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

剧情片法国2016

主演:皮埃尔·尼内,葆拉·贝尔,恩斯特·施托兹,玛丽·格鲁伯,约翰·冯·比罗,安东·范·卢克,谢丽埃勒·克莱尔,阿丽斯·德·朗克桑,阿克塞尔·旺克,赖纳·埃格,赖纳·希尔贝斯奈德,梅林·罗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剧照

弗兰兹 剧照 NO.1弗兰兹 剧照 NO.2弗兰兹 剧照 NO.3弗兰兹 剧照 NO.4弗兰兹 剧照 NO.5弗兰兹 剧照 NO.6弗兰兹 剧照 NO.13弗兰兹 剧照 NO.14弗兰兹 剧照 NO.15弗兰兹 剧照 NO.16弗兰兹 剧照 NO.17弗兰兹 剧照 NO.18弗兰兹 剧照 NO.19弗兰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5:49

详细剧情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在沉寂两年后,终于带着皮埃尔·尼内、葆拉·贝尔主演的《弗兰兹》杀回影坛。影片将以一战后的法国为背景,聚焦贝尔饰演的德国女人正因未婚夫的惨死而悲痛欲绝,尼内饰演的神秘法国男子却悄然出现,默默为其未婚夫墓碑致哀、献花,两人也就此揭开一段匪夷所思的往事。

 长篇影评

 1 ) 《弗兰兹》中的“像”与不可靠叙述

摘要

《弗兰兹》为弗朗索瓦·欧容的导演作品,故事围绕一战之后的德国与法国两个家庭展开。主要角色有汉斯、马格达、阿德里安、弗兰兹以及安娜。但故事的中心落在弗兰兹上,沿着阿德里安和安娜展开。全片采用黑白与彩色交替的影像,既增加与观者的距离感,也更体现片中人物在战争后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世界和心灵。但从影片本身出发,黑白与彩色的变化增添了一丝叙述的不可靠性,为角色创造了追寻“像”的文本空间。“像”不仅可以作为名词指称某物的符号文本化,也可指不同主体在另一主体意识中产生的类似感这一行为或动作,是一个静止的却动态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符号(身份、人物、物品等)几乎参与了人物心理瓦解与重新构建的全过程,也因此逐步深入地引申出接近对自我和真实的矛盾:身份认知、幻象与“现象”、死亡。这些矛盾在阿德里安和安娜之间交互展开,最终帮助安娜确立了一个将意义整合于自身的完满主体。

身份认知: “非我”的符号化

谈及身份则不得不引入自我与符号这两个关键词,而论说自我的形成必定卷入对经验的讨论。按康德的先验论来说,直觉后于物的现身形成,经验则基于直觉对物的再现的反复识别。自我,或理解为“认知为独立个体的反身意识”,恰好在不断的经验累积,不断的对物的识别中成形。赤裸的自我在经验形成中一点点穿上衣服。如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后有了“知识与理性”一般,“我”开始在他人的话语海洋中寻找生存空间,身份则应运而生。身份即自我的“衣服”。

在皮尔斯的符号理论中,符号三分法为重中之重,具体三分为:符号(又称符号再现体),再现对象,解释项。解释项又可以进一步三分为:情感解释项,能量解释项和逻辑解释项。开头所说的“物的再现”可对应符号,而符号呈现在主体意识里的则是再现对象(比如盖茨比眼里的绿光所指的便不只绿光),经过永无止尽的符号释意,主体生成符号解释项。而影片中前半部分将阿德里安的主体模糊化,甚至抹去其主体性,使其符号化为“非我”,这场对主体身份意义的抹杀以及“非我”符号的建立正取决于围绕弗兰兹的符号意指效力。

首先要谈到的是“眼睛”。阿德里安将弗兰兹的眼神描述为“恐惧的,祈求存活的,空洞纯净的”。人们在经历过十八、十九世纪的启蒙与各自的文明传统教化后,民族热情高涨,这正好满足了统治阶级对外扩张和资本争夺的需求。在一个神话与宗教被宣告死亡的时代,民族文化和对传统的自信既是统治阶级控制教化中产以及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手段,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与对意义追寻的动力源泉。可战争再次将其“信仰”击溃,人们迎来又一场幻灭。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与“过去”有关的记忆都被符号化,都被“神化”,或是作为一种消解绝望的方式。阿德里安仅仅因为那一个眼神,选择前往德国,寻求原谅,并不惜在过程中抹去自己的主体性,成为“他者”。但“他者”的话语海洋中有民族主义污染,有自我深处的海啸,也有远处袭来的飓风,沉眠的“我”不得安宁,几近窒息。于是阿德里安选择结束对自我的异化,直面叙述背后的真相。从安娜的角度,阿德里安是在弗兰兹生命最后一秒对视的人,正如亨利·詹姆斯在《阿斯彭文稿》中的主角一样,追寻着那个曾和阿斯彭眼神对视过的世界上最后一位存活者;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也曾坦言自己见到曾与歌德对视过的那双眼睛是多么令人心神颤动。因为“眼神”,不光是阿德里安,安娜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这点将在后面谈到。

