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爱

爱情片意大利2009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弗拉维奥·帕伦蒂,爱德阿多·加布瑞尔利尼,阿尔芭·罗尔瓦赫尔,皮坡·戴尔波诺,马丽娅·派雅托,黛安·弗雷瑞,瓦里丝·阿卢瓦利亚,Mattia,Zaccaro,Ginevra,Notarbartolo,Giangaleazzo,Visconti,di,Modrone,加布里埃尔·费泽蒂,马里莎·贝伦森,Liliana,Flores,Jimmi,Carlos,Zuniga,Macias,奥诺·斯温顿·伯恩,Martina,Codecasa,克劳迪奥·比西奥,毛里齐奥·科斯坦佐,汤姆·汉克斯,丹

导演:卢卡·瓜达尼诺

 剧照

我是爱 剧照 NO.1我是爱 剧照 NO.2我是爱 剧照 NO.3我是爱 剧照 NO.4我是爱 剧照 NO.5我是爱 剧照 NO.6我是爱 剧照 NO.13我是爱 剧照 NO.14我是爱 剧照 NO.15我是爱 剧照 NO.16我是爱 剧照 NO.17我是爱 剧照 NO.18我是爱 剧照 NO.19我是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15:01

详细剧情

意大利米兰的瑞奇家族靠纺织业致富,在家长的寿宴上,爷爷将企业传给了儿子坦科雷德(加布里埃尔.费泽蒂 Gabriele Ferzetti 饰)和孙子爱德瓦多(弗拉维奥·帕伦蒂 Flavio Parenti 饰)。坦科雷德的俄国妻子艾玛(蒂尔达·斯维顿 Tilda Swinton 饰)酷爱烹饪。在结识了儿子爱德瓦多的厨师朋友安东尼奥(爱德瓦多·加布瑞尔利尼 Edoardo Gabbriellini 饰)之后,艾玛被安东尼奥高超的烹饪手艺所吸引,情不自禁坠入爱河。不仅如此,艾玛还必须隐瞒她偶然发现女儿伊丽莎白(阿尔芭·洛尔瓦彻Alba Rohrwacher 饰)是同性恋的事实。与此同时,家族的事业也在变迁,尽管爱德瓦多独力反对出售家族企业,却还是无法抵挡资本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并购势在必行。在探讨商务的晚宴上,一个意外打破了艾玛苦心枯守的表面平静,她的灵魂就要破茧而出……  本片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及科罗拉多博尔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爱的觉醒

爱情能摧枯拉朽,颠覆世界。没错,理论的确如此,但要视觉化地表现出来,却并非易事,搞不好,就成了琼瑶剧中紫薇格格“山无棱,乃敢与君绝”的惨烈直白。想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是怎么描述查泰莱夫人的义无反顾吧,她先是被狩猎人梅勒斯充满男性阳刚之力的躯体吸引,之后在雨中与他结为一体,生理快感如排山倒海一般汩汩袭来。性的结合终于导致情感的皈依,她必须选择背离自己出身的阶级,抛弃一切,才能获得灵魂的解放。在1992年版本的英国电视短剧《查泰莱夫人》(Lady Chatterley)中,缘起于性的爱与决裂是通过白描来刻画的,查泰莱夫人康妮初见梅勒斯赤裸的上身后下意识的咬手指,仓惶跑走时歪歪斜斜的围巾都旁敲侧击地描绘了性,这种原生态欲望的强大冲击力;但在刻画本该惊心动魄的第一次结合时,视觉的张力却完全消失了,劳伦斯文字中那种排山倒海的波涌完全没能被表现出来,即使配以推波助澜的音乐,也无法传达性的快感,只剩下一幕乏味的交媾镜头,演员僵硬的肢体动作和令人困惑的面部表情。

