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计划

剧情片其它2020

主演:麦斯·米科尔森,托玛斯·博·拉森,马格努斯·米兰,拉斯·兰特,玛丽亚·邦妮薇,海伦娜·赖因科德·纳曼,苏西·沃德,艾伯特·鲁德贝克·林哈特,弗莱德瑞克·温瑟·拉斯穆森,多尔特·回斯特德,莫滕·桑博,奥勒·杜邦,比尔·克林顿,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让-克洛德·容克,安格拉·默克尔,欧尔班·维克托,尼古拉·萨科齐,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Silas Cornelius Van,Martin Greis-Rosenthal,Magnus Sjørup,Aksel Vedsegaard,Gustav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酒精计划 剧照 NO.1酒精计划 剧照 NO.2酒精计划 剧照 NO.3酒精计划 剧照 NO.4酒精计划 剧照 NO.5酒精计划 剧照 NO.6酒精计划 剧照 NO.13酒精计划 剧照 NO.14酒精计划 剧照 NO.15酒精计划 剧照 NO.16酒精计划 剧照 NO.17酒精计划 剧照 NO.18酒精计划 剧照 NO.19酒精计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5 16:14

详细剧情

  本片将围绕马丁(米科尔森饰)和他三个朋友展开,这四个高中老师为了摆脱日常的循规蹈矩,开始了一项持续醉酒的实验。虽然计划最初很成功,但最终失败了。

 长篇影评

 1 ) 只是因为短评写不下(完全不专业,不用看)

(仅根据剧情的推进想到的很多东西,现在不写下来我有点担心明早睡醒以后就会不记得了,最近在定期去成瘾中心,所以喝得很少,很容易就上头了,不过目前还属于有一定语言组织能力的阶段)

1. 欧洲人难道大部分是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不再畅饮了吗?真的以为酒精就是青少年时快乐的加成吗?为什么几个男人还需要煞有介事地从一个理论开始给自己每天灌酒?难道他们从日常生活里并没有发现酒精是“解决办法”吗?(之所以打引号因为其实并不是,希望我待会儿讲到时记得展开)

2.独醉乐真是不如众醉乐,互相取笑或者大家都忘了总好过第二天只有自己不记得,然后就会在那些人面前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曾让对方担心,或让对方收拾过自己的烂摊子,不过麻烦别人还在其次,关系变得不对等才是压力的来源。 那如果从小习惯了被周围人“无伤大雅”地打击或嘲笑呢?如果是像漩涡鸣人说的那样“宁愿被当作傻瓜,也不愿意被忽视”呢?这样算是讨好型人格吗?

3.孩子看到父亲酩酊大醉时给的镜头太长太阴郁,就像只要这样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一样。(或许真的会呢?现代心理学的解释反正也是西方式的)我只是想起小时候大概四五年级看到过几次我爸在酒局上没喝多少回家来就吐得很难受,我和我妈照顾他。当时并没有因此觉得喝酒是一件坏事(后来我也没有就不喝)只是觉得饭局上劝酒的人很烦,想要护着我爸,所以初中开始就替他挡酒了。

4.对,酒精之所以不是解决办法是因为酒精只是一个途径,我们需要的是别的。比如需要被关注,需要家庭,需要朋友,需要人与人的连结,需要陪伴,需要被爱着的感觉,需要去理解被人也被人理解,需要快乐的感觉,需要放松或者说需要能让自己轻松表达的环境。(当然了,现在写下来这句话总是容易的,刚刚却坐在黑暗中很久,想那些我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想那些我所惧怕的将会到来的事情)。需要去想的是比如“我该怎样从XXX方面得到让我的生命充实的东西好让我在没有XXX的时候也依然可以继续前行”,只是人生太难问题太多很多时候找不到办法,只好逃避。

5.健康饮酒量里也不止是每周的饮酒量(片中所说的男性14单位女性7个单位——每个单位大概15ml纯酒精也就是差不多100ml葡萄酒或者一小瓶啤酒)还有一条是说每周至少两天需要完全不喝酒。因为如果有每天都要喝点的习惯,更容易产生依赖性,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什么时候能喊停呢?成瘾中心的B女士跟我说要戒酒只会随着年限越来越难,我虽然目前喝得少,但老实说还是会担心自己以后酗酒,还是不确定自己在面对以后的困难的时候,能坚定住不把酒精当作答案。

6.片子里的学校方与现实里的成瘾中心我都偶尔觉得把喝酒这件事看得太严重了。害,谁知道呢,也可能是我现在的阶段让我并无法严肃对待它(可看作某种戒断反应),觉得“醉了也没什么大不了,除了极偶尔的情况其它断片时候后来听别人说起还挺搞笑的”

7.片尾的类似和好结局也太安抚人心了。好吧,回到第一点,我该把酒精真的只用在欢乐的时候加成助兴,才算拜托滥用吧。噢对,应该去买个血液中酒精浓度的检测仪器。

 2 ) 一些细节:《酒精计划》有多丹麦?