接着话题转入“小提琴”与“画”。话到此处符号才正式开始在自我,他者和身份之间周旋。阿德里安喜欢艺术,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小提琴手,但战争之后的他再也无法享受音乐。巧合的是,本与他只“一面之缘”的弗兰兹也喜欢演奏小提琴,这是符号转换的另一主要媒介。共享音乐这一艺术媒介,阿德里安通过一步步填充自己对弗兰兹的了解,在汉斯、马格达,、安娜心中叙述出一个善良、勇敢、有艺术细胞的弗兰兹的形象——这也足以让观众相信弗兰兹似乎就是这样的人。故而在面对汉斯和马格达时,阿德里安始终处于一种身份暧昧的状态:成为他所叙述的弗兰兹;成为杀死真实弗兰兹的自己。而成为后者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弗兰兹父母和其未婚妻的悲痛与怒火,更要承受战后两国的身份认同问题。影片中多处表达两国各自中产阶层的固化思维与刻板认知,虽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从部分西方国家的社会组成结构来看,自中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他们就是一股统治阶级始终需要牢牢把握的力量以维护社会和统治的稳定,为殖民与资本扩张大开方便之门。可即便是这样,也仍有大批人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另一层伤痛:意义的崩塌。

《自杀》这幅画在本片中具有多重意义,但也可以说很单一:被“他者身份”淹没的主体。阿德里安则不必多说,通过上文的讨论也能推出为何阿德里安选中这幅画作为其不可靠叙述的一个重要符号。对安娜来讲,影片以安娜为主要视角讲述的就是安娜一层层走出他人的不可靠的叙述,而走出这样的叙述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自我认知力,所以最后安娜将自身还原为自身,毫不畏惧地站在他人话语海洋的中心并将其凝结为虚幻的概念性的意义以建构完满的自我身份。但小提琴作为符号对阿德里安而言指涉的是他自己编造的谎言以及他自身对音乐艺术享受能力的丢失;对汉斯和马格达而言那是能够证明弗兰兹曾经存在过的声音,是能给予他们慰藉与快乐的良药;对安娜来说这一符号指代的或许更多,是弗兰兹给她的求婚、是他们的过去、或是突破其身份枷锁的一把钥匙(这一点后文详述)。所有这些符号所指的再现对象一次次显现在主体意识中——符号释意——并产生解释项——情感(汉斯夫妇的“快乐”;安娜的落寞感伤;阿德里安的无奈与满足)、能量(汉斯夫妇认清自我的“罪行”;安娜突破枷锁的勇气;阿德里安揭示真相的勇气)、逻辑(汉斯夫妇鼓励安娜追寻阿德里安;安娜追寻阿德里安;阿德里安还原为自我重归懦弱)。所以在多重身份危机的压迫下,阿德里安在德国期间虽只为汉斯等人演奏了一次,却差点晕倒。

对“像”的追寻:不可靠叙述者的自我还原

本节标题中提到对“像”的追寻,但“像”既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符号系统,也可以解释为不同他者主体在另一主体意识中产生的类似感这一行为或动作,是一个静止的却动态的存在。简单来说,当“我”说出“你好像他”时,虽然“你”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但“你”已然被符号化,同时也正因为“你”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符号化这一结论不变,但内容是动态的。安娜对阿德里安的追寻,恰好是对某一“像”,或某一符号系统,对不在场的意义的追寻。而这一“像”的生成实际上已在上文讨论过了,且正是因为对这样一种意义的追寻,安娜也转变为了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

带上行李,安娜独自一人坐上前往巴黎的火车,车窗外天色忽明忽暗,时而一声尖锐的汽笛声传来,惊醒安娜的幻梦。或许那尖锐刺耳的声音,也暗示了安娜所寻之“像”的幻灭。遇到阿德里安之前,安娜沉浸在弗兰兹的死亡中无法自拔,但时间久了,安娜心中的悲痛已经默默转化了,亦或是与她“作为”汉斯夫妇女儿的身份融合了。这样一个身份反而作为某种符号不断提醒安娜:你的未婚夫是弗兰兹。经过阿德里安的一通谎言后,安娜反而勇敢面对自我,追寻新的生命火花,尽管最后并没有成功,可她却完成了一次不可靠叙述者自我身份的完满重构。

安娜作为不可靠叙述者不光体现在对故事的叙述上,也体现在她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上,包括在电影结尾出现的那个既像阿德里安,又像弗兰兹的观画者,当然那也可能只是安娜的幻觉。可这一场景由黑白转为彩色,作为观者便可推测其仍为安娜不可靠叙述的一部分。但安娜已还原为自我,走出了他者的叙述谜团。对安娜而言,不光是阿德里安和弗兰兹的故事是虚假的,连弗兰兹这个人的形象或许都被藏在多层叙述下面;从观者的角度来看,阿德里安生性敏感且脆弱,为了请求原谅(或说是自我拯救)的欲望将其转变为了不可靠叙述者;安娜则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新火花而转变为不可靠叙述者。安娜不可靠叙述的动机或证据十分充足且确凿,比如对汉斯夫妇的善意谎言、对阿德里安和弗兰兹认知的局限性等。导演弗朗索瓦·欧容的作品也一贯喜欢玩弄不同的叙述手法,带领观众一层一层揭示最后的“真相”,《弗兰兹》当然不例外。上文说到阿德里安此刻已成为了吸引安娜追寻意义的一个“像”,即,阿德里安在安娜眼中与弗兰兹的相像成为了安娜向世界叩问意义的一套符号系统。如果难以理解,且试问:阿德里安与弗兰兹只一面之缘,若非身为不可靠叙述者,何来此般巧合使二人如此相像?