意大利导演卢卡·瓜达格尼诺(Luca Guadagnino)2009年的影片《我是爱》(Io sono l'amore)倒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现代版本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性的吸引与爱的力量在大屏幕上终于完美地融为一体,奏出了如歌剧般震撼人心的强高音。由英国女星蒂尔达·斯维顿(Tilda Swinton)饰演的意大利纺织大亨瑞奇家族的媳妇艾玛本是个最循规蹈矩的豪门主妇,膝下二儿一女,各有所成。艾玛平日独自理家政,主中馈,偶与珠光宝气的婆婆一同外出就餐,妇装妇容一丝不苟,穿的都是FENDI高级成衣,拿的是爱玛仕顶级名包。但这样衣食无忧的上等日子就如同瑞奇家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现代豪宅一样,无聊得要命。艾玛与丈夫坦科雷德之间毫无激情,要不是还有儿女的各项事宜需得操心,她的个人存在几乎就如她的俄罗斯本名一样,可被彻底忽略遗忘。

让艾玛活过来的,是儿子爱德瓦多的朋友,厨师安东尼奥的烹饪手艺。电影对艾玛第一次吃到安东尼奥的普罗旺斯烩菜酿虾的展示可谓充满了感官刺激!镜头在艾玛的嘴唇、眼角和菜碟之间来回切换,一个中景则采取了舞台剧的灯光设计手法,一束顶光由上自下只打到艾玛身上,她身边的人全部褪入黑暗,嘈杂的谈话也隐隐淡去,只听见如心跳心悸般的交响乐缓缓奏响。这过程跟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对性高潮排山倒海冲击体肤的细致描绘简直异曲同工啊!

当然,品尝美食只是真正性爱的前奏。艾玛终于在山上的柴棚里和安东尼奥合二为一,镜头同样采取了近景碎片拼接的手法,白的皮肤,红的乳晕,金的发丝,褐的泥土,蓝的天空,墨绿的浓荫,还有花与蜜蜂,它们轮番轰炸着观众的视线与听觉;它们配合着缓缓爬升的音符,一层层剥去艾玛最后的阶级礼教与社会约束,让她融入大地,融入天空,融入雨滴;它们让她的感觉与灵魂一起自由自在地翱翔,让她飞!飞!!飞!!!

与性的解放接踵而来的是爱的觉醒。艾玛换掉了她的高级成衣,只穿最简单粗糙的背心与布裤;她剪了头发,面对层峦叠嶂的万丈山林,为爱人烹调一味童年味道的俄罗斯乌卡鱼汤。有意思的是,艾玛的女儿伊丽莎白在终于决定不畏家庭压力追求真爱的时候,也毅然剪了短发。这里,头发不仅代表了过去,还代表了世俗的羁绊与沉重的心理包袱。洗尽铅华,剪掉长发,穿上裤装,不仅是外在姿态的转变,它更是女性解放的无声宣言,是奔赴自由的起跑点。

与艾玛之爱的觉醒同时到来的还有时代的轰鸣。瑞奇的家族产业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必须做出选择,必须放弃传统,接受外来融资,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家族继承人之一的爱德瓦多尽管激烈反对并购,但面对巨大的商业压力,却也回天乏术。影片对爱德瓦多的处理让我有点意外,但也许没有理想的死亡,就没有艾玛的最终觉醒,就没有那伴随着歌剧高潮铿锵而来的义无反顾的狂奔,奔向一个最真实的自我。

最终,性解放了爱,而爱终于解放了人的灵魂。爱是自由的呐喊,它的最终目的从来都不是让谁成为谁的附庸,成为阶级的筹码或一件沉默的花瓶。它既是心声的释放,又是感官的升华。它强劲有力,它推着人张开眼,打开心,向前冲,向前冲。它让我们从重新感知世界,重新体会自由,从而终于认识到那个藏在记忆深处的,本来的自己。

 2 ) Tilda Swinton功德无量

片子画面很精美,是意大利导演的出品。
此人以前还拍过一个女同题材的片子叫melissa,看了开头就没能看下去,因为太cliché,太意料中事。说实话,这部片子要是没有Tilda Swinton,也要流于平庸。

故事不复杂,讲的是大资产阶级家庭里的一场查泰来夫人的故事。

艺术都好像跟大资产阶级有仇,这部电影就是努力要将大家庭里生活的儿媳内心表现得寂寞孤独。
话说回来,生活在那个阶级里,如果不是从一出生就耳濡目染,的确很累,因为要成天硬挺着,看个话剧要惊叹,吃个菜喝个茶要想出无尽的俏皮话来说,如果不是从小这么教育长大,谁能不累?