以下来自二刷和朋友讨论:1.结尾部分出现了两艘船。那艘有丹麦国旗的属于丹麦学生,每年这艘船会免费搭载80名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旅行,我的朋友曾是船上的一员。另一艘(拔叔凝视海面时)属于丹麦皇室。

2.酒精计划的高潮,他们酩酊大醉的那个pub,尽管看上去只是个普通酒吧,却有一种丹麦人会辨认出的独特的“brown bodegas”氛围。同时,这个酒吧靠近丹麦一所历史悠久的戏剧剧院,上世纪60、70年代,演员们工作结束会去那里大醉。而这些人此后多半死于饮酒和相关疾病。

3.(此条在imdb上有)本片着眼的酒精问题来自温特伯格19岁的女儿,而她在影片开拍后不幸意外去世。影片中的中学和学生正是她生前所在的学校和同学们。在这个意义上,影片恐怕是一场真正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拷问,而最终的醉酒狂欢,最终的ecstatic rapture,又是何等的宣泄!正是在死亡面前我们呼吸到生的甜美。生是一场醉,死是一场梦。

4.Martin激励学生们,你们可以像海明威一样举枪自尽,也可以像丘吉尔一样领导D-DAY,领导一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导演温特伯格曾和拉斯·冯·提尔等人拍过一部D-DAY.这个如“奥斯特里茨的太阳”般的隐喻,或许正是温特伯格自身的习惯?

5.尽管丹麦的高中生活在中国人看来可能已经很轻松了,这仍是丹麦国内争论的一个焦点:年轻人的精神问题似乎越来越普遍。一些声音要求降低对年轻人的社会期待。(尽管这类促进平等的举措已经很普遍,如在公立小学学生回家后是不可以学习的。如果中国家长多讲了一道题,会被老师打电话批评,因为这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影片结尾处满载学生的巴士上有条标语——高中生活满是痛苦,还好我们精于酩酊大醉。

6.我的朋友,一位并不像我这么“感性”的丹麦人,在首映时,随着“what a life”旋律响起开始无法自制地大哭。映后,人们起立给温特伯格送上了掌声。

 3 ) 他的新作失手?那只能说是你没看懂

时隔八年,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与“拔叔”——麦斯·米科尔森再度携手,为广大影迷带来了全新作品《酒精计划》。

2020《酒精计划》

影片《酒精计划》在上映前可谓赚足了眼球:二人上回合作的电影《狩猎》至今以9.1的高分雄踞豆瓣250排行榜;新作《酒精计划》先后入围戛纳、圣塞巴斯蒂安等多个电影节,并在今年的欧洲电影奖上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四项大奖。

2012《狩猎》

强大的阵容和良好的口碑让一众影迷早已按捺不住,对二人新作翘首以盼。但略显尴尬的是,当影片真正跟大伙见面后,却是明显的“雷声大雨点小”——迄今为止,豆瓣仅2000多人看过且评价褒贬不一。主要因为《酒精计划》貌似真的只是讲的关于“喝酒计划”的老掉牙的故事:

四位在中学任教的中年大叔,家庭跟事业都遭遇了瓶颈。某次聚会上,有人提起一篇子虚乌有的“研究成果”——适量饮酒能提高生活质量。郁郁寡欢、生活无望的四人顿时来了兴致,他们便一拍即合,决定全身心地投入这场“酒精与生活关系”的所谓人生实验。

他们在上班时间偷偷喝酒,开始每人都严格遵循0.05%(体内酒精浓度)的少量原则,居然使各自波澜不惊的生活渐渐地拥有起色。尤其是拔叔饰演的历史老师马丁:在酒精的刺激作用下,原本不受学生待见、被家长集体约谈的他竟能将索然无味的课程讲得妙趣横生。

但随着饮酒剂量不断加大,酒精对生活的正向作用消失,他们的生活也都不约而同地急转直下:拔叔的婚姻陷入危机,而他的朋友——体育老师汤米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关影片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首先是中年危机+借酒消愁的题材实在不新鲜了——如2004年金球奖获奖电影《杯酒人生》,以及更早的那部让尼古拉斯·凯奇赢得奥斯卡影帝的电影《远离赌城》。似乎选择这样一个“新瓶装旧酒”的老土题材,故事本身就有“先天不足”的偷懒之嫌。

2004《杯酒人生》

1995《远离赌城》

其次是即便抛开“中年危机”与“醉酒”的话题,单就故事完成度而言,较之前作《狩猎》,温特伯格此番似乎也大失水准。有些观众认为:影片节奏拖沓、线索零散、对关键人物的家庭背景刻画不足——这些都难以支撑结尾那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高潮戏。甚至电影中对酒精的态度“也表现得暧昧不清”,这导致一些人看罢全片都不知道导演的主张究竟是什么: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是该饮酒呢,还是该戒酒?

很多影迷基于直观感受提出的意见固然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剧情本身、如果只注意到了“中年危机”和“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的表达,那真是没太看懂这部电影。大伙不妨想想:这毕竟是《狩猎》的导演和一贯擅长深入刻画人性的“拔叔”的又一次珠联璧合,而且温特伯格是将这部作品献给不幸因车祸去世的女儿的,如果本片只为说个“中年危机”遭遇“宿醉”的故事,可能吗?