安娜对符号意指的破除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决定追寻阿德里安,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安娜走出了“弗兰兹未婚妻”的身份,也意味着弗兰兹作为符号的意指力量已转移到阿德里安身上;第二个是当安娜真正“认识”阿德里安之后与其在火车站吻别,表明安娜也消解了阿德里安作为弗兰兹的“像”的符号。但实际上安娜最后将这两次被消解破除的符号融合了,正如最后坐在安娜身旁的赏画人,又像阿德里安,又像弗兰兹。那一刻安娜可能才意识到,原来不管是对弗兰兹的爱,还是对阿德里安的爱,都只不过是被他者所叙述的形象而被动牵引着的:弗兰兹并不如其信中和父母所说的那般“纯净美好”,阿德里安也并非与他在德国时一般勇敢果断。那个陌生男子的问题似乎也同时来自弗兰兹和阿德里安,而安娜的回答(“它使我有活下去的念头”)也表明她对弗兰兹与阿德里安仅仅作为不可靠叙述下的虚华符号的消解。一层层抽离出他者的叙述后,最后盯着画,也似乎盯着镜头,此刻画面转为彩色。这么说来,《自杀》或隐喻着安娜自主出发寻找意义未果,反倒消解破除了阐释意义的符号——杀死了在他人话语中的自我,使其最终能活在自己可靠的叙述中。

总结(略)

 2 ) 1/50 《弗兰兹》我们都在愚蠢地庆祝孩子们的死亡。

我知道在阅读文学作品和观赏电影时,应该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的主观偏见与狭隘影响了整体的观感体验。我理解导演想要倡导的反战思想,但是当安娜和阿德里安接吻的那一刻,我还是感觉到有点反感。

安娜和弗兰兹结识多年,甚至订婚后为其守寡,我理解安娜内心深处一直郁郁寡欢,可能需要一个人带领他走出来。背负谎言生活也确实难挨,在经历过想要自杀的念头后,想要去找阿德里安也还算是勉强可以接受,毕竟谁都会有情感上的动容。但是想要和阿德里安在一起,甚至在站台上接吻,我真的受不了。

明知道阿德里安就是凶手的情况下,无论是不是在战场上,是否迫于无奈,阿德里安这种杀人后还试图通过欺骗来获取自我心灵救赎的方式,都让我觉得,我无法说服自己,做出和安娜相同的举动。喜欢谁,我们决定不了。但是如何处置这份喜欢,是我们可以做的。安娜,需要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但新的生活里的确不应该有阿德里安,这样对双方都是折磨。我不喜欢不计后果在车站台前的拥吻,看着有诀别的凄美,但实际上,却是对未婚妻无言的伤害。这个吻对未婚妻的伤害,绝不是战争所造成的,而是两个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人所造成。

所以,最后在那幅《自杀》前的背影,我从没有期待过是阿德里安。我喜欢安娜的新生,最后的彩色转场,才是她为自己所带来的。

虽然对两人的做法我略有微词,但是影片整体是真的不错的,我首先是因为皮埃尔尼内知道的这部影片,看完才知道原来是弗朗索瓦欧容导演的作品,黑白画面和彩色画面的切换运用的非常娴熟,特别是有一个两人钻过一个隧道的场景,随着深入,画面的颜色渐起,很是神奇,代入感极强。

还有对弗兰兹的想象,也是彩色画面,这种彩色真的不免让人敬畏生命的美好与律动,亲情与(并不存在的)友情所带给人的生机与活力。

全片最喜欢的应该是下面这一段话:

“是谁把孩子们送上战场的?不就是我们,他们的父亲们。当我们获得胜利,打死法国人的孩子时,我们在这里喝啤酒庆祝;当法国人获胜,打死我们的孩子时,他们在那边喝葡萄酒庆祝。我们都在愚蠢地庆祝孩子们的死亡。”

 3 ) 反战片

电影中有两个鲜明对比时刻,阿德里安去了德国的酒吧,安娜也去了法国的酒吧,两个酒吧的人们都唱着同样歌颂战争的歌曲,《莱恩河的守卫者》和《马赛曲》并无区别。他们悲痛地缅怀着逝去的同胞,又将异国旅人恨之入骨。但弗兰兹的父亲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于是他遭到了朋友们的抵触,然而他表示“是我们将他们送去前线,当我们杀害了敌人的儿子时我们在这里举杯庆祝我们的胜利,当他们杀害了我们的儿子时,他们也在举杯庆祝他们的胜利”,作为一个丧失亲子的人这是何等胸怀。战争永远是在位者为了权益而发起的野心之夺,但受伤的总是那些将亲人送上站场的普通人,这是人类文明以来的悲剧,没有正义可言却也如髓附骨。