Tilda Swinton的角色是个年轻俄国姑娘,远嫁到米兰,举目无亲,好妻子,好母亲,天天这么硬挺着,温柔微笑,做得一手好菜,应承公婆,尽职尽责,亲自去干洗店拿衣服,安排家宴,儿子开生日party她在楼上坐着编织,因为有时候繁华太盛,人就想要逃开。

她的出逃口是儿子的一个朋友,贫寒出身,亲自在山间种植各种有机农作物(!),做得一手好菜——从来情欲和食物都是分离不开的——一脸络腮胡,小身板,没有什么钱,也不在乎钱——导演你还敢让他在左派一点吗?

我能理解这个男人身上吸引Swinton角色的一切魅力——自然,环保,等等一切大词语,但是说实话,选角根本没有什么男性魅力。这大概也是近年来男主角的大趋势,瘦长身材,趋女性化,左派,素食,政治正确到我都不忍心看。我很不喜欢这种中性化的男人。但是话说回来,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对抗Swinton老公家庭patriarchal的大势,大概正需要这样诗意,柔弱,女性化的男人。我不知道。

Swinton女儿出逃这个家庭的出逃口,是选择了爱上同性。女同性恋似乎是这个导演片子里逃不开的一个情结。同人男一枚待鉴定。

所以Swinton能理解自己的女儿,不做评价,不去judge,只是理解。导演似乎是想说,在这个意大利式的父权家庭里,女性的爱和包容是唯一的救赎和出路?的确很老式。

男女主角在山间野合的那一场看得我笑出来了,因为想到动物世界,和早期中央台的一些配音片,也是一到激情场面就猛然切入风景画面,蜜蜂钻入花蕊,你几乎可以听到赵忠祥老师浑厚的声音:“又到了春暖花开,动物交配的季节……”太落痕迹了!

这部片子开场很美,大气磅礴,大家庭安排晚宴的场景,从厨房一直到晚宴一气呵成,镜头跟着女主角在这个精致的小世界里行走,她眼神安静,微笑一丝不苟,音乐却蠢蠢欲动。Tilda Swinton一个人的表演,在我看来,救了这场电影。戏里有一场她应酬一个丈夫的大客户,一个印度人,却不怎么会说英语,那一瞬间我根本就相信她是不会说英语的。大概没有别的英语是母语的演员能做到这样的了。

片子很切题。I am love,Swinton就是爱本身。我甚至觉得她爱的对象,那个查泰来夫人情人式的男人,都并不重要,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她一个人的美丽和哀愁足矣。

 3 ) 简论瓜瓜的三部电影

阴风阵阵其实不是瓜导一贯风格,更算是一部实验片,瓜导除了风靡一时的cmbyn,代表作应该算是“我是爱”,这部片子很体现瓜瓜的个人风格。

碎片化的叙事,真的不是巧合,三部都不连贯,当时cmbyn的时候觉得是可以碎片营造时间流逝感,现在发现其实是瓜导习惯性手法。

讲讲比较喜欢的地方吧。

1.食性色也,艾玛对安东尼的沦陷是那一盘虾,吃虾的镜头很棒,剪出了味觉的刺激,所以我是从吃虾看出奸情的(一见面就看出来这个太厉害了,我不行)

2.艾玛和安东尼在教堂附近的偶遇,这次太清晰了,慌张的追寻和躲避,躲进书店之后往远拉的那个镜头太心机了吧!我还以为是拉到对街的相望!结果突然调转方向,迎头撞上安东尼的脸。