托马斯·温特伯格与麦斯·米科尔森

出现上述这些批评的原因可能是:很多人只是耽于情节本身理解这部电影,而忽略了电影的开头与结尾。因此他们只关注到那“不切实际”的荒唐计划对“现实合理性”的伤害跟度数越升越高的“三阶段”实验缺乏惊喜(全片以黑屏字幕的打字形式隔开),而看不到《酒精计划》明显呈为一个首尾呼应的环形剧作结构。可能有人注意到了影片开头与结尾群众不约而同饮酒狂欢的情节,但也忽视了全片第一行字幕和最后一个镜头之间的关联对照。

不容忽视的开头与结尾

跟被视为丹麦“国宝”的拔叔一样,被誉为“存在主义”先驱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同样是“国宝”一般的存在。影片《酒精计划》开头就引用了克尔凯郭尔的名言:

青春为何物?南柯一梦罢了

爱情为何物?梦中的造物罢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句话绝不是作为引经据典的噱头或牵强附会的拔高而存在,它是全片的题眼。如果对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本片的主题跟情绪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有诸多契合之处。而影片结尾那类似《摔跤王》中“纵身一跃”的镜头,也必须对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理解。

《摔跤王》

影片结尾依然是对片头字幕的互文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先对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哲学或者“存在主义”一词有个大概的了解。

克尔凯郭尔认为,传统哲学过于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并夸饰人的理性作用,事实上人除了理性更多的是情绪:特别是那些焦虑、恐惧、孤独、绝望的个人生存体验,通常无法对他者言说——这不止关乎“中年危机”这个人生阶段,而是生活的日常、生命的常态。

“拔叔”诠释何谓一秒落泪的无语凝噎

而人如果想解决自身的“精神无助”,不能依靠外界外物,只有通过自身的信仰完成对“绝望的一跃”,才能重拾生活的信心并实现真正的自我。

注意“拔叔”先前在酒吧和片尾的“飞跃”动作

兴起于二战之后的存在主义思潮承袭了克尔凯郭尔的思想,简单说“存在主义”指孤独的个人一切非理性的意识活动:生活的确没有意义,就连人的存在本身也缺乏意义——但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承担责任,为无意义的生命赋予意义。

《小丑》

如此一讲,你是不是会发现对影片故事的理解更深一层呢?显然《酒精计划》不只是拿酒文化盛行的国度作为故事的发生背景,它与北欧人信奉的人生哲学都契合得如此之紧。

因此了解《酒精计划》作为一部丹麦电影与克尔凯郭尔和存在主义的渊源是必要的:否则我们就会被具体的情节吸引而忽视大量台词跟细节指向的人生哲思。理解一部电影,不能仅仅停留在剧情层面,对情节相对简单的本片来说,尤为如此。

温特伯格的初衷就不是讲一个在面对中年危机时是酗酒沉沦还是挣扎改变的故事。大叔们决定饮酒不是要麻痹痛苦、“逃避生活”,恰恰相反,从饮酒那一刻起他们才下定决心努力生活:因为酒在片中不是作为生活情趣催化剂,而是象征理想生活本身。因为酒从来都在、没有变过,变的是人和人的心态。

酒精是生活或人生的隐喻,而非改善或对抗生活的工具,这在片中有着情节上的直接证据。让我们重温影片开头那场热情洋溢、挥洒青春的狂欢戏:“啤酒大赛”正是青年人的写照——肆无忌惮地享乐跟冒险、彰显叛逆,即便喝到烂醉如泥、呕吐连连,但“比赛”是有规则的,大好人生终是可控的。

但“酒精计划”却与“啤酒大赛”截然相反,它是中年人“不敢逾矩”的人生佐料,因此他们只有在高档餐厅品尝红酒或是在家调制鸡尾酒。五味杂陈的苦酒与生猛豪爽、百无禁忌的啤酒是不同的:恰如既定且走向衰败的人生与未来人生的千万种可能是不同的。

片中与酒结缘并迈出人生关键一步的两个孩子

年轻的生命,吐了之后即可“清零重启”。酒,甚至能成为他们人生一路向前的强大推力;但人到中年,就只能选择“0.05%的人生”或“0.1%的人生”,如果想逾越“故作姿态”的上限,采取同样的“喝法”,人生就会走向失控的边缘。

影片结尾,顿悟生死之别的几人选择与青年一道开怀畅饮、纵情狂欢,这并不能被视作“朋友刚死怎么开心的起来”或“就没任何负疚感吗”的“不合理情节”。拔叔以一段大开大合、随心所欲的独创舞步跳出了生命返璞归真后的原生状态,是对尼采倡导的酒神精神的遥相呼应。

这是部哲学电影

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

源自古希腊的酒神精神对理解本片同样重要,它指从生命无意义的本质中获得悲剧性的解脱跟陶醉:人生固然是场悲剧,但敢于承担自身失败而不陷于绝望消沉,正是生命骄傲所在。

恰如片中音乐老师教大家唱的那首歌亦很好地传达了何谓酒神精神:“我哭的像别人一样,因为我的泡沫已破裂,但泡沫不是世界,也不是世界的诅咒。如果我们没有什么可争取的,那你和我会是什么呢?”

注意当影片唱到“如果不争取,又会是什么”的时候,配合的画面是衰迈的老狗孤零零地伫立在空荡荡的游艇上,这一场景含蓄地向观众交代出酗酒的体育老师汤米失足落海。而紧随其后的下个画面,便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轻声合唱。

这个世界虽然时时上演着生命无常的悲剧,但它仍旧值得我们热爱。不得不说,片中四位老师的身份设置独具匠心、意味明显,他们分别代表人的记忆(历史老师)、人的创造(音乐老师)、人的精神(心理老师)和强健的体魄(体育老师)。这四位老师合起来:便寓意人这一生。而人的一生迟早是要消逝的,一切终将归于虚无。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出意外的为什么偏偏是体育老师,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总是先失去一个好的身体。尽管人生是场最终走向失败的悲剧,但人究竟该如何度过短暂、焦灼、无助、孤独的一生,除了结尾,影片也在其它多处地方给出了答案。

