那么残酷、冷静、无望,看得人心整个都揪起来,眼泪不由自主掉下来。

所以柯西胥电影的一个特色是冷静的人物观察,巴赞式的,特吕弗风的,不遮掩,不下价值判断,也不在残酷与尴尬面前退缩。镜头具残酷的穿透力,直击人物灵魂。这一点很有新浪潮的经典风范。

另一个技术特色是他对节奏的掌握。要知道,长镜和特写镜头运用的最大风险是对叙事节奏本身的破坏,尤其对一个依然以叙事为主的作品而言,过于频繁或安插不当的长镜很容易拉缓叙事速度,失去观众焦点;而琐屑的特写则会使画面变得廉价、自恋,使影像变为导演的私人呓语而不是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但柯西胥的种种风格化镜头运用是恰到好处的,他以手提镜头表现运动速度,有限的长镜头主要出现在最具冲击力的片段,增加旁观视角中生活残酷的力度,特写和中景交替上场,后者为前者提供聚焦框架与情境烘托。

再者,是他的社会阶级敏感性。北非移民的文化与民族背景使他对法国社会的阶级分化观察异常细致。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伏尔泰的错误》探讨的就是突尼斯非法移民在巴黎的生存问题。《谷子与鲻鱼》中的老赛门也是移民家庭。甚至他的上一部电影《黑色维纳斯》,背景虽然是十九世纪初的欧洲,柯西胥的视角也始终聚焦在社会的边缘人、被奴役的底层阶级。

那么,要理解《阿黛尔的生活》中的争议性片段,我觉得也必须从柯西胥的这几个特点入手。

3小时的电影里一共有四段同性性爱片段,总时长约为10分钟,其中阿黛尔和艾玛的第一次性体验长达6分多钟,是最长也最暴露的一场。之后的几场长度越来越短,走向的是二人更深的情感交流而不再主要是性的激荡。这个安排是与生活中两性关系的自然发展相吻合的。在最为重头戏的一场性爱中,柯西胥大量使用特写,从阿黛尔的表情、嘴唇的呼吸、舌头的贪婪,到身体的扭曲、抚摸的手势、肢体的交缠、肌肉的痉挛,镜头从一个角度切换到另一个角度,也仿佛与其中人物一样有着被挑逗而欲火中烧的节奏。这一段没有任何浪漫化的背景音乐,展现在荧幕上的是非常原始的性激情,镜头毫不退缩,简直百无禁忌。考虑到柯西胥的技术特色,这个安排绝不是炒作的噱头,而是对阿黛尔生活中性的启蒙非常重要的一章。尤其对比之前阿黛尔和同校男生缺乏激情的性爱一幕,与艾玛之间性的温度对二人关系之后的走势至关重要。

我唯一不喜欢的是第二场,阿黛尔与艾玛到艾玛父母家拜访夜晚入睡时的性爱戏,因为两个人肢体交错的姿势太过于“程式化”,尤其阿黛尔扭头面对镜头,头发拢在一边,向身后望向艾玛一幕,太具视觉美了。而生活中真正的性爱,无论男女,在绝对私密的状态下,是不会在乎镜头角度姿态美感的。我甚至以为真正火热和忘我的性都必须有某些“丑”的成分在里面。柯西胥以男性视角拍摄同性性爱,这一场我怎么看都觉得幻想成分超出了真实的艺术再现尺度,是为败笔。

但除去性爱,电影中展现更多的,是阿黛尔和艾玛的感情关系。这两个人来自于截然不同的社会阶级:阿黛尔的家庭属于劳动阶层,价值观保守。阿黛尔的母亲看上去有阿拉伯血统,她上的高中里也有很多阿拉伯二代移民,同学们在一起参加游行,播放的也都是具阿拉伯特色的民族音乐,大家关注的是平权、就业机会、教育、工资水平等紧贴生存的基本问题。阿黛尔认为人应该把从社会得到的知识给养用于回报社会,基于此她认为教师工作是自己的终生追求。艾玛来自于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家庭,思想开放。艾玛学习艺术,广泛阅读哲学,家庭朋友圈子热烈讨论的是对某个艺术家的看法,人性对比、文化、心灵世界。工作在他们看来只是帮助实现人的心灵追求的手段,不应该是人的终极目标。在艾玛首次个展之后的招待宴上,阿黛尔的孤独和无所适从正是这种阶级差异的微妙体现。这与电影开始第二次文学课堂宣讲的“悲剧”前后呼应——“悲剧是不可抗拒的,无论如何不能逃避的。它探讨的是永恒的,不受时间限制的东西,它关乎人类的机理和内在。”对阿黛尔和艾玛的爱情而言,悲剧就是感情抛物线必将下落的走势,是来自于二人差异巨大的社会背景和阶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导致的本质的价值观落差。这种差异贯穿电影中阿黛尔的整个人生成长。

在阿黛尔和艾玛的关系中,柯西胥的镜头始终是冷静沉着,不作价值判断的。但一旦理解了他的社会背景,则不难看出他本人的价值取向。《纽约客》的介绍提到了阿黛尔的生活场景有相当程度上是在课堂中被刻画的。柯西胥自己在采访中也提到了这部电影的出发点是他想描述一个教师的生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投入。在《阿黛尔的生活》中,除了与艾玛的关系,柯西胥还使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述在遇到艾玛之前阿黛尔的高中生活,她对文学的热爱,她成为教师之后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一个好作者在作品中的细节执行中应该是中立、冷静甚至残酷的,但在透过细节之后,在字里行间之中,一个作者的价值取向也是没必要,且不能被否定掩盖的。理解了这一点,对电影上映之后所爆出的一系列有关柯西胥与演职人员的对立也便不难理解了。

回到《阿黛尔的生活》,我一向不是言情故事的粉丝,这个故事本身并没什么新鲜的,甚至可以算个老套的爱情故事,一见钟情、性的启蒙、相爱、孤独、不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俗套,同样的故事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在同样地一遍又一遍地上演;但也跟生活中的每一个相似的故事一样,不同的故事对象会为同样的故事带来全新的体验、感悟。柯西胥的了不起之处正在于他从一个日常的,自然而平凡的框架里,通过镜头聚焦出了那些不一样的,深邃的,超越生活之上的独特之美。他拍摄出了社会脉搏中人物的心灵成长,那些不加修饰的,小心翼翼因为珍贵而不能被言说的细节,那些埋藏最深处的渴望、无奈与灰色的秘密。

作为观众,当看到这样人心深处最脆弱最珍贵的一些东西时,当通过影像体会到了这些最温柔而残酷的成长经历时,是不得不被生活本身的丰富与命运细节的强大所击中的。

电影的法文篇名是“阿黛尔的生活,第一章与第二章”。每个灵魂都是一本书。感谢柯西胥将阿黛尔这本好书翻开,我有幸读到了她,也读到了书中映照出的自己,而后面的故事还有很长。我将一直挂念这个女孩。
   

 2 ) 阿黛尔为什么恍惚?