3.结尾,艾玛的离开,逃离,整个屋子里每一个人参与营造的张力,每一个都参与了构造这种这个大房子对艾玛的囚禁。母女对视,女儿流泪的鼓舞,很动人。

其实cmbyn的成功一方面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也是一种必然吧,不算阴风阵阵的实验,单看我是爱,瓜瓜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都形成了比较明显的风格。

 4 ) 美的像一幅画,标价是自由

富裕的家庭,事业有成,对自己关怀体贴的丈夫,相貌俊朗的儿子,艺术气息的女儿。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标准的贵妇生活模式。可艾玛的生活就像这个家,富丽堂皇的表层下深藏着空洞和寂寞。

无意中看到贝塔写给爱多的信:你是唯一喜欢我本性的人。带出了贝塔喜欢同性的秘密,艾玛与其说是被惊动到不如说是被触动到。女儿喜欢上一个女子并没有给她带来过多的惊恐,也可能是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差异。再一次出现在机场的贝塔身着休闲装搭配清爽的短发,与之前在草坪上回眸的小清新女子判若两人。艾玛默认,甚至并未对贝塔抛下来接机的男友做出任何回应。女儿的出柜点燃了她对追求自我的渴望。

所以她便放任自己对安东尼奥产生了悸动和渴望。我一直在想如果这小子不是一个厨师,这段激情还会被点燃吗?食色性也,在她津津有味品尝那道明虾的时刻,空气中就弥漫着暧昧的气息了。如同她告诉安东尼奥的:不高兴的时候就做那道鱼汤,这是她唯一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俄罗斯人的时刻。

失去爱多之后她毅然决定跟随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追求那片被禁锢已久的天际。那场戏真是过瘾,蒂尔达女神范上身,音乐夜恰到好处。这才是文艺片,彻头彻尾的文艺片。从女主角到情节,从配乐,再到画面,足以叫我这样一个伪文青拜倒。

 5 ) Tilda,看你万遍不厌烦

寝室停水了,我勒个去。因为没法收拾,头发像鸡窝似的,不能出门,只好宅着,于是边坐下来写一篇日志。更何况咳嗽了好多天了,今天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不敢轻举妄动,还是老老实实呆着吧。突然想起来前几天看了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拍的剧情片《我是爱》,很有触动,就把观影后感当做今天的主题吧。

    初识蒂尔达斯文顿是因为《纳尼亚王国》,里面其他的东西譬如狮子、三个黄毛小子和小丫头片子、一系列半人半兽,都被我忽略。唯独爱上了那个不食人间烟火,高贵且冷漠,邪恶且美艳的白女巫。蒂尔达身材颀长,五官十分鲜明,轮廓有点像男生,颇具中性气质但却不失女性的柔美。他绝不像我的另一个大爱—奥黛丽赫本—那样楚楚动人,她所有的是一种让人敬畏的强势女性美。后来经过了解才得知,蒂尔达生于贵族家庭,这便解释了她身上无时无刻不散发的贵族气质的来源。

    再见蒂尔达斯文顿是在皮帅的《本杰明巴顿奇事》里,在剧中,蒂尔达扮演的是一位富商的妻子,她渴望得到爱情却因为生计不得不同一位自己不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后来遇到皮帅,心中的困兽终于得到释放,最后又不得不再次回到囚笼。作为皮帅在剧中的爱情启蒙师,蒂尔达完全拥有了年长的情人(当时蒂尔达的实际年龄确实要大于皮帅)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特质:温柔、关爱、克制、理性。蒂尔达在剧中并不是主角,但是他却发挥出了比主角更耀眼的艺术光辉。她的那种慵懒随意,不加刻意修饰的表演风格深深地打动了我。她的表演就如同她的平常生活一样,没有波澜起伏大喜大悲,只有平淡自然。这直接导致我在她出场多时才反应过来演员是她的事实,她已经完全腿掉了外表的束缚,以表演的概念而存在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表演最高境界吧。