 4 ) 这个安娜如何选择爱情

弗朗索瓦·欧容的电影总会引来注目。1998年执导了第一部长片《失魂家族》,一部吵嚷之作。让我惦记的,则是他的《沙之下》(2000),这是我喜欢的光影。片中的丈夫真的是坠海失踪还是故意开溜,不得而知。幻境之中,优雅老太夏洛特·兰普琳的精细演绎,如微风拂面,哪怕抽烟的不经意动作,都让迷雾重重的家庭生活,充满一丝诡异的色彩,可谓精妙至极。欧容只此一部影片即可登堂入室。

室内剧般的《干柴烈火》(2000)及《八美图》(2002),则确立了欧容多面手的创作风格。《登堂入室》(2012)《花容月貌》(2013),在对于人物个性的善变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好像他与卡拉克丝是扭着来的。欧容着重对于道德困境中人的心理阐释,倍受煎熬又难以逃离。卡拉克丝则是反道德的,一切都要颠倒重来,毁灭了才好,无所谓良心谴责,玩的就是心跳,去他狗X的。

或者可以这样说,卡拉克丝是后现代的,魔幻的寓言,形如超前的预言,而欧容仍沉浸于卡夫卡式的人设困境,这是现实中的人性。简单地说,欧容的创作立足于绝美,卡拉克丝则着眼于丑陋,一美一丑,从《八美人》到《新桥恋人》相较即可一目了然。欧容镜头中的女人一个比一个美,而大美人朱丽叶·比诺时,却被卡拉克丝的神经质糟塌得体无完肤。

欧容的传统还体现于趋同性。

欧容的这部《弗朗兹》,改编自法国诗人莫里斯·罗斯丹的戏剧《我杀的那位》(1925),前有电影大师恩斯特·刘别谦的改编拍成了电影《破碎的摇篮曲 》(1932)。显然,聪明的欧容不可能复制“刘别谦笔触”,只能另辟蹊径,着重救赎之下骤生的情感所带来的伤怀意境。因而,观后则更多地让我想起特吕福的《朱尔与吉姆》(1962),同样是“一战”前后,一个奥地利男人朱尔,一个法国男人吉姆和一个女人凯瑟琳的三角恋关系,在那个时代来说,这着实乃超前的爱情,他们只是爱得有点辛苦,当吉姆想逃之夭夭,怒不可遏的凯瑟琳竟然拿出枪威胁,黑色幽默了一把。显然,大师镜像,却没有如《弗朗兹》那样陷入深重的道德困境。

《弗朗兹》(2016)中,通过角色对话,那种对于法国文化的崇敬,一如梅尔维尔《寂静的海》(1949)的呈现,这是法国人天然地对于法兰西乃值得炫耀的地方。回归传统,一板一眼,有条不紊,黑白彩色间转换,形式机巧,都让我感到了《弗朗兹》的匠人之气。

欧容所营造的氛围,正是“一战”后1919年,给德法两国民众所带来的深重伤痛。一个法国小伙阿德里安里·瓦尔前来德国,向战死的弗朗兹墓前献花,被弗朗兹未婚妻安娜看到,并跟踪到其住宿旅馆,留下字条。

其实,弗朗兹的墓只是一个空穴,这与无数战死沙场的士兵结局一样,尸骨全无,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当阿德里安前来弗朗兹父亲即老医生汉斯家时,被汉斯赶走,很简单,谁愿意接待一个仇敌呢。弗朗兹母亲是一个和善的老太,她细心呵护着这位准儿媳安娜,老医生也一样,都把安娜当成自己的家人。克鲁斯想追求安娜,得到了汉斯的首肯,却不被安娜接受,她沉浸于对弗朗兹的深切怀念之中。

只有当自称弗朗兹好友的阿德里安来到时,她才如沐春风,一切显得不同,原本黑色的生活迅即变成了彩色。当汉斯老夫妻俩接受了阿德里安后,她与阿德里安这段惬意的相处光景,让她感到极为舒然而松驰。他俩一起爬山,一起到酒吧共舞,甚至他当着她的面下河游泳,一切好像自然而然。阿德里安跟他们说起在巴黎那次相见后一见如故的日子,一起去卢浮宫看莫奈的画《头往后仰的年轻人》,一起去听音乐会。

本来嘛,阿德里安是巴黎管弦乐团首席提琴手,恰好弗朗兹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一家人听得兴致盎然,老医生决定送一把名贵小提琴给阿德里安,但他不接受。他拉起这把弗朗兹生前曾拉过的琴,安娜弹起钢琴伴奏,这看似幸福的光景,却因为阿德里安突然的晕倒而戛然中止。阿德里安压力太大了,他无法承受这巨大的痛。

终于,他在弗朗兹的墓前,向安娜坦陈了深埋的心事。正是他在战火中,开枪打死了弗朗兹。当然,如果弗朗兹抢先一步扣动扳机,那死亡是将是他。事后,他从弗朗兹口袋中找到了他写给家人的信,战争结束后,受到良心谴责的他决定来德国找到他们,但他无法开口说弗朗兹就是他射杀的。安娜说,那你所讲的与弗朗兹友情全是谎言。是的,我跟弗朗兹的第一次见面也就是我与他的最后一次。