看过这电影之后,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也像阿黛尔一样恍惚和不快乐了。大概因为我们心里也有和阿黛尔一样的问题,却也像阿黛尔一样不知问题所在,所以先弄明白阿黛尔为什么恍惚、为什么寂寞、为什么爱流泪,为什么不快乐,才能真正对这部电影释然。

其实想要解释阿黛尔的各种为什么,首先要从艾玛说起,为什么她不恍惚,为什么她不那么寂寞,为什么她不常流泪,为什么在阿黛尔流着泪问她是否快乐时,艾玛流着泪却也坚定地回答“快乐”?

作为共有同性取向的人,阿黛尔和艾玛有一些共同之处。她们同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女人,碰到喜欢的女人,她们也毫不犹豫去猎取。

但阿黛尔和艾玛也有不同之处。就是阿黛尔从未承认过真正的自己,这也决定着为什么阿黛尔为什么从未爽朗地笑过,决定着很多人为什么一边看电影一边痛哭流涕。

当高中生阿黛尔知道自己喜欢女人,只是抑郁地流了一次又一次眼泪,然后跟随身体去享受欢娱,她拒绝不了欲望,就像她拒绝不了食物和男人一样,她不在乎食物是不是会让自己发胖,也不在乎男人是不是在音乐和文学上有同样的喜好。促使阿黛尔行动的都是本能的饥饿和本能的欲望。

可是就像她和高中时的男友上床,和艾玛生活和做爱,无论她怎样在行为上心安理得,心理上的却从未对自己的做法有过认同,也从未在面对自己的爱情和爱人时真正快乐。

阿黛尔明明得到了不寻常的情感和不寻常的人,却还是要骗自己,认定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要过中规中矩的生活。明明已经证明了自己和男人做爱毫无快感,明明已经亲吻了女孩儿,明明已经确定了自己渴望蓝头发的艾玛,却还尖叫着对同学说自己不是拉拉,明明在艾玛家的餐桌上已经吞下了一个又一个从不尝试的牡蛎,可她还是催眠似地对别人讲述自己“进入教育”的职业规划。阿黛尔的生活明明已经发生了改变,她却不去正视它,就只能接受内伤一般承受之后的恶果。

比如在第一次艾玛在家中举办的画展上,当阿黛尔面对画廊老板对她觊觎般的鼓励,面对艾玛迫切地对她进行文学创作的怂恿。阿黛尔也选择了忽略,忽略那个曾经在文学课上的沉浸在一段文字中的自己。阿黛尔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像嫁了一个普通男人的家庭主妇那样生活,不该去进行文学创作,而是更应该受用客人夸奖自己做的意大利肉酱面特别好吃。这也注定了当事过境迁后两人再次见面,艾玛在咖啡馆决绝地说已经不爱她,而更爱的新欢是个画家,即便性生活不如往昔又怎样?

因为对蓝头发的艾玛来说,那个学文学的女孩,从学校的朋友身边走开,和她一起躺在公园长椅和草坪上的女孩,一起聊到有共同喜欢的文学作品的女孩,她画作中的缪斯女孩,只有这样的女孩才是让艾玛有欲望的阿黛尔。第一次在家中举办的画展聚会令艾玛看清楚阿黛尔失去了这种光华,看清了这个女孩原来是一个只会做美味的意大利肉酱面,只会刷盘子,对文学创作和艺术丝毫不感兴趣的女孩。当天晚上,艾玛就拒绝了与阿黛尔做爱,是因为阿黛尔的魔力已经消失了。不过她在聚会上与她调情的孕妇画家身上重新发现了这种光华。

当然阿黛尔也发现了这种私情,但阿黛尔仍旧没有正视这个问题,而是逃避了,甚至向往常一样,在艾玛留宿在孕妇画家的夜晚,被寂寞和抑郁胁迫,被欲望推着和男同事上了床,最后东窗事发,却还是本能的选择了撒谎。艾玛问她何时学会了撒谎?其实她一直都在对自己撒谎,告诉自己什么事也没发生,自己没有喜欢女人,艾玛没有跟别人调情,艾玛没有对自己冷淡,自己也没有和男人上床。


其实在电影里,阿黛尔也的确真正的快乐过一次,在她还是高中生时,参加同学们的游行,阿黛尔大声喊了出来,唱了出来,开心并且自在。相信这也是故意与之后她和艾玛参加同性恋大游行所进行的对比。即便她早就可以和艾玛在同性恋游行上拘谨地跳舞,也可以在艾玛的朋友面前和艾玛貌似坦然地亲吻,但她还是不能彻底的快乐。同样还有一次她与男同事跳舞,看似也很开心,肢体语言能够完全告诉大观众,可是黑暗的环境和看不到的表情似乎都在预示,这不过也是一种因为看不清自己而仅仅满足了欲望的行为。

蓝头发的艾玛为什么不恍惚?

因为她显然提早就挣扎过,而且做过更深入的挣扎,形式上的挣扎。她读萨特,见面之初她就对阿黛尔诉说,萨特曾经给予她存在的理由,令她在某个年龄段就已经对自己进行了认同。如此一来,她之后追求和得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十分光明正大,所以无法根深蒂固地不快乐。

刚看完电影,心里总是觉得蓝头发的艾玛无情,阿黛尔可怜,可是艾玛才是那个真正真正爱过的人,她和阿黛尔在一起的时候,明白自己爱着对方的肉体和精神,而分开的时候,也大喊着让阿黛尔完完全全地离开了自己。阿黛尔呢?她真的爱着艾玛么?艾玛只是她的最爱的那种食物,她的欲望,她的不能缺少,少了艾玛,她仍旧能靠其他食物存活着,但却总是欲求不满,空虚恍惚。因为她没有真正爱过,也没有真正不爱过。



还有,你有没有觉得主角阿黛尔很熟悉?