    蒂尔达大概是受了《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影响,决定将她在这部剧中的富商妻子再度演绎,只是这一次,蒂尔达是主角而且结局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终于回到今天要说的主题,那就是《我是爱》这部意大利剧情片,情节其实很简单,有人评论说《我是爱》就是现代版的《查泰来夫人》,情节也大体相同。但如果说二者就是时间上的差异,鄙人却不敢苟同。DH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说的是缺乏性爱的爵士夫人与园丁媾和最终与情人私奔的故事。而《我是爱》爱说的确是贵妇人艾玛在意大利商贵囚笼里爱的觉醒。如果说二者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性与爱的区别。驱动康斯坦斯的是性欲,而驱动艾玛的却是爱情。当然不是说《我是爱》中没有涉及到性爱的主题,但是从拍摄过程来看,《我是爱》选择的主要路径是艾玛心中对爱情的觉醒。剧中在同男主角做爱的时候,艾玛要求男主角叫自己的乳名,说明,复苏的不是艾玛的爱情而是她对自我的重新认可。我们从诸如此类的很多情节中可以看出,艾玛的复苏是从认识到自己,接受过去最原始的自我,转而去寻求爱情的。

    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贵妇忍受不了私爱的欲望,最终自掘坟墓的现代悲喜剧”。我只能说,发表这个评论的人看问题未免太肤浅,太世俗。艾玛最终选择逃离富贵家庭,与相爱的人厮守,难道是“自掘坟墓”?难道追求自我的释放和解脱是“自掘坟墓”?追寻真爱难道是“自掘坟墓”?我实在不敢认同。不过从这则评论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大多数人将放弃物质利益和所谓的“家庭和谐”看作是错误,很少有人从心理上认同艾玛追求自我的做法。这正是导演想要批判的现实,聪明的意大利人将这一道德的说教蕴含在了这一部不温不火,没有过多波澜的生活剧中。

    没想到物质如我的人竟也能说出如上的一些话来,着实让我自己也吃了一惊。这大抵也要归功于蒂尔达神采飞扬的表演,《镜报》说“她的表演太有说服力了”,我很是赞同。不过今天要谈的主题还是电影本身,前文已经对蒂尔达的表演已经做了过于细致的描述,那么接下来就来谈一谈电影的其他闪光点。

    说到《我是爱》这一步银屏佳作,不得不提的是剧中的服装。但提到服装,这里便不得不再提蒂尔达一句:蒂尔达身材淡薄颀长,是天生的衣服架子。于是Jil Sander和Fendi简直借着这部片子搞了个发布会,各种华丽美观的衣服简直应接不暇,再配上诸如Ferragamo,Hermes的配饰,《我是爱》简直就是一场时装饕餮大餐。怪不得造型师会获得奥斯卡提名。低调奢华的服饰暗合了蒂尔达在剧中的社会地位,严肃的剪裁虽然美观但却隐含了“枷锁”这样一个深层次的意义。剧中衣服也是一个很有代表的意向,奢侈而美丽的定制代表上流社会的奢华和无趣,宽松而舒适的棉衣代表着平淡生活的窘迫和温馨。导演其实在暗暗给我们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题:你选哪一个:富贵和自由?

    再来说片中比较重口味的性爱镜头。片中蒂尔达大胆露了三点,而我却一点没有感觉出裸露的淫邪。私下里觉得蒂尔达的“露”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因为裸体是人最为原始的状态,如果要表现艾玛对于自身的觉醒,那么裸体的表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电影版的《查泰来夫人》的性爱镜头味如嚼蜡,那么《我是爱》中对性爱的描写便是秀色可餐,虽然蒂尔达的干瘪身材实在没大的看头,但是导演对于情境的描写使得片中的限制及镜头显得活色生香,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草地上的性爱镜头,表现尤为突出归结起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其一,美丽的意大利乡村风情唤醒了观众对于浪漫性爱的渴求,其二,肉体画面和自然风光的剪接带动了观众的对原始性爱的欲望。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可圈可点,是近几年来爱情主题电影的的上乘之作,主要归功于蒂尔达的生动表演,正如豆瓣的老随所说:“这个片子,没有Tilda Swinton便流于俗套。她单薄的身板上架着的,是王者的气场。”最后,我想说,感谢导演,感谢CCAV和MAV,给了我这么一部美好的电影。