犹如轰然倒塌的桥,无法承受的安娜无法平息内心的狂澜。与其说她无法接受阿德里安的忏悔与谎言,不如说她无法面对他们渐起的情感。她爱着阿德里安,但结局却是这样。他离开德国返回巴黎。她则对二位老人谎称阿德里安母亲病重,并未如实告知。神父对忏悔的安娜说,你可以被宽恕,因为真相只会给二位老人带来更多的伤痛,流更多的泪。

安娜跟阿德里安一直通信联系,言不由衷又词不达意。她无法逃脱弗朗兹留下的精神枷锁。虽然二位老人一直鼓励她跟阿德里安交往,但阿德里安来信的突然中断,让她还是想一走了之。就在她黯然地走向河流时,幸而她被好人克鲁斯救上岸,但她爱着的是阿德里安。

安娜终于辞别了二位老人来到巴黎,寻找阿德里安的过程颇为周折,甚至以为他病死了,还前往墓地察看,好在埋在那儿的不是他。终于通过他的姨妈口中得知,他已辞掉乐团的工作返回到乡间。是的,坐火车到乡间找到了他,但他却有了青梅竹马的女友范妮。他称难违母亲之命。阿德里安之前说过,他从小父母双亡,至少他的母亲还在,这又是一个不雅的谎言。

也罢,面对范妮的不安,安娜在与他们一起演奏一曲后,她决定第二天即返回巴黎。这儿不值得她留念。软弱的男人总会有一箩筐借口。当他送她上火车时,他们有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拥抱亲吻,但她会远去,他则留下。让人伤痛的是,远在德国的二位老人收到她的来信。她说我跟阿德里安在一起,每夜看他的音乐演出,一起去看莫奈的画。

的确,她独自一人来到了卢浮宫,也确实看到了莫奈的画,但是那幅《自杀者》,而非《头往后仰的年轻人》。一个长得酷似阿德里安的小伙回头问,你也喜欢这幅画。是。显然,绝望的爱情,让影片漫溢着丝丝的悲伤,但最终安娜的脸却是彩色的,那种历尽苍桑洗尽铅华的脸。何去何从,只有天晓得,但对此决非绝望。

公允地说,影片着重于形式,与所阐释的内容,可谓相得益彰,说达至一个梦幻的绝美境地,也不为过。模糊与明晰,可谓泾渭分明,却让人感到难以澄清。确实,《弗朗兹》过于机巧地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人感到有点机关算尽。可怕的是,倘若最终又伴有一个莫明的悬念,这形同子母雷,一连串地轰然之后,则让人索然无味又令人生厌。

另外,影片虽然以《弗朗兹》命名,弗朗兹却不是主角,只是一个导火索,缘起缘灭,一切因他而来,仿佛鬼魂附体阿德里安,让安娜的炽热情感终燃成灰。归根结底,这是战争杀戮的结果。我们不能说法国人伪善,但陷入自责的阿德里安又何必去德国招惹逝者的家人,何况他还是直接加害者,且无故带来一段莫明其妙的感情,给安娜带来最后一击式的伤害,这才是重点。这或是影片受到冷遇的一大主因。

影片主旨渲染与褪色的情感,如同褪色的生活,让安娜的一切都需要重来。如同安娜最喜欢的诗人魏尔伦的诗《秋歌》:“长久的啜泣,秋天的梵哦玲,刺伤了我,忧郁枯寂的心。使人窒息,一切,又这样苍白,钟声响着,我想起往昔的日子,不觉泪落。哦,宛如转蓬,听凭恶风送我漂泊,海北天南,像一片枯叶。”

她曾对阿德里安读过这首诗。但阿德里安跟弗朗兹一样,都在她的心中死去,从恶梦中醒来的只有她。女性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是否就是影片所想阐释的,不得而知,但事实却印证这一点,那黑白彩色相交的混合,只是虚幻一场的梦境。

无疑,从根本上来说,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是无可比拟的,但个体的选择又让战争的伤口完全撕裂开来。原以为可期盼的幸福,化为泡影之后,安娜将继续留下抑或浪迹他乡,她何以安然面对那风烛残年的二位老人。反正故乡对于她也可有可无。这结果看似悲剧,却极可能是安娜的重生,有谁能怀疑一个女性强大的内心呢。

2017、3、22

 5 ) 把颜色还给安娜

海报确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安娜凝视阿德里安。

阿德里安,一个令美丽又坚强的安娜心旌神摇的男子,其唇上胡须每每让人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主人公。脆弱到像一支风中的小提琴曲,几难成调。马塞尔·普鲁斯特如果没有如此多病而是被卷入一战,恐怕就是如此。他的死欲为他样貌的美增色,激发出的是安娜的爱欲。他“没有必要”地放大了一次战场上的生死相遇,怀着一份既受虐癖又自私的情感侵入弗兰兹——他杀死又爱上了的这个人——的家庭与生活。他是如此羸弱,几乎依偎在死亡的怀抱里,在这种原欲中理所当然地沉醉。

安娜对阿德里安的凝视,所导致的第一个行动是救赎。她珍视两人相处时纷纷扬扬落下的色彩,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快乐的简单传递,为他黑白的面容着色。只不过阿德里安其实从来不需要她的拯救。阿德里安存在的全部要义就在于自我毁灭这一边界处境。即便没有弗兰兹,他也会找到一个让自己时时刻刻双眼湿润的人,或早或晚。他的灵魂一直逡巡于名为《自杀》的画前。