假如你看过的样很“法国”的电影《斯黛拉上学去》,那你琢磨一会儿,就会怀疑阿黛尔也许就是斯黛拉长大以后的样子。

两部电影里的女主角名字中不仅都有一个黛字,更重要的是她们身体里都有触角,这些不知哪里生出来的触角,竟然肆无忌惮到处抓取寂寞。她们以为自己只是在安安静静地观察生活,以为自己不动声色,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比别人更加深入和激烈地投入了生活。在《斯黛拉上学去》里面 ,有个拿救济金的男人就发现了这样的斯黛拉,发现了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阿黛尔的生活》里也有一个人发现了阿黛尔的不同,就是那个在第一次聚会上怂恿阿黛尔去纽约,在片尾追着阿黛尔出画廊的演员。他说对阿黛尔说,现实里你更美。但阿黛尔却永远发现不了真实的自己,因为从艾玛画了她的第一幅素描后,阿黛尔就一直躲在她艾玛的画里,早已看不清自己了。


电影感情部分的处理,又和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小说《孤寂深渊》十分相似。一对恋人中,一个是有才华的艺术家,另外一个却陷入了无法言说的孤寂。应该还有相似之处,但是那书我忘得差不多了。

应该已经不流行这样的影评,但是下午看完心里很难受,所以去看影评找找安慰,但是排名靠前的影评们更让我难受(什么caocaofuckcaolesleslesbian),只好自我排解。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08623/answer/21041518

刚刚在知乎看到了一个问题。
《阿黛尔的生活》深层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评价?

我就忍不住又回答了次发泄一下。

————————————————————————————
  
  首先这是一部直弯共赏,甚至雅俗共赏的电影。
  
  其实,同性恋题材并不重要。也根本不是电影火起来的原因。
  
  假如这部电影是一块榛子味儿的loacker威化饼,那同性恋题材就是威化饼中作为噱头和卖点的“榛子”。吃过的人都知道,吃这种超好吃的威化的时候,榛子的口味完全融入其中,舌头根本分辨不出它的位置所在,但还是好吃,美味地晕乎乎的。
  
  而当你开始考虑,这威化为什么好吃,榛子究竟被藏在哪里,说明这威化的好吃已经进入你心里。
  同样的,当你开始考虑《阿黛尔的生活》的深层含义,其实就说明它已经被植入你心底了。很多人看过之后心里不是滋味,虽然关上了电脑,离开了影院,但口袋里仍藏着阿黛尔的恍惚和不快乐。
  
  我们有些羡慕阿黛尔与艾玛的际遇(说是艳遇不太准确),但也害怕在自己(任何性别)的爱恋中有和她一般的遭遇。
  
  然而,爱情也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因为无论是同性爱,还是爱情,都无法让如此之多的人有如此之大的共鸣。
  
  个人认为《阿黛尔的生活》主题在于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也就是在你和自己的关系,以及你和这个宇宙所有人事物的关系。其实这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无论你承认与否,无论你是哲学家还是个无知又善妒的情妇。
  
  阿黛尔便是一个没有去进行自我认同的一个人,也是一个从来没有真正面对和剖析自己的一个人。电影中有无数她吃尝食物的镜头,她睡觉异常香甜的镜头,她嘴唇的镜头,这些都是她追随欲望的体现。爱上女人,开始接受牡蛎,这些都不是正常的变化,而她却因为深究之后可能到来的痛苦,选择忽略了自身的种种变化,这和许许多多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他们被欲望催使行动,觉得异样时,却因怕痛不愿给自己一刀,看清肚子里面真实的自己。
  
  明明肚子里有一个真实的自己,却不承认它的存在,这是无法认同自己。但同时,行为却被真实的自己所支配,她也就间接地不能认同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这样如何会快乐?其实不只是阿黛尔常常莫名其妙的流泪,生活在这世上的人也大多恍惚落寞却不知所以。
  
  而蓝头发的爱玛在第一次约会中,就对阿黛尔透露,自己早已进行了身份认同,她说萨特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更高的准则,每个人都是每个人存在的理由。
  
  当一个人如蓝头发的艾玛一样,承认了自己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那么也就间接认可了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那这个人在生活上也少了彷徨,在爱情上也如艾玛一样敢爱敢恨敢撒手,就连宇宙在她眼中也变得简单多了。
  
  阿黛尔的生活看似是爱情同性电影,但真正让它火起来的那些人,大概都将它看成了一部述说自我认同之路的电影,也只有这样的电影,才能够敲响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寻找真实自己的那份共鸣。
  
  
  看过一些影评,认为艾玛和阿黛尔原本就有“阶级”上的差别,这也是她们注定分手的原因。没错,电影有很多细节都在欲语还休,都在明着暗着说些什么,但我始终认为,人生的终极奥义不过是我妈妈说过的那句话,“自己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
  
  无论是什么原因,能导致结果的,都是极其个人选择,而个人的选择,又完全建立在,此人现阶段对自己的认知之上。

————————————————————————
其实不论在豆瓣还是知乎,大家在评论里的观点都很多,而且深入又独到,但只是说这部电影的话,我觉得阿黛尔为什么恍惚的最终原因,还是她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去思考,更没有对自己的疑惑进行解答,而是放任这种如氤氲一般的蓝色雾气把自己染到恍惚和忧伤。

我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后来我偶尔受邀回答知乎一个关于这部电影里一首诗歌的问题,突然又想到电影里还有几节课,仔细扒了一下,才发现这两条线索被导演安排在其中,也是别有用意的。刚好说明了阿黛尔对自己的不认同和不自知。
关于那首诗歌和几节文学课的个人解析在这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85506/answer/21203728

 3 ) 生为一个女人,这意味着什么?

“我有一个如此特别的灵魂,在那儿我自己都认不出我自己。”——波德莱尔

“因为我是女人……”

片中的学生们在老师的要求下朗读着马里沃未完成的《玛丽安娜的生活》。这是导演酷爱的长篇小说(roman),总有些导演喜欢用电影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致敬,JEUNE ET JOLIE《青春貌美》也可以看作欧宗向兰波《传奇》(Roman)一诗的致敬。女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似乎我们可以把康德的总结重新解析为那三个基本问题,由“女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出发,询问:女人能够认识什么?女人应该做什么?女人可以希望什么?


因为我是女人……


然后呢?“是”并非出生就完成,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过程随着生命本身的展开而展开。女人是什么?生为一个女人,又意味着什么?阿黛尔的同学都觉得她应该有个男朋友,应该赶快结束处女之身,可她的“我”究竟是什么?她的欲望又指向哪里?