 6 ) 以我的名字呼唤我

以拍出被称为“史上最美同志片”——《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而成为文艺“爆款”导演的卢卡·瓜达尼诺,其实在他2009年的《我是爱》与2015年的《假日惊情》中,已经可以隐约窥见其日后的创作主题——聚焦对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强调欲望与道德的互搏,自我身份的迷失与认同,对LGBT群体的深切关注;且在视觉效果上也呈现惊人的一致性——摄影都极富油画质感,运镜流畅,将自然美景与情感起伏紧密联结,美术出彩,服装精致,姑且先不论剧情,观赏效果就已足够赏心悦目。

《我是爱》的主线剧情表面上看起来颇有几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味,纺织业巨头瑞奇家族的第二代主人坦科雷德及其俄国妻子艾玛,养育了各有发展的二儿一女,具有完美上层社会家庭所有的特征,然而在历经多年婚姻后彼此关系疏离。直至遇见长子爱德瓦多的厨师朋友安东尼奥后,口腹之欲的美妙启动情欲的萌发,两个年龄、社会地位、出身都迥异的人迅速跌入爱情的密网,从而导致母子争执时,爱德瓦多不慎撞到头部身亡,艾玛亦决心离家重拾新生活。

名字唤醒的自我认知

本片的确如《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之先声和预演,通过名字(身份)的迷失与唤回,彰显爱的觉醒与情欲的伸张。艾玛原本是俄罗斯一个艺术商的女儿,嫁与坦科雷德后被丈夫改名,从“希泰什”到“艾玛”,剥离具有乡愁意味的名字,暗示她自我认同的逐渐稀薄。从噩梦的快速片段剪辑可以看出,艾玛平日的端庄典雅并不是她真正的自我,内心仍葆有在异国的彷徨,而她显然未将这份不安倾诉给任何人。

丈夫着墨不多,然而寥寥几语就暴露出对艾玛的不以为意甚至是不屑,轻蔑地谈及“俄罗斯人的脾气”,不无轻薄地开玩笑“你可以对付俄罗斯人”,并在艾玛勇敢说出“我爱安东尼奥”之后,他也并未大发雷霆,只是冷酷地吐出:“别再让我看到你!”没有挽留,没有质疑,日常生活中的冷漠堆叠成冰山,「轻蔑」在婚姻中的杀伤力阈值最大。

艾玛逃离轻蔑与无视的最佳出路是进厨房做菜,因此遇到能开启她生理与情感双重心门的是拥有高超厨艺的安东尼奥,也在情理之中。味蕾首次被震住时的眼睛和嘴部特写,艾玛整个身心都撞入一个奇妙的世界,欢喜膨胀到成为头顶的聚光灯,她被笼罩在恍惚与梦幻里。

这种恍惚也体现在不少闪回段落剪辑中,是艾玛无法自制的爱欲苏醒。初到圣雷莫,瞥见街头的安东尼奥,她不知不觉尾随在后,如金色漩涡状发髻显露出迷醉状态,此桥段直如希区柯克的《迷魂记》附身。在安东尼奥山区小屋前,前景虚焦中的拥吻同样恍惚,若非之后艾玛神色仓皇,简直要怀疑刚才发生的是否真实。