高中生在酒精的帮助下很好地诠释了克尔凯郭尔的“焦虑”概念

原来,只需要“承认生活”这么简单:承认失败、承认一切。因此,不必讶异主人公在“喝酒”的问题上“绕了一圈”最终一无所获,也不要奇怪逐渐拉垮的人生明明什么“都没改变”何以还能在结尾载歌载舞。人生不需要在事实上改变什么、“纠正”什么,只要一点点心态上的变化:万事皆有可能。

如果你真以为只有改头换面或脱胎换骨才能重新拥抱生活,那可能因为你还年轻。因此《酒精计划》意图展现一种面对荒诞生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行动的人生哲学,虽然这种抗争行动(饮酒)从本质上来说显然是“徒劳无功”的、“毫无意义”的,但对无常的生命和艰难的人生来说不啻于一场救赎。

与《狩猎》中困在小镇、蒙受不白之冤的卢卡斯一样,《酒精计划》中四位受困于体制的主人公,无力对抗大环境。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潭死水的内心还要时时遭受“无常”的侵扰,而这种“生命无常”的作者表达在形式上当然是反惯常叙事的:比如某次头脑风暴就能让日渐生疏的四人孤注一掷展开合作;心血来潮、旧梦重温式的划船、猝不及防的“绿帽子”以及“老年狗送黑发人”的意外突然降临。

从戏剧技巧出发,温特伯格的确将这些“无常”处理的没因没果、突如其来,但这“非常突然”的一幕幕,难道不真实吗?为凸显命运的无情与无常,他刻意避开了步步为营的情节铺陈和角色性格的完全塑造,而将琐碎、紊乱的故事线头埋藏在四位主人公“醉眼看世界”的复杂情绪下,为的是“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比绝大多数刻画单一情绪、交代完整事件的类型电影不知高明了多少。

在此不得不赞叹拔叔那炉火纯青的演技:他精准地将很难把握的醉态(0.05%、0.1%以及更高)演绎出了不同的层次,配合着摇摇晃晃的手提摄影,纤毫毕现、惟妙惟肖。回望华语影坛中,只有黄秋生在《头文字D》中尝试过这种演法,但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精湛的表演、生动的台词、醉后微醺的状态传递出多义甚至含混的复杂情绪,这一切构成了影片《酒精计划》独一无二的风格特质。通过一个在实际生活中“略微失真”的故事,它以最大限度、最大可能靠近了实属“难言之隐”的真实生活本身。

综上所述,《酒精计划》真不是以酒精作为载体来讲述中年危机的电影,这么说太小看温特伯格和拔叔了。如果说典型的中年危机电影,香港去年以龙舟作载体的《逆流大叔》才是。

《逆流大叔》

以酒之名,《酒精计划》打造了一部微缩版的人生简史,它最后仅仅指出:爱与牵挂虽然神秘、虽然现于细微之处,但始终存在。它是区隔活人与死人的标志,“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被汤米鼓励过的小学生向他献花

同时,所有不期而遇的焦虑和彷徨、痛楚与迷茫也将永远存在,但或许并不那么重要、那么急需“克服”。这注定不是一套关于“人生何为”的标准答案——而这,就是影片的答案。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4 ) 人到中年,开启的都是同一部恐怖片

作者: pASslosS

本周,有麦叔献舞的年度大热门《酒精计划》如期而至,这部聚焦中年危机和酗酒题材的影片不仅入选了戛纳电影节,还收获了第3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四项大奖,此外本片在丹麦也大获成功,之后它将代表丹麦竞逐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查看了一下时间线,原来麦斯·米科尔森和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的上次合作已是八年前了。那时两人合作的《狩猎》帮麦叔拿下了戛纳影帝,此后他便开启了兼职性感迷人反派专业户的生涯。汉尼拔、《奇异博士》里的卡西利亚斯、《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里的物理科学家盖伦·厄索,以及即将接替德普出演《神奇动物3》中的盖勒特·格林德沃…… 毫无疑问,无论是在艺术片还是商业片中,他都是同代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麦斯·米科尔森&托马斯·温特伯格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是“道格玛95宣言”的发起人之一,他最出名的两部作品是《家宴》《狩猎》,这两部影片都挑战了既成的伦理道德,挖掘了人性的晦暗一面。

相较于温特伯格过往作品中的压抑,新片《酒精计划》显得略为轻松,毕竟由中年危机引发的焦虑病态已是现代社会的通病。

麦叔在片中饰演高中历史老师马丁,他的课堂枯燥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糟糕到被学生家长集体约谈。

十二年前,马丁的未来充满可能性,研究经费和博士学位都摆在眼前,但因为家庭,他全部拒绝了。如今的马丁,已然配不上光辉的曾经。

马丁有三个好友,体育老师汤米,音乐老师彼得以及心理学老师尼古拉生活对于这些男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尽管他们并没有遭遇什么毁灭性的坎坷。

汤米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只有一条老得走不动路的狗狗拉班相伴。

尼古拉娶了个有钱的妻子,在海边有房产,但夫妻俩的婚姻幸福被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全部剥夺。

和他们相比,马丁的困境更加典型一些:妻子阿妮卡习惯了他的不在场,两个孩子把他当成陌路人,与其说这是一个家庭,不如说他们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

影片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解释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从何而来,观众只能看到悲剧的现状。

不过很明显的是,妻子阿妮卡对马丁不是“拒绝”态度,反倒是一种不耐烦。影片开始不久就暗示了破镜难圆,其实马丁早已“出局”。

一天晚上,四个好友外出庆祝尼古拉40岁的生日,在坦白了共同的中年困境之后,滴酒不沾的马丁尝试了这个千年以来被人类用于解忧消愁的冠军单品,并因此体会到了“灵魂归位”的魔力。