至于弗兰兹,他的“热情而害羞”是否使得他也与阿德里安一样充满了求死性?这一切随着他存在的终止而永不可知,不过也不再重要。他是亡者,天然地和阿德里安面貌相溶。所以,弗兰兹之后的“弗兰兹”就是阿德里安。

阿德里安最后说:“开心点,安娜”,他其实非常明白自己的本质。他在死欲中的宛转翩跹是本性使然,但安娜却不属于这里。鸣笛响起,最后一吻恋恋不舍地落下,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边界告别。

初时安娜以为那副“弗兰兹”挚爱的画,是“一个年轻男子,头向后仰”——一个异样的,引入注目的姿势符号,就像初见时带有未名哀伤的阿德里安;后来她方知画中人是一个举枪自杀者,错愕闪过她的脸,这时她正处在勘破阿德里安本质的关键点;最后,她与新的“弗兰兹”一同重看这幅画,当“弗兰兹”问她是否也喜欢这幅画时,她笑了,影片全部色彩最后一次重回画面。只听安娜道:“是的,它让我有活下去的念头。”让德国的和法国的所有弗兰兹留在画里吧,把生活的全部色彩还给她。

顺带一提,安娜唯一一次忘却自己凝视者的身份而试图自杀,采用的是一步一步走入河水深处的方式,和《时时刻刻》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不谋而合。不同于顷刻之间的翻身一越或电光火石之中一枪毙命,没顶而过的河水是一种缓缓的、完全靠意念支撑到最后一刻的自我终结。如果一个女人认为自己不想活下去了,她典型的做法就是这样沉默地走向埋葬地——无论是湖底,还是土坑,有的时候也许是婚姻——没有必要再为世界留下一副肖像。

 6 ) 这个安娜,终于没有变成卡列尼娜

《弗兰兹》的故事改编自作家Maurice Rostand的舞台剧。1932年,就曾被恩斯特·刘别谦搬上银幕《我杀的那位》。只是作为擅长拍摄女性的欧容,将原本的男性视角,改为了女性视角。 一战结束后,德国女孩安娜在战争中失去了她的未婚夫弗兰兹。有一天,她在弗兰兹的墓地,发现了一个法国人送来的花。 这个叫阿德里安的法国人,声称是弗兰兹的好友。他的到来给安娜,以及弗兰兹的父母都带来了新生——他讲和弗兰兹相处的故事给他们听,还给他们拉小提琴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陪同安娜去舞会…… 安娜发现自己慢慢爱上了这个男人。 这时,阿德里安却告诉她,其实他来到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他和弗兰兹不幸在战场上相遇,是他开枪打死了弗兰兹。这件事情成为他心头的梦魇,他必须千里迢迢来到敌国,向弗兰兹做忏悔,向安娜,向他的家人做忏悔……

《弗兰兹》里塑造了安娜这样一个特别勇敢和美好的女孩。 得知真相的安娜一度痛苦地想要自杀。未果后,她决定前往法国寻找阿德里安,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答案。 欧容用了很多细节来表现他的反战:比如电影一开始,安娜去问墓地的员工,谁给弗兰兹献花?墓地工人说是一个法国男人,因为他收到了对方给的小费——法国硬币。说完,朝旁边啐了一口。就是我就算收了你的钱,也还是看不起你的。后来,安娜去到法国,在列车上被查护照,当得知她是德国人,同车的法国人也向她投来鄙夷的目光。 阿德里安在德国时,住的小旅馆里,有一次大家集体唱起德国战歌《莱茵河的守卫者》。后来,安娜在法国,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形,餐厅的人集体唱起法国国歌《马赛曲》。战争对于国家来说可能是有胜负的,但对于人民,都是灾难和伤痛。 电影里有这样一段台词:当朋友们都因为弗兰兹的父亲接待阿德里安这个法国人而对其疏远时,弗兰兹的父亲说:“是谁把孩子们送上战场的?不就是我们,他们的父亲们。当我们获得胜利,打死法国人的孩子时,我们在这里喝啤酒庆祝;当法国人获胜,打死我们的孩子时,他们在那边喝葡萄酒庆祝。我们都在愚蠢地庆祝孩子们的死亡。” 安娜为了不让弗兰兹的父母再度伤心失望,决定独自承担,对他们隐瞒阿德里安的真实身份。将阿德里安写给他们的信扔进火炉,拿着白纸自己杜撰了一封信读给他们听。 后来,终于找到阿德里安却发现对方在家乡也有一个守候他许久的未婚妻,安娜再次表现了自己的勇敢,选择与阿德里安吻别。却独自留在了巴黎,写信给弗兰兹的父母说:“……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阿德里安,他很好,并且让我替他亲吻你们。他现在已经是巴黎管弦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每天晚上,我都会去巴黎大剧院听他演奏……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我不知道我何时会回国,我在巴黎这座弗兰兹所钟爱的城市里,我觉得很快乐……” 欧容说:“我想讲的是在混乱的年代,比如战时或战后不久,那种时候,秘密和谎言可以让人们有勇气,有希望活下去,可以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这其实也隐喻了我们对虚幻的需求和渴望”。 这个安娜,也终于没有变成安娜·卡列尼娜,没有被生活和现实击垮,而是坚强而潇洒地活了下来。 欧容对她也是很好的,当她最后又去卢浮宫看那幅弗兰兹和阿德里安都爱的爱德华·马奈的《自杀》,旁边又来了一位同样从这一幅自杀的画作中却找到了生之希望的男人。