可能她既不是异性恋,也不是同性恋,也不是什么双性恋。她只是需要一个让她爱也能够爱她的人。能够接受她,能够让她欢愉。

所谓两人家境和社会阶层的差别,当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真正的问题在于,阿黛尔需要爱玛的陪伴,她得不到足够的陪伴。

渴望陪伴的是那些空心人。

他们的身体和灵魂是空的,这绝非指责或贬低,他们没有被填得那么慢,也没有用艺术、哲学或者工作自己把自己填得那么满。他们空空的身体和空空的心还有空间,能够让爱进入或者生发。

这是一些更纯粹的爱人,她们似乎除了爱情就没有更大的事情,艾玛有自己的职业绘画工作,是个所谓的“艺术家”,她希望阿黛尔也有个类似的Beruf,阿黛尔不是喜欢文学吗,那干吗不以作家为自己的天职?她在聚会上向自己的精英朋友们介绍阿黛尔:”她写点东西。“阿黛尔则马上澄清,只是自己写点小日记而已。后来两人发生争执,艾玛也劝阿黛尔,写点东西吧,长篇不行?那弄点中短篇呢?总能写点的吧!是啊,只要写点这种东西,就可以跟人说,我是个作家,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阿黛尔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她活在更简单直接的生之愉悦里,吃,喝,操,这些俗事儿就已经让她很快乐了,她那张因为吃饱喝足或者做爱开心而热情洋溢的脸,简直像圣母头像一样光辉四射。


读我吧,这样就可以学着爱我。

波德莱尔的这句话在这里简直是另一个反讽,阿黛尔写不出来,不愿意写,不愿意因为被阅读而被爱。

那个金光灿烂的时刻,她们在巴黎一个公园的树下慢慢吻向对方,两张脸在靠近。看我吧,这样就可以爱我,不用任何学习。

那个粗鲁的姑娘只知道那一个个名字,但这并不阻碍她们相爱,接吻,做爱,生活在一起。

在她们最初相遇和最后告别的时刻,都有一种奇异的乐器响起,如果你在巴黎瞎逛,就像波德莱尔和一切游手好闲的”懒惰的神经质”那样,一定会撞见这种像飞碟一样的乐器。那些人会用指掌极其肉欲地爱抚那个乐器,让它发出一阵阵空心的呻吟,也让那些路过的空心人从他们空空的肉体和空空的灵魂发出同频的呻吟,产生或者开始渴望爱情。

面对这样的乐器,人会有一种矛盾的感受,人会同时感到,“生命的可怖和生命的狂喜”。

 4 ) 爱是种"存在主义"

<阿黛尔的生活>在戛纳上映的时候法国刚通过同性婚姻法案,而最后此片获得金棕榈大奖,看似是艺术领域对此的一段唯美的呼应,但无论是电影节评委会还是导演本人,都否认了此片的创作或获奖具有某种政治因素。
无可置疑,艺术必定会与政治环境相关,但政治并不是最重要的。
之前导演也在访谈里提到,对于同性恋我没有激进的看法,也不漠视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我关心的只是相爱的两个人。
我本身的确也比较反感某些反映同志群体的作品,以此为噱头,自我隔绝或者自我标榜,要么就彻底边缘化的姿态。任何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都是对自己和别人愚蠢的伤害,如果不能平常对待自己,又怎能让他人平常对待你。

所以导演的此番言论和立场确实也让我在没看到成片之前已经对它心生喜爱。因为在这之前表现同性恋情的片子,多数都绕不开社会对抗与认同的议题,比如<断背山>受尽伦理压抑的爱,<费城故事>表现的人权与社会公正问题,<哈维米克>则直接指向政治。有例外的,其视角也“表现”化的在孤独、欲望、人性之间游离,带有某种黑色的意味。比如<河流><春光乍泄><邪恶的夜晚>。还有的就是传记片<王尔德><心之全蚀><嚎叫>。但如果说到真正的爱情,不雕饰也不异化,只是把同性恋人之间,就像所有恋人一样,他们最平实和本真的关系与感情表达,一种普世的、所有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和感触到的过程作为诠释主题的,却很少很少。要知道爱情,没有谁更纯粹,也没有谁更艰难和伟大。

这样的情况下,<阿黛尔的生活>的初衷很正,只是关于两个人,关于爱情,人类最普遍也是最纯粹的东西。想来这种片子或许也只会诞生在法国。歇斯底里或者生命积淀之爱,所谓的情怀,法国人拍了很多很多。即使从这个突尼斯裔导演的情结与手法上看,这一部可能并不那么的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法式“情怀”,但必定同样让人沉迷和心碎。
没有片头字幕,没有复杂的镜头语言,配乐似乎都是有源音响,自然光线,现场环境音,剪辑也及其简单。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这是一部电影,但庞大而微妙的情绪变化就在这一点一点的,平常和平静,甚至繁琐的细节之中交织和铺展。
抽象地看,整部片子几乎是由特写和食物,混合着断续的对白堆砌起来的。与之对应的大概是情绪、情欲和生活本体。至于性爱戏,我反而觉得有种过于真实而造成的压迫,可以感受到演员的确拍的很辛苦。

片中的跨度长达六年,导演并没有刻意构建某种表意的象征空间,也没有明显的时间段落分界线,生活化的场景拼凑看似很散落,但不能说是没有结构的,就像一片没有裂缝的温暖的蓝色海水,蕴藏着无限的宁静,暗自起伏的波纹,一段段不知从何而来的浪涌。Adele的生活,即是片子的载体。我们发现Adele每次在路上的独行,都对应着一段寻找、失去、重建的“存在主义”式的成为人的过程。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Adele与Emma之间的爱情,她们潜移默化的转变都融合在极简的镜头分切里,这是导演的风格也是功力。

一切因差异而起,也因差异而结束。这里的差异,不仅仅是阶级,包括电影中先验的个人性情。德勒兹说过存在就是差异。我们在看似相同并不断重复的生活中遭遇差异,在差异的交叠和碰撞中走向转变,而转变是种同一的必然。

根据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人是这样的存在者,它的出现带来了世界的存在。人如何存在就应该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人首先存在于世上,然后人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人的行为决定了人的本质,所以 “存在先于本质”。而“虚无”是出于思想的自由,一种对任何单纯的给定性说不的力量的自由。

我们看到Emma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始终很明确,就像法国精神一样,爱、平等与自由。作为一名画家,她有浪漫迷人的温柔和特立独行的自由气质。她自信坚决,并且有相当坚定的个人意志。比如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创作自由和审美品位,比如喜欢萨特,并且英语不怎么好。她说她从14岁起就确定自己喜欢女孩,无比确定。这是人自由的选择,也是一种对时代阻碍“自由”的反抗。