艾玛在小屋内褪去华服,向安东尼奥敞开心扉“从此我再也不是俄罗斯人”,告诉他最爱的家乡菜“鲜鱼汤”的做法,回忆尘封的往事让她重回自我。尤其是原名“希泰什”被轻轻唤出,以我的名字呼唤我,一度曾丢失的自我被召回。于是,在意大利光亮通透的阳光下,绿意葱茏中汩汩爱欲的流淌,情欲与空镜中的万物同步生长,发烫的皮肤闪闪发光,这一段堪称全片最美的时刻。芬香的撩人气韵,青翠欲滴的空气,以景喻人的手法同样在cmbyn中用过。

时代巨变中的星辰陨落

本片不仅是一个貌似流俗的婚外恋故事,更将背景定位于二战过后的意大利工业转型期。瑞奇家族企业的创始第一代将重任寄托给儿子坦科雷德与孙子爱德瓦多,随着工业全球化的席卷,传统家族企业的单打独斗不再适合市场发展,上一代的执行政策面临生存挑战。中东石油大亨提出“资本既是民主”的口号,在资本世界里,丛林法则之一的弱肉强食也是人间的游戏规则,“新人”顺应世界瞬息改变的时代潮流,堂而皇之收割“旧人”财产。整个社会背景的设定难免让人联想到维斯康蒂的《豹》——在这个新旧交替的窒息空间里,历史的力量天平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倾斜,垂死的肉身(旧势力)日暮西山唱响挽歌,而野心勃勃的人势必成为弄潮儿。

在这样的时代巨变中,从来都是机会主义者大发其财,坦科雷德显然愿与中东富豪合作;而爱德瓦多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一面想保存爷爷规训,一面又被告知所谓完美的爷爷亦有着不为人知的黑历史,同时还饱受着对母亲深切的爱与挣扎的恨之间的煎熬痛楚。击碎他最后一丝信念的是餐桌上由安东尼奥制作的鲜鱼汤,闪回的记忆让他串联起以往怀疑过的细节,确认母亲与自己好友之间的关系。他的死亡是意外,也是必然,在世界新旧交替与家族代际更迭的罅隙间,他是散发着纯净光芒的存在,他的离去代表着古典式的理想主义在“新世界”的陨落与毁灭。

影片的题材虽觉有很强的剧情性,但讲述故事的手法却偏文艺路线,在迷蒙恍惚的情绪流动中,配合跌宕优美的音乐,以细节的铺陈和碎片的交织,组成家族全景图。大宅内运动镜头行云流水,有效而完美地交代群像信息,在角色站位和场景调度上非常精心,因而能将更多篇幅留给主宰影片基调的情绪描摹上,而非流水账推进剧情。

结尾艾玛与女儿凝视的瞬间,眼神中燃烧着少女般的万丈光芒,她抛却一切,身着运动服逃离桎梏的牢笼,随之影片戛然而止。而这位给予母亲理解微笑的女儿,只将拥有同性女友的秘密告知母亲,我们不妨可以预想一下,继母亲逃离之后,或许就是女儿的振翅远飞,真正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短评

近乎完美之作,这个年代还能看到这种古典气质的片子太难得了,从摄影、配乐、表演到演员调度,一切太完美了!★★★★★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经济大潮下一个家族企业的大厦摇摇欲坠,暧昧纠葛中一个女人家庭的大楼岌岌可危。大厦将倾,那压抑着的情欲如台灯中的飞蛾、教堂里的白鸽,四处冲撞试图冲出囹圄。她习惯了扮演一个称职的贵妇或母亲,却由着男人将她的鞋跟戒指项链衣饰逐一褪去,在花丛间赤裸着仿若初生,并通过一场意外点燃爱的觉醒。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配乐大赞,结尾情绪宣泄到爆,已完全影响我对本片的判断。摄影极佳,草地上做爱一场拍的真是美。也想到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很正统的文艺片路数,讲情绪不讲情节,很多人不喜欢也正常。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不要说快乐,那是个悲伤的词」意大利古典主义的复兴,贯彻以局部见整体的模糊美学,盘根纠缠的人物关系与其间隐喻饱含安排技巧,背负秘密的圣鸟在家族之间来回周旋,看到了欺骗,看到了不甘,也看到了真实,而当秘密泄露瞬间,堕落与飞升只是一念之差。| 记一次微醺的观影体验,同样浪漫。