欧容把这部电影拍得温暖而文艺。 《弗兰兹》是黑白和彩色交替出现的,但并非我们以为的回忆是黑白的现实是彩色,而是当美好情绪出现的时候,画面才会变成彩色的。欧容说:“我希望以一种印象派的方式来使用彩色画面,用彩色来突出人物之间再次燃起爱的时刻——悲剧发生之后,有些时候,生活还是能够恢复活力的”。 电影中19世纪印象主义奠基人爱德华·马奈的画作《自杀》贯穿始终。《自杀》是马奈于1877——1881年创作的,画上是一个持枪自杀的男子仰倒在床上,安娜却说:“是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马奈的画作影响过莫奈、塞尚、凡高等画家,他的《自杀》虽然并不像《弗兰兹》中表现的那样悬挂在卢浮宫,而是藏于苏黎世,但他生前却经常去卢浮宫观摩前辈画作,临摹和研究。他说:“每当我走进画室,总觉得好像是走进了坟墓一样。”他更喜欢在欧洲各国游历,学习。 马奈作品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吹短笛的男孩》和《草地上的午餐》。《草地上的午餐》在《弗兰兹》中也出现了,不过其实它也并非挂在卢浮宫,而是藏于巴黎的奥赛美术馆。

欧容被称为“法国电影界的坏小子”。 比如在《八美图》中让凯瑟琳·德纳芙和芬妮·阿尔丹大打出手,然后打着打着就吻到了一起……这两位女星,一个与特吕弗几分几合,一个是特吕弗最后的爱人。要是特吕弗地下有知看到这一幕,真的棺材板都要盖不住了。 这次翻拍之作《弗兰兹》,观众看前半部会以为是一部Gay片。拍摄回忆阿德里安和弗兰兹巴黎生活那段,欧容把他们拍得太Gay了。 于是也就有了另外一种解读:其实阿德里安和弗兰兹真的曾是一对同性情侣,因此他们在战壕里突然相遇才会有一刻的怔忡。然后阿德里安枪支走火误杀了弗兰兹,也才会抱着弗兰兹的尸体躺了好久……战争过后,他才会来到恋人的家乡,见他的亲人。 安娜心中藏着谎言,谁知道阿德里安心中会不会有呢? 在欧容的电影里,从来没有单一的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人人都是泛性恋。比如他导演的那部《干柴烈火》,他爱他,他爱她,她爱她,她又爱他…… 阿德里安对弗兰兹家人说起他们的初识,说:“我和弗兰茨在书店认识的,他正在找魏尔伦的诗集,而我在读着里尔克。” 诗人保罗·魏尔伦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和诗人兰波的同性恋情,关于这段恋情可以去看电影《心之全蚀》,那里面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早年的惊世美颜。 而魏尔伦在和兰波相恋之前,也是和女人结婚生子的。两人后来因为争执,魏尔伦拔枪打伤了兰波的手腕被捕,入狱两年。之后,兰波写了《地狱一季》,称他和魏尔伦是“地狱情侣”,以“悲伤的兄弟”、“疯癫的童贞女”来称呼魏尔伦,而自己则是他的“下地狱的丈夫”。 《弗兰兹》中安娜吟诵了魏尔伦的《秋歌》—— 秋声悲鸣 犹如小提琴 在哭泣 悠长难耐的阴郁 刺痛了 我心脾。 沉沉闷闷 迷迷蒙蒙 钟声荡起 往事如烟 在眼前重现 我泪落如雨 我走了 恶风卷着我 东飘西零 飘呵,飘呵, 宛如那 枯叶飘零。

扮演阿德里安的是法国男星皮埃尔·尼内。他2015年就凭借《伊夫圣罗兰传》中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第40届法国凯撒电影奖影帝。 在《弗兰兹》中他扮演的阿德里安细腻而脆弱,又有着迷人的魅力,让人觉得安娜“认贼作夫”也是情有可原。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欧容建议他们演员演出前去看两部电影,一部是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一部是伊利亚·卡赞的《天涯何处觅知音》。 《天涯何处觅知音》英文名是《Splendor in the Grass》,来自华兹华斯的诗歌《To Eternity》—— 曾经那么辉煌美丽的景色 从我的眼前永远地消失 再也没有灿烂的阳光 壮美的草原, 和艳丽的花朵 没有悲伤, 我们会从 现有的一切汲取力量。 欧容说:“我真的认为每一个谎言之下都有着真相,每一句假话背后都藏着欲望”。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短评

相较于男主孱弱、优柔寡断的形象,女主的直爽和刚强要叫人喜欢的多。色彩与黑白、悲伤与欢愉的错综,有时看着女主会觉得有在看其他电影的错觉。故事乏善可陈,对时代的理解也未觉发人深省。权当看女主和画面了。

5分钟前
  • 河淼
  • 还行

琴声如诉,柔情似水,哭成傻逼,女人戏谁也别和我家欧容抢。恨过爱过,有勇气原谅,也有尊严离开的,永远是女人。

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细腻又动人,前半段的激情四射,后半段的止于言语的爱慕,都很美。