而Adele,作为北非后裔,似乎始终处于茫然的混沌之中,在她身上说不上有很分明的,可以称为“自我意识”的东西。她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爱读点文学读物,什么都喜欢吃,什么音乐都听一点,总是凭着内心的某种感应去摸索自己的生活。恍惚中觉得好像有什么要发生,或者有哪里不对劲,却不知道是什么。她也会像全世界的青少年那样,喜欢美国电影,喜欢斯科塞斯和库布里克。会由于青春期的悸动跟男生交往,会因为一个不经意吻又觉得自己喜欢女孩。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因为喜欢小孩子。这其实是很模糊却也很真性的东西,就像是人性里无所不在“欲望”。

正是这种差异在最初给对方产生与自己原本生活不同的,新奇的吸引。就像Emma总是说Adele的懵懂和纯真很有趣,而Adele也对这样一个成熟而特别的“精神启蒙”者产生迷恋和追崇。
这是最初的时候,有种幻觉般的隐约的默契,赤裸而不受束缚的,一种浓烈的暧昧在二人之间随意流淌。

之后真正的生活才正式降临。三场性爱戏,将“转变”表达的淋漓尽致。而这场转变,仍由差异开启,或者可以说它原本就在那里,只是等待着被触发的那一刻的来临。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既然是爱情,那么在这场关系中自然是没有对与错的。波德莱尔这样形容爱情,它是二人串谋所犯的一宗罪行。所以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谓宿命,无需言明,只需对此承担后果。

 随后,重建是段漫长孤独的过程。就像斯皮尔伯格的评价,这里Adele的沉默很让人动容,有时候沉默比言语更有力。
我认为全片最具诗意的镜头,在沙滩上,Adele解开头发,跳进水里。蓝色的海水浸湿着她的面孔,我们看到她的孤独,也看到她的欲望,或者什么都没有,漂浮在漫无止境的蓝色里,无可名状的让人哭泣。

咖啡店重逢。积郁已久的情绪,最后却只是一段炽痛绝望的坦诚和执念。
两个人相念相爱,却没办法再在一起。这也算是某种人的感知上无法逾越的困境。
“你不会再见我了?”“不会。”
“你不再爱我了?”摇头
“你确定?”摇头
“但我会把无限柔情留给你。”

这或许就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

对于社会背景,柯西胥没有大肆渲染也没有刻意回避,毕竟的确是作为一对同性恋人必定会遇到的境遇。值得关注的是,之前无论是对同学,家人还是之后的同事,Adele始终没有承认自己与Emma的关系,她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没必要让别人知道。”

柯西胥的确是个会构造细节和营造节奏的导演。最后一段戏,人与人的间隙中,仅仅几个镜头的分切,却分明延续着二人无法割舍的爱意。
一段时间里,总是有些东西在场,有些东西离去,都是某种“因素”使然。它们本身没有意义,包括爱情。有意义的是人的“赋予”。Adele失去一段爱情,或许还有更多,但她已经从逝去的东西中证实自我的存在。
如果说Adele在这过程中寻找到了什么,我觉得什么都没有。Adele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更没有到达所谓的“归宿”。人总是不断从自身之外的差异之中,寻找某种与当下的契合。所以海德格尔说,人是孤独的存在。
最后Adele仍在孤独中前行,并不明确的,朝向今后庞大的未知和既定。

有意思的是片中的画廊老板问Adele,和女孩在一起与和男孩在一起的时候有什么分别,Adele说有一点吧,说不上来,解释不了。
这正是本片我最喜欢的地方,很多说不上来解释不了的东西。比如说一见钟情和再次相遇,比如Adele说的“我很想念你我不相信你不是”,比如Emma说的“我不知道,但和她跟以前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不一样”这种事。海海人世中的偶然,冥冥中的注定,带有某种荒谬的,却跟我们经验相符的,可以体会却无法用常理解释。
麦婉欣在<蝴蝶>里如此诠释:“预谋”,一切都是写好的。

同样卓越的电影或者艺术品,都是没办法用言语解读的。就像塔可夫斯基称电影是一种“炽热的直觉艺术”,在他的电影里,那些缓慢凝重的梦境,杂糅的色彩和不断复现的神秘,它们与影片的理解无关,只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呈现。然而塔可夫斯基将我们引向宗教式的痛苦和神圣,而阿布戴柯西胥,用他那种的温和亲密的介质,将我们带进爱情。
片子的直译<阿黛尔的生活>或许最为准确,但港译<接近无限温暖的蓝>和台译<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却更加的贴近片子柔软的质地。影片的独特在于“并不独特”,奇妙的混合着散落于生活之中的,炽烈的激情与暗淡的悲伤,孤独但不沉重。Adele全片都在蓝色的浸润和包裹之中,无论是在热恋的甜蜜还是失去的刺痛中,能够抵达我们内心的,都可以称之为某种“温暖”的东西。因为所有的悲欢,都唤起我们在这世上,最真切的存在。

想起柯西胥的前作<谷子和鲻鱼>。不得不说发掘潜力女演员绝对是他的杀手锏,阿黛尔和蕾雅与阿弗西娅一样,都是缪斯一般的,坚韧自信的年轻女孩。柯西胥说他喜欢看她们跳舞,看她们游行,看她们谈论文学艺术和哲学,这是很让人动容的东西。
古斯古斯和意大利面,孤独的舞蹈,漫无止境的追寻。
爱,在空虚的宇宙之中,或许没有意义。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表示不会拒绝所有存在,生之意志和爱。

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Chapters 1&2,之后我们无法预料。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二人仍是相爱。
在一个法国小镇上,她们一个是画家,一个是教师,她们永远相爱,永远自由。
愿Adele好运。愿Emma好运。



--------------------------------------------------------------------------------------



HKFFF首场放映的映后座谈Q&A,大概问了性爱戏的拍摄、原著作者的争议以及过多的意面和特写镜头的问题。导演在之前的访谈里面其实都有过回答。
柯西胥是个很温和的人,他的拍片方式可能不被人认同,但是他对电影绝对有着超凡的执着。这是一个导演,或者一个艺术创作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或许很多年后,我们再看<阿黛尔的生活>,我们也可以片中那样,与自己的恋人,男人或者女人,组成一个家庭,平常的生活下去。





 5 ) 这是她的生活,还是我们的。

可能这是我这么多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在知道它得了金棕榈之后,几乎日日盼着预告片,在预告片出了之后几乎每天看一遍。而之前也买了漫画来看。
居然是来法国第一本在一个小时内看完的书。
而电影呢,很好的吧,漫画没有描绘的细节,全部用一种非常写实,又那么符合生活逻辑地把故事圆满的填充了。