16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果然沾染了维斯康堤的蓝血,旧世界全面崩溃,中远镜尤其富华丽神采。本片是艺术电影,除了摄影一流,John Adams的音乐也很上乘,Tilda Swinton的炉火纯青,金发盘髻简直迷魂。影片以感官出发,食色性也,男欢女爱拍得甚美,也拍出家变的震撼。

19分钟前
  • 郑政恒
  • 推荐

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斯文頓並不演得怎麼好,風格也並不怎麼圓熟

2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B / 某种程度上说前半部的无重心状态是最好的,而后半部则略为情节剧化。不甚理解最后半小时将儿子的角色功能化的处理。暂且不论人物的自主性完整性,情绪的推进一旦在关键情节上暴露出过分的操纵感对观众而言也是破坏性的。唯一的解释或许还是为了突出暴露于新旧断层中的人的不同结局。而这种矛盾也恰恰挖掘出了爱与传统中某些纯真信仰的微妙关联而非简单的斥力关系。除此之外在视听上的处理堪称昂首阔步流光溢彩了,剪辑看呆的段落尤其多。拍情欲的方法论的确和CMBYN一脉相承,只不过后者的确克制了更多。

3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前半小时真是冗长乏味,从58分钟开始此片进入全新境界,后一半的长镜头,心理时空的营造,都是极为出彩的。蒂尔达·斯文顿的表演也入化境。这个故事叫做,“到女人心里的路也有一条是胃”……哈哈

3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伪情色闷片儿,雷死我也~ 要不是鞋横竖找不到了我早提前退场了!下次我一定把鞋穿严实!

37分钟前
  • vin
  • 较差

如cmbyn之先声预演,通过名字(身份)的迷失与唤回,彰显爱的觉醒与情欲的伸张,不少闪回段落剪辑得恍惚梦幻,如金色漩涡状发髻般令人迷醉(《迷魂记》附身)。意大利光亮通透的阳光下,绿意葱茏中汩汩爱欲的流淌,与万物同步生长,发烫的皮肤闪闪发光,她驱除了孤守空房的落寞,重新跌入乡愁,与女儿凝视的瞬间,眼神中燃烧着少女般的万丈光芒。大宅内运动镜头行云流水,配乐跌宕优美,摄影氤氲美妙,极富古典气息。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美好的激情戏了吧。

41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这部电影评分是困难的,摄影、配乐极其让人称赞,野外做爱那段更是美好。影片也让人觉得像是意大利版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但影片实在太过文艺,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看,不然会觉得故事混乱而又不合常理,但最后五分钟却很震撼,同时也是电影的高潮与升华,演员的表演也都发挥到极致。★★★☆

42分钟前
  • Q。
  • 推荐

从摄影,服装,配乐,到Tilda Swinton 的表演,大气到不能

46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一个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反向悲催版:一个俄罗斯人在意大利。这个故事教育西方资产阶级,俄罗斯妹不能娶。

48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推荐

因为刘亚仁过来的

52分钟前
  • 还行

很美的电影,为自由,自然而抒发,特细腻抒情。我很喜欢声效上下很大功夫制造的主观感觉还有主观幻想的镜头,Tilda Swinton演技确实不错。

56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佩服的是这个故事把人物心里的压抑和苦闷成功的转化成了外在,就好像画湖的人不画水,而去画层层叠叠的雾气,所以结局来的更酣畅淋漓。斯温顿值得一看,但是剪辑和转场稍觉僵硬和刻意。

57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爱是自由的呼吸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审美永远在线的导演太会拍意大利的夏天了,永远都那么慵懒、情欲流动,带着流火的气息。(里面好几首古典乐和CMBYN重合了)Tilda真女神!意大利语居然说得比母语还溜!你就是爱!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