9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我觉得大家是被欧宗口味惯刁,缺少狗血奇情的欧宗这次纯粹讲一个美丽的故事,分分钟被画面和音乐美到内伤:黑白影像像《艺术家》,男主像《钢琴家》,爱情则像《相见恨晚》。起初以为表达的是战争和原谅,后来觉得是爱情,最后才知道是人生-----缘聚缘散,有始有终。

1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欧容的类型并不是只LGBTQ人间奇情一种,别再说这不是典型的欧容了。细腻、真挚、一波三折,这就是典型的欧容。但是过于缓慢、纵深不够、拘于某种基调,这确实不是最好的欧容。黑白到色彩的几次渲染点亮情感层次。战争与爱的老主题,本片提供了一种怀旧而慎重的解读。

15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欧容再次证明了自己是讲故事的好手。尤其在细微情绪的刻画上,老套的故事变得不再寻常。

17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超级恶俗但我看哭了,因为每出一个小高潮身边的一对情侣就要十指紧扣,这让我感觉一言难尽。

19分钟前
  • 猫猫
  • 推荐

“那个头往后仰的男子”……这个留白,这句隐语,真的很妙。自杀对于男女主人公,有着不同意义,港台版就直接多了,双面与替身之类的总结词语都出来了。如此古典的爱情故事,欧容居然耐得住气,差点有打五星的冲动。《莱茵河的守卫者》与《马赛曲》、柴可夫斯基,它们都是音乐。死去的弗兰兹和饱受折磨的主人公,它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一战终战100年必看片目。

2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ozon从不让人失望。simplicité与sublimité的极致,光影的质感像费里尼的老片子。这是现实主义的:噩梦与幻想都是彩色的,而生活是黑白的;也是女性主义的:男人寻求谅解的自私,女人向死而生的勇气。我现在很想去罗浮宫看看马奈。然而马奈其实在奥赛啊。

25分钟前
  • Nouvelle
  • 力荐

你在我心中开了一枪,而我却无法倒在你怀里。

30分钟前
  • 何詩詩
  • 推荐

2021-5-5重看;琴声如诉泫然欲泣,眉目写满心碎的温柔与欲诉还休的克己隐忍,只是色彩和光线的微妙变化早已出卖心事,在某个心灵涤宕的瞬间堕入毁灭与自救的深渊;记忆/现实、面容/镜像、谎言/真相的重叠,归去来兮的两段旅途,两地的挣扎与重生,构成工整对称;马奈《自杀者》点睛之笔。他们曾在忧郁里奋不顾身地奔向对方,他们以为会是永远的秘密盟友,他们将在谎言、幻想和梦境构筑的现实里遥望,这种幸福的幻觉已经太迟。

3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也许你会像我一样,直到影片结束还惊讶于导演居然没有安插任何令人大吃一惊的桥段;但回头想想这样做才最合情合理,因为电影通篇讲述的都是本就应该最简单纯粹的东西:爱情。当看着两位主人公你来我往间感情起伏与无奈,令人不禁唏嘘:这世上最色彩斑斓的也许只有回忆和谎言。

33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和“似是故人来”一样,都是立足于善意的欺骗。不是不勇敢,而是害怕重新跌入罪孽的深渊。黑白和彩色就像心情的切换,谁能想到莫奈的《自杀》会带给人活下去的勇气?欧容又调皮了。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撒一个谎就得用一千个谎来圆。阿德里安的谎,安娜来圆;爱上仇人的谎,宽恕来圆;不爱的谎,怜悯来圆;荒谬人生的谎,爱与艺术来圆。

41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女主真美,温柔娟好,演技细腻入微,虽然面相比年龄看上去沧桑10岁。其实满理解她对男主萌生的爱意,那种因一份可以倾诉和分担的痛苦而产生的莫名联结感,以及因努力宽恕而倾注的巨大沉重的情感,都可能让一个人纠结而难于割舍,难免以为是爱。话说回来又何尝不是爱。因为必须恨一个人,而爱上一个人。

43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不明白评论中好像“没有大惊喜就不是好电影”的心态。除开Pierre Niney实在不太对我胃口外,Ozon对于细腻情感的抓取确实无比到位,加上女主角收敛又精准的表演,就算没搅基也能让人深陷悲伤剧情之中。部部电影都能抓我心的,好像也只有François Ozon了。

48分钟前
  • É
  • 力荐

英俊软弱的富家公子实在可恨,从古至今都是做足九十分钟前戏然后拔腿就跑!

5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balmes 编织谎言沉溺回忆之苦,吞咽罪恶学会向死而生。没有回声的吻迷失在颤抖干涸的灵魂,一无所有的双手抵不住命运疯狂跌宕。曾为一息尚存的幸福幻觉奋不顾身,却仍旧无法停止在年华虚度中一次次告别。

52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Ozon这次是转型了啊,我还以为真相是法德俩小哥在战前搅基呢。。

54分钟前
  • motongg
  • 还行

爱不能阻止战争,只会放大战争的残酷。欧容的反战视角真是犀利,剧情极其对仗,情感推进的却格外深邃。

55分钟前
  • 吴松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