故事很简单,一个女孩在青春期,对性的感知与迷茫。再到遇到一个人海中,轻撇一眼就无法忘掉的女子,何况头发还是蓝色,这么扎眼的颜色。

于是,邂逅,熟知,相爱,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的产生问题,出轨,分手,失恋的痛楚,尝试着复合,最后再见面,发现其实她已经不在她的世界里,虽然画廊里展出的画上,画的都是她。

电影改编自法国同名漫画,和漫画的出入,大致在于,漫画的叙述主角应该是Emma,而电影是Adele;漫画用很多的篇幅去表现Emma如何和Adele在一起,两个人之间关系未明的纠缠,而电影则更着重与Adele在分手之后的种种;结尾的变化,还有Adele的职业的确定为老师而非公司职员。

很佩服Abdellatif Kechiche的大胆尝试,很少有一部电影,在一部三个小时的长度里,前两个小时居然几乎用的都是大特写的镜头,拍主角上课,吃饭,睡觉,自慰,做爱,洗澡,调情,但是却不让观影者对此手法心生厌烦,没有任何的被侵略感。
这种手法的运用,另一方面带入感极强,特别是在面对电影巨幕观影时,整个屏幕上充满着女主角的影像,她对Emma的眉目传情,她吃饭时候的愉悦,她的困惑与迷茫,甚至做爱的时候,还在用大特写。
给人的感觉 -- 震撼。

还有长达十几分钟的性爱场面,非常的让人震撼,倒不是说内容,而是完全没有任何配乐,最直观的方法去呈现。


想来阿黛尔的生活,其实也就是把她人生中这段经历,用最直接明了的方式呈现,当然它也在呈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千种,万种,是擦身而过的一瞬,是阳光下的回眸,是某种气味或一句聪明的调皮话,但是分手的理由,总是单调的一致,无非即是不爱了。”

几个眼神的对视,几段暧昧的调情,交待了两人的相爱,而常规的爱情电影总是更喜欢表达--“成为爱情的过程”,往往对情侣之后,生活之下的情景较少如此事无巨细的展现。

想必导演很清楚,负面情绪的感染力远胜简单轻松的快乐。

蓝色是第一章里爱情的主色调,而第二章里它的功能就转为分手的写照。

Abdellatif Kechiche从电影第一篇章就做了伏线,两个家庭聚餐的场景与布置上的不同,对话和氛围上的差异。
虽然没有把“Emma在Adele家半夜裸身去厨房拿牛奶喝,以致于被Adele的妈妈发现两人的关系”,这段在漫画里算是有张力的情节放入到电影里。
但是他还是很好的选取了转折点。

整个电影的转折点,被导演很巧妙地安排在阿黛尔辛苦帮Emma筹备朋友的聚会。

而这个聚会上,艺术家的朋友,不是圈子里的人,自然也跑不远。在聚会里,身为幼儿园老师的Adele发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残酷的发现,不仅仅表现在Adele时不时的瞧着Emma在聚会里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被镜头适时虚焦人物,对焦在背景里的默片 -- 用那黑白默片里夸张的表情去映衬Adele的焦虑心情。逃避,是对问题所能采取的最快措施。在聚会里她只能靠自己不停的忙东忙西,去照顾Emma朋友是否enjoy party,来证明自己也在参与这个party。而对于法国人或者艺术家来说,一个风趣幽默的对话或辩论,远比美食来的更重要。他们爱美食,但是他们更爱咖啡。

这是伏线一。而伏线二是后来在Emma工作方面出现问题,她在一旁吃早餐,却也提不出半点建议为Emma分忧解难。

距离的开始,意味着冷漠入侵在两者的关系间。

Emma忙于事业,无暇分心Adele, 从情感上合理的构建了阿黛尔肉体出轨的理由。

于是,他们也如一般情侣一样,最终走向了分手。

分手那段性,确是是张力十足,Emma的爆发也是Lea终于在整部电影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关键一幕。

之后便是很长的篇幅去描述,Adele失恋后的各种场景。想必,爱过一次,分过手的人,是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又突然袭来的痛。

可以说是年度里最好的,表现失恋中受伤一方的种种的体验片。

她们相遇是因为蓝色擦身的一瞬,而分手后的那场再见戏,两人同样穿着各自蓝色系的衣服,坐在一个蓝色点缀的咖啡馆里,而一切早就不可挽回,-- 一个人不爱了,那两个人的缘分也就到头了。

电影结尾,阿黛尔去Emma的新画展,看到了Emma和她的现任。现任以一种女主的身份置身与画廊里 -- 与Emma的关系是平等的,能权衡宾客之间的关系,能给Emma事业一臂之力。
也许在阿黛尔转身的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自始至终都未曾在这段关系里找到过平衡。

------------------------------------------------------------------------------------------------

记得有次看导演的采访,他说,阿黛尔和Emma的分手,其实是阶层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Emma代表的艺术圈,也即上层社会,话题总是关于艺术,哲学,连带Emma的家庭,非常的开放与轻松,对同性恋的态度亦是宽容。
而阿黛尔来源于中下层,她的家庭对艺术完全没有兴趣与不了解,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是反对。这点导演用阿黛尔家庭的聚餐,emma来阿黛尔家的聚餐之间的对话,以及阿黛尔父母为她过生日的聚会(内容也是极其简单的小家庭),甚至阿黛尔所处高中,那些同学对同性恋的反感,都可以窥视出来自两个阶层之间的不同。

但是,这部电影妙在,导演完全是在展示一个人的生活,始终是一种中立的姿态。(突然想到le monde这个报纸,在法国算是最中立的,虽然稍微偏左。)当然,也是看的出,他对阿黛尔的爱,对一个迷茫女孩到坚强女人的转变的用心刻画。

-----------------------------------------------------------------------------------------

给五星,是因为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在我过分期待的前提下,能给我超出更多的。

当我走出电影院,到街上,面对着巴黎的街道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曾经遗忘掉的感觉,瞬间就把自己找回来。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但生活里总有那么些个线索,可以把一种情绪串联起来。

而这部电影所给的启示就,一部好电影,它做只是最具还原度的呈现了生活,但是,它把观影的人,带进了电影里,主角的世界。她的世界,她的故事,只是一个入口,而把观影的人最终打动的,其实是“我的世界”,或者“我们曾经或即将经历的生活”,是那一部分把我彻底打动了。或者,我在阿黛尔身上看到过自己。


-------------------------------------------------------------------------------------------------

这篇影评其实写完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中间也重新再把电影再看了几遍。以及也看了周围些友邻的影评。