为了合理酗酒,他们开始试验一项伪科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工作日适量饮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性格形象,并帮助他们与工作和个人生活重新建立联系。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四个男人将保持整天轻度醉酒,随时监测酒精浓度并对个人状态进行记录。

马丁很快找回了讲课的热情,像猴子找到了捞月的竹篮般欣喜若狂。他俨然一个初阶酒鬼,试图把酗酒行为与人品脱离开来。

在历史课上,马丁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新英雄丘吉尔,这位伟人一生写了许多巨著,从法西斯主义里拯救了世界。马丁恨不得把丘吉尔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酒精,哪怕科学都无法证明人们血液里的确缺那么丁点儿酒精,他也能诡辩“人类文明”的血液里都是酒精。

有趣的是,温特伯格似乎并不想批判酒精对灵魂的扼杀,因为酗酒问题无处不在。人们总是醉醺醺地出现在任何地方,导演甚至剪辑了一段全球领导人的醉酒蒙太奇,从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英国首相约翰逊再到前美国总统克林顿。

酒精有时是灵丹妙药,能帮助迷失的人找回生活,以更理想的状态生存,并让他们对枯燥的日常生活重感兴奋。

马丁小酌着红酒向妻子提出八年都没有实现的划船旅行,并在酒精的帮助下努力挽回家庭。不过可预见的是,这些转变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酗酒之后人会抵达一个巅峰时刻,那么滴酒不沾时便等同活在地狱。在被酒精驯服之后,四个男人彻底背离了那个最初目标——正常的生活。

进入自毁性质的第三阶段,他们开始变本加厉地喝酒。此举就是要终极宣泄,挑战极限,喝到失去意识,喝到死,喝到从人变鬼,喝到尿湿床铺。

其实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作“精神自杀”,它完全是酒精版的《极乐大餐》,那部电影是用食物召唤死神,而本片中的四个男人是用酒精完成仪式。他们喝成废人,满世界乱窜,短暂体验毫无节制的自由。

让人惊喜的是,《酒精计划》真的拍出了“酒”之于“酒鬼”的魅惑,一杯杯晶莹的液体仿若中年衰汉的情人,其妖娆的液态躯体被各式杯具的轮廓拢住。

它们可能是充满背景故事的酒品,产地、工艺、年份各不相同,但是对于酒鬼来说,其最大的意义仅仅在于这是一杯让人失智的酒精。

在影片中,酒被当作一个模糊了道德动机的角色,饮酒有时是禁忌,有时是救星,有时则是死神。

彼得建议一名考前崩溃的考生“喝几口”,酒精让他在面试时展现了惊人的自信心。 但这不免让人担心酒精可能会在未来毁掉他,汤米就是个例子。

他因为喝得酩酊大醉被学校惩处,此后其世界只剩下衰老的残躯,所以他选择带着老狗拉班奔向死亡。

他在死前对马丁说“这毫无意义”,因为他发现马丁前来探望并非出于友情,他只是无处可去。

他已经被酒精掏空了。

片中有一个细节,导演温特伯格在影片结尾把此片献给了他19岁的女儿Ida。Ida原本会在片中饰演一个小角色,但在影片开拍前因一场交通事故失去了生命。

死亡总是让生者怀疑生命的存在意义。在电影里马丁为死去的好友汤米抬棺,在电影外则是导演为自己的女儿抬棺。

《酒精计划》的片尾是最精彩的,温特伯格倾向于为特定演员写剧本,所以马丁在人物设定上和麦叔一样都曾是一名舞者。

他们花了两天时间拍摄最后的高潮段落。片中的马丁经历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也经历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这一幕或许是觉醒的开端,也可能是崩溃的余烬,你无法确定剧情的走向。

据说麦叔在鹅卵石路上跳了四五个小时,年轻人巨大的青春能量点燃了他。温特伯格认为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现:“马丁有一部分想飞,又有一部分想淹死。”

但说到底,《酒精计划》更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情感延伸,它是中年男人专注于解决个人创伤的产物。影片只是想捋顺男性自身的心路历程而非与外界的联结,所以马丁失意的妻子几乎没有人物发展的空间。

影片开头引用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

青春为何物?南柯一梦罢了。爱情为何物?梦中的造物罢了。

人到中年一切成空,疲惫、忧郁、愤怒,中年男人渴望他们的黄金时代,但好时光不再,生活是结结实实的一块,只会在巅峰之后顺着一条清晰可见的下行抛物线渐渐消失。

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饥渴,为了逃出窘境,为了与不可控的状况周旋,酒精成了中年男人们用自由意志选择的撒旦。麦叔对马丁的复杂诠释,也让《酒精计划》从酒鬼的荒唐特质上升到带有悲凉底色的人生复盘。

片中的配乐是Scarlet Pleasure《What A Life》,是温特伯格的妻子想到了这首无比贴合剧情和人物心理的歌曲。

马丁在片中一直用来麻醉自己和妻子的话是三个肯定句:

我爱我的妻子,我爱我的家庭,我热爱我的工作。

这句话正如《闪灵》里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一样可怕,人到中年,开启的都是同一部恐怖片。

 5 ) 那么,这就是生活吗?

近日以来,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Thomas Vinterberg)的新作《酒精计划》(Druk)获得了不少好评。这部作品在去年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名单,又在随后横扫欧洲电影奖,收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在内的四项大奖,预计也将成为2021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热门候选之一。尽管2020年毫无疑问是欧洲电影以至世界电影的“小年”,但这部作品依然有其过人之处,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温特伯格的创作脉络。

从其本人的导演经历来说,温特伯格的创作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以其最著名的作品《家宴》(Festen)和《狩猎》(Jagten)为代表,这部分作品主要针对的是人性中邪恶和阴暗的面向,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伦理问题。在这些作品当中,温特伯格试图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具有伦理纵深的世界,简而言之,这个世界中的情感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儿童一定是善的化身等等;对他来说,最不可能做恶的人,往往能够在既定的伦理规则之下做出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而我们在心理上对他们恰恰是毫无防备的。当他们冲破伦理限制之后,我们不仅被颠覆三观,随之而来的更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类似的讨论在《家宴》和《狩猎》当中都相当深刻,尤其是在后者当中,一个长着天使般面孔的、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一直坚称男主角对其进行性侵,面对这种强大的伦理控诉,麦斯·米克尔森饰演的男主角几无还手之力,最终只能沦为社群的道德猎物,编导也正是借此给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正确”敲响警钟。

温特伯格之所以会有类似讨论,实际上与北欧(尤其是丹麦)固化、保守、不存在探讨空间的路德宗基督教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之下,北欧导演对伦理的探讨是有一个明确脉络的,在丹麦是从卡尔·德莱叶到拉斯·冯·提尔和温特伯格,在瑞典则是从英格玛·伯格曼到鲁本·奥斯特伦德。当然,当今很多北欧导演不甘于单纯的社会批判,而是将问题的探讨向更深层次推进:他们试图在现有的社会文化之内做出某种实验,并让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既定的制度框架发生碰撞,产生强烈的戏剧性。这种社会实验是否已经形成一股新的北欧潮流,目前定论为时尚早,不过温特伯格和奥斯特伦德等人的创作路径的确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从发现实在的道德困境到制造可能的道德焦虑,他们对社会都有着极深入的观察和省思。

单就温特伯格而言,《公社》(Kollektivet)和《酒精计划》便都是这样的作品。不过,《酒精计划》没有伯格曼式的苦大仇深,倒是以一种轻松谐谑的语调将观众引入,尔后通过对比的方式让意义自己浮出水面:影片甫一开始,一群无忧无虑的年轻人饮酒作乐,甚至把执法人员拷在地铁上,对温特伯格而言,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之后,我们看到他们的老师——四个面临中年危机的高中男性教师,为了摆脱消沉的生活状态,也为了回到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开始进行某种“研究”:他们试图在自己身上验证挪威哲学家芬恩·斯卡德鲁德的说法,即人体血液中先天缺少0.05%含量的酒精浓度。随着情节的逐渐展开,四个人的酒精摄入量逐渐增加,事态(不出意料地)逐渐开始失控,酒精带来的愉悦感也逐步开始褪去,为他们的人生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带来更多的失意和彷徨。

最近几年来,走向国际化的温特伯格佳作阙如,在制作了几部诸如《库尔斯克》(Kursk)、《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等平庸之作后,终于回到自身擅长的题材和领域。《酒精计划》的过人之处,并不在于出挑的情节(观众恐怕早就预料到故事的走向),而在于导演如何处理人处在醉态时的主观感受。对于这个问题,温特伯格其实用很简单的手法就实现了,他使用手持摄影+特写的方式为画面带来强烈的情绪性,让观众与男主角一道浸入到似真似幻的影像当中。事实上,这一方式也来自于温特伯格长久以来惯用的手法:早在1995年,他和拉斯·冯·提尔、克里斯汀·莱文等一道发起道格玛95运动(dogma95’),希望在电影摄制中灌输朴素感,强调电影构成的纯粹性并聚焦于真实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本身。虽然时过境迁,道格玛95运动的十条戒律(实地拍摄、声画同步、手持摄影、彩色35mm、不接受类型电影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历史,但《酒精计划》中仍然浸透着一种不加矫饰的真诚(哪怕有点粗糙),凡是喝过酒的成年人都很难不被主角们喝酒之后的镜头所感染:周围的世界一下变得透明清澈起来,逆光镜头既足够温暖,又足以让人晕眩。米克尔森的表演也为影片加成不少,透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无助、矛盾、压抑已久的释放……尽管通常面无表情,但这幅面孔之下又往往积存着巨大而丰富的感情。

《酒精计划》的镜头语言,让这部电影显得真实也不真实,我们透过镜头看到的往往是醉酒之人对世界不切实际的想象,在这之下,则是一个现实的、冰冷的、无法逃避的、充满压力的实在世界。影片微观地呈现了一个生活节制的人是如何滑向生活崩溃的边缘:有趣的是,对温特伯格而言,一个生活节制的人似乎更有可能酗酒,因为他们缺乏释放生活压力的出口。冰冷的气候,毫无进展的事业、冷淡的家庭情感生活,让人非常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生活状态,以至于当男主角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经七八年没有再和妻子外出游玩了。年轻时的“心气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静态、凝固、近乎永恒的无意义,它缓慢消磨着人的意志,而这种情况似乎又并非一个个体性的偶然——男主角的妻子就表示,酗酒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整个国家都开始像疯子一样喝酒”。

颇值得玩味的是,影片颇为突兀地插入了一连串历史影像,其中包括前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法国总统前萨科齐、比利时政客米切尔·达尔登等在公开场合的醉酒画面,这使得影片带有了一丝政治讽喻的色彩,也把影片的“钻头”打入到一种文化——北欧和俄罗斯等所有高纬度地区共享的酗酒传统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温特伯格透过四个中年男性发出的这个疑问,既是一个生理问题(如何回到青年?),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摆脱酗酒?),更是一个哲学问题:人怎样逃离他的“生活”,如何摆脱自身的困境,就像贝拉·塔尔的名作《都灵之马》所展示的那样,逃离每天穿衣、拉车、吃土豆的必然循环和宿命?