好多都是关于Emma与Adèle之间出轨的讨论。

1.一段关系里,没有一个直接完全的责任人,就正如两人会在一起,绝不是一个人单恋的结果,而分手,也不全然是另外一个人的错。

2.为什么会把她们的分手怪责于阶层的不同?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到了巴黎才学的艺术史,刚刚开始到了卢浮宫参观,是到无数的艺术珍品在眼前,除了那一声的wow之后,是铺面而来的羞耻感,而同学在讨论,Poussin 和Rubens , 我连两个人是谁都不认识的尴尬,又有谁可以了解。即便如何努力想加入,但起码得先学了艺术史,懂得他们到底是谁,做过什么。
而在我学了一年之后,身体力行看了无数展之后,是变了,值得不是价值观或者人生观有什么变化,而是注意力点。
自己的生活里,是围绕着艺术,电影,音乐,看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拓展生活,而这一年所交到的朋友也是这个圈子里的。

然后呢,我的以前的朋友,一年后来到这里,我们从曾经非常好的朋友,变成,见面也不知道聊什么。

是人变了的结果。

回到故事吧。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一个高中,一个大学,世界对青年来说是很小的,学习,爱情,就是一切。

而工作后或者更成熟之后,一个是幼儿园老师,世界依旧是如此,没有得到拓展,而另外一个是艺术家。
一个艺术家如果停止拓展她的世界,她的一生也就完了。
拓展,就注定她的一生要无限的膨胀,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识,艺术理念和哲学。

如果一段关系,两者达不到同步,如何可以平稳同行直到人生尽头。

这段关系,可以说,阿黛尔没有变,一直是如此爱着Emma,变的是Emma.
但是,谁能怪她呢?

两人的感情始终是无关道德层面,不论是精神出轨也好,还是肉体出轨,如果不是感情早已有了裂缝,也不会得到这样的果实。

说到阶层,艺术,从来不是属于大众的,它从诞生开始,一直是社会金字塔最顶尖的玩物,而艺术家说白了也是为那一阶层人服务而已。
而老师,是为所有人,没有贵贱之分,很伟大的一个职业。
正如电影里的Emma,她的爱与不爱是忠于自己,不会顾虑他人。而Adele,就像老师这个职业的设定,从家庭,从自我,去是牺牲自己。

这个电影设定本来就是有阶层性的,这也是它高于原著漫画的地方,为什么她们不是来自两个相同层次的家庭和专业?

当然,爱情是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情景里。

 6 ) 阿黛尔还是艾玛 这是个问题

      雾气蒙蒙的下午跟好友在唐人街边上的Curzon Soho 看完了这部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其实我很喜欢大陆的译名《阿黛尔的生活》,简单直接。港台的译名总有太多自以为是的花头,去年一部Dans la Maison, 港译《偷恋隔篱妈》,与之相比,大陆译名《登堂入室》,简直淳朴简明到令人拍手叫好。跟朋友看完电影,走路去一家日本餐厅吃晚餐。整个路上对电影都没有太多讨论,只是觉得好看,值得看。当时我们还说,奇怪,有的电影看完了让你有热烈的讨论欲,而这部没有。过了几日,它的功力才在我心里发酵。那些细节和喘息才在我的心里沉下去又浮上来。

  阿黛尔和艾玛相遇、相爱、吵架、重逢、散席,任何恋爱过的人大概都会在这电影里看到恋爱时自己通红的脸,失恋时自己喘不上气来的心痛。看似纪录片式的追踪视角,但那镜头是如此细致、温柔,对准生活里最微小的呼吸。我们不由自主爱上这个莽莽撞撞又充满生命力的阿黛尔,她好像是从地里崩出来的孩子,那么鲜活。
   
 整个影片视角围绕阿黛尔展开,而我们像窥淫癖患者窥伺着她所有的生活。美好的,不那么美好的,隐私的,不那么隐私的。阿黛尔像是我生活中常会出现的一种女生:不丑不美,不急不躁,没什么野心,也不是不求上进,就只是那么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很多特写镜头拍阿黛尔睡觉,睡前在床上写几笔日记,吃意大利面,望天。我们以为她睡觉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或者她吃意大利面的时候会说什么,但都没有。她就只是睡觉和吃意大利面。而艾玛对生活有强烈的企图心,有才能,也有让自己的才能被表现和被看到的决心。15、6岁的阿黛尔说她喜欢文学,喜欢读书。观众大概就给她贴一个“文学女青年”的标签,艾玛也说:“你喜欢写东西。你应该试着写些短篇。”写些短篇做什么呢,出版啊。出版做什么呢,让别人看到你的才华,向世界证明你的才华啊。阿黛尔不是不屑做这些,只是她真的没有那种表达欲。艾玛提到存在主义,说她同意萨特所说,人通过选择和行动证明自身的意义。阿黛尔听后只是在洒满阳光的公园里咧开嘴笑,继续吃一口美味的汉堡包,她没有想要证明自身意义的需求,或者你可以说她没有荒诞感 –-- 对人生的荒诞和意义的寻求不在她的字典里,她只是一株可以疯狂生长的植物,不求表达,不问意义。她在乎的是最直接的东西 – 吃饭 睡觉 做爱 ,做爱 吃饭 睡觉。“二”和“呆萌”是如此稀缺的天赋,我们的阿黛尔是如此鲜活地和它们融在一起,淡泊又性感。但有几人能如此疯长到八十岁?
   
 阿黛尔的酷在于 – 我就是不思想。而,现实生活却如此残酷地一再逼迫你思想。
 设想是我,大概会不停剖析自我,剖析恋人。察觉到自己被冷落,会去探究原因,找恋人谈话,沟通解决办法(当然更可能只是自以为的解决办法)。而阿黛尔只是张着她的嘴巴大声喘气,露出兔牙,抓住她能抓住的稻草,不管是喝酒跳舞,还是酒后乱性,都可以,只要能缓解她的孤独。是的,有人可以侥幸逃脱,没有荒诞感,因而不必去追问生之意义;但却没有人可以一再幸运,逃脱孤独的追捕。于是,我们看到,阿黛尔不再酷了,她痛哭流涕,辗转反侧,可以放下尊严跪地求饶,只为再换回一点温存。艾玛却已不再回头。
 如果阿黛尔足够幸运,她会拥有一份世俗的温暖。得一男人(或女人)垂爱,得三两儿女绕膝。但你我可曾见过六七十岁的“阿黛尔”?若有,眼睛也早已不再清亮。家庭、儿女、工作,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一切,会一次次地把阿黛尔重新推回到她与艾玛曾面临的问题。阿黛尔可以做同样的选择,但代价是她的心变钝,眼变浊,然后对痛苦的感受可以不那么锋利,于是她就可以安详地老去。
   