显然,温特伯格和他的编剧不能也不想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结尾也是模棱两可的:男主角马丁在一群毕业学生的簇拥下开始饮酒热舞,最后甚至跳入海中。影片定格在跳跃入海的那个瞬间,但矛盾当然没有解决,酒精也并不能让一个人真正恢复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它顶多是一张标明使用期限的赎罪券,酒醒之后,赎罪券用完,则会是更大的虚无——恰如温特伯格一直叙说的那样。那么,这就是生活吗?

 6 ) 那些隔靴搔痒的短评们,你们到底喝不喝酒?

现在914人打分,7.3。分数是正常的,但我有点不爽豆瓣某些小资青年,要是把演员换成《小妇人》那批,然后搞点情情爱爱,分分合合,死死个人,最后治愈的故事,8分是妥妥的。其实不想说我已经喝了两杯咖啡,搞得形式上离小资刻板印象有点近,但确实喝了,所以有必要提下我顺便吃了一叠花生米、两根泡椒、三个卤蛋。不爽的是,现在打分的人,大多都是离电影很近的人,而且某些小资青年都是中年了吧。00后接受到的信息比90后爆炸得多,已经是或者即将成为行业中流砥柱的90后,你们有多少把握让晚辈接受你们的价值观,又有多少把握能搞点让晚辈服气的独特口味?

这类电影,大致可以从表演、剧本、镜头语言、配乐等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打分。

表演:麻木迟钝、缺乏信心到中年独有的睿智、活力、精细,无论哪一段都很精彩,而且转变也十分自然吧,且观众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转变。

剧本前半部分一点点提高浓度也符合故事的走向和影片情绪吧?问题肯定是有的,但也不至于拉胯,只能说没啥亮点。那问题出在哪里?很简单,节奏问题。怎么解决?快一点做一个爆点或慢一点冷漠撕开。快,怎么个快法?妻子的背叛、老友的死亡等汇入一点,到学生们对未来有无限希望毕业典礼上,男主面对一切生活的打击(他年轻时也是对未来信心满满,影片多次提到),将年轻人的美好期望和中年的力不从心对比,男主以前跟现在对比,学生们的现在跟以后对比,最后所有的问题都抛给男主,给麦叔一个特写,直接结束,定是场无与伦比的表演。那么慢了?将剧情分铺,冷漠无情填满影片后半段直到结束,比如先是单身老友的死亡,接婴儿父亲的家庭矛盾,再接好友要被校方停职之类,男主慢慢安慰好友并帮助朋友,最后看似生活慢慢步入正轨,男主此时发现妻子出轨了,影片结束,再给麦叔一个特写。

这样的节奏肯定会好一点,不是吗?

但,也就这样,还是停留在剧情层面。或许应该来点镜头语言跟故事、跟景物、跟人物、跟情绪相融合的场景。至于本片的镜头语言和配乐,流畅到位不拖后腿。

既然聊到酒,就说两句。

微醉,半醉,大醉,不省人事。喜欢哪种?

年轻人想喝酒都是冲着终点去的,不醉不归。那种醒来已是两三天后,脑袋仍疼,结尾发生什么一概不知的感觉挺好玩的。不过一个人独自喝能喝成这样的是酗酒无疑了。大醉失态,没人照顾的人,无论别人看来或者自己感觉都不好。半醉意味着有些事暂时没法做好,微醉是不错的,不过这两种状态因人而异。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可以把本片分四段,但从半醉开始,最后回归微醉。也就比较符合导演的本意: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要保持一种常态。(但,切莫滑向另一个泥潭,那就是所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那种语境下的平平淡淡,有失去热情、虚荣无奈只为自己逻辑自洽、心理平衡对生活做做样子的平淡,有懒得解释内心富足、自在快乐的平淡。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真的平平淡淡,即便是期望上。)

至于半醉,到大醉,到不省人事,安排什么年龄段,现在的学生还是以前的男主这里就不展开了。

话说回来,如果拿瓶酒跟着电影一起,慢点喝,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了?

 短评

酒精,中年人的救赎,中年人的摇篮,中年人的坟墓。看完,又想整一杯了🤦‍♂️

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成年人怎么可能不爱上酒精呢?搬到大理之后几乎每天都能跟朋友一起喝到凌晨,用这部电影来结束今年再合适不过了。当然0.05%就够。

11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戛纳2020+欧洲电影奖大赢家。目测正常年份主竞赛没问题,拔叔影帝大概没可能二封了,可能混个评审团奖之类?看到喜剧tag就知道这片不会往黑暗了走,以至于还是少了些力量。这片大概最趁最近流行的那个说法“男人至死都是少年”,情怀抒发得真是不错。酒精发现问题,但是不解决问题;中年不是必然危机,人生才是必然有危机。“这个世界跟你们想的并不一样”。这个实验/研究项目虽然宅气满满,以及写得太偷懒和太乐观了点,尤其结尾拔叔和妻子(女友?)和解的时候。剪辑不错。

1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终于有一部能展现麦子叔的体操/芭蕾功底的片了。遇上中年危机的男人借酒消愁是个俗套的素材,但无论是醉酒式的手持摄影还是坦诚的剧本,都让本片足够脱颖而出。而片中不断出现的丹麦国歌与国旗还有那句对于国民饮酒的台词都让人感觉本片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丹麦作为一个国家当下迷惘处境的一种评论

1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温特伯顿的酒精论文还是不够飞,醉酒还是太清醒了,不过有几场戏还是处理的赏心悦目。用酒精解决中年危机,最后夫妻关系那条线只能靠发短信解决,其实是投机了,实际上是废了,最后的WTF结尾也有点上不去,论文本身也有点欠缺想象力。不过大导演还是有实力的,拔叔第一次眼含泪水那场戏拍的太显实力了,包括首尾几场戏的情绪状态也很在线。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观影过程中一直担心故事最终会落入煽情和说教的窠臼。好在主角团“不思悔改”,没有硬凹一个戒酒的欢乐结局,而是以一场海滩上的开怀痛饮呼应了片头的地铁狂欢。Mikkelsen最后一段大开大合的藏族舞(不是),跳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潇洒豪情,看得观众也情不自禁想要一同举杯,隔着银幕大喊一句:skål, min ven!

25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人类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会更幸福吗?四个老师打算身体力行验证,每天开始酒不离身,结果反而更受学生的爱戴。无酒令人俗,说实话温特伯格这篇酗酒论文写得还是太清醒了,走向几乎一目了然。如何在痛饮狂歌与充实过日之间取得平衡?希特勒滴酒不沾,罗斯福丘吉尔倒是酒鬼,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才是答案。结局有一种释放感觉,看完就想猛干一瓶...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非常私人化进而共情,我们看到了一位如身边友人的作者直面生活与创作的真诚、实诚和虔诚。

33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极致的喜悦当与悲伤相同。当酒精度达到0.5‰的时候,镜头也放弃清醒,随即加入了摇摆的行列,以至于重新sober之后竟不知看向何方,使整个观影产生一种迷幻后怅然若失的沉浸4D体验。麦叔的舞跳得好。

34分钟前
  • 吃查3000
  • 还行

酒精是个隐喻,而人自己决定要醉几分。

38分钟前
  • Minmin
  • 推荐

非常棒,Thomas Vinterberg的《人间喜剧》。开头我以为会往《狩猎》个人无力对抗大环境最终毁灭的方向发展,后来发现不是,略失望,然而后面4个小人物命运悲喜剧的处理很细腻,让我觉得这可能是比《狩猎》更加柳暗花明的破题方式。这全靠Vinterberg和长期编剧搭档Tobias Lindholm精湛的生活流银幕写作技巧,他们的剧本总能从观众最熟悉的场景出发,一边铺垫一边慢慢深入人物灵魂,使用这套手法他们几乎可以拆解任何看似庸常的主题,任何故事在他们镜头里都非常扎实可信。

40分钟前
  • 小A
  • 力荐

2020的最后一天看了这部以酗酒测试讲中年危机的丹麦影片,导演是当年发起“道格玛95”运动的人,写人生逾显老辣了。豆瓣年度报告显示我这一年看了近140部电影,二天多一部,可算个“勤奋”的老影迷喽!

4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本来是三星半到四星,第三幕直接降到三星。这片最大的问题是到了第三幕发现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第三幕想要传达的信息开始和前面铺垫的相驳。电影本身从制作来说并不差,但是整个剧本有大问题。后半段节奏和信息越来越奇怪,仿佛一直在铺垫些什么,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表演没有大问题,但四个主角本身就写的很相近,导致产生一种为什么要把四个角色分开的错觉。总体来说并不怎么推荐就罢了。如果电影本身就想要传达第三幕要传达的信息。我大概会把分数再降下去罢了。

45分钟前
  • 小G好吃么
  • 还行

人类是在有序中运转,但却是在失控中前进的。体育死了,音乐很好,历史还在。酗酒人士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是,那个0.05%太美好太难得太难..得了。

48分钟前
  • 顿河
  • 推荐

你想控制酒精,最终还是被酒精控制。作为一个同样的饮酒爱好者,大概可以理解角色对酒的依赖,以及背后的无解。但其中有些细节感觉描述还是不够准确,比如无论喝再多,睡一觉也醒一半了。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酗酒家破人亡,2.研究者不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3.做实验只靠加剂量是没有创新性的。

54分钟前
  • 炼金术士XL
  • 推荐

不喝酒的时候我是个傻逼还没醉的时候我是浪漫的王喝醉了的时候我也是个傻逼

55分钟前
  • 见青山
  • 推荐

小时候我总是不解,我爸和他的兄弟们为什么最简单的一盘花生米,一盘火腿肠,就能连绵不断地喝上一晚,脸上的愁云惨淡逐渐消融……后来,直到我开始喝酒,喝过酒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明白:不是老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万愁

5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太绝了太绝了太绝了。整个最后一幕都太绝了,不能剧透我真的是憋死,但是整个最后一幕里面Martin的心态和悲喜的碰撞,一个收敛了几十年的男人最绚丽而摄人心魄的舞,我真的服了。被麦子叔圈死!

1小时前
  • 朗月琴音
  • 力荐

上球场的男孩,喝口水就能蓄满能量。上考场的少年,灌口酒就能顺利过关。他们不是花车上即将毕业的少男少女,体内是百分之百的青春浓度。只能私下进行反叛时间的试验,精确计量体内的酒精比例,借以稀释无性的婚姻和尿床的生活。放纵的代价就是给往后的人生抬棺,看似什么都输不起,实则早没有了筹码。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