 这大概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我对这样的生活抱以最大的尊重和最善意的审美。因它自有它的美感(这种美感导演已经通过呆萌又灵动的阿黛尔向我们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往往随着衰老,它变得越来越无力。而人类仍得以抱持锋芒的方法,大概只有反省(思考)。只有思想才能把我们从命运的缝隙中拖出来,洗洗脸,清清嗓。我大概还是相信苏格拉底那句话,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然而然而,最后的最后,人要交待的,只有自己。你要如同二十岁的阿黛尔一样,省去追问的苦恼,求一份世俗的温暖,借以慰藉老去的身躯;还是要如同艾玛一样,用尽自己所能拥有的智力、运气、能力去换一点自己认同的意义(在艾玛是艺术上的成功)。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电影里可谈的东西太丰富,比如镜头的运用,摄影机对人(演员)身体的态度,阶级,爱情..如此种种,大概会被津津乐道讨论很久,但以上,是虽不在电影中,却最想表达的,碎碎念。

 短评

饿的时候就想狂吃,伤感的时候想大哭,孤单的时候就想被爱,有裂缝的时候就争吵,痛过之后就离开。很细腻真实的影像,这不仅仅是adele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平凡普通带着缺憾但也美好灿烂。To love, and infinite tenderness.

10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许多年以后,阿黛尔会回想起她与艾玛在咖啡馆分手的那个遥远的傍晚,她们的爱曾越过性别身份的鸿沟,却穿不透哲学卷册的薄页。

1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8 北非移民女同的自我认同之路。尺度方面基本上就是一部A片。女主兔牙很可爱,剧情和手法毫无创新。你不顾投资方的感受把电影拍成3小时,我就要考察你有没有《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水平。结论是台词功底太差,引起冲突的方式太简单。

15分钟前
  • 小A
  • 推荐

“跟你在一起我很快乐,这就是我快乐的方式”、“我想念我们不能触碰对方、不能看到对方、不能呼吸对方,我想要你,无时无刻”、“我对你有着无限的温柔,永远的,一生一世...” 爱在温暖蓝色时,爱在激情褪去后,爱在绵绵无绝期。所有的美好从那个一见钟情开始,所有的心碎也皆因你太美。

1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喜欢的镜头是Emma和Liz在调情那段,Adele的妒忌与不安,落寞与孤独都投射在背后大荧幕的女演员脸上,这大概是全片最具设计感最不简单粗暴的一场戏了。几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实在太长,足够让我回想起十八岁的那场恋情。有些人离开之后遗留下的缺口太大,过了三年五载还能真切触碰到尚未填满的遗憾。

19分钟前
  • 樹一
  • 还行

女主长得像cassie和pandora的合体,蓝头发像kate moss是怎么回事,故事架构蛮简单的,冲突和结局都在意料之中,说的挫一点,这个故事改成异性恋跟本没人要看!改成两个帅哥整个影坛就轰动了,作为个拉拉片只能处于文艺中庸的位置,有人感动到就好

23分钟前
  • 金色面包机
  • 还行

形式:画面大多浸润在冷色调 特写 近景 长镜头 手持摄影的调制中,压迫观众视神经,又让情绪强烈地卷入。梧桐下的温软 床戏的酣畅 餐桌戏的诙谐等暖色场景平衡了节奏。内容:核心直指社会阶层差异导致了爱情的终结,再美妙的性爱也无法消弭思维的鸿沟,阿黛尔缺乏态度的性格决定了命运。【AMC又一城】

25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如果是去年今日,我大概已经哭死在电影院。可365天过去,我的雨季结束了。

27分钟前
  • 很好很会吃米
  • 推荐

难以致信的真实,似乎就发生在面前,镜头都要贴到演员的脸上,两女主每一丝表情都发自内心,表演让人惊叹!食物、真实的性爱,看似很法国的故事,却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于是餐厅里Adele再次见到Emma时我也不知不觉落下泪来。如此动人的故事和感情,那些不为所动反而恶语相向的恐同者请去死!

3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从吵架那里开始我就一直哭。相信不只是我,所有恋爱过、失恋过的人,都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非常成功的改编,删去了原著中突兀的狗血段落。柯西胥真是一位生活的绝佳观察者,他一直用自己的节奏在描绘最普通的食物,最普通的人们和最普通的爱情,让它们发出了最灿烂的光。

3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被刷屏&观影感觉都神烦,好在哪里了

36分钟前
  • 较差

不要考虑同性还是异性,首先是一部爱情电影。初恋的心动、冲动、性的快感、爱的疯狂,渐渐平淡、背叛、失去的痛苦,像个完整的圆,如很多人经历过的爱。影片突破了性别,仅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改编得非常成功,尤其后面的处理,提升了全片。阿黛尔的表演真实且让人感动,好像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掉粉节奏#又一部无感的公认好片;撇去任何噱头不说,我也没瞧出多少深厚感情和微茫孤独来,她们分手后重逢的一段话稍许触动到,但这样的片太多了(既然大家都在强调不要冠以同性之名);大段情色戏、各种特写不忍猝看;整体平庸,毫无感动,大概我也完了。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一部讲述生活且真正“活”的电影,从性爱到舞蹈,从派对到食物...代入感极强,两个主演奉献巅峰演技。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有些人是长颈鹿,不需学会飞行就能摘到星星;有些人是变色龙,不需要走动便能隐藏自己,但阿黛尔只是阿黛尔,想吃就吃,想亲吻就要一个真心实意的吻。最残忍的不是结尾,甚至不是阿黛尔流着泪说出你已经不爱我了的时候,而是艾玛微笑着推门走入咖啡厅的瞬间,爱过的人最怕的是彼此终于能够相视微笑。

48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逼格不同的人,可以一见钟情,但无法长相厮守。

53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官方首映完毕后,戛纳最大影厅里的所有人起立鼓掌长达十多分钟。完美的电影,it will make you fall in love hopelessly...and leave with a broken heart.

56分钟前
  • 添添
  • 力荐

看来不同阶级,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的人,是很难有共同语言,也很难最终走到一起。片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剪辑的节奏和信息量释放最具水准,大量情绪化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毫无避讳,观影的震撼就来自这股无限贴近阿黛尔的生活的真实和直接,原来不作死也照样会死。★★★★

5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两个人都好肉,好喜欢的身材,看完超有欲望〜

1小时前
  • 文文周
  • 推荐

哲学课未修完,来自蓝翔的她已离去

1小时前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